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移动定制机改全网通4G+全网通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65|回复: 11
经验504 分贝0 家园币1120 在线时间:19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76744
军衔等级:
二级通信军士, 积分 5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注册时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联通电信推广国标6模全网通手机的时候,移动还在推广5模智能手机和移动定制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联通和电信一起降低流量资费的时候,移动还在玩送各种严格限制条件的流量的套路,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这个时代,用户开始觉醒了,意识到自己的本应该得到的东西被拿走,他们也在用脚投票给移动并丢弃离开,而移动也在争夺用户方面,下了自己最后一盘大棋,那就是“移动4G+全网通”。
这么狠的把戏,这么阴的手段都敢摆在明面上我也是服了,联通和电信对你移动玩过这种招数没?凭什么你移动就敢趁着你的市场垄断地位搞这一出?搞这一出就算了,为什么你还不把这种机器与正常国标全网通区分开来,告诉用户哪才是真正的全网通呢?
“移动4G+版”手机同时插入移动+其他运营商卡的时候是没法让其他卡上网的,就算是收彩信也不行,并且有些机器本来就支持副卡3G待机,但是被这么定制过后,就只能使用2G了,并且部分机器(例如华为荣耀)也把W网3G高清通话的功能给阉割了,而且H+功能也没有。也就是说就算是其他运营商做了主卡,那也照样用的不舒坦。
虽然在用户的骂声中,移动最后还是在自有渠道上了所谓“关于4G+版本的说明”但是移动还是没有诚意,根本没有用大字说清楚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
移动在这种2G退网的大势头下搞这一出真的是令人恶心,令人为其他两家运营商的处境感到悲哀!
经验432 分贝0 家园币1158 在线时间:35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24187
军衔等级:
一级通信军士, 积分 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注册时间:
所以我从不在运营商那买手机,坑太多
经验741 分贝0 家园币1541 在线时间:1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85049
军衔等级:
四级通信军士, 积分 7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注册时间:
移动所谓定制手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经验672 分贝0 家园币1459 在线时间:39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56134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积分 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注册时间:
各取所需 。毕竟机器便宜!!
经验672 分贝0 家园币1459 在线时间:39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56134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积分 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注册时间:
各取所需 。毕竟机器便宜!!
经验304 分贝0 家园币995 在线时间:224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919799
军衔等级:
上士, 积分 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注册时间:
其实就是没有和你的心意而已,绝大部分用户都不需要CDMA,
&愿意为移动定制机买单的多半是移动铁粉,就别jjyy其他用户不需要cdma/wcdma&
经验104 分贝0 家园币220 在线时间:2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178467
军衔等级:
下士, 积分 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注册时间:
64G的iphone8全网通版5788元,双网通版4699元,CDMA该休已!
经验891 分贝0 家园币2159 在线时间:54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128371
军衔等级:
一级军士长, 积分 8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注册时间:
飞翔的湖南人 发表于
其实就是没有和你的心意而已,绝大部分用户都不需要CDMA,
愿意为移动定制机买单的多半是移动铁粉,就别jjyy其他用户不需要cdma/wcdma
经验45 分贝0 家园币122 在线时间:3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85697
军衔等级:
列兵, 积分 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时间:
我爸就被移动营业厅坑了,买的时候不知道,过年回家,多插一张电信卡才发现这个问题。
经验276 分贝0 家园币719 在线时间:187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233019
军衔等级:
中士, 积分 2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注册时间:
便宜就好,其实大部分人心里还是有数的
经验686 分贝0 家园币1550 在线时间:207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62431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积分 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注册时间:
这个和运营商的套餐是一个道理,不想便宜单独购买就行,运营商的销售渠道与社会渠道微不足道,社会渠道才是主力军。便宜必然有限制,这在各行各业都一样,你坐春秋飞机便宜,但行李有要求,所以不要讲套路,你的需求和产品供应目标一致时,就能保证个人利益最大化
经验945 分贝0 家园币2080 在线时间:643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63514
军衔等级:
二级军士长, 积分 9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注册时间:
weizhuangwu 发表于
<font color="#G的iphone8全网通版5788元,双网通版4699元,CDMA该休已!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所谓“4G+全网通”应该叫4G“假全网通”
“提速降费”再升温,作为在通信领域提到的为数不多的重点话题,足以看出“提高网速降低网费”也是民意所向。但是环顾整个通信业,竟有一个与政策和民意完全背道而驰的存在,让手机企业和用户对提速降费走向感到茫然,这还怎么实施呢?全网通手机可以通吃三大运营商的所有网络,并且双卡可以切换任意一张卡登录4G网络,无任何限制。在去年,工信部已将六模全网通作为国家标准广泛推广,使用户在选择运营商时不再受手机制式的约束,降低了换机成本。不仅如此,中国的六模全网通已被国际标准组织GCF采纳,在成为全球领先的认证标准的同时,也为国内手机厂商提升国际竞争力、助力“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手机网络制式很多,全网通手机一定是多模,但多模手机不一定是全网通手机。必须满足一部手机、两个卡槽、三网通用、4G随意切换的四个要点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全网通手机,而全网通手机的这些特点无疑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大大降低了手机终端成本的支出,这与“提速降费”的民心所向吻合。那么问题来了,笔者发现在移动营业厅售卖的所谓“4G+全网通”与在联通电信营业厅售卖的全网通不一样!移动营业厅售卖所谓”4G+全网通”手机背面有运营商的标识,而在联通电信营业厅售卖的全网通手机没有任何运营商标识,这很好理解,既然是三网通用又怎么会打上运营商的表呢?那么问题来了,移动售卖的所谓 “4G+全网通”是个什么鬼?笔者亲自试验了一下。把移动卡和联通卡插入了卡槽,发现联通卡不能上4G,而移动卡可以上4G,并且不能随意的切换网络。那么问题就明了,为何所谓“4G+全网通”会有运营商的标识,就是因为它和定制机没有什么区别!只要用了一张移动卡就会限制其他运营商的网络,那这还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全网通手机吗?为什么会出现所谓“4G+全网通”手机,那还要追溯到今年年初被炒的沸沸扬扬的移动1000亿事件——利用高额的补贴要求手机厂商生产移动优选版全网通手机。移动优先版全网通手机,当时被人称之为“阉割机”,阉割网络制式,阉割消费者自由选择权。而所谓“4G+全网通”就是“阉割机”的“高大上”名称。请问中国通信界的老大哥,您这么“忽悠”消费者有意思吗?所谓“4G+全网通”应该称之为4G“假全网通”才对。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移动开始推4G+全网通手机,为何用户还是不买账?_通信公社_知道日报_百度知道
移动开始推4G+全网通手机,为何用户还是不买账?
去年4月,工信部已将六模全网通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此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在今年3月底联合发布了推广六模全网通终端的五大行动举措,计划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发力,推动全网通国标普及,让用户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据了解,目前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以及苹果、三星等国外手机厂商均推出近700款六模全网通手机;高通、MTK、海思等手机芯片企业也主推六模全网通产品。从市场反映和监管层面来说,全网通已经成为趋势。那么,移动呢?在全网通的攻势之下它又作何反应?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在经历了“阉割机”和“真假全网通”的一番口水战后,近期中国移动也开始推双4G手机了,宣传的时候称之为移动4G+手机,或者是移动4G+全网通手机。根据移动的定义,4G+手机是指支持中国移动4G及VoLTE业务、双卡移动优先或单卡,且是战略型或深度合作型入库的产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在单卡条件下,消费者用任何一个运营商的SIM卡,都能够无限制的使用;但是在支持双卡的手机上,主卡槽有移动卡的情况下,只支持移动卡的4G功能,第二卡槽内电信、联通卡4G功能受限,会退回到2G网络。众所周知,真全网通手机可实现一部手机、两个卡槽、三网通用、4G随意切换,五大洲通行。具体点说就是,一部双卡手机可以任意使用国内三家运营商的2G/3G/4G网络,而且还支持双卡盲插,4G网络任意切换使用。也就是说,现在移动主推的“4G+手机”也并非真全网通手机,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其实还是之前所说的“阉割机”。更可怕的是!目前网上流出一份“神秘函件”,其中明确提到,“5月18日起,凡进厅客户购买4G终端,且该款终端有移动4G+版本,要求签约渠道首推移动4G+版本终端,对无移动4G+版本的合作品牌终端,非客户主动问询情况下,不做主动推荐,4G+手机上柜率及首推率均要达到100%。凡在引商入驻、委托加盟店发现销售、陈列非4G+手机的,给予罚款处理”。(图片来自:飞象网)去过移动营业厅里购买过手机就知道,此前移动在推4G+全网通手机的同时,也销售公开版全网通手机。区别在于,两个版本的售价以及特色服务不同。在销售时,销售会主动告知客户相关区别,客户有自主选择权。但是现在看来,移动是真的要剥夺代理商和用户的选择权,强推所谓的4G+全网通手机了。其实,对中国移动来说,从战略上全面支持全网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对用户而言,真全网通手机打破了以往运营商定制手机的禁锢,不会因为手机限制而被一家运营商圈住,是个好事!但对中国移动而言,这并非是个好消息。要知道,4G时代移动的表现虽然优秀,但是上传和下载的理论速度却要比联通电信的速度要低一些。正因如此,为了缩短差距,中国移动要求终端厂商支持LTE Cat7技术,即:上传和下载都支持双载波技术以缩短与联通电信的差距。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移动的现实问题,因为随着网络复杂度的不断增加,中国移动的网络优化工作变得困难重重。最终的结果是,移动的4G网络体验始终不及其它两家运营商。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和联通均在去年通过了低频段的行政许可。其中,中国电信正在建设的基于800MHz频率的全球首张低频4G网络会与现有网络实现高低频协同覆盖,支持高品质VoLTE,建成后电信的4G基站总数将达到115万个;而中国联通也在重耕900MHz频段。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和联通可以在最低的网络部署成本下,快速提升网络覆盖,同时为用户提供稳定、急速的上网体验。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移动的用户普遍人手一部全网通双卡手机,他们就有可能在使用中国移动的服务同时尝试使用电信或联通的服务。而如前面说言,在移动4G网络体验存在明显短板的情况下,一旦全网通手机普及,中国移动将不得不面对大量数据用户流失的尴尬局面。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移动不愿意推广全网通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面对全网通大趋之下,中国移动虽然改换了“移动4G+全网通”口号,其本质还是阉割机。因此笔者建议用户在购买双卡双待手机时,注意询问是否是六模全网通手机,并做全网通测试,即“1部手机,2个卡槽,3网通用,4G随意切换,5大洲通行”,否则很有可能购买到的就是假全网通手机。
未经百度知道日报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百度知道日报上所发布的内容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凡侵犯百度知道日报知识产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申请授权及商业合作请及时联系
文章出处:百度知道日报()
原始链接:
为您推荐:
热门作者推荐
中国科协主办,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生活资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
创刊于1997年,以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为办刊宗旨。
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门户网站。
服务于各行业品牌与产品的新闻营销。
写文章,我是认真的。我署名,我为自己负责。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地球没有新奇科学,全部都在火星一号。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警惕!4G+并非全网通,移动这是心虚了吗?警惕!4G+并非全网通,移动这是心虚了吗?通信公社百家号上个月底,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再次携手在北京举办了“落实提速降费,推广六模全网通终端行动发布会”。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发表致辞,对产业界全力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认可,并对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大力推广六模全网通终端提出了具体要求。不管是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还是从用户利益发出,全网通手机确实是给手机用户带来了不少的好处,用户可以不再受手机制式的束缚而自主选择运营商。然而,在此舆论压力之下,中国移动作何表态呢?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发现,近期中国移动开展了“4G+手机节”,一时间涌出大批“移动4G+”手机,参与活动的并不是什么新版手机,进入手机介绍页面你会发现,每款手机的介绍都有“移动4G+版”字样,其实就是“移动全网通定制版”,网称“阉割机”!警惕!4G+并非全网通众所周知,真正的全网通手机可实现一部手机、两个卡槽、三网通用、4G随意切换。而移动此次推出的“移动4G+”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在移动手机产品介绍页,可以看到,其商品详情页中还隐含了一行小字,注:此机器为移动4G+手机,仅在插入“移动+友商”双卡时,锁定移动卡做主卡(支持4G),其他情况下与公开版相同。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插入了移动的卡,是无法自主享受其他运营商的4G网络的,只有移动卡能上4G网,没有留意的朋友购买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到这一点,可见中国移动为了推广“阉割机”也是煞费苦心。而在价格方面,移动此次的活动优惠力度似乎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以32G iPhone7为例,同样的配置颜色,笔者专门与安徽电信网厅进行对比,价格上显然并没有电信的更加优惠。如此看来,移动这次搞了这么一场活动的意义何在?难道是为了推广移动定制机?毕竟中国移动在全网通层面可是一点底气也无。据中国移动一季度业绩显示,其终端销售收入由去年的259亿骤降到231亿,降幅达10.7%,面对全网通大趋之下,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移动要改换“移动4G+全网通”口号了,但是改了口号,本质并未变,建议用户购买运营商手机时注意询问是否移动、联通、电信2/3/4G网络都支持,并做全网通测试,否则很有可能购买到的就是假全网通手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通信公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聚焦电信运营商热点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移动4G+全网通手机是否会陷入定位陷阱? -- 飞象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赵宇,好手机得以客户为中心,以规模市场为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好手机应以应用体验为中心,不卡顿、高续航,强感知;以上是两句废话,但很重要。4G+全网通以及全网通与其说是卡槽之争、流量之争,不如说是――面向客户心智的运营商终端定位之战,放之各家运营战略之中无论推全网通还是4G+版的全网通都不为过。">
中国移动4G+全网通手机是否会陷入定位陷阱?
本篇接着“全网通成国际标准?对中国电信、联通的意义何在?”一文,笔者希望表达的观点是,无论全网通手机,还是4G+全网通手机,都不是下一阶段终端的发展趋势,原因如下:
好手机得以客户为中心,以规模市场为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
好手机应以应用体验为中心,不卡顿、高续航,强感知;
以上是两句废话,但很重要。4G+全网通以及全网通与其说是卡槽之争、流量之争,不如说是――面向客户心智的运营商终端定位之战,放之各家运营战略之中无论推全网通还是4G+版的全网通都不为过。
其次,运营商需要明确谁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意味着与谁一起做大蛋糕,分享合作果实。业务的体验是端到端的,也就意味着合作伙伴包含:终端商、设备商、芯片商、渠道商,以及互联网服务商等。因此,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协同。
再次,中国联通与腾讯、阿里等2I2C的合作没有什么值得嘲讽的,难道自身实力、资源、资本不足以对抗强大竞争时,难道不应该寻求外在合作,转变经营模式吗?与中国电信的联合才是上策,这是笔者2015年就坚持的观点,包括未来NB-IoT网络层面的合作预期。
回归正题,在4G成熟期,哪些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所在,第一入口依然是需要有好的手机。
comobs认为,下一阶段,LTE(VoLTE+CA)+2G两模才是低成本的好手机,面向规模市场,无论从端到网,LTE+2G都是最优化、最简化、省成本的阶段性目标,满足用户、终端、渠道和运营商的共同利益,当然,笔者也不是否认全网通和4G+全网通存在的价值。
LTE+2G手机的发展环境
按照comobs一年前的预判,中国移动转化3G存量用户至4G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成大部分,中国联通转化2G/3G存量用户至4G预计2019年上半年完成,但这只是最理想的假设;
LTE+2G两模手机预计将在2018年开始普及,这次的意义完全不同于4G初期的3模手机,上一次是成熟度不高(各家在4G上准备充分,但多模准备不足)、4G初期进入门槛须降低所迫,这一次是为了重耕3G,更好的服务4G或MIoT;
LTE+2G满足三方诉求点
两模手机少缴专利费,利于终端厂商,利于用户,也利于运营商,对于今明两年甚至未来市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每部4G手机出厂价按1000元计算,按此前整机成本*65%*5%(或三模为3.5%)比例进行专利费计算:1000元手机专利费五模与三模之间相差9.75元,2000元相差19.5元,3000元相差29.25元,对于百万量级的款型意味着什么?(需要强调的是,笔者的本意是在遵守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考量两者的差距。)
如果2017年手机出货量约5亿部,全网通以5月出货占比83.2%作为年度平均值参考,即4.16亿部为2017年全网通的出货量;此前,2016年手机出货量为5.6亿部,2016年按全网通年出货量占比63%作为参考值,即3.53亿部。
如果将LTE+2G 2模专利费率等同于三模(实质2模缴纳专利费应更少),将五模专利费等于五模及以上,4.16亿+3.53亿部全网通手机均仅按1000元手机计算,那么,两年来全网通多缴纳了专利费至少将近75亿元,当然全网通市场不可能都是千元机;
如今,当4G网络覆盖完善的时候,是否有必要需要千篇一律均是全模终端,笔者认为,应该加强4G+特性在终端的权重,弱化2G/3G是一个合理的趋势,例如对VoLTE的优化,支持双VoLTE,上下行CA进一步支持,D2D的支持等等,本质上全网通不是重点。
为了以全网通的名义占领市场,运营商的补贴与用户感知的提升是否正相关?为了抢占第二卡槽,所谓的流量经营对于ARPU值的提升带来了多大幅度的提升?但这并不是否定抢占第二卡槽的意义。
全网通终端比拼是表象
运营商是否会因为全网通(含4G+)的普及让终端厂商为无谓的专利费打工?4G+全网通本质也是全网通手机,作为存量用户最多的中国移动,抛开对全网通的追求,提供更好的4G+服务是否更重要些?
作为市场的主导者应该以何种姿态看待当下的竞争与长远发展,已经到来的MIoT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它们是机遇还是风险?抬头仰望星空的同时,应该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不参与没有必要的战役。
昨天,笔者看到“VoLTE进入商用快车道,快速商用势不可挡”一文中提及“在瑞典及加拿大运营商的现网测试中,VoLTE覆盖均大于或等于同频的UMTS语音,VoLTE的MOS分更是大大优于UMTS网络。”
VoLTE的覆盖与性能均优于UMTS,同时又具备了上网和通话在线两不误的功能,对于煲电话粥同时刷微信、玩王者荣耀的年轻用户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中国移动将4G+全网通手机定位为也是全网通手机,不如定位为它应该是年轻人的4G手机,中国移动应该让4G+全网通手机焕发出青春的品牌气息。
然而,中国移动是否能够在VoLTE方面继续持久的引领优势?
今年,中国电信预计实现全国范围的VoLTE商用,面对800MHz VoLTE业务,以及VoLTE低成本终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重心依然是业务层面的比拼,而非终端的话语权争夺,应将重心放在网络层面继续优化,保持最好的管道商应有的能力,以4G+2G两张精品网提供时延最小的服务,降低运维成本。
中国移动有10万CA基站,这将为用户提供看视频不卡顿的服务,那么4G+全网通应该打造为适合中国移动存量用户的4G+视频手机,这也是4G+全网通终端的内涵。
用LTE+2G终端打造低成本的4G+终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用4G+全网通树立VoLTE+视频的两大业务应用在年轻用户群中树立形象,以24元包30GB提供大视频包月业务满足用户影视刚需。归根结底,4G+手机是不是全网通手机并不重要。
因此,4G+全网通和全网通哪个更优本身就是伪命题,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不过是以此吸引用户的眼球,但用户追求的却是业务应用带来的感知与低资费高速率,终端只是一个环节,但面向合作伙伴,运营商需要帮助终端厂商共同做大蛋糕,而不再局限于手机市场。
面对上述每年数十亿无效专利费,应该将其转化为发展VoLTE用户协同终端商、渠道商共同做优业务的手段,激励终端厂商发展手机业务之外,面向家庭客户的NB-IoT/eMTC智能终端研发与合作,前瞻性布局大连接,最终不能仅仅是实现人、物之间的连接,应该实现业务、渠道、终端、用户的共赢。
市场的主导者需要以洞察用户隐性需求为导向,而非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竞争。
编 辑:李乐羽
我那时最多是从一个甩手掌柜,变成了一个文化教员。业界老说..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By CCTIME.COM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定制全网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