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金融项目管理软件一带一路项目运营办公室

开创“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新格局
  最后,项目要在商业上可行,风险与收益要合理平衡。丝路基金资金是有成本的,投资要追求合理的回报,风险和收益要适当匹配,并规划好合理的退出方案。因此,我们在筛选项目时,也要求企业承担起投资主体的责任,按照市场化方式设计好合理的投资结构,确保项目参与各方权、责、利的统一。目前,丝路基金所投资的项目都是按照商业原则开展,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情况采取“建设―经营―转让”(BOT)方式或公私合营(PPP)方式运作,明确划分企业、投资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权责,保障了比较合理、安全的投资收益。  除此之外,在筛选项目时,我们还会看重项目在引导科技创新、支持绿色环保、遵守国际规则、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项目的社会效益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记者: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很庞大,目前,境内外许多金融机构都已经参与其中。丝路基金首期注册资本金100亿美元,体量并不大,丝路基金如何在众多金融机构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您认为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丝路基金的优势与特点体现在何处,短板和不足又在何处?  金琦:确实如你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据估算,未来几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每年需求达8000亿美元。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建设为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丝路基金目前已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体现出特有的资金使用特点。一是股权投资具有显著的杠杆作用,可以为一些融资数额比较大的项目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成倍数地撬动包括债权在内的其他资金进入项目。据我们粗略估算,目前丝路基金所参与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额已达到800亿美元。二是中长期投资对项目的支持作用,可以为一些建设和运营期限较长、私人资本进入较少的项目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比如,卡洛特水电站和哈翔清洁燃煤电站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都长达约30年,丝路基金的加入为项目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直接投资的催化作用。“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产业开发等领域长期为发达国家垄断,以往中资企业并不具备竞争实力,丝路基金以专业的投融资能力和较好的品牌形象,帮助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跻身国际竞争发挥了助推作用。  当然,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中投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很早就开始海外布局,搭平台、打基础,储备项目,已耕耘多年,许多国际多边机构在国际投融资领域也有非常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相比较而言,丝路基金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运作时间还很短,我们在自身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业务体系和业务规范等方面,都还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探索和积累过程,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记者: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时间,但丝路基金业务发展已经涉及了“一带一路”诸多重点地域和行业,这是非常迅速的。下一步在区域和行业布局方面,丝路基金有什么样的进一步考虑?  金琦:一方面,我们会继续与境内外志同道合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在相关区域和行业拓展项目投资机会,并探索开发更加灵活的和有针对性的投资产品与投资策略。与此同时,我们也考虑借助一些成熟金融机构的平台和力量,通过基金投资或联合投资来实现更加全面均衡的投资布局。2016年以来,丝路基金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丝路基金已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国际金融公司(IFC)亚洲新兴市场基金,主要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中发掘投资机会,这将有利于丝路基金快速拓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领域和行业覆盖面。丝路基金还作为基石投资人投资了专注于科技、医疗、环保等新兴行业投资的中法FC Value Trail基金,同时作为CO-GP参与基金治理,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在促进中国与欧洲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的同时,也有助于丝路基金快速拓宽行业布局,以及尽快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记者:很多人关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受国际环境和所在国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大。股权投资相比较于债权和贷款投资,风险也相对较高。丝路基金是如何应对和管控投资中存在的风险的?  金琦:丝路基金一直高度关注投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也很多。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国家市场发展不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等问题,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风险相对较高。  针对投资中的风险管控,我们一直强调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企业作为投资和运营的主体承担经营管理责任,建立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治理结构,明确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丝路基金作为财务投资人,将与投资主体明确相应的权责,实现风险共担。二是在投资架构中设计合理的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特别是在项目评审阶段做全面、详细的尽职调查,对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汇率风险、安全风险以及各类不可预见的风险有充分的预估和判断,并设计相应的风险补偿和应对机制。三是在投资协议中设计好合理的退出机制。对商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通过上市并在实现投资回报后退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可以选择在项目建成并运营后,通过向当地政府转让、企业主体回购、公开上市、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并实现合理收益。四是在项目运营中积极发挥企业股东作用,敦促投资主体遵守投资所在国法规政策和社会文化,避免运营管理风险。最后,也要加强项目中各中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同,争取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挥抗风险的合力作用。丝路基金在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始终注意把风险的识别、判断、评估和应对嵌入其中,设计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公司经营审慎、合规、稳健、安全。  记者:丝路基金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您认为丝路基金还在哪些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  金琦:我想丝路基金主要能在三个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一是对外大力践行和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丝路基金本身就是“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通过丝路基金的投资实践,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能够使参与国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形成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丝路基金投资实践的过程,也是践行和推广“一带一路”倡议中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的过程,通过投资合作,更好地凝聚各个方面的共识。  二是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当前,多边开发机构和各国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投融资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丝路基金一直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将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纳入可行性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我们投资的卡洛特水电站和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都属于清洁能源开发,迪拜哈翔清洁燃煤电站项目也采用了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符合欧盟最严格的工业碳排放标准,有利于当地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这也体现了遵循国际准则和合规管理,推进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理念,有助于维护我国在“走出去”进程中“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三是与国际、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精诚合作,彰显和放大国际合作效应。目前,丝路基金已与三十多个国家(地区)政府部门和二十多个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处建立了工作联络;与包括IFC、EBRD、EIB、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多个国际多边机构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若干重点行业中的中外领先企业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开展项目筛选和投融资、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设立基金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合作效应日益显著。 [] 第
责任编辑:周子章
?&( 14:42:18)
?&( 11:12:44)
?&( 13:44:00)
?&( 13:42:44)
?&( 13:44:37)
?&( 15:52:11)
?&( 15:52:11)
?&( 15:50:36)
?&( 10:47:36)
?&( 10:13:22)
条评论&   【】【】
地方金融机构动态
媒体合作: 广告部: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6
Copyright &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当前位置:&&&&&&
中国银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8月20日,中国银行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该行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情况。“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和业务实际,加快完善沿线国家机构网络布局,积极为“走出去”企业服务,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铺设金融网络,打通金融通道,引入金融活水,多措并举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30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美元,意向性授信支持约68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行境内外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投放授信支持近100亿美元。中行表示,今年该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授信力争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累计达到1000亿美元。
中行提出,该行将不断完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网络布局,实现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超过50%,并通过远程服务和海外项目营销工作组等形式,业务全面覆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力争成为“走出去”企业的首选银行,做“一带一路”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渠道银行。
完善沿线机构布局 构建金融大动脉通道
中行持续经营百年,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的银行。秉承为“走出去”企业全球经营铺设完善服务网络的理念,中行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作为海外布局的战略重点,不断加快沿线机构布局,进一步增加在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的机构设置,构建金融大动脉通道。
截至2015年6月末,中行海外机构覆盖42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性分支机构635家,其中,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6个国家已经设立了分支机构,今年上半年,包括老挝万象在内的5家海外分支机构正式营业,年内,中行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缅甸、捷克、蒙古、土耳其等5个国家开展新设或升格经营性机构筹设工作,并在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开展二级机构延伸,不断增加沿线国家网络覆盖密度。在尚不具备机构设立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中行将通过有能力、有条件的海外业务大行开展业务辐射。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行的海外机构既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窗口,也将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民众之间的交流窗口,助力“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政策沟通”。
支持沿线重大项目 力促“基础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多年来,中国银行一贯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截至2015年6月末,中行已累计支持1800多个“走出去”项目,提供融资金额达1300多亿美元,贷款余额超过80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储备和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15年6月末,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30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意向性授信支持约680亿美元。
为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要求,中行紧盯重大项目,跟进重点业务,今年初建立的公司金融“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既包括“一带一路”沿线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也包括一些重大项目的配套商业性项目;既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也有进出口贸易类项目。截至2015年6月末,中行境内外机构已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投放授信支持近100亿美元。
除了“走出去”企业,中行充分发挥海内外联动优势,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来”企业。对于“一带一路”涉及的经济走廊和各个产业园区,明确相应分行跟进,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据了解,中行已在泰中罗勇工业园的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突破,通过为园区量身打造“产融通”、“业融通”等金融产品,切实为入园的“走出去”企业降低了融资门槛,提供了融资便利。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业务 践行“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中国银行起步最早,业务份额最高,在“一带一路”沿线,中行不断巩固和发挥传统优势,多渠道发力,积极推进人民币“走出去”。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中国银行正努力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践行这一要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离岸金融中心,中行大力推动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对于大型“走出去”项目及当地重大项目,中行积极引导企业和当地业主使用人民币,扩大人民币贷款规模;对于有发债需求的企业,中行协助其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用于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拓展海外人民币账户,推进和完善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在人民银行指定的17家离岸人民币清算行中,中行独获9席,包括马来西亚、匈牙利两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上半年,中行成功获得匈牙利清算行资格,并顺利启动吉隆坡人民币清算行服务。
整合海内外资源 创新“资金融通”形式
为做好“一带一路”沿线金融服务,中行整合海内外资源,强化海外市场拓展和客户营销,依托项目营销海外工作组机制,从总行、国内分行和海外分行中选派业务骨干组成营销组,合力推动“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顺利实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和转型国家,资金融通需求强烈。今年6月,中行在境外市场成功发行40亿美元“一带一路”债券,选取中行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阿布扎比、匈牙利、新加坡、台北、香港等5家海外分支机构作为发行主体,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分支机构的资金需求,成为国际金融市场首笔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一带一路”债券的成功发行,既是国际债券市场发行方式的创新,也是中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资金融通的创新,显示了中国银行的跨境资金协调能力及全球资源高效配置能力。
强化外汇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今年上半年,中行拓展外汇保值业务币种和产品,推出多币种结售汇和代客交易产品,首家推出俄罗斯卢布和哈萨克斯坦坚戈远期结售汇业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尼泊尔卢比、南非兰特、捷克克朗、巴西雷亚尔等新兴市场货币汇率保值业务,截至6月末,中行已实现提供包括新兴市场货币在内的26种货币兑人民币报价及兑换服务。
深化金融机构合作 多渠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合唱,不是独奏,中行作为商业银行,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渠道网络广泛的优势,主动对接多方资源,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中行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沿线各国政府相关机构等“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力量,从项目选取、融资机会、支持措施和担保手段等方面挖掘合作潜力。上半年,中行陕西省分行、河北省分行、甘肃省分行、重庆市分行、厦门市分行以及多家海外机构联合地方政府举办了多场中外企业洽谈会和对接会。同时,中行还通过打造“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平台,累计为超过1000家国内外中小企业提供跨境撮合服务。
同时,中行不断加强与金融同业的合作。对政策性银行主导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积极参与融资,做好配套的商业金融服务;对于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新成立机构,主动寻找和创造合作机会;对于丝路基金、欧亚基金等外向型产业投资基金,以投资入股、项目合作、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提供支持。
发挥海外业务经验 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作为在海外深耕百年的大型商业银行,中行对海外业务风险有着独到深入的理解。“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情况迥异,不少国家国别风险较高,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提出了挑战。对于“一带一路”业务,中行在筛选项目时坚持从商业性原则出发,保证综合回报水平,加强风险缓释手段的运用,利用外部担保增信工具缓释风险;积极跟踪地区监管政策变化,加强与当地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密切关注沿线国家情况变动,切实防范国别风险带来的潜在冲击;强化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提升海外机构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严防当地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风险。
同时,为了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授信支持,中行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给予沿线机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信贷资源倾斜。
沿线65个国家、40多亿人口、经济总量占比不高、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中行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目标,凝聚了中行“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使命感,也凝聚了中行对自身国际化、多元化、一体化及专业化优势的自信。未来,中行将依托国际化的网络、多元化的平台、一体化的服务、专业化的产品,与各方携手并进、同心协力,久久为功,为国家战略服务,构筑金融通道,持续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一带一路PPP项目开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一带一路PPP项目开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商报商事百家号(中国商报、中国商务成都讯
日,由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批准,并报国务院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意成立的”中国一带一路PPP项目开发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并宣告正式成立。中国一带一路PPP项目管理委员会是政府性“一带一路”与PPP项目政策咨询,协调促进机构。本委员会致力于加强“一带一路”与ppp项目的咨询、协调、人才培训、促进工作、加快项目落地,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据中国一带一路与PPP项目管理委员会张建军主任介绍:本委员会主要依托国务院下属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各部委、科研院校、各中央企业、各行业协会、各驻外机构和各类专家的战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带一路”与PPP战略各项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相结合,利用项目洽谈对接会,高峰论坛,组建联盟等多种形式;搭建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外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协调有关单位为“一带一路”与PPP项目的落地、建设、投融资、运行管理等提供咨询,金融,法侓及人才培训等系列服务,为一带一路与PPP战略做出贡献。另外,中国一带一路与PPP管理委员会还利用战略资源优势,为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推动积极利用外资与企业“走出去”向纵深发展。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商报商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向世界报道四川
让四川走向世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带一路”建设需金融先行
09:41: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若愚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自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已走过4个年头。中国的发起与推动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参与及配合,“一带一路”的理想蓝图正日渐成为现实。“一带一路”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共同努力的目标,“五通”发展目标中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15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对前期经验和成果总结的盛会,也是对未来的深入推进凝心聚力、共商大计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特别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
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不遗余力
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工具,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投入大量“真金白银”,积极争取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参与,释放出充分的诚意。设施联通方面,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了以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为代表的众多互联互通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贷款支持。金融支持贸易畅通方面,截至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2.63万亿元。2014年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中国出资设立的丝路基金投向“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达40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四年间,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对“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围绕四方面给予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一是充分发挥国内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2014年至2016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放贷款5400多亿元人民币。除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外,中国商业银行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截至2016年底,工农中建四大行对于“一带一路”项目各类授信支持超过2000亿美元。除银行外,中国保险资金也发挥其长期稳定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和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长周期、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成立总规模3000亿元的保险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国家战略项目。
二是主导成立区域投融资机构,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为解决“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瓶颈,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区域投融资机构。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底成立,是中国主导创建的政府间性质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中国持有的股本占比为30.34%,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丝路基金总规模400亿美元,首期100亿美元,由中国出资,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运作。截至目前,已有77个国家加入了亚投行。丝路基金并非政策性的机构,要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原则开展投资业务和公司的运营。丝路基金主要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亚投行”的运营主要采取债权投资的方式,即向某个建设项目发放贷款,丝路基金以股权投资为主,兼顾债权、贷款及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形式。
三是将“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中国央行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以及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和规模。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总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还与8个沿线国家实现了货币的直接交易,并与两个沿线国家实现了货币的区域直接交易。中国还在7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当地的人民币清算安排。中国大力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参与者有不少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在境外流通量继续增长,同时建立了多个离岸人民币市场。
四是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进行业务布局。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鼓励下,为更好地服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扩展在沿线国家的机构布局。截至2016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62家一级机构,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处。从机构类型看,5家大型银行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布局初具规模。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3200亿美元。
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将“更上层楼”
在-15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从成果清单可以看出,未来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将“更上层楼”。中国将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出,“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预计未来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在保持开发性金融主导的同时,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中,主要依靠中国国内银行融资,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式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主。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此外,还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政府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开发性金融既不同于具有优惠性质的政策性金融,也不同于以盈利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状况差异大,而且大部分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均存在投融资期限较长、未来收益不确定、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而这正是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开发性金融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国家信用为依托,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模式,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以中长期投融资为载体,有利于突破建设需求的融资瓶颈。据初步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潜在资金需求将达到20万亿美元,而目前全世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每年还不到需求量的5%,投融资的供给跟不上需求。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未来开发性金融仍将是“一带一路”投融资的先锋,但中国商业性金融、沿线各国的金融机构以及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等将更多参加进来,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将加强与沿线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的合作,利用中国-东盟、中国-欧亚、中国-中东欧等多类政府性基金,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际多边机构的合作创新等来形成成本可接受的融资方案。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二是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提升至国际投融资货币。2015年末,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加入SDR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也就更易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和接受。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预测,今后五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够达到每年1200亿到1300亿元以上,其中会有相当多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我国将继续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在深入拓展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空间的同时,积极探索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投融资中的使用,鼓励企业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境外人民币贷款。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从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主的模式向以国际投融资为主的模式升级。
三是全面推进金融互联互通。除了国内金融机构进一步“走出去”,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与业务布局外,包括金融市场联通、金融基础设施的联通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在内的金融互联互通也将全面推进。金融市场联通的重点是提高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便利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和投资债券,为“一带一路”拓宽资金来源。金融基础设施联通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体系、法律体系等金融运行的监管规则和制度安排。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带动下,各国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以互联网/电信支付、手机银行为核心的普惠金融,加强经验交流。金融监管方面,中国监管部门应加强与沿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选择并推动与沿线尚未正式建立监管合作机制的国家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双边监管合作机制,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加强日常跨境监管沟通协调。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项目管理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