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全画幅微单a7ll2的评测怎么样

49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391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Sony 索尼 A7系列微单怎么选?各子型号数据对比与取舍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Sony 索尼 A7系列微单怎么选?各子型号数据对比与取舍
  索尼A7系列作为入门级全画幅微单的代表之作,从2013年7月第一代产品发布以来,至今已有近5年时光,A7系列也发布了众多子型号,以及换代产品;但上一代及上上一代产品仍在市场销售,造成了在售型号众多的现状。本人之前主要用的是Nikon家的单反,但由于实在是过于笨重,不便于携带,最近也是准备入手索尼A7,在挑选过程做了一些试用及对比,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写这篇文章之前,主要是参考了本站用户@游走写的一篇文章,《SONY索尼A7系列微单浅析,兼谈普通玩家对A7/A7R/A7S/A7II的取舍》,但由于写作时间过于久远,已过去三年,缺少了很多新的型号,本文中做了补充,也采用了其中一些观点,在此表示感谢。首先,姨夫镇个楼本人索尼粉一枚,不算铁,理性粉,该入则入。在烧索尼A系统上就不理性了,从最经美能达α-5D,索尼A100、A200、A700、A900、A99、A7、A7S一路烧着走,镜头玩过老美的一堆,A口一堆,现在开始慢慢换FE口因为工作原因,佳能尼康奥林巴斯系列的低中高端机,从400D到5D3| 赞2k 评论1k 收藏6k  由于Sony A7系列型号众多,且部分型号也超出了本人的购买力水平,没能一一试用,本文的很多内容都主要参考相关评测文章,以及通过官方提供的性能参数对比,供各位取舍。本人水平有限,难免疏漏,还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一、索尼Sony A7系列简介  索尼Sony A7系列全画幅微单可谓是颠覆了人们对全画幅设备傻大黑粗的传统认识,几乎将入门级全画幅设备的重量减半,同时还降低了全画幅设备的入手门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人认为A7系列微单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1、全画幅入手门槛较低,由于得益于索尼自家28-70mm F3.5-5.6的极低成本,目前仍然在售的第一代A7套机仅需6800元,相比其他两家的入门级产品,即Nikon D610套机的10900元,以及Canon 6D套机的13300元,价格优势极为明显。  2、全画幅传感器的优势,在圈,可以说画幅大就是王道,画幅上的优势甚至很难被技术进步抵消,特别是相机高感表现及宽容度,全画幅设备可以说是碾压残幅设备,更不用说4/3英寸系统、1英寸系统等小传感器设备。Sony长期为Nikon等厂家定制生产CMOS传感器,技术上也是很有保证的。  3、WiFi和NFC连接的便利性。从A7第一代开始,Sony就提供了WiFi连接和NFC匹配的功能,在照片分享方面极为方便。  4、机身重量和尺寸的巨大优势。相比于传统全画幅单反,近乎减半的优势可以说极大降低了出行负担,且尺寸相对较小,便于携带。  5、电子取景器的技术优势。微单所采用的电子取景器,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在调节曝光时间、光圈时极为方便,能直接看到效果,利于新手入门。  6、对焦系统的优势。有人认为A7系列的对焦是劣势,但本人认为,相比于同价位的传统单反,A7在对焦方式、特别是对焦点数量和覆盖面积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虽然追焦性能有一定差距,但对于普通用户已经足够。  A7系列微单的主要缺点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镜头群的缺失。虽然是Sony官方提供可供选择的E口镜头已经算是基本堪用,但相比于Nikon与Canon两家庞大的镜头群,特别是还有副厂推出的数量众多的各种镜头,Sony的E口镜头群在数量和用途还是有很大差距。虽然说可以转接,但是目前官方仅提供A口转接器,而且还丧失了微单的便携性,且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  2、镜头价格不具有优势。由于镜头选择较少,且缺少副厂镜头,当需要配更多专用镜头时,价格上并不具有优势,特别是当购买老型号A7时,相比于套机的高性价比,镜头就显得略贵。这个观点主要站在入门级用户角度考虑,各位土豪轻喷。  3、续航能力不足。由于电子取景器天生的劣势,且尺寸受限,拍摄时间、张数相比于传统单反还是有较大的差距,难以维持一整天的高强度拍摄,当然,解决方法其实也挺简单的,再买一块吧。其实在第三代产品中,续航力的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4、电子取景器的延迟问题。使用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取景延迟、拍摄延迟现象,整个操作反应也比较慢,相比光学取景器存在一定的劣势。第三代取景器已经升级为120帧电子取景器,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在售的索尼Sony A7系列全画幅微单相机共计8款,分为三代,分别是第一代的A7/A7S/A7R,第二代的A7Ⅱ/A7SⅡ/A7RⅡ,第三代的A7Ⅲ/A7RⅢ,其中第一代的A7S和A7R由于过于小众,现在已经基本停售。下面将分别做简要介绍,并在各代间进行对比。二、第一代A7/A7S/A7R  首先将这一代三款产品的主要参数做一个对比,其主要参数如下:【A7,性价比为王】  A7作为全系列的第一款产品,已经销售了接近5年,这也是全系列最便宜的一款产品,性能也足以满足普通入门玩家的需要。  目前京东上28-70mm F3.5-5.6镜头套机仅需6800元,不到7000入手全幅相机,这在以前没有微单的时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性价比非常高。索尼全画幅A7套机,小巧机身高质感&  从主要参数可以看出,A7的各项性能参数,即便是放在2018年的现在,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不落伍。体积小巧而不失性能,同时兼顾易用和多样化功能,还是很值得入手的。  可上下翻转的翻转屏,在提高取景自由度上非常好用,能方便获得一些非常特别的拍摄角度。  总结一下,A7可以说是廉颇老矣,尚可一战。【A7R,极致画质系列】  A7R是一款基本停售的产品,属于非常小众的产品,部分第三方店铺仍然有售,且各店铺报价差别较大。  针对高画质的需要,对CMOS做了针对性的改进,具有非常优秀的画质表现,但因为处理器没有升级,处理速度比较捉急。其实本人认为,R系列主要适合商业摄影领域的需要,3600万的高像素对出片较为有利,且细节保留更好,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实在是没有这种需要。  由于该产品接近退市,且缺乏官方购买途径,价格也偏高,实在是让人提不起购买的欲望。【A7S,高感与视频性能的提升】  A7S这款产品同样基本已经停售,也属于一款非常小众的产品,部分第三方店铺还有售,且各店铺报价差别较大。  由于有效像素的降低,基于同等大小传感器,其高感性能提升非常明显,同时还提高了暗部对焦能力,但同时也丧失了很多细节;另外A7S作为一款针对性极强的视频拍摄机型,具有极强的视频能力,可以实现超采样技术,视频画质有较大的提高。此外A7S还具有静音快门的功能,能够实现全静音拍摄。  不过这些提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基本上用不到,还牺牲了有效像素等静止图像拍摄性能,再加上相对较高的价格,停售也就不足为奇了。三、第二代的A7Ⅱ/A7SⅡ/A7RⅡ  这一代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CMOS的五轴防抖功能,但由于发布时间相差不多,导致大部分参数变化不大。下面将这一代三款产品的主要参数做一个对比,其主要参数如下:【A7Ⅱ,防抖高手】  A7Ⅱ由于发布时间与A7仅相隔一年,这款产品主要是补齐了A7的一些短板,在对焦性能、防抖性能上有一定提升。  特别是增加CMOS五轴防抖功能后,能够有效修正拍摄中的抖动,也是这一代产品最大的改变。但是与带光学防抖功能的E卡口镜头搭配时,CMOS只负责X、Y、Roll三轴防抖,防抖功能有点浪费。  此外,本代产品的重量有明显的提升,尺寸也略有增大,但同时也带来了握感提升的好处,A7饱受诟病的握把手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视频拍摄能力也有提升,能够达到50Mbps码率的1080P视频拍摄。另外,屏幕的分辨率和翻转角度也略有提升。  目前京东A7Ⅱ搭配28-70mm镜头套机售价9200元,相比A7高了2400元,可以说差价还是比较明显的。与A7相比,由于CMOS未作升级,其画质提升并不明显,小的提升很多,但是缺少跨越性的升级,导致缺乏购买的诱惑力,适合不差预算的朋友。作为全画幅无反相机A7的新款,ILCE-7M2(A7 Mark2)则是全球首款搭载有5轴防抖技术的全画幅无反相机。外观方面,A7 II沿用了前代的全金属机身,并优化了快门按键与手柄位的调节拨轮,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机身5轴防抖技术,包括有垂直、水平、垂直翻转、水平翻转和滚转5个方&【A7RⅡ,极致画质系列】  A7RⅡ相比于前一代的A7R,有了巨大的提升,升级为4240万像素Exmor R传感器,具有4K视频拍摄能力,改进的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各项指标无比诱人,没有明显的短板。  目前该款产品单机身在京东上的价格为13000元,价格也很美丽,但相比于上市时,已经降低了很多。由于A7RⅢ已经发布,估计A7RⅡ的退市也不远了。索尼A7RII,又称ILCE-7RM2,是索尼公司2015年6月正式发布的一款α系列便携全画幅微单数码产品。作为Sony&A7R的升级版,索尼A7RII在参数上基本全面领先A7R。从参数配置来看,A7R II无疑是索尼在2015年上半年中发布的旗舰级无反产品,各项配置均有提升,并且没有明显&  Exmor R传感器改用了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取消了低通功能,能够记录更出色分辨率和清晰度的高品质影像。  A7RⅡ采用了399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和25个对比检测自动对焦点的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系统,且覆盖面积非常广,对焦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同时具备4K超采样拍摄能力,可实现4K 25P拍摄,根据相关评测,画质表现非常出色。同时还降低了震动水平,改善了A7R震动过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偏高,当然相对于A7R,A7RⅡ提升很明显,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能够很好满足对高画质以及商业拍摄的需要。【A7SⅡ,专业视频拍摄】  由于A7RⅡ在视频拍摄能力上的巨大提升,全面碾压了A7S的视频拍摄能力,A7SⅡ在A7S做了很多改进。  目前该款产品单机身在京东上的价格为16000元,价格已经接近了下一代的A7Ⅲ,对比起来性价比不高。A7S II造型上与A7 II和A7R II一致,最大的变化是快门和波轮的位置进行了调整,让持握的感觉更加舒爽,想要一探究竟的同学不妨看看已经发售的那两款二代机。内核方面,依旧采用了122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感光度ISO&100到409600并强调了高动态范围,处理引擎也依然是BIO&  仍然采用1220万像素的Exmor传感器,高感表现非常出众,同时将对比度对焦点增加到了169个,对焦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支持4K超采样拍摄能力,相比A7RⅡ,帧数提高到4K 30P。同时还支持全高清120P的高速拍摄,视频拍摄能力相当不错。  总体而言,这款产品还是明显属于偏科生,牺牲了静止图像拍摄能力,适合于主要用于视频拍摄的用户,或者对高感有特殊需要的用户,普通用户还是可以回避了。四、第三代的A7Ⅲ/A7RⅢ  第三代产品在2017年底才刚刚上市,而且首先发布的是定位高端的A7RⅢ。时隔两年,索尼又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黑魔法,其实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下面首先将这一代已经上市的两款产品的主要参数做一个对比,其主要参数如下:【A7Ⅲ,重新定义入门级全画幅微单】  第三代A7在今年3月份才刚刚发布,目前处于刚刚上市的阶段,目前京东A7Ⅱ搭配28-70mm镜头套机售价15800元,相比于第二代产品整整提高了6000元,实在是高得有点过分。考虑到刚上市的背景,这个价格水分比较足,估计得等到今年618或者双十一才会有所降低。SONY A7M3机身升级为三代机身,与A7RM3保持一致,也就是说,AF-ON、对焦拨杆、双卡槽、USB-C 3.1接口,以及标配全新的NP-FZ100型电池,这每一项改进都优化了A7系列一贯的操控体验,也让A7M3的操控更近专业性。A7M3整机的重量为572g,相较于556g的A7M2有所提升,&  A7Ⅲ的传感器仍然是2400万级别,但从相关评测内容可以看到,这是一款全新型号的CMOS,有效提高了高感表现,从25600提高到了51200,同时BIONZ X影像处理器也有改进,提高了处理速度。  A7Ⅲ仍然支持五轴防抖,支持14比特RAW输出,画质还是很有保证的。A7Ⅲ的对焦系统得到了巨大提升,对焦点总数首次超过了1000点,一个恐怖的数字,特别是对比度检测对焦点数量大幅度提高,同时支持EV-3环境下自动对焦。此外本代产品还增加了眼部自动对焦功能,在拍摄人像的时候非常有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显示屏的触摸功能,选择对焦点,操作较为方便。但触摸屏的分辨率略有降低。  A7Ⅲ的连拍性能也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10张/秒的连拍,还可实现以前S系列才有的静音拍摄功能。视频拍摄方面,支持全像素超采的4K 30P拍摄功能,已经达到了A7SⅡ的水平,同时得益于相对较低的像素,A7III很可能是现在索尼全画幅微单中视频画质最好的产品之一。  此外,作为全画幅入门级微单,这一代产品也同样拥有了双卡槽功能,支持自动切换和同时记录,提高了存储的方便性。  另外需要着重提及的一点,本代产品更换了全新的NP-FZ100的电池,续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往代微单产品饱受诟病的续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可以说A7Ⅲ相比于A7Ⅱ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各个方面都有提升,但是目前价格虚高,如果想入手的话,可以稍微等一下,等价格稳定以后再入手。【A7RⅢ,极致画质,全能神器】    目前A7RⅢ单机身在京东上的价格已经达到22400元,相比于旗舰级的A9也只是低了6000元,所以定位挺尴尬的。ILCE-7RM3(α7R3、A7R3)搭载一块4240万有效像素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无低通。像素数与上代一样,但它支持15级动态范围,14bit RAW格式文件存储,拥有399个相位对焦点和425个对比度对焦点。它最高支持AF/AE 10张/秒(机械快门),这点要强于A9。对于高像素,高速度,&&  A7RⅢ仍然采用了4240万像素Exmor R传感器,传感器的变化不大。但是升级了新的前端LSI和BIONZ X影像处理器,提高了影像传感器读取速度和图像处理速度,同时可用ISO略有提高。电子取景器分辨率进一步提升,且显示帧数也有所提高,能有效降低取景延迟现象。同时显示屏分辨率也进一步提高,支持触摸对焦功能。  相比A7RII,对焦系统提升很大,虽然对焦点数量比不上A7Ⅲ,但425各对比度检测对焦点和399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也是足够使用了,能够满足正常的拍摄需要。  此外眼部自动对焦功能、EV-3环境下自动对焦、全像素超采的4K 30P拍摄功能、10张/秒连拍、双卡槽这些功能也没有缺失。  此外A7RⅢ还新增了像素转换多重拍摄模式,利用机身的5轴防抖功能,实现高分辨率影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以1个像素增量精准位移,拍摄4个单独的像素移动影像,包含总共约1亿6940万像素数据,从而具有更高分辨率和色彩精准度。可以说该模式非常适合于超大尺寸印刷的商业摄影需要。  总的来说,A7RⅢ的各项性能指标都非常高,没有明显的短板,体现了索尼的技术实力。但是差价实在太大,不差钱的朋友可以上手了,普通用户完全可以考虑省下一些预算,多购买一些镜头,可玩性更高。  由于A7RⅢ这个价位,再加点钱就可以上索尼真旗舰A9,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对比。A7RⅢ具有更高的像素,对焦性能和连拍性能相对较差,但A7RⅢ的对焦系统与10张/秒的连拍速度正常情况下也够用,所以本人认为A7RⅢ更值得推荐。五、总结  由于S系列与R系列都是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的,特别是S系列,由于暂时未发布第三代产品,A7SⅡ的视频拍摄能力已经与下一代的A7Ⅲ和A7RⅢ基本相同,仅在高感性能上略有优势,所以除非有特殊的高感拍摄需要,并不推荐S系列产品。而R系列,除了A7RⅢ以外,A7R与A7RⅡ由于属于上一代产品,定价较高,除了分辨率的优势以外,并不如下一代的A7Ⅱ和A7Ⅲ,所以本文在此处并不推荐购买A7R与A7RⅡ。而A7RⅢ作为一款全能型产品,各项性能没有短板,非常适合商业用途的超高像素拍摄,除了过高的价格以外都很美好。  作为普通用户,建议大家还是在A7系列里面选择。三代在售的A7系列产品,基础的28-70mm套机价格覆盖了元的巨大区间,建议各位值友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合适的产品即可。  如果器材总预算较高,则可以购买A7II或者A7Ⅲ,如果预算较低,则建议购买A7,然后剩下的钱可以用来购买镜头。当然,预算爆棚的顶级土豪就直接入手A7RⅢ或者A9吧。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文中提到的商品
【轻众测】70迈 T01 胎压监测仪
【轻众测】素士儿童声波电动牙刷 C1
酷冷至尊 CK372 侧刻RGB机械键盘
华为 FreeBuds无线耳机
馥绿德雅明星防脱2部曲(洗发露+精华液)
赞78评论112
赞60评论90
赞128评论47
赞595评论252
赞1470评论779
赞762评论263
赞859评论341
赞405评论3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主题:真正的旁轴镜头转接利器:索尼全画幅微单A7S点评
&[ 主题管理员: 天漠虎峪 ]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我摄影,我快乐!真正的旁轴镜头转接利器:索尼全画幅微单A7S点评
历史经验证明,谁第一时间支持索尼,谁第一时间倒霉。俺的A7R、RX10和RX10M2都是在索尼官网和直营店第一时间购买的,比人家早拿到手十几天,但十几天之后立刻亏本,三台机器一共亏损了好几千块钱,至少一个FE55镜头没有了。所以这次,为了对自己的银子负责,俺坚决抵抗住了诱惑,没有第一时间到索尼官网和直营店买A7S,而是耐着性子等中关村到货之后入手。到手的价格为一万三千五,大陆行货,带票。直接结果:晚买十几天,少花一千多块钱。
在很多方面,A7S与A7和A7R一脉相承,连俺讨厌的那个大脑袋都没有任何改变,因此俺的点评也没有太多单重复的必要,因此只说说一些明显与众不同的地方。
A7S的高感是以牺牲像素为代价的,但如果是1600万像素的,心里可能就会好许多。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是恐怕是一个难于打破的规律,其他机型也莫不如此。索尼肯定也仔细地考虑过这一点,在像素和高感上反复权衡过,如果A7S用了1600万像素,就很可能在高感表现上无法超过D4S、DF或1Dx等。俺一直认为,别看无忌上有这么多“粉”,这么多“黑”,还有这么多自愿给人家当股东或研发专家的人,但在技术、市场和竞争对手方面的了解,谁也不会超过厂商自己。索尼当然也不会例外。
既然如此,俺这里只能再次借用一下无忌上流行了N年的1200万像素够用论来安慰一下自己了。想想人家尼康的D700和D3S至今不是还有很多人照样在用吗?而且用户数量绝对不比索尼少,人家也没说不够用。俺发现,有时候阿Q心理真的很管用。至于有人问俺,你总是说讨厌7R的大脑袋,为什么还买7S?答案很简单:唯一的选择就是别买,但女人会生孩子毕竟是根本,模样能将就一点就将就了吧,阿Q心理再次胜利。事情往往如此,尼康的二代70-200VR比一代小竹炮难看了不少,但俺还是出掉了一代,换成了二代,为了画质,对于外形的不满就假装视而不见了。
俺对究竟多少像素够用这样的无聊问题没任何兴趣,但俺还是想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自己的实际感受。俺经常喜欢把自己拍的片子放大到100%看,慢慢欣赏里面的丰富细节,对俺来说这是一种享受。但对于用A7S拍的片子,俺已经强迫自己不要再这样了,免得看几次,扫兴几次。这里仅提一个建议:对于有D800/E和A7R并且习惯了使用这两个机型的用户,买A7S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心理落差太大。说实在的,俺以前为什么出掉了D3和D3S,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像素太低,但这次不仅重新走到老路上,而且对1200万像素的画面更加不习惯了。
以上吐槽完毕,下面说说俺喜欢的地方,因为A7S到手毕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另外,顺便说一句,俺买A7S不是为了4k,因为俺不玩视频,因此不发表任何相关评论,也不回答任何相关问题。
1.&&A7S的高感还不错
以前还担心,7R缩图之后高感会和7S差不多,但这种担心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有关评测已经证明大像素和高像素缩图毕竟不是一回事。同样的对比测试,乐观的人认为7S比7R的高感好两档以上,悲观的人认为也就是一档之差,但谁也没有否认7S的高感不比7R好。不过,俺这人尽管比较现实,但说实话,这个提升幅度也远没达到俺的期望值,因为和7R相比,7S牺牲掉了三分之二的像素,按目前的高感提升结果,感觉有些不值。不过,好在俺还有7R,想要高像素,就用7R吧。
根据DXO的评测,A7S是目前的高感之王,没有之一。不过,俺这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机器到手后,经常喜欢自己亲自对比一下,因此又和以前一样,将其和俺手里的几台其他机身进行了一番对比。对比所用机身为A7、A7R、A7S和RX1。至于A7S比其他三个机型的高感好多少,俺不做量化的结论,只是想说一句:A7S的高感还不错。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从俺的这种对比中似乎看不出A7S高感的太大优势,但在实际拍摄中,还是能体会到A7S高感的明显提升的。
俺在这里给大家提供所有JPG和RAW的测试原片,有兴趣者,可以自己下载下结论。拍摄条件:拉上窗帘和无人造光源的室内,三脚架,福伦达VM35mm 1.2镜头,光圈f8,感光度从ISO3200开始,高感降噪低,DRO自动。
俺以前的期望值是相机直出5万感光度可用,但目前看来肯定是做不到了,也就是ISO12800直出可用。不过,对于有后期基础的人,用10万感光度拍的片子,后期用DXO软件对RAW处理一下,效果也还可以接受。下面这张俺用A7S 转接 福伦达 VM35mm F2.5拍的,光圈f11,感光度10万,后期用DXO降噪,然后用EXif工具给片子加上镜头、光圈信息和焦距等信息。
目前只有LR和索尼自己的IDC可以正确显示63553以上的感光度。下面的大图是里面的第三张,即文件号为DSC00105的那张,也就是说俺买了A7S之后的第105次快门。
很多人说高感没用,对此俺不想评论,因为对俺有用就行。俺玩微单主要是为了玩转接,而且目的很明确,以转接小体积的旁轴镜头为主。微单转接旁轴在玩法上和单反或单电不同,主要追求的不是大光圈下的背景虚化,讲究的是体积小巧、成像扎实和小光圈下玩超焦距。而7S的高感提升对于旁轴转接很有利。对于35mm以下的广角和超广角,有了7S的高感支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缩小光圈带来的速度损失。如今,俺把机内感光度设定为自动,直接从ISO3200起跳,最高上限设为51200,镜头光圈放在F8-11左右,对焦环放在两、三米的地方,这样基本可以做到拿起来就拍,无需对焦,比自动头还快。
2.&&A7S没有红移
红移可能是玩旁轴转接的人的一块心病,尽管俺花钱买了镜头校正APP,但效果也不很理想,尽管俺后来又找到了用C1消除红移的有效方法(详见:),但终归不如直接用没有红移的相机拍摄更爽,而7S就是这样一台没有红移的相机。因此,这是俺认为7S是转接利器的第二个原因。
下面是对比测试,镜头自左至右为VM12、VM15、VM21和VM25。第一行没有红移的是用A7S拍的,第二行有明显红移的是用A7拍的,第三行有严重红移的是用A7R拍的。
不过,尽管A7S的红移消失了,但阴天时却有明显的绿色偏移的现象。对此,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APP进行校正。各镜头的APP设定参数如下:
各个VM广角镜头在A7机身上的APP设置如下:
VM15:周边阴影:+10、+8、-7
VM21、VM25 、VM28:周边阴影:+4、+7、-3
VM12:周边阴影:+10、+7、-6
VM35:周边阴影:0、+2、-4
3.&&A7S没有绿帽子
俺买了7R之后,看到A7大陆行货的价格居然掉到了7500元左右,手一哆嗦又买了一台A7,但立刻发现了绿帽子现象,严重影响心情,后来只能将A7作为阳光机使用了。因此,7S一到手,立刻跑到相同的地点进行测试,结果证明没有绿帽子。因此,这又成为了7S堪称转接利器的第三个原因。经过反复测试发现,绿帽子的现象主要出现在A7上,A7R和A7S可以说基本没有,不能说绝对没有,因为俺用A7R和A7S转接VM12或VM15等旁轴超广镜头拍摄时,由于边缘光线过斜,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绿帽子。
一个有趣的小发现: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对比照片的参数,尽管光圈和快门都一样,但A7的感光度却比A7S的高了一些,达到ISO8000,而A7S则是ISO6400。
这是俺用A7S拍的,没有任何绿帽子(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
这是俺用A7拍的,绿帽子现象严重(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
4.& &暗光对焦与跟踪对焦
俺买微单,除了玩转接外,街拍也是一项主要内容,尤其喜欢夜晚街拍。俺曾用FE55分别放在a6000和A7上进行过夜晚街拍对焦对比,当A7不断拉风箱根本无法对焦时,a6000一下子就果断对上了。这次,俺又用a6000和7S对比了一下,结果是当a6000不断拉风箱根本无法对焦时,A7S尽管有点费劲,但还是能对上,看来这就是所谓-4EV暗光对焦的优势,以前只是听说,这次自己有了切身体会。当然,a6000对不上焦时,肉眼也看不太清楚了,即使A7S能对上焦,但高感会超过10万,如果不用三脚架,画质也基本没啥实用价值了。
说明:以上所说的所有对焦测试都是在关闭了对焦辅助灯的条件下进行的。俺多年来的习惯一直是买了相机之后,就从菜单里关闭了这个小探照灯一样的功能,从D200年代就开始了,因为俺发现这个功能经常很引起别人注意,严重影响抓拍。
补充说明:看到有朋友问光线好时a6000和A7S哪个对焦快。对此,俺特意在白天试了一下,结论是:在光线好的情况下,a6000的对焦快。
A7S的对焦系统和A7R基本一样,尽管没有相位对焦点,但和a6000一样,可以实现全屏跟踪对焦,并可检测被跟踪物体的大小,自动调节对焦框的尺寸,即使被摄主体短暂地离开取景范围,当它再次出现在取景范围内时也能准确地继续跟踪。
不过,A7S的跟踪对焦使用方法和A7R和a6000略有不同。如果想启用跟踪对焦,首先要将对焦模式改为AF-C,然后再在对焦区域菜单里选择第四项“锁定AF:自由点M”。俺不明白A7S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把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也许这种设计和视频拍摄有关,也许是俺没有找到更简便的调用方式,姑且质疑,希望对此有更多了解的朋友解惑。
相比之下,A7的跟踪对焦功能相对较弱,尽管也能跟踪,但范围有限,到了边缘附近时,对焦框时绿时灰,经常脱焦,被摄主体一旦离开取景范围,跟踪则立即停止。为了便于理解什么是俺所谓的跟踪对焦,俺把俺在a6000里相关内容复制粘贴一些到这里:
跟踪对焦不是连续对焦,但要在连续对焦方式下实现。所谓连续对焦就是AF-C,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相机都有的功能。但跟踪对焦却能在连续对焦状态下,半按快门合焦后出现的绿色对焦框能在全屏幕范围内追踪被摄对象的合焦部位。
这个功能不仅有利于拍摄动态对象,对于普通拍摄也依然有用。比如拍摄时没有选择对焦点,合焦后想重新构图,这时取景器或液晶屏里的绿色合焦框就能自动改变位置跟踪原始对焦位置。假如你是对着一朵小花合的焦,半按快门重新构图时,只要小花不跑到画面以外,合焦点就能一直跟踪这朵小花。这个功能还可用来消灭人像拍摄重新构图时造成的脱焦,即余弦误差。当然,最靠谱的方法是构图时就把对焦点移动到所需位置,但跟踪对焦用起来更方便。。。。。。等等。更多内容可直接参见俺的a7000和A7点评原帖:
5.& &A7S有静音快门
俺以前买了D3,快门声震天动地,实在受不了,后来换成了D3S,但又嫌体积太大,最后过度到微单上来。但无论是A7的一声快门,还是7R的两声快门,声音也不小,有时也不方便拍摄。一说起静音快门,就会立刻想到偷拍。因为诸如庙宇里或某些不让拍摄的地方,偷拍是唯一途径,有静音快门就会方便许多。此外,有些场合静音快门同样有用,比如听音乐会,尤其是独奏音乐会,快门声会给别人带来严重干扰,此时静音快门又会派上用场。
另外,A7S的静音快门不但有利于静音,还有利于减少机械快门打开关闭过程造成的机震,使手持低速拍摄能力大大提高,俺基本可以做到手持几分之一秒不糊片。
俺试了试A7S的静音快门,确实是完全静音,但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打开静音快门之后,如果你用自动头并且用AF-S一类的对焦方式,尽管快门声没有了,但还是有合焦时还会发“滴”的一声,如果想做到完全无声,还要进入菜单,从另外一处把音频信号的选项设为“关”才行。这种设计比较弱智。相比之下,富士微单的这个功能就设计的很好,只要长按DSIP按钮两秒即可进入礼仪模式,这时候所有声音就都没有了,只有几乎听不见的镜间快门声。再长按DSIP按钮两秒即可恢复到正常模式。相比之下,A7S的静音快门只能通过菜单调用,无法自定义给任何按键,所以在真正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除非你永远使用静音快门,切换起来非常不方便。
另外,打开静音快门之后,相机的有些功能也同时被禁用了,比如棚拍用引闪时必须关闭静音快门才行。此外,还有影友说,静音快门对于长时间曝光的画质有影响的。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6.&&卡口和转接环等问题
索尼这次终于大方一点了,标配里不仅有了电池充电器,还多了一块电池。另外,据说A7S是不锈钢卡口,俺对比了一下,原来是机身上卡镜头的三个爪从黑色塑料变成了白色金属的。说实在的,俺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这些,俺的a77和a99直到玩够了出掉,都没注意看着三个爪的颜色。俺发现索尼办事有时候经常让你摸不着头脑,比如少个热靴盖啥的,难道少个热靴盖就能拉开a6000与别的机型的档次?还是能够帮助偌大的索尼公司扭亏为盈?
俺不相信索尼不知道很多买微单的人多少玩转接的,因此他们应该知道微单机身更换镜头的几率反而更大,把三个爪搞成塑料的,确实不厚道,俺特意把手里的几台微单都看了看,发现确实只有A7S是金属爪。而且俺的NEX6买的最早,如今黑色的塑料爪已经磨毛了,看来无忌上有人指出这个问题,并非大惊小怪或鸡蛋里挑骨头,塑料爪确实不耐用,对以玩转接为主的用户尤其如此。
鉴于以上所述原因,A7S换成了金属爪,俺当然高兴,不过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A7S居然挑转接环。
俺手里一共有三种LM-NEX转接环,其中最贵的是CIRING,700多块钱,其次是山寨带微距功能的,200多块钱,最后是最便宜的,只有35块钱。怪就怪在俺的那款最贵的CIRING转接环死活安装不到A7S的机身上,塞到机身卡口里,试了无数次,但就是转不动,最后只好放弃了。
补充说明:无忌摄友“独蛇cobra”看到俺说的这个问题后指出:A7S用的索尼摄像机的卡口,和其他索尼微单相机卡口略有区别,致使CIRING无法使用,详见本帖第62和67楼。在此谨对“独蛇cobra”表示感谢。
另外,索尼不知道是咋了,有时候真怀疑他们的设计人员的脑袋是不真给门给夹了,就是坚决不给机身增加自动ISO下的最低速度设定功能,这次A7S还是如此,俺算是彻底无语了。
7. 图片配置文件
A7S里面有一个和所有索尼微单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即菜单里增加了一项“图片配置文件”的选项,也叫PP设置。说明书里说这是一个针对视频的功能。但俺试了试,这个功能对静态拍摄同样有效,可以要用其实现“创意风格”以外的色彩。与“创意风格”相比,PP设置的优先级更高。只要打开PP设置选项,“创意风格”的选项就变成灰色的了,即不可用。
这个功能对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功能,因此专门做了一下功课,在无忌佳能板块上找到了“夏日放风筝”对其的简要介绍,但该贴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通过初步摸索,俺感觉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功能,通过调整选项里的各个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相机的色彩倾向,即使在PP里面将其设定为黑白,拍出来的黑白照片的风格也和“创意风格”里的黑白风格拍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
A7S中文说明书里的“图片配置文件”应该就是Picture Profile的意思。相机里面共有7个用来存储不同PP风格的位置,并且有7个默认设定。据“夏日放风筝”介绍,以下设定可以用A7S模拟出佳能5D2的色彩:
黑色等级:–15
伽玛:ITU-709
黑伽玛:范围窄、等级+4
膝点选择手动,手动设定里的点:75%、斜率:0
色彩模式:ITU-709 矩阵&&电平 +1
饱和度:+3
色彩相位:–4
彩色浓度:
详细信息:+7
俺对什么是佳能味,尼康味、索尼味或者徕卡味不是很敏感,加上从来没玩过专业摄像,对这些术语更是不甚了解,即使看完了说明书上也还一头雾水,希望熟悉专业摄像的朋友给予指导,共同交流。俺仅在这里提一下,旨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充分发挥出A7S的拍摄潜力。
“夏日放风筝”的原帖网址如下:
以上仅是初步体会,以后会陆续将新的使用心得和发现更新的首贴里。谢谢大家!
欢迎加入“我摄影,我快乐!QQ摄影群”,群号:
这是俺用A7S+FE35 2.8拍的,相机直出JPG,标准模式,自动WB,DRO自动,高感降噪:标准,全开光圈f2.8,速度1/40s,手持 ,感光度ISO51200
当时的光线很暗,肉眼已经看不太出广告上人物衣服的红颜色,只是看到黑乎乎的有个广告牌而已。结论:在某些必须拍摄的情况下,A7S的高感还是可以低档一阵的。
这是俺用A7S 转接 福伦达 VM35mm F2.5拍的,光圈f11,感光度用了ISO51200,后期用DXO降噪,然后用EXif工具,加上了镜头信息、光圈信息和焦距信息。结论:对于会用软件降噪的用户来说,A7S的最高可用感光度是ISO51200。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7:48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08839&&回帖:803 &&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望姓张开花结果 发表于
中一那个不太想要呢&&或者福伦达? 我想要个锐度可以 色彩焦外好看的 还有A7 2配合峰值对焦和放大玩手动还算方便吧?福伦达就看俺的帖子吧,俺想说的都在上面了: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6年04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那么多人都说中一的50 0.95好,您没考虑一下?中一那个不太想要呢&&或者福伦达? 我想要个锐度可以 色彩焦外好看的 还有A7 2配合峰值对焦和放大玩手动还算方便吧?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望姓张开花结果 发表于
楼主看了您很多帖子 特意来注册下,有一些问题请教您。准备入手A7M2 镜头纠结中,准备入手一直50视角的镜头,纠结FE55 LOXIA 50& & 蔡司的50 1.5&&或是其他一些镜头推荐?想了解一下色彩啊 焦外这些。。因为55本身素质已经很棒了&&就是色彩和焦外有些。。。。。 看您玩转接玩的挺多的。。。预算大概就上述几个镜头左右吧&&再贵一点也行==当然徕卡50 1.4ASPH这样的入不起。。。那么多人都说中一的50 0.95好,您没考虑一下?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6年04月
楼主看了您很多帖子 特意来注册下,有一些问题请教您。准备入手A7M2 镜头纠结中,准备入手一直50视角的镜头,纠结FE55 LOXIA 50& & 蔡司的50 1.5&&或是其他一些镜头推荐?想了解一下色彩啊 焦外这些。。因为55本身素质已经很棒了&&就是色彩和焦外有些。。。。。 看您玩转接玩的挺多的。。。预算大概就上述几个镜头左右吧&&再贵一点也行==当然徕卡50 1.4ASPH这样的入不起。。。
泡网分: 0.225
注册: 2015年10月
不错,马克一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14.& &纪念一下曾经属于过俺的A7S:
泡网分: 79.36
帖子: 29686
注册: 2003年11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4500元出掉了一代,准备入手二代。早知道加100,我收了!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13.&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夜航途中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12.&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夜航途中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11.&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夜航途中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10.&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夜航途中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2:48 编辑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09.&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从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夜航途中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2:47 编辑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308.& &再发几张纪念一下俺曾拥有过的A7S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2:40 编辑
泡网分: 1.357
帖子: 1356
注册: 2012年07月
lengdakai 发表于
肯定是7s一代4500 出掉a7s,这么低价!?
泡网分: 0.043
注册: 2015年04月
StevenYet 发表于
a7还是a7s肯定是7s一代
泡网分: 1.357
帖子: 1356
注册: 2012年07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4500元出掉了一代,准备入手二代。a7还是a7s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4500元出掉了一代,准备入手二代。
泡网分: 0.817
注册: 2013年11月
本帖由 smartisan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7.& &日上午德国某小镇教堂弥撒,用 A7S + FE70-200拍摄: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6.& &日上午德国某小镇教堂弥撒,用 A7S + FE70-200拍摄:
泡网分: 7.319
帖子: 4321
注册: 2011年04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如果在意边角,VM21 F4只能用在半幅机身上,A7S也一样,等俺买了A7R2之后再试试,估计也不行。热切期待虎资吃螃蟹
泡网分: 2.677
帖子: 2668
注册: 2014年03月
robinsherlockli 发表于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一点就是,羊们剪完了毛,相当于脱了一件大衣…会不会感冒啊事先都吃感冒药滴。表担心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品默 发表于
感谢虎资,看了VM12、15、21、25在三款机型的红移情况对比图。
我原来有VM21,在A7有红移倒不是大问题,主要是边角崩溃比较厉害,出掉了。
不知VM21在A7S上边角表现如何,A7S能改善红移,恐怕改变不了边角崩溃的问题吧。
VM21真是小巧方便,对我来说21的广角F4足够了,要是能用就再买回来。如果在意边角,VM21 F4只能用在半幅机身上,A7S也一样,等俺买了A7R2之后再试试,估计也不行。
泡网分: 7.319
帖子: 4321
注册: 2011年04月
感谢虎资,看了VM12、15、21、25在三款机型的红移情况对比图。
我原来有VM21,在A7有红移倒不是大问题,主要是边角崩溃比较厉害,出掉了。
不知VM21在A7S上边角表现如何,A7S能改善红移,恐怕改变不了边角崩溃的问题吧。
VM21真是小巧方便,对我来说21的广角F4足够了,要是能用就再买回来。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5.& &日上午德国某小镇教堂弥撒,用 A7S 转接 福伦达 VM28 拍摄:在这种场合下,静音快门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4.& &小雨中,用 A7S 转接 福伦达 VM28 拍摄,如果相机的高感不行,俺这种从来不用脚架的人就无法拍出这样清晰的夜景了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2:38 编辑
泡网分: 0.088
注册: 2006年0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p303.&&梅尔克修道院里的画廊,A7S + FE16-35
您这张51200权当时试机了。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3.&&梅尔克修道院里的画廊,A7S + FE16-35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2.&&皮兰夜色:A7S 转接 福伦达 VM21mm/F1.8
泡网分: 112.085
精华: 17帖子: 32526
注册: 2006年06月
p301.&&皮兰夜色:A7S 转接 福伦达 VM21mm/F1.8
&版权所有:&&&&
网站投诉举报电话: | 网站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全画幅微单a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