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高度怎么释放物理内存同一个物块,怎么释放物理内存初始高度越高,沙子的形变越大,原因是什么?

高一物理必修1练习册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 、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典型例题】例 1:下列哪些物体能看成质点 ( 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b.研究地球的自转情况;)c.奥运会比赛中裁判员为蹦床运动员评分; d.研究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 【解析】: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要看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物体有没有影响或 影响可忽略不计,而 b、c、d 选项中所研究的物体都与物体自身的形状或动作有关,不能把物体看成质 点,故 a 选项正确. 【答案】:a例 2: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了 7.8 级地震,震后一片狼藉,丧亡惨重.在抗震救灾工作 中,救灾 人员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受灾区空投救灾物资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关于物资的运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站在地面上的人看见物资沿直线下落; b.飞行员看到物资沿直线向下运动,一直处于飞机正下方; c.飞行员看到物资向飞机后面做曲线运动; d.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物资做向后的曲线运动. 【解析】:参考系的选择不同,观察到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以地面为参考系,物资做向后的曲线 运动。以飞机为参考系,物资做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故 b、d 选项正确,a、c 选项错误. 【答案】:bd【夯实基础】 1. 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这是以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是以为参考系.1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以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 ( a.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b.研究月球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轨迹; c.研究火车从贵阳到上海所需的时间; d.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b.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选择不同,观察到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 d.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阐述的是 ( a.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心为参考系; c.“巡天遥看一千河”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以外的星体; d.坐在地面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5.北京时间 2010 年 11 月 24 日,广州亚运会男子 110 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打破亚运会记录,夺 得三年冠。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b.研究刘翔在飞奔的 110 米中奔跑的快慢情况,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成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成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2 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同一直线行驶,启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 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 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 启速度大小不同, 方向相同, 则选择其中任一人为参考系, 两人都是静止的.7.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8.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 2000 米的高空执行飞行任务,发现脸颊附近浮动 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虫子,就伸手去抓了一下,哪知抓到手中一看,把他吓出了一身冷 汗,原来是一颗德国飞机发射的一颗子弹.子弹飞得那么快,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你能从物理的 角度解释这件事吗3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典型例题】例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解析】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位移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大小等于初末位置 的直线距离,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与运动方向没有联系.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路程大 小取决于路径的长度, 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其它情况下位移都小于路程, 所以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故 b 选项正确,acd 选项错误. 【答案】 : b例 2: 如图是 a、b 两物体 s-t 图象,a 物体做________运动,b 物体做________ 运动,a、b 在 a 出发后________s 距坐标原点________m 处相遇.在 5 秒末 a、b 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________m 和________m. 5 s 内 a、 b 的位移各为________m 和________m. 【解析】 :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时斜向上 的直线,负向匀速直线运动时斜向下的直线.a 物体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两图像相交的点, 表示两物体相遇的时刻.由图像可知, a、 b 在 a 出发后 2.5s 距坐标原点 1.5m 处相遇. 在 5 秒末 a、b 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 0m 和 4m.5 s 内 a、b 的位移各为-3m 和 5m. 【答案】 : 反向匀速直线 正向匀速直线 2.5 1.5 0 4 -3 5【夯实基础】 1.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刻较长 c.作息时间表上得数字均表示时刻 ) b.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点,时间对应线段 d.1min 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他们通过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则他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3. 一个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一周, 回到出发点, 在此过程中, 路程和位移大小出现最大值是 ( a.2π r,2π r b.0,2π r c.2r,2r d.2π r,2r)4. 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国于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10 点火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b.第 29 届奥运会于 2008 年 8 月 8 日 20 时 8 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 12.88 秒的 l10m 米栏最好成绩 d.在一场 nba 篮球赛开赛 8 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5.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拍球,球从 1.5m 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 1m 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5m,2.5m ) c.1.5m,1m d.1.5m,0.5mb.2.5m,0.5m6. 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 的圆弧由 a 经 b 到 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等于 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 2π r c.物体的路程等于 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 2π r)7. 下列关于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号弹在夜空划出的痕迹就是信号弹运动的轨迹 b.画出信号弹的 s-t 图线,此图线就是信号弹的运动轨迹 c.运动物体的 s-t 图线是曲线,则运动物体的轨迹也是曲线 d.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就是运动物体的轨迹5 8. 质点从坐标原点 o 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到坐标为(0,4)的 a 点后,又沿 x 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 b 点,则质点从 o 运动到 b 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m.9. 一个热气球携带一物体从地面(t=0 时刻)升到 40 m 高空时(t=t1 时刻) 与物体分开,物体又上升了 10 m 高后开始下落(t=t2 时刻) .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 球时开始到落到地面时(t=t3 时刻)的位移为________ 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 m.10. 图示为 s-t 图像,其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是()11. 小华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中,则图 1—2—6中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图线是 ()12.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x-t 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b.当 t=t2 时,两物体不相遇 c.当 t=t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 t=t3 时,两物体相距 x1)1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6 a.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两直线的交点 p 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 p 表示此时甲追上乙14. 如图所示是质点 a 与 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s-t 图像.由图可知( a.t=0 时,a 在 b 的前面 b.b 在 t2 秒追上 a,此后 b 在 a 的前面 c.在开始阶段 b 的速度比 a 大 d.在开始阶段 b 的速度比 a 小,t2 秒以后 b 的速度超过 a 的速度)15. 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 ,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 ,聪聪画 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 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16. 一辆汽车从 a 点出发,向东行驶了 40km,到达 c 点,又向南行驶了 30km 到达 b 点,在此过程中它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它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又如何7 【能 能力提升】 17. 某人沿半径 r=50m 的圆形跑道跑步, 从 a 点出发顺时针跑过 3/4 圆周到达 b 点, 试求由 a 到 b 的过 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 r r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8 例 1:图示为某物体的 s—t 图象,在第 1s内物体的速度是 ,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 平均速度是 . ,4s内通过的路程是,从第 2s至第 3s内物体的速度是 ,位移是 ,4s内物体的【答案】 【解析】由 s—t 图象知,物体在第 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s1=1 m,速度为 v1 =1m/s;从第 1s末至第 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 v2=0;第 3s末至第 4s末,物体返回(沿 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s3=-3m,速度 v3=-3m/s. 物体在 4s内的路程为:s′=1m+3m=4m;在 4s内的位移为 s=s1+s2+s3=1m+(-3)m=-2m,4s内的平均速度为vs t=-0.5m/s.例 2: 一列火车长 100m, 速度为 5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 2cm 的标志杆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 50m 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20s;30s 【解析】通过标志杆的时间为: t1=(l+δ l)/v=(100+0.02)/5s≈20s 通过桥的时间为: t2=(l+l1)/v=(100+50)/5s=30s.例 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答案】(1)(v1+v2)/2 (2)2v1v2/(v1+v2)9 【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t,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 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x1=v1t/2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x2=v2t/2 全程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x=x1+x2=(v1+v2)t/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x/t=(v1+v2)/2 (2)设全程位移为 x,由平均速度定义知 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 t1=x/2/v1=x/2/v1 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 t2=x/2/v2=x/2/v2 全程所用时间为 t=t1+t2=x/2/v1+x/2/v2=x(v1+v2)/2v1v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x/t=2v1v2/(v1+v2)【夯实基础】1.关于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大 b.通过的位移越长,则速度就越大 c.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越多,速度就越小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就越大)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 v=δ xδ t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3.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有如下记录,则记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有( a.质点在前 5 s 内的速度是 8 m/s b.质点在第 7 s 末的速度是 12 m/s c.质点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是 15 m/s d.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 10 m/s )10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 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5.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 平均值大小相等 c.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6. 甲、 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 设向右为正, 甲质点的速度为 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 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60 m7.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8.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0.1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 度是 ( )11 a.0.25 m/sb.0.2 m/sc.0.17 m/sd.无法确定9.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50 m 处的瞬时速度是 6 m/s,16 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是 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6 m/s b.6.25 m/s ) c.6.75 m/s d.7.5 m/s10.物体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一次,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v2,则物体 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0, (v1+v2)/2 c.0,2v1v2/(v1+v2) )b.(v1+v2)/2,2v1v2/(v1+v2) d.2v1v2/(v1+v2) ,2v1v2/(v1+v2)11. 某地正是雷雨天气,某次雷电后,我们看到闪电后 2 s 才听到雷声,则该地距离我们多远(已知 光速 c=3.0×l0 m/s,声速 v=340 m/s)812. 物体沿直线运动,若以速度 v1,走了时间 t,又以同向的速度 v2 走了 2t,则它在时间 3t 内的平 均速度 v 为多少13. 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30 km/h,后一半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 60 km/h,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12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典型例题】 例题 1:如图 4-1 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 a、c 间的平均速度为 /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 m/s,在 a、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图 4-1 解: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问的时间间隔为 0.02s . ac 间的距离为 :x1=14mm=0 . 014m , ad 间的距离 为:x2=25mm=0.025m ,由公式 v=δ x/δ t 得:vac=0.35m/s, vad=0.42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0.35m/s.(由 a 到 d,纸带运动速度在变大) 【答案】0.35; 0.42; 0.35.例题 2: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 4-4 给出了该次实验中的一条纸带, 从 0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 0,l,2,3,4,5,6 都为计数点.测得:xl=1.40cm, 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 1,2,3,4,5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v2= m/s,v3= m/s,v4= m/s,v5= m/s. m/s,(2)将 1、2、3、4、5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 4-5 所示的坐标系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1) v1=16.50cm/s=0.165m/s; v3=26.30cm/s=0.263m/s;v2=21.40cm/s=0.214m/s; v4=31.35cm/s=0. 314m/s;13 v5=36.30cm/s=0.363m/s. (2)先标坐标标度,再描点,作出 v 一 t 图象如图 4—6 所示. 【答案】(1)0.165.o.214;0.263;0.314;0.363. 【夯实基础】 (2)如图 4—6 所示.1、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2、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3、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4、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4 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5、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 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14 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电源的两个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 x 。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 n 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 t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 v
x t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6、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 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f、g 共 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 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 0.10s 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 b、c、d、e、f 五个点时 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将 b、c、d、e、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图线。15 7、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 50 hz 时,它打点间隔是______ s. 一个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时, 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测出相邻各点间的距离 分别为:ab=1.99 cm,bc=3.01 cm,cd=4.00 cm,de=4.00 cm,ef=4.01 cm,fg=4.98 cm,gh =6.01 cm,hi=3.98 cm,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小车的运动特点是(需说明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典型例题】 例 1、如图所示,求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 (碰撞时间为 0.01s) 解:以小球碰撞前的速度 v1 为正方向 ,由题意得: 速度的变化量为:△v=v2-v1=-3m/s-3m/s=-6m/s, 加速度为:a=△v/△t=-600m/s 。2v1=3m/s v2=3m/s【夯实基础】1、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速度特别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 c.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2、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 0.5m/ 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 1s 内 (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0.5 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大 0.5m/s; c.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初速度大 0.5m/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0.5m/s。2)3、由 a=△v 可知( △t)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 δ v 决定;a.a 与 δ v 成正比;c.a 的方向与 δ v 的方向相同; d.δ v/δ 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4、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d. 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17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6、一物体的加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c.物体速度可能增加;2)b.物体一定向反方向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1.5m/s2,______s内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为4.5m/s。8、一小球竖直下落,触地时速度为10m/s,触地后又以8m/s的速度竖直弹起,若触地时间是0.05s,小 球触地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 。9、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 6 m/s ,如果必须在 2s 内停下来,汽车行驶的最大允许速度 是多少218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 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 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 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2.甲、乙二人同时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是静止的.”乙说:“它做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判断正确 b.乙判断正确 c.甲、乙二人不可能都正确 d.甲、乙可能都正确 )3.如右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a、 b 两质点的 x-t 图象. 由 图可知( )a.t=0 时,a 在 b 的前面 b.b 在 t2 时刻追上 a,并在此后跑在 a 的前面 c.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 a 小,t2 时刻后才大于 a 的速度 d.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 b 大4.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 15 日 09 时 0 分 b.“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时间是 9 小时 4019 分 50 秒 c.飞船成功着陆的时间是 11 小时 42 分 10 秒 d.“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 21 小时 23 分 0 秒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 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 c.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速度也大,速度的变化量也大 d.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7.如右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a 质点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b 质点先以 5 m/s 的速度与 a 同方向运动 1 s,而后停了 1 s, 最后以 5 m/s 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 c.b 质点最初 3 s 内的位移是 10 m d.b 质点最初 3 s 内的路程是 10 m8.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 s 跑了 61 m,7 s 末到 7.1 s 末跑了 0.92 m,跑到终点共用 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9.26 m/s b.运动员在前 7 s 的平均速度是 8.71 m/s c.运动员在 7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9.2 m/s20)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 7 s 末的瞬时速度9.一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 v-t 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0~ta 段的加速度小于 ta~tb 段的加速度 b.0~ta 段火箭上升,tb~tc 段火箭下降 c.t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10.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该质点的 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先上坡,后走平路,再下坡 b.质点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接着停了一会儿,后来做反向匀速 直线运动 c.2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 2 s 内位移为负值,2~8 s 内位移为正值,所以 2 s 末质点改变了 运动方向 d.0~2 s 内质点的位移为零,0~4 s 内质点的位移为 0.2 m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在前 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 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 a=-2 m/s 的变速直线运动 c.在 2~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 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2.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 v-t 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 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21 二、非选择题 13.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沿着一段坡路下行,在第 1 s 内通过 1 m,在第 2 s 内通过 3 m,在第 3 s 内通过 6 m,在第 4 s 内通过 9 m,求最初 2 s 内、最后 2 s 内以及全过程的平均速度.14.一辆赛车正以 6 m/s 的速度缓慢行驶,如果它获得 2 m/s 的加速度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经历 多长时间后,它的速度增加到 18 m/s从具有加速度开始 8 s 后它的瞬时速度是多大215.在节假日期间,你可能到公园或游乐场玩过蹦床,如右图是一个 同学某次蹦床后的 v-t 图象,已知 t2=2t1,结合你的体会和经历,分析下 列问题: (1)它所做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2)他跳起时的速度多大 (3)他哪段时间是上升的,哪段时间是降落的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是选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还是选下降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2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 、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典型例题] 例 1:一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发现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 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可能是因为(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稳定 c.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 打点针压得过紧 解析:如果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其振动片不可能被磁化,也就不可能引起振针的上下运 动而打点,所以 a 错;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会影响点迹的清晰度,而电源频率不稳定会引起打点周期的 不稳定,所以 b、c 均不正确。 当打点计时器的振针压得过紧, 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 这样打 出的点就变为一段一段的小线段,即打出的点有拖尾现象,所以 d 答案正确。如果打点计时器的振针 过松(即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过大),可能出现时有时无的点迹,也可能完全没有点痕,即漏点。 因此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振针到复写纸间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要作适当调整。 拓展:(1)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通过对实验仪器 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①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 220v 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②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 条纸带之间。 ,还要检查 是否夹在两 。23 答案:合理的顺序应为 abdec。墨粉纸盘应套在纸盘轴上,目的是使它可以转动,均匀地被利用。 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目的是使墨粉纸盘可以更好地转动。 提示: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打点计时器是相仿的, 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具有打点清 晰、实验误差小的优点。例 2: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得到如图 2-1-2 所示的实验纸带,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纸带前面的几个点较模糊,因此从 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 计数点,其中 b、c、d、e 点的对应速度 vb=_____m/s, vc=_____m/s, vd=_____m/s, ve=_____m/s,由此推 得 f 点的速度 vf=_____m/s。小车从 b 运动到 c 的加速度 a1=________m/s ,从 c 运动到 d 的加速度2a2=_______m/s2,从 d 运动到 e 的加速度 a3=________m/s2。图 2-1-2 解析:根据第一章的方法, 当时间间隔较短时,这段时间内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认为是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即 b 点的瞬时速度为 a、c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其余类推。 由题意可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b 点的速度为 a、c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b=xac/2t=(6.45-1.40 )/2×0.1=25.25(cm/s) c 点的速度为 b、d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c=xbd/2t=(10.10-3.35 )/2×0.1=32.75(cm/s)同理可得: vd= 40.25cm/s; ve=47.75cm/s 从 b、c、d、e 四点的位置关系和速度的关系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速度是越来越大,大小之间 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利用 v-t 图象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相邻相等时间内的速度之差相等.vc -vb =32.75-25.25=7.50cm/s vd -vc=40.25-32.75=7.50cm/s ve -vd=47.75-40.25=7.50cm/s因此 f 点的速度为 vf =55.20cm/s24 由加速度的定义:a =δ v/δ t 可知小车从 b 运动到 c 的加速度 a1=( vc -vb )/t=(32.75- 25.25)/0.1=75.0cm/s =0.75m/s2 2同理可得:小车从 c 运动到 d 的加速度 a2=0.75m/s 小车从 d 运动到 e 的加速度 a3=0.75m/s 所以小车做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22拓展:本题中“从 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说明 o 点不是计数点,而是位移的参考点, 且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而不是 0.02s。【夯实基础】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3.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 1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 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的速度可能不变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4.如图(甲)、(乙)两个图象为甲、乙两位同学从实验中得到数据后画出的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 同学们看了两人的实验报告后,有四个看法: ①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小25 ②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大 ③甲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没有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 ④乙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没有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③ b.②④ ) c.②③ d.①④5.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 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 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摄影机连续 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1s,则小球在 4 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m/s,小球从 1 位置到 6 位置 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约为________m/s .2【能力提升】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计数点对应的 时刻(s) 通过计数点的 速度(cm/s) 1 0.10 2 0.20 3 0.30 4 0.40 5 0.50 6 0.6044.0 )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δ v/δ t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 a=tanα 求出加速度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象, 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 时间用公式 a=δ v/δ t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7.在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和第一章的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 度后,以速度 v 为纵轴,以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 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 10 个点.下列思考有道理 的是( )①这 10 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不26 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 ②这 10 个点中有 8 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 f 和 b 两点离这 条直线太远 ③在 8 个点当中只有 4 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g、i),有六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 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 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 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各 点间的距离如右图所示,则在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________m/s. 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 .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 50hz 时,仍按 50hz 计算,则测 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227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典型例题】 例 1.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速度为 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 4m/s , 求: (1)刹车后 3s 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 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 v0=36km/h=10m/s,v=0,加 速度 a=-4m/s ,设刹车滑行 ts 后停止,滑行距离为 x. (1)由速度公式 v1=v0+at 得滑行时间2 2v1-v2 0-10 t= = s=2.5s a -4即刹车后经过 2.5s 停止,所以 3s 末的速度为零. 1 2 1 2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 x 为 x=v0t+ at =10×2.5m+ ×(-4)×2.5 m=12.5m. 2 2例 2.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走了 12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 运动至停车,总共历时 20s,行进了 50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 解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应用 解析法,也可以应用图象法. 解法 1:设最高速度为 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2 x= a1t2 1+vmt2- a2t21 21 2vm=a1t1,0=vm-a2t2整理得 vm= 2s 2×50 = m/s=5m/s t1+t2 20解法 2:应用图象法,做出运动全过程的 v-t 图象如下图所示v-t 图线与 t 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28 vmt 2s 2s 2×50 x= ,vm= = = m/s=5m/s. 2 t t1+t2 20【夯实基础】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2.某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在第 1s 末,第 2s 末,第 3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和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分别为( a.1∶2∶3, c.1∶3∶5, 1∶2∶3 1∶4∶9 )b.1∶2∶3, 1∶3∶5 d.1∶3∶5, 1∶2∶3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x=(24t-1.5t )m,则质点的速度为 零的时刻是( a.1.5s ) b.8s c.16s d.24s24.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 前进的路程为 1600m,所用的时间为 40s,假设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2m/s ,v=80m/s c.a=80m/s ,v=40m/s2 2) b.a=1m/s ,v=40m/s d.a=1m/s ,v=80m/s2 25.两辆游戏赛车 a、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 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 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29 6.如图所示,一艘快艇以 2m/s 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 6m/s.求这艘快 艇在 8s 末的速度和 8s 内经过的位移.27.如图所示,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 内前进 450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试 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2)飞机着陆后 30s 时距着陆点多远.【能力提升】8.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b 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 v 和 7v,经历的时间为 t,则 a.经 a、b 中点位置时的速度是 5v b.从 a 到 b 所需时间的中点(t/2)的速度是 4v c.ab 间的距离为 5vt d.ab 间的距离为 4vt9.如图所示是两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两条线交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为 t0、v0,关于 这两个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 a、b 的初速度 va&0,vb&0.所以 va&vb b.两个质点均做速度一直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t0 时刻两质点相遇 d.若 0 时刻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则 t0 时刻,b 质点位移比 a 大, 两质点速度相等10.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 v1=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 a 点时,一人为搭车,从 距公路 30m 的 c 处开始以 v2=3m/s 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结果人到达 b 点时,车也恰好停在 b 点.已知 ab=80m,问:汽车在距 a 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 的加速度有多大30 第三节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夯实基础】 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x
4t 2 (t以s为单位) 则(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12 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6 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 8 m/s2)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2.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 x
at 2 / 2 和 x
vt ,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t 秒 内的位移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c.末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 b.初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d.平均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c.0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d.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4.物体从静止开始以 2 m/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前 6 s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第 6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第 6 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_。 5.若一质点从 t= 0 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 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质点( ) 0312v/(m/s) 5 t/s24-5 第 5 题图 a.t= 1 s 时离原点最远 b.t= 2 s 时离原点最远 c.t= 3 s 时回到原点 d.t= 4 s 时回到原点 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最初 10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80 m,那么它在 5 s 末的速 度等于_____________,它经过 5 m 处时的速度等于____________。7.汽车以 10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2m/s 的加速度,则刹车后 4s 内通过的位移为 _________m,刹车后 8s 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__m。28.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 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 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 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 . v1 : v2 : v3
3 : 2 : 1 b. v1 : v2 : v3
3 : 2 : 1 c. t1 : t 2 : t3
1 : d. t1 : t 2 : t3
1: 1【能力提升】9.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s , 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1 , 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 v2 ,则( a.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c.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 b.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 d.匀加速运动时,v1&v2,匀减速运动时,v1&v210.火车刹车后 7 s 停下来,设火车匀减速运动的最后 1 s 内的位移是 2 m ,则刹车过程中的 位移是多少米32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典型例题】例 1.长 100m 的列车通过长 1 000m 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是 10m/s,完全出隧道时的速 度是 12m/s,求: (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1)x=1 000m+100m=1 100m,由于 v1=10m/s,v2=12m/s,由 2ax=v2-v1得,加速度 a =2 2 2 v2 (12m/s) -(10m/s) v2-v1 12m/s-10m/s 2-v1 2 = =0.02m/s ,(2)由 v2=v1+at 得 t= = =100s. 2 2x 2×1 100m a 0.02m/s 2 2例 2.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 108km/h 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 80m 处一辆卡车 正以 72km/h 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 10m/s ,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 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 δ t.试问 δ t 是何数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解析: 设轿车行驶的速度为 v1, 卡车行驶的速度为 v2, 则 v1=108km/h=30m/s, v2=72km/h=20m/s, 在反应时间 δ t 内两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 x1、x2,则2x1=v1δ t x2=v2δ t① ②轿车、卡车刹车所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x3、x4,则2 v2 30 1 x3= = m=45m③ 2a 2×10 2 v2 10 2 x4= = m=20m 2a 2×20④ ⑤为保证两车不相撞,必须 x1+x2+x3+x4&80m 将①②③④代入⑤解得 δ t&0.3s【夯实基础】 1.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l 时,速度为 v,当它的速度是 时,它沿斜面下滑 2 的距离是( )33v a.l2b.2l 2c. 4ld.3l 42.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汽车, 制动后能在 2m 内停下来, 如果该汽车以 40m/s 的速度行驶, 则它的制动距离应该是( a.2m ) c.8m d.16mb.4m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由于乙在 t=10s 时才开始运动,所以 t=10s 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 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c.t=20s 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d.t=30s 时,乙追上了甲1 1 4.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 t 时间内通过路程为 s,它在中间位置 s 处的速度为 v1,在中间时刻 t 2 2 时的速度为 v2,则 v1 和 v2 的关系为( )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 10km 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 10m/s,并以这 个速度在大气中降落,在距地面 1.2m 时,返回舱的 4 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 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到达地面时恰好速度为 0 ,则其最后阶段的加速度为 ________m/s .26.一辆大客车正在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 x0=50m 处有一只小狗, 如图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到开始制动客车的反应时间为 δ t=0.5s,设客车 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 (1)客车在反应时间 δ t 内前进的距离. (2)为了保证小狗的安全,客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假设这个过程中小狗一直未动)34 7.火车沿平直轨道以 20 m/s 的速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正前方 50 m 处有一列火车正以 8 m/s 的速度沿 同一方向行驶,为避免相撞,司机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是多大【能力提升】 8.列车长为 l,铁路桥长为 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 v1,车头过桥尾时的 速度为 v2,则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 a.3v2-v1 b.3v2+v1 ) c. (3v2-v1) 22 2d.3v2-v1 222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m/s,在这 1s 内该 物体( )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m/s2 2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 c.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2.5m10.一小车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ab:bc 等于( a.1∶1 c.1∶3 b.1∶2 d.1∶4 )11.为了打击贩毒,我边防民警在各交通要道上布下天罗地网.某日,一辆运毒汽车高速驶近某检 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来.由于原来车速已很高,发动机早已工作在最大功率状 态,此车闯卡后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可用式子 x1=40t 来描述,运 毒车过卡的同时, 原来停在旁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 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作匀加 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可用式子 x2=2t 来描述,请回答: (1)毒贩逃跑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警车追赶毒贩时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警车在离检查站 的________m 处追上毒贩. (2)在追赶过程中,在 t=________s 时刻警车与毒贩子的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________m.2 235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例 1.从某电视塔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 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 2s 内的位移是 80m,则该平台到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m,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 度大小是________m/s(取 g=10m/s ) 解析:解法ⅰ:设小球落地的时间为 t 则由题意知 1 2 1 gt - g(t-2)2=80m 2 22由上式解得 t=5s 1 2 1 2 所以平台到地面的高度 h= gt = ×10×5 m=125m 2 2 小球落地时速度 v=gt=10×5m/s=50m/s 解法ⅱ:设小球落地前 2s 时刻的速度为 v1,落地时速度为 v2.则由题意知2 v2 2-v1=2gδ h=2×10×80=1600①又 δ h=v1+v22δ t=v1+v22×2=v1+v2=80②由①②解得 v2=50m/s 50 2 再由 v2=2gh 得 h= m=125m 202例 2.一矿井深为 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 11 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 落时, 第 1 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 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这时第 3 个小球和第 5 个小球相隔的距离(g 取 10m/s ) 1 2 解析:设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 t0,那么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10t0,由 h= g(10t0) 得 22t0=2h 1 = 100g 102×125 s=0.5s 101 1 2 2 第 3 个和第 5 个小球的间距为 δ x=x3-x5= g(8t0) - g(6t0) =35m. 2 2【夯实基础】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36)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a.重力加速度 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 g 取 9.8m/s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 g 越小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是 l,则它在第 3s 内的 位移大小是( a.3l ) b.5l c.7l d.9l4.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 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 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 t,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t∝h c.t∝ h ) 1 b.t∝ d.t∝hh25.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轴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 a-t 图象 c.丙是 x-t 图象b.乙是 v-t 图象 d.丁是 a-t 图象6.假设一个物体在某行星的一个悬崖上,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1s 内从起点落下 4m.再落下 4s, 它将在起点下________m 处.7.成龙曾在一部动作影片中扮演一位勇敢的刑警,为了抓住逃跑的抢劫犯,他从一座约 20m 高的 立交桥上竖直跳下去,落在一辆正从桥下正下方匀速经过的装满沙土的长卡车上,若卡车长 12m,车速37 为 4m/s,成龙刚跳下时卡车头恰好从桥下露出,试估计成龙能否安全落在卡车里【能力提升】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b.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相等 c.在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快慢相同 d.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9.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 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刚开始运动时的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下图的( )10.某同学身高 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 横着越过了 1.8m 高度的横杆(如下图所示). 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 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 g=10m/s )( a.2m/s c.6m/s2)b.4m/s d.8m/s11.为了制止高楼住户向窗子外随意丢垃圾的陋习,有人提出如 下设想:在底层住户窗子上、下边框安装光电探测装置,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发现丢弃物件住户的楼 层高度.设底层住户窗子上、下边框之间的距离为 0.8m,某日光电探测装置检测到一个下落物经过该 窗口的时间为 0.025s,试估计丢物住户的楼层高度.第六节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38 【典型例题】例 1 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 (1) 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 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 这主要是因为 ( ) a. 它们的质量不等 c. 它们的材料不同 b. 它们的密度不等 d.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不等(2)在此塔顶端同时释放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等 ③ 它们落地的速度不等 a. ①③ b. ②④ ② 它们的加速度相等 ④ 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 c. 只有② d. 只有③提示 羽毛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玻璃球和铁球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解析 (1) 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 这主要是因为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的缘故。 正确选 项为 d。 (2)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球均做 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加速度相等。因下落高度相等,故下落的时间相等,落地的速度相等。正确选项 为 b。 点悟 羽毛下落得比玻璃球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在空气阻力很小而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程度相同。要抛弃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不要以为 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例 2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 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 1 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 计时,测出 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 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 h,即可算出重力 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0.1s,声速为 340m/s,则( )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 34m 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 34m2n 2 h 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2 t2( n
1) 2 h 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t2提示 从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出发进行分析。 解析 只要相邻两滴水滴下的时间间隔超过 0.1s,人耳就能分辨出两滴水的击盘声,而与水龙头 距人耳的距离无关(只要人耳能够听到声音) 。在 0.1s 内,水滴下落的距离39 x1 2 1 gt m
0.12 m=0.05m, 2 2t 1 2 ,由 h
gt 0 可得 n 1 2所以,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只要超过 0.05m 就行。 水龙头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t 0 2h g 2
t0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 d。2h 2(n
。 t 2 t2 ( ) n 1点悟 这是一种既 “土” 又实用的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同学们不妨动手做一做。 请进一步思考: 在这个实验中, 为什么要测从第 1 滴水滴开始下落到第 n 滴水滴恰好落到盘中这段时间, 而不是直接测 第 1 滴水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当第 1 滴水滴落到盘中时,第 2 滴水滴离水龙头的距离为多少【夯实基础】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 c.牛顿 d.爱因斯坦2.亚里士多德的命题“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失误的根源在于他( a.不注意观察自然现象 c.对此没有进行科学实验 b.对此没有做深刻的逻辑思辨 d.对此没有进行归纳和总结)3.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 一点甚至更重要.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 至今仍 然具有重要意义. 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 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 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40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5.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 速率 v 与时间 t 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 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 b 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 在空中到达同一高度时的速率都是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 a 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 b 落地的速度大小均为 2v b.物体 a、b 落地时间相等 c.物体 a 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 b 开始下落时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到达的同一高度一定是物体 b 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一半 7.据报道,2007 年 4 月 26 日,由于对重力和黑洞的研究而闻名全球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 金体验“零重力飞行”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 中心安全降落.所谓“零重力飞行”实际上就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落体运 动.假设飞机从 10000m 高空开始俯冲,飞机上的人在 25 秒的时间里处于 一种接近“零重力”的状态, 则结束“零重力”状态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 约为() a.3000m b.5000m c.7000m d.9000m )【能力提升】 8.气球以 4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它上升到 217 m 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里掉落,则重物经 多长时间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g 取 10 m/s )29.竖直向上射出的箭,初速度是 35 m/s,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大从射出到落回原地一共用多长时 间落回原地的速度是多大(g 取 10 m/s )2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试题41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大小为 1 m/s ,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 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 b.5 m/s c.1 m/s d.0.5 m/s22.跳伞运动员以 5 m/s 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 h=10 m 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 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忽略扣子受的空气阻力,g 取 10 m/s )( a.2 s b. 2 s c.1 s d.(2- 2)s2)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 a、b、c、d,物体 a、b 运动的 x-t 图象如下图甲所示;物体 c、d 从同一 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 a 和 b 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a 的速度比 b 更大 b.在 0~3 s 的时间内,物体 b 运动的位移为 10 m c.t=3 s 时,物体 c 追上物体 d d.t=3 s 时,物体 c 与物体 d 之间有最大间距4.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水滴自 8 m 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 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g=10 m/s ) a.2 m2() b.2.5 m c.2.9 m d.3.5 m5.如右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以 a1 和 a2 表示 物体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以 x 表示物体运动的总位移, 则 x、 a1 和 a2 的值为( )2 2a.30 m, 1.5 m/s , -1 m/s b.60 m, c.15 m, 3 m/s ,2 2-2 m/s20.75 m/s , -0.5 m/s22d.100 m, 5 m/s ,-3 m/s242 6.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 6 m/s,运动 28 m 后速度增加到 8 m/s, 则(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 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 3.5 m/s2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 7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 14 m 处的速度是 5 2 m/s7.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速度为零前通过连续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 3t、2t、t,这 三段位移之比和在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3∶2∶1, 1∶1∶1 c.5∶3∶1, 3∶2∶12 2)b.3 ∶2 ∶1, 3∶2∶1 d.3 ∶2 ∶1, 9∶4∶13 38.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 3.0 s 速度减为零,若测出它在最后 1.0 s 内的位移是 1.0 m.那么该物体在这 3.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1.0 m/s b.3.0 m/s ) d.9.0 m/sc.5.0 m/s9.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 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可以确 定( ) a.t=0 时甲在乙的前方 27 m 处 b.t=0 时乙在甲的前方 27 m 处 c.6 s 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 d.6 s 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二、非选择题 10.(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x6-x1)等于(x2-x1)的 6 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 (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 s 打一个点. 如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 的 一 条 纸 带 , 图 中 1,2,3,4 为 依 次 选 定 的 计 数 点 , 根 据 图 中 标 出 的 数 据 可 以 判 定 物 体 做43 ,判断的根据是,加速度是m/s .211.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 5 s 末的速度是 6 m/s,求: (1)第 4 s 末的速度. (2)运动后 7 s 内的位移. (3)第 3 s 内的位移.12.汽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 x1=30 m 时,速度恰好减为初速度的一半, 接着又滑行了 t2=20 s 才停止.求:汽车滑行的总时间 t、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 v0 和总位移 x.13. (选作)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v=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 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 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 a=2 m/s 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44基本相互作用 【典型例题】 例 1、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解析】 :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必定是成对出现的,故 a 正 确;有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 b 错,d 正确;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挨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故 c 错.理解力的 相互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答案】 :ad 例 2、 如果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c.用天平仍然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 d.河水不会流动【解析】 : 下雨、刮风以及河水流动都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如果重力消失,这些自然 现象都不会发生,故 a、d 正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重力是否消失无关,故 b 错.如果重 力消失,放在天平托盘上的物体对托盘天平无压力,所以天平也就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了,所以 c 错. 【答案】 :ad【夯实基础】 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b.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两个力都是 10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力也可以用天平来测量45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外力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物体受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d.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质量也就越大 b.汽车刹车时,其重力大小不变 c.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只作用在重心上,其余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d.物体的重力总是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4.一个圆球形匀质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 g,用一细绳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打开 容器底部的小阀门,让水缓慢流出,则在此过程中,系统(包括容器和容器中的水)的重心位置将( a.慢慢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b.慢慢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5.下列四种相互作用中,引起地面物体受到重力的是( a.强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 b.弱相互作用 d.电磁相互作用)6.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 动员(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46 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先有施力物体,后才有受力物体 b.足球运动员一脚踢出去却没有击中足球,看来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飞行的子弹能水平前进,也可以存在没有施力物体的受力 d.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8.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的体重为 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伸出台面,体重计指 针稳定后读数为 g′,则( a.g&g′ ) b.g&g′ c.g=g′ d.无法判定9.在下列各图中,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 g)()【能力提升】 10. 如右图所示,重为 6 n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木块对桌面压力的图示并画出木47 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11.一个质量为 60 kg 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为 588 n,在月球上的重量为 98 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 在地球上的高度为 0.5 m,那么在月球上的触摸高度为多少第二节 、弹力48 【典型例题】 例 1、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 a 所受重力 50n,静置于水平桌面上,长方体木块 b 所受重力为 30n,静 置于木块 a 上,则( )a.木块 b 对桌面压力大小为 80n b.木块 b 对桌面有压力,其大小为 50n c.木块 b 对桌面有压力,其大小为 30n d.木块 b 对桌面无压力。 解析:压力是发生在两物体接触之上的。b 和地面没有接触,故他们之间无压力。 答案:d例 2、如右图所示,均匀杆 ab 的 b 端被一根轻绳悬挂并且轻绳竖直,a 端置于水平地面上,试作出均匀 杆 ab 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详解如左图:btbt bfn mgb a ( 4 )a ( 3 )a ( 4 )a ( 3 )【夯实基础】 1、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2.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49)) 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是相互接触的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任何微小的力,都可以使无论多么硬的物体产生形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 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 是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4.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 值也越大 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 值越小 d .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有关 5、关于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从力的性质来看属于弹力 c.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6、画出下列 a 物体所受的弹力a)b.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 d.压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平衡力aaaaa7、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 100n 拉力时长度为 25cm ,受 300n 拉力时长度为 35cm ,求这个弹簧的劲 度系数 k 和原长 l050 【能力提升】 8、一根劲度系数为 1000n/m 的弹簧,在受 500n 的力作用时, 长度为 6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 长度可能为: ( a. 83cm b. 13cm ) c. 113cm d. 38cm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 1 和 k 2 ,上面木块压在上 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多少f2f1第三节 、摩擦力51 【典型例题】 例题、 要将重 300 n 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至少需要 150 n 的水平推力,但在推动以后只需 120 n 的水平推力就能使它匀速运动,求: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 100 n 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 100 n 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 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解析】 (1)由于使木箱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小推力是 150 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 fmax=150 n.而 木箱做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 f=120 n. (2)木箱静止时,用 100 n 的水平力推则静摩擦力大小 ff=100 n.木箱在滑动时,无论推力大小、 方向如何,其所受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力,故此时摩擦力大小等于 120 n. 【答案】 (1)150 n 120 n (2)100 n 120 n【夯实基础】 1.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52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 f=μ fn 计算静摩擦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及正压力有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5.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6.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 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f 甲&ff 乙&ff 丙 c.ff 丙&ff 乙&ff 甲 b.ff 乙&ff 甲&ff 丙 d.ff 甲=ff 乙=ff 丙 )7.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 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 做匀速运 动,b 做加速运动,c 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关系应是( a.fb&fa&fc ) b.fa&fb&fc53 c.fb=fa=fcd.不能比较大小8、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重为 g 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右图所示,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μ f c.g b.μ f+g d. f +g2 2)【能力提升】 9、 如右图所示, 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 b 所受的拉力 f=25 n,则物块 a 受到 b 的摩擦力为( a.0 n c.25 n )b.大于 0 n,小于 25 n d.都可能10.如右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 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μ a.l+ m1g k μ c.l+ m2g k μ (m1+m2)g k μ
g k m1+m2 )b.l+d.l+专题: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54 【典型例题】 例题:如图所示,木板 b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 a 放在 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 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 f 向左拉物体 b,使其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 ft,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 )a.绳上拉力 ft 与水平恒力 f 大小相等 b.木块 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ft c.木板 b 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 f d.若木板 b 以 2v 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 f 【解析】选 d。木块 a 静止,则绳上拉力 ft 与 a、b 间滑动摩擦力相等;木板 b 匀速运动,则恒力 f 与 a、 b 间摩擦力、b 与地面间摩擦力之和相等,a、b 错误;a 与 b 之间摩擦力、b 与地面间都有相对滑动,都是 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故 c 错误,d 正确。【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在超市内倾角为θ 的电梯斜面上有一车西瓜随电梯匀速向上运 动,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 m 的西瓜,则在该西瓜随箱子一起匀速前进的 过程中,周围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沿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 b.沿斜面向下 d.垂直斜面向上 )2.如图所示,重 50n 的物体 a 放在倾角为 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 10cm, 劲度系数为 800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连接物体 a 后,弹簧 长度为 14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为 20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 14 cm 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55 a.10 nb.20 nc.40 nd.0 n3.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把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向上拉,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 子的质量,则人向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 a.绳子的拉力不变 c.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大 )b.人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d.人对绳子的拉力增大4.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着水平地 面上质量为 m 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 b.支持力等于(m+m)g c.支持力为(m+m)g-fsinθ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fcosθ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 p 连接,p 与斜放的固定挡板 mn 接 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斜面体 p 此刻受到外力的个数可能为 ( ) b.3 个 c.4 个 d.5 个a.2 个6.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 器底部 o′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 p 点,已知容器半径为 r,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56 角为θ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b.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 d.弹簧原长为 r m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k7.超市中小张沿水平方向推着质量为 m 的购物车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如图所示。假设小张、购 物车、自动扶梯间保持相对静止,自动扶梯的倾角为 30°,小张的质量为 m,小张与扶梯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 ,小车与扶梯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a.小张对扶梯的压力大小为 mgcos30°,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b.小张对扶梯的摩擦力大小为(m+m)gsin30°,方向沿斜面向下 c.扶梯对小张的摩擦力大小为μ (m+m)gcos30°,方向沿斜面向上 d.小张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张的推力大小必相等,这是因为人和车均处于平衡状态8.如图所示,在特制的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吊篮 a,吊篮内挂一重物 b,一人站在吊篮中, 当此人用 100n 的竖直向下的力拉重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a 的合力增大 100n b.人对底板的压力减小 100n d.a 的合力不变 )【能力提升】57 9.如图所示,光滑匀质圆球的直径为 d=40cm,质量为 m=20kg,悬线长 l=30cm,正方形 物块 a 的厚度 b=10cm,质量为 m=2kg,物块 a 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现将物 块 a 轻放于球和墙之间后放手,取 g=10m/s 。求: (1)墙对 a 的摩擦力为多大 (2)如果在物块 a 上施加一个与墙平行的外力 f,使 a 在未脱离圆球前贴着墙沿水平 方向做加速度 a=5m/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外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 2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b=14kg 的木板 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a=10kg 的木箱 a 放在木板 b 上,一根轻 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37°,已知木箱 a 与木板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0.5,木板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4,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现用水平力 f 将木板 b 从木箱 a 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 cos37°=0.8) (1)绳上张力 ft 的大小; (2)拉力 f 的大小。2第四节 、 力的合成58 【典型例题】 例 1.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是 2000n,夹角是 50 ,求这两个拉 力的合力。解析: (1)作图法。取 10mm 长的线段表示 1000n 的力,o 点表示物体,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 图 4—2 所示。用刻度尺量得表示合力 f 的对角线长为 36mm,所以合力 f 的大小为f36
3600 n 10用量角器量得 f 与 f1 的夹角为 25 。 (2)公式法。如图 4—3 所示作出平行四边形,因为 f1
f2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 ab 垂直 于 oc,且 cob
25 。由数学知识得f
f1 cos 25 2f
2( f1 cos 25 ) 2
3625 n*(3)正交分解法。以 f1 、f2 的角平分线为 x 轴的正方向,过 o 点垂直于 x 轴向上为 y 轴的正方 向,如图 4—4 所示。59 在 x 轴上:fx
f1 cos 25 f2 cos 25 3625 n在 y 轴上:fy
f1 sin 25 f2 sin 25
3625 n ,方向与 x 轴的正方向一致。 例 2.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为 g
10 n ,ao 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
45 ,bo 绳水平,则 ao 绳所受的拉力 f1 和 bo 绳所受的拉力 f2 分别为多少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绳 ao、bo 受到拉力呢原因是 oc 绳受到电灯的拉力使绳张紧产生 的,因此 oc 绳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沿 ao 向下的拉竖 ao 的分力 ft 1 ,另一个是沿 bo 绳向左的 拉紧 bo 绳的分力 ft 2 。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 oc 绳的拉力等于电灯的重力,因此由几何关 系得ft 1
10 2 n sin ft 2
10 n其方向分别为沿 ao 方向和沿 bo 方向(如图 5—2 所示) 。60 【夯实基础】1.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 点力 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2.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4.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 8 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也是 8 n,则这两个共点力间的夹角应为 ( ) b.60° d.120°a.30° c.90°5. 大小分别是 30 n 和 25 n 的两个力,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对于合力 f 大小的估计最恰当的是( a.f=55 n b.25 n≤f≤30 n d.5 n≤f≤55 n)c.25 n≤f≤55 n6.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 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61 别是() b.2 n 和 3 n d.2 n 和 4 na.1 n 和 4 n c.1 n 和 5 n7.大小分别为 5 n、7 n 和 9 n 的三个力合成,其合力 f 大小的范围为( a.2 n≤f≤20 n c.0≤f≤20 n b.3 n≤f≤21 n d.0≤f≤21 n)8.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 f1、f2 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 f1=10 n,f2=2 n.若撤去 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 d.零9. 如图所示, 表示五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 角线.已知 f1=10 n,这五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 a.0 b. c.60 n 30 n d.90 n )10.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b.一轻绳的一端 c 固定于墙壁上, 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 m=10 kg 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 用力为(g 取 10 n/kg)( a.50 n c.100 n b.50 3 n d.100 3 n )11.如图所示,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块牌匾拉上墙头.其中一人用了 450 n 的拉力,另一人用了 600 n 的拉力.如果这两个人所用拉力的夹角是 90°,求它们的合力. (用两种方法求解)62 12. 在电线杆的两侧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所示.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 每根钢丝绳的拉力都是 300 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13.如图所示, 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 f1 为 100 n,方向为东偏南 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 向与河岸垂直,求出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 f2 的大小.14.做“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为: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通过细绳同 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测力 计的读数 f1 和 f2. (2)在纸上根据 f1 和 f2 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 和细绳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 【能力提升】 15.两个共点力 f1=90n、f2=120n,夹角为θ =30°,用图示法求出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必须符合 图示法规范)16.下面列出的措施中,有利于改进实验结果的是(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 o 点时拉力应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 f1 和 f2 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平行贴近木板面 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稍长一些 17.如图所示,物块在力 f 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f 与拉力 f 的 合力方向应该是( a.水平向右 c.向右偏上 ) b.竖直向上 d.向左偏上18.两个共点力 f1、f2 的大小一定,夹角
是变化的,合力为 f。在
角从 0 逐渐增大到180 的过程 中,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 从最小逐渐增加 c. 从最大逐渐减小 ( )b. 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d. 先增大后减小19.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 f1、f2、f3 的三个力恰好围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下列四个图 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20.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方木块、白纸、弹簧秤、细绳、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 和 ;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64 a 每次把橡皮拉到同样的位置 b 每次把像皮拉直 c 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 每次记准线绳的方向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 如右图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 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力的理论值; 通过把 和 是力 f1 与 f2 的合 是力 f1 与 f2 的合力的实验值。 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21 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合力 f 与两个分力的夹角
的关系图。 求: (1)两个分力大小各是多少 (2)此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多少65 第五节、 力的分解【典型例题】 例 1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斜面倾角为
,求 f 的分力(见图 5—1)fα图 5—1 解:推力 f 的作用一是使物体沿面有运动(或运动趋势)因此,沿斜面方向有 f 的分力 f1,向右 推物体使物体对斜面压力变化,f 有垂直斜面的分力 f2。 ∴ f1
f sin f1αff2例 2 三角支架顶端悬一重 g 的物体,见图 5—2,求重物的拉力对支架作用大小。a α c b fbαfag图 5—2 解:重物拉力作用在支架上 ac、bc 形变只是长度的改变,从而发生一个微小形变,ac 是伸长形变, bc 是压缩形变。 ∴ 分力方向如图示。 ∴ fa
g / cos ( fa
g tan例 3 斜面倾角为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证明: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因数
。 证明:物体沿斜面下滑受三个力,重力 g,滑动摩擦力 f,斜面支持力 fn。重力使物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释放物理内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