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1600x和i584002600x i5 8500在同频下差多少

(Copyright)
电脑技术网专注电脑技术领域,为梦想不断努力!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首款12nm桌面旗舰!AMD锐龙X对比i7-8700K/i5-8600K首测 ZT
AMD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正式发布了Zen架构的锐龙系列处理器,顶配8核16线程,支持DDR4处理器且不带核显等特性,标志着AMD正式进入到了高端发烧友的视线中。当然,锐龙也确实给力,虽然最早的一批产品由于兼容、驱动等原因,在玩家心中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好在AMD实力够强,随后的优化补丁、固件更新也确确实实的挽回了锐龙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并真正把锐龙正式推向了发烧级的舞台,赢得了DIY玩家们的认可。自然,锐龙的诞生标志着AMD重夺高端DIY市场的信心。同样的,这一经过几百位工程师历时两百多万小时研发的产品,AMD也不希望它就止步于此。于是,我们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后续之作——第二代锐龙(2000系列)诞生了。而本次给大家带来的,则是来自AMD锐龙的R5 2600X以及R7 2700X两款处理器的评测,这两款处理器一款面向游戏,一款面向更高一级的发烧、直播。其实早在AMD之前公布的线路图上就可以看到,今年4月份推出的必然是Zen+架构的处理器,而AMD正式把这一系列的型号定位在2000。因此本次测试的两款CPU:R7 2700X以及R5 2600X则分别对应早期的R7 1700X以及R5 1600X。再来说说本次测试的处理器,这次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代号为Pinnacle Ridge,采用了12nm的Zen+架构。其R7 2700X拥有8核心以及16线程,其主频为3.7GHz(Boost 4.3GHz),并且拥有8*512KB的二级缓存以及16MB的三级缓存(共计20MB)。而R5 2600X拥有6核心以及12线程,其主频为3.6GHz(Boost 4.2GHz),并且拥有6*512KB的二级缓存以及16MB的三级缓存(共计18MB)。随着处理器发售的,还有400系列芯片组,而本次首发的高端型号则是X470主板。当然,与Intel不同,X470主板依然使用的AM4接口,因此虽然是X470,但仍然支持上一代的AMD锐龙一代处理器。同样的,即使是300系列主板,通过刷新BIOS也可以增加对锐龙二代处理器的支持。相比300系列主板,400系列主板最大的改进就是增加了针对CPU供电进行的优化改进(锐龙超频的时代要来临了?)。同时,X470也增加了对AMD STOREMI(固态、硬盘混合加速)技术的原生支持。那么,这两款处理器究竟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开箱:RGB LED幽灵散热器:与初代锐龙相同,二代锐龙依旧保持了灰、红相间的配色,新一代的R7 2700X自带Wraith PRISM“幽灵”RGB LED散热器,而R5 2600X则标配了Wraith PRISM“幽灵”散热器(非LED)。当然,两款散热器在扣具方面也略有区别,其中R7 2700X使用的是扣具式散热器,用户在需要安装时直接将散热器扣在散热器支架上即可轻松完成安装。而R5 2600X使用的则是螺丝固定式散热器,用户需要先将主板上的散热器支架卸下,然后将散热器通过固定弹簧螺丝拧紧在主板上,因此在安装方面,R5 2600X比较费劲。R7 2700X(左)以及R5 2600X(右)处理器处理器背面,因为同样是AM4接口,所以背面与上代相比并没有不同。测试平台:本次测试会使用Intel的两款处理器来做对比,所以用到2个平台,同时仅修改BIOS的内存X.M.P.模式为配置1(DDR4-3400),其它均保持默认设置,并不做任何改动。测试使用的内存为芝奇的F4-GSXW。测试使用的主板为技嘉的X470 AORUS Gaming 7。测试使用的显卡为迪兰恒进的DEVIL RX VEGA64 8GB。最后,整体测试平台。测试项目:因为锐龙系列处理器并没有融合显示核心,因此整体测试都是使用了独立显卡来进行显示。测试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系统带宽测试、CPU理论性能测试、CPU基准性能测试、CPU渲染性能测试、3D基准性能测试以及游戏测试。注:由于体质和环境等原因,本次不做超频以及温度测试。系统带宽及CPU理论性能测试:该测试部分使用的是AIDA64这款检测软件,软件的版本为5.97.4600,该版本已经增加了针对AMD锐龙二代处理器的支持。测试系统带宽使用的是软件的“内存与缓存测试”功能,而CPU理论性能测试则是用到该软件的“GPGPU测试”功能,值得一提的是,GPGPU测试时仅测试CPU,GPU选项去掉。在系统带宽测试方方面,AMD锐龙第二代处理器可以说是各方面占先,无论是在内存,还是在3个级别的缓存的读取、写入、复制以及延迟方面,甚至R5 2600X都足以和i7-8700K媲美了。而在CPU理论性能测试方面,单、双精度的性能、整数以及单、双精度浮点的应用依然是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弱项。CPU基准性能测试(一):在基准测试中,使用到的软件则是CPU-Z的单、多线程测试,PCMark 10的Extended模式测试,Super PI的32M计算用时,wPrimi的32M以及2014M计算用时,此外,还有WinRAR单线程以及多线程的处理速度。在CPU-Z的线程测试中,无论AMD的锐龙R7 2700X还是Intel的酷睿i7-8700K以及i5-8600K,单核心的情况下均只能达到AMD锐龙R7 1700X的128%性能,而在这方面R5 2600X则稍微逊色点,只有122%。不过在多线程的情况下,R7 2700X还是达到了前代处理器R7 1700X的116%性能,其余处理器均未能超越R7 1700X。在PCMark 10的Extended模式中,R7 2700X进比i7-8700K差了38分,而R5 2600X则比i5-8600K高了近189分。Super PI的32M计算时间要长一些,将近8-9分钟左右,不过可以发现的是这项测试确实并非AMD锐龙处理器的强项,其计算时间均要落后与Intel的处理器。在wPrime 32M计算中可以发现,用时最短的反而是i5-8600K,在这方面的计算能力,AMD锐龙仍旧稍逊Intel一筹。wPrime 1024M的计算,仍然是i5-8600K领先,单比多线程的R7 2700X以及i7-8700K的话,其实差异不大,双方仅差了13秒左右。CPU基准性能测试(二):在Fritz Chess Benchmark中,AMD锐龙处理器的表现要比Intel好一些,其中R7 2700X与R5 2600X均领先i7-8700K和i5-8600K约2000分左右。在WinRAR的单核心基准压缩测试中,锐龙系列处理器略逊色于Intel酷睿处理器。在多核心的WinRAR基准测试中,R7 2700X与i7-8700K的表现相仿,不过得益于6核12线程的魅力,R5 2600X要比单纯6核心的i5-8600K高出了23%了以上。CPU渲染及3D基准性能测试:本页所含测试内容为CINEBenchmark R15的OpenGL帧数测试,以及CPU测试。同时还有3DMark的Time Spy测试和VRMark的Cyan Room测试。在CINEBench R15的OpenGL测试中,R5 2600X的帧数反而是最高的,相比之下R7 2700X的得分确是最低的。在CPU测试中,则可以看出来R7 2700X一枝独秀了。以高出29%的成绩来碾压全场。3DMark的Time Spy模式下,仍然是R7 2700X的得分遥遥领先,而R5 2600X虽然不低i7-8700K(差距644分),但是以1340的差距领先i5-8600K。得益于新架构的优势,在VR游戏的性能表现上,AMD锐龙第二代处理器可以说完胜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而在VRMark的Cyan Room测试中,Intel的i7-8700K甚至不敌自家的i5-8600K。游戏测试:本次游戏测试的内容有《起点灰烬:扩张》的CPU Benchmark,《文明6》的AI Bechmark,《绝地求生》的Fraps FPS Benchmark以及《古墓丽影:崛起》的Benchmark和《最终幻想15》的Benchmark。共计5款游戏。在《起点灰烬:扩张》的CPU Benchmark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该游戏对于多核多线程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拥有8核心16线程的R7 2700X遥遥领先,其次是主频较高的6核12线程的i7-8700K,然后是主频略低同样是6核12线程的R5 2600X,最后才是仅有6核6线程的i5-8600K。《文明6》的AI Benchmark则需要针对电脑的回合进行计算,通过该测试可以发现,4款的差距都不到1帧,其中计算最快的是i7-8700K,R7 2700X次之,然后是R5 2600X,而Intel的i5-8600K则排名最后。比较遗憾的是,在《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中,AMD的R7 2700X以及R5 2600X均要逊色于Intel的处理器。Intel要比AMD在吃鸡中高出10%左右。《古墓丽影:崛起》的Benchmark则是通过计算平均值来进行得分,而通过游戏自带的Benchmark工具可以发现,表现最好的是R5 2600X处理器,其次是R7 2700X处理器,然后是Intel的两款处理器,最多仅有2帧的差距,整体差距并不明显。《最终幻想15》的Benchmark差距并不是很大,仅有1%左右,不过在该作的表现上,AMD的锐龙系列处理器仍旧稍逊一筹。测试总结:第二代锐龙处理器能够让我们看到AMD的诚心,且AMD的处理器正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游戏中已经超过Intel的处理器了。第二代的锐龙在兼容、优化甚至是TDP上都做的非常完美,且在一些多线程的任务中,也得到了非常出色的发挥。可以看到的是,AMD在进步,且AMD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玩家免除了换CPU就得换主板的痛苦,也因此,我们可以说本次AMD处理器表现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能够在很多地方与Intel的主打产品战的不相上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AMD的驱动跟上,锐龙在游戏的表现还能得到更加出色的发挥!
这些回帖亮了
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
牙膏厂多方便啊,换CPU直接把主板一起换了,省事;反观农企,换个CPU还要刷bios,真麻烦/txtx
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
引用1楼 @ 发表的: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你就说买哪个吧
引用2楼 @ 发表的:你就说买哪个吧看需求了,吃鸡就买8600k,其他需求买锐龙
进步值得肯定,不过目前价格没优势
牙膏厂多方便啊,换CPU直接把主板一起换了,省事;反观农企,换个CPU还要刷bios,真麻烦/txtx
然而我看了很多游戏测评都是IU完胜
玩吃鸡还是iu吧,不用考虑
等过2个月价格稳定以后,2600X一套也就2000吧,不知道8600K一套多少钱
锐龙一代对7代
二代对上了8代 好好好 very nice
两家再干2年 就可以换新u了
还是老观点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玩游戏iu,其他au考虑价格的情况下,玩游戏iu和au大概得有7 3开,看预算,其他au
引用9楼 @ 发表的:锐龙一代对7代
二代对上了8代 好好好 very nice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
引用12楼 @ 发表的: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其实还是有点错位的
发布时间有错位
实际上1代性能已经领先7代不少了,和8代对标问题都不大。
2代提升算是正常挤牙膏范畴的。。。
2代补上游戏和内存性能方面的短板,变得更均衡了
锐龙送散热还真不如送个核显亮机,有很多工作需要高性能CPU,但不需要独显,这个时候为了亮机只能买二手入门独显,即便如此还是花钱太多,因为散热并不贵。
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
引用15楼 @ 发表的: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单核5.1吧
显卡不行就iu,显卡好随便买
引用12楼 @ 发表的: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太多二货拿一代锐龙对8代了
引用15楼 @ 发表的: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找颗8700k超上去就行了 再说8080k全核睿频是4.4
引用14楼 @ 发表的:锐龙送散热还真不如送个核显亮机,有很多工作需要高性能CPU,但不需要独显,这个时候为了亮机只能买二手入门独显,即便如此还是花钱太多,因为散热并不贵。淘宝个亮机卡。。
不过你说的对,我也觉得不如集成个核显点亮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83人参加团购549.00元&1199.00元
42人参加团购309.00元&499.00元
638人参加团购649.00元&999.00元
281人参加团购348.00元&499.00元
129人参加团购238.00元&399.00元
179人参加团购378.00元&699.00元
100人参加团购269.00元&769.00元
382人参加团购569.00元&999.00元
197人参加团购479.00元&1199.00元
597人参加团购139.00元&299.00元
428人参加团购386.00元&969.00元他们说锐龙同频下只相当于四代i7i5水平,是真的吗?【am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9,136贴子:
他们说锐龙同频下只相当于四代i7i5水平,是真的吗?收藏
他们说锐龙同频下只相当于四代i7i5水平,是真的吗?
数码家电「天猫618」抢100元大额券,先到先得!每满,大屏满减,惊爆狂欢!「天猫618」全民狂欢&嗨&购,理想生活上天猫!
精神股东们说的都是真的
单核的话差不多吧。
你玩网游还是安心买iu吧
免得到时候被带节奏又怪au
单核真的,多核秒四代全家
如图,自己感受
是的推荐买牙膏厂硅脂u
是的,iu最吊了
喜爱福的话,1800x也比不上7350k
然而四代八代都没多大差距
单核差不多多核能打7700K至少
单核应该比4代略低一些,不过其实4代iu的单核和7代也很接近的。。。
你以为iu4567代单核同频提升了多少?加起来有百分之十五?五代基本原地踏步 我原来也是换ryzen的
lz措辞不当啊,什么叫“只相当于”,能到4代很不错了好不好。当初我们预测能到snb和ivy都是大成功了。上代fx单线跟那啥一样,ryzen一下能到4代很了不起了。4代单线又不差,6,7,8代单线又没区别。
跑r15单核同频率好像比4790k低一丢丢吧,没亲测
ryzen没有SMT的加成单线程还不如haswell...实际上ryzen卖点是单核不差的基础上多核能力强,性价比高
cb r15介于5代和6代之间,有测试
同频差不多,*冒烟还是差不少的
5-6之间 但是牙膏4-8代提升提升极小
相当于5代(Broadwell-E水平)
单核有6代了,我从i7 4790四代换上去的,有提升
同频也得看内存,特别好的内存同频下不比6、7差,但是6、7还能多超一些,不过最低也有四代的单线程性能
登录百度帐号第二代锐龙究竟好不好?这车值得上!_应用_电脑爱好者
第二代锐龙究竟好不好?这车值得上!
15:26 标签:
早上的《新闻茶泡Fan》已经公布了第二代锐龙的简要测试成绩,不过可能许多小伙伴一头雾水,它究竟怎么样大家还是想进一步了解一下的。第二代锐龙应该说是在第一代锐龙基础上的改进,比如使用更先进的12纳米工艺制造、改进核心效率、提高内存和缓存效率等等。显然单纯从测试成绩看它已经是很优秀了,不过具体到使用上,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功力呢?
直追酷睿的单核性能
虽然我们现在总是听到处理器有多少个核心、多少个线程的宣传,但是不要忘了,很多应用还是非常看重单一核心的执行效率,这就对单一核心的效能、频率提出了要求。最简单的例子,网游看重CPU单核心性能及内存容量,3A类游戏大作也是看重单一核心+显卡的性能。应当说第一代锐龙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第二代锐龙的表现如何呢?从小编用锐龙7 2700X跑分的结果来看,单一核心性能比第一代锐龙7 1800X有了明显提升,而且和8代酷睿i7-8700K的差距大幅缩小,差距在15%左右,这个提升可谓十分明显了。如果考虑到8700K的单核睿频高达4.7GHz,那两者的单核性能还更接近一些。在实际使用中,两者的运行速度应该相差极小&&显然,第二代锐龙在单一核心的执行效率上还是下了大功夫的。
多开是锐龙的强项
游戏多开,多任务运行,这些都是锐龙系列CPU的优点,第二代锐龙更进一步。比如游戏双开和直播、边工作边听歌等日常,都要依赖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很多文件压缩工具、微软Office等更是可以同时使用尽量多的线程工作。二代锐龙多核心的总体性能确实不错,在跑分中就可以看出,锐龙7 2700X的多线程性能比酷睿i7-8700K高出12%以上,十分惊人。
对了,小编发现在全线程全速运行的处理器测试中,锐龙7 2700X和酷睿i7-8700K平台的功率竟然是一毛一样的,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线程更多的锐龙测试成绩可都是妥妥压制对手的。
玩家的最好搭档
估计有很多小伙伴更关心实际使用体验,特别在是3D游戏中的表现,小编自然也不会忘记这一点。在近似配置下(同内存、硬盘、显卡),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平台的3D游戏性能已经与对应的酷睿平台基本持平,比如用锐龙5 2600X或酷睿i5-8600K搭配Radeon Vega 56显卡时,在《古墓丽影:崛起》和《彩虹六号:围攻》中,两者的帧速几乎完全一样。这样一来,对游戏玩家来说实在是好消息&&不仅仅是游戏性能,在多开游戏环境中也能游刃有余,甚至是游戏直播时锐龙2也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主板应该如何选?
AMD在推出第二代锐龙的同时还更新了主板芯片组,说起来也是好笑,400系列芯片组的横空出世,就是要压制一波来自对手300系列芯片组+8代酷睿的攻势,毕竟数字大就是正义(笑)。目前看400系列芯片组主要特点就是增加了存储加速功能AMD StoreMI,另外就是对新核心、更高处理器和内存频率的支持更好。但是,400系列与300系列主板其他方面几乎没什么差别,应该说更偏向高端用户,所以在搭配锐龙7 2700X这样的高端高频型号时,小编建议大家选择新的X470主板,而选择锐龙5 2600这样的中端型号或未来的二代锐龙3 CPU时,只要搭配B360板就完全可以了,性价比绝对杠杠的。Boost! 第二代锐龙澎湃加速:AMD RYZEN 锐龙 5 2600X 处理器 &7 2700X 处理器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Boost! 第二代锐龙澎湃加速:AMD RYZEN 锐龙 5 2600X 处理器 &7 2700X 处理器
追加修改( 10:56:04):第二代锐龙的架构是ZEN+,基本上是为了补齐1000系列的短板,根据实测,M.2/PCI-E的 NVMe SSD读写性能提升了很多,用了优化后的12nm制程,能效比更高,同时也可以挑战4.3G甚至更高的频率,可以支持DDR4 3600 的内存频率,降低CCX内核之间的通讯延迟,使得游戏性能有了相应的提高。
AMD Ryzen 的 X系列的 XFR2和Precision Boost,能够实现全核心自动超频,基本上压榨了CPU的全部性能前言▲一年前,Ryzen 锐龙系列万众期待中登场,在沉闷的市场上搅风搅雨,搅动了一池春水,身为二代目的第二代锐龙,在官配CP &X470主板的辅助下,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第二代锐龙&▲第二代锐龙的外包装跟第一代锐龙的外包装差别不大,我特别喜欢那个具有禅意的圈。▲背面还是橙色+多国语言,上面有产品的封条▲拍个照完拆封条▲内部还是这样两个盒子,一个盒子是CPU,另外一个是官方标配▲我们先来看看 第二代锐龙CPU的真容吧▲第二代锐龙 & Ryzen 5 2600X真容 和他的贴纸小伙伴。R5 2600X看上去跟R5 1600X没区别?,外观上是这样的,然而第二代锐龙采用更先进的12nm制程,AMD官方宣称,2600X与1600X在同频下,2600X的功耗降低11%。▲氮素,R5 2600X的默认频率已经大幅度提升了,3.6G的基础频率,最高BOOST到 4.2G,是的,你没看错,突破了原先的3.9G频率墙了。▲默认的原装塞铜散热器,一般说来,要获取更佳的性能跟使用体验,还是上更好的散热器,最好是双塔的。▲Ryzen 7 2700X作为目前登场的锐龙家族里性能最强的CPU,性能更是有了很大的提升,都超越了他的前辈R7 1800X.▲AMD官方宣称,同样功率下,R7 2700比 R7 1700理论性能在CB R15 里提升16%。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第二代锐龙的官方指定CP官方指定CP之一,msi X470 GAMING M7 AC▲msi的 X470 GAMING M7 AC是 msi在X470这一系列主板的旗舰级,堪称msi AMD平台民用级旗舰中的旗舰。目前京东还赠送一条价值729元的芝奇DDR4 3000 8G幻光戟内存。▲背面有该主板的特色,以及支持的一系列接口的类型、数量,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说明书▲主板以黑灰色配色为主,整张主板从观感上,给人以做工扎实的观感。▲极尽豪华的CPU供电区,而且还有为了挑战更高频率准备的双4+4供电接口,无一不彰显其主打强大的超频能力。▲DDR4内存插槽有钢铁装甲覆盖,增加内存插槽的强度、稳定程度,在24pin供电旁边有EZ故障指示灯,在主板的背面还有一排RGB炫彩灯。▲流光溢彩的炫彩灯,GIF压缩太高了.......▲在PCH旁边有6*SATA 6G接口,还有两个USB3.0接口,DeBug灯,以及5V LED供电/控制接口——可以用来控制水泵头的RGB灯效。旁边的帽子是X470 GAMING M7特有的 “HW GAME BOOST”快速超频旋钮,旋钮旁边还有电源键跟重启键,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方便操作。▲&“HW GAME BOOST”快速超频旋钮在BIOS里设置成HW模式,就能快速旋转至相应档位,进行快速超频(自动电压的情况下),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锐龙2的强大超频能力。▲PCH延伸出的两翼覆盖住M.2接口,可以为M.2接口的 NVMe SSD提供散热,两条SLI/CF双卡PCI-E X16插槽上都有钢铁装甲加以覆盖加强机械强度、刚度。还有第三条从PCH引出的PCI-E 全尺寸插槽。▲打开PCH散热,露出了内部两条M.2 NVMe SSD插槽,从图中可以看到,M7主板支持 3* PCI-E X1扩展卡插槽,以及3条全尺寸的PCI-E插槽。▲比如我把我的建兴T11 512G装入,就可以盖上并锁上PCH大散热片了。▲做工非常扎实的板载声卡,以及丰富的滤波电容群,做工堪比部分独立声卡,旁边照例有RGB LED玻璃纤维环绕。▲i/O接口极其丰富,由于没有集成显卡的视频输出,左边是广受超频用户好评的一键清空CMOS按钮,特别适合超频失败之后的使用情况。中间把无线网卡的接口集成在这里了,插上配件里的天线,就能用了。USB 接口种类、数量丰富,满足日常使用,板载7.1声道输出。▲配件极其丰富,有5V LED供电接口,板载无线网卡天线接口,以及很多常用的配件都可以在这里挑出,个人觉得配件极大满足了我各种奇葩的使用需求。▲R5 2600X与 R7 2700X坐上冰封王座。的干将 &芝奇 狙击者X 内存条▲芝奇作为著名的内存厂家,这次推出了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内存套装,天猫有1349的套装价格,就是没我喜欢的战舰白,只有转头去1399的购买。这对芝奇 狙击者X套装为 DDR4
&小参数C19。▲芝奇 狙击者X DDR4 套装正体,我比较喜欢这种 黑白配色+迷彩的样式,黑色为主体,典雅大气。迷彩视觉效果好。▲背面比正面多了个铭牌,上面有品牌、型号、参数等信息,背面与正面整体风格非常一致。▲再来几张图,看看这对内存.如果配上白框黑叶,那是非常搭的。▲DDR4 3600的运行频率,实测支持两档XMP,小参数为C19-19-19-39 &1.35V▲把内存插到主板上先锋官,迪兰恒进 Vega??&▲Vega??是矿卡中强大算力的显卡,当然Vega??的游戏性能也是相当的出色,像这款迪兰恒进&DEVIL RX&Vega??是非公版。▲背面有产品的特点▲掏出内部的所有配件,铺在展示台上,有显卡本体,说明书,驱动光盘,质保卡,Devil身份卡。▲显卡表面是红色的塑料,外层覆盖磨砂哑光喷涂的金属,摸起来手感非常的爽,造型是经典红黑配色,颜色亮丽又不失稳重。三风扇+双槽高度的散热塔体,加上风扇的厚度,整张显卡达到3槽的厚度。▲全覆盖式金属背板,可以提高显卡的强度、刚度、扰度。整个显卡也是越肩高的,高显卡,挑选机箱的时候,要注意兼容性。当然,散热与静音效果比公版更出色。▲顶部有一个三挡bios切换开关,能够切换成静音、标准、挡模式,顶部的DEVIL LOGO在通电时会发红光。▲顶部的外接显卡供电接口为8+8pin,旁边有一排LED灯是负载指示灯,可以初步判断负载情况。旁边还有个开关,可以调整LED发光的颜色,红、蓝、或者关闭。▲当然选红色咯▲俗称三槽大面包是也............▲只提供2*DP接口 与 2*HDMI接口。这张迪兰 DEVIL Vega??能够在裸机平台上很好的卡住主板,使得整张显卡不会屁股一沉,使我非常惊讶,细节之处的调整相当不错。书记官 &希捷 酷鱼Pro 10T▲反正大、又静音就可以了军需官 &XFX XTi 1000▲这次我把我手上最好的钛金电源扛出来了,让其提供澎湃原动力。XTi原装模组线就支持 CPU & 2*(4+4)pin的供电,如果想要在电源上少投入,可以购买XTR550+Element Ti 镀银线,或者其他模组电源+定制模组线,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XFX XTi 1000电源正体,也是亮眼的红黑配色,散热风扇为13.5cm风扇,密密麻麻的模组线接口。▲该电源随处可见的XTi 1000的标识,背面有铭牌,可以看到+12V的输出电流有83A,+12V输出功率996W,根据ATX 2.31规范 +12V输出功率 ±10W,标注为总功率,所以为1000W▲我这次采用Element Ti 镀银模组线,然而缺一条CPU的 4+4,所以采用原装模组线来使用....整机搭建好大概这个样子▲......没时间好好理线了,我先上机,为大家奉上第二代锐龙 R7 2700X 与 R5 2600X的性能吧测试性能汇总▲理论性能测试组加入了8700K+GTX1070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但是由于驱动版本问题,GTX1070 的VRmark性能腰斩,不加入对比。比较有趣的时候,2600X+Vega??的部分测试成绩竟然超过了2700X+Vega??,看来2700X还需要再进一步优化下。2600X的理论性能已经距离8700K非常近了。▲游戏测试项目,有些游戏拉得开差距,比如运算量高的文明6、奇点灰烬类,绝地求生,则反映在最高帧与最低帧有轻微不同,总体来说,R7 2700X是性能非常出众的,R5 2600X用来玩游戏的话,性价比突出。Ryzen 7 2700X(默频)+ Vega?? 上机实测理论测试▲CPU-Z + GPU-Z素质四联,基本上可以窥见这套平台核心配置的样子。▲利用CPU-Z的测试项目对R7 2700X + 芝奇 狙击者x + X470 M7套装进行性能测试,得分已经超越了前辈R7 1800X▲熟悉象棋运算的朋友们都知道,国际象棋最多支持12线程调用,所以这次采用双开国际象棋运行,并把最终得分累加。▲用Aida 64的Benchmark对内存跟CPU进行测试,芝奇狙击者X &DDR4 3600读、写、复制、延迟如图所示,R7 2700X得益于高频率,各项参数比之前的R7 1800X都有了提升,延迟更低些。▲虽然CinBench R11.5过时了,但是也是可以如实的反映CPU的性能,R15则是广泛的用来测试CPU+内存的性能,没错,如果你有B Die的内存条,上了高频率,用上更低的时序,分数能更高。散热也很关键。▲3Dmark Fire&Strike模式素质3连,采用STEAM版,并更新到最新版,然而认不出第二代锐龙,我也是很惆怅的。▲Time Spy 素质二连。▲压力测试.....用来测试下最高功耗▲Steam版的 VRmark也是认不出第二代锐龙.....部分游戏测试结果展示为了篇幅跟方便阅读,我就展示手打天下的游戏的GIF,有Benchmark展示出来也没意思,直接看表格吧。▲吃鸡 1080P 超高特效玩耍,用afterburner来记录FPS,并截图▲2.5K 分辨率超高特效同样再来落地成盒一遍▲文明6 迭起兴衰,最高特效,啥都拉到最高.......哦,忘了开抗锯齿了........算了反正24寸的4K看不到狗牙。▲读取罗马文明345回合存档,并且记录FPS▲巫师3 特高特效 &1080p,然后让杰洛特大爷往人多地方钻吧,这样更能考验整台电脑的性能,并做记录▲2.5K的分辨率再来一遍吧.........我等等2600X还要重复之前2700X的动作............Ryzen 5 2600X(默频) + Vega?? 上机实测理论测试▲重复刚刚的动作再来一遍....可以看到R5 2600X 比 R5 1600的提升.......诶?没X????▲2600X跟2700X的成绩差距很大程度来自于0.1G的频率差,然而,这个可以用过超频来弥补.....▲CinBench 双子星测试,感觉R5 2600X 比 R7 2700X对散热要求低一点。▲3Dmark 素质5连▲诶?用错截图了?算了随便了,反正都一样的........Time Spy理论上测试效果更好,就是更费时间。▲VRmark 素质三连部分游戏测试你看累了?......▲落地成盒 1080p 超高特效,走起。▲顺丰快递员工培训上岗继续,2.5K 超高特效走一波▲文明6 迭起兴衰,再来一遍,这次不是再来一个回合了。▲巫师3 1080p 特高特效▲杰洛特大爷,我知道你想打昆特牌,你忍一忍,最后一次了,2.5K分辨率 特高特效总结▲第二代锐龙可以看成是之前锐龙的官方超频版,但是第二代锐龙的频率会达到更加高的高度,楼主试了下 1.382V 4.3G的 R7 2700X是可以达成的,就差个好的散热器了。普通版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频率会更高,功耗倒是基本维持不变。总体来说,这次提升是看得到的,大家可以试着挑战高频率,技术高超+运气好的玩家应该是可以挑战更高的的频率。▲R7 2700X是颗在性能上给人印象深刻的CPU,更适合多任务运行。R5 2600X在游戏与性价比上给人印象深刻。最后郑重推荐喜欢风冷的,用R7 2700X的朋友们,郑重考虑上面三款散热器。什么挡高内存??????你们好好合计合计,适当时候可以改一个12CM风扇。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5)
文中提到的商品
【轻众测】埃微能量运动手表P1
ViewSonic优派 M1 便携式投影机
Kelon 科龙 1P26 大1.5匹一级变频冷暖空调
水星动力Wide Wheel 猛兽版 电动滑板车
【轻众测】EraClean Keeper 汽车空调滤清器
Danny Robot 小丹机器人
福维克Kobold VK200+SP530 二合一硬地清洁机
KNOMO CROMWELL克伦威尔卷盖双肩包
小米8 智能手机
赞88评论120
赞126评论56
赞106评论59
赞1094评论445
赞669评论234
赞602评论323
赞456评论228
赞657评论35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1600x i5 84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