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洞中主要物品

已解决问题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宝物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请帮忙
浏览次数:725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王圆箓道士发现藏经洞的时间是公元日。http://baike.baidu.com/view/475894.htm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莫高窟里有什么东西?请不要把百科中的介绍全部拷贝到答案里!概括一下,主要描写一下里面的东西.最好在300字左右!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早说.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我去过,门票一百元含导游讲解,很值的. 窟里有泥胚的佛像,壁画.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里面还有吴道子的真迹呢. 张大千自己在每个窟都编了号. 最大的佛像是武则天时建的,山有多高,佛有多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文物的流失情况。都有哪些人劫走了藏经洞中的文物,顺序是什么?什么时候运走的?分_百度知道
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文物的流失情况。都有哪些人劫走了藏经洞中的文物,顺序是什么?什么时候运走的?分
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文物的流失情况。都有哪些人劫走了藏经洞中的文物,顺序是什么?什么时候运走的?分别拿走了什么?急求!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几年过去了,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对此很感兴趣,并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遗憾的是,他没有下决心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后来连醉心于壁画的张大千也加入了破坏的行列。1910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1914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强行换走莫高窟经卷文书两包。  1907年,匈牙利的斯坦因用14块马蹄银从王道士手中“买”走了24箱经书、5箱绘画、丝织品。现大多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以及印度。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挑走&藏经洞&6500卷写本和大量的画卷 。  1909年伯希和,将他窃得的敦煌遗书在北京六国饭店公开展览,这才将藏经洞的发现公诸于众。长期无人问津的经卷外国人一说好,立刻惊动了朝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敢情偏僻的敦煌还有如此珍贵的文物,于是一纸电令发到敦煌,对洞里剩余的东西进行封锁,严禁外运,适时运往北京。  1910年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北京。孰不知此时文物已去之大半,而接下来长途运输带来的损失较之洋人的盗窃更为严重,遗书在途中几近处于无人看守,任其丢失的状态,大小官吏和看守层层窃取,运到北京时只剩下八千六百多残卷了。现大多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图书馆和博物馆。  1911年日本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用超低市价“买”走了400多卷文书和2尊佛像。  1914年斯坦因再临莫高窟,他又带着5大箱,共600余卷经文“满载而归”。现大多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以及印度。  1912年俄国人鄂登堡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    1921年白俄军残部数百人侵驻莫高窟对洞窟、佛像、壁画损坏极大 。    1924年美国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彩塑数尊 。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纳尔逊博物馆。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藏经洞,尘封的6万卷敦煌文物问世。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带着中国翻译蒋孝琬,跑到敦煌千方百计诱骗王圆箓,用500两银子,带走1万余件稀世珍宝(其中一部分留在印度,一部分运抵英国伦敦。其中就有印刷史上极为罕见的瑰宝、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刚经》)日,法兰西远东学院汉学教授伯希和到了莫高窟。有了和斯坦因打交道的经验,此时的王道士显得从容不迫,甚至这次王道士的狡黠得到了一次很充分的发挥。他回到莫高窟后,却告诉伯希和藏经洞的钥匙忘在敦煌县城了,得让人去取。无奈之下,伯希和只好继续等。这期间,王道士告诉他,斯坦因曾花过大价钱买走文书,还给他留下了很多的钱。王道士这种暗示性的话,让伯希和自然是高兴得心花怒放。这一年的3月3日,伯希和如愿进入了藏经洞。他是个汉学家。所以他选出来的东西价值最高。他以每小时100卷,每天1000卷的速度过目,足足有三个星期蜷伏在藏经洞里,共浏览了卷子,挑出来几千卷精华。伯希和把绝大部分敦煌文物偷偷运往法国巴黎。同时伯希和对人炫耀,引起了中国一些学界人士的注意。至此,敦煌藏经洞文献流失的事情才在中国学术界公开。王道士见奇货可居,胆子越来越大,开始私藏经卷文书。但具体数目不详,只知不停地有外国人为了这些宝藏纷至沓来,找到王道士,而王道士也能不断地拎出一捆捆的文书。1912年,日本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探险队到达敦煌,从王道士手里弄走500余卷文书。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从王道士手里用500两银子弄走570卷文书。1914年至1915年,俄国鄂登堡探险队剥走北魏、隋、唐、五代等各时期壁画多方,并盗走一些塑像。其拿走的藏经洞遗存文书具体数目不详。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到达敦煌,此人堪称不折不扣的强盗。得到藏经洞文书三卷,并盗走唐代供养菩萨一尊。随后用特制胶布沾走珍贵壁画中他认为最为精彩的部分,总面积32006平方厘米。华尔纳在揭取壁画时采取的方式极其无知、愚蠢、拙劣、粗暴,导致珍贵的千年壁画受到了永久性的摧残。而目前世界馆藏敦煌文物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文物过万件;英藏文物编号已达11604号;法国人伯希和掠走敦煌文书约6000件;日本人掠走敦煌文书约500余卷;俄国人鄂登堡掠走文献不详,俄藏编号已达18943号。至此,藏经洞足足四万多卷的古代文献大部分被劫往国外,分散在世界各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博宝艺术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资讯
&&& 新华网敦煌11月15日专电(记者 莫华英 邓玉山)电视剧《大敦煌》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剧中有曹氏家族为防备西夏进攻、掠夺经书而封闭藏经洞的故事情节。对此专家指出,电视剧虚构的情节基本符合常理,但莫高窟藏经洞封闭的确切时间及原因在学术界尚无定论,至今仍是千古之谜。&&& 藏经洞是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位于第16窟甬道北侧壁内,是附属于第16窟的一个小洞。专家考证后得知,藏经洞原本是唐代僧人洪(上&巩&下&言&)的弟子为纪念他而开凿的影窟。1900年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藏经洞之前,藏经洞的窟门与甬道壁浑然一体,上面绘有壁画,十分隐蔽。&&& 1900年藏经洞被打开时,里面堆满了经卷、彩幡和法器。从经卷上的印记判断,这些经卷、法器等物品是从敦煌各寺院收集后集中封存在此的。而原本身为第17窟主人的洪(上&巩&下&言&)和尚塑像不翼而飞,后来在附近一个更小的洞窟中找到。伴随藏经洞的发现,数以万计的佛教经书典籍为何封藏于此也成为世人难解的悬疑。&&& 自藏经洞被发现之日起,针对其封闭之谜提出的种种猜想和考证就从未停止过。较早提出的一种观点是&宋初避西夏之乱说&,认为藏经洞内没有西夏文字的经卷,而且汇聚敦煌各寺院的经卷,说明藏经之举极有可能缘于重大变故;而依据敦煌历史推测,藏经洞很可能是在西夏占领瓜州、沙州和肃州之时为避西夏之难而封闭的。&&& 也有与这一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时,根据避难的时间、对象,&避难说&还包括&宋绍圣说&&曹氏封闭说&等多种学说。除&避难说&之外,学术界关于藏经洞封闭之谜的相关猜想还有&废弃说&和&书库改造说&等多类学说。&&&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谈到电视剧《大敦煌》时说,《大敦煌》在构思藏经洞封存情节时基本采用了&避难说&,尽管是虚构,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常理的。他说:&目前受到支持比较多的观点是&避难说&,我个人也倾向于&避难说&。&&&& &但是藏经洞究竟何时因何原因而封闭,学界至今没有定论,&刘永增说,&这仍是个千古之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的QQ空间 -- 腾讯博客 - 5000年中国悬案:敦煌藏经洞用壁画封闭...
我的图书馆
的QQ空间 -- 腾讯博客 - 5000年中国悬案:敦煌藏经洞用壁画封闭...
敦煌洞窟里面曾经堆置的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文书,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存放的?何时将洞门封住,轻松地抹上泥皮,绘上了壁画?
  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莫高窟诸多洞窟中,最为驰名的首推第17窟——藏经洞。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始于十六国,终于五代宋初,历时近7个世纪,因而,敦煌的这些文献写本本身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活资料。而文献中除大量汉文文献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这些多民族语言文献的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中亚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藏满瑰宝的藏经洞竟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即1900年的6月22日,这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原本是沧海一粟,一个瞬间而已。然而,正是这一天,一位道士的偶然之举,改变了莫高窟的命运。王圆箓(年),道号法真,湖北麻城人。年,他云游到敦煌莫高窟时,发现莫高窟前的木质栈道大都毁坏,堆积如山的流沙因长期无人清理而把最下层的许多洞窟给掩埋了。于是,他雇佣杨某帮其清理积沙。这天,杨某在休息抽烟之后。当他把点烟燃剩的芨芨草无聊地插进甬道北壁的裂缝时,芨芨草竟插不到底。杨某异常惊讶,用手敲了敲墙壁,感觉里面是空的,便立即报告了王道士。等到夜深人静之时,王、杨二人打开墙壁,去掉封泥,找到洞口,眼前的一切在烛光的照耀下令二人惊呆了:高约2米、宽约2.7米的洞窟里堆满了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纸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震惊世界的敦煌藏经洞,就这样被王道士二人在无意间发现了。
  当你站在洞窟门前,望着这小小的石室,定会思绪万千,满腹狐疑。里面曾经堆置的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文书,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由于何种原因存放的?何时将洞门封住,轻松地抹上泥皮,绘上了壁画?
  敦煌学专家、学者钻进浩如烟海的敦煌遗书资料中仔细地查阅,从未找到解谜的文字记载,只好另辟途径,根据其他历史资料进行推断,提出了多种假说,试图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主要说法有这样几种: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敦煌各寺院集中在一起的废弃物,即所谓“废弃说”;还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因为避免战乱而有目的地藏起来的,即所谓“避难说”。
  主张“废弃说”的代表人物是斯坦因,他是第一个来掠取这批宝物的外国人。斯坦因是匈牙利人,当时在英国所属的印度政府供职。他是一位考古学家,在藏经洞未发现之前,曾三次到中亚探险。当他得知敦煌发现古董时,于1907年来到了敦煌。几经周折,终于买通了王道士,他从中挑选了许多好的写本、绢画等,拉了满满24箱写本和5箱艺术品,经过长途跋涉,于1909年运到了英国伦敦,入藏伦敦大英博物馆。他对这批写本和绢画进行研究,他认为这些经卷文书都是当时敦煌僧众抛弃无用的废品。因佛经众多,为尊重佛法佛典,这些用过的经品既不能丢弃,也不能烧毁,只好用这个石室封存起来。而且藏经洞内没有整部大藏经和其他珍贵物品,大多是残卷断篇,夹有不少疑伪经,甚至还有不少错抄的废卷和涂鸦之杂写,乃至作废的文书与过时的契约,等等。在藏经洞封闭时,即曹宗寿当政时期(年),敦煌僧侣已向内地请求配齐了大藏经。并向朝廷乞求到一部金银字大藏经,还有锦帙包裹、金字题头的《大般若经》。整部大藏经没有被收藏,收藏的反而是残经破卷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实在没有实用价值被废弃了。
  日本学者藤枝晃也主张“废弃说”,但他认为废弃的原因是随着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印刷的佛经取代了卷轴装的佛经;图书馆的重新布置导致了原来的卷轴佛典遭到废弃,时间是在1002年以后不久。
  主张“避难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人伯希和,他是一位汉学家,不仅精通汉语,而且还精通中亚的几种文字,当他得知敦煌莫高窟有古代写本的消息后,1908年,他到了莫高窟,虽然洞内的宝物已被斯坦因洗劫了一部分,但他仍然从剩下的珍品中掠走了许多珍贵文物。伯希和根据他所掠取的文书,认为这些文物是为了避免当时的战乱而被封起来的。唐代发生了“安史之乱”以后,驻扎在敦煌的军队被调入内地平定叛乱,经卷和文书被藏于石室中封闭保存,是莫高窟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使经卷文书免于战火而存放的。
  中国有的学者也主张避难说,但在具体封闭时间上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较普遍的说法是,宋初西夏人占领敦煌之前,千佛洞下寺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临走前便把经卷、佛像、杂书等藏入洞内封闭。待战乱过后再回来启用。谁知这些僧人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此洞便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又有一种说法把封闭时间定为宋绍圣年间(年),认为藏经洞的封闭与伊斯兰教的东传有关。当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哈拉汗王朝向宋朝要求出兵攻打西夏。宋朝表示赞同。这一消息传到敦煌,佛教徒们惊慌失措,恐惧万分,便采取保护措施,将千佛洞的经卷、佛像、文书全部集中堆放进石室封闭,免受其害。还有宋皇之后(1049年)说、曹氏封闭说、元初说、元明之际说等,均为逃避战乱说。
  以上有关藏经洞的封闭原因,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迄今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挖掘旁证资料,解开藏经洞封闭之谜。
十大未兑现的末世预言,十大已被“验证”的神奇预言,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经洞中的非汉文文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