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好只是贵,这家外媒评价印度超越中国这样评价这款国产圈铁耳机

羽翼渐丰!谈谈我认为不错的国产耳机品牌!
最近威索尼克老总郁夏峰和耳机界知名KOL“耳机林Sir”之间爆发的撕逼大战,再引火到了魅族最近发布的号称洗牌hifi耳机市场的产品Flow,并且最终曝出了魅族Flow存在不同批次使用不同单元的问题,可以说整件事件的影响绝对是广泛的,就算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微博大V,例如拥有近500万粉丝的复旦的中文系教授严峰,也评价这次事件是看得“像猪大肠般荡气回肠”。当然了,这次事件不少看客是看得很过瘾,但是事情过后令人反思的是,耳机行业真的是让人感觉那样水那么深吗?国产耳机是否就如郁少说的,KOL太多,“水太深”,就靠KOL吹吹捧捧呢?只有自家威索尼克才是最好的呢?
实话说,对于郁少的观点,我个人倒是认为如今发烧耳机的圈子比起手机圈、摄影圈等确实很小,所以我之前也发布了一篇名为《KOL太多了吗?说说省大量钱买到称心如意耳机的个人见解》(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_0)的文章,还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而我这篇文章并不是教你如何分辨谁写的文章客不客观,而是希望耳机玩家在烧耳机的过程当中尽量少开脑放,毕竟对于如何买耳机的问题,个人认为耳听为实、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例如文章下面回帖叫我推荐耳机的,我显然也是直接根据需求叫用家恰当考虑几个品牌的型号,具体还是试听为主。
当然了,对于郁少日常在微博上发表耳机行业“水太深”的观点,并且喷了不少国内外品牌,认为威索尼克天下第一的态度,个人倒是不太认同的。虽然说曾几何时,国内的耳机行业规模以及研发水平并不算高,一些高售价的发烧耳机对于大众用户而言甚至算是高大上的贵价商品,但是高端耳机却确实只有国外的可以选择,因此在当时,由于像森海塞尔、拜亚动力、AKG或者舒尔,威士顿等老牌厂家在烧友心中是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所以选择上也当年不少烧友会更倾向于这些国外品牌。不过作为一个从2006年一路烧来的耳机发烧友,也算是见证了国产耳机“中国制造”的崛起,国产品牌当中如今也有不少开始有能力叫板国外品牌了,甚至有部分产品已经成为能够与像森海这样的传统第一梯队品牌平起平坐,成为了国产高端产品的代名词。
因此,虽说我曾是一个忠实的森海塞尔和拜亚动力大耳机的粉丝,同时也是多年舒尔和音特美动铁入耳的玩家,但是如今在对耳机的选择上,或者有人找我推荐耳机的话,我并不会单单像以前那样仅考虑国外牌子,特别是结合预算限制后,我个人倒是会更加考虑如今已经性价比更高,技术和工艺上已经有不少突破,而且选择可能还为丰富的国产牌子。那么,国产品牌的耳机确实不错吗?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粗浅认知,简单说说几个牌子好了。(由于威索尼克之前的品控问题以及如今的惯例性撕逼,所以本文暂时就不说了)
对于有一定烧龄的耳机发烧友而言,实话说飞傲绝对是不少人熟悉的品牌了,而且相对不少新兴品牌,飞傲其实也算是国内发烧耳机以及音频产品的老厂家。当然,飞傲在刚刚进入耳机发烧是市场的时候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59元的名为E3的耳机放大器,这款产品相对于如今动不动上几百几千的产品来说,绝对是白菜中的白菜,但是这款产品最大的问题是,无论是声音或者做工都不是那么成熟,甚至可以用差来形容,不过飞傲就这样凭着这款看起来BUG价的E3,风风火火的进入国内发烧市场这一趟大浑水。
而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如今飞傲的产品显然不会再像当年E3那么山寨,特别是纵观飞傲近2年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说工艺和声音都非常成熟,产品线覆盖也十分全面,而在上个月中旬,我还作为烧友报名参加了飞傲的新品发布会并且写了一篇文章《发布会归来!飞傲X7Mark2发布了,分析是否值得买》,各位可以有空看一下。而发布会当中最吸引人的一款产品,个人倒认为不是售价并不那么大众化的X7Mark2,而是自行开模,工艺和腔体都很少见,同时可以看出高成熟度设计的三单元圈铁耳机F9,而这款产品实际上算是国产耳机发展势头良好的一个缩影,至少证明国产耳机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如今已经越来越优秀了。这款耳机我后来在闲鱼买了一条二手的,也和魅族的Flow进行了PK(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_0),各位有空可以看看。具体声音本文就不说了。
相对于上面介绍的飞傲,IBASSO也算是国产发烧厂家当中同样主打随身发烧播放器同时也有耳放以及耳机产品的音频厂家,虽然说规模上以及出货量上并不如飞傲,但是如今在产品上却有一种和飞傲形成了死对头的趋势,例如不少人就常常拿DX200和飞傲的X7MarkII这两款同样采用ES9028芯片旗舰国砖进行对比,毕竟这两款产品单看指标已经算是“爆表”级别的产品了,而且都是同样的可换模块的设计,因此说是硬碰硬也不为过。
不过本文让我单独聊其IBASSO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它的一大堆国砖和解码耳放产品,而是IBASSO唯一的耳机产品,一条售价去到了1688元的三单元圈铁——IT03。当然了,我个人显然并不是想作为枪手单独吹这条耳机,反而想说的是作为一家十年来从来没有进行过耳机研发制造的厂家,突然推出了这么一款三单元而且声音还不赖的产品,实际上是侧面证明了如今国产厂家就算没有森海、舒尔这类老牌耳机厂家有几十年的技术底蕴支持,但是在良好的技术合作交流以及不错的平台下,IBASSO就能够推出IT03这款首次军耳机市场的却有良好反响的产品,至少个人认为,比起屎一样声音的舒尔SE535,IT03更平衡,更成熟,1688元的售价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多的就不说了,下面直接说说我认为的如今国产耳机厂家当中可能是最牛逼的存在。
为什么我说1MORE牛逼呢?显然并不是因为1MORE推出了什么像老人家银黄鹂这样售价一万四千元的土豪发烧产品,因为1MORE最贵的一款旗舰产品是四单元圈铁入耳耳机售价也不过是1299元而已,在耳机发烧领域来说,这款产品已经算是性价比爆表的旗舰耳机了。而且我说1MORE牛逼也并不是完全因为他三年全球耳机出货量超过3800万条这一让绝大部分国产耳机厂家望尘莫及的惊人数字,反而我认为1MORE如今专业的声学团队,自行研发的各种黑科技振膜单元,进军耳机发烧界的决心以及越迈越开的纵向发展脚步才是1MORE最牛逼的地方。而我上面说的这几点,可能还要细分地来说一下。
估计有一些人已经清楚了,1MORE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之一,同时也因其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了华硕的部分顶级耳机的原始设计商,在实力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了,1MORE显然并不是一家仅靠代工作为主业的厂家,特别是从去年初发布了一款主打hifi的售价仅599元的三单元圈铁耳机后,1MORE研发和技术实力以及进军耳机发烧市场的决心就已经开始凸显了,因此这条耳机推出后烧友对于1MORE的认同感实际上有了全面的提升,而1MORE的这款三单元圈铁耳机显然实际上并不是一款实验性的赚一波钱就跑的产品,而是实打实投入了自己无数的精力进行研发,也聘请了一位超级大牛——获得4界格莱美音乐大奖的大师LUCA,对旗下的hifi耳机进行了调音把关和最终定调,而从这时候开始,1MORE也开始和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以及台湾的材料专家合作,开始了自行研发黑科技单元之路。毫无疑问的是,从1MORE三单元耳机开始,1MORE的野心就开始凸显了,耳机的声音也变得非常牛逼,就连森海塞尔前大中华区总裁Marc Vincent试听了1MORE的三单元圈铁后,也惊讶于其599元的价格做到了这个声音。
而在今年,1MORE一连发布了几款旗舰耳机,其中1299元的四单元圈铁耳机则算是代表了1MORE目前旗舰作品,虽然说在一些几千上万的耳机面前四单元圈铁耳机并不算特别贵,但是声音上,四单元圈铁耳机既然有旗舰耳机的高素质高动态高解析力,同时在音乐性也有了更全面的兼顾,因此这条耳机我是特别推荐大家都去试一下是否合适自己。而除了四单元圈铁外,平头塞、头戴大耳机以及电竞耳机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相关旗舰耳机产品,1MORE都有涉猎,而且同样都像三单元圈铁一样有格莱美调音大神LUCA把关和专业声学团队加持,声音上绝对是让人放心的,对于烧友的口味调性也更为宽广,可以说这两年1MORE耳机的声音提升是跨越式,同时也侧面证明1MORE在自己技术和工艺实力支持下,纵向发展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了。就如我上面说的,1MORE目前还暂未有定位特别高价的产品,但是应该算是国产耳机厂家当中最牛逼的存在也不为过。
说完1MORE,就说说铜雀这个规模比起1MORE要少无数倍但是同样很有野心的牌子吧。记得刚推出的时候,铜雀的老大就号称铜雀EN700这条499元耳机能够秒杀一大堆一千元以下耳机,毅然是一副千元市场收割者的姿态。当然了,从实际的声音看来,铜雀虽然并没有说的那么夸张,但这条腔体设计充满个性的耳机,无论佩戴以及声音的平衡性都确实不错,而且铜雀标准版采用的就已经是顶级钛振膜了,我个人认为499元的铜雀标准版其高频泛音和人声密度就有足够理由让人但试无妨。而铜雀的牌子名称实际上叫做兴戈,不过兴戈至今推出的耳塞真的不多,也就铜雀标准版,BASS版以及Pro版本共三条,而且虽然做工以及调音越来越成熟的,但是售价也开始变贵,例如Pro版本售价也翻番到了899元。不过,我仍然认为铜雀作为国产耳机厂家是很有潜力的,而且如今也有一批固定的烧友拥趸,个人倒是建议新手直接去闲鱼入手一条铜雀标准版尝尝味道,如果口味对了,可以直接上Pro版,或者等今后传闻中将要推出的银雀金雀。
TFZ/锦瑟香也
如果要说耳机厂家名字逼格的话,实话说个人认为TFZ的中文名称锦瑟香也绝对能够排名第一,冥冥中亦让人想到了香格里拉,或者优雅等代名词。不过与其高逼格的中文名字一样,TFZ绝对也是众多耳机厂家当中最特立独行的存在。虽然说TFZ实际上也算是国产耳机厂家当中的新兴品牌,比起1MORE、飞傲或者达音科之类的厂家,规模显然是不如的,但是TFZ的设计对于大众化耳机玩家的口味,绝对是拥有极高的吸引力,无论是入门级的1S或者的主打中高端的MY LOVE和KING等耳塞,TFZ的腔体和设计都闪闪发亮,也明显能够区别于一般厂家平庸设计,可以说外观就足够让其他耳机厂家喝一壶。
当然了,TFZ实际上并不是那种花瓶产品,否则我也懒得说了,因为TFZ主打的调音取向是监听耳机,但也并不是性冷淡般的那种调音,例如KING这款算是这个牌子高端的型号,采用的就是双单元石墨烯振膜,单元参数很优秀,调音一点也不花花绿绿,也与其闪亮的外观完全不同,很平衡,声音瞬态和低频下潜都很强大,但是在音乐回放上也可以让你听得有滋有味。而TFZ这类国产牌子的出现,其实也让我感觉国产确实开始崛起了,至少在声音上,设计上,不断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完全没有了抄袭的倾向,至少我买了,感觉很值,是一款实打实而且声音还不赖的国货。
最后想说说的是,如今国产品牌当中好的厂家其实还不止上述这些,例如老牌厂家达音科,如今被郁少开怼的售价已经上万的入耳耳机银黄鹂的老人家,或者是在低端领域走得非常顺畅的潜水专家等等,也有一些像自然声,宇音等国产大牛却十分低调的品牌,可以说如今国产耳机的选择那么多,只要遵循自己耳听为实,不开脑放的宗旨,就很容易从国产耳机当中挑到符合你要求的产品了。而这些耳机厂家,实际上算是为了国产耳机行业不断发展添砖加瓦、再丰羽翼,而我个人亦认为,科技发展如此之快,只要烧友给时间和耐心,看到国产耳机崛起和创造更多辉煌是有大把机会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圈铁,还是铁圈?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当手机厂商都开始做圈铁了,耳机厂商将何去何从?关于手机hifi,当然得怪vivo起了个“坏头”;关于圈铁耳机,当然得怪K3003搅了个好局;虽然K3003并不是第一款圈铁耳机,但却是它把圈铁耳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今天要讲的耳机跟K3003并没有半毛钱关系。。。所
谓发烧友,在外人看来明显是一群不差钱的存在,在vivo把用户瞄向这个群体之后,其他手机厂商貌似也看准了苗头。其中尤为抢眼就非小米莫属了,初来乍到
就直接把目标瞄向了K3003,那时流言蜚语不绝于耳,现在也不予置评了。关于小米,在我前几年粉魅族的时候对这个品牌是相当反感的,后来对魅族粉转路
人,到现在都快路人转黑了,还是对小米这个品牌留有一些成见。这
时候回过头来看本文的题目和导语,很明显的就会发现我又无耻地标题党了。。不过一提到国产手机厂商的圈铁耳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必然就是小米圈铁了,所
以,这必须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另外还有一条是联想旗下品牌ZUK出的一条圈铁耳机——HD-1,对于联想这个品牌,个人没有太多的感觉,一直都在,也一直
没怎么进入大众的视线,我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比较“商务”的形象。所以,当手机厂商搅进来以后就出现了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局面,市面上主流的圈铁耳机从两位数到四位数都占齐了,在各自的介绍页面上都牛逼的不行,结果呢,能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还是值得考量的。这
里主要还是来说说小米圈铁和HD-1之间的较量。由于前面提到自己以前对小米有一些偏见,此文会尽量端正态度,保证公平公正,毕竟作为一个音频爱好者,手
机圈的龙争虎斗关我屁事啊!既然是评价耳机,那我关心的只有声音。再有就是,此次评价的小米圈铁和ZUK
HD-1在价格上有一定差距,小米圈铁99元、HD-1则是169元,或许此文的意义更在于解答这70元的差距到底花得值不值。关于包装不
得不说在打开小米圈铁和ZUK
HD-1的包装的时候我是比较惊艳的,至少人家有那个心思去设计包装啊,并且设计的还不错。小米圈铁的包装相对来说简单一些,特制的镂空纸盒把耳机置放得
很好看,配备的硅胶套也用一个小纸盒装了起来。换到HD-1开苞的感觉就比较惊艳了,打开包装前一直好奇HD-1包装盒明明比小米圈铁小不少,为什么会重
那么多。原来HD-1的纸盒里面直接放置了一个耳机收纳盒,三明治结构,打开盖子可以取出缠绕在中层的耳机,而耳机配备的硅胶套则是按照大中小号直接安插
在底部的小柱子上。这设计很值得一些国产低端塞子借鉴啊哈哈哈哈。关于做工做
工方面,两条耳机其实算是不相伯仲的,只不过HD-1大量使用了金属切割工艺,显得更有质感。这里得说明的一点是,从小米圈铁的介绍页面上来看,这条耳机
的腔体、线控以及插头也是使用的金属,不过能把金属做出塑料的效果我还是比较佩服的。再有就是线控的地方,两条耳机都是一端金属一端塑料,所以从生产上面
来看难度差别不大,不过HD-1的mic孔有一个塑料胶圈,摸起来不至于割手;小米圈铁就差点意思了,mic孔和线控的按键边缘都有轻微的割手感,这里还
有提升的空间。线控按键的手感方面,两者的反馈都还不错,小米圈铁手感偏硬朗、HD-1则偏绵软,个人比较喜欢HD-1的线控手感,受力面也更大。最后提
一下这两条耳机配套的硅胶套,材质应该差不多,沾上灰尘后一抹就掉,这点相当喜欢。关于设计先
从线材说起吧,两条耳机都采用了主线由编织线包裹+分线TPE材质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减少耳机缠绕,也更方便收纳,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是在达音
科的titan1上面,用过一次后就喜欢上了,这里点个赞。线材上面的设计及用料方面,二者都差不多,只是HD-1在分线器的部分用的是金属,而小米圈铁
则是直接使用的塑料而已。接下来重点说说腔体部分。先
HD-1吧,中规中矩的设计,这么小的腔体,要不是看过包装盒上的介绍,真看不出来这是一条圈铁耳机,由于较小的腔体和并不奇怪的设计,HD-1佩戴起来
还是比较舒适的。不过HD-1腔体末端的金属看起来是和外壳嵌在一起的,但是却没有做成可活动或者可更换配件的设计有点可惜,这里还有开发的空间。目前
HD-1的腔体设计在完整度上来说还是十分不错的。然后说说小米圈铁的腔体设计吧。这里先任性地调侃一句“有样学样,结果你学了个四不
像!”哎我去,赶紧悔过,说好要端正态度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一是入线部分,侧边入线眼熟的不行,这不就是K3003的设计么,不过入线的材质变成了硬
邦邦的塑料,还挺大,这影响佩戴啊;二是腔体部分,小米圈铁的动圈单元位置是显而易见的,从网上的拆解图可以看出动铁单元是做在了动圈单元的前面,也就是
做到了导管里面,那么从动圈单元往后到入线部分足足半厘米长的腔体是干嘛的呢?从腔体上面可以看到这里开了个孔,那就是有调音所在咯!可是。。。算了先不
说声音,只是这样的设计所带来的佩戴真的很不理想。总之我刚开始听的时候戴了半天死活没戴好,只能用手压住腔体才行。关于声音最后再来说说这两条耳机的声音,首先得声明的是,因为本人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这个价位的耳机特别是国产手机厂商出的配塞了,所以言辞若有偏激还望见谅。先
说说ZUK的HD-1好了,在说声音前了解到HD-1的动铁单元是由国内制造商“倍声”所提供,这是一家技术实力比较扎实的新晋厂家,天天动听、飞朵、云
睿只智能等中高端耳机制造品牌都用过倍声的动铁单元,还是有着不错的实力的。而HD-1介绍页面提到的调音队伍则为陈美威(张学友、陈奕迅、周华健等歌手
御用制作人)、李梁(倍声声学CTO)、林益良(Dirac HD
Sound主调音师),前面那个没兴趣,后面这两个的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说到这里,也该正儿八经谈下声音了。初
听HD-1,铁味是十分明显的,声音比较干涩,低频也有点轻描淡写的意思,这动铁的味道,很有A83的影子嘛。在煲了50+小时后声音有所改善,变顺滑了
些,低频量多了一丢丢,氛围感出来了,显得耐听不少。总的来说HD-1的声音还是偏动铁更多一点,声音略薄,解析在这个价位算得上中规中矩,要有的可以
有,要更多就不行了,声场略小,不过定位倒是没什么问题。低频量稍偏少,弹性、速度还不错,残响明显,只是缺了一些质感,有点“敲铁皮”的意思。中频方
面,声线偏细,在男声的演绎上不够完美,女声的表现不错,人声位置稍远,口型比较明显,喉音和鼻音的表现就马马虎虎了,怎么说呢,出来一个声音,能分辨出
那是喉音或者鼻音,但发声的位置却不如人意,结像不够完美。不过像换气、齿音这些细节还是可以有的。高频方面,有着不错的亮度和线条,但延伸神马的可以先
不用惦记了,对于提琴的表现也少了一丝共鸣的味道。其实HD-1的声音算不上难听,只要再多一点质感、多一点味道就好,至少HD-1还没有出现那种严重性失误,在我看来也还对得起169的价格。然
后说说小米圈铁。本想像介绍HD-1那样谈一下小米圈铁的单元的,奈何找了几大圈都找到相关的介绍,所以还是算了吧。不过小米圈铁的调音团队还是要介绍下
Bignardi(世界级音乐制作人?)、邱士嘉(1MORE研发总监)、张有待(知名DJ)、李日詹(专业歌手),额,,比较尴尬的是我可能只对第二位
所属的公司有所耳闻,并且调音团队只有一位技术人员,这也有点说不过去啊。接
着谈谈声音。开声的时候基本上是不能听的,一是佩戴不行,二是这耳机的定位有问题,听了几分钟头就晕了。不过在和HD-1一个插po口一个插耳放一起煲了
50+小时后也有点改善。先说说整体的声音吧,声音偏软,而且软的有点过分了,有气无力的感觉,声场比HD-1更小,差不多就在脑袋里响的样子(难道这叫
做头中效应?Excuse
me?),横向大于纵深,纵向的分离度不行。值得再重申一下的是,定位真的不行,即便煲了这么久也是如此,人声的位置靠下,并且比较散,所以还是别提口
型,更别提结像了。低频油然一股软绵绵的味道,下去之后直接散作一滩了。高频方面,讲道理,大提琴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而小提琴只能算能响吧,硬要仔细剖
析的话可能就写不下去了。其实小米圈铁的声音对于我来说顶多算是味道还不错,把这味道加到HD-1上面卖个400左右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在写小米圈铁的
时候我也已经尽量保持克制,声场小、定位差、声音软都是小米圈铁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拿《安静》这首歌来讲,我用QA360LE+sd2s听哭过,而换上
QA360LE+小米圈铁,周杰伦俨然一副“屌丝失恋后就知道哭鼻子,活该你丫单身”的感觉。这就是我对小米圈铁的看法,如果99元买来出门听个响的话,
那可以当我没说。关
于这两条国产手机厂商出的圈铁耳机也谈得差不多了,估计很多人看下来心里肯定嘀咕“卧槽!丫这是来黑小米的吧!”噗,,我还真犯不着跟手机厂商过不去,毕
竟当年粉魅族的时候见识了手机厂商脑残粉的实力,我还是避而远之的好。讲道理嘛,总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坦白的说,我不止一次在微博上表示过自己更偏爱干
净、清亮的声音,但味道不行也是然并卵,也并不影响其他人喜欢另外的风格,所以我给HD-1的结论是值价,但声音味道有待改善;给小米圈铁的评价是99元
出门听个响,不及格的地方太多。要是哪位看官质疑我的听感,我也可以在微博上弄一个巡回,如果在听感剖析方面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尽管打我脸好了。其实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很简单,我就想看看手机厂商们到底是怎样把牛B吹破的,HIFI不是一天两天发展起来的,烧友们也没那么容易忽悠。其实玩噱头、谈概念也是可以理解的,推出的产品不求秒天秒地,至少得对得起那个价格吧。什么曲线论,什么成本论,请先用声音说话好么!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圈铁耳机都有哪些品牌啊?_百度知道
圈铁耳机都有哪些品牌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福莱斯flc系列
达音科(近几款产品都是圈铁) 飞朵(a83 天狼星) 魔女s(4铁2圈)um martian(2铁2圈) 黑黄鹂
索尼 xba系列
采纳率:34%
目前市面上圈铁耳机品牌和型号不少,国产和国外品牌都推出了圈铁耳机,相对而言国产圈铁耳机价格端在99-299元,更适合手机直推的圈铁耳机如小米圈铁耳机,小米圈铁耳机Pro,荣耀圈铁耳机等,如果想要高清解析力和声音还原度更好的圈铁耳机,可以看看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索尼等圈铁耳机,当然如果是发烧友搭配HIFI播放器,预算充裕的话可以看看达音科,AKG,索尼旗舰级别的圈铁耳机,耳机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的,在选购前清楚的了解预算,音乐偏好,耳机类型对选择耳机会更有效率。
AKG、SONY、JABEN、阿思翠、飞朵、达音科、铁三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加一联创&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好不好用,评价如何
加一联创 1MORE三单元圈铁 耳机好不好用,评价如何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alicdn.com/bao/uploaded/i6/TB1kyBpLVXXXXXpXVXXk3QCFFXX_095256.jpg" WIDTH="380" HEIGHT="380" BORDER="0" ALT=""
TITLE="加一联创&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好不好用,评价如何" />
以下是网友对加一联创 1MORE三单元圈铁 耳机好不好用,评价如何的评价
败家老公买,我个人对这东西不感冒,所以不作评价
音质不错性价比高
音质还行 就是和我的荣耀5X的系统不兼容,音量减小键用不了?
很不错的耳机,音质也十分不错!值得一买!
木耳朵,简单说说感受。声音和华为的圈铁耳机几乎一样,严重怀疑是为华为代工的。第二感觉同价位,音色没有华为的主动降噪耳机好。
音质不错,三频做的相对于均衡
国产良心之作!煲机中,,,迫不及待啊,1more是良心品牌,希望会越做越好,加强跟小米的合作,哈哈,听了效果再来评价。
首先说下,这是我买的最贵的耳机了,音质这种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我绝对不是拖,已经买过很多款1more的耳机了。初听感觉已经非常棒!非常感谢这个品牌!下次有机会买一个送朋友!
不错,第二次购买啦!
很有质感的包装,耳塞还没煲开,下了万魔煲机助手开始煲机了!
物流挺快,东西收到了,包装不错,音质嘛比之前的耳机好多了,煲了几天没什么明显的效果
耳机正在豹,现在音质已经不错了,总体满意! 有问题立马解决,赞一个!
耳机很赞,包装很精致,物流就不用说了,当天下单,次日早上就收到了,谢谢1more,谢谢Ella.
良心国货,你值得拥有:)
东西特别好,煲了半天已经出了一些效果了,但是这次做工有点小问题哦,有两处小问题,感觉容易坏。。。以后做工检查再细一点啦
已经煲了几十个小时了,确实在中高频表现不错,低音下沉还可以但是不够清亮。整体较均衡,听流行乐很好,交响乐场小了点。对得起这价格,作为入门级的性价比很好。
声音声场很小,是很小,解析力很好,耳机缠绕得不用心,线被折扁了,
包装很好,音质不错。
以上是加一联创 1MORE三单元圈铁 耳机好不好用,评价如何的介绍。下面是我的其他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海外红回来的国产耳机—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海外红回来的国产耳机—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
最数码小弟
贡献12, 距离下一级还需188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消费者报告》(Consumer&Reports),一份从未登过广告,也不看任何企业的脸色行事,拥有74年历史的权威杂志,在刚出炉的《消费者报告》杂志中,为音频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献上了福利:“Best&Headphones&and&Wireless&Speakers&for&Summer”新鲜出炉,推荐了几款最近大火的耳机、无线音箱设备。其中,来自中国的原创耳机品牌1MORE的旗舰产品:与Grado、Bose、Jabra、Marshall等一起获得了推荐。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本土的时尚潮牌Beats并没有出现在此次的推荐中。早前,在今年4月,《消费者报告》对美国市场中的耳机进行了一次“普查”。在这次检测中,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拿下了86分的高分,荣获300美元以下耳机第一。事实上,这并不是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在美国拿下的“First&Blood”。日前,1MORE携数款耳机新品参展美国T.H.E.&SHOW&NEWPORT(The&Home&Entertainment&SHOW&NEWPORT美国家庭娱乐展),与全球超过400家发烧级厂商同台,展示来自中国的好声音。在展览中,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屡获好评,最终荣获“创新设计奖”,是唯一一家获得此奖的耳机品牌。拿大奖,各种参展,1MORE耳机在美国到底有多火?2016年初,1MORE新旗舰: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在颇具盛名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大会上崭露头角,参展时当即得到了国外媒体及发烧友的赞誉。美国知名数码媒体对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赞不绝口,表示对这条来自中国的耳机有极大的兴趣!这是来自美国、全球第八大网络媒体CNET的耳机评测文章,CNET一向以来是业界公认的覆盖IT行业和数字生活领域的领先旗舰媒体。评测作者史蒂夫·古滕贝格(Steve&Guttenberg)为高端音频设备销售、唱片制作人。1MORE的三单元圈铁耳机,就是会让你惊奇不断的耳机。单从外观设计上看,就会觉得它精致优雅,脱颖而出。Digital&Trends是美国知名的科技新闻和信息网站,覆盖大多数消费类电子产品。Digital&Trends也同样给了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好评,称它是不可多得的好耳机。我邀请了几个小伙伴来试听耳机,他们都觉得听起来完美无瑕。任何一个人,只要是买过这个价位的播放设备的,都被这耳机的品质和低价给震住了!来自Mymac的一篇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评测文章,作者Ian&Scott-Parker详细的讲述了他使用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的一系列心得。他认为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在这个价格区间内,是一款无可匹敌的耳机。这款素质过硬的耳机在美国广受追捧,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低调黑金打造奢华质感,日本音频协会Hi-Res&Audio认证,超高清解析力。“单动圈+双动铁”结构,呈现自然逼真的聆听体验。4次格莱美奖获得者Luca&Bignardi&定调,还原音乐原本的声音。双系统智能线控技术,轻松hold住主流安卓与iOS手机。在天猫平台近30天圈铁耳机销量前10名中,1MORE三单元圈铁耳机排名达到第二名,已经超过索尼圈铁耳机的销量!&从销量来说就足够证明它在用户中的影响力,也说明音质确实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网友评分:
产品分类:
耳塞,内置麦克风
佩戴方式:
频率响应:
20Hz-20KHz
电商报价:
[本帖最后由 老男孩1987 于
11:52:46 修改]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媒评价中国人的智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