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连接机器不接地线后,接地线经常打火是什么原因

即热式电热水器常见故障修理方法?
即热式电热水器常见故障修理方法?
被浏览36472次
我来帮他解答
1、无法确定用户用电环境是否正常(表面的引出线是达到使用要求的),热水器工作也正常,但温度总是升不到洗澡所需温度
分析:在分析这类故障时,首先应该利用热水器及万用表先分析用户用电环境是否符合按装使用要求:
A 具体做法是:先不开水流,开机并把热水器设置在空挡(零挡).此时用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热水器进线处的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并记下该电压值.一般来说都是220V 的,然后打开水流开关并加上一档保持,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进线处的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并记下该电压值.继续逐步加挡和逐步测量电压.正常情况下,一般配套的热水器功率和配套的线经正确的话,在环境电压220V正常的前提下,在热水器使用最高挡位时,电压降一般不会超出15V,即在热水器在最高挡位时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应该是205V左右;如果热水器在最高挡位或者不到最高挡位时,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已经下降很严重,甚至连200V都到,那就表明该用户的用电环境在某处还存在着线经不足或者电表过小或者供电电压本来就低的先天条件.
B 如果上述所测量的电压在正常范围内,那就表示该热水器存在着故障了,应该按故障十三的方法去检查热水器的问题了.
解决方法;1 重新布置用户的进线,以达到热水器所要求的用电环境指标;2按故障状况用户用电环境正常的解决方法处理.
2、经检查用户用电环境正常(如线经,电表,空气开关,流量),怀疑是热水器故障.
分析:发现这类状况,应该重点怀疑热水器加热体部分和热水器内部控制部分是否正常;在不拆机的前提下先进行测试,首先把水流量调到适中,把挡位定为一挡,保持1分钟,记此时的出水温度.然后把挡位再加一挡,保持1分种,再记下当时的出水温度,如此进行下去,正常的热水器随着功率的增加逐步升温.相反时,那表明该挡有问题,没有工作,判断为该挡的加热体损坏或着该挡的继电器损坏;
解决方法:1 打开热水器上盖,配和万用表测量,如果判断为加热体中某一块加热板损坏时,请更换相同规格的加热体总成;2 打开热水器上盖,配和万用表测量.如果判断为主控板上某一继电器损坏时,请更换相同规格继电器或者主控板.
3、电线发热,电表损坏,或在正常加热下突然跳闸
分析:1 电源线线经过小,2 空器开关过小,3 电表过小
解决方法:1 更换对应热水器使用要求的电源线 2 更换热水器使用要求的空气开关 3 更换对应热水器使用要求的电表 4 即使可以勉强使用,也发挥不了热水器应有的功率和出水温度。
4、即热式电热水器开机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死机
分析:1 用户操作不当,反复插拔电源或反复开关热水器;2 机内显示板上芯片质量不好或者损坏;3 用户用电环境不好,经常出现短暂停电或者用户店电网污染严重(如附近有高频设备等)
解诀方法:1 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和操作热水器 2 切断热水器的进线电源,等待30秒后重新合闸启动;3 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解决的话,.打开热水器上盖,更换机内显示伴上对应型号的芯片或者更换对应型号的显示板。
5、即热式电热水器按键开关不灵,触摸键感应不灵敏
分析:1 按键开关损坏 2 触摸按键的触摸感应灵敏度过低
解决方法:1 打开热水器上盖,拆下显示板,更换同规格的按键开关;2 打开热水器上盖,拆下显示板,检查显示伴上触摸键及其它元件是否有焊接脱落,或者更换对应规格的显示板。
6、即热式电热水器开机后不工作
分析:1 用户使用操作不当,如反复插拔地电源或反复开关热水器;2 机内连接到主控板上的互感器损坏;3 显示板上的芯片损坏;4 加热体漏水造成的短路;5 接地连接不可靠;6 机内加热体总成或者机内线路板受潮漏电;
解决方法:1 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和操作热水器;2 打开热水器上盖,更换互感器;3 更坏芯片或更换对应型号的显示板;4 更换有漏水或受潮的加热体总成;5 更换有受潮的同规格的
线路板;6 检查接地是否可靠充分。
7、即热式电热水器能通电并显示,打开水流后热水器不启动,显示屏上水流指示灯不显示
分析:1 机内磁控板损坏;2 用电环境水压过低,流量太小;3 机内进水部位水流传感部分中磁芯卡死;4 磁控板排线脱;
解决方法:1 打开热水器上盖,检查磁控板是否接处不好或者其引出排线是否没有和主控板插紧,如果是磁控板损坏,则更换磁控板;2 增大水压,增大水流量;3 检查进水口内磁芯是否灵活,是否有脏物并清洗;
8、几热式电热水器显示板显示不全
分析:1 数码管模块损坏;2 显示板上芯片损坏;3 显示板上线路有局部开路。
解决方法:1 打开热水器上盖,更换显示板上对应型号的数码管;2 更换显示板上对应型号的芯片;3 更换对应型号的显示板;4 仔细认真的检查显示板上的线路是否有短路或者开路,并排除;
9、即热式电热水器通电后,显示屏无显示
分析:1 用户供电问题;2 机内主控板保险丝损坏;3 机内变压器损坏或变压器和主控线路板插座接处不良;4 机内主控线路板或着显示板有短路故障。
解决方法:1 查明用户用电环境并使之恢复正常;2 打开热水器上盖,查明原因,更换主控板上的保险丝(所更换的保险丝的规格一定要符和原来的型号);3 更换变压器;4 建查线路板是否有短路故障;(或者更换出问题的主控板或者显示板.
10、即热式电热水器不加热,但显示部分正常。(包括水流指示显示正常)
分析:1 主控继电器损坏;2 主板和控制板之间有排线松脱;3 加热件总成的公共线和主控板上的接线拄脱落。
解决方法:1 打开热水器上盖,更换所损坏的继电器或者更换控制板;2 插紧排线两端的连接端;3 把加热体总成的公共线和主板上的接线拄从新装好并拧紧。
11、即热式电热水器加热件总成漏水
分析:1 密封圈衬垫不良或者损坏;2 电热膜管爆裂。
解决方法:打开热水器上盖,根据热水器型号更换加热体总成。
12、即热式电热水器内置泄压阀漏水
分析:1 用户当地水压过高;2 泻压阀主件内弹簧失控;3 或者泄压阀主件内硅家胶密封圈损坏。
解决赶方法:1 接决用户环境水压过高问题,如按装适和的减压装置,使水压符和本公司热水器的要求;2 打开热水器上盖,打开热水器端盖,用合适的工具对其内的弹内簧压力进行行微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使耐压范围增加;一次调节过后必需进行通水试压,试压时必需把出水端关断,保持机内压力,反复调整,使之工作在正常状态,一般只需微微把耐压调高一点即可,调得过高就会失去超水保护的作用;调整完毕后,把泄压阀端盖密封好;3 如果拆开热水器,发现漏水部分在泄压阀和加热体出水口部分连接外,则根柜实际情况拧紧
或者更换该处硅胶密封圈。
(1)如果水压正常,但热水龙头或淋浴器水压异常,有可能是热水龙头或淋浴器脏堵,清理一下恢复正常水压即可。
(2)如果出水口水压正常,但无打火的声音,先查电池是否接触不良或者没有电,若电池正常,多数是水控电源总开关接触不良。打开热水器外壳检查,装在热水器下部的水控电源总开关,右侧面还有一片小铁片压着一个小触点,压着是关,松开是开。可试拨小铁片松开开关,正常的话就会立即打火,如果还未打火,多数是该开关坏(这一开关的损坏率很高),买一个换上即可。
(3)如果能听到打火声,要是燃烧一下就熄灭,说明电磁阀打开了一下,然后又关起来(靠近热水器可以听到电磁阀打开时的很轻的“笃”声),多数是打火器坏了,换一个即可。
2.燃烧正常后突然停止
通水后燃烧正常,同时打火指示灯亮,但打火不断,然后过十秒钟左右打火停止,同时停止燃烧。这一般是打火器的燃烧检测回路有问题,多数是探针与导线接触不好。为了防止燃气进入燃烧器后没有燃烧而溢出造成危害,在燃烧器旁边除了有两个打火针外,还设置了一个燃烧检测探针,这一探针通过火焰电离子使燃烧控制器破坏打火器内部高压振荡器的振荡条件,起到火燃便停止打火的作用,可以节能,同时让维持电流一直输出维持电磁阀打开。如果不能打燃火,内部振荡器定时时间到,随即停止打火。并且关闭电磁阀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燃气热水器在5~10秒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产出热水,一旦出现以上意外故障,燃气热水器将会在10秒内自动停止工作,并立刻切断燃气通路,防止燃气继续流出,且不能自动重新开启,除非人为地排除以上故障后再重新启动燃气热水器,方能正常工作状态。
回复 :看看
即热式热水器常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一:不加热:
1.原因是进出水管接错:
然后把水管对调接换就可以了!微尔机器如果接错时是几乎没有水出来的!
2.新机器装上就不能加热(显示屏有显示):
第一步:确认水压是否够不够,
A.先看看进水管的过滤网是否被安装时遗留的杂物给赌塞了。
B.先将花洒(喷头)卸下,把水开到最大看能否启动机器。
C.拆完花洒(喷头)后还不行时,再把进水隔电墙也拆掉,把水开到最大。
D.拆外这些部件都还是不能启动的话,有条件的可以用水泵试试,或是换个环境试试。
第二步:确认是水压不够后;建议客户购买一个增压泵,装在机器的进水口。
3.使用过一段时间不能加热:
第一步:清洗进水口的过滤网。(先关电,清洗完成后,先通好水,再通电)
第二步:把进水管,接到出热水出水口,在机器断电的情况下,把水开到最大反冲洗机器内部的杂物。(先关电,清洗完成后,先通好水,再通电)
4.即热式热水器使用时忽冷忽热:
水压刚刚达到启动零(机器的状态在启动与断开之间循环徘徊),当家里面或者邻居家用一下水时,水流量就不够了。建议客户购买一个增压泵!
注:以上说的都是机器处于一切显示正常时。
二. 不通电
1. 外部电线没有接好,电没有进来。
2.空气开关质量不好,或是没有接通;
3.电线没接好:
有时接电线时为了,牢靠就把电线用力往里塞,然后空气开关的压片就只压到电线的胶皮上面,电线没有压到导致机器不通电。建议客户对调一下电线从新接一下。
4.运输途中损坏:在运输途中途受到货运的野蛮搬运,机器里面的零部件可能有松动。
以上4点都是新机器出现的情况。
5.客户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不通电:
A.先用电笔测试一下空气开关上端是否有电, 上端有电后再测试一下下端是否有电。上端有电说明电从总闸那边已经到空气开关处,空气开关下端,没有电说明空开关已经坏了,只需要更换空气开关即可。
B.空气开始下端有电后:档位的机器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数都是干烧保护器挑起。或者其它机器,里面的保险在电压过高时烧掉了。
1. 家里面的空气开关老是跳:
A.天气热时不跳,天气冷时就跳,先问问客户,家里面那个空气开关在跳,买的什么型号的机器。(5.5kw-6.5kw配32A
7.0kw配40A
8.0kw配63A)(空气开关安培数过小就会跳闸)
1.即热式电热水器漏电故障:
当系统检测到漏电电流在15-20mA之间时,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并发出警报;故障代码显示为E1,此时应该切断电源,将机盖打开,检查所有强电部分的连接处,是否有电路烧毁导致短路现象或者接线连接处脱落导致发热体带电现象,检修完毕后,重新通电,如故障解决,机器即可正常显示和工作,不再显示E1代码。
2.即热式电热水器超温故障:
热水器在加热状态下,当机器检测到出水口水温超过55摄氏度的时候就启动超温保护,机器就会显示代码E2,同时发出报警声响,发热体停止加热,直到发热体温度下降到55摄氏度以下,机器又会重新加热,此时可以通过降低档位或者调大水流使机器的出水温度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高于55摄氏度。
3.即热式电热水器传感器故障:
当机器检测到温度传感器短路或断路后,即进入温度传感器故障状态,屏幕即显示代码E3,同时发出报警声响,机器停止其他功能的操作权限。此时应该打开机器盖板,检查进出水口的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线是否完好或数据线与控制板之间的插件处是否连接完好。
4.即热式电热水器干烧故障:
当机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对机器所选择的档位过高时(功率过大),机器即会显示E4代码,此时操作人应该迅速将机器的档位下调,根据出水量大小寻找合适的档位,原则是从低档位到高档位依次选择合适的出水温度。
5.即热式电热水器进水阀芯故障:
当机器所有加热功能正常,关闭进水后机器仍然处于加热状态,这时应该迅速关闭机器旁边的漏电开关,给机器整体断电。此时应该卸下进水口的泄压调流阀,拆下过滤网,取下阀芯用水清洗,同时清洁进水口阀芯通道。清洁完成后按步骤再将所有零部件装上即可。此故障原因就是由于进水口阀芯被杂质所卡,在断水的状态下,磁阀芯回不到原位,实现不了断水断电的功能。此故障多出于D1、E1、F系列机器。
6.即热式电热水器温控开关或控制系统故障:
当机器所有连接的电源正常,机器屏幕却无任何显示时,此时应将机器的端盖打开,先检查温控复位开关是否跳起,如跳起将其按下,重新通电,机器即可恢复正常;如复位开关没有跳起,请检查显示面板处与电路板之间的排线连接是否良好,如连接一切正常,请检查变压器是否正常,有没有烧坏的迹象,如有明显毁坏迹象,应及时更换变压器。
7.即热式电热水器档位之间温差过大故障:
档位机如果每档之间的温度相差10度左右时,应检查继电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有可能是其中某组继电器毁坏,导致三组发热体之间的排列组合不能正常工作使发机器的每个档位的功率未能达到工作状态。
8.即热式电热水器档位之间没有温差故障:
当机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每两个相邻的档位出水的温度没有变化的时候,应该是其中的某组发热体不工作了 ,此时应该检查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和发热体中的某组发热丝是否烧断。
9.即热式电热水器漏水故障:
当发现机器里面向下滴水时,大部分情况应该是发热体漏水,应打开机盖检查是否发热体边上滴水,如果是发热体滴水,请将发热体拆下用专用工具将发热体打开,检查发热体上下封头处橡胶密封圈是否完好或变形,如有损坏及时更换,如一切正常需将密封圈按照固定位置安装好,将上下头用螺栓固定好。
10.防电墙故障:
热水器D、E、F系列隔离隔电墙都为外置隔离防电墙,如发现隔离防电墙漏水时,应及时更换,漏水的隔离防电墙是没有隔电效果的。
11.电线发热、电表损坏、或在正常加热下突然跳闸:
电线发热是因为线径太小,6500W以上热水器就要布4平方毫米的铜芯线,电表损坏是因为电表的容量太小,需备有20A(40A)的电表,不需另外增设,电表容量较小的用户只须到供电局办理有关手续,交纳约数十元的费用即可更换电表,如在正常加热下突然跳闸,那是因为连接热水器线路上的漏电保护器小了,要更换成40A的漏保。
12.即热式电热水器温度上不去:
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首先检查顾客家里的用电环境,在机器不通电工作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检查漏保进线端的电压是否正常,具体做法是:先不开水流,开机并把热水器设置在空档(零档),此时用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热水器进线处的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并记下该电压值,一般来说都是220V以上的,然后打开水流开关并加上一档并保持,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热水器进线处的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并记下该电压值,继续加逐步加档和逐步测量电压,正常情况下,一般配套的热水器功率和配套的线径正确的话,在环境电压220V正常的前提下,在热水器使用最高档位时,电压降一般不会超出15V,即在热水器在最高档位时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应该是205V左右;如果热水器在最高档位或者不到最高档位时,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已经下降很严重,甚至连200V都不到,那就表明该用户的环境用电在某处还存在着线径不足或者电表过小,或者供电电压本来就低的先天条件;如恒温机在新装机时碰到这种情况,电源各方面都正常时,需将水流开到最大,设定温度设到最高,然后放水一分钟,接着再调节调压阀出水量,设定温度,重新试机即可解决温度上不去的问题。
13.即热式电热水器控制按钮无反应:
如果是触摸屏机器,先要将手擦干,轻碰控制按钮,如果还无反应,要将机盖打开检查感应器与控制板连接是否完好,如有故障及时更换。按键式机器同样打开机器检查,有故障及时更换零件。
Lin_4987&回答:在使用即热式电热水器过程中漏电保护插头自行断电(有规律的自动跳闸),按下复位键,能复位恢复供电。
1.通常是由于插座接触不良,异常温升过高所致。
2.闪电、雷击或相邻电器对地漏电等等都会让接地线瞬间出现电流触发漏电保护插头动作。
1.更换优质的插座(选插、拔力比较大,插头插进去后咬得比较紧的插座)。
2.检查漏电保护插头的几只铜插脚,若已发黑,就用细砂纸把氧化层擦去,若插脚变形,应进行修正,三只铜脚应保持与底面垂直,不能弯曲。
即热式电热水器常见故障二:出水不热
1.冷热水调节不当
2.电源未接通
3.电加热器损坏
4.温控器损坏
1.适当调节冷热水混水阀的开度
2.调整电源插头或开关,使其接触良好
3.更换电加热器
4.修理或更换温控器
即热式电热水器常见故障三:出水温度太高
1.冷热水调节不当
2.温控器旋钮调节不当或触点粘连
1.适当调节冷热水混水阀的开度
2.先对温控器进行调整,然后修理触点,必要时更换温控器
即热式电热水器常见故障四:进水或出水困难
1.脏堵。主要是自来水水质不好,杂质超量,堵住进水口的逆止阀。设有进水滤网的电热水器是因为滤网孔被堵
3.供水压力不正常
4.混水阀故障
1.在确定水压正常后,清理管路,冲击脏物或清洗滤网
2.将调温器调到最小位置或切断电源,排出蒸汽,检修温控器及热水阀脏堵处,进行调整与清洗
3.待水压正常后,故障自行消失
4.维修或更换混水阀。
小小小帅&回答:即热的好。我家里用的就是即热的很好啊比储水的好省电,即热式的出热水时间要快一些,开水几秒就有热水,但是功率要大很多,一般最小的都有2000W,大的有8000W。储水式的要耗电些,每次你用水,它都是把水全部加热。一般的最小有50升的,夏天就够2个人洗澡,冬天就一个人洗还可以。而且等待的时间要长些。
即热式的多少人洗都没有关系的
家和往事兴&回答:一、如果是强排式热水器:风压开关故障,更换风压开关即可。检查办法:用电线将风压开关两个端子端接,如果正常点火,说明风压开关坏了,更换即可。
二、非强拍热水器:反馈针松动了,接触不好。
三、气压有点小,或者水流有点校不齐
1、电热水器不加热要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好,有漏电保护插头的,插头上的指示灯是否亮,不亮说明保护插头可能坏了。
2、电热水器不加热需要检查内部线路是否接触不良,内部线路包括(电源线,加热管线,控温线)
3、电热水器不加热故障可以看加热指示灯亮是否亮,有两种故障现象,灯亮不加热、灯不亮不加热。
ag123456&回答:一、打开水阀后脉冲不打火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l、水压太低;2、进水滤网杂物堵塞,淋浴头杂物堵塞;3、电池正负极装反;4、电池电压太低或接触不良;5、进水口与出水口接反;
热水器维修方法:l、加增压水泵;2、清除杂物;3、重新安装电池;4、重新安装或更换新电池;5、重新安装进、出水管;
二、打开水阀后脉冲打火但不着火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1、气管内有空气;2、电池电压不足;3、气源开关未打开或进气滤网堵塞4、气种不符;5、气门密封件被燃气腐蚀后发涨;6、钢瓶减压阀输出压力过高或过低;
热水器维修方法:1、反复开关水阀排空气直至着火为止;2、更换新电池;3、将气源开关全打开或清除堵塞;4、气种不符,禁止使用;5、更换气门密封件;6、检查、调整输出压力;
三、点火时出现爆燃声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l、钢瓶减压阀压力过高;2、电池电压太低;3、点火针积碳或有脏物;4、点火针位置不正或与燃烧器的距离太远;5、点火针对应的燃烧器孔、喷嘴堵塞;
热水器维修方法:1、调整钢瓶减压阀的压力;2、更换新电池;3、清除污物;4、调整点火针安装位置;5、清除出气孔与喷嘴堵塞的杂物;
四、使用过程中水不够热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1、钢瓶减压阀损坏或气流量不够;2、气源开关有异物或半堵塞;3、燃气总掣半打开;4、进气嘴、气管太细或气管太长造成气流量不够;5、气种不符;6、水压太高,水稳压系统失效;
热水器维修方法:1、更换合格的减压阀;2、清除异物;3、将总掣全打开;4、更换气嘴、气管;5、禁止使用;6、将进水阀半关闭来降低水压;
五、使用过程中经常熄火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1、水压低、水压波动大;2、室内空气补充不足;3、电池电压不足或接触不良;4、出水量太少、水温太高,过热装置起保护;
热水器维修方法:l、将水旋扭调到适当位置或小水位置;2、应重新安装,确保空气补充足够;3、更换新电池或重新安装;4、将水旋扭调到适当位置或大水位置;
六、火焰呈黄焰并有黑烟
热水器故障原因分析:1、燃烧器有污物或其引射管有污物;2、钢瓶气使用完;3、室内空气补充不足;4、气种不符;5、气源压力偏高或偏低;
热水器维修方法:1、清除污物、结碳;2、更换有液化气的钢瓶;3、应重新安装,确保空气补充足够;4、禁止使用;5、调整或更换合格的减压阀。
夏未眠oc&回答:我家里用的就是即热的很好啊比储水的好省电,即热式的出热水时间要快一些,开水几秒就有热水,但是功率要大很多,一般最小的都有2000W,大的有8000W。储水式的要耗电些,每次你用水,它都是把水全部加热,一般的最小有50升的,夏天就够2个人洗澡,冬天就一个人洗还可以。而且等待的时间要长些。 即热式的多少人洗都没有关系的,所以我觉得即热式的比较好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电机接地线打火,然后不正常工作,具体原因在哪里????_百度知道
电机接地线打火,然后不正常工作,具体原因在哪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动机接地线有打火现象可能是三相运行不平衡造成中性线带电。或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过低或相与地短路了吧。不要再开机运行了。用摇表参测试一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看看是否正常了。
采纳率:4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接地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深圳市美华安规仪器有限公司地址: A. 深圳光明新区光明& & & & 圳美311号/518107& & & & &B. 东莞大岭山镇渭& & & & &溪路/523829热线: 155-; && & & & &136-电话: 87传真:&87Q Q: 1-8;
& & & & 4-& & & &邮箱:&sm#ag17.wang& & & & & okgang#163.com
& & & &(#请改@)官网:&论坛:
当前位置: &
插头电源线的电气性能例行测试
& & & &为何谈起这个话题?其实说来也简单,也很郁闷。以为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本人走访了这么多的工厂,却发现相当多的工程和品管技术人员也不能很清楚地了解电气测试的目的、原理、参数;导致不良的发生原因、引致的后果;仪器如何正确使用等。所以借着此次交流会的机会,把我自己多年来的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各位同行、先进批评指正。
插头电源线电气例行检验最常用的测试项目:
一般包括:极性(线位、相序)、导通(通断、连续性)、极间绝缘电阻(内绝缘)、外被绝缘电阻(外绝缘、)极间耐压(内压、内高压、线间高压、hipot)、外被耐压(外压、外高压、skin)、接地电阻(有些客户是所有导线均大电流测试)等。
一、名词解释:
导通:导通表示电源线是否能传导电流。UL里面的解释是:电流连续的流过导体和接插件的整个长度。
针对电源线,导通意味着插头、电线、连接器或尾部接插件都可以连续的通过电流。
极性:极性表示导线与接插件的正确连接。
针对电源线,极性就意味着相线L、中性线N、地线E等于相应颜色、电线条纹等的正确连接。当然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某些产品,除了地线规定连接绿色或黄/绿色以外,相线和零线并不强制规定。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也就是加在与绝缘体或试样相接触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除以通过两极的电流所得的商。它取决于试样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针对电源线,绝缘电阻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极与本体之间(外被绝缘)和依次在每一极与连接到本体上的所有其他极之间(极间绝缘)。这里要注意:&本体&一词,包括易触及的金属部件、外部装配螺钉、接地端子、接地插销和与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易触及部件的外表面(除插合面之外)相接触的金属箔。可见,接地插销也算是本体的一个部分。以前很多人说地线也要测试外被绝缘,这是不符合标准的。
电气强度:UL称之为介质耐电压的能力。也有人描述为绝缘强度&把表明绝缘材料耐受击穿电压本领的数值,叫绝缘强度(也叫击穿强度)。 击穿的类型表现为: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当由于加上试验电压而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即绝缘材料已经无限制电流时,则认为已发生绝缘击穿。在高电压作用下,气体或液体介质沿绝缘表面发生的破坏性放电,叫闪络。
& & & 针对电源线,我们习惯称为打高压或耐压测试。这和绝缘电阻的测试位置完全相同,也分了内外两个部分。和绝缘电阻相同,地线也是不需要测试外被露铜的。
接地电阻:这个名词是个定义并不十分明确。一般而言,接地电阻就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大远处的大地电阻。
针对电源线,我们所说的接地电阻,仅仅是指插头端子和导线的电阻总和。
二、测试的目的:
导通:这是为了证实电源线是否能够传递电流。不能传递电流,也就失去了作为电源线的功能。但一般而言,断路只会造成电器产品不能工作,一般不致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极性:这是为了证实电源线防触电的安全性及某些产品的功能性(如电机的旋转方向、电器无法使用等)。特别是地线的极性如果错误,将直接使得电器产品表面带电,造成人身伤害。相线和中性线的误接理论上也有导致触电的可能(开关断开时无法切断进入电器内的电源)、也可能导致某些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但对于某些国家,当产品设计足够的安全时,也不排除不限定相线、中性线的相互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极性。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衡量介质绝缘性能好坏的物理量,也可以间接判定内部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如受潮、受热、老化、表面污染、机械压力、变形等都会造成其变化。如果绝缘电阻过小,在电器正常使用时,会出现漏电增加、绝缘材料发热劣化、抗污染能力及耐正常电压降低等,引起产品的早期失效和安全隐患。
电气强度:电气强度是衡量电气产品的耐受过电压能力(如浪涌电压)、绝缘设计(如厚度、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材料选择(用料错误或品质不佳)、内部布线及加工、装配、运输环节的质量等。可以发现产品潜在的缺陷,降低产品的早期失效率。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衡量电器产品接地的低阻性能。其用途除了消除感应电和降低电磁干扰等外,最重要目的是保护人体免受电器产品漏电的威胁。如果有正确的接地和较低的电阻,则当电器产品机壳带电时,该电压直接与大地短路,不会形成过高的电压。人体触摸时便不会被电击。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参数。但是在电源线行业为何很少要求测试?个人的理解是:1、测试的难度较大(比如BS1363规定要60秒);2、电源线安装在整机上还会测试整机的接地电阻。
三、测试的方法、参数和判定:
导通:在UL标准中,导通被定义为电流连续的流过导体和接插件的整个长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流的流动,不被认为是导通。目前在电源线行业,一般有两种方法来测试导通:1、回路法,也就是使得电流流过导体,而产生声、光、电信号等,这种方法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测量结果没有任何疑问;2、电容法,也就是利用测量两条导线之间的电容量与仪器设定电容量相比较的原理,确定电源线在某个长度内是否有中断,或总长度是否低于设定值。这种方法由于并无电流流过导体,所以并不为标准所认可;如果电源线的中间中断,也经常会因仪器的调整不当而无法测出;如果在末端有中断,则几乎是无法测出。虽然回路法符合标准,但是测试的速度,特别是对于单端的测试,显得尤为缓慢;而电容法就特别快(特别是无极性要求的)。
& & & &以我们的经验,电容法对于无极性要求的单端测试(A端、单头),如果仪器调整得当,可靠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另一端附加了端子之类的容易产生断路现象,则建议还是采用回路法。如果需要两端测试(AB端、双头)或有极性要求的产品,则建议采用回路测试法。
产品出现导通不良,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
& & & &铆压断线、成型冲胶断线或滑出、电线本身断线(制程碰撞或本身接头)。但也要注意,经常会因为测试治具的接触不良出现误判断。采用电容法时,仪器设定长度太长,会将良品误判为不良品;反之设定长度太短,则容易将不良品误判为良品。
导通测试的时间究竟应该多久,可能很少有人问到这个问题。虽然标准没有直接提到这个参数,但是IEC02却对此问题作了间接的说明。我会在下面的&极性&一节加以解释。
极性:极性的测试似乎很简单,一般用电子电路,甚至简单的灯泡、蜂鸣器等都可以测试和验证。但是,不可靠的测试仪器、方法、工作习惯等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 & & 首先,极性测试的时间究竟应该多久?上面我们提出过问题,导通测试要多久?IEC60884-1和VDE0620规定:
A.2极性系统,相线(L)和中线(N)&正确连接对于极性系统,应施加不低于2秒的安全特低电压SELV进行试验。
A.3接地的连续性施加不超过2 秒的SELV进行试验。
注:如有自动计时器,2秒可降至不低于1秒。
那么极性和导通测试时间有何关系呢?其实极性测试也是在检查导通的性能,也是要求电流流过导体,这点和导通完全一样。之所以要求不低于1秒,是因为要确认测试结果的稳定性。过短的测试时间可能因接触不良、瞬断等不能证实&连续性&。这些是VDE工厂审查确认仪器的项目。可是我几乎没有见过任何厂家会测试如此之久。
& & & 另外,测试电压要求是SELV(不大于AC42.4V),此项除了保证人身安全外,低电压也会防止原本已经不导通的电线之间引弧而显示出导通。大家可能也见过高压放电的效果。
产品出现极性不良,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端子铆压时接线错误、装内架错误、插入模具错误、线间短路(当然在后续的测试中会以绝缘或耐压不良的方式测出来)。
绝缘电阻:这是个比较带来争议的问题,就是生产线上究竟要不要做绝缘电阻的测试。综合各国的标准和工厂检查要求,除了ASTA稍有特殊之外(下面还会谈到这个问题),均未规定要测试此项目。所以,我的理解是,绝缘电阻是属于型式试验的范畴,而非例行试验项目。IEC60884-1规定,绝缘电阻是紧接在耐潮湿试验之后进行,这就不可能是例行试验。其条文如下:
绝缘电阻要用约500 V的直流电压来测量,而测量应在电压施加后1 min进行。
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 M&O
对插头,绝缘电阻应依次地在下列部件上测量:
&&& a)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极与本体之间,
&&& b)依次在每一极与连接到本体上的所有其他极之间;
&注:在用金属箱包裹绝缘材料部件的外表面或将金属箱放置得与绝缘材料部件内表面相接触的同时,以不明显的力,用无节把金属箱压在孔或沟槽中。
要注意,由于测量绝缘电阻施加的是直流电,故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所以想要得到稳定的读数,必须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也就是要1分钟后读数。这也是为何不能放在例行试验中的一个原因。
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在例行试验中,为了提升效率等原因,一般不会把绝缘电阻测试机的两条测试导线直接搭在插头的端子和电线上,而是通过一些测试治具、连接导线、仪器内的继电器、开关、电路板等将产品与测试机连接。而所有这些中间环节,其本身都有一定的绝缘电阻。而且这些电阻随着气温、湿度、表面脏污状况、自身绝缘老化状况等因素,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实际测得的绝缘电阻,并非仅仅是插头的电阻,而是总绝缘电阻。因为是并联关系,按照公式
1/R总=1/R插头+1/R1+1/R2+&&+1/Rn
如果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变化,都会导致总电阻的变化。简化一下公式,如果只有一个仪器的电阻,那么
1/R总=1/R插头+1/R仪器,
R总= R插头XR仪器/(R插头+R仪器)。如果插头的绝缘电阻大概是150M&O,仪器为200M&O,则总电阻R总= 150X200/(150+200)=85.7 M&O
请注意,这时测得的总电阻小于插头的实际电阻。可见这个电阻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当然,这个参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测试值小于实际值,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比标准更加严格。但是又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般大家用所谓的综合测试机测试绝缘电阻的时间是极短的(只有不到1秒),这与标准规定的1分钟相差甚远。所以,我认为在生产线上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况且大家可能都遇到过每当对仪器进行计量校准时,几乎这个参数都有问题。
另外,就插头电源线产品而言,绝缘电阻基本上是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的并联关系。如果产品不合格,要分析究竟是哪个方面不合格。
产品出现绝缘不良,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
绝缘材料本身不良(包括插头、电线、内架等)、两极导体距离太近、受潮、表面脏污等。
电气强度:电气强度所施加的位置,和绝缘电阻完全相同。IEC60884-1规定:
施加基本上是正弦波形的、频率为50Hz的电压1 min.
&&& 试验电压应为如下:
&&& & 对额定电压130 V及以下的电器附件,1250 V;
&&& & 对额定电压130 V以上的电器附件,2000 V.
&&& 开始时,施加的电压应不大于规定值的一半,然后,迅速地提高到规定值。
&&& 试验期间,不得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
这是型式试验的要求。对于生产线的例行试验,一般都会缩短测试时间。有些国家会提高测试的电压(如UL),但IEC系统仍然维持相同的电压。IEC60884-1规定:
在电源末端(即插头)上施加以下电压至少2秒进行试验:
&对额定电压小于等于130V的电气附件,1250V&10%;
&对额定电压大于130V的电气附件,2000V&10%;
注1:如试验装置上有自动计时器,2秒可降至不少于1秒。
对所有电压,进行峰值为4kV的1.2/50us波形的脉冲电压,间隔不少于1s:
在相线和地线之间,
在中线和地线之间。
注2:进行此试验时,相线和中线可连接在一起。
不应出现闪弧现象。
脉冲电压测试目前大家还不太了解,这主要是确认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这也是今后测试要增加的部分。
关于高压试验,很多人疏忽了一个问题,就是高压变压器的功率。IEC60884-1里面明确规定:
1 试验所用的高压变压器在设计上必须做到:当把输出电压调到相应的试验电压后使输出端子短路时,输出电流至少为200mA。
2 在输出电流小于100 mA时,过电流继电器不得动作。
UL里面也有类似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直接规定变压器的容量不得低于500VA。这个规定其实也是限定了高压变压器的最小功率。因为如果高压变压器的功率不足的话,虽然空载电压完全可以达到计量所要求的值,但是当出现泄漏电流时,由于变压器的内阻很大,故实际输出的电压会有很大的跌落,甚至会大大低于设定的测试电压。其后果就是:1、测试的实际电压低于标准规定的电压,不能可靠的发出报警;2、不能彻底的击穿不良位置。
一般而言,程控式的耐压机功率都是不足的,大概只有100多VA。所以建议厂家在选用耐压机时,注意其性能参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仪器的重量,越重越好。
有一个很令大家疑惑的问题是,耐压机的泄漏电流究竟要如何选择?
目前所有的插头插头标准,都没有规定所谓的泄漏电流。唯一的判定就是&击穿或闪络&。在&名词术语&里面我们已经解释了什么叫击穿和闪络。从其定义上来看,这已经不是毫安级别的电流,而是就绝缘材料已经不能限制电流,彻底损坏了。所以耐压机设定的电流,其实并无标准的依据,只是行业中的习惯规定或客户的要求而已。对于插头电源线,由于要搭配不同型号、材质、长度的电线,所以抛开插头本身的原因,电线在高压下的泄漏电流也不可小看,甚至远大于插头本身的泄漏电流。所以极间电流的设定完全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即使有些产品已经认为是不良的,也建议不一定非要报废,而是再换用较大的泄漏电流档位确认一下。至于外被耐压的电流,由于只是检查插头本身是否漏电,所以和电线几乎没有关系,故这个电流不应过多的变化,建议不要超过1mA(如果过大,则由于本身导电不佳时,即使已经漏电,可能耐压机并不会警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极间耐压测试时有充电的现象,故刚施加电压时电流会比较大,但稳定后电流会逐渐减小(除非绝缘本身不能承受电压)。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逐渐升高电压,详加研究,而不能武断的判定已经击穿。
很多人经常问:1min和1s的测试对应关系如何?
当然有些标准的确有这样的说法(比如UL),但是要注意,这两个参数是不能等同的。也不能说哪种更严格,仅仅是标准制定单位的考量而已。
还有一个很令大家疑惑的问题是,耐压和绝缘究竟有什么关系?从欧姆定律的角度看,这两个似乎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因为施加了电压,在相对的电阻之上产生了泄漏电流。但是大家要从&术语&上分析其作用。绝缘的电压只有直流500V,而耐压则是交流的高压,一般高于1250V。绝缘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产品本身使用是否合格;耐压更看重其潜在的安全性。
如果从数值上分析,对于一般5M&O的绝缘而言,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只有I=V/R=500/5x106=10-4=0.1mA,远远低于耐压测试一般选择的1mA。所以 两者没有可比性,是完全不同的参数。由于高压的破坏性,一般而言,先进行非破坏性的绝缘测试,然后再进行高压测试是合理的。
产品出现耐压不良,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
绝缘设计(如厚度、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材料选择(用料错误或品质不佳)、内部布线及加工、装配、运输环节的质量不佳。
接地电阻:IEC60884-1规定:
接地接线端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应进行低阻抗连接
经以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在接地端子和每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轮流通过不超过12V空载电压的交流电源的1.5倍的额定电流或25A(两者中取较大者)
测出接地端子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电压降,并按电流与此压降计算电阻。无论如何,电阻不得大于0.05&O
一般常用的插头,电流不超过16A,所以1.5x16=24A,所以测试接地电阻常用的电流是25A。虽然标准没有说明测试的时间应该是多少,也没有说明测试电线的长度是多大(只有BS1363有明确规定,60s及150mm),但毫无疑问,由于如此大电流的热效应,电阻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电线的长度的增长而相应增大。
这就给生产线例行试验带来很多麻烦:1、时间的不确定性;2、因应电线的实际长度,该如何增加设定的电阻;3、在综合测试时如何排除接触电阻和测试治具、机器内本身的电阻;4、夹持方法的繁琐。
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把该项目规定为例行检验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会用测试导体电阻的方法来测量接地电阻,认为测量的方法很相似。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大电流的效应下,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产品出现接地电阻不良,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铜线或端子等导体材料本身电阻过大、氧化;铆压不良(过紧或过松);截面积过小;局部接头、断线等。
四、综合测试机的正确使用:
现在大多数工厂都在使用所谓的综合测试机。也就是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导通、极性、绝缘、耐压及导体电阻等测试。合格品会发出声光的信号,自动顶出,并做出相应的记号。不合格品会锁住夹紧治具,并发出声光报警。有些还可以对产品进行破坏,以避免不良品流出。
目前在使用中,经常发现有如下错误的地方:
1、导通:长度的设定错误。长度设定是要用一条标准产品来作为基准,然后按照这条电线的长度作为100%,调整至仪器刚好达到100%。这样,如果出现报警,则要么被测电线长度低于标准电线,要么就是插头断路。但是目前很多人调整不当,基本上只能测试插头断路。
有些厂家为了追求测试的方便,不用脚踏开关,而是利用插入插头时同时测量导通,利用导通的信号驱动夹具夹紧。有些厂家用回路式逐条点测极性,正确后自动夹紧治具。这样有一个非常危险的后果,就是如果夹紧治具时造成治具与插头有松动,接触不良,但此时由于已经通过了导通的测试,下面会自动到耐压的步骤,这样其实就根本没有真正进行耐压测试,而且还发现不了,极易造成不良品的流出。
2、极性:一般双头产品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单头测试往往有些人为了提高效率,只对其中的两条线进行确认。理论上说这样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工人每天要测试大量的电线,常常容易出现大脑空白,点错极性。但是相对的说,三条都错就不太容易。还有些厂甚至对地线重复确认,也就是点了四次,那更不会出错。只点两次,还可能会出现另一条虽然极性没有错误,但是在尾部已经断线,造成不良品流出。另外有些厂习惯于在综合测试机上仅仅测试耐压,而在其他仪器上单独测极性。这虽然效率较高,但也会有因治具接触不良,造成没有高压引入。
3、绝缘:由于绝缘的不确定性,所以不必要特别的在意这个数值。当然有些测试机可以关掉这个测试功能,这样还会略缩短测试时间。如果一定要计较这个数值,那么一定要注意测试治具和仪器内部的干净与干燥;注意仪器内部的元器件本身是否已经绝缘不良。遇有疑问,建议使用单独的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确认。一般正常电源线的绝缘电阻都在数千兆欧以上。
4、耐压:极间耐压主要是测试时间的设定。虽然标准一般都规定不得低于1S,但是很多厂家都远远低于此时间,甚至0.1S。低于标准时间,会造成有些不良产品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击穿。另外我们知道,仪器中的电器元件动作也是需要时间,若干个元件总的反应速度也需要时间。所以即使设定了1S,但其实真正施加在产品上的耐压时间还是低于1S。如果设定时间过短,很可能没有真正进行耐压测试。这是不能提倡的做法。
外被耐压的时间设定问题同上,但是泄漏电流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不能调整的过大。但有些厂家的仪器因为只有一台内置的耐压机,所以泄漏电流和极间耐压是同步的,这非常危险。起码要单独可以调整的电流档位。
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客户因为节约的原因,不能及时更换。海绵破损或厚度不足将不能可靠的包覆插头的整个表面;海绵表面发白,则导电率急剧下降,甚至漏电也不能引起耐压机报警。
因为海绵包覆插头的整个表面的能力有限,故必须考虑漏电的部位尽可能被海绵包覆,所以测试治具的方向也很重要。
如何界定海绵的寿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并非发白就不能使用。用测量表面电阻的方法也不合理。所以建议结合测试次数、目视和用不良样品校验的方式确定更换时机。
5、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最重要的是要如何确定仪器的电阻上限值。这个参数的确定,是要根据仪器本身的内阻、测试治具的接触电阻、电线的规格、长短、插头的种类等来确定,可能不方便用一个简单的数值来规定。当然良好的设计能够尽可能排除仪器的内阻。
建议用单独的仪对确定是良好的产品进行测试,以确定产品实际的电阻值。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测试方法。
有些测试仪器并无具体电阻值的测定功能,而是以能否通过25A电流来间接确认电阻,个人认为效果有限。因为经验表明,即使断线达到近一半,也是能够通过25A电流。
测试治具是很重要的,如果插头和治具接触电阻过大,则实际接地电阻会远小于测试的结果,而完全无法进行判定。
五、仪器的例行校验:
注意:所有的不良样品均须加以特别标示,以确保和测试产品相区分。
1、导通:导通校验就使用不良样品或比较短的电线都可以。
2、极性:单头的一般可以不用做不良样品,但是要注意,每种极性的错误的可能都要试验。双头的必须要做每种极性的错误样品。
3、绝缘:如果一定要计量的话,则必须做出相应电阻值和上下限的样品。
4、耐压:极间耐压很不容易做出样品,一般都采用已经是短路或接近短路的不良品。经过多次击穿后已经烧焦,也可能绝缘不良了。个人认为并不妥当。虽然仪器一样可以反映出是耐压不良,但也可能在绝缘阶段就已经警报了。建议采用良品尾部打火的方式判断。把测试时间稍微调长一些,如10S,然后当到了极间耐压阶段时,小心的把两根电线的导体逐渐靠近,如能打出火花并报警,则说明仪器的功能正常。当然最好专门做出打火的样品。
外被耐压的样品大家也是把铜丝做的露出插头表面。但是很多客户做的过于夸张,或者就是露铜丝的位置并不是正常作业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再者,长期的使用已经使得很大的部分碳化,仪器很容易报警,所以用这种方法检查仪器灵敏度有些不妥。而且这样的检查方法很容易烧毁,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反而损坏的海绵可能还无法检测出来。故建议可以用插头尾部的导体和海绵逐渐接近,看是否能打出火花并警报。当然,这种做法也许检查机构并不能认可。
长期处于耐压状况,会造成绝缘材料的损伤。多次的外被打火,将失去不良样品的意义,故不良品必须定期更换。
不管是极间还是外被耐压,击穿的样品也要分别各极性的不良。
由于耐压机比较容易出现故障,比如显示电压与实际电压不同、设定泄漏电流与实际电流不同,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故建议除了由外部计量单位定期计量外,公司内部也应使用专用仪器进行定期计量,这是很有必要的。
5、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由于跟仪器内阻和治具电阻等有很大关系,故应该用一条已知阻值的产品进行测量,然后以此作为上限值的参考。
以上是个人研究电源线例行测试的一点心得,也得到了业内不少专家的指点。如有领会、表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行业精英、前辈指正。
&版权:Jeremyho88,Luke编辑本文略有变动)
标签:&nbsp&nbsp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20:57:00&&【】&&【】
上一条:&&下一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时接地线的连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