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熟悉电源ic芯片芯片uc3825的吗

基于UC3825的低压大电流开关电源 (2)
20:43:09&&&来源:互联网 &&
font-size: 14 text-indent: 2 font-family: 宋体,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1.3 保护电路  考虑到开关电源的特点和实际的电气特性, 为了使其能在恶劣环境以及突发故障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工作, 在实际的制作中充分利用UC3825的特性, 设计了电压电流保护电路以及软启动保护等保护电路。软启动是通过软启动( SOFT、START )脚的外接电容实现的。接通电源后, 软启动脚外接电容放电, 该脚处于低电平, 误差放大器输出低电平, 开关电源无输出电压。  当内部电流源给软启动脚外接电容充电时, 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逐渐升高, 直到闭环调节功能开始工作,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逐渐升高到额定值。一旦限流( ILIM )脚的电平超过1. 2 V, 故障锁存器置位, 输出脚变为低电平; 同时, 软启动脚外接电容以250uA的电流放电。在软启动电容放完电后, 限流脚电平降到1. 2 V以下时, 故障锁存器就不输出脉冲。这时, 故障锁存器复位, 芯片开始软启动过程。  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是在主电路中采样输入到保护电路中, 对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电路如图5、图6所示。  &  在开关变换电路和高频变压器之间加上一个检测电流的互感器, 将检测量输入到UC3825的9脚限流端, 当检测到开关电流达到上限电流时, 上限电流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 比较器的输出就是上限电流触发器的S端, 当S 为高电平时, 触发器输出为高, 即触发器输出连接的NPN 管子基极变高, NPN 管子导通, FB被拉低, 从而保护电路的过流问题。  在主电路输出端直接实时采样电压, 与给定电压比较后,把信号放大, 经过隔离后输入到UC3825的2脚, 控制PWM 信号的占空比, 从而控制主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  过热保护是通过检验系统中的热继电器通断来具体实现的, 当开关电源正常工作时, 热继电器处于常通状态, 一旦温度过热, 超过额定值, 热继电器开关会断开, 通断的信号会反馈到控制电路中, 达到过热保护的作用。  1. 4 辅助电源  辅助电源是给控制电路供电的, 分为2 部分: 一部分是UC3825以及其他控制部分的电源, 控制部分的辅助电源。另一部分是电压反馈环节的电源。该设计将电网的220 V 电压接到工频变压器上, 为芯片UC3825, 缺相保护、欠压、过压保护等电路提供5 V、12 V、18 V 等工作电压。  1.5 显示电路  在开关电源的控制面板上, 设有电流表、电压表, 显示输出的电流值、电压值, 辅助电源给电流表, 电压表提供5 V电压驱动数码管, 显示面板上还设置了过热、缺相、异常指示灯、恒流恒压转换开关。作为外在显示部分,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系统的实时工作情况, 保证开关电源安全稳定的工作。  2 实验测试与结果  在测试实验中, 采用可变负载车作为调试负载, 根据需要改变电阻丝的并联条数, 对于输出电压、电流的控制, 可以通过改变控制板上的可变采样电阻, 进而由UC3825调整PWM 信号的占空比, 达到预期的输出值。调试完毕, 还要对机器进行老化试验。该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 电源输出的脉动电压尖峰小, 输出电流平缓稳定, 波动幅值小, 而且具备高效节能, 体积重量小的优点。  3 结束语  开发了15 V /1 200 A的低电压大电流的大功率开关电源,采用脉宽调制芯片UC3825作为控制核心, 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同时, 设计的软启动电路、欠压过压及过流保护电路, 增加开关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系统已经完成了实验调试, 主电路已经能够安全稳定的带载工作, 该设计为高频开关电压在电镀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力保证。
编辑:探路者
本文引用地址:
本周热门资源推荐
EEWORLD独家抗直通短路的高可靠性电源拓扑及控制方式的研究--《燕山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抗直通短路的高可靠性电源拓扑及控制方式的研究
【摘要】:航天电源在航天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电源的不可维修性,给航天电源的研制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航天器在适用于高压输入、大功率、高可靠、高精度等方面对电源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设计了抗桥臂直通的高可靠拓扑结构以及新型磁反馈技术。本文首先对抗直通功率变换基本单元P-Cell和N-Cell进行分析,并根据功率流重构的思想,构成具有抗桥臂直通的高可靠拓扑结构,通过对不同拓扑结构特性的对比分析,确定半桥推挽结构作为变换器的主拓扑并深入研究了主拓扑的工作原理。确定主控芯片为TI公司的PWM斩波控制芯片UC3825。电源工作模式为恒压模式,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方式,以及射极跟随型斜坡补偿电路消除次谐波振荡,同时设计了浪涌抑制电路,共模抑制电路,隔离驱动电路。为消除一次侧与二次侧交叉耦合的影响,原副边要进行电气隔离,本文通过磁反馈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本文研究了三种磁反馈方案,对不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了正激磁反馈方式,完成磁反馈等效小信号模型以及硬件设计。完成电源整体方案设计,硬件参数设计和器件的选取,并对主功率级电路进行小信号建模,研究设计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设计电压外环调节器,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仿真和分析。完成实验样机的制作、调试,测试其工作指标。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满足模块电源预期设计的稳态和动态指标。额定输入下,半载效率达到89.8%,满载效率为88.7%。本文给出了主要的实验波形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主电路和反馈控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航天电源技术提供了技术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V44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建冈;阮新波;陈军艳;;[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2期
张乾;王卫国;;[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12期
张兴,马先奎,张崇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李斌;王卫国;刘克承;;[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24期
冯彦君;华更新;刘淑芬;;[J];宇航学报;2007年05期
雷卫军;李言俊;;[J];宇航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刚;王春洁;王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王立生;;[J];电讯技术;2012年06期
庄凯;阮新波;;[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庄凯;阮新波;;[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方如举;杜少武;;[J];电气应用;2006年08期
邱金娟;徐宏杰;潘雄;朱明达;;[J];电光与控制;2011年08期
薛利军;段晓峰;刘学斌;卫俊霞;石兴春;;[J];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朱秋岩;王祖林;郭旭静;;[J];电子质量;2011年07期
宋克非;;[J];光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周云波;于宗光;封晴;胡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磊;[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范雪;[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佟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姚雨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郭闯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杨平;[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贤燕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何圣仲;[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王晓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庆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肖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武荣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马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上官士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黄志平;[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叶政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张娜;[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赵继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张国兵;[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鸿,吴兆麟,沈琦;[J];电力电子技术;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谷勋;;[J];通信电源技术;2009年01期
外观;;[J];网络与信息;2009年09期
张纪平;[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3期
钟元翔;[J];电脑技术;2002年09期
李宏;张建军;;[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24期
张辉;冯楠;;[J];国外坦克;2013年03期
邓国栋;闫英敏;李鹏程;;[J];电气开关;2008年06期
Vik S;[J];电子设计应用;2008年04期
王玉峰;王仲初;徐畅;薛喜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刘海广;[J];电子世界;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继强;徐凯;陈雄;孔庆生;;[A];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李刚;钱志云;;[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蒋云峰;张之平;蒋庆龙;宋荣群;周承鸣;汪飞;杨希;;[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谷勋;;[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迟恩田;任中根;阎光明;;[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迟恩田;任中根;闫光明;;[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甘肃 GSBMA;[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维生素C;[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山风;[N];电脑报;2003年
张学堂;[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五个木;[N];电脑报;2001年
小蓝;[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张旭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夏金光;[N];电子报;2007年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蔡维屏;[N];电脑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鞠洪新;[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孔雪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孟志强;[D];湖南大学;2005年
曲晓冬;[D];吉林大学;2014年
龚宇雷;[D];山东大学;2011年
顾亦磊;[D];浙江大学;2008年
佟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葛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范满义;[D];燕山大学;2015年
徐瀚;[D];郑州大学;2015年
韩雨辰;[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刘杰;[D];吉林大学;2011年
李志兵;[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车保川;[D];江南大学;2008年
朱丹;[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马飞;[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善理;[D];江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文档分类: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芯片UC3825的小功率全桥式DC-DC变换器开关电源.doc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芯片UC3825的小功率全桥式DC-DC变换器开关电源.doc
文档介绍:
随着全球对绿色环保问题的不断关注和开关电源在电气电子各个领域中的优良表现, 社会对其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 开关电源也因为其高效率、小体积、轻重量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很多领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连续工作的线性电源,但同时人们对这种电源的效率、体积、重量、功率因素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关变换器的高频化、集成化、小型化、低噪声化、高可靠性化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的不断追求和努力的方向,目前,开关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有新型高频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发,外围新器件的开发,同步整流技术优化,电磁兼容优化,高性能数字控制,拓扑结构和参数的最优化,低电压,大电流电源的开发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效率将不断提高,体积将不断减小,性能将更加稳定,品种也将越来越多。
近年来开关电源的高频变换器出现了推挽、全桥、半桥、单端正激和单端反激等多种形式,新型的软开关控制技术也有零电压和零电流两种。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UC3825的小功率移相全桥零电压软开关控制方式的开关稳压电源,采用市电供电,带隔离变压器,给出了DC-DC变换器、PWM控制及驱动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法及设计思路,并使用ORCAD/Pspice软件对开关电源主电路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显示,该开关稳压电源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电路设计较完善,性能稳定。[1]
关键词:开关电源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
With the global keeping attention on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all field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he demands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keep increasing.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gradual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linear power in many fields. But people nee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efficiency, volume, weight, power factor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 high frequency, integration, small size, low noise, the main research of switching technology focus on development of new high-frequency high-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new external devices, the optimization of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patibility, high performance digital control, topology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low-voltage and high-current power supply development and so on.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operating frequency, efficienc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volume will continue to decrease, the performance will be more stable, the variety will be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push-pull, full bridge, the new soft-switching control technology has zero voltage and zero current. The thesis describes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with low power phase-shift full-bridge zero-voltage soft-switching control based on UC3825,with electricity supply of 220V and isolation transformers, DC-DC converter, PWM control and drive circuit of the detailed design methods and design ideas is given, and make a simulation on the main circui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ystem performance using ORCAD / Pspic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ower supply has high efficiency, stable output voltage.It is a perfect circuit design with stable performance.[1]
Key words: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hase-shift full-bridge soft-switching
technology
ABSTRACT II
1 开关电源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2
1.1 开关电源基本概念 2
1.2 开关电源的发展 2
1.3 设计任务 2
1.4 设计方案 3
2 软开关技术 6
2.1 软开关的定义 6
2.2 全桥控制移相方式 6
3 PWM控制芯片UC3825 8
3.1 UC3825简介 8
3.2 UC3825的基本特性 8
3.3 UC3825的工作原理 9
4 主电路的选型与设计 12
4.1 开关电源主电路的结构设计 12
4.2 主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 13
4.3 高频变压器的计算与设计 14
4.4 隔离变压器与整流电路的计算与设计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60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我的图书馆
60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60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60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600W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从而为负载供电。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由于开关电源本身消耗的能量低,电源效率比普通线性稳压电源提高一倍,被广泛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各个行业。它的效率可达85%以上,稳压范围宽,除此之外,还具有稳压精度高、不使用电源变压器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稳压电源。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半桥电路的开关电源,其输入电压为单相170 ~ 260V,输出电压为直流12V恒定,最大电流50A。从主电路的原理与主电路图的设计、控制电路器件的选取、保护电路方案的确定以及计算机仿真图形的绘制与波形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半桥变换器;功率MOS管;脉宽调制;稳压电源;
&&&&&&&&&&&&&&&&&&&&&&&&&&&&&&&&&&&&&&&&&&&&&&&&&&&&&&&&&&&&&&&&&&&&&&&&&&&&&&&&&&&&&&&&&&&&&&&&&&&&&&&&&&&&&&&&&&&&&&&&&&&&&&&&&&&&&&&&&&&&&&&& 第1章 绪论 1.1 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属于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它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新兴学科。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采用半导体制成,故称电力半导体器件。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则主要用于电力变换。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伴随变换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电力电子技术可以理解为功率强大,可供诸如电力系统那样大电流、高电压场合应用的电子技术,它与传统的电子技术相比,其特殊之处不仅仅因为它能够通过大电流和承受高电压,而且要考虑在大功率情况下,器件发热、运行效率的问题。为了解决发热和效率问题,对于大功率的电子电路,器件的运行都采用开关方式。这种开关运行方式就是电力电子器件运行的特点。
电力电子学这一名词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力电子学”和“电力电子技术”在内容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分别从学术和工程技术这2个不同角度来称呼。电力电子学可以用图1的倒三角形来描述,可以认为电力电子学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这3个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这一观点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子学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电子学可分为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两大部分,它们分别与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电路相对应。从电子和电力电子的器件制造技术上进两者同根同源,从两种电路的分析方法上讲也是一致的,只是两者应用的目的不同,前者用于电力变换,后者用于信息处理。
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各种终端设备、通信设备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并对开关电源提出了小型轻量要求,此外要求开关电源效率要更高、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等。当前,各国正在努力开新器件、新材料以及改进装连方法,进一步提高效率,缩小体积,降低价格,以解决开关电源面临的课题。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开关电源产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1.2 本文研究内容
开关电源在效率、体积和重量等方面都远远优于线性电源,因此已经基本取代了线性电源,成为电子热备供电的主要电源形式,受到人们的青睐。采用先整流滤波、后经高频逆变得到高频交流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降压、再整流滤波的方法。这种采用高频开关方式进行电能变换的电源称为开关电源。随着电子技术和应用迅速地发展,开关稳压电源的品种和类型也越来越多。按激励方式分为他激式和自激式;按调制方式分为脉宽调制型、频率调制型和混合调制型;按开关管电流的工作方式分开关型和谐振型;按开关晶体管的类型分为晶体管型和可控硅型;按储能电感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型和并联型;按晶体管的连接方式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全桥式。本文设计了一种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它具有驱动电路简单,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开关频率高等优点。具体设计技术参数如下:
1.输入电压单相170~260V;
2.输入交流电频率45~65HZ;
3.输出直流电压12V恒定;
4.输出直流电流10A;
5.最大功率:120W;
6.稳压精度:&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1%;
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1.&&& 主电路设计;
2.&&& 控制电路设计;
3.&&& 驱动电路设计;
4.&&& 保护电路设计;
5.&&& 整体电路设计;
6.&&& 元器件型号的选择;&&&&&&&&&&&&&&&&&&&&&&&&&&&&&&&&&&&&&&&&&&&&&&&&&&&&&&&&&&&&&&&&&&&&&&&&&&&&&&&&&&&&&&&&&&&&&&&&&& 第2章 电路设计 2.1 &稳压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开关电源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器件,通过周期性间断工作,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转换,它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起动、过流与过压保护、噪声滤波等电路。输出采样电路(R1、R2)检测输出电压变化,与基准电压Ur比较,误差电压经过放大及脉宽调制(PWM)电路,再经过驱动电路控制功率器件的占空比,从而达到调整输出电压大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抗不平衡能力,对电路对称性要求不很严格;适应的功率范围较大,从几十瓦到千瓦都可以;开关管耐压要求较低;电路成本比全桥电路低等。这种电路常常被用于各种稳压输出的DC变换器
变换器有多种电路形式,常用的有工作波形为方波的PWM变换器以及工作波形为准正弦波的谐振型变换器。
图2.1 主体方框图
&&&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电源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本次设计的是一种功率较大,的开关电源。
&设计采用了AC/DC/AC/DC变换方案。一次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再经半桥变换电路逆变后,由高频变压器隔离降压,最后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系统的主要环节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C/D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WM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采用UC3854A/B控制芯片组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提高功率因数,用新型的芯片UC3825作为控制芯片来代替SG3525,不仅外围电路简单,而且具有有容差过压限流功能,还采用了新型IR2304作为驱动芯片,动态响应快,且自带死区,防止半桥上下管直通。
该电路用高速双路PWM控制器UC3825为控制芯片,功率MOSFET为开关器件而构成的推挽逆变器,逆变器输出 经高频LC滤波后输出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实验证明电路产生的波形质量好,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低频小功率信号源往往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其电路比较简单,波形质量好,易于实现。
而对于高频、中大功率信号源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难 以实现,特别是对于要求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源,采用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其电路结构复杂,调整困难,不易实现。而采用高速双路PWM 控制器UC3825为控制芯片,功率MOSFET为开关器件,经LC高频滤波,输出1MHz/100W正弦波功率信号源,其波形质量好,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 ,效率高2.2 &具体电路设计 2.2.1 主电路设计
反激式电源一般用在100w以下的电路,而本电源设计最大功率达到500w,额定电流为10A左右。在功率较大的高频开关电源中,常用的主变换电路有推挽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等。其中推挽电路用的开关器件少,输出功率大,但开关管承受电压高(为电源电压的2倍),且变压器有6个抽头,结构复杂;全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不高,输出功率大,但需要的开关器件多(4个),驱动电路复杂;半桥电路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低,开关器件少,驱动简单。根据对各种拓扑方案的电气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标的综合比较,本电源选用半桥式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如图2.2即为主电路图。
&&&&&&&&&&&&
图2.2 主电路图
图2.2中S1、S2、C1、C2和主变压器T1构成了半桥DC/DC变换电路。MOSFET采用11NC380。电路的工作频率为80 kHz。变压器采用E55的铁氧体磁芯,无须加气隙。绕制时采用“三段式”绕法,以减小漏感。R1和R2用以保证电容分压均匀,R3、C3和R4、C4为MOS管两端的吸收电路。C5为隔直电容,用来阻断与不平衡伏秒值成正比的直流分量,平衡开关管每次不相等的伏秒值。C5采用优质CBB无感电容。Ct是电流互感器,作为电流控制时取样用。D3、D4采用快恢复二极管,经过L1和C6、C7平波滤波后输出OUT2给控制芯片供电,Rs、R6则是反馈电压的采样电阻。主变压器的输出OUT3为高频低压交流电。如图2所示,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同一绕组,样,可以在负载变化时最大限度地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后级可接一个或多个多路输出的变压器,然后通过整流电路整流,这样既能保证每路输出都是独立的,又可以得到任意大小的电压。故可满足DSP等需要多路不同电压供电且精度较高的要求。2.2.2 控制电路设计
系统的控制电路采用高速双路的PWM控制器UC3825,如图2.3所示即为所选电路,其内部电路主要由高频振荡器、PWM比较器、限流比较器、过流比较器、基准电压源、故障锁存器、软启动电路、欠压锁定、PWM锁存器、输出驱动器等组成。它比SG3525具有以下优点:
1)改进了振荡电路,提高了振荡频率的精度,并且具有更精确的死区控制;2)具有限流控制功能,且门槛电流有5%的容差;3)低启动电流(100MA);4)UC3825关断比较器是一个高速的过流比较器,它具有1.2v的门槛值,保证芯片重新启动前软启动电容完全放电,在超过门槛值时,输出为低电平状态,防止上下桥臂同时导通而引起短路。下图为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前级的R808和R809与稳压管构成一个启动电路,触发UC3825开始工作后,由反馈输出OUT1自供电。PWM的调制波由R1和CT振荡产生,RT、CT一般按式(1)及式(2)选取。
RT=3V/{(10mA)*(1-Dmax)} (1)
CT=(1.6*Dmax)/(Rt*f) (2)
式中:f=80kHz,为所取的频率
脚1(INV)、脚2(E/A)和脚3(HI)构成一误差放大器,做为电压反馈用,脚9(ILIM)为限流,脚8(SS)为软启动,脚11(0UTA)及脚14(0UTB)为输出驱动信号。从图中可看出,UC3825功能比较全,外围电路简单,可有效减少PCB的布线与外围元器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图2.3 高速双路PWM控制器UC3825电路图2.2.3 驱动电路设计
MOSFET的驱动可采用脉冲变压器,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的优点,但直接驱动时,脉冲的前沿与后沿不够陡,影响MOSFET的开关速度。在此,采用了IR2304芯片,它是IR公司新推出的多功能600v高端及低端驱动集成电路,它具有以下优点。
1)芯片体积小(DIP8),集成度高(可同时驱动同一桥臂的上、下两只开关器件)。2)动态响应快,通断延迟时间220/220 ns(典型值)、内部死区时间1000ns、匹配延迟时间50ns。3)驱动能力强,可驱动600v主电路系统,具有61 mA/130mA输出驱动能力,栅极驱动输入电压宽达10~20V。4)工作频率高,可支持100 kHz或以下的高频开关。5)输入输出同相设计,提供高端和低端独立控制驱动输出,可通过两个兼容3.3v、5v和15v输入逻辑的独立CMOS或LSTFL输入来控制,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6)低功耗设计,坚固耐用且防噪效能高。IR2304采用高压集成电路技术,整合设计既降低成本和简化电路,又降低设计风险和节省电路板的空间,相比于其它分立式、脉冲变压器及光耦解决方案,IR2304更能节省组件数量和空间,并提高可靠性。7)具有电源欠压保护和关断逻辑,IR2304有两个非倒相输入及交叉传导保护功能,整合了专为驱动电机的半桥MOSFET或IGBT电路而设的保护功能。当电源电压降至4.7v以下时,欠压锁定(UVL0)功能会立即关掉两个输出,以防止直通电流及器件故障。当电源电压大于5v时则会释放输出(综合滞后一般为0.3v)。过压(HVIC)及防闭锁CMOS技术使IR2304非常坚固耐用。另外,IR2304还配备有大脉冲电流缓冲级,可将交叉传导减至最低;同时采用具有下拉功能的施密特(Sohmill)触发式输入设计,可有效隔绝噪音,以防止器件意外开通。
如下图所示为IR2304的连线图
图2.4 驱动电路图
可以看出,IR2304具有连线简单,外围元器件少的优点。其中VCC由主电路中OUT自供电,LIN和HIN分别接UC3825的两个输出端,VD要采用快恢复二极管,C1为滤电容,C2为自举电容,最好采用性能好的钽电容,R1和R2为限流电阻。
2.2.4 保护电路设计
对于DC/DC电源产品都要求在出现异常情况(如过流、过载)时,系统的保护电路工作,使变换器及时停止工作。UC3825的保护电路设计也比较简单,如图2.5所示。
通过电流互感器得到的采样电流,经过转换后送到UC3825脚9(ILJIM),当电流超过预定值时,UC3825自动封锁输出脉冲,起到保护作用
图2.5 保护电路2.2.5 &整体电路设计&&
为了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整流环节不能采用二极管整流,采用了UC3854A/B控制芯片组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UC3854A/BUnitrode公司一种新的高功率因数校正器集成控制电路芯片,是在UC3854基础上的改进,其特点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功率因数接近1,高带宽,限制电网电流失真≤3%。图2.6是由UC3854A/B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图2.6 整体电路图
该电路由两部分组成。UC3854A/B及外围元器件构成控制部分,实现对网侧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控制。功率部分由L2,Cs,S等元器件构成Boost升压电路。开关管S选择西门康公司的SKM75GBl23D模块,其工作频率选在35 kHz。升压电感L2为2mH/20A。C5采用两个450V/470μF的电解电容并联。为了提高电路在功率较小时的效率,所设计的PFC电路在轻载时不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当负载较大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自动投入使用。此部分控制由图1中的比较器部分来实现。R10及R11是负载检测电阻。当负载较轻时,R10及R11上检测的信号输入给比较器,使其输出端为低电平,D5导通,给ENA(使能端)低电平使UC3854A/B封锁。在负载较大时ENA为高电平才让UC3854A/B工作。D6接到SS(软启动端),在负载轻时D6导通,使SS为低电平;当负载增大要求UC3854A/B工作时,SS端电位从零缓慢升高,控制输出脉冲占空比慢慢增大实现软启动。如图2.7中各图所示即为各种元件在电路中的波形。
图2.7 各种元件的波形图
2.3 元器件型号选择
1.输入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设输入交流电压为:
则经过桥式整流后的平均电压为:
二极管两端承受的最大反相电压为: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即可选择整流二极管:INV/1A
2.变压器的设计
(1)变比KT
选最大占空比为0.85,电路中压降ΔU=2V,半桥式电路变压器原边绕组所加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一半即Ui(min)=98V
则根据公式:
(2)铁心的选择
Ae为铁心磁路截面积;Aw为铁心窗口面积;PT为变压器传输的功率;fs为开关频率;ΔB为铁心材料所允许的最大磁通密度的变化范围;dc为变压器绕组导体的电流密度;kc为绕组在铁心窗口中的填充因数。若铁心材料为铁氧体则ΔB=0.2T,dc=4A/mm2,kc=0.5。根据SG3525的控制选择开关频率为100HZ。根据公式: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型号为DE25的铁心则Ae=40.00mm2,Aw=78.2mm2,Ae *Aw=3128 可以满足要求。
(3)变压器的绕组结构设计:由于铁磁材料的相对磁导率μr很大,因此励磁电感通常也较大。如果铁心未夹紧,磁路中有气隙,则励磁电感会急剧下降,励磁电流成倍增加,导致变压器性能严重劣化。变压器的漏感同一次、二次绕组互相耦合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耦合不够紧,则漏感会增加。漏感对电路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给开关器件造成过电压、形成较大的损耗,过大的漏感还会造成占空比的损失。因此变压器的设计应尽量减小漏感。减小漏感的办法主要是提高一次、二次绕组耦合的紧密程度,如采用间隔绕组等。
3.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ΔI为允许的电感电流最大纹波峰峰值,取最大输出电流的20%即2A。根据公式电感量为
选定电感铁心:I1=10+10*20%*0.5=11A
4.输出滤波电容的设计
根据标准,输出电压的峰峰值ΔVopp&200mV,考虑到功率开关管开关和输出整流二极管开关时造成的电压尖峰以及直流电压残留的100HZ纹波,可令输出电压的交流纹波为ΔVopp=50mV,ΔU=2V,根据公式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两个4.7μF/25V铝电解电容并联使用。
5.功率管的选择
考虑到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和驱动电路的简洁,本电源拟选用MOSFET作为功率开关管来构成半桥电路。
整流滤波后的最大电压值为368V,功率开关管的额定电压一般要求高于直流电压的两倍,则功率开关管的额定电压选为800V。
输出滤波电感电流的最大值为11A,那么变压器原边电流最大值为11A/6=1.8A,这也是功率开关管中流过的最大电流。考虑到2倍余量2*1.8A=3.6A。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IRFBE30,其参数为800V/4.1A。
6.变压器二次侧整流二极管的设计
(1)额定电压
变压器副边是双半波整流电路,加在整流二极管上的反相电压为
在整流管开关时,有一定的电压震荡,因此要考虑2倍余量,可以选用2*123V=246V的整流管。
(2)额定电流
在双半波整流电路中,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整流管的开关情况是:当变压器副边有电压时,只有一个整流管导通;当变压器副边电压为零时,两个整流管同时导通,可近似认为它们流过的电流相等,即为平均负载电流的一半,可近似计算整流管的电流为:
整流管中流过的最大电流:
&&&&&&&&&&&&&&&&&&&&&&&&&&&&&&&&&&&&&&&&&&&&&&&&&&&&&&&&&&&&&&&&&&&&&&&&&&&&&&&&&&&&&&&&&&&&&&&&&&&&&&&&&&&&&&&&&&&&&&&& 第3章 课程设计总结
直流稳压电源是工农业设备、仪器仪表、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源,研制高效率、稳定性好的稳压电源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全控型、高频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和PWM 控制技术已发展到非常高水平, 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小型化、轻量化、高效率、高精度等优势, 并在很多方面取代传统的调整式直流稳压电源。高频开关稳压电源的变换电路形式有单端正激、单端反激、全桥和半桥等形式。本文设计的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采用性能稳定的常用PWM 芯片SG3525来进行反馈调整, 电路具有开关管承受的耐压低, 开关器件少, 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变压器初级在整个周期中都流过电流, 磁芯利用得更充分,它克服了推挽式电路的缺点, 所使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耐压要求低、功率半导体器件饱和压降减少到最小、对输入滤波电容使用电压要求也较低。
若能在变压器原边串入耦合电容能有效改善直流偏磁现象,可在100~ 500W 的中功率领域进行广泛应用。
本文所做的研究只是开关电源中的一小部分,在本文研究基础上,可继续研究。
[1] 王兆安. 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叶慧贞,杨兴洲,新颖开关稳压电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 石& 玉 &电力电子技术题例与电路设计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刘胜利& 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实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9
[5] 郝万新& 电力电子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
[6] 周志敏& 开关电源实用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
[7] 苏玉刚& 电力电子技术&&&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3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源ic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