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数字化转型发展如何?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李存强:数字化对保险业带来四大影响
  来自国际数据公司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8年将有超过50%的大型企业拥有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实际上,对于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也势不可挡。
  7月8日,华泰人寿董事长李存强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6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上分析指出,数字化对保险业带来降低经营承保、开创新的业务模式等四方面影响,不过,数字化还面临法规、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挑战。
  “首先,数字化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包括实现智能化管理,以及简化的流程和服务;其次,数字化促使保险行业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具体实现了多触点客户接触,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客户洞察;第三,数字化开创了O2O客户经营模式"、数字化营销等新的业务模式;最后,数字化支撑建立保险生态系统。”李存强进一步解释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些保险公司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数字化转型战略。不过,可以发现,有很多保险公司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或者缺乏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这是因为很多创新的业务模式都是在出生的阶段,其影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加之保险很大程度上是存量业务为主,新业务替换老业务需要5~10年,一些保险公司并没有感觉到威胁和挑战。此外,保险行业互动频率比较低,保险公司并没有感觉到客户的行为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早前表示。
  李存强也坦言,数字化战略核心的四个要素包括:一是数据的准确、收集、分析;二是工具,即公司分析的技术可以用什么样的工具分析,建立什么样的模型;第三是人才,其实对于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是人才,因为它不是一个统计分析的人才,也不简单的是一个的人才,或者业务的人才,它应该是一个综合人才,对各个方面都要了解;还有是最后是管理的核心,要有信心。
  此外,李存强还表示,数字化应用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法律法规方面也没有全部解决,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法律监管方面的挑战;其次,是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从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来看,未来有很大的挑战;第三是新的商业和赢利模式还没有得到验证,如果一个企业不赚钱,是不可持续的。
(责任编辑:罗浩 HN0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李存强:数字化对保险业带来四大影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扫码下载APP
您是个人用户,您可以认领企业号
账号密码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我同意并遵守
免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同意并遵守
第三方账号登录
Hello,新朋友
在发表评论的时候你至少需要一个响亮的昵称
&>&&>&未来已来,看金融科技如何助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已来,看金融科技如何助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11-09 10:13
阅读:53977次
转载来源:比特网
  【中国,北京】日,“金融科技 智保未来”― ?中国 技术峰会2017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由华为与《中国保险报》共同主办,旨在搭建一个保险业内交流平台,针对 、 、AI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与在的应用展开讨论,共话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保险监管机关、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各大保险机构以及合作伙伴约16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巡视员李春亮认为,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核 力。目前,统计信息部正在探索研究建立科技发展指数,通过科学手段采集相关度量 ,对保险机构的 和新技术运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推动金融科技在保险业的应用,助力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李春亮同时强调,由于新技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数据海量化、场景移动化、处理智能化等特点,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比传统金融风险形式上呈现出更多的多样化,传播上更快、更广、溢出效应更强。行业要进一步提升 风险防范意识,各参与方要进一步加大网络防护力度,积极构建涵盖保险全业务流程的综合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为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适应现在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监管机关也有必要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华为EBG中国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刘维明认为,要充分发挥保险的核心功能,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更好的利用保险科技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业务优化。华为一直聚焦于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并进行长期的战略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平台+生态”的战略,通过提供ICT基础架构建设金融科技创新平台,为保险行业未来发展提供科技支持,驱动保险数字化转型。目前,华为的ICT解决 已广泛应用于各大保险 ,并与太平洋保险,中国人保财险开展了联合创新,在云计算、大数据与AI,数字化安全等领域进行创新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保险科技所涉及的ICT基础架构,华为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及开放架构和最完整的产品线,并且对这些技术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安全可控;同时,华为金融行业解决方案在保险行业已有广泛的实践和应用,联合合作伙伴打造了开放稳健的 ,助力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未来,华为希望基于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对客户的需求的深入理解,践行“平台+生态”的战略,为保险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与保险行业的客户一起重塑IT架构,引领保险业务数字化转型,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吴晓军指出,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保险监管,不仅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的风险识别,监测和防控能力,也有助于监管力量的增强。依托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的监管辅助系统,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分析,统计查询等数据服务,有效支持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同时,新技术还可以助力与推动监管的多方协作。信息共享平台作为跨行业的信息枢纽,有助于加强监管部门内部协作和外部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监管,形成合力。比如加强内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可以在线调阅信息。在加强监管的外部合作方面,目前中国保信已相继与公安、交通、税务、农业等部委建立了合作机制,引进了大量的外部数据,丰富了行业的数据维度和种类。
  圆桌对话
  会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信息技术总监顾晓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豆昱、华为EBG金融系统部
陈振涛发表了专业演讲;中国平安保险 副总裁马黎明、中科软寿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荣、大地财产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戴懿等嘉宾,华为公有 产品线副总裁胡维琦, 中国保险业首席顾问张强,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享。在圆桌 环节,建信财险董事会秘书、总监李若谷,华为公有云产品线副总裁胡维琦、信泰保险首席信息官聂俊华、国宝人寿(筹)首席信息官 张琦几位嘉宾针对“保险公司如何面对云化时代的到来”,进行了思想碰撞和互动交流。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4小时热文
9014次阅读
5254次阅读
5100次阅读
4940次阅读
4932次阅读
4672次阅读
4660次阅读
4604次阅读
52您已经赞过了
阅读下一篇
跨境电商双11订单较平峰期将增20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_保险新闻_中国保险网
&&&&您所在的位置: >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 日10:42 ] &&来源:[ 证券时报 ] 易永英   双击自动滚频&
&&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明确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方向: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的现代保险服务业,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这种转变会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数字化转型,能让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来看,数字化转型时机已经成熟。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让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尤其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给保险业带来了改良与变革式的发展机遇。新技术对保险公司数年如一日传统和缓慢的运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海战术行不通了。新技术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保险业转型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比如大数据分析对传统保险的颠覆式影响,在风险评估、交叉销售、理赔欺诈检测等方面冲击着基于大数法则的传统精算理论,极有可能改变传统保险的可保风险池并使之缩小。“推进新技术应用,打造发展新引擎”无疑成为保险业的当务之急。
  而随着新技术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也使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业的期望更高。过去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同质化程度较高,对保险的理解也较为单一,消费者覆盖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保险需求也不易挖掘。现在的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多元化、定制化的服务,比如购买更透明、理赔更便捷,续订也更智能等。顾客就是上帝,为了有效满足消费者对服务日益增长的期望,保险公司也必须将焦点放在如何将消费者体验进行全面数字化上。
  另外,保险业监管层这几年也一直在积极规范和引导保险数字化发展。从目前国内保险业已有的实践看,多数保险机构都已开始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以实现客户接触和业务运营的数字化,但各保险机构的新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新技术应用深度普遍较浅,行业也缺乏权威的新技术应用指引和促进政策。为顺应保险业发展趋势,及时发挥新技术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实施,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2015年保监会就开始有序增加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机构。今年又启动了《保险业新技术应用促进办法》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可以看出,监管层期望通过多种促进机制来调动行业各方积极性,形成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创新的良好发展氛围。
  谈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保险业在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人才储备不足、数字化文化薄弱等痛点要各个击破,就需要保险企业有意构建、锤炼数字化团队,一方面积极从企业外部吸纳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企业现有人员在培训、职业规划和绩效评估上做出调整,同时因地制宜调整数字化组织。更需要积极构建数字化文化,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不管保险业愿不愿意接受,数字化都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变则通、不变则壅。能不能搭上这趟快车,就要看谁更有行动和敏锐的眼光了。
  &&  []&&
?&没有相关文章.
┊┊┊┊┊ ┊
Copyright &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当前位置: &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存痛点
扫描到手机
07:41:31 & & &
  资料图。法治周末见习记者郝若希“保险业正面临环境变化,一是监管和法律环境日益趋严,二是技术驱动下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在‘互联网+’热潮的影响下,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保险相互渗透,保险企业进入新领域。”泰康保险集团法律合规部总经理靳毅在近日举办的“保险风险防范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众安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彭勇向记者表示,2011年至2016年,互联网保险业务主体从28家上升至117家,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在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下的组织与人才变革之道》报告中也指出,中国保险业迎来数字化新时代,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的趋势愈发明显,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需用大数据思维解决问题上述报告指出,以互联网、移动、社交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保险业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改变了保险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为保险公司开发直销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用户依赖度越来越高的智能移动设备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大数据将“改良”传统保险行业的日常运作,也将“颠覆”传统的保险业务边界与商业模式。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国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较快,在国际上发展水平也较高,但主要还处于拓展渠道的阶段,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卖保险,但其他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卖保险。法治周末记者发现,除了目前已经获得牌照的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之外,其他保险企业都拥有官方网站,其中多家险企开通了官网销售保险的功能。比如,中国人寿的网上商城主要销售意外险、健康险、车险、家财险。购买流程包括选产品、算价格、填信息、支付保费这四个简单的步骤。彭勇认为,现代化的软件和系统拓宽了保险销售渠道,客户购买保险越来越简单,价格愈加便宜和透明,保险涉及的各方交流与合作也更加便捷。但是,在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其他问题。比如,难以突破传统销售思维、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思维、业务模式缺乏创新、与客户沟通的互动平台效率低等。
为您推荐:
陕西女老板穿着汉服卖包子,生意兴隆一夜成&网红&
情侣闹分手割掉“爱情文身” 女子一刀下去要了男友命
21岁男生穿“紧身衣”隐藏身体秘密 不敢交女朋友
已婚女与大21岁情人幽会 被丈夫发现后竟干出这事
18岁少女游玩惨遭5男轮奸 法院轻判嫌犯还这样回应
惊呆!女子车内藏毒被捕 下身体内搜出上膛手枪
男子拆迁分到374万, 却因为这事被判刑!
女子因拿工资补贴娘家 遭丈夫拳打脚踢住院16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