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自己配的电脑现在不要了,说组装电脑高配置清单花了2500.现在卖我2000.大家参谋参谋。好像有的配件是二手的。

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到底谁在欺骗我们——致青年历史发明家赵皓阳同学的公开信:莫以辟谣的名义造谣 - 另眼看历史的日志,人人网,另眼看历史的公共主页
转自不知道是哪位名人的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会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mo)~。~九号菌代表10号菌发言
到底谁在欺骗我们——致青年历史发明家赵皓阳同学的公开信:莫以辟谣的名义造谣
主页按语:长期以来赵皓阳的辟谣文在从网很影响力,主要是因为他的文章在关键性材料上颠倒是非,所以极具迷惑性。今天主页就选取他的一篇辟谣文的其中三节,通过对所涉及材料和行文逻辑的详尽分析,让大家看看赵皓阳的辟谣文是如何借辟谣之名实行造谣之实的
此处为赵同学的原文链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看&http://blog.renren.com/blog/5911181
辟谣辟谣谣言一,课本骗了我们六十年?&我最早看到这两篇文章是在天涯上,已经找不到原作者了,擅自转载,再次向原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原文60 多年过去了,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 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 间。
  赵辟谣&【淞沪会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被炸毁一事,没有见过任何正经史书记载。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为出云号。战后出版的《日本巡洋舰史》记载:&出云&号于1944年归国,成为海军兵学校的练习舰,日在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从来没有指望过能单独击败日本。蒋介石的&空间换时间&讲的是以节节退守,获得时间让外国介入。这个思想和持久战是完全不同的。&
    国民政府在上海发动战役,是因为上海有各国租界,在这个地方发动作战有利于引起外国注意,增大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实际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进行僵持 战。这个地方临海,日军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大口径舰炮以及海军航空兵的支援。而国军在这个区域却没有任何国防工事。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史上再也没有一场战役打 得比这一场更惨烈。由于缺乏总体战的经验,而且中国军官素质的战略素养都不高,淞沪会战之时,国军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完整的计划,所以撤退的时候混乱一团,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路溃退。导致花费了无数钱财在南京前方修建的国防工事直接就放弃了。&
   而且,可能是因为缺乏经验,国民政府从来就 没有工业、资本转移计划。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大量工厂完好无损地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我们知道当时中国交通条件很差,加上战乱,如果没有政府和军队的帮助,大 规模迁移工厂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国府恰恰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做。】&
主页分析: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过工业、资本转移计划?
不知道赵同学是怎么想的,这里我们要提及一个人:蒋百里。生平我在此不赘述。1934年,蒋百里访日,通过与士官时期的老同学小矶国昭、荒木贞夫等的接触,不仅意识到中日之战不可避免,而且战争的爆发也为时不远了。所以,归国后,他立即制订了一整套钢铁煤油路矿计划,并详尽地阐述了&三阳线&决战论的思想。主张国防线划分应按照&三阳线&为准。此线以东地区,我国应利用空间换取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同时积蓄力量,加强战略后方;此线以西,资源丰富,幅员辽阔,足以持久抗战。他认为从湖南的地理位置看,该省处于中国的内陆心脏地区,物产丰富,&粮食产量又不啻中国的乌克兰&[6]。由于一旦战争爆发,沿海一带将首当其冲,因此,我国布局应着眼于山岳地带。为便利防空及坚守险要,&应以南岳为工业核心地区,而分布于株洲至郴州之线& [5]。就民风而言,湖南民俗强悍,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湘军的兴盛,中国更有&无湘不成军&之说。蒋百里对此深以为是,称&这里人力和兵源都是中国的普鲁士&,&宜于对敌进行长期的消耗战&,是坚持&长期作战最好的根据地&,&战争的结局,三湘七泽将是敌军的莫斯科&[6]。他预计中日开战之后,长江流域九江以下都不是安全区,国家应该未雨绸缪,建立三个石油储备库,分别置于庐山、衡山和湘川边境的武夷山脉三处。中国战时大本营宜设芷江、洪江一带,因这里森林茂密、矿藏丰富,又有沅江贯流,是天然易守难攻、国防安全的险阻要地。基于这一分析,蒋百里对到湖南考察特感兴趣,尤其是&对湖南矿产颇感兴趣,几次跟他的好友地质学家丁文江谈及&[5]。丁文江遂年间多次到湖南各地勘察各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等。蒋百里提出的这整套国防中心区建设的思想,是与其对日持久战战略思想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建立稳固的大后方,我国才有可能坚持持久消耗战略,粉碎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
  蒋百里的持久战思想也对当时的蒋介石有着重要影响,并被其采纳,成为中国对日作战的中心思想。1932年11月,蒋介石提出:&强国之国防重边疆,取攻势;弱国之国防重核心,取守势&,&战时以努力经营长江流域,掌握陇海铁路为第一要旨。&[7]1935年他又采纳了蒋百里的&三阳&决战思想,赞成蒋百里的关于国防中心区建设的看法,决定未来的对日战略应将主要阵地放在长江以南与平汉铁路以西地区,以洛阳、襄阳、荆州、宜昌、常德作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最后阵地。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的1936年《国防计划大纲草案》按照蒋介石的要求,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作为中国政府抗日战争的中心
[5] 蒋方震.世界军事大势与中国国情[J].改造,1921,(9):55.
[6] 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第4卷)[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21.战略。
以下是资本转移计划
至于&以空间换时间&则指的是争取后方制造武器,兵力编排,军事攻守能力,防御战线等整体规划的时间。解读过于片面。
顺便附赠一篇论文: 想辟谣,自己花钱去吧。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新一军。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 10.9万人。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活埋,以后都这样办。
  赵辟谣:【所谓10.9万人是整个远征军的战果,而并非是新一军的。新一军的确十分引人注目,远征军打得并不好。松山打得一塌糊涂(6万人对日军两三千人,还有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 最后 歼灭日军一两千,自己死伤两万)。为了不和日本人对抗而转走野人山,饿死士兵无数。因为听说美军会在缅甸提供装备,所以转送士兵的时候把士兵的衣裤都剥下 来,像光猪一样塞进飞机,导致士兵冻死冻伤。新一军在密支那火车站,一个团的士兵打进火车站后四散搜罗战利品,结果被日军情报站长带了几十个士兵打得抱头 鼠窜。就这种军队你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你觉得外国人是傻子吗?&
   虽然在抗战中中国军队有个别战例让外国人钦佩,但整体中国军队真正能让外国人刮目相看,那是要到朝鲜战争了。
& &顺便再说说孙立人将军,孙将军后来被以&兵变&、&通共&的罪名,在国民党当局&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之下,以软禁代替刑罪。孙立人平时有空种种玫瑰,靠家人卖&将军花&维生。&】
主页分析:首先是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分为2次入缅3个部分;1,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2,中国驻印军,3,滇西远征军
根据《国民革命军战史》抗日御辱第八卷记载,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作战序列如下所示
根据《国民革命军战史》抗日御辱第九卷记载,中国驻印军的组成如下所示&
在清楚了上图所示的远征军,驻印度军部队变更后,根据《缅甸荡寇志》记载&
由此可见,毙伤10.9万余人无误,确实大部分都是新一军的战果。当然,因为之间新一军被拆分出新六军&
因为此编制的变动导致有人最后只把狭义的新一军战果算上去。难免出现问题。其实我们也可以根据日军的伤亡来看&
这是日军在滇缅战场的伤亡总数。不知道说打得不好的人是怎么得出这个神结论的。。。。。
接下来是松山战役。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松山战役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攻坚战。至于这个&坚&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看:1,守卫松山的日军,是第56师团下属的113联队。这些来自九州福冈的士兵许多出身矿工,他们用两年时间几乎挖空了整座松山,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如同大型蚁巢。其庞大复杂的程度使日本人也承认:&就连我们自己人,能走遍所有松山阵地的人也寥寥无几。&不仅如此,这支部队还是日军中的模范,在缅甸方面军一年一度的军事大比武中,它一直保持着步枪射击、火炮射击和负重攀登3项第一的成绩。
  2,日,为了辨清这些阵地遗址的具体形态与功能,余戈特意请来了两名军事专家&&昆明陆军学院原副院长肖智林,国防大学工程兵学院战筑城教研室主任施卫国。 这两个人都参加过上世纪80年代的南疆作战,对于阵地研究又是老本行,但眼前这片遗址,还是令他们时不时地发出惊叹声。他们把这片阵地称为&军事建筑学上的杰作&,肖智林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即便是今天的解放军,也未必能构筑出如此标准的犹如教科书一般的阵地来。&&
好了,知道&坚&的程度如何后,我们谈谈交战状况。首先是战前背景,日军已经有了完备的作战要塞,地图并且掌握了国军的作战计划,还有坦克支援。而国军并没有日军的作战部署,航空以及火炮支援也相当不到位,加上连日的暴雨,仰攻地形,还有雨林的疾病困扰,未开战在攻坚方面就已经处于劣势。
然后是松山战役伤亡比的问题,赵同学说远征军六万人对日军两三千人(到底是2千还是3千?数字还真是张口就来),最后远征军还死伤了2万人,事实果真如此?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官方战史有详细的松山战役损失情况,下图&
为了防止被人黑国军战史造假,按照余戈的《松山战役笔记》,松山战役远征军与日军的参战兵力比是2,伤亡比是:,约为6:1。(所以松山战役国军损失最多也就7763人,赵同学你张口就让远征军先烈死伤大半你真有点人性?)至于你用这个例子说明远征军打得不好,真是史盲+军盲的大集结。上甘岭攻坚战联合国军数量是志愿军的3倍,火炮3倍,航空力量60倍,外加170辆坦克的助攻且没有与连续暴雨天和虫毒的地理因素,也没拿下这个约为1/5松山大的阵地。你还说远征军打得不好?当然你可能说联合国军伤亡比没这么大。那我们看看同为攻坚战的梅斯战役和卡西诺山战役吧。
梅斯战役,巴顿麾下的第三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对梅斯的德军两个国民掷弹兵师和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掷弹兵师展开猛攻,结果是德军利用要塞拼死抵抗,居然扛住了美军飞机狂炸,于是从44年9月6日巴顿下令进攻梅斯到44年11月22日美军拿下梅斯城全境,巴顿在全面空军压倒性优势,步兵人数优势,炮兵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打了两个半月终于拿下梅斯,美军的具体伤亡目前还没有一份完整的资料美军第五步兵师在11月就付出了1300人伤亡的代价,而第五步兵师是9-10月的主攻师,11月已经从主攻位置上撤下来了,也就是说美军这四个师的总伤亡至少有5000以上,而德军却在10月底撤走了三个师,只留一个师守卫梅斯,结果就是德军总伤亡才2500+
卡西诺山战役,日美军第二集团军强攻卡西诺山,惨败,最后英军三个师增援,波兰军一个军增援,依旧没有占领卡西诺山,结果是最后盟军集中四个集团军,才在5月18日拿下卡西诺山,而防守此地的德军只不过是一个师而已,打了将近四个月才拿下,而且德军居然从容的撤走了,没有歼灭多少德军盟军付出了十万以上的伤亡,德军损失才2万多(损失数据是整个古斯塔夫防线作战的数据)
再来是为了不和日本人对抗转进野人山。哦天啊赵同学你真的读过史书么?什么原因才导致的转进野人山你不清楚?新38师后来又是怎么得到英军的尊重的?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失利原因有三,一则中美英三方高层指挥系统混乱,二来高估英军实力,西面防线的英军在没有任何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撤走了所有部队,让5万多人的中国远征军右翼整个暴露给了日军第18师团。三来情报太差。日军56师团和18师团都是日军成师团建制的丛林作战王牌部队,2个师团加起来7万多人,他们进入缅甸中国方面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200师在古同和55师团打得旗鼓相当,后来56师团换下55师团进攻200师,200师立刻陷入被动,这时候戴安澜才意识到对面换了人,这是中国军队被迫撤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可以吐槽一下史迪威那天马行空的进攻腊戌计划,在后文中被赵同学认为是蒋介石不配合盟军的证据。远征军的血为了这样的人而流真是尸骨不寒。
至于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问题,既然赵同学说到第一次入缅作战,那我们就引用第一次远征的一个例子,在200师换防英缅第一师的时候,英军趁机抢劫当地华侨财物,而戴安澜将军对斯科特提出了抗议。并严格要求200师官兵尊重当地风俗。亚历山大将军称&华军在缅纪律甚佳&&&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写&&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篇,《作战经过》三,P27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埃尔文将军称赞撤退至印度的新38师军容严肃,要求英军多向国军学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缅甸荡寇志》
写完了这段我们就看到下两段赵辟谣同学对某种&夹带私货的造谣,以消费死者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表示了呵呵。嗯,不知道他在写造谣文的时候是抱有了何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而且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赵辟谣:【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参照日军资料对平型关大捷作了一番考证,日军情况如下:&&
      &这 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新庄自动车队&搭载其他日军部队一部,属于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由两个中队组成,搭载部队人数不详,从西向东进 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新庄淳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总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 朋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疑;第二个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 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与他们同行。&&
     &这两支日军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都被击毙在这次战斗中。&&&
     &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顺正中佐。&&&
     这次作战,日军伤亡1000人左右,两个中佐阵亡,大批军用物资落入敌军军手中。在此之前还没有这样的战果。所谓平型关会战、太原会战之类,除此之外更是没有这样的战果。所以这次作战才被大书特书。
顺便说一句,大肆宣传平型关大捷是人家蒋公的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当年的蒋公手谕特批。也难怪国军在台儿庄战役之前压根就没啥像样的胜仗,要怪神马过度宣传怪蒋公去】
主页分析:首先先明确一个概念,平型关战斗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平型关大捷指的是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平型关战役包括乔沟伏击战(平型关战斗),倒马池战斗,东跑池战斗等,关于日军损失,整个战役日军死伤1000+,死了两个中佐,宣传这个战绩当然是蒋介石的意思,但是这之前中国军队就没有打出像样的胜仗么?先看看全面抗战开始前,一二八抗战,庙行大捷,六十一师和八十八师在庙行大场一线挫败日军第九师团攻势,造成日军3000多的伤亡,俘获日军步兵少尉西尾甚六一名,大队长百海实男一名,军旗三面,铁帽十余顶,步枪数百支,机枪数挺[1],也有一种说法是日军在庙行,江湾间尸体堆积如山,记有三四千具之多[2]在怎么样?战绩是平型关的三倍甚至更多,而且还是俘虏一名大队长,按日军军衔制大队长为上尉,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仅仅只是第二次夜袭就造成日军步兵27,28两个联队死伤上千[3],也击毙日军岛村少佐[4]一名,怎么样,这两次算不算像样的胜仗?至于过度宣传问题,当时果脯对于每次大捷的宣传力度都很大,蒋介石也都是鼓励宣传的,但是说平型关之前中国军队没有像样的胜仗,未免有失公允&
[1]中央档案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按档选编九一八事变卷[M].北京:中华书局,
[2]第二历史档案馆 抵抗与妥协的两重奏&&一二八抗战纪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4]第二历史档案馆 李安庆 喜峰口战役宋哲元致国民政府电报选 北京 历史档案1984年第二期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军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甚至有德军教官亲 手指导。在南京雨花台,委员长卫队的两个营独自阻击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一共只有六个甲种师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 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     赵辟谣: 【李向阳是以几个不同的游击队员为原型创造的虚构人物。但是平原游击队不是。&&
     如此强大的委员长卫队,是90年代在地摊文学上出现的,在原先作品中,这支战无不胜的劲旅最终因为日军空袭而全军覆没。&&
     历史上的德械部队,包括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没有听说过什么委员长卫队。&&
      在真实的历史中,雨花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负责镇守这个阵地的是孙元良的72军。72军下辖主要是88师,这是一个德械师,是除了总教导队之外装备最 精良的三个德械师之一。孙元良兼任师长。这个师下辖两个旅,即262旅和264旅。这两个旅的旅长都在此战中阵亡。&&
     所谓委员长卫队的原形可能是南京战役中的宪兵队。由肖山令中将指挥的6500宪兵部队在南京战役中作战非常英勇,守备坚固,但最终因为国军主力溃败,无法挽回大局,最后几乎都英勇殉国了。肖山令中将最后举枪自尽。值得敬佩当然要大书特书,但是像这种夹带私货的造谣、消费死者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呵呵。】&
主页分析:说到委员长卫队,这个的确是地摊谣言之一,但是赵辟谣同学犯了个错误,委员长卫队的原型的确是88师,这个师的是原来首都警备第2师,本来就属于蒋介石的私人卫队的性质,后来由于蒋介石下野,于1931年12月改编为88师,而且88,87这两个师本来就绰号是御林师,所以才会被地摊谣传为委员长卫队,至于宪兵部队在南京保卫战的作用嘛,6500宪兵部队有多少殉国我不知道,但是成建制的都撤退过江,萧山令(不是肖山令)是率领掩护部队掩护宪兵教导团和宪兵第十团过江时,因为渡船缺乏,宪兵主力过江后无法续渡而自戕[1],可见宪兵部队主力还是渡江脱险了,几乎都英勇殉国这个说法恐怕站不住脚
[1]陈长河 南京保卫战中的宪兵部队 南京 江苏地方志2005年第五期
  原文 :&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军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赵辟谣: 【我从来不知道在影视作品中张灵甫啥时候恶贯满盈了?能不能请哪位讲一讲哪部作品里恶贯满盈?尤其是悲剧的李幼斌啊&&&&
     我不知道原作者和张灵甫有什么仇,先是把张灵甫在影视作品里&恶贯满盈&了,还活生生把人家一条腿打断。拜托&&人家腿只是瘸了而已&&要是丢了一条腿,就不用指挥部队了&&&&&&&&
关于最近在网上被神化了的张灵甫,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看看丫到底是什么个货色】&
   主页分析:所谓丢了一条腿,在一般文学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丧失了正常腿部应有的功能。从这方面考虑,此处所谓的辟谣有吹毛求疵之嫌疑。至于恶贯满盈一说赵同学说的很对,文学作品里(我说的主流文学,要想挑刺我大可以从乌有之乡找出来)的张灵甫至多是骄横狂妄冷酷狡诈,而非所谓的恶贯满盈(神文共赏:彻底摧毁银幕上的反革命专政&&评反动影片《红日》辛文彤 ())
至于赵同学的链接不在主页辟谣范围之内。不在此赘述。&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了74军 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 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    赵辟谣:【这是该文少数几条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条目。唯一的问题是,57师的对手是大约4万参与攻城的日军。10万是整个承德会战的日军参战人数。&&
     当年在《读者》上看到这一段也是感慨万千。只不过大煞风景的是,发出这封电报的余程万随即突围跑掉了。&&
     对于如何处置余程万,国民政府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他还是逃过一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学生的缘故。历史学家黄仁宇如此评论:&&
      &没有人在处理余程万的程序中能替蒋介石开脱。历史家只能指出余程万给蒋介石极大困难。事实上他已将全师官兵牺牲于常德城内,在作战效率上讲,除了他自身 一死之外,已替统帅尽了最大职责,常德能及时收复,主要由于第57师的强韧抵抗,要是蒋介石再惩罚余,以后谁肯替他认真作战?然则余程万到底也是放弃守 土。一个部队长有伦理与道义上的威权赋与部下以必死的任务,端在情况变更在更大的范围内,部队长本人也应能作必死的表现。余程万身为师长即未履行这契约, 在另外 三个师长殉职的情形下,最高统又不能置之不问&& &。&
主页分析:余程万率卫队突围这个事都能拿出来黑,不过这个确实是事实,但是余程万突围后立刻会同援兵率先打回常德城这个事情为什么就没人提呢?而且赵同学的后面还一口一个余程万逃跑,方先觉投降,本主页认为,余程万不是逃跑,应该是率部突围更准确,虽然他没有兑现誓死抵抗的诺言,但是从他突围后立刻会同援军收复常德的最终结果来看,就保卫常德这个作战目标来看,余程万完成了,所以逃跑这个说法是荒谬的,更不煞风景。至于方先觉投降,这个倒是没有争议,本着认真的态度本人就详细还原一下余程万和方先觉的所谓逃跑和投降经过吧
首先是余程万突围问题
首先是,突围的具体谋划和实施过程是怎样的?史学界目前有两种说法
3 日凌晨二点, 余程万令团长孙进贤率防守南墙的兵士渡河, 赶往下游鲁家河集中, 再向德山一带迎接援军反攻收复常德; 又令团长社鼎率师直属队从南墙渡过沅江, 由上游过河到河伏山附近迎接援军, 务必和孙团在南岸取得联系,互相策应。不久, 河南岸的电话报告说: 过江的部队在三里外和敌人遭遇, 发生激战, 负责指挥的孙团长负伤, 乞另派一位官长过河指挥。余程万令柴意新团长前往, 但柴团长说他率领的官兵守在街南口移动不得。又说他对守城比过河有把握, 能支持几时就撑到几时, 况且过河的官兵各团和直属部队居多, 不是他带的部队, 所以没有把握指挥得好, 若是遇着友军, 他们也决不会听他一个团长的命令。余程万也认为如果没有适当的人去指挥, 突围部队不但不能完成任务, 还有全部牺牲之虞。柴团长又说话了, 师长去指挥就解决了, 南岸也是我们的阵地, 师长又不是离开阵地, 河这岸、河那岸没有什么分别。而且附城的周师一团, 根本是归师长指挥的, 师长去了, 可以指挥他们。过河的电话也架好了, 师
长指挥城内也没有问题[1]这样, 余师长才率司令部残部人员, 登上了一只残破的木筏, 在黑夜里任风力顺水吹向沅江的南岸, 上岸后又历经艰险, 才到达鲁家河。孙、杜两团长所率过河人员合计尚有240 名, 官多于兵, 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武器。余程万将其编成两个连, 并说我们为要达到守城的任务, 乃由核心转移到外围本师阵地, 继续作战, 而且城内还有我们的部队, 我们立刻要打回去。然后率残部向李家湖前进。在路途, 又碰到大股敌人, 因伤亡一半, 又回鲁家河集中, 已只剩108 员将士了。遂率部向罗家岗进发, 入夜而宿。4 日晨, 发现敌寇输送队从大路过来, 余师长乃指挥以埋伏夹击法, 全部解决日军, 获骡马6 匹, 轻机关枪五挺、步枪25 支、子弹20 箱、手榴弹156 枚及更多粮食[2]
即使在12 月3 日凌晨57 师残部突围后,黄潮如5常德守城战纪实6 记载, 余程万随无浆木船最后一批渡河后, 在沅江南岸即遇敌兵包围,& 且战且走, 二十余人被敌冲散 , 身边仅负伤的副官和卫士各一人,黑夜中不辨东西, 疾行四五华里, 天色已露微明0。转过一个村落,又与副官、卫士走了五华里。[3]
于是无论哪种说法,余程万率领的部队都是成建制的部队,不但没有溃散,反而与日军展开了一定规模的战斗,所以逃跑肯定是一派胡言,国内史学界的著作都是采用突围这个词,于是突围后的余程万又表现如何呢?
7 日拂晓, 占领毛湾。八时, 增援部队新十一师三十二团李团长来见, 余师长108 人遂带李团长及其一团人, 连夜奇袭德山,然后渡江向常德东门进攻带领援军于8 日从东门反攻入城, 9 日收复常德[4]
余师长率200余人已突破江南敌隙, 于7日在毛湾会合新11师之增援部队, 即反攻常德。[5]我欧震兵团, 九日由常德东西两面攻克常德城,日军开始撤退。[6]余程万率部渡河后带援军向常德城东门突进, 首先进入城区,将青天白日旗插上城楼[7]
可见,余程万是突围求援,然后率部反攻,逃跑说只能算是污蔑抗日英雄的说法
还有一个问题,余程万率师部及团残部突围后,常德就落入日军之手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57师残部突围后, 柴意新团长带50人, 与日军冲杀十余次, 突进到府坪街春申君墓前作最后冲刺, 英勇牺牲。固守大西门杨家牌坊巷口的代排长昊炳南率领班长谢建章、哲文翅等6名弟兄坚持战斗, 最后为保存实力, 将仅有的一挺机枪和50发子弹用稻草遮盖起来, 然后藏进被炸毁的土壕里,以干粮充饥, 直至余师长带援军入城, 又跃出战壕向敌寇勇猛冲杀[8]
可见常德城内一直都有57师官兵在战斗岗位上血战,日寇从未完全控制常德!说余程万是逃跑,不仅污蔑了随队突围的200余壮士,还污蔑了始终在常德城内作战的57师官兵!
[1]徐浩然 常德抗日血战史 文海出版社 香港 1951 P36
[2]徐浩然 常德抗日血战史 文海出版社 香港 1951 P37
[3]黄潮如. 常德守城战纪实[N] . 新潮日报, .
[4]龙佑云 孤城血拼&&常德会战始末[M] .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5]彭明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五册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6]蒋纬国 国民革命军战史&&抗日御侮第九卷 台北 黎明文化 P27
[7]周询 抗日时期常德会战 北京 文史出版社 1991
[8]龙佑云 孤城血拼&&常德会战始末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这个方先觉的投降问题,史学界一共有四种说法,本主页分列如下:
方先觉自述:叙述者:原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 陆军中将 方先觉 叙述地点:台湾 8月7日下午,向蒋委员长发出电报之后,便决心自杀。当手枪对准太阳穴之际,被两个副官打落地上。 翌晨,有自称为日军第11军使者的竹内参谋来接洽停战。当即告诉他:我们绝没有投降之意。同时提出:(一)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二)收容伤 兵,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等条件。竹内说:&中国军队勇敢作战的情形,不仅在此地的日军,就连日本天皇和大本营都已有所闻&特地表示敬意,并对我的条件完全 同意。而日本记录说我们投降,甚至有说是举行了投降仪式,是绝对错误的。我以军人的名誉发誓没有那么回事。
葛先才记述:叙述者:原国民革命军预备第10师师长 葛先才少将 与方先觉一道投降者之一 8月6日深夜,第三师周(庆祥)师长来访。彼此略事寒暄,相互交换战况后,周师长问我一问话:&你对我军尔后战局观感如何?&&已无续战能力,目前只是苟 延残喘而已&&&(中间两人一堆大利害得失的分析暂略)(周):&我的想法不一定能成事实,不过是试探性质而已,若是以拯救我近万官兵生命为前提,我军师 长必须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必要时牺牲小我,虽用军长及你我三人之命,去换取我近万官兵生命之安全,亦在所不惜。其进行程序,目前形势紧迫,时不与我。须先 稳住敌人,以免触发其疯狂兽性,迅即向敌提出有条件停战:其一,停战后,不得伤害或侮辱我官兵;其二,为我伤兵治疗(略)&又接着道:&我由军长处来,以 上构想皆已坦率报告军长,供其参考,请他权衡轻重,而后下决心处理,庶不致有重大偏差& (中略) 8日10时,军长电话告知:&敌已接受我停战条件,但敌亦提出条件,要求本军解除武装,我亦已答允。双方协定于本日(8日)12时双方同时停止战斗行动。我停战缴械命令已下达。& (中略) 13时,敌上校一人率领枪兵翻译等一大群,带领我军长以下高级将领及侍从,至城外天主教堂内囚禁起来。警戒森严,一律不准外出。
饶少伟记述:&叙述者:原国民革命军暂编第54师师长 陆军少将 饶少伟
8月7日下午3时左右,周庆祥的第三师第9团在天马山阵地前竖起白旗向敌人乞降。黄昏时,方来电话要我到军部开会。&& 当我到中山南路第10军军部时,军参谋长孙铭玉及处长以上幕僚人员和周庆祥、葛先才等,均已齐集在一个防空洞内。我走进去就看到方先觉装着啼哭的样子,一 面说:&我的手枪呢?&一面打开抽屉寻找,好像要自杀&&正当方先觉扮演的起劲的时候,全防空洞的人,不管真假,都哭泣起来。独独周庆祥面无戚色,目露凶 光,并气势汹汹的问我说:&情况如此严重,你的意见怎样?&我说:&我有两个意见,一个意见是放弃城北,固守城南。&接着补充说:&由湘桂路上来的援军, 离城只有20来里,大炮弹已经落到城边来了,只要固守一夜,明天早晨援军就可能打进来。固守待援,并不是毫无希望的。&说道这里,他急忙截断我的话说: &现在阵地犹如一张薄纸,敌人到处可以突进来,何况伤亡甚重,士无斗志!&&&
我和周庆祥刚说完话,容有略(第190师师长)也来了。因为敌人是由190师的阵地突进来的,他很害怕,只啼哭。不讲话。也没人再征询他的意见。正当防空 洞充满着哭声的时候,方先觉突然拍桌大骂说:&好,就是这样干吧。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而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而是国家不要我们!&他接 着就吩咐孙鸣玉:&你们赶快提条件&。并且威胁着说:&如果天亮接不上头,敌人进城来就会大肆屠杀!&&&孙鸣玉、周庆祥,葛先才等,立即按照方先觉的指 示,提出了7条投降条件:大意是(1)保留第10军编制;(2)要求日军进城不杀害俘虏(3)要求日军对受伤官兵给予人道待遇(4)要求日军立即停火 (5)要求日军派飞机送方先觉去南京见汪精卫。其余两条,不能记忆。&&
晚上10点左右,方先觉在投降谈判条件上签字盖章后,就急忙地派遣周庆祥、军部副官处长张广宽及日文翻译梁某等,拿着投降条件,到五桂岭方面用喊话方式向 日军指挥所联络,要求举行投降谈判。一小时后,他们张皇的回来说:&没有联络上&方先觉听到这话,突然紧张起来,看时间快12点了,于是他马上盖派他们 (这次还加上了容有略)向天马山方面日军指挥所联络。不到1小时,他们由天马山打来电话说:已和日军第116师团前线指挥所取得联络。不一会,又来电话 说:日军指挥官的答复是:对投降表示欢迎,对提出的条件表示接受,并已通知前线部队立即停火。同时,日军指定方先觉于次日拂晓出城,到五桂岭相;全部武器 集中在南门外马路两旁。&&
8月8日拂晓,方先觉率领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等四个师长及军参谋长孙铭玉以下幕僚20余人,沿着中山路南路向五桂岭走去。我们到中山堂附近, 日军已派人在那里等候,引导我们进入了江西会馆。会见日军前线指挥官,谈话约半小时,他就派人送我们到欧家町天主堂敌第68师团司令部,出来迎接我们的是 敌师团幕僚长&&
上午10时,敌师团长率领幕僚长以下诸人至洞内与方先觉见面。&&敌师团长首先发言,他杀气腾腾的说:&本官以日军最高指挥官资格,向贵官提出无条件投降 的要求。&他拒绝了方先觉的7项条件,并且威胁说:&请即时答复&。方先觉停了翻译的话之后,低声说:&服从这个要求&。最后敌师团长说:&贵官及各师长 的生命,皇军负保障之责&。这时,方先觉等恐惧的心情才逐渐安静下来。谈判结束,敌军就把我们安置在天主堂内单独的一栋房子里住下。
日本防卫厅官方战史《一号作战》记述
第120联队的正面出现一件奇事。6日傍晚,在俘虏中有一军官愿做诱降工作。请求修复从西禅寺高地通到大西门附近重庆军的电话线。让他暂且返回重庆军。联 队长儿玉大佐允许他返回原地。7日天明以前,该军官按约定的信号进行了电话联络。据称大西门方向的重庆军有意投降,即将正式派遣有资格的将军前来。
7日黄昏,正在协助第68师团战斗的独立山炮第5联队的观测员向联队长玉川大佐报告称:&在敌阵地发现白旗&。观看时,一面两面五面,白旗的数量逐渐增 多。玉川大佐立即用电话向师团参谋长小合茂中佐报告。同时下令暂停射击。&&随后,敌军使来到学校高地的我军第一线,说是有意投降,要求正式会见,右翼队 长太田贞昌少将按师团长堤中将的指示,使军使回报,应由第10军军长方先觉中将亲自前来洽降。然后,方将军并未立即前来,师团长下令再次继续进攻。至21 时,重庆军开始陆续投降。
21时左右,孙鸣金参谋长和师长级模样的将官2人举着白旗来到西禅寺高地请求停战。步兵第120联队长儿玉忠雄大佐立即带他们到司令部。同时指示第一线严 加警戒,并注意重庆军的动向。此后,重庆军开始陆续走到我方投降。集结于大西门附近的队伍估计有数千人。第116师团长岩永汪中将认为在此正面进攻的统帅 权为第68师团长堤三树男中将,故将孙参谋长等人转送到第68师团司令部,
半夜,重庆军派军使到学校高地转达方先觉中将要求正式投降之意。翌日晨,堤中将在战斗指挥所附近的天主教堂接见了师团参谋大阳军胜中佐陪同前来的方中将。在确认正式投降后,采取了停战措施。
方先觉宣称,是在日军竹内参谋劝告下,他才选择了投降。但这一点在他手下2个师长的回忆和日军记录中均无任何迹象。属于被严重质疑的孤证。
相反,他手下的2个师长都证实,主降的关键人物是第3师师长周庆祥,方采纳了他的意见。由葛先才的回忆看,周最初提出投降是在8月6日。
日军记录中提到的国军诱降军官,情况不明。他也许起到了作用,也许没有。
事先打出白旗的细节,在饶少伟的回忆以及日军记录中都有。但方先觉和葛先才对此则避而不谈。
对方先觉提出的投降条件,争议最大。饶少伟回忆是7条,包括去见汪精卫和保留第10军编制的内容(另据饶的回忆,日军此后利用被俘的方先觉部编成了一支伪 军)。且饶称上述条件被日军指挥官(结合日方资料看,是第68师团长堤三树男中江)当场拒绝。根据饶的说法,日军实际上只承诺保证被俘高级军官的安全。按 他的进一步回忆,第10军投降后下级官兵所受待遇(抵抗激烈的下级军官投降后被日军杀掉,有伤员被刺死或发疯),也远不如方先觉和葛先才所说的那么好。
方先觉和葛先才的回忆,没有提到见汪精卫和保留第10军编制的内容。方且称条件为日军竹内中佐接受。但如前所述,他投降是受竹内诱导的说法,本来就是颇有 疑问的孤证。葛先才的回忆对他和周庆祥以及方先觉的内部讨论写的极其详细,但对具体投降过程却写得很简单且忽略了众多细节,对日军是否接受条件一项,自然 说明的比较含糊。
而且方葛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玩弄词藻,竭力把投降说成&停战&。对投降后被编为伪军的事情,方葛也同样不谈。
中国方面3人的回忆中,以饶少伟的细节最多,也与日方记录最为吻合。方和葛先才的回忆都没有提到饶少伟的态度,而据他自己的说法则是反对投降的。
至于衡阳当时的局势如何,恐怕读者心中也有个大致的概念了,所以当时的方先觉,和43年初的保卢斯基本一样,援军不继,部队弹药消耗殆尽,于是投降,这确实是事实,&
至于衡阳当时的局势如何,恐怕读者心中也有个大致的概念了,所以当时的方先觉,和43年初的保卢斯基本一样,援军不继,部队弹药消耗殆尽,于是投降,这确实是事实,
原文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那场空战中,国军空军击落日军飞机78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 那个时候,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很多武汉市民不是钻进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日军飞机被击落的场景。&    赵辟谣:【武汉空战有三次。中国空军与苏联援华空军共计击落日军飞机47架(而不是什么78架),所谓击沉23艘日舰更没有任何纪录(日军空袭武汉还有军舰参加? 原作者这是在搞笑吗?)。日军参战飞机共131架(次)。三次空战时间为日、4月29日和5月31日。不列颠空战自 日开 始,到同年10月31日结束。三次武汉空战,前后总共3个月,似乎和不列颠空战时长差不多。但是根本性差异在于,武汉空战只有这三次而已,出动飞机最多时 也只有67架。而不列颠空战几乎每周都要打。不列颠空战中,德国参战飞机最多时达2550架,损失飞机达到1887架,英国参战飞机最多时达1963架, 损失1547架。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如果要讲所谓持续时间,那&柏林空战&是不是持续时间更长?第一次正式对柏林的空袭发生在 日,最后一次是日。那么柏林空战是不是持续了三年半?这是不是比不列颠空战更值得大书特书?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战斗 之间的时间距离来计算空战的持续时间是非常愚蠢的。&&
     实际上,数月之后的8月3日,日军还对武汉进行了一次空袭。有的文献也把这次战斗计入武汉空战。这次战斗中日军被击落12架,加上原先的47架也不到78 架。如果把这次空战也算上,那么武汉空战&持续时间&超过了5个月,远远超出不列颠空 战。那么还哪里有&仅次于不列颠空战&呢?明明是&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远超过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
     说句题外话,原作者提了这么多&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那么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初期苏联人给予了国民政府不少援助呢?许多人知道飞虎队,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苏联援华航空队呢?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苏联一直对国民政府援助力度比对共产党大呢?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国民政府曾申请加入共产国际呢?】&
主页分析:首先我们要分清楚武汉空战的定义,1938年的武汉大空战其中最有名的是在2月28日、4月29日和5月31日。的三次空战[1]请注意,这是三次最有名的,也就是说武汉空战不止这三次,只不过这三次最有名罢了,这逻辑就是苏德战争最有名的是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但是苏德战争就只有这三次战役么?那么武汉空战到底包括哪些呢?&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大规模空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四个半月[2]包括武汉上空空战和长江沿线空战,这两次总和方可称为武汉空战,长江沿线空战的战果如下三八年六七月间,&我并集中空军主力,阻止敌舰西侵,昼夜轰炸东流九江间敌之舰船及沿江机场,先后出动数十次,炸沉敌船十二艘,伤二十九艘&,击落日军飞机13架,使敌增援接济均感困难[3] 8月,炸沉日舰9艘、伤23艘,击落日军飞机23架[4],。据统计,8月25日至10月27日,日军共出动战斗机2298架次、轻轰炸机2357架次、重轰炸机1341架次。[5] 在整个武汉会战中,中国空军共炸沉日舰23艘、伤67艘[6],也就是说整个武汉空战期间,日军飞机的起飞架次有好几千,而且中国空军确实炸沉了23艘日军舰只,赵屁摇同学分不清武汉空战的具体包括,忽略了长江沿线空战中国空军的战果,而且信口雌黄说没有任何资料说明击沉23艘军舰,另外关于不列颠空战和柏林空战的起止时间赵同学也没有搞清楚,不列颠空战开始时间如下图开始于七月一日出处是《The Battle of Britain》&&
而柏林战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赵同学给的就更不对了,因为柏林直到德国投降还在挨炸,但是军事史学界一般特指的柏林战役是下图所示的英国皇家空军对柏林的夜间轰炸,出处是《血色夜空:二战英德夜间空战实录》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1]江东 武汉大空战备忘录 北京 国际展望 2002年12月
[2]陈应民 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6年 P74
[3]唐学锋 中国空军抗战史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 P193 
[4]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武汉抗战史料 武汉出版社,
[5]李强 武汉会战中的中国空军 军事历史2012年第四期
[6]何应钦 八年抗战之经过 南京 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 1946 P52。  最后回应个吐槽,又有多少人知道毛泽东担任过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呢?(可以查查是谁任命的哟~)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重庆有17家军工厂在敌机轰炸下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金陵军工厂为例,抗战期间共生产迫击炮7000门、重机枪1.8万挺、步枪28万支、手榴弹30万枚、炸药包20万个。&    赵辟谣:【抗战时期重庆总共有17家兵工厂,下辖94493人。&这些兵工厂抗战期间总计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枪1.17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2万挺,火炮1.4万门,炮弹599万颗,甲雷43万个,手榴弹956万颗,各式掷弹筒6.79万具,掷榴弹154万颗,炸药包376万个。&我列举这些数字是想说某些造谣的傻逼对于数据是多特么不负责。本来想夸国军,结果给人家减产了百分之九十多。真是脑残无药医。&
      金陵兵工厂,建立于1865年。是中国最老牌的陆军兵工厂。它是中正式步枪的研发单位,1935年就成功仿制了马克沁重机枪。这家兵工厂的设备多数都是从 外 国进口的先进设备,其枪械研发和工业加工能力在当时全中国无出其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重庆兵工厂生产的步枪和重机枪,基本都是这个厂生产的。&&
     不过这个数字确实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我们暂且不提苏联在火线上生产坦克的事情,来看看抗战期间共军的生产情况。&&
      八路军太行军工部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枪9758支,修枪近万支,生产掷弹筒2500门,修炮约千门,复装和新制枪弹223万发,掷弹筒弹19.8万发,迫 击 炮弹3.8万发。此外,还协助地方生产手榴弹、地雷千万枚以上。这个统计显然是不完全的,因为黄崖洞分厂仅1944年10月至1945年6月就生产了50 毫米炮弹、60毫米炮弹、82毫米炮弹12.1万多发。看起来好像很少是吗?&&
     太行山军工部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人才极度匮乏、设备极度匮 乏。当时设备匮乏到什么程度呢?连炼铜造枪弹都做不到,只能收集打过的子弹壳和弹头,重新装填。造枪炮的钢从哪里来?靠游击队撬日本人的铁轨&&更糟糕的 是还面临着日本人的反复扫荡,生产经常中断。黄崖洞的厂子都被日军打到了门口,大批设备损毁。&&
     整个太行军工部在规模最大的时候也只有3300人,顶不上金陵兵工厂一个厂的人数。这些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生产了这么多军火。试问,重庆的兵工厂生产量又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呢?人数是太行军工部的三十倍,物资设备都不缺乏,人才、技工更不缺。&&
    &这种仅仅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兵工厂,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么?你要问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重庆的兵工厂在空袭下坚持生产,那是不是也该问有几个人知道太行军工部在恶劣百倍的条件下坚持生产?要不要问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黄崖洞分厂在日军都打到门口的时候还在坚持生产?】
主页分析:辟谣正确,但赵同学开了国共对比的先河并做了过度衍伸展。我请问一句此间共军规模扩大了多少?&
原文&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GC党只宣传9.18日军侵华而不宣传8.15日军投降,不让国民看看日军投降书?难道仅 仅是因为文中多次出现: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或者是因为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赵辟谣:【首先,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停火的日子。不是日本投降日。&&
     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日期是9月2日。出席受降仪式的是徐永昌上将,受降落款&徐永昌 中华民国代表&。这个投降书的内容网上一搜就有,里面没有提到什么向蒋委员长投向云云。&&
      所以很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要纪念8月15日而不是纪念9月2日呢?现在国内的抗战胜利日一般定为9月3日,即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这是沿袭国民政府 当 年定下来的惯例。1946年国民政府通过决议设定每年的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果说共产党政府只纪念9月3日(纪念文章有时会在9月2日刊出)是为 了掩盖真相,那为什么国民政府当年也只纪念9月3日?国民政府喜欢贬低自己吗?事实上,把敌国无条件投降日的第二天设定为胜利纪念日是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
     而说到8月15日,49年刚建国的时候恰恰曾经订这一天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后来51年的时候有人提醒说8月15日是日军停火日不是投降日,共产党一查,果真如此,于是就改成和国民政府一样的9月3日了。实际上,现在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的只有一个国家&&日本。&&
     如果脱开具体的日期,而注意到何应钦这个受降人,和投降书的内容,原作者想说的很可能是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这件事不是发生在8月15日而是在9月9日。这份侵华日军投降书在网上随便一搜也能搜到。&&
     这份投降书是这样写的:&&
     &降书&&&
     &一、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线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
     &&&&
     最终落款只有岗村宁次,没有何应钦。按照记载,受降仪式也没有见到何应钦签字这一条。&&
     从降书可以看出,这只是侵华日军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按照战胜国的指令走一个过场罢了,所以在纪念的时候连国民政府都不重视。】&
主页分析:此段辟谣无误。
原文&     要知道,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不是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战 争期间,国军陆军有321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国军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 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赵辟谣: 【我只知道二战中有欧洲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之分,或者有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欧洲战场之分,没听说过四大反法西斯战争这种说法。不知道是哪四大?难道还有北非战场?&&
     3211418是伤亡加失踪,记载于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请不要把英勇负伤的战士说成死人好吗?伤亡数字还有一个3216079的数字,不知道哪个正确。此外,有一个盛传的380万人阵亡的更加耸人听闻的数字其实是国军加共军的伤亡数字。&&
     空军的数字就比较搞笑了,原来中国空军每架飞机平均要塞2-3个人?&&
     真实的历史中,根据国民政府编纂的资料,空军阵亡(包含失踪)4321人(其中包括地勤),负伤347人,军机损失2468架,记载于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国军空军在抗战中算是最为令人钦佩的了。&&
     如果说国军空军是&死战报国&,国军陆军是&战略扯淡&和&士兵浴血奋战&,那么海军就彻头彻尾是&自沉避战&了。&&
      国 军海军最强大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主力自沉在江阴,剩余舰只自沉在马当要塞附近。第三舰队自沉在青岛和刘公岛,更是一炮未发。第四舰队主力自沉在广东, 只有一些鱼雷艇剩余。不过好在第四舰队还击沉过一艘日本驱逐舰,是抗战中击沉的最大舰艇,算是挽回了一点中国海军的脸面。&&
     说到所谓的&抗战 是靠国军主力大兵团奋战打赢的&,这就不禁令人要发笑。你要说中国没有完全沦陷是因为&国军主力大兵团奋战&,这我同意。自从珍珠港之后,美国参战。国府 判定美军必定会打败日军,所以由积极抵抗走向了消极抵抗。尤其是这一阶段,日军推进也走到了强弩之末,日军不大进攻,国军也安得清闲,从不图谋收复失地。 从伤亡数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情况:&&
    &国民革命军的损失数据按时间划分如下:&&
     日-12月,447114人&&
     1938年1月-5月,342526人&&
     1938年6月-11月,2251000人&&
     1938年11月-1940年2月,404653人&&
     1940年3月-1941年11月,972851人&&
     1941年12月-1945年9月,789646人&&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从此以后直到抗战结束,共计3年零9个月,这接近8年抗战一半的时间里,国军伤亡只有全部伤亡的不到1/4。&&
    &真正日本绝大多数的部队是被八路军拖在了沦陷区!如果你告诉我说抗战胜利是因为国军积极抗战,倒不如说是美军、苏军帮国军打赢了战争。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线飘红,国军还来了个豫湘桂大溃败,就靠这群人,特么能赢?我觉得最多只能说国军挺住了,撑到了最终胜利,只不过赢得最终胜利的并不什么大兵团作战&&&&
     假使说美国没有对日本动手,那倒是有可能国军什么时候会反击,最终赢得战争。不过在我们的时空里,国军并没有通过大兵团作战赢得抗战。】
&主页点评:赵辟谣真是孤陋寡闻,中国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的论断是中国史学界早就明确的论点这个论点是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副校长 胡德昆教授在《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明确提出的,赵同学你要辟谣请找胡教授辟谣,
至于日军绝大多数部队被拖在了沦陷区?空口无凭,日军在华作战部队战斗序列送上
先看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年初在关内作战的日军师团有多少
第三师团(湖南-江西)
第四师团(湖南)
第六师团(湖南)
第十三师团(湖南)
第十五师团(浙江-江西)
第十七师团(江苏)
第二十一师团(山东青岛训练中)
第二十二师团(浙江-江西)
第二十六师团(内蒙,四月二十六日抽调步兵五个大队组建小菌江独立旅团,开赴浙赣前线)
第二十七师团(河北)
第三十二师团(山东,5月底开赴浙赣)
第三十三师团(徐州训练中,四月二十六日开赴浙赣)
第三十五师团(河南)
第三十六师团(山西)
第三十七师团(山西,四月二十六日抽调五个步兵大队组建小菌江独立旅团,开赴浙赣前线)
第三十九师团(湖南-湖北)
第四十师团(湖南-湖北)
第四十一师团(山西)
第五十一师团(广东)
第五十八师团(2月由驻扎华北的独立混成第18旅团组建,开赴湖北)
第五十九师团(2月由驻扎华北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组建,驻扎济南)
第六十师团(2月由驻扎华中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组建,驻扎苏州)
第六十九师团(2月有驻扎华北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组建,驻扎临汾)
第七十师团(二月由驻扎华中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组建,驻扎宁波5月参加浙赣作战)
第104师团(广东)
第110师团(河北)
第116师团(湖北-江西)
一目了然嘛在42年一月,敌后战场一共8个师团作战,正面一共12个师团作战,两个师团训练,在5月浙赣会战全面开始后,正面战场一共16个师团,敌后战场一共11个师团(其中两个只有一半的编制,应该算10个),绝大多数部队被拖住了?显然不对吧,大部分部队还是在正面战场滴,至于为什么果军损失小了,很简单的原因,日军精锐都在南洋了,果脯压力轻了,37-40可是日军倾全国之力打果脯,果脯损失大是正常现象
《大战期间华北治安作战》
《昭和17,18年中国派遣军》
《大本营陆军部》
辟谣辟谣谣言二,课本骗了我们七十年?&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同盟国二次大战中国战区最高司令是蒋介石。&
赵辟谣: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因为拒绝配合盟军正面战场而被盟友史迪威将军骂成&Peanuts&...&
主页分析:神逻辑,蒋介石是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和史迪威骂蒋介石有关系么?曼施坦因骂希特勒波西米亚下士,于是希特勒就不是德国元首了?再说,到底是史迪威欺人太甚还是蒋介石配合不力现今都是有争议的,别来有争议的东西来做辟谣证据好么?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内战中&恶贯满盈&的&中美合作所&在抗战中是盟军重要的情报机关。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被影视作品塑造成恶魔的张灵甫是抗战名将,曾经在抗战中丢了一条腿。 (在然后的&解放&战争宣传中,这条丢掉的一条腿又自己长出来了。)&
赵辟谣:盟军重要的情报机关中美合作所在抗战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集中营,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么...杀妻名将张灵甫的尸体照片,百度就能搜到,几条腿自己数。人家杀妻名将只是右腿受了伤走路有点跛,不要随便截掉别人的腿啦。另外,杀妻名将抗战时候只是个团长而已,抗日名将是他的上司51师师长王耀武。(谜之吐槽:没有听说过这个男人呢。无奈男:他投降共军了,不纯洁了)&
主页分析,之前已经说过了。&丢&可以是文学用法。另,是不是名将的问题,有多打大的&名&我不清楚,但起码在抗战结束前张灵甫已经是少将师长。说是将领一点都不为过。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中唯一全歼日本师团的战役-万家岭大捷。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歼敌13余万人的三次长沙会战。&
赵辟谣:国共两党加起来,8年抗战中从来没有完整打掉过一个日军师团编制,真正打掉日本一个精锐师团的是朱可夫,国共就谁也别说谁了。&万家岭大捷&,凶猛的国军第4军,第74军,第66军,第187师,第91师,新编53师,第142师,第60师,预备第6师、第19师,第139师(一个旅),新编15师(一个旅),一共十万余人围攻日军一万两千人的106师团,打掉了日军4个团,日军两千余人突围。也算战绩显赫,的确是中国人最接近全歼日军师团编制的一次了,但一码事归一码事,造谣就是不对了:万家岭大捷&
三次长沙战役么&&国军是宣传的很响啦,日军方面的战报看看就是普通的接触战而已。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宣布自己伤亡3万人,歼灭日军5万7千人。日军的统计是伤亡6000人...嘛,不说也罢,英勇的国军在长沙一次大捷,两次大捷,三次大捷,大捷个没完没了,结果长沙居然在1944年被日本人占领,正应了重庆流传的那个笑话:&国军再大捷下去就没有地方继续大捷了。&对了,说到长沙,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文夕大火&是怎么回事&&当年蒋介石下令烧毁长沙,一点预先的警告都没有,无数平民丧生,无数古迹被毁,就连周总理、叶剑英都险些葬身火海。当然蒋光头时候肯定是打死都不成人的,随便处置了几个相关责任人,鉴于他在花园口事件的前科与相关电报命令,我们还是有充足的理由把这个罪行放在蒋光头头上的。反正他也不多这一个。
主页分析&:居然开始举日军战史了,那为什么之前的平型关不举日军战史呢?真是奇妙深刻的逻辑,根据日军战史,《日军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平型关口付近战斗要图&中的注&○2&即称:&搭乘辎重队和自动车队的师团参谋桥本中佐等,全部被歼&。而根据《宇都宫辎重史》被埋伏的汽车队共计辎重兵70人,担任掩护的机枪兵15人,高桥骑兵小队60人,第五师团情报参谋及随行人员10人,也就是说被包围总共就150个战斗兵左右,算上后送的伤员和慰问队(这个具体人员数据就不得而知了)而根据突围而出的中西的报告中说该部只损失77人,其中43人战死,也就是说日军自己的史料都互相矛盾,而且如果按日军史料来说,打死43人的大捷,实在是太过于不堪了吧?不知道赵同学怎么看,而且赵同学谈到果军的大捷就列举日军战史的损失,谈到我军大捷就闭口不谈日军战史,这种辟谣行为显然是春秋笔法,而且逻辑也有问题,三次长沙大捷保证了39-44日军长期无法越过湖南,也就是说日军五年都没突破果军防线,这不算大捷算啥?另外赵同学居然开始说朱可夫全歼了日军师团,真是屌的飞起,诺门罕战役的日军官方统计如下:&
看清楚啦,23师团出动15140人最后有不到4000人成功突围,既然赵同学认为万家岭战役日军有2000人突围成功就不算歼灭,那么这个将近4000人突围成功就更不算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同样是围歼战如果就看逃出去多少人来的话,国军表现比苏军好啊。呵呵
长沙大火问题啊,这个应该还真不是蒋介石下令的,这个地是谁给洗的呢?下面是洗地的原出处,《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主编徐才厚,江泽民题词的书&&&&
看见了没有?我军史书对长沙大火不仅洗地,而且不吝各种赞美之词!蛤蛤都在给长沙大火洗地,你们资瓷不资瓷我蛤啊?
原文: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而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没有国民党第二战区的配合,哪来的所谓&大捷&。据日方史料,中共大力宣传的平型关&大捷&,日方死伤约几百人。后来的百团大战主要也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死伤日军和伪军加起来仅5000人,(CP说日军阵亡50000!),彭德怀还因为这次战役后来在庐山会议被毛打到,原因之一就是说他当初搞百团大战时不遵守修生养息积蓄力量的策略,暴露的共军的实力!&
赵辟谣:还好意思说么&&没有中共军队配合,国军几个战区从开战居然就没打出一个像样的胜仗,不得不把林彪伏击日本运输队和小护士的战果宣传成&国民革命军首次大捷&,共产党也无奈啊,归了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只好跟着政府宣传呗,虽然政府不发军饷和补给。百团大战大战那么大规模的战役(应该说是抗战期间最大规模的),没有中央军委的首肯彭德怀有能做得了那么大的主?那这个说事之前不动动脑子。谁积极抗战谁消极抗战都看不出来只能说脑子里缺少些零部件。
主页评价:刚刚已经打过脸了,国军正面抗战的大捷很多,上高,鄂西,前三次长沙,桂柳反击,湘西,都是正经的大捷。政府不发给共军补给?别开玩笑了
1、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开始接济红军,每月30万元
当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时,由于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已是&疲惫之师&,装备简陋,补给不足,弹药粮食非常缺乏。西安事变前,中共一直依靠打土豪和张学良、杨虎城的接济才勉强解决了给养问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为了安抚红军放手解决张杨的问题,就根据中共要求应允替代张杨接济红军。日顾祝同向中共代表李克农表示:&第三者(中共)经费由杨虎城先发50万元。&2月2日,顾祝同派人将善后款送抵西安。日,善后款50万元经杨虎城交送周恩来,同时顾祝同还承诺以后每月给20万元。2月5日,毛泽东、林伯渠复电周恩来:&50万元分配大体同意,唯庆阳减少2万元只送3万元,后方增加2万元,送22万元。此50万元是善后费,还是2月份经费要弄清楚,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以前蒋介石既托杨虎城经手,我们应按数向杨要,不打土豪又不给钱是不能生活的。&由此可见,1937年2月红军已经收到了蒋介石接济的50万元。
除了第一笔50万元的善后费之外,日,蒋介石指示顾祝同说:&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万元军费,由杨虎城间接领发。&此后直到&七七事变&后红军接受改编,国民政府一直以军饷的方式每月向中共提供经费和物资支援。这段时间国民政府向红军提供的接济主要有:(1)每月固定30万元军饷,比如3月底红军按承诺又领取了30万元,后补发20万元,算做2月份及补发1月份的经费,总计50万元。日,何应钦为几个月来给中共经费事电请蒋介石:&第三者(中共)经费每月三十万元,三十六年(即1937年)度军务费总预算并未列入,除选送追加预算外,拟总电饬财政部,以后按月如数照拨,以凭转汇。&蒋批允照办。至此,国府正式将对红军的接济纳入公开的财政支出,并&按月如数照拨&,直到1937年8月红军接受改编正式纳入国军序列按新的标准领饷为止。(2)给红军发军服4.5万套:日顾祝同致电蒋介石:&据周恩来面请发给第三者(中共)夏季服装,拟肯准三万套。&蒋批示:&如拟并电军政部查照&。日,顾祝同致电蒋介石:&据周恩来在恳求谓陕北粮食缺乏,请补发五月份补助运输费五万元,六月份照三十万元发给,又前允发给夏季军服三万套,拟请再加发一万五千套。&蒋批示:&运输费及夏季服装,各照发。&也就是说,最终给了中共4.5万套军服,并在30万元月饷外额外加发了5万元运输费。
应该说,尽管国民政府给的经费并不多,但对于当时的中共和红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甫一获得经费,中共便迅速将之用于买粮购衣,以解决温饱问题。比如4月4日,叶剑英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指出,国民党西安行营答应拨10辆载重汽车给红军运送粮食,所需汽油由他们负责,日内先给数辆。4月7日,周恩来回电指出,红军以后全部用现金买粮,不得募捐。在国民政府的允许和帮助下,中共仅在4月18日至20日,就购入大米1580包,解决了红军近半个月的吃饭问题。也正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接济,才使红军得以休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能迅速出师提供了可能。
2、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接受改编正式纳入国军序列,蒋介石按月给中共部队发军饷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让中共尽早出动到华北前线参战,经过国共双方多次的谈判,蒋介石最终答应将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即115师、120师、129师),每个师4个团,人数共为4.5万人,此外还有地方武装1万人。而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下辖四个游击支队共一万多人。改编后两军的军饷是多少呢?根据皖南事变后1941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制的《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编制经费情形报告表》列述:&八路军:一、1937年度月发经常费30万元(法币,抗战初期法币1元合抗战前1银圆,下同),战务费20万元,补助费5万元,医药补加费1万元,米津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合计月发63万元。二、1939年8月份起加兵站临时补助费2.5万,到1941年2月共发65.5万元。三、1940年元月份起每月增发米津4.5万元,到1941年2月共发70元。新四军:一、1938年1月核定四个支队月各发经费1.5万元,军部6000元,共6.6万元。自3月份起每月增发经费2万元,共8.6万元。5月间成立军属分兵站及独立派出所,核定月支兵站费3000元。又自5月16日起,月发米津1.3534万元。自6月份重新核定该军经费每月11万元。二、1939年全年度经费仍旧月发11万元,另发临战费2.2万元,共月发经费13.2万元。三、1940年度经费核定每月为11.536万元,又临战费2.2万元,共月发13.736万元。&此外,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时国府分别还拨发了20万元和1万元的开拔费。应该说,国府给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按照当时的规定,中央军一个甲等野战师的军费每月约20万元。因此,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待遇如果按照编制人数来算的话,与中央军相当。那么抗战时国府总共给八路军和新四军发了多少军饷呢?据国民政府《军政部军需署编制的历年拨发军费数量表》显示:&
应该说,战争初期蒋介石基本还是能够保证按时将军费发放给中共部队的,这从中共的电报中就可以看出来:日周恩来叶剑英致电毛泽东报告8月份军费及开拔费已发88万元;9月11日,叶剑英、博古领9月份八路军经费32万元,于翌日经西安行营拨汇30万元,其余2万元留南京用;10月21日,叶挺领到关防及开办费5万元;日叶剑英致电蒋介石:&前经钧座核准拨发给善后费二十万元,并领到十万元&&拟请将未领善后费十万元,准予拨发。&蒋批示:&此善后费可照发&;1939年6月周恩来的副官蒋泽民到西安领取48万元军饷。即便是由于国共冲突国民政府扣发中共部队军费,后来也都基本能够补齐,比如1939年冬...
阅读(27687)|
在大陆,国军抗战的老战士已经在社会舆论上得到了一定的尊重,而在海峡的那边,共军的抗战功绩,却依然没有被那边的社会舆论所承认。胸怀宽广与否,可见一斑。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装电脑配件价格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