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哪个牌子好个

中国3D打印网 www.3ddayinw.com
Copyright ©
中国3D打印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3Ddayinw.高性价比3D打印机哪个品牌好? - 知乎57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771分享邀请回答104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rintrbottalk.com/forum/viewtopic.php?f=72&t=4678价格方面,599美元(DIY套件)和699美元(预组装)也不算很贵。浏览了一下printrbot的论坛,感觉用户不少,如果遇到问题应该可以很快找到用户互相帮助。Makibox A6 HTMakibox看起来很简陋,和一般的廉价3D打印机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实测打印结果,引自从Makibox博客上的实测打印结果来看,MakiBox的打印精度没有Buccaneer和Printrbot Jr. v2好。图中的尤达大师是一个拥有很多细节的3D模型,实测结果也没有很差,我想平常的打印应当是不会遇到什么问题的。价格方面,Makibox几乎是全世界最便宜的3D打印机,分别是$300(HT)和$200(LT)。()HT和LT的区别在于,LT没有heat bed,而且只能打印PLA,不能打ABS。个人觉得,人民币2000不到的价格,虽然打印质量不是很高,但是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买来入门挺不错的。玩那么一两年熟悉熟悉后再换一台好的。到时候的3D打印机肯定会变得更加便宜。Solidoodle 3Solidoodle 3的主体是金属框架。设计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实测打印结果,引自Solidoodle博客没有找到Solidoodle 3的实测打印结果,只找到去年Solidoodle 2的。3和2的区别似乎只有可打印大小,没有提到任何功能上的改进。所以我假设Solidoodle 3的打印质量和图中相近。从图上看来,Solidoodle的打印质量一般,似乎还不如Makibox。不过官网上说Solidoodle已经累计卖出了超过5000台(去年11月估计全世界的3D打印机数量为3左右,尽管2013年井喷,我估计全球3D打印机数量也不会超过10万台。而且这个数字是全部3D打印机,消费级3D打印机大概是这个数字的一半,也就是5万台。也就是说Solidoodle有10%左右的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份额。大名鼎鼎的MakerBot大概是30%。),所以Solidoodle的质量应该是非常可靠的。价格方面,Solidoodle 2和3分别是$499和$799。() 如果2和3的区别仅仅在于可打印大小的话,499美元的Solidoodle 2显然更加超值。Mbot CubeMbot Cube设计参考了MakerBot Replicator。胶合板让这台3D打印机显得低档,有种玩具的感觉。没在网上找到Mbot的实测打印结果,不知道打印质量如何。价格方面,官方淘宝()价格是4999。英文主页()上DIY套装的价格是$669。用户论坛是一个谷歌小组,似乎用户还不是很多。RepRapPro Huxley最后是大名鼎鼎的RepRap。不得不坦言,RepRapPro Huxley的外观设计是这个回答里最丑的,没有之一。外露的电路板和凌乱的电源线,是100%原汁原味的Maker向。实测打印结果,引自实测结果上图和下图的打印质量似乎区别很大。上图的质量很一般,下图却是惊人地整洁精确。单凭这两张照片无法得出任何结论。价格方面,官网订购DIY套件$688
不算很便宜。用户支持方面,RepRap绝对是无与伦比的。RepRap论坛上的用户活跃程度和发帖数量让其他所有3D打印机(包括MakerBot)难以望其项背。综上所述,Pirate3D的Buccaneer无论是外观、打印质量还是价格都让人满意,是我的首选。可是最快要明年4月才能买到,如果急需的话就没办法了。如果只想尝尝鲜,MakiBox是不二之选,价格便宜质量还不错。RepRapPro Huxley有最强大的用户群支持,如果想进入Maker行列,或许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其他的几个打印机也各有长处,得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还有很多很多我听都没听过的3D打印机,如果有耐性的话,可以逐一对比。后记:这样的答案还真的不怎么符合知乎的风格。而且写这样的评测非常不靠谱而且很累人……不过查资料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对行业的认识,也算是值得。今年廉价3D打印机井喷,便宜而质量又不错的3D打印机越来越多。这个发展历程真像30年前的PC。希望3D打印机可以像PC那样,改变世界。98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零开始,给自己设计一台3D打印机_值客原创_什么值得买
从零开始,给自己设计一台3D打印机
已经火了好多年了,但是貌似身边玩或者应用到的朋友还是不多。一年前知道朋友的单位有一台当年非常有名气的 Makerbot Replicater 2X,当时的口水简直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可惜价钱也是摆在那里的高大上。
在和朋友的不断交流中,还有谷歌(一个并不存在的搜索网站),得知3D已经是开源的事情了,有强大易用的Arduino主板,以及强大的RepRap社区。看过马云家的各种成品打印机,心里对于DIY一台自己想要的机器的念头,也是开始长草了。趁着自己快生日了,家里女王大人也为了省事不用花心思(双子座的女王大人表示不耐处女座的我......)给我准备生日礼物,于是就准了我这个预算了 。一开始时候,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200*300*200(长宽高)的打印体积,还有双挤出头的设计。同样配置的产品在马云家搜索一下普遍都是4xxx-8xxx都有,更不包括MakerBot这种高大上的产品了。更坚定了我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机器的决心。这篇分享,主要是解说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具体细节的东西,在网上已经有很多的教程,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预算来制定的。一,机械,框架二,控制电路,电气三,买买买,组装,调试四,现状 五,各种坑...... 六,参考资料七,结语一,机械,框架 现在的3D打印机,主要就是2个大分支,基于Delta坐标系的联动臂结构,以及基于笛卡尔坐标的XYZ结构。前者的代表作有的Kossel/Rostock,至于XYZ笛卡尔坐标,有太多太多的分支了。有兴趣研究的值友可以到RepRap上面去了解,国内也有不少的论坛。由于Delta结构对于联动臂精度要求高,过高的机身容易造成扭动变形,被我否决了,还是喜欢XYZ结构那种方方正正的稳重感。而框架以及结构,决定了机器整体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在这一步我花了几乎2个月的时间(空闲的时间,毕竟还是要工作的人啊....),和朋友不断地交流以及上网查找资料,修改自己的设计。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参考比较目前比较流行 RepRap Prusa i3的结构。但是对于一个追求完(ku)美(bi)的处女座来说,亚克力框架的强度要应付 2套挤出机构(挤出头,加热部分,步进马达,在800g上下)的重量,感觉还是有点力不从心,最后选择了便宜又大碗的铝型材。但是才做完这第一版的图没多久,心里又变化了,既然都做这么大了,为什么不做一个完整的框架,以强度来打算,以后甚至可以做到简易的铣床啊(事实证明我想太多了)。于是,又乘着空余时间,又做第二版的设计 。这是最基本的XYZ结构,但是最大的顾虑是,打印平台要承受了2套挤出结构,以及XY其中一轴的步进电机,总体的移动重量(超过1KG了)比较高,考虑到惯性,不利于打印头的快速移动。于是一直在围绕这个版本做减重设计。某一天,在RepRap论坛上继续找灵感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新的移动结构, CoreXY,以及衍生的扭转90度的CoreXY Respin。它的原理是通过两个电机同时控制XY的移动,左右两个电机同向的时候,往X轴移动,两个电机反向的时候往Y轴移动。2个电机的同时作用,力量比单个电机控制一轴来得要稳定,还能减少了XY平台上面一个电机的重量。CoreXY Respin也是在RepRap论坛上找到的一种CoreXY的变种,关键在于把两个电机的位置和XY左边相对地调整了90度。对于我这个200*300打印面积的大箱子,实在节省了不少空间。于是,改改改改改的(甲方你别跑,我保证不打死你 ),第三版又出来了......由于要考虑两个挤出头的输出空间,以及以后可能加上去的自动平床或者其他古怪东西,整个框架做到了550*550的投影面积,底部一圈用的加宽的2060铝型材,而且考虑到2020铝型材可能会晃动,框架三边都加了45度的加强支撑。然后不断地推敲修改,忐忑得一直下不定决心把这个作为定稿。后来跟一个做家具设计的朋友聊了一下,得到的建议是 “做!果断做!既然有稿子有基调了,就先做出来,一边做一边改进,没有产品一出来就是完美的。”。 果然KuBi的处女座都是龟毛星人 ......二,控制电路,电气部分在成熟的开源环境,控制电路部分已经不是什么难度了。基于Arduino的RAMPS(扩展板)也在国人强大的生产能力下,成本降到1xx就一整套了。核心部分毫无难度就解决了。核心的电路控制部分,我个人推荐用
创客基地 的 MKS2560 套件(这真的不是广告),我的考虑如下:要套件,Arduino+RAMPS,还有电机的驱动模块一起解决。MKS 2560 属于 Arduino 2560的改进版,相对于公版添加了自恢复保险丝,不怕接错线烧板子。(就在我装机器的那天,朋友告诉我他的公版 2560 因为短路冒烟了......)MKS 2560 直接通过 RAMPS 主板对Arduino供电,不用电脑进行脱机打印的时候,不用考虑独立给Arduino主板的5V供电。不选择Melzi或者Rumba之类的一体主板,是因为要考虑到以后要是升级运算能力提高了的Arduino DUE + RAMPS-FD ,那么现在这套件至少还能把Arduino部分拆出来独立地做其他功能。
步进电机的选择,考虑到XY轴要承受比较大的动力,选择了48mm的NEMA17步进电机。至于Z轴,更多考虑的是静置力矩,电流相对较大的42mm的NEMA17步进电机足够。挤出结构的步进电机由于要考虑重量问题,也只好选择42mm的NEMA17步进电机了。供电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热床需求的功率不小。由于我用的是比一般(大部分在售)的尺寸更大的200*300mm热床,一般电脑用的250W开关电源(是的,我为了节省,直接从仓库里面的P4年代的上拆的),一接线就马上自动过载保护了,只好另外准备了一只350w的12V开关电源来伺候。三,买买买,组装,调试设计稿之后,就是最爽的买买买剁手过程了,少不免的货比三家,或者看看哪家能一站式采购的。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把细节的零件都做出来,然后可以生成BOM表(这是一个好习惯),按着表买东西就是了。这是我自己的BOM表的一部分,从零件名称代号到尺寸,以及什么规格的螺母螺丝,都有尽可能详细的数据。虽然做好机器之后还是因为要不断地修改,不断地买买买买各种螺丝轴承的小东西,但因为有了BOM表,至少我在第一轮采购的时候就没有漏买过哪怕一颗螺丝的。在马云家有不少店都提供了3D打印件的一站式采购。搜索 关键字 “” 销量排头的那几家基本上都能把需要的东西买到的。除非是一些奇怪尺寸或者特殊材料的东西,例如碳纤维连动臂之类的,这些就需要自己去爬论坛爬马云家了。
螺丝、铝型材在马云家也有不少店,分别用关键字 “” “” 之类的,也是按销量排,基本上天猫的都靠谱。
特别要说的是铝型材,就别想省那个钱自己切了,天猫里面各种专业店,无论直切斜切开孔的,只要你能给尺寸图纸,他们都能做,而且切面也很光洁没有毛刺的,误差也非常的小。我个人觉得,能用钱(合理的价钱)解决得非常好的事情,干脆就外包出去给专业的吧, 。其实组装调试的,到这里已经没什么难度了,因为在做设计稿的时候,很多尺寸数据已经定好了。材料到了之后,就像拼Lego一样照着自己的设计稿拧螺丝吧,然后心里就哗哗哗地长草要买电动工具了(拜读 Fractal1 大神的系列作品,工具控的剧毒)......
关于固件的设定,步进电机电流调整,温度控制,调平的,各种细节的调试,基本上每一项都可以新开一篇经验文章,但是对于我这种写作苦手,还是建议使用强大的谷歌(再一次出现不存在的网站)。四,现状这就是我的成品目前的状态,还有好多细节需要改善,例如第二挤出机构要把步进电机脱开,改造成通过软轴传动的齿轮箱结构,以及最头疼的整理。一片混乱的桌面,各种工具都放在顺手(其实就是懒)的位置....使用中的第一挤出机构暂时空着的挤出第二挤出机构,等待自己的齿轮箱设计。所有Endstop开关都是用光电式的,保证了准确度。核心的Arduino以及RAMPS扩展板,混乱的线缆还没整理,已经打印好安装底座,但是还需要解决挤出机构的加热器的连线长度(图中比较粗的4条红线)。双电源,右边的台式机开关电源负责主板、挤出头加热、风扇、步进电机的供电,左边的350W 12V电源独立负责热床供电。CoreXY的其中一条传动轴,用轴承同心设计,上下两条皮带可自由活动而不会互相影响。鱼尾夹也是一种好工具......从下往上看的挤出头, 使用的是E3D的结构,加强了散热,减低堵头的几率。风扇没有用常见的方式直接固定到散热片上,只是用了3M VHB双面胶贴到支架上去,为的就是防止风扇震动影响到打印头。背后的材料架子,直接一根光轴架上去,不用另外做支架了,偷懒了 还在试验中的蜗轮箱,比一个42MM的步进电机轻了一半有多,减重利器。最近的工作状态,由于空间狭小,就只能用手机拍得渣渣的视频了。看着机器一层层地把东西“叠”出来,还是有仲莫名的成就感的。五,各种坑......也不算是坑吧,只是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走的弯路,这些都不是调整可以解决的问题......学习!学习!学习! -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为什么是从零开始,就是因为一开始,我自己对于3D打印机的世界也是0了解,大概也就知道FDM的基本原理。通过谷歌(怎么老提这个不存在的网站 ),参考国外的图片以及成品的结构,以及用自己有限的英文阅读能力看RepRap上面的各种讨论各种对比,当然还有国内(包括港澳台)的中文资料,才能达到概念以及细节的理解,整个打印机的基础工作原理尽在心中。然后凭着自己大学时候学下的以及还没有还给老师的机械知识,设计出自己的机械框架。其中还自学了Autodesk 的 Inventor,基本的建模以及组装功能就已经够用了。(其实是大学的ProE、SW全忘记了,而且Autodesk还有3年的学生授权可以免费试用完整版本,装下学生混3年授权吧 )
方向!方向!方向! - 设计的时候必须决定要要什么的结构,切忌朝三暮四的。每种结构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例如Delta结构的Kossel/Rostock的快但是过高的机身引起的扭动,还是传统的XYZ结构稳定但是速度快(相对Delta)不起来。要做多大,要做多坚固。例如:Prusa I3的尺寸以及亚克力结构可以很经济,但是也决定了无法做大做快(常规情况下)。设计时候的细节!细节!细节! - 在设计时候尽可能把细节都了解了,并且在设计软件里面都做出来。特别是BOM表,对于后期的材料采购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对于不同部件用的不同类型、直径、长度的螺丝,我这台机器第一次采购的时候总共有约56种(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不同的螺母螺丝,总不能靠自己脑补记录吧.....线缆长度 - 一般市售的材料,主要考虑都是200*200的Prusa结构机器,线缆长度只会是相对小型Prusa预留的长度。因为自己的框架太大了,550*550mm的面积,线缆长度的问题就出现了,无论挤出头机构(加热、温感、电机)还是热床本身,都必须加长线缆。轴承的预紧力 - 当初天真的以为8mm内径的轴承就可以装上8mm的光轴,结果发现还有预紧力这个东西,同尺寸的轴承都需要用各种手段加热造成轻微的“热胀”才可以套进光轴,但是一旦套进去了,要调整位置,或者要拆出来的话就麻烦了,总不成整条轴放到火上烤吧......材料的质量 - 某宝上的PLA已经是满地都有,但是不同的店的质量还是有偏差。劣质的耗材会有杂质、气泡、不均匀的,最终会导致挤出不顺畅,甚至会堵塞挤出头。我第一卷买的耗材,以上的问题都遇上了,差点把我一个打印头废了 ......必要的散热 - 大部分堵头,除了因为材料本身,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材料在不恰当的地方受热膨胀但又不到熔点,然后就......堵了啦。所以除了在最终端的喷头部分,以及热床本身之外,散热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请参考下面的Blogspot的文章,当然是要科学上网的......六,各种参考主要设计软件:Autodesk InventorRepRap开源Wiki:CoreXY结构原理: 、 台湾的Blogspot(),里面有很多关于3D打印机安装使用中要注意的地方,老实说,比国内能搜索到的都要强很多七,结语折腾下来,这台机器大概的成本在3000人民币上下,肯定比在马云家买Prusa结构的成品贵,但是又比成品的双挤出头机器便宜,而且性能(打印面积、速度)也要高出一截。而且整个过程中还能学到不少知识,也是很有意义的。3D打印机并不只是一个玩具,而且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更方便地实现各种稀奇古怪想法的工具。工具是死的,人的想法才是关键。这篇文章只是粗略分享了一下自己从零开始设计的思路,以及安装过程中的经验。再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自己去搜索以及学习,希望有兴趣的值友们也能成功打造一台属于自己的3D打印机。------------ 完整文章的分界线 ------------------------- 以下是附录,目前自己成功打出来有点意思的东西 -------------附......自从有了3D打印机,大部分的小工具小附件都可以自己做了。卫星的安装适配然并X的4x5转接Sony E卡口,相对于4x5的面积,135全幅就是张邮票,只是纯粹试着打出来,可以转接135当个长焦来使使吧。少不免的打下花瓶笔筒什么的......
点击继续阅读
你已经点过赞了17:19:02 修改
&&&&众所周知,当前3D打印机市场品牌琳琅满目,群雄逐鹿,然而产品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如何辨别劣质、选购安全、合格的3D打印机成为消费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闪铸、极光尔沃、弘瑞、文博、创想五大品牌的‘万元级’机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成型尺寸及价格等方面的对比,并做简单的点评以供新手买家参考。评论外观对比在五款‘万元级’品牌3D打印机中,除创想CR-3040无上盖外,其它四款机器均采用整机封装+可开启视窗设计,隔离外界因素对打印过程的干扰的同时,便于用户实时观察打印情况。评论而在色系方面,闪铸GuiderII颇具商务风格,5英寸触控屏操作简单易懂;弘瑞Z300简洁的外观,带给用户清新干净的感觉;文搏WBFDM262331BP犹如摩登女郎瘦长身形,辅以7英寸全彩触屏,处处散发出时尚潮流的气息;创想CR-3040机身线条简洁流畅,配合黑色大气的机身颜色,整机显得沉稳大气。而极光尔沃A8商用型3D打印机则是一改往日生硬的黑灰色系,选用柔和的象牙白为主色调,整机简约设计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成型尺寸:在成型尺寸方面,创想CR-3040成型尺寸300&X&300&X&400mm;极光尔沃A7成型尺寸350&X&250&X&300;弘瑞Z300成型尺寸300&X&260&X&305;闪铸GuiderII成型尺寸250&X&280&X300mm;WINBO商用机型成型尺寸225&X&225&X&305mm。(注:五款机型成型尺寸由大至小排列。)在同等价位上,五款机型在成型尺寸方面都能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评论参数对比:从产品参数来看,五款产品均采用单喷头,其它配置并不低,它们背后的企业也都在3D打印机领域有多年的沉淀,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用户评价都还错,发生硬件损坏影响打印精度的情况应该是小概率事件。评论功能对比:近几年,3D打印技术可谓突飞猛进,各类3D打印产品层出不穷,竞争亦是相当激烈。而在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唯有加强内外兼修。此情景下,闪铸、极光尔沃、弘瑞、文博、创想等3D打印机企业能过不断加速品牌迭代和产品升级,优化用户体验,赢得用户广泛认可。本文对比介绍的五款产品中,文搏WBFDM262331BP与极光尔沃A8系列产品升级较快,功能相对较完善。而其他三款产品相对来说系统自带功能还是较少,但随着系统的更新,相信升级更多的功能。评论配套软件:3D打印技术是以逐层叠加成型,切片分层即是规划3D打印进行的路径。严谨的切片操作,可以极大的提升3D打印的成功率,而不分层将导致无法完成打印。从切片软件来看,闪铸、极光尔沃、弘瑞、文博、创想五大品牌都提供配套的开源软件,而且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体验还不错。评论价格对比: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产品配制及功能基本相近的情况下,对价格的高低显得非常敏感。本文对比介绍的五款产品分别是:闪铸GuiderII:?17999.00、极光尔沃A8:?12800、弘瑞Z300:?15400.00、文搏WBFDM262331BP:?12999.00、创想CR-3040:?12800。从价格方面来看,极光尔沃A8商用型3D打印机、文搏WBFDM262331BP、创想CR-3040三款机型在本次对比中价格相对较低。评论总的来说,五款机型各有特色,在市场中都非常受欢迎。但从天猫旗舰店销售情况来看,极光尔沃A8销量更胜一筹,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口碑。(注:本文数据来源各品牌天猫旗舰店,具体情况请咨询相关品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3D打印机跟普通打印机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3D打印机跟普通打印机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普通打印机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耗材不同,普通打印机的耗材是由传统的墨水和纸张组成的,而3D打印机主要是由工程塑料、树脂或石膏粉末组成的,这些成型材料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但是不同技术与材料各自的成型速度和模型强度以及分辨率、模型可测试性、细节精度都有很大区别,用户需按实际用途来选择。3D打印机将需要的物品,打印成3D立体。现在主要使用的材料都是树脂类的,将要打印的立体物品按照精密度的要求切成许多的横断面,和普通2D打印机类似,将这些横断面用喷树脂的方式打印出来。最终,这些对应的横断面向上累积成立体物品的形状。如果要制成铁的或者铜的等金属物品,只要进行脱模式的精密铸造就可以得到了
网络推广优化经理
二维和三维
一个是立体的,一个是平面的。
一个是平面,一个是立体也就是实体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打印机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