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能成为一国的中国支柱产业业吗

旅游业怎样成为支柱产业
旅游业正迈入新的起点,即国务院文件中第一次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以往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到要为国家谋划战略性支点;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旅游正在经历一场嬗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邵琪伟认为可能需要10年左右或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如何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是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崭新命题。邵琪伟认为,根本的路径在于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依托信息科技把旅游业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
7年国家旅游局长生涯,以及此前7年在旅游大省云南分管旅游的经历,让邵琪伟感到,要办好旅游绝不仅仅是一个加大投入、促进宣传的单向课题,而是要做诸多的统筹考量。
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
《财经国家周刊》:“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将经历一场转型,国务院2009年41号文件已经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旅游业的作用和角色?
邵琪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正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之所以有如此格局,前提是国家改革开放、前提是经济快速发展,前提是老百姓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其中一部分国民达到了中等以上收入水平。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旅游行业的努力,更是我们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我手上有一组大数字,预测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将超过5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5万亿元,2011年已经是26亿人次了。按照现在我们基础设施的发展,比如通达性和接待能力的改善,老百姓出游能力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在现在的基础上还将快速发展。因此我们有一个表述,叫中国旅游进入到了“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这两个特点可以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
“大众化”就是全民旅游,旅游“走入寻常百姓家”,才有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而“产业化”就是要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旅游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在规模庞大、形式多样的旅游消费拉动下,才能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所谓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表述,这一产业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间占有相当的比重,产生相当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当然现在还没达到,只是描述了一个目标。
在中国所有的服务业里面,国务院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的不多。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觉得要非常认真探索、思考和实践,这个目标写到国务院文件上不容易,我们要实现它更不容易。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而突出。一是拉动经济增长。据测算,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其中29个部门和行业是高度相关联的),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79.8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十一五”时期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30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约1700万人。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同时,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和产业部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旅游可促进先进文化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成为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渠道,旅游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旅游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2010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农民旅游收入1200多亿元。旅游还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仅广东旅游扶贫项目直接解决就业12.6万人,间接带动30万人就业;贵州有42万人通过旅游脱贫。旅游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增强了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盐碱地、资源枯竭矿山等通过发展旅游业得到综合利用。旅游为我国整体外交大局和对港澳台工作做出了贡献。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活动中最活跃、争议最少、效果最好的途径之一。两岸四地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密切两岸人民感情,增加台湾同胞福祉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个怎样的过程?另外,达到这个发展目标,您认为将经过多少年的发展?
邵琪伟: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务院提出这个目标后,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即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思路,不管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其他国家,包括世界旅游组织都较为认可。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我们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标准,组织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全国已有5.3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乐超过150万家,休闲农业园区1.8万个,使1500万左右农民受益。可能与我相当长时间在农村、在边疆工作有一定关系,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关心。因为中国还有一半多人是农民,在中国内地这块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在山区、在边疆少数地区。对于农民手里一部分产品来说,农民拿到集市上去卖需要诸多成本,导致利润变薄。现在我们搞了乡村旅游之后,城里的居民到农民家里去吃去住去购物,这些成本都没有了。只要服务好,同样的产品加价20%左右消费者是没有意见的。比如一只鸡平常卖15元钱,煮熟加工之后可以卖到30元钱,农民的收入就明显增加。整个旅游过程可以促进农村,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方面,我们过去在这一方面重视不够,提出要搞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研究。我理解旅游装备制造业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大型装备制造业。比如海洋邮轮,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排水量达到23万吨,这其中包含大量的高新技术。还有江轮,现在长江里就在造新的江轮,重庆就要造10艘比较先进的。目前上海、山东、天津、海南、广东、福建、辽宁等地加快培育邮轮经济,推进游轮游艇制造和邮轮母港建设。真正搞邮轮经济绝对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从设计开始一直到应用,将来的维修到港口建设、码头建设、游客疏散。现在国内的多数港口都是提供泊位,真正的母港是提供一整套配套设施,我曾经在意大利考察过一次,那里有一天停了11艘邮轮,有2万多人,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全部疏散完毕,这就对我们的出入境管理和服务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与我们的服务业也是紧密相连的。第二就是各种旅游用品,这其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去研发的,比如防御防寒、抗高原反应、防紫外线的设备、高尔夫用具、滑雪用具、潜水装备等等。比如可以设计生产相对薄的保暖衣服,零下20度都没问题,到高原旅游还希望有抗高原反应的药品。满足游客各种各样的需要,背后都可以形成一条产业链。三是旅游纪念品,我们知道很多东西国外比国内便宜,好的品牌不少,现在出境游的游客购物消费占了很大比例。从国内来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生产是需要我们向国外借鉴和学习的。现在许多旅游城市提供不了必购旅游商品。
把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起来衍生就更多了,比如各地搞得一些有声有色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等。这次习近平副主席到访美国观看的NBA篮球比赛,这本身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更是美国文化体育产业的体现。去年,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最近七个部委联合下发了《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我们还在推动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中国旅游卡”以及广东、山东等地旅游金融产品的研发应用,进一步丰富覆盖旅游活动各环节的旅游保险产品都是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表现。
总之就是我们现在由一个被动的需求阶段转向一个主动地推动和开发阶段,我们要把需求告诉各行各业。我们旅游部门主导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在天津办了一个旅游产业博览会,主旨是推动大型旅游制造业为主;我们在浙江义乌办了一个旅游小商品博览会,从研发开始搞各种各样的旅游小商品,2011年有28个国家来参展;我们在苏州也搭建了一个旅游服装博览会平台。为加快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旅游业。二是加强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推动与信息、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抓一批城市和企业试点。两年来,我们重点推动北京、江苏的南京、镇江、苏州等有条件的省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积极推动将智慧旅游初期成果直接应用于旅游产业要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快速成长,旅游电子商务业务成为多数旅游企业新的赢利方式。还注重运用现代最新科技提升旅游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推进“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努力转变旅游监管方式,提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水平。
旅游业要真正成立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要10年或更长间,我主张打牢基础,不要急于求成。科学发展需要打好基础,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现在不要太急,要在短时间内变成战略性产业是不现实的。
出境游开放仍需积极和审慎
《财经国家周刊》: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已经启动,分别开放了北京、上海、厦门三个城市,第二批城市正在酝酿;包括在港澳个人游的开放上,我们感觉作为旅游监管部门来讲总体上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您是如何考虑这一问题的?
邵琪伟:确实是这样。积极和审慎是一条原则。在这个进程的选择上,我们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也有业务方面的考虑,需要两方面结合起来。从目前情况看,现在团队出游台湾每月已超过10万人次,个人游才刚开始;去年到香港个人游达到1834万人次,到澳门个人游达到659万人次。对台湾以及香港和澳门,我都会跟对方讲一个观点,就是既要有利于市场健康的发育和成长、有利于市场监管,又能够长久的保持适当的增量,能使得这条线平稳的往上增长,不要出现大起大落。保证有序、有规划的增长,对两岸和两地关系都是好的,对市场监管也是好的。
《财经国家周刊》:在这方面,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团单管理”,我们也注意到,赴港旅行中会发生一个实际问题,在很多没有开放自由行的城市,游客只需要旅行社一张团单证明就可以出行,其本人未必通过旅行社旅游,这样在实际操作上能不能起到您说的团单管理的效用?
邵琪伟:我觉得我们要承认两条,第一,旅游毕竟是一种市场行为,游客是自己拿钱出去消费;第二政府必须有管理,政府应该用政府这只手把政府该管的管好,市场上发生的问题更多地应交给市场去处理。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出境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当多以购物和观光为主,您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多层次的深度旅游,使得中国国民融入世界?另外您觉得我们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处在哪个阶段?
邵琪伟:小平同志1979年登黄山时提出旅游业要加快发展。中国旅游业从小平同志倡导开始起步,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旅游业真正进入到产业化发展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在这之前只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事业来发展,最早是为外交服务的,那个时代人均生活水平也不可能旅游,老百姓要先考虑的是温饱问题。
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推向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阶段,这和全球是同步的也是领先的。其他国家的旅游业确实比我们早发展了,但是中国有强劲的后发优势,起点就很高了,特别是运用现代交通工具和现代信息工具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但是出国出境旅游还在第一阶段。尽管人出去了,但是我们很多游客到了国外还不知道怎么旅游,有些游客出去花相当多的时间去购物,而没有去欣赏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当然也有一些专门在一个地方慢慢欣赏的人群。我觉得当我们国家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时,我们旅游业的管理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都会慢慢的成熟和理性起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旅游者大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加快旅游业市场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30年来,中国旅游从增量改革逐步转向存量改革,逐步全方位地融入世界旅游市场,面对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作为政府旅游部门,如何借鉴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
邵琪伟:从国际上看,旅游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旅游综合立法方面。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现代旅游业始于二战之后,其旅游立法进程与旅游业发展过程是同步的。法国、西班牙等旅游强国其旅游法律体系都由欧盟的统一法令、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三部分组成,他们的旅游法律既有综合性法律又有大量的单项法规。另据世界旅游组织介绍,旅游法律已成为各国的立法热点,越南、巴西、意大利近年来都出台了新的旅游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旅游法,与我国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身份非常不匹配,同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矛盾问题都对旅游综合立法提出了需求。
在旅游促进方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对旅游业的投入一般都纳入国家和地方预算,主要旅游大国赋予旅游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外宣传推广,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形象塑造上升到国家整体形象战略中进行考虑。
在旅游教育方面。中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目前已有1968所旅游院校(系),但还没有一所像美国康奈尔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这样知名的旅游院校。此外,旅游发达国家旅游教育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目前,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反而比旅游本科、硕士抢手,好多还没毕业就被旅游企业预定一空,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方面。我有一次去瑞士出访,在一家五星级宾馆中见到一位年过六旬的服务员,他一辈子都在这个岗位上为顾客服务,每天都衣冠楚楚、开开心心,他的理念就是“我以绅士的态度为绅士淑女们忠诚服务”。他们都是以终身从事旅游行业为荣。我们国家服务业整体都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再加上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职称机制等不够健全完善,所以如何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是当务之急要研究的问题。
在体制机制构建方面。旅游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构建,主要围绕如何运用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监管作用,同时注重中介机构的行业促进和行业自律作用。比如德国在联邦议会中专门设置了旅游委员会,由议会各党团代表组成,并由一名国务秘书负责联络工作。瑞士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在联邦政府层面专门成立联邦旅游委员会,负责旅游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而旅游市场推广则由半官方协会性质的瑞士国家旅游局负责。各国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共同特点是适应了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的特性,不断增强对旅游业发展协调作用和旅游安全质量秩序的监管作用,强化综合协调和市场执法,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对于这些经验和做法,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其合理成分,为我所用。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北京市、海南省等地都都成立了“旅游委员会”,各地为了促进旅游业更高层次的发展都做了一些探索,您认为各地应该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保障这个行业的更大发展?
邵琪伟:现在海南省、北京市都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完全是这两个省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需要成立这么个机构,才能完成其管理职能。比如,北京市旅游委员会的职能较为完善,北京市经济结构的76%是三产,奥运会之后,旅游业对北京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除了专职主任、副主任以外,各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担任旅游委的副主任或者委员。这个体制接下来我相信会体现出他们优越的地方,不仅是促进产业的发展,而且是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管理和提升。体制机制作为一个上层建筑,它应该适应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财经国家周刊》:国民对旅游的参与越来越多,同时对旅游市场存在的服务质量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有意见,今年春节出现的三亚宰客事件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您认为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旅游市场监管到位?
邵琪伟:我们国家旅游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像春节期间三亚和一些地方出现的投诉,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这种行为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现在中国还没有《旅游法》,我们一个法治国家,这样大的市场无法可依绝对不行,老百姓这方面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意见,我接受。值得欣慰的是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相关部门参加起草的《旅游法》已经有了较好的一个草案,经过立法程序后,将尽快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当然也有执法不严的问题,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我们规范市场还需要时间,市场发展太快,我们的人才储备也不足。在旅游的高峰时期供求关系发生剧烈变化,市场上就发生种种不规范的事情,这与我们行业的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也有很大关系。游客遇到问题,应该告状有门,投诉有门;但是反过来讲,用我们行业里的一句话就是,旅游企业要诚信经营,旅游者也要理性消费。
我们这个服务行业要让它真正规范有序地建立起来,它需要一套非常有序的法律法规直至至行业规范。比如,我们国家服务费制度不完善,基层服务人员收入不高,这样服务人员就很难提高职业荣誉感和尊重感,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旅游大行业内需要推进的具体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近些年旅游地产取得了快速发展,您认为这是否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会否造成以旅游为旗号,行地产发展之实的情况?
邵琪伟:其实“旅游地产”,政府规范性文件没有采用这个概念,而是市场上客观存在的现象。比如搞一个旅游景区,其环境价值上升了,周边的房地产就很容易升值,当地获得了效益,于是当地政府将旅游景区与部分房地产开发捆绑起来招商,这大概就是旅游地产的由来,一部分高尔夫球场的资金也都是类似这样引进来的。
我认为这些行为可以更多让市场去配置,政府主要去规范政府需要去规范的事情。比如,是否违反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影不影响整个城乡规划。美国也有这样的事情,奥兰多的迪士尼建立起来,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就赋予了迪士尼公司某些管理权,当然它是经过地方立法的。因此市场配置了这个资源,产生了这样的景区,带来了效益,对当地老百姓和经济发展都是好事情,我们认同它从而规范管理它,让它给政府纳税,解决就业问题,这不是很好吗?
邵琪伟简历 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浙江湖州人,2004年中央党校政治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0年4月?1978年2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师2团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云南国营东风农场四分场指导员、分场政治办公室主任、农场宣传科干事;1978年2月?1978年9月云南省委党校学习;1978年9月?1979年11月 云南省委办公厅一处秘书;1979年11月?1984年7月 云南省昆明市委办公厅秘书、秘书科副科长;1982年9月?1984年7月在云南省委党校学习;1984年7月?1991年3月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委书记;1991年3月?1992年5月 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92年5月?1994年9月云南省昆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1994年9月?1998年5月 云南省临沧地区行署专员、地委代理书记、地委书记;1998年5月?1998年5月 云南省省长助理;1998年5月?2005年3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05年3月至今任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任中国旅游协会会长。2006年8月兼任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中共十七大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在后房地产业时代,中国适宜转而用旅游业做为支柱产业吗? - 知乎5被浏览229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_可能性及战略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_可能性及战略对策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旅游业能否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
优质期刊推荐北京正在着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_新浪城市_新浪网
北京正在着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
  记者从北京旅游委获悉,旅游产业特别是旅游实体经济的有效崛起,是一个城市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业成为这个城市重要支柱产业的显著标志。北京旅游委成立以后,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突出了实现旅游业发展模式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努力提升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贡献作用,2011年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深入挖掘旅游对投资、消费和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北京正在着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
  1、确立了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和产业拓展思路。把旅游看作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是一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的朝阳产业,是综合带动力极强的支柱产业,也看作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最有效的增长点。明确提出,北京是一个开放式的旅游景区,城市的一切可开发、开放资源都应成为旅游资源。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服务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柱来抓的产业拓展思路。&
  2、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正在显现。据初步统计,2011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超过321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2011年北京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2011年前三季度,北京旅游相关产业累计完成投资359.5亿元,占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得比重达到8.6%。预计全年,旅游产业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
  3、旅游产业功能区在谋局布篇中开始起航。在统筹规划调研的基础上,全市确立了重点加快前门―大栅栏老北京商业旅游体验区、什刹海―南锣鼓巷老北京休闲旅游体验区、中轴路老北京文化旅游体验区、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房山旅游经济试验区、丰台宛平城文化旅游区、昌平旅游休闲购物综合体、海淀科教旅游体验区、朝阳商务旅游体验区、怀柔雁栖湖生态旅游体验区等10个重点旅游功能区和长城产业带、永定河产业带、石景山、门头沟、海淀西部等多个旅游综合区规划开发布局。目前,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功能区已启动土地一级开发,总投资过百亿的“新乐城”项目和“5D秀”已开始办理相关手续。投资上百亿元的房山区“华嬉”项目也已经进入实体建设阶段。怀柔雁栖湖生态旅游功能区已启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和部分旅游景区建设(提升)项目。&
  4、传统旅游资源优化提升工程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开展了北京市旅游景区等级复核、旅游饭店星级复评工作,对于不达标的景区饭店一律摘星降级。目前,北京市729家星级饭店已有131家被“摘星”。预计北京全部211家A级景区复核结束后,也会有一部分景区被降级或取消定级。这项工作,在行业内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也赢得了社会和业内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各个传统旅游资源管理部门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环境,更加关心提升旅游软硬件服务水平。&
  5、社会资源正成为拓展旅游产业重要资源。今年1月1日,天安门观礼台首次向游客开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它标志着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有关管理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将逐步设立旅游开放日。市民可通过各种方式报名,到这些单位参观。这也是北京旅游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文物资源之后开发的第三大资源,是实施“旅游资源多样化”思路的具体举措。社会资源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公众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注入旅游元素,开展按照城市常住人口及常态旅游人数相结合的基础指标确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改革试点工作,新建的公共建筑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和观光通道。&
  6、旅游消费领域正在拓展服务能力在增强。围绕“必购、必看、必吃”等消费重点,“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实施市场化运作全面起步,一批“北京礼物”、上百家“北京礼物”专营店将出现在景区景点和重要的旅游热点地区。16项饱含传统“京味儿”的旅游驻场演出剧目已经推向社会,今年包括《鸟巢。吸引》在内的一批新的旅游驻场演出将适时面向旅游者。在10家体现北京饮食特色的“北京旅游特色餐厅”开张的基础上,近期又将有20家挂牌迎客,今年春节以“吃在北京”为主题的北京旅游美食体验活动即将启动,百种旅游美食带回家、500家名店旅游美食年夜饭将推出。12家中医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1家北京特色旅游民居项目――“北京人家”和一批北京旅游特色街巷也在打造之中。&
  7、高端旅游正在成为优化旅游结构增长点。北京高端旅游产业联盟已于去年12月成立,100多家从事会展、会议、会奖、修学、养生等高端旅游的机构成为首批会员。应该说,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已成为近年来北京具有明显优势的两大资源。2010年,北京规模以上会展单位的会展收入达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创历史新高,其中会议收入、展览收入和奖励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4.1%、27.7%和46.3%。去年底,鼓励开发北京高端旅游资源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已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北京开拓商务会展、会议奖励、专题旅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高端旅游产业已加速扬帆起航。&
  8、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与第一产业融合方面,去年12月北京市召开了京郊旅游发展大会,政府多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京郊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五大重点工程的实施。与第二产业融合方面,正在推进工业体验游。与第三产业融合方面,重点抓了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融合,《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目前,总投资数亿元的密云华润希望小镇成为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相融合的示范性项目。延庆县“四季花海”作为2011年七条重点沟域建设项目之一,正在构建“花卉种植与加工、旅游景观、民俗旅游”相融合的三大产业链条。在永定河“四湖一线”建成蓄水,4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10个郊野公园、10处城市休闲绿地建成开放基础上,旅游委投资1300万元启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实验区”试点,加快完善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工作。石景山区抓住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有利时机,研究制定《石景山数字动漫娱乐区总体策划与项目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推动石景山旅游产业功能区实现由传统制造功能向现代服务功能全面转变。&
  9、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便利化为基点,推进旅游咨询体系、集散体系、标识体系、交通体系建设。全市投资近5000万元为旅游景区配备中英文双语安全标识牌,为201家A级景区配备轮椅1100台,为142家3A级以上景区配备无线讲解器1100套,为142家3A级以上景区配备安全标识牌19080块,改造A级旅游景区及游客集散聚集地公共厕所50个。投入运营的旅游咨询站由2010年的109家提升到2011年的373家,建立20多支旅游志愿者队伍,招募旅游志愿者1万多人。加紧实施智慧北京旅游工程,已有80家酒店和3家景区完成或正在进行无限宽带网的安装工作,完成了所有A级景区和3A以上饭店安装无限触摸屏的规划设计。&
  10、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装备制造业正在孕育。目前,全市筹建旅游产业项目近800个,投资金额约3000亿元。正在探索建立大型旅游设施、旅游装备、旅游用品、旅游商品等旅游高端制造业建设基地。总投资数十亿元的密云“古北水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完成拆迁工作进入实体建设阶段,计划今年下半年试营业。“园博园”在丰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园区绿化景观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园博会主展馆工程也现已全面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北京地区最高的辽金风格仿古高塔――永定塔进入施工阶段。&
  11、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正在稳步推进中。建立了旅游委兼职委员体制和首都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以此不断提高整合全社会资源的能力。经市编委批准,落实了全市各区县旅游局变旅游委的体制改革启动工作。统筹推动东城、门头沟、密云、延庆、海淀五个旅游产业示范区编制旅游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目前,东城已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东城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延庆县正在申报《关于创建“县景合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总体实施方案》,密云县制订了《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方案》,门头沟区正在加紧编制《门头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示范区建设策划与实施方案》,海淀区启动了《海淀传统景区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研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旅游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暂行办法》、《北京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旅游社入境游促进政策》、《北京旅游商品发展扶持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另外,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基金正在加紧落实,带动社会资金投资北京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之中。&
  如果说2011年是北京旅游产业的起航之年的话,那么2012年北京旅游产业将有更多扎实的举措。据北京市旅游发展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北京旅游产业将着眼于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旅游消费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更加扎实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三个统筹,力争实现十个突破。&
  “推进三个统筹”是指:一是跨区域统筹,联合相关区县政府,加快推进前门――大栅栏、什刹海――南锣鼓巷、中轴路等10个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发展。二是跨部门统筹,促进京郊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教育、旅游与工业、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卫生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三是跨领域统筹,推动更多可开发、可开放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实现十个突破”是指:一是在制定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取得新突破,二是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在旅游产业与金融产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四是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五是在重点旅游功能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六是在高端旅游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七是在拓展旅游“必吃、必看、必购”等重点消费服务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八是在开发智慧北京旅游、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取得新的突破,九是在继续实施旅游环境、管理、服务、素质、保障五大建设工程取得新的突破,重点解决重点景区内及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环境,十是在重拳打击非法“一日游”上取得新的突破。
更多关于 &的新闻  14:00:55
  10:28:32
  14:34:27
  10:11:49
  09:38:51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旅游线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