我为什么支持P2P2017要倒闭的网贷平台台去刚性兑付

p2p网贷为什么要去担保? - 知乎4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2P网贷平台该不该做刚性兑付?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P2P网贷平台该不该做刚性兑付?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张伟  “投资有风险,理财虚谨慎。”绝大多数理财人士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但当投资风险真的发生,比如亏本了,甚至本金都收不回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再心平气和。那理财平台是否该对投资风险负责?负多大责?该不该刚性兑付?近期这个话题成为了火热的P2P行业的讨论焦点。不久前,就有两个知名P2P平台的老总在一个讨论会上为此争了个面红耳赤。  所谓刚性兑付,可以理解为当理财产品到期后,理财平台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产品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平台需要兜底处理。  投资人认为刚性兑付是“理所当然”,但P2P行业里对此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认为,投资人信任你,拿出了真金白银,P2P平台就必须为风险全部买单,100%本息保障;另一种态度则认为,投资本就有风险,投资人应风险自担,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个事情不能“和稀泥”,因为涉及到众多的投资人和数千亿的投资金额,本文就从法规、行业、P2P平台、投资人等众多角度进行分析,来说明: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  一。从政策法规层面上来说,刚兑不符合监管要求。  对于P2P,银监会曾经明确了十大监管原则,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要明确P2P机构不是信用中介,也不是交易平台,而是信息中介;”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P2P平台的定位就是撮合贷款方和投资理财方。若P2P是信用中介,那就需要为贷款方的信用做背书,如果贷款方违约,P2P平台就需要代其履约。但银监会明确了P2P的信息中介定位,这也就是说,P2P平台只需要将贷款方的信息进行完整充分地披露,供投资人参考和选择,而没有义务进行代偿。  二。从P2P平台角度来看,刚兑是不可持续的。  金融天生具有风险,其本质就是风险管理,即便是风控严格的银行,也有一定的坏账率,P2P平台就更加难以避免。如果P2P平台选择为坏账兜底一次两次或许可以,但不可持续,因为它的收益和风险严重不对等。  从业内的标准水平来看,担保费基本上是3%,算上P2P平台自身的收益水平也不超过5%,而如果选择刚性兑付,其风险成本则是100%。5%的收益,100%的风险,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举例来说,P2P平台上线了一个100万的贷款项目,一年投资收益率为10%,P2P平台自身最多的收益也就是5万,一旦贷款方到期不还款,P2P平台选择兜底,就需要为投资者支付100万的本金和10万的利息。  5万-110万,这中间就是105万的资金窟窿,P2P平台需要做22(=110/5)个成功的项目才能抹平1个坏账!更直白地说,P2P平台上每22个项目中只要有1个出现坏账,就会赔本。如果P2P平台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和本身收益并不足以覆盖风险,就只能选择倒闭或者跑路。  三。从行业角度来看,刚兑只是权宜之计。  刚性兑付本质上没有消解风险,而是将风险延后。长期积累下去,必然出现大面积集中违约。一旦出现债务危机集中爆发,对整个行业是将是毁灭性打击,到时候出问题的恐怕不仅仅是个别小平台,甚至通过担保、小贷等泛金融机构的传导,将波及整个金融行业,甚至产生金融海啸,危及整个社会。  四。对投资人来说,刚兑只是饮鸩止渴。  从表面上来看,刚性兑付可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依赖有保障的金融产品,对风险本身则本能抗拒,逆向选择承诺刚兑的平台。投资者漠视风险,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最终将导致损失惨重。  五。从社会角度来看,刚兑提高了无风险收益率,无形中增加融资成本。  刚性兑付就等于否认风险的存在,将P2P的收益率等同于无风险收益率,进而抬高资金价格。社会上这种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对于实体经济和对于政府的运作来说都不是有利的。只有让风险暴露,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才能够让资金流向实业发展需要的地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金融的本质来看,P2P平台不该刚性兑付。但现实中,不少平台都对外宣称“100%本息保障”,有些平台明白这个道理,但也无奈选择兜底,这有三个现实原因:  首先,国内的P2P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存在很多不成熟、不规范之处。据第三方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接近2000家P2P平台,打上“100%本息保障”的旗号更容易拉拢投资者。  其次,有些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还没有完全尽到责任,也就是对贷款方和项目的信息披露不够到位,投资者无法得到详尽的信息来判断一个项目的风险情况,P2P没有做好信息中介,只能承担起信用中介的责任。  最后,国内的投资者与“合格投资者”距离尚远。多数投资人风险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明白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而一味追求高收益,忽视了风险考量。  举个直观的例子,国内有些投资房产的,房价上涨时不会给开发商分享投资回报,但房价下跌时,他们却会拉起横幅向开发商讨损失费。  面对这样的投资者,P2P平台为息事宁人也只能选择兜底,这也就倒逼整个行业选择刚性兑付。因为你不做这样的承诺,就没有投资人用户。  所以,从金融的逻辑和本质来看,P2P平台不该做刚性兑付,但在现实面前又不能不做。在这样的环境下,P2P平台应当如何生存呢?只能严格进行风险控制,尽可能地获取优质资产,最大化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布局不同业态分摊风险,增加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市场营销。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  从银行理财叫停保本承诺到P2P网贷的去担保化窗口的开启,中国投资市场正在刮起一股猛烈的去刚性兑付之风。提起刚性兑付这个词眼,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并不会感觉陌生,事实上中国的投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在享受由这种隐性的制度安排所带来的红利,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红利也面临着随时消失的境地,投资人此时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投资呢?
  一位网贷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相比于资产配置来讲,投资人理念的转变则显得更为重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网贷平台的首页上,投资人将再也看不到保本保息之类的承诺性标语,取而代之的将是类似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样的话语,从有益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制度安排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网贷市场上的产品有一些是具有高度风险性的,比如纯信用贷款的产品,如果我们将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作为一个参照物,那么平台就必须将此类贷款的坏账率控制在和银行相当的水准上,但可惜的是,很多平台实际上都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再承诺收益、本金,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同时对投资人的误导也是很大的,那样的话,中国的网贷投资人永远不会成熟,行业也不可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网贷投资人的成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必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投资理念转变的过程中,有些人接受的快,有些人可能较慢,因此有专家建议,对于那些接受程度不高的投资人来讲,还是应该挑选一些杠杆很低的平台来进行投资,比如以钱多多为代表的抵押贷款类的平台,毕竟这种模式相对来讲风险更加可控一些。
(责编:周华、王越)
网贷 准备 迎接 兑付 到来
|||||||||||||
|||||||||||||||||||P2P网贷刚性兑付将被打破,你还会留下吗?
11月17日,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表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意味着网贷行业曾经“高收益、低风险”的光环不在,赖以发展壮大的“刚性兑付”将成为历史。
记得曾经红岭提出“取消刚兑”时就有过一波讨论,当时的投资人声音以不支持的居多,包括我。虽然刚性兑付是一种违背金融规律的事(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等),但是目前,中国没有完善的的征信系统,没有成熟的追偿制度,为了保障投资人权益,刚性兑付也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但是现在政策快来了,政策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很多事情都是双刃剑,就看你怎么想。还是先说点坏的再来说好的一面吧。
首先,对投资人的坏处在于,风险自担,平台的道德风险更高了。一旦逾期,追偿难度更高了,平台如果不能负责,投资人上哪找人去?网贷平台资产端又多又杂,如果进入法律追偿诉讼,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的司法流程,平台即使等得,投资人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吗?另外,信息披露不及时不透明,平台如果放松风控,甚至伙同借款人共同欺诈,将酿成更大的风险漏洞,投资人资金安全更难保障。
同样,对平台而言,生存环境只怕更严峻了。不能提保本保息,不能刚性兑付,光环没了,风险高了,获得新用户更加困难了。而且,取消了刚性兑付这道护身符,伴随着网贷行业越加大的体量、越发下降的利率,平台将会去往更大、更为严峻的市场争夺用户。以往的竞争对手也许是另一个平台,而如今,网贷平台的竞争对手可能将是余额宝、基金、海外配资等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
好的,坏的说完了,说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刚性兑付的打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投资人教育,宣导“风险自担”的原则,呼吁理性投资,有利于投资人素质和决策质量的提高。简单来说,你要投资之前,可能不再敢一头热了,而是更为谨慎。
对平台的利好是,重担终于卸下。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高收益本应对应的高风险转嫁给了平台去消化,平台硬吃下项目逾期风险的行为增加了经营风险,过往的诸多案例证明了这一点——因一个或多个大型项目逾期,平台无力消化引发挤兑,最终以倒闭跑路告终。红岭提出取消刚兑的想法,也是源于其数亿的逾期负荷。以后,平台可以轻装上阵,在逾期出现时更好的调整经营策略,度过难关,避免崩盘。
但是,在此还是想呼吁一下,在资本市场,因为信息和执行力量的不对等,散户投资人始终处于弱势,如同淘宝条例更加偏向于消费者一样,希望政策更多的能向投资人倾斜。起码,在取消刚兑的同时,能够出台相应的追偿管理办法,让投资人不再提心吊胆,有法可依。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110查询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