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走入绝境,没办法了,发展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社,却如今搞得自己负责债,债台高磊!

有时候我在想!是什么逼他走入绝境的?【贵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93,023贴子:
有时候我在想!是什么逼他走入绝境的?收藏
忽接到一个战友的电话,他告诉我cab昨晚被抓了!我不由得打了一冷汗,更不相信这一事实。因为在半年前的今天,他可是一个被誉为优秀士兵的好家伙啊!怎么身上的军装味还没褪完又踏上了另一条可耻之路呢?真让人着磨不透!!
一个人要堕落。 真的太简单了。
神奇的国度。
登录百度帐号我已经走入了绝境。【越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880贴子:
我已经走入了绝境。收藏
只有上帝知道,我是多么的奋不顾身。
「住哪里都上携程」低价,狂减,服务好,,携程订房超划算!携程-便捷的在线酒店预订网站!7*24小时免费预订!
原来是个坑
不管记忆中的缭乱,整个人生把你放在前方,仿佛一个梦,未曾真实,却追逐一生.
青葱年华的你仰慕他的英俊潇洒,那一瞬间为他倾尽年华.
你一天多愁善感个啥子?
我也晓得咋个回事,应该是潜意识作祟.
楼主你看看我,多阳光,多健康
再见了,我那么那么爱你,虽然笨拙,但我也很努力的做了许多.现在,我把爱情还给你,请你把我仅存的一点脸面还给我好不好.
最初的心动总是很美好,美好值得怀念,但不值得死守.
神经病,一天脑壳头尽装些shi。
你不醒来,我怎么舍得老去.
登录百度帐号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走入绝境的美国大选
走入绝境的美国大选
作者&& 王小石日,美国大选结果正式公布,常发表惊人言论的亿万富翁特朗普当选为第45任美国总统。然而,大选并没有因此而尘埃落定,先是美国多个城市发生反特朗普骚乱,然后三个州申请重新计票,奥巴马政府更炮轰称俄罗斯政府操纵黑客入侵助特朗普当选总统。无论特朗普在宣誓就职后施政走向如何,这次大选造成美国政坛和社会严重撕裂,已是不争的事实。曾经被美国奉为至宝并全球推广的宪政民主选举体制,为何几乎在特朗普胜选的一夜间光环尽失?这必须从美国政治体制的创建源头说起。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石。这次会议被称为民主的奇迹,成为“美式民主”的象征。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出席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的职业分别是土地投机商、放高利贷者、奴隶主以及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运业的资本家。却没有一个人代表农民和产业工人的利益,虽然这些人占当时美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早就指出:“美国宪法不是所谓‘全民’的产物,而不过是希望从中获得利益的一个经济利益集团的产物”,正是这个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表们制定了美国联邦宪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制度。“美国宪法之父”,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代表指出,“民主是由欺骗、动乱和争斗组成的,通常在暴乱中短命。”联邦党首汉密尔顿认为, “民主是一种疾病。它给予包括分裂分子、敌对势力、邪教集团、野心家们执政、夺权提供了合法的外衣。”而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曾说:“以往所有时代的经历表明,民主制度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 “民主很快就会倒退到独裁。”因此,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密商三个月,费尽心思创建的所谓“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其目的就是确保有资产者的共和,而非建设把权力交给全民的民主。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美国宪法最初只授予有资产的白种男人投票权,而奴隶、无产者、黑人、印第安人和女人均无参与政治的权利。尽管宪法中写明了“人人生而平等”,但事实证明参与制宪会议的建国元勋们并不肯把攥在手中的国家权力平等地授予国民。除了投票权外,制宪会议代表们还对政治制度进行诸多设计,以防止在美国出现独裁帝制或者多数人的民主暴政,确保有资产阶层精英的利益不受损害。其核心设计就是“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总统掌握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以实现中央集权保护整个联邦的主权和统一施政;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国会的参议员与众议员由各州选举产生,平衡各州有资产者的利益,同时制衡总统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联邦最高法院九名并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大法官掌握司法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对于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具有最终的裁定权,为有资产者阶层防范“多数人的暴政”做了制度保障。由上述实证可见,真正授予每个国民平等参政权利的民主并非美国制宪会议元勋的目的,他们“谋私”制定出确保有资产者利益的共和体制,在防范庶民的“民主”威胁有资产者利益集团反倒下了很大功夫。直到南方奴隶主的封闭庄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豪强的攻城掠地,林肯发动南北战争整合联邦各州为统一市场体系,才高举起“解放奴隶”的道义大旗废除了剥夺黑人政治权利的奴隶制。1868年,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获批准,黑人获得平等的公民权;1870年,美国宪法第15条修正案问世,规定所有公民均有选举权。然而,南方各州政府开始对选举权做出各种附加的规定,比如读写能力测试,祖父条款以及人头税,隐性地继续剥夺美国黑人本应享有的选举权。在1950年代发展起来的黑人民权斗争不断扩大的压力下,1964年国会通过了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民权法案,这一法案对以行政手段或文化测验的名义阻挠黑人投票的行为进行了限制。1965年的塞尔玛斗争又迫使国会通过了投票权力法,该法规定,统一由联邦派遣检察员到黑人受歧视的地区,检查黑人投票登记情况。另外,五年内停止一切阻止黑人投票的措施。黑人经过长期血与泪的斗争才真正换来了民主政治权利,而此时已经距离制宪会议近两百年。少数族群或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否保障到位,也正是美国两党斗争的核心议题。美国共和党由由北方工业资本家及中西部开发各州农场主组建。群众基础主要是基督教组织、大企业、白人工薪阶层及年轻人。更倾向于保守主义维护主流白人群体的利益。民主党由南方种植园主组建。群众基础主要是公务员以及劳工、移民、少数民族和黑人等。更倾向于秉持自由主义保护社会弱势族群的权益。中国有句古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用来解读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近几十年的总统大选情况大体上是贴切的。当美国选民关注民生时,往往民主党会上台推动经济复苏与发展,同时把政治正确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向全世界推广。当美国遭遇重大军事或战略威胁的时候,选民往往会把保守主义的共和党选上台,退回到美国优先的传统政治路线以解决当前危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期间,美国多数时间是共和党执政。苏联解体后,1992年便选出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来发展经济。当美国全球霸权地位遭遇恐怖主义势力威胁时,2000年共和党总统小布什又上台发动反恐战争。反恐形势转好后,2008年民主党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成为第一任有色皮肤的美国总统,他的执政纲领便是复苏美国经济、推广美国自由主义价值观。以上这些例证,足以说明美国大选虽然难以预测,但仍然是有迹可循的。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虽在军事、外交、内政上有鲜明的分歧,但这只是美国政治故意展示给美国选民和世界的表象而已,事实上美国两党有共同的幕后老板——大资本财阀。早在1937年,费尔南德·伦德伯格就在《美国六十个家族》一书中,阐述美国由60个最有权势的财阀家族“掌控”着。而这正是制宪会议代表们对宪法精心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正是为了可以世袭延续的财富家族们能够持久地操纵美国的权力,让美国政权始终确保有资产精英阶层的利益。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表明,制宪会议代表们实现了他们的目的,无论是共和党总统上台,还是民主党掌权,美国财阀家族的财富都在持续大幅增长,无论是经济高速增长期,还是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而且,美国这些掌控巨大财富与权势的家族们吸取了洛克菲勒石油帝国被强制拆分的教训,他们隐藏在各种投行、基金会的背后投资控制各行业巨头,不再显山露水炫耀权势以免引发民众愤怒与仇视。共和、民主两党的尖锐斗争表象,也有助于把民众的注意力聚焦在白人族群和其他少数族群之间的利益纷争上,从而掩盖美国社会大资本财阀与广大工薪阶层民众之间深刻的阶级矛盾。这才是美国两党政治的核心机密。大资本财阀引导民意进而掌控选举的主要手段便是操纵舆论传播。美国90%以上的传统媒体归属于六大媒体阵营。而这六大媒体阵营是清一色的华尔街犹太财阀背景。这并非偶然,正是大资本财阀为操纵舆论传播而多年并购整合的结果。因而,近三十年的总统大选结果都是符合华尔街大资本财阀利益的,前文分析大选结果有迹可循的原因正在于此。大资本财阀操纵总统大选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金融、军工、石油、通信、医药等财阀可以通过参与政府项目直接获利外,另一个例证是,自1978年开始,占据美国央行地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与外国央行的交易得到了特别豁免,不再接受美国政府公信力办公室的审计。也就是说,美联储绝大部分关键运作对美国政府都是保密的。然而,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对大资本财阀操纵舆论传播的封闭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传统媒体是中心化的,单向传播,大资本财阀只要收购了媒体端,就能掌控整个舆论传播过程。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则是网格化去中心化的,双向传播,每个网民既是受众也是媒体的一部分,这就让大资本财阀的传统并购手段失效了。此外,维基解密这种众筹式独立解密新闻网站以及斯诺登等解密信息源的出现,更是把美国政治最丑恶的真相公之于众,经过现实的不断验证,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公信力。这都对大资本财阀操纵舆论传播以控制总统大选的黑箱运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更为石破天惊的是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这是第一次由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去中心化组织的民众示威运动,而且一针见血地抓住了经济危机民众困苦的根源是华尔街大资本财阀掠夺99%民众加剧这一根本矛盾。纵观美国历史,华尔街代表的大资本财阀才是万恶之源,通过私有化的美国央行美联储剪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羊毛而赚取暴利。虽然几个月后,这一活动被美国政府组织的防暴警察以非常血腥暴力的方式强行终结,但占领华尔街的理念却随之深入人心,美国鼓吹宪政民主、示威自由实则资本掌权的虚伪性也无比清楚地展现给公众。作为政治“素人”的亿万富翁特朗普在整个竞选过程把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传播的能量利用得淋漓尽致。维基解密狠命地揭批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的权钱交易内幕,成为特朗普大选取胜第一神助攻。而特朗普自己的竞选传播也不同于其他共和党候选人的常规套路,而深得占领华尔街运动互联网传播的精髓。他用短句重复批判美国政治黑暗丑恶,已经病入膏肓,华尔街贪得无厌,只有他的大刀阔斧扭转才能让美国再度伟大。这正迎合了因经济危机贫富鸿沟加剧而对政治精英绝望的广大选民,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政治“素人”反而成了特朗普的优势。同时,特朗普违反常规地打破各种政治正确,攻击穆斯林、拉美裔移民,貌似极端,其实都有精心的算计,传统白人族群选民死心塌地地投票给特朗普就是算计成功的明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选过程中特朗普“干掉华尔街”的姿态,华尔街财阀及其掌控的传统媒体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击。美国政治反应中心据显示,金融行业为2012年罗姆尼的竞选团队捐献了1亿1300万美元。四年后,金融行业只为特朗普团队捐献了不到30万美元。特朗普自己掏腰包竞选弥补了捐献资金的不足。而六大媒体阵营,除了福克斯支持特朗普外,其他媒体阵营均显露出抵触特朗普的鲜明态度,特朗普善于利用网络社会化媒体传播补上了这一短板。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不仅在报道与评论上持续对特朗普口诛笔伐,就连本应该客观、中立的民意调查数据上都“操作”带有倾向性,试图利用特朗普大幅落后的民调数据进一步地引导选民投票倾向。最终,大选计票结果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传统媒体的民调数据大相径庭,特朗普几乎拿下了所有的摇摆州,以超过60张选举人票的巨大优势完胜传统媒体追捧的希拉里,公众才觉察被传统媒体“操作”民意调查数据所误导了。媒体是具有社会“第四权力”的无冕之王,然而国家政体及公众对媒体的监督却远没有对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那样重视与严厉。媒体基于自身利益或多或少都会带有倾向性,而资本掌控的媒体的倾向性就会更甚。因此,美国主流传统媒体在大资本财阀统一号令下集体“操作”报道倾向与民调数据就不足为奇了。而我国随着媒体市场化的推进,资本对舆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渐渐显露出媒体被资本控制的种种弊端。人民网舆情观察室作为国内最早也是最大的舆情机构,就经常出与实际情况完全颠倒的舆情报告或民意调查数据。比如,湖南唐慧案在被公知大V炒作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后,人民网舆情观察室便以其秘书长祝华新署名文章宣称:“十名意见领袖(多数是薛蛮子、邓飞、陈杰人等公知大V)代表网络主流民意。”事实却是大多数网民对公知裁减事实煽动民怨的做法深恶痛绝。再比如,人民网舆情观察室的舆情报告把戏谑诽谤英雄人物邱少云和赖宁为“烤肉”的作业本(孙杰)称为“草根智慧、家国襟怀”,并试图推荐作为“需统战的新媒体人士代表”,反倒把一直提倡爱国捍卫网络阵地的正能量“自干五”栽赃为“边缘状态、裹挟民粹、充满戾气”。在人民日报旗下舆情报告中如此毫无依据地颠倒黑白欺上瞒下,会对制定公共政策时的舆论、民意形势分析造成重大误判,危害极大。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控制政权,因此资本操纵媒体顺理成章。而中国是人民掌握政权,那么媒体尤其是党媒的市场化方向就需要重新考量与调整了。阿里系跑马圈地并购数十家各类媒体的资本运作,已经有了美国大资本财阀并购媒体形成六大媒体阵营的雏形,未来走向如何尚需观察。特朗普借助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传播之力,全力抨击美国政治黑暗、华尔街贪婪取得选民支持,进而赢下了第45届美国大选。就连把特朗普比作希特勒的犹太金融资本家索罗斯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民认为,造成特朗普胜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之前)精英们窃取了他们的民主。”美国大选在一夜间光环尽失受尽诟病,实质上是近年来公众对美国政治黑暗腐败持续曝光所累积失望与怨气的集中爆发。没有被政治染缸污染过的“素人”特朗普,承载着美国选民对于大刀阔斧改革美国政治体制的莫大期望。但是,指望特朗普能够践行承诺“干掉华尔街”分蛋糕给美国人民并不现实。首先,特朗普自始至终没有拿出治理华尔街金融食利集团并还利于民的纲领和路线图。“干掉华尔街”更像是情绪化的泄愤之语,仅是为了获取选民的认同感。其次,整治华尔街这个富可敌国权势通天的利益集团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博弈与三权体系共同配合。而特朗普最多只有八年任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理顺政治体制获得总统实际权力都是未知数,等他下台后新当选总统即便不抹平特朗普的政治印记,也没有动力继承执行下去。而制宪会议代表们设计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又对总统权力设置了层层紧箍咒。单说联邦最高法院近乎终身制的九名大法官中,特朗普只能任命一人以补缺刚去世的大法官。特朗普若真大刀阔斧整治华尔街触犯大资本财阀利益,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裁定违宪就可以让总统行政法令作废。最后,特朗普能否“干掉华尔街”并不是一个总统头衔就可以决定的,关键在于实力对比。华尔街大资本财阀不仅操纵着媒体,渗透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利用多年高官旋转门的利益互换,在政府、国会、军方乃至情报体系都有相当深厚的人脉资源。特朗普即便坐稳总统权位也很难掀翻如此庞大的权势集团。特朗普在胜选后再也没有提及“干掉华尔街”的豪言壮语,多名拥有高盛集团背景的资深商界精英也被特朗普相中,锁定特朗普政府中至少5个高级职位。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国的金融股经历历史性涨势,其中63支最大股票总收益达到4590亿美元。这足以说明华尔街对于特朗普当选利好金融集团信心十足。目前尚不确知特朗普这个商人是在胜选后精心算计后才决定跟华尔街讲和,还是他一早就在与华尔街表演默契双簧。但是那些看穿“1%资本豪强奴役99%平民”残酷真相的美国选民,若既不组织更多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深入教育民众“没有经济民主何谈政治民主”,也不筹建经济独立于资本而真正代表广大工薪阶层人民的政党,却寄望于共和党出身的亿万富豪网红特朗普凭空跳离资本财阀立场做大闹资本天宫的孙悟空,显然是自欺欺人。正如国际歌中所唱:“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美国99%人民对1%食利大资本财阀的斗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朝代简介/唐朝
唐朝疆域图从公元到907年被灭掉,共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唐朝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中间以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建立唐朝的是,而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统一大业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登位之后,经过,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此后的时期又出现了“”,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从牛李党争到宦官专权,其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起义领袖之一朱温开始叛降唐朝,后又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
前期发展/唐朝
建国统一唐朝创建李渊唐朝创建者——出身于关陇贵族,其祖父李虎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封唐国公。其父袭封官爵,其母独孤氏为隋文帝皇后的胞妹。隋末,李渊任太原留守。当时,各地农民起义汹涌彭湃,617年,李渊集团也趁势在起兵。这时瓦岗军和河北农民军正在中原地区奋战,牵制了大量隋军,隋京都长安地区的防守力量很薄弱。这年秋天,李渊率三万人由太原出发,向关中进军。年底,李渊攻克长安,拥立隋代王杨侑为皇帝。618年,李渊篡隋称帝,是为唐高祖。统一全国唐朝建立后,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金城的、武威的和马邑的,是威胁唐朝关中根据地的三大割据势力。唐朝进行统一战争,首先向他们用兵。618年(武德元年),率兵灭薛举的继承人,占领陇西全境。619年,唐朝又利用李轨集团内部的矛盾推翻了这个割据政权,取得了河西五郡。620年,消灭了刘武周势力。早在618年,占据的罗艺就归附了唐朝。620年秋,李世民率军出关,进攻。次年,在李世民击溃窦建德的援军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降唐。621年至623年,唐军又镇压了地区的起义军。割据鲁南和割据冀北的力量,也相继败亡。621年,唐将、等自夔州(奉节)顺江东下,突袭。割据两湖的萧铣,也向唐军投降。622年(武德五年),唐军镇压了在建立的,岭南的地方势力只得纷纷归附唐朝。624年,唐军又镇压了辅公祏起义军。这样,长江流域及岭南等地也都被唐朝占领。628年(贞观二年),唐太宗乘衰乱,派兵击灭了占据朔方的梁师都割据政权。至此,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中央集权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次子李世民出力不少,但长子被立为太子,是帝位的合法继承者。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遂拉拢四弟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的玄武门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消灭了自己的对手,史称“玄武门之变”。此后不久,李渊就把帝位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他的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在年间,唐朝开始强大起来。改革官制唐太宗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唐太宗把的制度加以改革,定为唐制。唐朝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在一起共议国政。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三省的长官位高权重,但不一定全置,也不轻易授人,皇帝往往指定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例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宗以后,尚书左、右仆射也要加“同三品”名号,不加此名号就不再是宰相。皇帝挑选一些低级官员任宰相和削弱尚书省的职权,是为了便于控制,防止大权旁落,大体说来,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敕。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敕,如有问题可驳回重议。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二级制(唐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关内、、河东、河北、山南、陇右、、、剑南、岭南十道。至唐玄宗时,又重新分全国为十五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到各道、州、县检查工作,进行监督。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乡下有里。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府兵制隋唐都沿袭、的府兵制度,但唐朝又有所改革。唐代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十二卫,一小部分归东宫六率。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折冲府下有团,每团200人;团下有旅,每旅100人;旅下有队,每队50人;队下有火,每火10人。折冲府有上、中、下三等,上府6团,领卫士1200人;中府5团,领卫士1000人;下府4团,领卫士800人。全国设置的折冲府最多时达634个,总兵力68万人。 府兵的来源,是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选拔一次。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班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有时也到其他地方出征和戍防。除外出执行任务时期外,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只有冬季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府兵的戎具、军粮大多要自备,因此府兵制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就无力负担这种沉重的兵役。唐代的府兵制贯彻着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当时关中的兵力最集中,拥兵26万,约占唐朝兵力的40%左右。府兵的调遣由中央兵部牢牢掌握,地方官乃至中央十二卫都没有调兵的权力。战时,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劣诩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有利于防止将帅的。刑律修订唐高祖时就令臣下制订《唐律》,至唐太宗时完成了这一工作,637年(贞观十一年)颁布全国。《唐律》共502条。刑名有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凡二十等。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沿袭隋的《开皇律》。唐高宗时,又令长孙无忌等撰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法典。在唐律中,体现着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精神。它保留“十恶”,以严惩破坏封建中央集权秩序者。它还通过“八议”的内容,规定贵族、官僚以及他们的家族能够享受多方面的特权。他们犯了罪,有权通过议请、减刑、赎刑、“官当”等方法逃避惩治。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唐律对劳动人民极力压制。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调课税。为逃避赋役而脱漏户口、谎报年龄、私自出家的,也要遭受轻重不等的刑罚。官私财物都受法律保护,对盗窃者判刑很重。部曲和杂户被定为低人一等的贱民,而奴婢则又低于部曲和杂户。他们和地主、官僚犯同样的罪,但量刑的轻重完全不同。从维护封建国家利益出发,在中也有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地主官僚过分迫害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的规定。如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及里等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地方官“诸差科赋役违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赃或枉法论罪。因此,《唐律》的制订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学校科举唐代的学校,在中央设有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统由国子监领导,共招学生二千多人,最多时达八千人。其中大部分为官僚子弟,还有外国留学生。各地方州县也开设学校,此外还“许百姓任立私学”。学生学习的科目,除书学、算学、律学有专业课本外,其余都学习儒家经典。每年冬季,各官办学校负责把毕业学生贡给尚书省,参加。在私学毕业的也可以由州县保荐参加考试。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每次录取的人数不过一二人至五六人,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唐代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度更广泛一些,一般地主子弟都有应试资格。这对排除当时的门阀地主的残余势力来说,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贞观之治电视剧《大堂芙蓉园》“贞观之治”魏徵与唐太宗隋末农民战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给李世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作皇帝后,经常和臣下总结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由于他多方面精心挑选,在他左右掌权的大臣,如、、、及等人各有所长,都是一时之俊。唐太宗注意考察地方官的优劣,平时把各地的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除”。(卷一九三)选官得人,这是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太宗还注意纳谏。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很同意这个意见。大臣魏征、刘洎、马周等人,都敢于犯颜直谏。如唐太宗想修洛阳乾元殿,又想到西域市名马,都因臣下进谏而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能及时地纠正一些错误,修明政治。唐太宗还注意执法,要臣下按法律办事。由于“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这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唐太宗即位之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但几年之后,据史书载:“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虽然辞有溢美,但至少可以说明贞观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在迅速恢复。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他自己曾说:“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资治通鉴》卷一九八)特别是在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想第二次伐高丽,下令在四川造船,“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在唐太宗死后的第五年,即653年(永徽四年),又爆发了睦州(浙江建德)领导的起义。这些都说明了“贞观之治”存在的局限性。武周代唐电视剧《梦回唐朝》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去,其子继位,是为。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名曌,其父曾为木材商人、唐初大臣。武则天精明机智,通文史。唐高宗因患风眩,目不能视,使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683年(弘道元年),唐高宗病死,太子(武则天第三子)即位,是为。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武则天第四子)为皇帝,是为,旋即废黜。
690年(天授元年),宣布改唐为周,以为神都,降唐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史称。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镇压反抗在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掌握大权的贞观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认为武则天出身低微,不配当皇后,因此都竭力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后,她依靠庶族官僚、等支持,贬杀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唐中宗和唐睿宗实际上是她的傀儡。684年(光宅元年),柳州司马以匡复唐室、拥立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起兵,人数曾发展到十余万。688年(垂拱四年),宗室李冲在博州(聊城)、在豫州(汝南)又起兵反武则天。这两次起兵都很快被武则天派兵击溃。和这两次起兵有牵连的唐朝宗室、大臣都被武则天残酷镇压。为了防止反抗,武则天在徐敬业起兵失败以后,更放手对她的政敌进行打击。武则天还奖励告密,在朝堂放置铜匦,以收受告密信件。又重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专办所谓谋反大案。他们制造了许多可怕的刑具,对被告人进行骇人的折磨和屠杀。、所杀各数千人,来俊臣所破千余家。唐初在朝内做官的多是关陇士族,所以武则天诛杀的士族官僚主要是这部分人。武则天在打击士族官僚的同时,对拥护她的庶族官僚则大力扶植。659年(显庆四年),武则天通过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进一步打击士族。破格用人电视剧《隋唐演义》还破格用人,大量选用庶族地主做官,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在贞观年间的23年中,录取的进士共205人,但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55年中,就达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较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她首创由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以示慎重;又置武举,以扩大选官的范围。她还下令允许官员和百姓自己荐举自己,以求进用。690年,武则天派存抚使十人到各道搜荐人才,许多落选的士人和乡村教师都被荐举。武则天选官虽滥,但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立即废黜或诛杀。当时的宰相狄仁杰是有名的贤相。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臣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都是在武则天时开始被提拔起来的。因此,唐朝宰相陆贽赞扬武则天的用人说:“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在时,士族地主还未全面衰落,维系士族社会地位的谱牒还沿袭不紊,特别是关陇士族在政治上还有很大势力。降至唐朝中叶,士族开始全面地衰落。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和武则天修《》、重点打击关陇士族以及大力选拔庶族地主等政策有密切关联。 但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造成恐怖风气;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她还大肆佞佛,到处筑寺造像,又建明堂,修天枢,铸九鼎,浪费无度。这都进一步加深了阶级矛盾。五王政变武则天共做了15年皇帝,到705年(神龙元年)她82岁时得了重病,宰柏、崔玄?等人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强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事后,等五人同被封王。不久武则天病死。开元盛世唐玄宗武则天下台后,唐朝的政局陷于动荡之中。唐中宗昏庸懦弱,大权落入韦皇后手中。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她先杀太子,后又在710年(景云元年)毒死唐中宗。这时武则天第四子唐睿宗李旦和女儿还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障碍,因此成了韦党要消灭的对象。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发动羽林军抢先攻进皇宫,杀韦后并其党羽。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唐睿宗的帝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唐睿宗也是一个昏懦帝王,甘心听任太平公主的摆弄。太平公主势力的膨胀与李隆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712年(先天元年),唐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即帝位,是为。唐玄宗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十人,至此,动荡的局面才稳定下来。开元改革李唐中宗、睿宗时,政治昏暗,弊端丛生,唐玄宗先后任命干练正直的官员、、、、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首先是裁汰冗官,整顿吏治。中宗时,韦后及安乐公主等把持政柄,又大肆卖官,以致滥置的官职多达数千人,造成国家开支的巨大负担。玄宗即位后,开始裁减冗官,并精减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其次,压制佛教。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修建了很多佛寺,许多人出家为僧。中宗、睿宗时,佛教势力继续发展,全国的僧尼人数膨胀到数十万。僧尼不服役纳税,建寺造像又耗资无数,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使还俗的有12000余人。又下令各地不得创办佛寺,并禁止民间铸佛像和抄写佛经。这些措施都抑制了佛教势力的发展。第三,重视农业生产。在关中的三辅地区,“诸王公权要之家,皆缘(郑、白)渠立硙,以害水田”,玄宗令统统予以拆除,使“百姓大获其利”。他又在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北道、剑南道等地大兴屯田,那时全国共有军屯992屯,垦田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在武则天时,均田制已开始逐渐破坏,土地兼井和农民逃亡现象日益严重,721年(开元九年),玄宗派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各地检括逃户和籍外田,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括出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唐政府对这些客户每丁税钱一千五百,免租得存役六年,后由各州县安插在均田土地上。这一措施对改变社会上占田不均的情况,缓和阶级矛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社会经济均田制《唐宫·美人天下》剧照唐政府规定:民始生为黄,4岁至15岁为小,男子16岁至20岁为中,21岁至59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至唐玄宗时,改18岁至22岁为中,23岁为丁。国家每年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户口簿籍是国家推行均田和租调制度的依据。
唐代的主要内容是: 其一,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其二,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其三,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租庸调制《唐宫·美人天下》剧照租庸调制的内容是:丁男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租庸调剥削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就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与前代相比,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这是因为自南北朝后期,杂户、官户以及工商业者的身份都在逐渐上升,唐代统治者不得不多少改变过去对他们的歧视政策。南北朝以后,寺观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唐政府对僧道进行授田,是为了肯定寺观对土地的所有权。唐代取消对妇女的授田,反映了妇女地位的进一步低落,也说明那时大量土地日益集中于各类地主手中。国家掌握的均田土地越来越少,因而取消了对妇女的授田,至于取消对奴婢、部曲的授田,这是与他们的大量解放以及士族地主的没落相适应的。推行均田制与赋役制唐朝推行均田制也和以前一样,并没有触动的私有土地,对农民的授田只限于无主荒地。不仅如此,唐代对贵族官僚进行授田的规定比以前更完备,而且授田的数额也很高。唐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比较松弛,法令允许买卖口分田是以前所没有的。这都给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均田制实施的程度也有差别。如唐太宗时,在狭乡灵口每丁受田才三十亩。这说明在均田制实行的初期,狭乡人民的授田就远不足额。但是,由于唐初经过隋末大乱,人口锐减,许多地主官僚的田产庄园都成了无主荒地,因此宽乡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隋末农民战争以前的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唐代的赋役制度不同于前代的是“输庸代役”的出现。庸始于隋,到唐代成为一项普遍的制度。输庸代役制度的推行,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生产,具有积极意义。隋末农民战争打乱了原来的封建统治秩序,许多部曲和奴隶获得了解放。李渊曾下令说:“诸部曲及徒隶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这道令文反映了在隋末大乱中许多奴隶、部曲被解放的事实。《唐律疏议》规定:“放奴婢为良及部曲客女者,并听之。”可见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奴婢、部曲这种强固的隶属关系已经松弛了。这一变化是士族地主没落的表现,反过来它又加速了士族的衰落。随着士族地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和庶族地主相联系的生产关系是契约性的租佃关系。唐代的这种租佃契约,在吐鲁番地区曾发现若干件实物。就发现的契约文件来看,上面都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额和田租数额,田租的剥削方式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两种。毫无疑问,契约是地主对农民的一种强制形式,但对地主的剥削奴役也有一些限制。因此,契约佃农的身份,较之世袭的佃客和部曲要自由一些,超经济的强制有所减轻。这是农民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结果。农业发展周总理批重金购回唐代画家韩滉稀世《五牛图》_书画唐政府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据史载,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的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如贞观年间,在莆田(福建莆田)筑诸泉塘、永丰塘、横塘以及国清等塘,总溉田1200顷。又如,714年(开元二年)在文水(山西文水)引文谷水开甘泉、荡沙、灵长、千亩四渠,溉田数千顷。这些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水利的发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应的进步。当时,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普遍使用外,人们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灌溉新工具,都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唐自统一全国以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发展到高峰。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使粮价越来越便宜。725年(开元十三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齐五钱,粟三钱”。此后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前期的户口数逐渐上升。年间,全国有户200余万,贞观初年增加到300万。705年(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万多,口3714万。开元、天宝时期,人口上升的速度更快。755年(天宝十四年),全国户增至891万多,口5291万多。这一数字是唐代最高的人口统计数。由于当时“簿籍不挂”的逃户很多,所以政府的户口统计数往往比实有的户口数要低。据杜佑估计,在唐天宝年间全国的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如一户平均以五口计,那时全国的人口大约为六七千万。经过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耕地也大幅度增加,估计天宝时实有耕地面积约在800万顷至850万顷之间,略高于时的最高垦田面积。手工业官营和私营手工业唐代服饰唐代的手工业,有官营和私营两类。唐中央设有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管理各类官手工业生产。在地方官府,也大多设有织锦、制造军器等作坊。官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供给宫廷、贵族、官僚、官府的消费和使用。官手工业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有官奴婢与刑徒、番户与杂户、短番匠与和雇匠三类。唐代的私营手工业,首先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自用和纳税有剩余时,也拿到市场出卖。当时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诸如、纸坊、染坊、冶成坊(冶铸手工业)、铜坊(铸造铜器)等,比以前有显著增加,私营作坊有的规模相当大,定州(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即是明显的例证,但一般说来规模都比较小。各类作坊大多集中在城市,作坊主多是技艺熟练的师傅,传习技艺。由于国家征调手工业者到官营作坊轮番服役,私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纺织业在唐前期,纺织、冶铸、烧瓷等几个部门的手工业生产,都有较显著的发展。首先是。北方善织绢,江南盛产布,唐前期大体上还是如此。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定州的绫绢产量最多,每年要向皇帝进贡1500多匹。江南的丝纺织也有了很大发展。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当时的丝织物品种和花式都很多,争奇斗艳,十分精美。当时的麻纺织也很发达,黄州()的赀布被列为第一等。棉纺织在唐代也有较显著的发展,当时西北的吐鲁番和南方的云南、两广、等地,各族已愈来愈普遍地种植棉花和生产棉布。这时,印染技术有明显提高。冶铸业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唐朝规定,除西、北边州禁置铁冶和采矿外,其余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据记载,唐前期有银铜铁锡之冶168所,在陕(河南)、宣()、润(江苏镇江)、饶(江西波阳)、衢(浙江)、信()诸州有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这是一个很粗略的统计,要比实有数少得多。唐宣宗时曾一次增铁山七十一,可见全国产铁处极多。这时,金属铸造技术达到了新水平。近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处盛唐时期的窖藏文物,其中有碗、盘、壶、罐等金银器皿270件,造型优美,纹饰精致富丽。从其切削工艺来看,可能已采用手摇足踩的简单车床,这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制造技术的进步。621年(武德四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直径八分,十枚钱重一两。自唐以后十枚重一两的钱开始流行,相沿至清基本不变。天宝末年,分散在全国的铸钱炉共99处,每年铸钱达32.7万贯左右。瓷器在唐代,瓷器生产也有重大发展。唐前期已大量烧制白瓷,邢州窑(河北临城县境内)生产的白瓷“类银”、“类雪”,质量很高。李肇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邢州窑白瓷的产量是很大的。四川的大邑窑也以生产白瓷著名。江西昌南镇()以产瓷闻名始于唐前期,它烧制的白瓷和青瓷当时有“假玉器”之称。唐代专烧的窑多在南方,以越州窑的产品为最佳。越窑烧制的青瓷,胎质薄,雅致瑰丽,光泽晶莹。唐诗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句,把越瓷的精美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唐代还出现了施黄、绿、白、赭、蓝等彩釉的陶瓷,称为“唐三彩”。用这种方法烧制的人像和马、骆驼等动物,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商业繁荣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西京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周围达七十多里。全城呈长方形,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是宫殿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外郭城占地广阔,划分为一百零八个坊,遍布寺院、府第和民宅;还有两个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据考古勘查,西市长、宽各约一千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和东西大街,宽度都在十五米左右,相交成“井”字形。东市的构造大概也是如此。东市有二百二十个行业,邸(货栈)、肆(店铺)鳞次栉比,“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的繁荣不亚于东市,许多西域胡商及波斯、大食等外国商人都聚居在这里。是仅次于长安的第二个大城市,城内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大致与长安的市相同。据记载,两京的市都是在四面立邸,中间是绢行、衣行、肉行、药行、铁行、秤行、鞭辔行等各类行业的店肆,同类业的店肆都集中在同一区域,设有行头来进行管理。长江北岸的扬州,当南北交通的要冲,商业也十分繁荣,“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751年(天宝十年),一场大风吹翻了码头上的数千艘船只,可见在这里停泊的商船之多。当时的各州治县城,也多设有一个或两个供商业贸易的市。除都市城郭内有市的设置外,农村集市贸易也有了发展。这种集市当时称作草市、墟市,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中唐以后,这种草市和虚市日益增多起来,也更加繁荣,有些后来还发展成为重要的市镇。水陆交通唐代阎立本当时的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重要的交通干线有以下几条:(1)从长安往东经东都、汴州(河南开封)达山东半岛;又自汴州北上可到幽州(),南下可达扬州。(2)从长安往西北经、出通;又自兰州经鄯州(乐都)可到。(3)从长安往西南经汉中达成都,由成都可到南诏。(4)从长安往东北经河东(山西运城)到太原;又自太原经幽州可达营州(辽宁锦州市西北)及东北地区;经云州(山西大同)可到回纥。(5)从长安往南经襄州(湖北)、潭州(湖南)、衡州(湖南)到,又自衡州能到邕州(广西)。
当时,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道,使全国的水上航运事业也空前发展起来。所谓:“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可见当时水上交通是很发达的。唐承前旧制,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致凡三十里设一驿站,全国有水驿260所,陆上1297所,水陆相兼驿86所,共有驿站1644所。陆驿备有马,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还和政府文书的传递。在交通要道上除国家设置的驿站外,还有私人开设的接待客商的店肆,各店不仅出卖酒饭,而且“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
后期发展/唐朝
安史之乱后期政治、年间,唐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高峰,从表面上看它是繁荣的。但实际上,社会上的腐朽力量迅速膨胀,各种社会矛盾迅速发展,终于导致了一场大祸乱──安史之乱的爆发。 开元后期,曾经进行过一些改革的唐玄宗,开始不愿过问政事,只想安逸享乐。744年,他纳为贵妃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大肆挥霍,生活糜烂。在玄宗后期,政治的腐朽,造就了许多无耻政客。如相继掌握宰相实权的李林甫和杨国忠都是奸邪佞人。李林甫妒贤嫉能,凡是有才能的官员,他都要设计除去,很少有人能逃脱他的圈套。是杨贵妃的本家兄长,胆子比更大。他除做宰相外,还兼领四十余职,随意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府兵制度的瓦解玄宗后期,边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使唐的军事形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外重内轻”,这个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唐玄宗穷兵黩武,喜立边功,另一方面则与府兵制度的瓦解也有密切的关联。由于府兵必须自备兵甲衣粮,所以服兵役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在均田制推行较好时,农民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这种兵制还能勉强维持。后均田制逐渐解体,农民便无法负担沉重的兵役。这是造成府兵制破坏的主要原因。原先规定戍边和出征实行三年一轮换制,但以后士兵服役的年限日益延长。边将们对待士兵极其残酷,他们为了侵吞士兵携带的财物,强迫他们白天服苦役,夜间住地牢,折磨致死。到京师宿卫的府兵,境况也极差。他们不仅“番役更代,多不以时”,甚至被卫佐借给豪家当奴仆。以上种种原因,使人们视兵役为畏途。这样,府兵的兵源就渐渐枯竭了。到749年(天宝八年),“折冲府至无兵可交”,因此唐政府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府兵的征发,实际上宣布废除了府兵制度。募兵制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唐初就存在着募兵制,以后随着府兵制的逐渐破坏,募兵制日益盛行。到开元年间,无论京师宿卫、边镇戍兵乃至地方武力,已基本上被募兵制所代替。镇守京师的武力号称,后又改名骑。戍守边防的士兵称健儿,因为长期服役,故又被称为长从兵或。地方上的军队主要有,亦称团练。大致说来,骑、健儿和团结兵的军器、衣粮都由政府发给,长期服兵役,他们是属于雇佣性质的职业兵。在府兵制推行时,地方兵分散,中央掌握重兵,府兵制破坏以后,中央虽有骑,但不堪一击。在内地州县,团结兵的装备差,数量也少,同样处于虚弱状态。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711年(景云二年),睿宗始设节度使,以后逐渐推广。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治龟兹城,库车)、北庭(治北庭都护府,新疆吉木萨尔北)、河西(治凉州,甘肃武威)、朔方(治灵州,灵武西南)、河东(治太原府,山西太原市)、范阳(治幽州,)、平卢(治营州,辽宁锦州市西北)、陇右(治鄯州,青海乐都)、剑南(治益州,四川成都市)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广东)。各地的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还把本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抓到手里,他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兵志》),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示意图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杂胡。他因为残酷地镇压奚、契丹人,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先后出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长期从事民族掠夺战争的野心极大,他多次到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唐政府的腐败、虚弱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蓄下了起兵灭唐的异志。安禄山的同伙,也是杂胡出身。他到长安奏事,博得了玄宗的喜欢,赐名为思明。在安禄山叛乱以前,史思明官至平卢兵马使。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准备后,安禄山认为已具备了灭唐的力量,于755年(天宝十四年)冬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十五万人,南下攻唐。唐玄宗因为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所以在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惊破唐宫的后,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但唐朝新招来的士兵抵挡不住安禄山的劲旅,安禄山渡过黄河后,连败唐军,一路攻陷断陈留、荥阳(河南)、洛阳,直抵潼关。756年(至德元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防守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安史集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它却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内部矛盾重重。坐镇洛阳的安禄山恣行暴虐,众叛亲离,757年初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即帝位后,史思明屯驻范阳,拥有重兵,不听调遣。757年春,唐朝从陇右、河西、安西、等地陆续调集了十多万军队,又向回纥借兵四千人,肃宗以其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军一举收复长安。在此前后,河北、河南的地方官和军队也在进行着长期而激烈的战斗。既极大地打击了叛军的后方,又保障了江淮供应物资路线的安全。江汉和江淮的保全,使唐朝在经济上有所依赖,对战争结局有重大影响。759年(乾元二年),史思明杀,在范阳称大燕皇帝。761年(上元二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率领的唐军,乘胜向长安进犯,在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洛阳称帝后,叛军内部更加分裂,从此没有力量再向唐朝发动进攻。762年(宝应元年),唐宫廷发生政变,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而死。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即帝位,即代宗。代宗调集各路兵马,又向回纥借到一部分军队,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军收复了洛阳、河阳、郑州、汴州等失地。史朝义逃往河北,河北叛将见他大势已去,纷纷向唐朝投降。763年(广德元年)初,史朝义在唐军打击下,穷促自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唐朝削弱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影响。在安史集团盘踞的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特别是激战最烈的河南一带,更是“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的军队大多调集到内地,边防空虚,因此唐朝在民族斗争中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退守,西域、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在南方也经常受到南诏的骚扰。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统一局面,此后,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战乱频起,唐朝的中央力量越来越削弱。这一切都说明,经过安史之乱以后,统一、繁荣、强盛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政坛斗争藩镇割据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昏懦的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在平叛的过程中,唐朝对内地掌兵的刺史也多加节度使的称号。因此,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了藩镇长期割据的局面。在唐后期的中,势力最大、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治恒州,河北正定),自762年李宝臣开始割据;魏博(治魏州,河北大名东),自763年田承嗣开始割据;卢龙镇(治幽州),自763年李怀仙开始割据。他们各自拥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不入中央。甚至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认,不能更改。除河朔三镇外,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镇(治青州,山东益都)、淮西镇(治蔡州,河南)、沧景镇()等等。它们也多仿效河朔,专横跋扈,割据称雄。各藩镇对境内的人民都实行残暴的统治。节度使为了维护统治,除拼命扩充军队外,还挑选精勇组成亲信“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节度使对牙兵供给丰厚,往往能得他们的死力,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或杀或逐,另立新主,遂形成了“变易主帅,如同儿戏”的局面。“四镇之乱”唐中央和藩镇之间的斗争,在德宗时期有所谓“四镇之乱”。781年(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继节度使位,要求朝廷加以承认,唐德宗不允许。为了维护世袭特权,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治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和李惟岳联合起来,共同起兵。不久,和李惟岳兵败被杀,田悦和李纳也被唐军打败。但卢龙镇节度使朱滔和成德镇降将王武俊为了争权夺地,又勾结田悦、李纳发动了叛乱。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乱的队伍,自称天下都元帅。783年,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去平定叛乱,泾原镇兵在路过长安时发生哗变,攻进长安。德宗狼狈逃到奉天(陕西)。泾原叛乱军立朱滔的兄弟朱泚为主,在长安称帝,国号秦(后改为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救援德宗,但到了长安附近他又与德宗发生矛盾,就联合叛乱军共同反唐。在李怀光的逼迫下,784年(兴元元年),德宗又从奉天逃到梁州(陕西汉中)。后来,德宗依靠率领的唐军才收复了长安,逐杀朱泚,又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势力相妥协,才勉强平息了这场叛乱。淮西之乱至唐宪宗时期,又和藩镇势力进行了一场大争斗。814年(元和九年),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他更加跋扈,四出攻掠。宪宗遂发兵讨伐淮西。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元和十二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当时各道军中都由宦官监军,将领因受到压制,都不愿出力。裴度到前线后,奏请宪宗取消了监军宦官,被动的局面才渐渐扭转过来。在这年冬天一个风雪弥漫的夜里,唐将李愬率领九千士兵突袭淮西镇所在的蔡州城,一举活捉了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的李师道独力顽抗,被唐中央发兵打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但节度使领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820年(元和十五年),宪宗被宦官杀死后,河朔三镇相继叛变。此后,藩镇割据林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亡。宦官擅权唐初,宦官数量不多,地位也很低,无权过问军政大事。这种情况,到玄宗时才发生显著变化。开元、天宝年间,宦官激增至三千人,其中五品以上的宦官达千余人,其中宦官高力士尤被重用。开元末年以后,玄宗怠于政事,凡四方进奏文表,先让高力士审阅,小事由高力士处理,大事才由自己裁决。玄宗还委派宦官监军、到藩国出使等重任。肃宗时用权阉掌禁兵。德宗时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从此,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从代宗开始,还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权力很大,他们和二护军中尉合称“四贵”。宦官有了武力作后盾,地位愈加巩固。他们有权任免将相,地方上节度使也多从禁军中招用。唐后期的顺宗、宪宗、敬宗皇帝皆死于宦官之手,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由宦官拥立的。权阉成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宦官擅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灾难。皇帝和朝臣因不甘心受宦官集团的支配,都极为不满。宦官不属士流,他们往往引进大量工商杂类来堵塞仕途,这更使朝官们十分恼火。因此,当时在统治阶级的内部,经常爆发反宦官集团的斗争。“永贞革新”在时期,发生了“二王八司马”的反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即所谓。805年(永贞元年),唐顺宗即帝位时已得了中风病,口不能言,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秦、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十人,进行改革。王叔文等首先从革除弊政入手。废除了宦官进行掠夺的“宫市”和五坊小使,接着下令停止地方官对皇帝的各种名目进贡。又停止征收“诸色榷税”。为了铲除宦官专权的根子,王叔文选拔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节度使,以韩泰为其行军司马,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权。宦官集团密令诸将对范、韩进行抵制。在宦官的反对下,这一重要措施未能贯彻下去。“二王八司马”事件以权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阴谋策动废顺宗、立太子,通过宫廷政变来打击革新派。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纷纷向朝廷上表,称顺宗久病,应当让皇太子监国,积极赞助俱文珍。不久,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宦官得势后,“二王”即被贬逐,王伾死于贬所,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甘露之变”在唐文宗时期,又发生了以、李训为首的反宦官集团事件。郑注本姓鱼,擅长医术,但出身低微。通经学,中过进士,曾因事被流放。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大宦官王守澄把他二人推荐给文宗。但郑、李并没有按照王守澄的意图办事。文宗和他们谈得很投契,最后付以消灭宦官的重任。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835年(大和九年)秋,郑注和李训利用宦官集团的内部矛盾,把反对王守澄的韦元素、杨承和、王践言三个权阉驱逐到外地当监军,不久处死。此后,他们又请唐文宗提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解除了他右神策军中尉的职务。王守澄失去兵权后,被文宗赐死。不久,李训、舒元舆做了宰相,郑注做了凤翔节度使,他们想内外合势来消灭宦官。835年年底的一天,经过一番布置,文宗登紫辰殿见百官。韩约上奏:在金吾左杖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唐文宗令左、右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带领宦官去看。这时,在左仗院早已埋伏了兵甲,只等宦官一到就全部围杀。不料,仇士良看出了破绽,急忙劫持文宗回宫,同时派禁军大肆屠杀。李训、舒元舆及韩约等人都遭斩杀,郑注在凤翔被监军宦官杀害。此外被宦官滥杀的不计其数。史称。牛李党争唐朝中央的官僚主要由两种人组成,一是门荫出身,另外则是进士及第出身。依据政治倾向来说,门荫出身的多倾向于没落的门阀士族,进士出身的多倾向于与门阀对立的庶族。唐朝每年平均中进士的不过三十人,但在官僚阶层中却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政治地位相同,情趣相合,所以很容易结成党派。当时同榜登第的进士称同年,进士对考官称座主,考官对被他录取的进士称门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互相援引。士族地主一贯以阀阅自矜,尽管他们的地位已经每况愈下,但他们瞧不起庶族,仇视进士。这两种出身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其中历时最长、斗争最烈的是所谓“牛李党争”。牛党的首脑,系牛仙客之后。牛仙客出身胥吏,玄宗时虽贵为宰相,但仍遭时人轻视。牛僧孺和李宗闵等人都是权德舆的门生,互相支持。李党的首领,出身赵郡士族,李德裕年轻时,“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以门荫入仕途。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员?李党主张“经术孤立者进用”,牛党主张“地胄词彩者居先”。魏晋以降的门阀士族多以经学传家,故重经术实即重门第;诗赋词彩是进士科考的主要内容,所以重词彩也就是重科举。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党代表门阀士族的利益,牛党代表庶族地主的利益。其二,如何对待藩镇?在这个问题上,李党主张平叛,牛党主张姑息。李德裕是武宗时的宰相,曾坚决地平定了昭义镇的叛乱。牛党分子对朝廷向藩镇用兵,大多采取消极或阻挠的态度。在牛党看来,藩镇割据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本不必去理它。牛、李开始结怨是在唐宪宗时期。808年(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应试的牛僧孺、李宗闵等通过对策,指斥时政,言词激烈,被主考官录取。时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为宰相,认为他们攻击自己,因此向宪宗哭诉,并指出考试中有舞弊现象。结果考官都遭贬逐,牛僧孺等也长久不予升迁。这是牛李党争的序幕。牛、李两党斗争的高潮是在文宗时期。先是牛党专政,排挤李党,后又是李党当政,排挤牛党。文宗时,牛李两党官员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凡牛党称是者,李党必非之,凡李党所是者,牛党必非之。面对牛、李两党的激烈倾轧,文宗束手无策,哀叹说:去河朔藩镇非难,而除此朋党实难!武宗即位后,用李德裕为宰相。李德裕尽逐牛党,牛僧孺被贬为循州长史,李宗闵长流外地。宣宗即位后,牛党在宣宗的支持下,完全清除了李党。李德裕几经贬谪,848年(大中二年)又被逐到崖州为司户,次年于崖州病死。这次党争前后持续了四十年之久。走向衰亡唐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农民起义,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公元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103]&&。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系。
政治法律/唐朝
律法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109]&&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解释,写成《律疏》,与《唐律》合称为《唐律疏议》,后世又称呼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为五刑。唐朝律法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官职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央官制三师&/&三公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 宰相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 三省/&六省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殿中省、秘书省、内侍省 六部 吏部&& 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 户部&& 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 礼部&& 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兵部&& 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 刑部&& 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工部&&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其他机构 御史台&& 台院、殿院、察院 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九寺&&&&& 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朝廷中央禁军 南衙十六卫&&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北衙十军&&&&&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 地方官制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五里一乡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为一村 保:保长;五邻一保 邻:邻长;四家一邻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经济发展/唐朝
&土地及税制改革均田制破坏唐朝建立后,由于对土地兼并限制不严,贵族、官僚和地主便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如632年(贞观六年),唐朝文武官员仅有642人,至735年(开元二十五年)发展到18800多人,比以前增加近三十倍。因此,那时“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 由于土地向各类地主手里集中,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这样就难以维持对农民的授田了。现存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证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农民受田的数额已愈来愈少。说明从武则天以后,均田制度的破坏已经很严重了。& 大土地的发展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在各类田庄中,谷物生产都占主要地位。规模较大的田庄,还多有莱圃、果园、茶园、榨油、酿造、纺织等农副业和手工业生产。许多官僚大地主的田庄,还修筑楼台亭阁,点缀奇花异石,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供田庄主玩赏的处所。田庄内的生产者,主要是庄客和雇农。庄客亦称“庄户”、“客户”,或简称为“客”,他们是田庄里的主要生产者。地主阶级的疯狂兼并,迫使大量均田户纷纷破产流亡,这些破产的农民是庄客的主要来源。田庄主对庄客的剥削,上等田每亩收租一石,中等田收租五斗,租额占收获量的五成以上。此外,庄客还得听田庄主使唤,服多种杂役,被迫进行无偿劳动。 雇佣关系在唐后期有较大发展。855年(大中九年),唐朝颁发的令文说:“如有贫穷不能存济者,欲以男女庸雇与人,贵分口食,任于行止,当立年限为约。”因此,在当时各类田庄中者都有一批雇农,做为补充性的劳动人手。雇农所得的报酬极为低微,这种封建的雇佣关系有极大的强制性,雇农的处境是十分悲惨的。 唐代的田庄制与南北朝时期的田庄,有明显的区别。南北朝时期田庄里的生产者,主要是世袭性的农奴、部曲和佃客,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奴隶。唐代田庄里的庄客和雇农,都属契约性的,他们在身份上已非世袭,较之士族地主的佃客、部曲有较多的自由,唐朝的理财措施在豪强疯狂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解体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趋于破产,变成流民。据760年统计,国家控制的人口仅1699万多,其中纳税的237万多,与755年相比,国家控制的人数减少3593万多,纳税人数减少521万多,这样,就使国家的收入减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解决财政危机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唐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首先是整顿均田制度,把“王役不供,簿籍不挂”的流民和客户,重新编排在国家的均田土地上。但在地主土地所有制空前膨胀的情况下,不管唐政府如何努力,也无法使均田制恢复。 758年(乾元元年),唐政府采纳盐铁使第五琦的建议,统购亭户所煮的盐,由国家专卖,并把每斗盐价由十文提高到一百一十文。唐王朝从中获得厚利。 从760年(贞元元年)起,刘晏担任盐铁使,后又兼转运、常平等使。刘晏对唐朝的财政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整顿。他首先改革盐法,原来在各州县都设有盐官,来掌握盐的专卖,刘晏都予取消。他只在产盐地置盐官,以收购亭户生产的盐,然后加价转卖给商人,任盐商运销各地。这样,不仅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的流弊,也使国家的盐税收入大增。 刘晏初主盐政时,每年盐税只有六十万贯,至大历末年增加到六百万贯,占当时国家总收入的一半。刘晏还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收购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粜出。推行这种常平法,不仅唐政府获利,而且各地物价也大体保持平稳。刘晏还整顿了由江淮向关中运粮的漕运,自此“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刘晏的以上几项改革,在客观上都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州县残破,并且多为藩镇所据,故江淮地区就成了唐政府剥削搜刮的财源,所谓“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唐政府对江淮人民剥削之重,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这种残酷的剥削和迫害下,人民奋起反抗,起义怒潮席卷江淮各地。其中还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袁晁和方清的起义。 户税地税均田制度的瓦解,农民的大量逃亡,使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度再也无法维持了。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添置了许多新的税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其中,盐税的数量固然很大,但就其发展前途来说,以户税和地税最为重要。 户税,即根据资产分天下户为九等,按户等税钱。这一税制,在唐初已实行。769年(大历四年),唐代宗又下令规定了户税钱的九等比额,其中上上户税四千文,每低一等减五百文,到下下户五百文。现任官亦得纳税,一品准上上户,九品准下下户。如一户数处做官或数处有田庄,得按官品、资产所应定的户等在各处纳税。百姓有邸店、行铺及炉冶,按本户等加二等征税。寄居在异乡的卸任官吏,寄庄户从七等户税,寄住户从八等户税。其他诸色浮客及暂时寄住户等,一概在居住地依八、九等户纳税。此后,户税在政府的收入中日益增多。 地税,是由唐初的义仓税发展而来。628年(贞观二年),唐政府令天下州县建置义仓,规定王公以下的土地亩税二升,以备凶年。唐中宗以后,国家的财政日益困难,义仓存粮全部用作填补政府的亏空。这样,义仓粮就成了国家的一项正式税收,连义仓粮的名称也改称为地税。地税额亩收二升一直维持到763年(广德元年),此后即不断增加,并开始一年两征。 两税法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它的主要内容是: (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唐中央是以779年(大历十四年)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总额分摊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户税、地税全国无统一的定额。 (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 (6)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两税法的重要意义两税法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改革。首先,在均田制下,国家对租得存役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土地多少征税。两税中的地税是履亩征粟,户税虽说依据资产,但土地是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也主要是依据土地征税。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占有情况愈来愈不均,于是舍人税地就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其次,在“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下,不管是地主、贫民,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当然极不合理。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再次,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所以也得交纳两税。这样,两税法的推行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 在推行两税法时,由于租庸调及各项杂税都已并入了户税和地税,所以唐政府规定取消各种杂税。但这种局面只维持了极短的时期。不久,腐朽的统治者又想尽办法搜刮,增添了许多苛捐杂税,再加上其它原因,人民的负担成倍增加,生活比以前更加困苦。 水利工具水利发展与工具进步安史之乱以后,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却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到江南,给江南增添了劳动人手。因此在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仍能保持迅速发展的趋势。在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的热潮,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使江河为农业服务。大量陂塘堤堰的修整和兴建,不仅增加了灌溉面积,而且也使许多荒废的土地开辟成肥沃的农田。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南方则显著多于北方,这种升降变化反映了唐后期流域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除了水利的兴建外,生产工具也得到改进,这都促进了江南的粮食生产,在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关中成了维系唐政权的命脉。江南手工业江南的手工业生产,在唐后期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丝纺织而论,这时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是江南地区的丝纺织中心,贞元(785年~805年)以后,越州向朝廷进贡的丝织品达数十种之多,因而当时有“辇越而衣”的说法。(湖北江陵)和宣州(安徽)也成了丝织物的重要产地,荆州的、宣州的,都居全国的上选。棉织业在南方也有发展,而岭南的棉纺织似更普遍。造纸业在唐代获得广泛发展,重要的产地多分布于南方。宣、歙、杭、婺、衡、越、均、益、韶等州,都是当时有名的产纸地区。益州所产麻纸和浙东所产藤纸,经久耐用,流行极广。盛唐以后,益州的造纸技术更有提高,花色品种也更多,荆、扬、交、广等地用桑皮造纸,称谷纸。韶州用竹造纸,开辟了以后竹纸迅速发展的历史。另外,宣州所造宣纸,细密均匀,洁白柔软,经久不变色,为书画家喜用的纸张。六朝以后,饮茶风气由南方逐渐传到北方,到唐后期南北城乡已经饮茶成风。那时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茶叶,数量很大。唐代植茶地区,遍及长江流域及闽广一带。由于茶叶的生产和销路大增,所以征收茶税成了唐后期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后期商业古代洗澡秘闻: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玩“火”.唐后期的商业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故“雄富冠天下”,商业更加繁荣。许多大食、波斯等外商在这里从事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地区出产的各种货物,多在这里运销外地,故商业亦极繁荣。时人称“扬一益二”,可见在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广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770年(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唐末在广州居住的外国商人数以万计,在泉州也有不少外商居住。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由于商业的发展,在扬州、长安、洛阳及汴州等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也逐渐突破了过去市、坊区分的严格限制,不少商人已在居民坊内开设店铺。当时还产生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亦称僦柜,它大概是由邸店分化而来。柜坊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取柜租。德宗初年曾借长安柜坊的储款四分之一以助军费,可见那时柜坊是很多的。飞钱亦名便换,是中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时期,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绘某道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钱,这样就解决了搬运大量铜币的困难。上述现象反映唐代的商业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边疆民族/唐朝
突厥国家唐代妇女的生活服装灭东突厥唐朝建立后,贵族不断向内地袭扰,甚至两度率兵侵犯关中,进逼长安。在这种形势下,唐太宗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629年(贞观三年),唐太宗乘突厥内部分裂时,派、等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唐军给东突厥以沉重的打击,促使其灭亡。东突厥亡后,唐政府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宁夏西南)一带,设置了顺、祐、长、化四个都督府,以安置内附的十多万突厥人。唐政府又把颉利可汗所统辖的今内蒙古地区,东面置定襄都督府,西面置云中都督府,下面设六个州,任用原来的突厥酋长为刺史,来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当时,突厥人迁居长安的近万家,突厥贵族被唐朝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达百余人。战西突厥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立国在今新疆天山南路的高昌()、焉耆、龟兹(库车)、于田(和田)、疏勒(喀什噶尔),是当时较著名的五个地方政权。在唐朝灭东突厥后,高昌王麹文泰曾到长安朝见唐太宗,焉耆王也遣使以通往来。但他们这种跟内地联系的友好要求,遭到了西突厥的阻挠。因此,唐朝在灭东突厥之后,开始和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628年(贞观二年),西突厥可汗统叶护在内乱中被杀,西突厥汗国发生分裂,在碎叶川(吹河)西南方者为弩失毕五部,在东北方者为咄陆五部,双方攻伐不休,削弱了西突厥的力量。635年,唐派兵降伏了以青海为中心的吐谷浑,打通了向西域用兵的道路。640年(贞观十四年),唐军在侯君集等的率领下攻取高昌,以其地为西州,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吐鲁番西雅尔和卓)。唐军又占浮图城(新疆),在此设庭州。642年至648年,唐军在接连打败西突厥后,又攻取焉耆、龟兹等地。天山南路各国纷纷摆脱西突厥的控制,归附唐朝。唐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称“安西四镇”,四镇为唐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西域的统一起重要的保障作用。控制西域657年(显怯邺年),唐军灭西突厥汗国,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唐朝在中亚碎叶川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蒙池都护府,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原来役属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也都归附唐朝。唐朝在于田以西、波斯以东的十六国之地,在乌浒河(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国之地(境内),也设置了许多都督府和州。这些州府称羁縻州,唐政府不向它征收赋税,其长官由原来的统治者充任。至702年(长安二年),武则天又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前者管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楚河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后者管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游牧地区。唐朝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密切了。唐朝的均田、府兵、租庸调等重要制度,都曾在伊州、西州等地推行。唐政府还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进一步传播到西域。文化也对西域人民有深刻影响。同时,西域的贵族、僧侣、乐工、画师等也大量进入内地,给汉族人民带来了西域文化和独特的农副产品,大大丰富了汉族文化的内容。唐朝统一西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薛延陀灭亡突厥兴起后,居住在漠北的铁勒有薛延陀、回纥、都播、同罗等等部,都受的统治。其中,薛延陀和在东突厥汗国瓦解后,相继在漠北建立了政权。薛延陀是由薛、延陀两个部落合成的。突厥分裂后,铁勒诸族也大多一分为二,因此在东、西突厥汗国境内都有薛延陀部众。628年,薛延陀首领夷男率众击破东突厥的四部帅,被起义诸族共推为可汗。唐太宗为了拉拢夷男共同对付东突厥,册封他为真珠毗伽可汗。在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汗国的领土东接室韦(额尔古纳河一带),西至金山,南达漠南,北临瀚海,成为漠北的一大势力。645年,夷男死,其子多弥可汗立,暴虐无道,国内发生混乱。646年,回纥攻杀多弥,唐军乘机进兵,消灭了薛延陀的残余力量。薛延陀亡后,漠北的铁勒族回纥、同罗等十二姓纷纷归属唐朝。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于其地设六府七州,内附诸部推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的行政权扩展到整个漠北地区。回纥回纥即今之维吾尔族祖先。隋末,药罗葛时健俟斤被回纥部众推为君长,时健死后,其子善萨继立。647年,唐朝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委任回纥酋长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但吐迷度在部落联盟内部却称可汗,署官吏,建立起汗国来。后突厥汗国时,攻占了铁勒族的住地,回纥等部经唐朝允许,迁徙甘、凉间居住,受唐朝保护。后突厥政权衰落后,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联合其他部落起兵反抗,摆脱了后突厥的控制,并在744年称。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745年,怀仁可汗灭后突厥汗国,尽有突厥故地,成了漠北的强国。回纥的国家制度,兼采突厥和唐制。可汗的子弟称特勒,别部领兵者称设,大臣有叶护、俟利发、达干、吐屯等,这是突厥制度。它还设置内宰相三人,外宰相六人,又置都督、将军、司马等,这是唐制;回纥可汗在九姓铁勒等部设立都督,加以管理。回纥汗国初期是奴隶制国家,在唐朝的强大影响下,到8世纪时,它已明显地进入封建社会。回纥政权一直和唐朝保持着密切关系,每一任可汗都要经过唐朝的册封。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两次派兵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加速了安史集团的灭亡。唐朝从757年(至德二年)起,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信用合作社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