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国零售业巨头火了一年,阿里京东腾讯巨头混战,谁的

阿里、京东、腾讯纷纷开设线下店,巨头鏖战新零售|阿里|腾讯|京东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阿里、京东、腾讯纷纷开设线下店,巨头鏖战新零售
天猫小店落地,欲打造1000家天猫小店继无人便利店、盒马鲜生之后,阿里巴巴在线下零售市场的布局再度发力。8月28日,阿里B2B事业群旗下零售通事业部宣布,将利用阿里巴巴的大数据优势,帮助全国600万家零售店,提升这些零售店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同时,阿里还将在未来一年新开一万家“用数据武装”的“天猫小店”,成为社区生态服务中心。据阿里介绍,目前零售通已覆盖了50万家商店,过去几个月,零售通每月环比增长超过50%,7月同比增长28倍。未来一年, 零售通的目标是覆盖100万家门店,店均SKU数和店均GMV继续翻倍,2020年占到B2B市场的三分之一。自去年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阿里相继收购了银泰商业、百联集团等大型线下超市集团,还推出了多个无人超市门店,并大手笔打造盒马鲜生。此次零售通事业部推出的社区小店激活计划,可谓阿里巴巴为推进“新零售”战略而再一次出招。阿里巴巴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表示,“未来,天猫小店既是一个超市,又是一个邮局,还是一个旅行社,甚至是一个社区银行”,林小海说,每个数字化的天猫小店,背后还和经销商、品牌商的工作台对接,小店所有对用户的销售服务,都不再是一个终点,而是用户洞察的起点。目前全国零售小店数量已超过600多万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夫妻老婆店。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表示,“这些小店70%以上在3-5线城市,80%的店主年龄超过45岁。平均营业时长超过12小时,还要解决选址装修、采购定价、销售收银、售后服务、客户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此辛苦,却只能赚到微薄的收入,零售通的使命便就是帮助他们走进DT(数据)时代。”不同于传统便利店的加盟打造统一品牌,1万家天猫小店将是“千店千面”的形式。根据店面大小,老板年龄、资金状况,方圆一公里内消费者的画像决定商品种类,林小海介绍“如果他周围邻居有100条狗,我们会推荐他卖狗粮。如果他附近的邻居有一百个孩子,我们会让他卖尿片。”不过,这种加盟模式的社区店,其实和京东早在2016年启动的火车头1号项目——新通路很相似。线下新零售火热,猫狗大战拉开新战场序幕按照京东的说法,京东要在线下开一百万家便利店,并且一半都开在农村。因为偏僻的地方由于竞争少,农民反而要比城里人花费更高的价钱去买同样的商品,而且还不一定买到的是正品,甚至在洗化领域,百分之八十都是假的,农民本来挣钱就少,现在还受到这样的价格歧视,这是不公平的,京东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不公平,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花最少的钱买到正品。此次,天猫小店的布局难免会引来争夺线下流量的“猫狗大战”,但值得注意的是天猫和京东布局线下领域,除了抢夺线下流量以外,也在拓展着线下支付场景,因为网民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达到61.6%,而随着网民在超市、便利店等线下实体店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结算习惯的进一步加深,线下支付领域将成为阿里和京东的抢夺热点。有趣的是,阿里涉足线下的同时,腾讯也瞄准了线下,目前微信首家官方品牌形象店WeStore已经在广州正式开业。腾讯 We Store发售微信周边8月28日,腾讯旗下的零售实体店在广州正式开业,首家零售实体店被命名为We Store。根据微信官方消息,WeStore 产品线主要包含自研的经典系列、IP系列、涵盖文具、生活用品、电子产品以及跨界联合款产品。(主打绿色主题的We Store)比较有趣的是周边商店,以小件商品为主,官方将其分为了文具、生活、数码、联合款四大类。更包括了以红包、聊天气泡和表情包为原型的一系列物件。至于购物消费方式当然也和微信有关,店内物品可以通过We Store小程序实现购物。具体流程就是:扫描商品二维码、选择取货地点、提交订单并微信支付、收到提货二维码店内取货。不过,目前We Store仅对腾讯员工和访客开放。线上流量红利流失 巨头抢占线下新零售战场自从2016年马云在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关于“新零售”的讨论和探索就从不未停止过。对于“新零售”的理解,马云认为,单纯地做线上的电商平台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只有结合线下去做,全渠道销售模式才是未来的趋势。互联网是一个工具,是链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方便我们管理资源的一个运营工具。在马云看来,“新零售”的核心是“线上+线下”。线下零售的核心资源是门店,提供用户亲身体验,更好的导购服务,并且有场景化消费的特点。这正好与电商的价格透明、个性化推荐、快捷支付、送货上门等优势形成互补。两者结合能更好满足消费者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的综合式体验。部分资料参考自:北京商报、华尔街见闻。本文由清科私募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新零售火了一年,阿里京东腾讯巨头混战,谁的打法更见效呢?新零售火了一年,阿里京东腾讯巨头混战,谁的打法更见效呢?西域刀客百家号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各大科技巨头争相入场——腾讯牵手永辉超市、入股家乐福,阿里推出盒马鲜生试图重构业态,京东、联想等企业也在创新型跨界超市、体验式专业连锁、IT零售等领域摩拳擦掌,祭出各自的杀手锏。新零售很火,但各家商业模式、侧重点、自身优势却各不相同。在这场大战中谁的运营模式更高效、谁的布局更迅速,谁的打法更能切中用户痛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梳理。盒马鲜生:集餐厅超市于一身,O2O一体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是新零售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在阿里旗下品牌盒马鲜生的运营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着产品迭代,探索新零售概念的落地商业模式。盒马鲜生集餐厅与超市于一身,打通线上APP下单和线下实体店购买两种渠道。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盒马推出无起送金额3千米内30分钟免费送达、无条件退货、退款支付宝即时到账等服务,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东:日开千店放豪言,赋能线下统一货源阿里在新零售方向的运作打响了各大巨头在此领域布局的争夺战。4月12日,刘强东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宣布,京东要每天开1000家店面,每300—500米就要有一家京东便利店。这是京东在新零售领域下的又一封战书。京东便利店最大的特色在于削减进货渠道,搭建便利店主与供应商之间的渠道,实现京东、线下店铺和供应商三方的利益最大化。除了主营的商品零售,还提供其他生活服务等业务。但这种模式下对于店家的统一管理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旦出现鱼龙混杂等情况,将对品牌的声誉会造成打击。联想:新零售助力产品发售,直营店切入消费场景事实上,新零售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一种思维,包括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用户为中心、精准营销等等。联想将这种思维运用在了智能手机与其他产品的销售渠道上,规范产品上市、门店建设、人员培训等环节,呈现给用户更加统一、简单的购物体验。日,联想首家新零售店在北京金源燕莎购物中心开业,这家“智生活”店内设置了私人订制、互动课堂、智选生活多个专区,满足了社交化、体验化的诉求,为消费者搭建了舒适的购物场景。新零售不仅可以在线下获取流量、增加用户粘性,而且在日常产品销售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日,联想手机新品lenovo s5正式首销。作为联想手机的重要战略渠道合作伙伴,联想新零售国内所有直营店在20日发布会当天就完成了实时换装,消费者可以到附近门店进行体验和购买。此外,对于线上购买用户,门店10千米范围内可享受4小时极速达,有些顾客甚至1小时就拿到了新机,真正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精准配合。纵观以上企业的新零售布局,每一家都是结合了自身的优势,比如京东的物流、阿里的大数据,联想的供应链能力等,在特定领域进行深耕。众多玩家各展身手,你更看好哪家呢?(文/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西域刀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西域刀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1月12日电(常涛)在当下最火爆的新零售领域,似乎一直都是阿里和京东在唱对台戏。前者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后者京东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双方你来我往,暗暗较劲。对比之下,腾讯则显的平静了许多,而且似乎一直徘徊在新零售边缘。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都在做新零售,阿里、腾讯、京东三巨头布局手段又有何不同?
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COO任宇昕阐释腾讯&智慧零售& 战略 中新经纬常涛 摄
阿里:以投资入股方式布局新零售,一年花了640亿
&新零售&的概念首次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提出,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对&新零售&作了阐释:&纯电商时代将要过去,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的新零售&。
依靠强大的资本力量,阿里用&买买买&的方式率先展开了对新零售的布局。从战略入股三江购物,到私有化银泰商业,从盒马鲜生到无人零售,阿里在探索新零售的道路上不断加码,版图也越扩越大,而每一次股权投资,都掀起了一场资本狂欢。
据媒体统计,&新零售&概念提出后短短一年时间里,阿里系围绕着新零售拼图,涉及到的股权投资就达到了312.91亿元。倘若算上53.7亿港币入股银泰商业、282.3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那么阿里系围绕着新零售的股权投资,将超过640亿元。
而从投资标的的资金占比来看,对连锁超市及百货类企业的投资,涉及金额占比最大。在过去一年,入股三江购物、银泰商业、联华超市、新华都、东方股份等企业,阿里一共耗资201.76亿元,占上述股权投资总额64.48%。
通过股权投资,阿里的零售版图也不断扩大,目前囊括了零售百货、综合超市、连锁超市及便利店等各种业态,数量庞大。仅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三家超市企业,旗下拥有合计约4000家超市门店。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门店属于传统零售,他们仍需要借助外力赋能,对人、货、场进行重构。
相关文章推荐新乐视智家更名为乐融致新后,又多了一个救兵“京东”新乐视智家更名为乐融致新后,又多了一个救兵“京东”钛媒体APP百家号继腾讯之后,乐视网又搬来京东当救兵。4月24日,乐视网晚间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乐融致新与京东签署《战略业务合作协议》。协议为乐融致新和京东双方业务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其中各项业务具体合作的细节将由双方另行商议和签订细则进行约定。乐融致新是乐视电视业务运营主体,曾用名为乐视致新。2017年12月,在乐视网二股东融创系主导下,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4月20日,新乐视智家再度更名为乐融致新。根据公告内容,乐融致新与京东签署意向性协议后,双方同意在电商领域、会员账户领域、广告系统领域、物流领域、语音技术领域、乐融致新产品采购领域、无界零售领域等开展深入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服务用户、共享客户资源和服务能力。此外,乐视网原定今日披露年报,现公司尚未取得2017年度审计报告,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将延期至4月27日进行披露。乐视网称,乐融致新作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次合作符合公司“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理念,有利于发挥乐视电视强大的互联网分众运营能力,基于目前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价值。乐视网在公告中提示,该协议是双方签署具体合作协议的原则性指引,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所涉及的具体合作事项需另行签订相关正式合作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4月18日晚间,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新乐视智家已与多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融创、腾讯、京东、苏宁等七八家公司将会参与到新乐视智家最新一轮30亿的融资中。随即乐融致新团队宣布,将与各意向投资方展开合作,如腾讯在视频领域合作;与电商巨头京东开拓线上零售和O2O的合作;与苏宁展开内容与零售的合作;与融创、世嘉展开智慧社区、文化娱乐的合作;与TCL展开售后服务的合作;与金锐显、毅昌进行智能硬件开发方面的合作等。其中与腾讯和业务合作最早开启,3月30日晚间,乐融致新与腾讯视频签署《互联网电视合作项目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开展客厅内容合作,腾讯视频电视版权内容将在乐视电视上呈现,双方将按约定比例对在乐视电视上通过腾讯视频内容产生的会员、广告等商业化收入进行分成。虽然与腾讯和京东均将开展合作,但乐融致新想获得这两大互联网巨头各3亿元的融资却没那么容易。在4月24日披露的《关于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进展的公告》中,乐视网列出了乐融致新获得腾讯、京东融资的交割条件。乐视网称,关于与腾讯、京东签署的《增资协议》,公司需要出具令本轮投资方满意的业务合作协议、初步计划和年度预算、无起诉诉求、供应商债务解决方案、书面框架协议等条件后才能满足交割条件,上述交割条件是否可完成及完成时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就供应商债务解决方案这一项,腾讯和京东就要求乐融致新前六大供应商出具格式及内容令本轮投资方满意的债务解决方案。而眼下资金链相当紧张的乐视网,已经出现了对上游供应商欠款乃至被诉讼的情况。另外,虽然乐融致新近来有不少利好消息,但对于乐视网来说,却面临着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的可能性,乐融致新从而无法计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导致因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口径调整导致的收入和净利润规模相应调整。乐视网在4月24日的公告中称,乐融致新股东乐视控股持有的18.38%股权处于冻结状态,且部分或全部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公司存在因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拍卖而导致失去对控股子公司的控股权的风险。另外,在乐融致新完成30亿元融资后,乐视网对其持股将从40.31%稀释至33.46%,根据公告,乐视网已将乐融致新注册资本总数的34.9398%质押给融创旗下的天津嘉睿汇鑫。天津嘉睿汇鑫本身为乐融致新第二大股东。另外,乐视网对乐融致新其余5.372%的持股质押给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乐视网称,如若公司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导致质押资产被依法处置,公司将面临可能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的风险。如果上述情况出现,那么融创系的天津嘉睿将极有可能取代乐视网成为乐融致新的实际控制人。以下为乐视网公告原文: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与京东签署《战略业务合作协议》的公告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特别提示:1、本次签订的《战略业务合作协议》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乐融致新电子科技(天津) 有限公司1(以下简称“乐融致新”或“新乐视智家”)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签署的意向性协议,是双方签署具体合作协议的原则性指引,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如进一步签署其他相关协议,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及时发布进展公告。2、本次签订的《战略业务合作协议》所涉及的具体合作事项需另行签订相关正式合作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3、公司暂时无法预计《战略业务合作协议》的签署对公司当年经营业绩造成的影响;对未来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视协议合作各方后续实施情况而定。4、乐融致新股东乐视控股持有的18.38%股权处于冻结状态,且部分或全部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公司存在因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拍卖而导致失去对控股子公司的控股权的风险。5、截止目前,公司已将所持乐融致新股权质押,如若公司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导致质押资产被依法处置,公司将面临可能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的风险,进而导致乐融致新无法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一、 协议的基本情况1、协议签订的基本情况公司于 2018 年 4 月 20 日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的公告》(公告编号:),公司控股子公司新乐视智家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变更名称为乐融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融致新与京东签署《战略业务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本协议为乐融致新和京东双方业务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其中各项业务具体合作的细节将由双方另行商议和签订细则进行约定。本协议的签署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2、协议对方的基本情况京东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主要从事自营和平台电子商务业务。基本情况如下:公司名称: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强东注册资本:139,798.56 万美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15136企业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一街 18 号 C 座 2 层 201 室成立日期:2007 年 04 月 20 日主营业务:批发、零售定型包装食品、保健食品(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手续);批发兽药;道路货物运输;机器人生产与组装;计算机软件生产;销售自产产品;基础软件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软件开发、软件设计;机器人的研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设备安装、维修;计算机系统集成;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五金交电、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照相器材、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化妆品及卫生用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体育用品、百货、邮票、纺织品、服装、日用品、家具、金银珠宝首饰、避孕器具(避孕药除外)、新鲜水果、蔬菜、食盐、饲料、花卉、种子、装饰材料、通讯设备、建筑材料、工艺礼品、钟表眼镜、玩具、汽车和摩托车配件、机器人、仪器仪表、卫生洁具、陶瓷制品、橡胶及塑料制品、摩托车、智能卡、化肥、农药、牲畜(不含北京地区)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零售、进出口及代理进出口业务;摄影服务;仓储服务;会议服务;提供劳务服务(劳务派遣、劳务合作除外);经济信息咨询;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及中介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培训;代收燃气费、水费、电费;火车票代理;委托生产电子产品;委托生产照相器材;委托生产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委托生产家用电器;汽车租赁(不含九座以上乘用车);从事机动车公共停车经营管理服务;出租办公用房;物业管理;拍卖(不含文物)。(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批发兽药、道路货物运输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京东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二、协议主要内容1、合作内容乐融致新和京东双方约定,为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在电商领域、会员账户领域、广告系统领域、物流领域、语音技术领域、乐融致新产品采购领域、无界零售领域等开展深入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服务用户、共享客户资源和服务能力。2、生效本协议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后于本协议文首所载日期之日起生效并对双方有约束力。三、协议履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乐融致新作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次合作符合公司“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理念,有利于发挥乐视电视强大的互联网分众运营能力,基于目前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价值。四、风险提示1、本合同的履行,存在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风险。2、公司将根据本协议执行的具体情况,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理性投资。五、其他说明1、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公司在中国证监会创业板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2、就上述事宜的后续进展,公司将视实际情况通过临时公告或者在定期报告中进行披露,请各位投资者予以关注。六、备查文件《战略业务合作协议》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延期披露定期报告的提示性公告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特别提示:1、公司原定于 2018 年 4 月 25 日披露 2017 年年度报告,因目前审计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尚未取得 2017 年度审计报告,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将延期至2018 年 4 月 27 日进行披露。2、截至目前,基于目前审计工作结果,公司 2017 年净利润亏损额可能进一步扩大,未出现账面净资产为负等导致公司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情形。目前审计结果尚未出具,存在当期报告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请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3、本次延期披露定期报告无临时停牌安排。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乐视网”)原预约于 2018 年 4 月 25 日披露 2017 年度报告,现预测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披露上述定期报告。公司于 2018 年 1 月 8 日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分别审议通过《关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聘请具备证券、期货业务相关审计资格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公司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到本次审计工作委托后,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全力推进审计工作,公司给予了全面的积极配合。在审计期间,公司高管、财务人员与项目组保持不间断沟通。公司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已有深入沟通,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现状及问题已了解,但由于时间有限,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认为有必要延期披露企业 2017 年度报告。公司 2017 年度审计期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密切关注审计进度,管理层就本次审计工作多次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及现场负责人沟通、讨论。公司管理层一直积极推进审计、评估工作,以期按照法定期间披露公司 2017年报,但目前由于审计工作量较大等问题,审计工作完成时间可能晚于预期。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持续推进审计工作进度,已切实充分履行了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在确保公司审计报告及定期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前提下,将及时披露公司 2017 年度报告。预计公司 2017 年度报告将延期至 2018 年4 月 27 日披露。公司董事会对本次调整定期报告披露时间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致以诚挚的歉意,请广大投资者谅解。特此公告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钛媒体APP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犀利、前沿、独家,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售巨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