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单位哪家施工质量好

桩基础质量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大家都在学
桩基础质量相关专题推荐已关闭问题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是怎样的?
浏览次数:3744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孔灌注桩质量检验及工程验收标准
12.1原材料的检测及验收
12.1.1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拌制所用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必须符合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规定。
12.1.2 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水泥应符合现行水泥标准的规定要求,必须有制造厂的试验报告单、质量检验单、出厂证等证明文件。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
12.1.3 散装水泥用量尺法检验,或用轨道衡计量,汽车称重时采用地中衡称量,也可以采用电子秤称重。
12.1.4 每批进场的石料必须附有包括下列内容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合格证:
生产厂名和产地;
合格证编号和签发日期;
产品的批号和数量;
运输条件;
产品的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检验结果;
注意产品的强度指标(岩石立方体强度或压碎指标值)。
石料进场前,应检查产品质量是否合乎要求,而且至少应采样进行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检验。在发现产品质量显著变化时,应按其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取样检验,符合要求时方可进场。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JGJ53一79的规定。
入场后的碎石或卵石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堆放时,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但对于单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连续粒级,堆料高度允许增加到10m。
每批进场的砂必须附有包括下列内容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合格证:
生产厂名和产地;
合格证编号和签发日期;
产品的批号和数量;
运输条件;
产品的种类(按产源和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及其所属级配区;
产品中颗粒小于0.080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
如为海砂,应注明氯盐含量。
砂进场前,至少应取样进行颗粒级配和含泥量检验,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盐含量。在发现产品质量有显著变化时,应按其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其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必须符合JGJ52一79的规定。
夏季或雨后灌注混凝土前必须对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实配混凝土的加水量。
钢筋进场须附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质量有怀疑时应取样做材质检验,以及拉力、焊接试验。
焊条的规格型号、外加剂的质量均符合要求。
单桩检验及验收
单桩质量检验及验收主要包括桩位、标高是否准确,成孔、清孔、钢筋的制作安放、混凝土的配制和灌注等各工序施工质量,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准确、清晰。
桩位的确定必须进行测量和复测。钻机就位后须进行桩孔对位误差检测和钻机水平检查,要求安装水平、稳固,底座大梁必须垫实,不得有悬空现象。
钻孔完工后,须检查和校正孔深,桩孔深度应不小于设计深度;孔径偏差经测井仪检测或钻头外径测量应符合规定。
清孔结束后,在进孔泥浆的比重不大于1.15时,出口泥浆比重不大于1.25。
钢筋笼吊放前必须重新丈量每节钢筋笼的直径和长度,焊接质量及筋距偏差,吊筋长度等,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吊放好的钢筋笼尽量与钻孔轴线同心。
在搅拌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条桩不少于两次;
检查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和灌注地点的坍落度,每条桩至少两次;
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测;
混凝土的拌制时间应随时检测。
冬季施工时,还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下列内容:
检查外加剂的加量;
测量水(包括外加剂溶液)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以及加入搅拌时的温度;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的温度和灌注的温度。
检查结果应及时填入&混凝土配制记录&。
高温期间施工时尚应检测下列内容:
外加剂溶液的质量和加量,每条桩不少于两次;
混凝土出机温度和灌注前的温度,每两小时一次。
混凝土灌注顶面高度应符合10.5.13的规定。
混凝土的灌注充盈系数不小于1;沉管成孔灌注桩任意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之比不小于1。
单桩施工完毕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钻孔桩桩孔钻进记录;
钢筋笼吊装记录;
混凝土配制(含试块捣制)记录;
混凝土灌注记录;
事故处理记录。
全部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桩位偏差,按总桩数抽查10%,但不少于3根。
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的评定须按GBJ301一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计量、搅拌、养护和试块留制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
注:①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天养护后试压确定,其压试结果作为桩体混凝土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
作为评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块,应在灌注地点制作。
标准养护的试块组数,应按每条桩不少于一组留制。
每组(三块)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按下述规定确定:
取三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强度代表值,其基本单位为Pa;
当三个试块中的过大或过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
注:试块外形与试验方法不符合试验要求时,其试验结果不应采用。
桩身质量须经下列检测:
静压试桩数量一级为桩数的1%,但不少于2根,允许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钻探抽心验桩的抽检数量,一般端承桩为桩数的10%,磨擦桩为5~15%;混凝土密实连续,强度和孔底沉渣满足设计要求;
动测、超声等无损检测比例一般为桩数的20~50%;判析桩身混凝土连续、质量合格,桩径符合要求。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工程竣工提交以下资料:
桩位测量放线平面图;
材料检验、试块试压记录;
桩的工艺试验记录;
桩和承台的施工记录或施工记录汇总表;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设计变列通知书、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桩基竣工平面图;
竣工报告。
如实际的地质资料与设计不符,或在施工时对桩身质量和承载力有疑问时
可采用荷载试验或其他检验手段进行检查,其数量由设计、施工及其他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决定。
12.4特种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12.4.1特种工程的施工程序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12.4.2特种工程所使用的机具和设施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12.4.3特种工程采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4.4特种工程施工的原始资料应应能反映实际情况和存档要求。
12.5原始资料整理归档
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应及时收集有关经济技术文件资料,整理交卷,经主任工程师审查后归档。
钻孔灌注桩工程归档资料应包括以下文件: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预决算单;
施工设计图;
施工组织设计;
开工报告、基桩工程开工验收单、桩施工轴线移交验签单;
单桩施工原始记录、工程联系单、工序验收资料和隐蔽工程验收单等反映施工实际情况的技术资料;
竣工后向甲方所提交的全部技术资料及技术总结;
反映特种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的技术资料。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造价与管理
&&&&&&&&&&&&工程桩基础质量检验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桩基础质量检验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标签:
&&& 一、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 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 必须有1 组试件,小于50m3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 组试件。  二、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  三、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 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 根。   四、其他主控项目应全部检查,对一般项目,除已明确规定外,其他可按20%抽查,但混凝土灌注桩应全部检查。
相关知识点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其他路桥市政]热门知识看看这些!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如何解决
【摘要】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桩身全部埋于土中而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叫低承台桩基;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叫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和大跨度的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探讨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问题。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重传给坚硬土层,则桩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桩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所用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闭口管内填素混凝土)桩;按成桩方法分挤土桩(如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如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如打入式敞口桩);按受力条件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桩、横向受荷桩、组合受荷桩。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通病。
一、桩基础的特点
(1)桩基的竖向单桩刚度或群桩刚度很大,足以承载其自重或相邻荷载作用,满足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度的规范要求。
(2)桩支承于坚硬的(岩石、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其竖向单桩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
(3)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是凭借桩基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或群桩基础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以抵御因地震和风产生的力矩荷载与水平荷载。
(4)桩身穿越液化土层支承于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之上。地震时,由于桩基低部固定于持力土层,即使浅部土层发生液化与震陷,其抗拔承载力与抗压仍足够,高层建筑沉陷与倾斜仍然满足规范要求。
二、桩身断裂与治理方法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施工被迫停止。
1.2原因分析
桩身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弯曲,在反复的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强度时,即产生断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2.1一节桩的长细比过大,沉入时,又遇到较硬的土层,或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1.2.2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时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稳桩时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桩架的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1.2.3采用“植桩法”时,钻孔垂直偏差过大。桩虽然是垂直立稳放入孔中,但在沉桩过程中,桩又慢慢顺钻孔倾斜沉下而产生弯曲。
1.2.4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或接桩方法不当(一般多为焊接,个别地区使用硫磺胶泥锚接)。
1.3治理方法
当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及时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方法,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条基补1根桩时,可在轴线内、外补;补两根桩时,可在断桩的两侧补。柱基群桩时,补桩可在承台外对称补或承台内补桩。
三、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与防治措施
桩设计时是以贯人度和最终标高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个别工程设计人员要求双控,更增加了困难。
1.2原因分析
1.2.1一方面,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也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或软夹层的透镜体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打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1.2.2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由于新近代砂层结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打入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求出贯入度。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就有沉不下去的现象。
1.2.3桩锤选择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桩顶被打碎或桩身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特别是柱基群桩,布桩过密互相挤实,施打顺序选择不合理。
1.3防治措施
1.3.1遇有硬夹层时,可采用植桩法、射水法或气吹法施工。
1.3.2桩如果打不下去,可更换能量大一些的桩锤打击,并加厚缓冲垫层。选择桩锤应以重锤低击的原则,这样容易贯人,可减少桩的损坏率。
1.3.3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特别是桩基群桩,如若先打中间桩,后打四周桩,则桩会被抬起;相反,若先打四周桩,后打中间桩,则很难打入。为此应选用“之”字形打桩顺序,或从中间分开往两侧对称施打的顺序。
1.3.4预支桩工程正式施打前,应做工艺试桩,以校核勘探与设计的合理性,重大工程还应做荷载试验桩,确定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接桩处松脱开裂与防治措施
接桩处经过锤击后,出现松脱开裂等现象。
1.2原因分析
1.2.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和油污等。
1.2.2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平面不平,有较大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拧不紧;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肉中夹有焊渣等杂物;接桩方法有误,受时间效应与冷却时间等因素影响。
1.2.3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硫磺胶泥配合比不合适,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熬制,以及温度控制不当等,造成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在锤击作用下产生开裂。
1.2.4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锤击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上下桩对接时,未做严格的双向校正,两桩顶间存在缝隙。
1.3防治措施
1.3.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检查校正垂直度后,两桩间的缝隙应用薄铁片垫实,必要时要焊牢,焊接应双机对称焊,一气呵成,经焊接检查,稍停片刻冷却后再行施打,以免焊接处变形过多。
1.3.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后才能使用。
1.3.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法兰或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帖,焊接或螺栓拧紧后,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把丝扣凿毛或用电焊焊死。
1.3.4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法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特别是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熬制及施工时的温度应控制好,保证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五、桩顶碎裂与防治措施
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
1.2原因分析
1.2.1桩顶强度不够,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具等因素,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偏低,或者桩顶抗冲击的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距离太小等;二是预制桩制作时,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二是养护时间短或养护措施不当,未能达到设计强度或虽然试块达到了设计强度,但桩碳化期短,混凝土中水分未充分排出,其后期强度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桩顶容易发生严重碎裂。碎裂后的桩顶混凝土,一般外表面呈青灰色,钢筋上不粘混凝土。
1.2.2桩身外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值等。
1.2.3施工机具选择或使用不当。打桩时原则上要求锤重大于桩重,但须根据断面、单桩承载力和工程地质条件来考虑。桩锤小,桩顶受打击次数过多,桩顶混凝土容易产生疲劳破坏而被打碎。桩锤大,桩顶混凝土承受不了过大的打击力也会发生破碎。
1.2.4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或桩沉入土中时桩身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局部受集中应力破损;沉桩时,桩顶未加缓冲垫或损坏后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
1.2.5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深度过大,施工机械或桩身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1.3防治措施
1.3.1发现桩顶有打碎现象,应及时停止沉桩,更换并加厚桩垫。如有较严重的桩顶破裂,可把桩顶剔平补强,再重新沉桩。
1.3.2如因桩顶强度不够或桩锤选择不当,应换用养护时间较长的“老桩”或更换合适的桩锤。
综上所述,桩基础以其适应性强、施工简便、成本适中等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工程的关键是工程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或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工程的使用效益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桩基处于建筑工程结构的最下面部分,属于隐蔽工程,其质量的好坏对上部主体结构的使用具有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桩基质量能符合工程要求,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来源:基础工程网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桩基础施工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