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旧世界开辟新世界旧世界的超级英雄有哪些?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随着财务管理新世界开启,2018金蝶云会计节即将开幕伴随一声巨响,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围墙被彻底砸毁。5月4日,财务管理新世界帷幕在深圳金蝶总部被正式拉开。2018金蝶云会计节也将于5月18日启动,助力会计人拥抱会计工作新方式,加快职业转型升级,共同迈入“财务管理新世界”。财务管理旧世界的墙终将被打破在旧的财务管理世界,财务和业务之间一直有堵无形的「围墙」,导致视角局限、计量不准确、披露滞后等问题。会计人员终日感觉工作机械重复、账目难平、价值感低、存在感弱;财务管理者也常常陷入焦虑和困惑,效率如何提高、数据如何变成资产、信息如何实时、风险如何预判、团队成员如何更好成长?砸毁代表财务管理旧世界的围墙在经历了珠算、电算时代后,财务与会计终于迎来了云计算的新时代,企业财务云服务正逐渐成为新的变化趋势。根据Gartner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受访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中,云产品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39%增长至2017年的50%。而根据IDC的最新的国内公有云数据统计,在小微企业财务云服务市场,精斗云市场占有率第一。财务业务一体化,一个&人人财务&的财务管理新世界在财务管理新世界,财务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赋能并成就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将当下80%重复性、基础性会计工作替代成人工智能,助力60%~70%的核算会计成长为业务财务,实现职业转型升级。金蝶精斗云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整合经营,创新的交互体验,精准的数据核算分析,驱动财务变革,让中小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拥有自己的流程信息、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精准对接,让数据服务于人人,达到“人人财务”。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他辞去世界500强主管做个木匠,喜欢的事也能开辟新世界
大家都在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eliali]
热门搜索: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帖子主题:旧中国最耻辱的十场战役!你知道哪场?
共&16758&个阅读者&
军号:6910036 工分:153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旧中国最耻辱的十场战役!你知道哪场?
文章提交者:北湖公园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跟许多外敌打过多场战役,但直到1949年之前,中国就没赢过几次。还有不少是极其丢脸和可耻的失败这里举几个突出的例子让大家讨论警醒。1、鸦片战争之收复宁波之战清军趁夜偷袭英军,结果伤亡比2000:12、鸦片战争之厦门之战厦门是所有人打过的修的最完善的守军做了能做的一切其炮台结构连英国人也称赞不已结果英国1死16伤清军325人死伤战斗持续1个小时做的够好但一切徒劳此战,清军亡总兵1名,副将1名,守备等6名。据后来调查该战的清方官员称:厦门岛南岸各阵地战死兵丁40余名,鼓浪屿岛战死兵丁33名,受伤37名。但从清方官员奏折中的战前派防、战后回营的数字相比较,厦门清军共计减员324名。英方的报告称,英军在此战中共战死1名,受伤16名。3、八里桥之战这一仗满蒙八旗勇气可嘉可是最后几千只剩数人悲哀啊!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锤炼,和最新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使用了,刚刚发明不久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而八旗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有不少压倒性的胜利的。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指挥战斗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还让他当了参议员。法皇提议再给他年金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但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议员们认为,发生在八里桥的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说:“在整个战役期间,我们只有十二个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给他那么高的奖赏!”4、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如果说前面实在是武器上差距太大那么这一仗就是场闹剧外国军舰在中国的军港里把中国舰队包了饺子可笑可悲马江海战又称马尾海战、中法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A.A.P.库贝)率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港,停泊于罗星塔附近,伺机攻击清军军舰。朝廷“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于是张佩纶、何如璋、穆图善等下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七月初三,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清军主要将领畏战,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福建水师的舰只还没来得及起锚,被法舰的炮弹击沉两艘,重创多艘。福建水师对法国军舰展开英勇还击,但是由于未作任何军事准备,加上装备落后、火力处于劣势。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永保、琛航9舰被击毁,另有伏波、艺新两舰自沉)以及运输船多艘沉没,官兵殉国760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战斗不到1个小时 ,福建水师几乎丧失了战斗力。而法军仅5人死亡,15人受伤,军舰伤3艘,还摧毁了马尾造船厂和两岸炮台。初九,法舰全部撤出闽江口。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宣告爆发。5、中日甲午战争之威海卫之战,这里最悲哀的不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是牛昶\对伊东说的那句:“广丙等舰乃南洋舰只与北洋无关可否放还?”六。八国联军进北京八个国家在中国首都阅兵这一点就足够了、7.抗战之南京保卫战,从蒋光头开始,那些拍着胸脯说要誓与南京共存亡的长官们全跑了,更可耻的是号称德械虎贲的88师师长孙元良丢下部队躲到妓院里,结果只留下群龙无首的士兵和南京城几十万百姓被日寇屠杀8、抗战之中条山会战,日军阵亡六百消灭十万国军孙蔚如的西北军将士在这里坚守了3年,打死无数日军,可是一换成中央军,马上就是全面崩盘,国军与日军伤亡比达到26:1,蒋光头都说:“实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惟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9、抗战之豫湘桂大溃败 在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多万人,丧失拥有146座大小城市、6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当苏联红军发动十次打击,把战火烧到德国境内之时、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怕第二战场之时、当美军在太平洋大反攻拿下塞班岛之时,国民党却在短短的8个月中,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达六七十万人,丧失国土20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县城146座,丢掉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座。从河南一路溃败到贵州独山!!最可耻的是河南老百姓群起围攻被日军击溃的国军,犹如今天的中国球迷给中国男足喝倒彩一般!!“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国民党军竟发生如此惨重的失败(指国民党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民党军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不正确地估计日军可能长期占领中国。1945年1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日本”,以减轻美国的负担,于是在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联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竟背着中国与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达成一项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殖民特权,如租借旅顺口军港,中苏共有东北铁路主权以及在东北“优先利益”等等。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固然是美英等国的大国强权政治,但直接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湘、桂作战的失败”。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旧中国最耻辱的十场战役!你知道哪场?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1037 工分:16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蝉不脱几层皮怎么能长大?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态度,中国自明代后期开始走下坡路,现在稍有振兴之色,要从失败中接受教训,从成功中积累经验,什么叫大国?输得起也赢的起才叫大国,诸位看到楼主列举的那些失败了吗,要是在找我还能找,可是能怎么样啊,这么多的失败有几个国家能挺过来?中国人挺过来了。看看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劫掠过全世界的大不列颠,现在有多大,屁大的面积居然还面临分裂,一个经历这么多的国家居然主体还在,能说他不是奇迹吗?是什么在支撑我们呢?是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才是我们自信的源泉。我们跌倒爬起,我们在跌倒在爬起来,我们每跌倒一次,爬起来的我们就更坚强,我们越挫越奋,因为我们知道人是站着生活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81840 工分:3985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耻辱不可怕,所谓知耻而后勇,真正可耻的是还要把耻辱当成炫耀的资本,这一点尤以果粉,蒋粉为甚,连中条山都立碑了,不得不佩服果粉们颠倒黑白的本事,蒋光头都说:“实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这不是在打蒋匪的脸吗?请问:到底是谁在歪曲历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327 工分:103502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5、中日甲午战争之威海卫之战,这里最悲哀的不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是牛昶\对伊东说的那句:“广丙等舰乃南洋舰只与北洋无关可否放还?”----没错,当时南洋水师按兵不动,坐看北洋水师灭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13259 工分:32300
左箭头-小图标
最应算耻辱的,不是那些老百姓被屠杀、贪生怕死的狗官怎么个贪生怕死法,也不是那些本不应该付出那么高昂之代价的勇士,而是一个民族打仗前居然会去信什么“刀枪不入”的迷信说法!我不否认义和团在历史中的某些作用,我只是无法放下心来接受他们的做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7456 工分:12233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5楼&搞不清楚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免得贻笑大方,此碑是为了纪念1939年“六六”反扫荡战役中牺牲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学兵营的将士而立。详情如下:日军进攻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十九日)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在东段,驻张店日军的二十师团第八十联队主力,沿张茅大道南下,向第十七师阵地岭峤、下牛、部官、大坪头进犯,以便把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隔断,然后包围予以歼灭之。同时,日军二十师团八十联队一部,经南北横尖向风口、红咀、连家湾一带独立四十六旅右侧阵地发动进攻;山北从善、大小李、西姚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重松联队主力1500余人,在炮兵、飞机配合下,分两路进攻风口、红咀独立四十六旅阵地北侧。在西段,张村、曲村、姬家窑和蚕坊村的日军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三、四千人,于6日拂晓向第四集团九十六军一一七师一零五七团阵地扁豆凹、东黄草坡,一零五九团阵地西黄草坡、麻沟岭、猪嘴崖、凤凰咀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第四集团各部在东、西各线英勇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多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但经过18小时激战,形势急剧恶化。第四集团总部遂决定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除令四十七军抽3个团攻击张店敌之侧背,三十八军十七师以有力部阻敌南犯外,令九十六军主力东撤,准备在平陆以西山地设置防御阵地。日,东、西两线终日苦战,形势继续恶化。在东部,7日拂晓,侵入太臣一带的日军3千余人,继续南犯,占领坂头。独立第四十六旅大部队向平陆以北的东坪头阵地转移。在西部,一一七师各部于7日转移时,因部队通讯联络不畅均未按时到达位置,而形成从庙底、西吴到张峪20多里大空隙,日军乘隙而进。下午5时,日军又从北、西两面,向张峪及柏树崖独立四十七旅发起攻势。下午6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平陆县城郊进逼,把第九十六军和独立四十六旅包围在平陆县城、太阳渡、大涧北、赵家坡等黄河北岸一个东西不到10里的低洼区。第九十六军和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六旅陷入绝境,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重危急的形势下,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根据本旅在敌后侦察所得的情况以及平陆县牺盟会等送来的情报,断然决定组织本旅部队星夜向北突围。他先要工兵连排除阵地前雷区的地雷。又指定一个连为突围前锋,为该连队配备了十几挺机枪,每人携带了大量的手榴弹,向北打开通路。前锋部队象一把尖刀,突然插入敌人后方,直出东车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两个炮兵中队和后方医院;并收缴了一个伪军连的枪,破坏了公路和电话线,缴获了山炮12门,迫击炮4门。天色微明时,独立四十六旅进入夏县境内的东吴和南吴村山区埋伏下来。两天之后,他们回到平陆县与第三十八军军部会合。突围独立第四十六旅出敌不意向北突围,打乱了日军部署,使九十六军绝路逢生。被逼到黄河岸边的一七七师师长陈硕儒见已临死地,为保存抗战实力,则率领身边不到3个团的兵力,猛向西边敌阵扑去,经过短暂的混战,插向敌后陌南镇。第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也率部队向北面突围,于10日到达张茅大道东的将窝与三十八军会合。孔、陈、李率部突围后,在敌人包围圈坚持战斗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城北高地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经过一小时血战,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情况下,余下的八百冷娃,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滚滚黄河之中,壮烈殉国。“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个。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报纸新闻向全国报道称:“晋南大战,我军又造成光辉的胜利。“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八百冷娃”扑黄河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可不是现在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3 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今年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咱们很多成千的战士啊,都已经打成没胳膊没腿,有的人甚至头都掉下来了,有的战士在那儿,就是没胳膊了,还拿着枪跟敌人打呢。战斗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4时,中国军队和日军反复冲杀,阵地多次易手,我的战友们,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戳过来戳过去,有戳死咱的,也有戳死日军的,一围都是几十啊,不是一两个人,几个人在那扑,我的个子,当时16岁个子还低一点,人家还不让我上去,大人,高个子都冲出去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倒下去。”177师和数倍日军反复冲杀,血战一日,损失过半。6月6号下午,陌南失守,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坦克逼向了黄河岸边。前面是步步逼近的日军,身后是浊浪翻滚的黄河,生死一线,177师的师长陈硕儒,孤注一掷,他收拢了有生力量组成敢死队,命令40名机枪手,一字排开在前开路,又返身杀向日军。“人家那个碉堡打过来,尽是死,就不会活,我带领一个小组,河岸还尽是刺棵,哎呀,咱硬爬过去,你不爬,敌人把你打死,就这情况。爬到跟前以后,贾福成把手榴弹撂进去,敌人撂出来,贾福成撂进去,敌人又撂出来,贾福成就把这个大衣脱下来后塞住,这一下才把里面的敌人给炸死。”已被置于死地的中国军队,突然杀回,日军猝不及防,177师一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黄河滩。但新兵团和工兵营,两支部队没能跟上,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一千多人,大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边打边退,最终八百余人,被逼上了黄河岸边的绝壁。几乎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余里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二百多个将士,也集体扑进了黄河。有村民说,悬崖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他双手紧紧攥着一面已经被枪弹撕裂了的军旗,吼唱了几句秦腔之后,才跳入了黄河。后来,有人在黄河水浪里发现有一杆军旗,诧异这杆军旗为什么不会被河水冲走呢,结果下水去打捞,拖出了两具尸首,旗杆从一个日军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而压在鬼子尸体上,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跃入黄河的旗手。“六六战役”,中国军队近万名官兵殉国。战后,当乔立明随部队,重返黄河岸时,眼前的景象,让将士们不禁失声痛哭。1940年,蒋介石命令孙蔚如,率部离开苦战近三年的中条山,开赴中原参战,乔立明随部队转战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等无数大小战役,至八年抗战结束,曾经的战友,只有少数活着回到了陕西。“我是个幸存者,在这些战斗上我就受过两次伤,就这个脚上过去,由这儿打过去,一点,轻伤不许下火线,还有一处伤是腿肚子,由这里进去由这里出来,这都不要紧。”乔立明解放前夕随部起义,数年后被遣送回农村老家,在家乡他碰到了多年未见,曾和自己一起炸碉堡的战友 贾福成,土改的时候,被打成一个敌伪反革命,结果呢,一天在公路上睡着,睡着睡着也就死了,这是贾福成最后的落脚,最后是这样的落脚,一个幸存者,消灭敌人的好战士,结果就是这样给死的。岁月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十五岁的娃儿,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在黄河岸边,其实已经很再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只有黄河水亘古不变的流淌,浑厚深沉。上千名中国军人,集体扑入黄河战死,我们很难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两个多小时采访,乔立明老人没有停顿,声音一直洪亮,一直高昂,他还不时说,是这情况,你知道不,好像在证明什么,就怕我们听不清楚。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听说我们要去采访之后,特意换了件好衣服,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还自己口述叫儿子写下了一份证明材料。老人说他的战友几乎都不在了,自己十五岁参军至今幸存,只要有人听,他就要认真地讲。......11楼&以前知道中共宣传的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打光子弹,部分受伤,为不做日军俘虏主动投江而死.没想到国军800男兵也直接投江了,网上还被不断宣传800冷娃投江的壮举.这两者相比,我们该如何评价呢?果然上钩了,所以说:果粉就是一个拿着地摊文学当历史文献读的奇葩群体,创造无数果粉的钓鱼贴,这不是最大的讽刺么?这帖子早就被驳烂了还拿出来丢人现眼。首先:“八百冷娃”从未出现在炮共两党历史记录中的事件引起各方关注,媒体和史学家纷纷介入想一探究竟,可惜经过多方探寻,得出结论,这800壮士投河最早来源于04年的抗战小说《立马中条》,该书作者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承认,这是为了增加小说可读性而使用的艺术塑造手法没有详细的历史依据,只是因为符合读者需要而迅速传播开。11年中条山跳河壮士纪念碑落成,一段戏说艺术便从此走入正史。其一:《立马中条》一书之前,“八百冷娃”的说法,乃至“800”这个数字,均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其二:《立马中条》的作者之一张君祥说“800人”是血战黄河之后从河里捞起的匪军士兵的尸体总数,说投河匪军是一支叫“三十一军”的部队,杨虎城系统确实存在过三十一军,估计作者也是做过一定调查的。但是调查的很不细致,因为西北军31军早在在抗战前就已经撤编了。抗战时期的31军事桂军,而且也有一个八百壮士的故事――桂林城破后,打光子弹的最后八百多人的守军在吕旃蒙将军率领下向日军发起自杀式冲锋,全部阵亡, 果粉说中条山会战中31军残部800人唱着秦腔投河自尽,而实际上31军是桂系军队,一直在南方作战。 八百桂军唱秦腔......?另外,投河故事其实也是有一个原型的,也不算是完全胡编,只是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匪军中条山兵败后80军军长孔令恂、165师师长王治岐擅自放弃阵地和部队逃之夭夭,致使撤退完全变成了混乱的灾难,完全是自相践踏,淹死者不计其数,被这种景象击垮精神的27师副师长梁汝贤将军绝望地投河自尽。把地摊文学和网络段子当正史读,还自以为掌握了真相。15楼&我只想告诉你 我爷爷是西北军 参加过娘子关和中条山战役这是真的 不是杜撰 因为杨虎城西安事变 也因为西北军属于杂牌所以 关注的人很少 历史记载 在那个年代 很是混乱国民党忙着搞内战 完了就跑台湾 TG当时没有参加 又不知道所谓 风不动 树不摇 虽然很难考证具体情形了 但是 这事情是真的我爷爷1978年夏过世 在世时候经常给我说过他的很多弟兄死在了娘子关和中条山最最惨痛的就是中条山800陕西冷娃 跳黄河 誓死不做亡国奴当然 800这个数字有待考证最早的记载也不是你说的那样 而是在陈忠实《白鹿原》里已经有过-----------------补充一下 他的部队 是17路军42师126旅 先属于7军 后编入98军(军长武士敏)42师师长兼98军副军长(原126旅旅长)叫柳彦彪(字子俊,小名得寿 爷爷在武当山呆过2年 是旅长的警卫)柳师长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拥护中共的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并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柳考明、董纯等的活动。1948年至1949年初,杨拯民、赵寿山等曾多次请他“出山”,策划解放西安事宜等。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柳被安排在莲湖公园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被选为政协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委。日病逝于西安。本文内容于
1:22:23 被drxyliu编辑22楼&陈忠实的《白鹿原》不是小说?小说能当历史来读?另外,关于98军,武士敏,柳彦彪我帮您补充完整,不要做历史裁缝,历史也不能裁剪。1939年武士敏升任第九十八军军长,柳为该军副军长兼第四十二师师长,奉命移防中条山。日军大举进犯,他率部浴血奋战三昼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为陕军争了光。国民党报刊曾称赞柳部“抗倭杀敌,威名远震”。1941年9月下旬,日军调集重兵向高平、沁水一带围攻,军长武士敏不幸中弹殉国。蒋介石排除异己,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将柳调离军队,委以军事参议院参议、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柳抗日杀敌不成,愤然请病假返回故里休养,实则解甲归田。返乡后,柳目睹国民党军队在合阳、韩城沿黄河一带筑工事,挖战壕,要粮要款,人民不堪忍受等事实,曾组织抗粮、抗丁、抗暴活动。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拥护中共的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并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柳考明、董纯等的活动。1947年寓居西安。1948年至1949年初,杨拯民、赵寿山等曾多次请他“出山”,策划解放西安事宜等。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柳被安排在莲湖公园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被选为政协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委。日病逝于西安。23楼&阁下补充的正确但是
小说中提到的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小说是虚构的
它来源于生活比如小说里说那个叫什么的女子
去延安而延安的肃清运动有没有???难道说她是小说里的
延安肃清不存在?完整的说法是:小说应该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即便是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一样是有文学创作的,这在于写文章,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历史是不能创作的,所以不能把小说当成历史来读,以免贻笑大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71754 工分:21946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3楼&耻辱不可怕,所谓知耻而后勇,真正可耻的是还要把耻辱当成炫耀的资本,这一点尤以果粉,蒋粉为甚,连中条山都立碑了,不得不佩服果粉们颠倒黑白的本事,蒋光头都说:“实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这不是在打蒋匪的脸吗?请问:到底是谁在歪曲历史。 5楼&搞不清楚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免得贻笑大方,此碑是为了纪念1939年“六六”反扫荡战役中牺牲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学兵营的将士而立。详情如下:日军进攻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十九日)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在东段,驻张店日军的二十师团第八十联队主力,沿张茅大道南下,向第十七师阵地岭峤、下牛、部官、大坪头进犯,以便把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隔断,然后包围予以歼灭之。同时,日军二十师团八十联队一部,经南北横尖向风口、红咀、连家湾一带独立四十六旅右侧阵地发动进攻;山北从善、大小李、西姚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重松联队主力1500余人,在炮兵、飞机配合下,分两路进攻风口、红咀独立四十六旅阵地北侧。在西段,张村、曲村、姬家窑和蚕坊村的日军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三、四千人,于6日拂晓向第四集团九十六军一一七师一零五七团阵地扁豆凹、东黄草坡,一零五九团阵地西黄草坡、麻沟岭、猪嘴崖、凤凰咀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第四集团各部在东、西各线英勇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多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但经过18小时激战,形势急剧恶化。第四集团总部遂决定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除令四十七军抽3个团攻击张店敌之侧背,三十八军十七师以有力部阻敌南犯外,令九十六军主力东撤,准备在平陆以西山地设置防御阵地。日,东、西两线终日苦战,形势继续恶化。在东部,7日拂晓,侵入太臣一带的日军3千余人,继续南犯,占领坂头。独立第四十六旅大部队向平陆以北的东坪头阵地转移。在西部,一一七师各部于7日转移时,因部队通讯联络不畅均未按时到达位置,而形成从庙底、西吴到张峪20多里大空隙,日军乘隙而进。下午5时,日军又从北、西两面,向张峪及柏树崖独立四十七旅发起攻势。下午6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平陆县城郊进逼,把第九十六军和独立四十六旅包围在平陆县城、太阳渡、大涧北、赵家坡等黄河北岸一个东西不到10里的低洼区。第九十六军和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六旅陷入绝境,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重危急的形势下,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根据本旅在敌后侦察所得的情况以及平陆县牺盟会等送来的情报,断然决定组织本旅部队星夜向北突围。他先要工兵连排除阵地前雷区的地雷。又指定一个连为突围前锋,为该连队配备了十几挺机枪,每人携带了大量的手榴弹,向北打开通路。前锋部队象一把尖刀,突然插入敌人后方,直出东车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两个炮兵中队和后方医院;并收缴了一个伪军连的枪,破坏了公路和电话线,缴获了山炮12门,迫击炮4门。天色微明时,独立四十六旅进入夏县境内的东吴和南吴村山区埋伏下来。两天之后,他们回到平陆县与第三十八军军部会合。突围独立第四十六旅出敌不意向北突围,打乱了日军部署,使九十六军绝路逢生。被逼到黄河岸边的一七七师师长陈硕儒见已临死地,为保存抗战实力,则率领身边不到3个团的兵力,猛向西边敌阵扑去,经过短暂的混战,插向敌后陌南镇。第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也率部队向北面突围,于10日到达张茅大道东的将窝与三十八军会合。孔、陈、李率部突围后,在敌人包围圈坚持战斗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城北高地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经过一小时血战,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情况下,余下的八百冷娃,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滚滚黄河之中,壮烈殉国。“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个。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报纸新闻向全国报道称:“晋南大战,我军又造成光辉的胜利。“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八百冷娃”扑黄河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可不是现在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3 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今年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咱们很多成千的战士啊,都已经打成没胳膊没腿,有的人甚至头都掉下来了,有的战士在那儿,就是没胳膊了,还拿着枪跟敌人打呢。战斗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4时,中国军队和日军反复冲杀,阵地多次易手,我的战友们,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戳过来戳过去,有戳死咱的,也有戳死日军的,一围都是几十啊,不是一两个人,几个人在那扑,我的个子,当时16岁个子还低一点,人家还不让我上去,大人,高个子都冲出去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倒下去。”177师和数倍日军反复冲杀,血战一日,损失过半。6月6号下午,陌南失守,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坦克逼向了黄河岸边。前面是步步逼近的日军,身后是浊浪翻滚的黄河,生死一线,177师的师长陈硕儒,孤注一掷,他收拢了有生力量组成敢死队,命令40名机枪手,一字排开在前开路,又返身杀向日军。“人家那个碉堡打过来,尽是死,就不会活,我带领一个小组,河岸还尽是刺棵,哎呀,咱硬爬过去,你不爬,敌人把你打死,就这情况。爬到跟前以后,贾福成把手榴弹撂进去,敌人撂出来,贾福成撂进去,敌人又撂出来,贾福成就把这个大衣脱下来后塞住,这一下才把里面的敌人给炸死。”已被置于死地的中国军队,突然杀回,日军猝不及防,177师一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黄河滩。但新兵团和工兵营,两支部队没能跟上,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一千多人,大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边打边退,最终八百余人,被逼上了黄河岸边的绝壁。几乎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余里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二百多个将士,也集体扑进了黄河。有村民说,悬崖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他双手紧紧攥着一面已经被枪弹撕裂了的军旗,吼唱了几句秦腔之后,才跳入了黄河。后来,有人在黄河水浪里发现有一杆军旗,诧异这杆军旗为什么不会被河水冲走呢,结果下水去打捞,拖出了两具尸首,旗杆从一个日军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而压在鬼子尸体上,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跃入黄河的旗手。“六六战役”,中国军队近万名官兵殉国。战后,当乔立明随部队,重返黄河岸时,眼前的景象,让将士们不禁失声痛哭。1940年,蒋介石命令孙蔚如,率部离开苦战近三年的中条山,开赴中原参战,乔立明随部队转战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等无数大小战役,至八年抗战结束,曾经的战友,只有少数活着回到了陕西。“我是个幸存者,在这些战斗上我就受过两次伤,就这个脚上过去,由这儿打过去,一点,轻伤不许下火线,还有一处伤是腿肚子,由这里进去由这里出来,这都不要紧。”乔立明解放前夕随部起义,数年后被遣送回农村老家,在家乡他碰到了多年未见,曾和自己一起炸碉堡的战友 贾福成,土改的时候,被打成一个敌伪反革命,结果呢,一天在公路上睡着,睡着睡着也就死了,这是贾福成最后的落脚,最后是这样的落脚,一个幸存者,消灭敌人的好战士,结果就是这样给死的。岁月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十五岁的娃儿,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在黄河岸边,其实已经很再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只有黄河水亘古不变的流淌,浑厚深沉。上千名中国军人,集体扑入黄河战死,我们很难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两个多小时采访,乔立明老人没有停顿,声音一直洪亮,一直高昂,他还不时说,是这情况,你知道不,好像在证明什么,就怕我们听不清楚。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听说我们要去采访之后,特意换了件好衣服,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还自己口述叫儿子写下了一份证明材料。老人说他的战友几乎都不在了,自己十五岁参军至今幸存,只要有人听,他就要认真地讲。......5楼&搞不清楚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免得贻笑大方,此碑是为了纪念1939年“六六”反扫荡战役中牺牲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学兵营的将士而立。详情如下:日军进攻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十九日)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在东段,驻张店日军的二十师团第八十联队主力,沿张茅大道南下,向第十七师阵地岭峤、下牛、部官、大坪头进犯,以便把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隔断,然后包围予以歼灭之。同时,日军二十师团八十联队一部,经南北横尖向风口、红咀、连家湾一带独立四十六旅右侧阵地发动进攻;山北从善、大小李、西姚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重松联队主力1500余人,在炮兵、飞机配合下,分两路进攻风口、红咀独立四十六旅阵地北侧。在西段,张村、曲村、姬家窑和蚕坊村的日军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三、四千人,于6日拂晓向第四集团九十六军一一七师一零五七团阵地扁豆凹、东黄草坡,一零五九团阵地西黄草坡、麻沟岭、猪嘴崖、凤凰咀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第四集团各部在东、西各线英勇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多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但经过18小时激战,形势急剧恶化。第四集团总部遂决定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除令四十七军抽3个团攻击张店敌之侧背,三十八军十七师以有力部阻敌南犯外,令九十六军主力东撤,准备在平陆以西山地设置防御阵地。日,东、西两线终日苦战,形势继续恶化。在东部,7日拂晓,侵入太臣一带的日军3千余人,继续南犯,占领坂头。独立第四十六旅大部队向平陆以北的东坪头阵地转移。在西部,一一七师各部于7日转移时,因部队通讯联络不畅均未按时到达位置,而形成从庙底、西吴到张峪20多里大空隙,日军乘隙而进。下午5时,日军又从北、西两面,向张峪及柏树崖独立四十七旅发起攻势。下午6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平陆县城郊进逼,把第九十六军和独立四十六旅包围在平陆县城、太阳渡、大涧北、赵家坡等黄河北岸一个东西不到10里的低洼区。第九十六军和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六旅陷入绝境,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重危急的形势下,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根据本旅在敌后侦察所得的情况以及平陆县牺盟会等送来的情报,断然决定组织本旅部队星夜向北突围。他先要工兵连排除阵地前雷区的地雷。又指定一个连为突围前锋,为该连队配备了十几挺机枪,每人携带了大量的手榴弹,向北打开通路。前锋部队象一把尖刀,突然插入敌人后方,直出东车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两个炮兵中队和后方医院;并收缴了一个伪军连的枪,破坏了公路和电话线,缴获了山炮12门,迫击炮4门。天色微明时,独立四十六旅进入夏县境内的东吴和南吴村山区埋伏下来。两天之后,他们回到平陆县与第三十八军军部会合。突围独立第四十六旅出敌不意向北突围,打乱了日军部署,使九十六军绝路逢生。被逼到黄河岸边的一七七师师长陈硕儒见已临死地,为保存抗战实力,则率领身边不到3个团的兵力,猛向西边敌阵扑去,经过短暂的混战,插向敌后陌南镇。第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也率部队向北面突围,于10日到达张茅大道东的将窝与三十八军会合。孔、陈、李率部突围后,在敌人包围圈坚持战斗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城北高地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经过一小时血战,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情况下,余下的八百冷娃,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滚滚黄河之中,壮烈殉国。“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个。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报纸新闻向全国报道称:“晋南大战,我军又造成光辉的胜利。“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八百冷娃”扑黄河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可不是现在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3 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今年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咱们很多成千的战士啊,都已经打成没胳膊没腿,有的人甚至头都掉下来了,有的战士在那儿,就是没胳膊了,还拿着枪跟敌人打呢。战斗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4时,中国军队和日军反复冲杀,阵地多次易手,我的战友们,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戳过来戳过去,有戳死咱的,也有戳死日军的,一围都是几十啊,不是一两个人,几个人在那扑,我的个子,当时16岁个子还低一点,人家还不让我上去,大人,高个子都冲出去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倒下去。”177师和数倍日军反复冲杀,血战一日,损失过半。6月6号下午,陌南失守,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坦克逼向了黄河岸边。前面是步步逼近的日军,身后是浊浪翻滚的黄河,生死一线,177师的师长陈硕儒,孤注一掷,他收拢了有生力量组成敢死队,命令40名机枪手,一字排开在前开路,又返身杀向日军。“人家那个碉堡打过来,尽是死,就不会活,我带领一个小组,河岸还尽是刺棵,哎呀,咱硬爬过去,你不爬,敌人把你打死,就这情况。爬到跟前以后,贾福成把手榴弹撂进去,敌人撂出来,贾福成撂进去,敌人又撂出来,贾福成就把这个大衣脱下来后塞住,这一下才把里面的敌人给炸死。”已被置于死地的中国军队,突然杀回,日军猝不及防,177师一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黄河滩。但新兵团和工兵营,两支部队没能跟上,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一千多人,大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边打边退,最终八百余人,被逼上了黄河岸边的绝壁。几乎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余里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二百多个将士,也集体扑进了黄河。有村民说,悬崖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他双手紧紧攥着一面已经被枪弹撕裂了的军旗,吼唱了几句秦腔之后,才跳入了黄河。后来,有人在黄河水浪里发现有一杆军旗,诧异这杆军旗为什么不会被河水冲走呢,结果下水去打捞,拖出了两具尸首,旗杆从一个日军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而压在鬼子尸体上,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跃入黄河的旗手。“六六战役”,中国军队近万名官兵殉国。战后,当乔立明随部队,重返黄河岸时,眼前的景象,让将士们不禁失声痛哭。1940年,蒋介石命令孙蔚如,率部离开苦战近三年的中条山,开赴中原参战,乔立明随部队转战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等无数大小战役,至八年抗战结束,曾经的战友,只有少数活着回到了陕西。“我是个幸存者,在这些战斗上我就受过两次伤,就这个脚上过去,由这儿打过去,一点,轻伤不许下火线,还有一处伤是腿肚子,由这里进去由这里出来,这都不要紧。”乔立明解放前夕随部起义,数年后被遣送回农村老家,在家乡他碰到了多年未见,曾和自己一起炸碉堡的战友 贾福成,土改的时候,被打成一个敌伪反革命,结果呢,一天在公路上睡着,睡着睡着也就死了,这是贾福成最后的落脚,最后是这样的落脚,一个幸存者,消灭敌人的好战士,结果就是这样给死的。岁月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十五岁的娃儿,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在黄河岸边,其实已经很再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只有黄河水亘古不变的流淌,浑厚深沉。上千名中国军人,集体扑入黄河战死,我们很难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两个多小时采访,乔立明老人没有停顿,声音一直洪亮,一直高昂,他还不时说,是这情况,你知道不,好像在证明什么,就怕我们听不清楚。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听说我们要去采访之后,特意换了件好衣服,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还自己口述叫儿子写下了一份证明材料。老人说他的战友几乎都不在了,自己十五岁参军至今幸存,只要有人听,他就要认真地讲。11楼&以前知道中共宣传的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打光子弹,部分受伤,为不做日军俘虏主动投江而死.没想到国军800男兵也直接投江了,网上还被不断宣传800冷娃投江的壮举.这两者相比,我们该如何评价呢?果然上钩了,所以说:果粉就是一个拿着地摊文学当历史文献读的奇葩群体,创造无数果粉的钓鱼贴,这不是最大的讽刺么?这帖子早就被驳烂了还拿出来丢人现眼。首先:“八百冷娃”从未出现在炮共两党历史记录中的事件引起各方关注,媒体和史学家纷纷介入想一探究竟,可惜经过多方探寻,得出结论,这800壮士投河最早来源于04年的抗战小说《立马中条》,该书作者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承认,这是为了增加小说可读性而使用的艺术塑造手法没有详细的历史依据,只是因为符合读者需要而迅速传播开。11年中条山跳河壮士纪念碑落成,一段戏说艺术便从此走入正史。其一:《立马中条》一书之前,“八百冷娃”的说法,乃至“800”这个数字,均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其二:《立马中条》的作者之一张君祥说“800人”是血战黄河之后从河里捞起的匪军士兵的尸体总数,说投河匪军是一支叫“三十一军”的部队,杨虎城系统确实存在过三十一军,估计作者也是做过一定调查的。但是调查的很不细致,因为西北军31军早在在抗战前就已经撤编了。抗战时期的31军事桂军,而且也有一个八百壮士的故事――桂林城破后,打光子弹的最后八百多人的守军在吕旃蒙将军率领下向日军发起自杀式冲锋,全部阵亡, 果粉说中条山会战中31军残部800人唱着秦腔投河自尽,而实际上31军是桂系军队,一直在南方作战。 八百桂军唱秦腔......?另外,投河故事其实也是有一个原型的,也不算是完全胡编,只是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匪军中条山兵败后80军军长孔令恂、165师师长王治岐擅自放弃阵地和部队逃之夭夭,致使撤退完全变成了混乱的灾难,完全是自相践踏,淹死者不计其数,被这种景象击垮精神的27师副师长梁汝贤将军绝望地投河自尽。把地摊文学和网络段子当正史读,还自以为掌握了真相。15楼&我只想告诉你 我爷爷是西北军 参加过娘子关和中条山战役这是真的 不是杜撰 因为杨虎城西安事变 也因为西北军属于杂牌所以 关注的人很少 历史记载 在那个年代 很是混乱国民党忙着搞内战 完了就跑台湾 TG当时没有参加 又不知道所谓 风不动 树不摇 虽然很难考证具体情形了 但是 这事情是真的我爷爷1978年夏过世 在世时候经常给我说过他的很多弟兄死在了娘子关和中条山最最惨痛的就是中条山800陕西冷娃 跳黄河 誓死不做亡国奴当然 800这个数字有待考证最早的记载也不是你说的那样 而是在陈忠实《白鹿原》里已经有过-----------------补充一下 他的部队 是17路军42师126旅 先属于7军 后编入98军(军长武士敏)42师师长兼98军副军长(原126旅旅长)叫柳彦彪(字子俊,小名得寿 爷爷在武当山呆过2年 是旅长的警卫)柳师长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拥护中共的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并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柳考明、董纯等的活动。1948年至1949年初,杨拯民、赵寿山等曾多次请他“出山”,策划解放西安事宜等。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柳被安排在莲湖公园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被选为政协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委。日病逝于西安。本文内容于
1:22:23 被drxyliu编辑22楼&陈忠实的《白鹿原》不是小说?小说能当历史来读?另外,关于98军,武士敏,柳彦彪我帮您补充完整,不要做历史裁缝,历史也不能裁剪。1939年武士敏升任第九十八军军长,柳为该军副军长兼第四十二师师长,奉命移防中条山。日军大举进犯,他率部浴血奋战三昼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为陕军争了光。国民党报刊曾称赞柳部“抗倭杀敌,威名远震”。1941年9月下旬,日军调集重兵向高平、沁水一带围攻,军长武士敏不幸中弹殉国。蒋介石排除异己,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将柳调离军队,委以军事参议院参议、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柳抗日杀敌不成,愤然请病假返回故里休养,实则解甲归田。返乡后,柳目睹国民党军队在合阳、韩城沿黄河一带筑工事,挖战壕,要粮要款,人民不堪忍受等事实,曾组织抗粮、抗丁、抗暴活动。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拥护中共的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并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柳考明、董纯等的活动。1947年寓居西安。1948年至1949年初,杨拯民、赵寿山等曾多次请他“出山”,策划解放西安事宜等。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柳被安排在莲湖公园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被选为政协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委。日病逝于西安。阁下补充的正确但是
小说中提到的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小说是虚构的
它来源于生活比如小说里说那个叫什么的女子
去延安而延安的肃清运动有没有???难道说她是小说里的
延安肃清不存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7456 工分:122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3楼&耻辱不可怕,所谓知耻而后勇,真正可耻的是还要把耻辱当成炫耀的资本,这一点尤以果粉,蒋粉为甚,连中条山都立碑了,不得不佩服果粉们颠倒黑白的本事,蒋光头都说:“实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这不是在打蒋匪的脸吗?请问:到底是谁在歪曲历史。 5楼&搞不清楚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免得贻笑大方,此碑是为了纪念1939年“六六”反扫荡战役中牺牲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学兵营的将士而立。详情如下:日军进攻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十九日)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在东段,驻张店日军的二十师团第八十联队主力,沿张茅大道南下,向第十七师阵地岭峤、下牛、部官、大坪头进犯,以便把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隔断,然后包围予以歼灭之。同时,日军二十师团八十联队一部,经南北横尖向风口、红咀、连家湾一带独立四十六旅右侧阵地发动进攻;山北从善、大小李、西姚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重松联队主力1500余人,在炮兵、飞机配合下,分两路进攻风口、红咀独立四十六旅阵地北侧。在西段,张村、曲村、姬家窑和蚕坊村的日军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三、四千人,于6日拂晓向第四集团九十六军一一七师一零五七团阵地扁豆凹、东黄草坡,一零五九团阵地西黄草坡、麻沟岭、猪嘴崖、凤凰咀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第四集团各部在东、西各线英勇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多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但经过18小时激战,形势急剧恶化。第四集团总部遂决定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除令四十七军抽3个团攻击张店敌之侧背,三十八军十七师以有力部阻敌南犯外,令九十六军主力东撤,准备在平陆以西山地设置防御阵地。日,东、西两线终日苦战,形势继续恶化。在东部,7日拂晓,侵入太臣一带的日军3千余人,继续南犯,占领坂头。独立第四十六旅大部队向平陆以北的东坪头阵地转移。在西部,一一七师各部于7日转移时,因部队通讯联络不畅均未按时到达位置,而形成从庙底、西吴到张峪20多里大空隙,日军乘隙而进。下午5时,日军又从北、西两面,向张峪及柏树崖独立四十七旅发起攻势。下午6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平陆县城郊进逼,把第九十六军和独立四十六旅包围在平陆县城、太阳渡、大涧北、赵家坡等黄河北岸一个东西不到10里的低洼区。第九十六军和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六旅陷入绝境,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重危急的形势下,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根据本旅在敌后侦察所得的情况以及平陆县牺盟会等送来的情报,断然决定组织本旅部队星夜向北突围。他先要工兵连排除阵地前雷区的地雷。又指定一个连为突围前锋,为该连队配备了十几挺机枪,每人携带了大量的手榴弹,向北打开通路。前锋部队象一把尖刀,突然插入敌人后方,直出东车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两个炮兵中队和后方医院;并收缴了一个伪军连的枪,破坏了公路和电话线,缴获了山炮12门,迫击炮4门。天色微明时,独立四十六旅进入夏县境内的东吴和南吴村山区埋伏下来。两天之后,他们回到平陆县与第三十八军军部会合。突围独立第四十六旅出敌不意向北突围,打乱了日军部署,使九十六军绝路逢生。被逼到黄河岸边的一七七师师长陈硕儒见已临死地,为保存抗战实力,则率领身边不到3个团的兵力,猛向西边敌阵扑去,经过短暂的混战,插向敌后陌南镇。第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也率部队向北面突围,于10日到达张茅大道东的将窝与三十八军会合。孔、陈、李率部突围后,在敌人包围圈坚持战斗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城北高地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经过一小时血战,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情况下,余下的八百冷娃,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滚滚黄河之中,壮烈殉国。“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个。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报纸新闻向全国报道称:“晋南大战,我军又造成光辉的胜利。“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八百冷娃”扑黄河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可不是现在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3 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今年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咱们很多成千的战士啊,都已经打成没胳膊没腿,有的人甚至头都掉下来了,有的战士在那儿,就是没胳膊了,还拿着枪跟敌人打呢。战斗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4时,中国军队和日军反复冲杀,阵地多次易手,我的战友们,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戳过来戳过去,有戳死咱的,也有戳死日军的,一围都是几十啊,不是一两个人,几个人在那扑,我的个子,当时16岁个子还低一点,人家还不让我上去,大人,高个子都冲出去了,亲眼看着一个个倒下去。”177师和数倍日军反复冲杀,血战一日,损失过半。6月6号下午,陌南失守,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坦克逼向了黄河岸边。前面是步步逼近的日军,身后是浊浪翻滚的黄河,生死一线,177师的师长陈硕儒,孤注一掷,他收拢了有生力量组成敢死队,命令40名机枪手,一字排开在前开路,又返身杀向日军。“人家那个碉堡打过来,尽是死,就不会活,我带领一个小组,河岸还尽是刺棵,哎呀,咱硬爬过去,你不爬,敌人把你打死,就这情况。爬到跟前以后,贾福成把手榴弹撂进去,敌人撂出来,贾福成撂进去,敌人又撂出来,贾福成就把这个大衣脱下来后塞住,这一下才把里面的敌人给炸死。”已被置于死地的中国军队,突然杀回,日军猝不及防,177师一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黄河滩。但新兵团和工兵营,两支部队没能跟上,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新兵团一千多人,大都是十六七岁的新兵,边打边退,最终八百余人,被逼上了黄河岸边的绝壁。几乎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余里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二百多个将士,也集体扑进了黄河。有村民说,悬崖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他双手紧紧攥着一面已经被枪弹撕裂了的军旗,吼唱了几句秦腔之后,才跳入了黄河。后来,有人在黄河水浪里发现有一杆军旗,诧异这杆军旗为什么不会被河水冲走呢,结果下水去打捞,拖出了两具尸首,旗杆从一个日军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而压在鬼子尸体上,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跃入黄河的旗手。“六六战役”,中国军队近万名官兵殉国。战后,当乔立明随部队,重返黄河岸时,眼前的景象,让将士们不禁失声痛哭。1940年,蒋介石命令孙蔚如,率部离开苦战近三年的中条山,开赴中原参战,乔立明随部队转战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等无数大小战役,至八年抗战结束,曾经的战友,只有少数活着回到了陕西。“我是个幸存者,在这些战斗上我就受过两次伤,就这个脚上过去,由这儿打过去,一点,轻伤不许下火线,还有一处伤是腿肚子,由这里进去由这里出来,这都不要紧。”乔立明解放前夕随部起义,数年后被遣送回农村老家,在家乡他碰到了多年未见,曾和自己一起炸碉堡的战友 贾福成,土改的时候,被打成一个敌伪反革命,结果呢,一天在公路上睡着,睡着睡着也就死了,这是贾福成最后的落脚,最后是这样的落脚,一个幸存者,消灭敌人的好战士,结果就是这样给死的。岁月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十五岁的娃儿,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在黄河岸边,其实已经很再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只有黄河水亘古不变的流淌,浑厚深沉。上千名中国军人,集体扑入黄河战死,我们很难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两个多小时采访,乔立明老人没有停顿,声音一直洪亮,一直高昂,他还不时说,是这情况,你知道不,好像在证明什么,就怕我们听不清楚。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听说我们要去采访之后,特意换了件好衣服,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还自己口述叫儿子写下了一份证明材料。老人说他的战友几乎都不在了,自己十五岁参军至今幸存,只要有人听,他就要认真地讲。3楼&耻辱不可怕,所谓知耻而后勇,真正可耻的是还要把耻辱当成炫耀的资本,这一点尤以果粉,蒋粉为甚,连中条山都立碑了,不得不佩服果粉们颠倒黑白的本事,蒋光头都说:“实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这不是在打蒋匪的脸吗?请问:到底是谁在歪曲历史。 5楼&搞不清楚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免得贻笑大方,此碑是为了纪念1939年“六六”反扫荡战役中牺牲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学兵营的将士而立。详情如下:日军进攻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十九日)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在东段,驻张店日军的二十师团第八十联队主力,沿张茅大道南下,向第十七师阵地岭峤、下牛、部官、大坪头进犯,以便把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隔断,然后包围予以歼灭之。同时,日军二十师团八十联队一部,经南北横尖向风口、红咀、连家湾一带独立四十六旅右侧阵地发动进攻;山北从善、大小李、西姚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重松联队主力1500余人,在炮兵、飞机配合下,分两路进攻风口、红咀独立四十六旅阵地北侧。在西段,张村、曲村、姬家窑和蚕坊村的日军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三、四千人,于6日拂晓向第四集团九十六军一一七师一零五七团阵地扁豆凹、东黄草坡,一零五九团阵地西黄草坡、麻沟岭、猪嘴崖、凤凰咀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第四集团各部在东、西各线英勇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多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但经过18小时激战,形势急剧恶化。第四集团总部遂决定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除令四十七军抽3个团攻击张店敌之侧背,三十八军十七师以有力部阻敌南犯外,令九十六军主力东撤,准备在平陆以西山地设置防御阵地。日,东、西两线终日苦战,形势继续恶化。在东部,7日拂晓,侵入太臣一带的日军3千余人,继续南犯,占领坂头。独立第四十六旅大部队向平陆以北的东坪头阵地转移。在西部,一一七师各部于7日转移时,因部队通讯联络不畅均未按时到达位置,而形成从庙底、西吴到张峪20多里大空隙,日军乘隙而进。下午5时,日军又从北、西两面,向张峪及柏树崖独立四十七旅发起攻势。下午6时,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平陆县城郊进逼,把第九十六军和独立四十六旅包围在平陆县城、太阳渡、大涧北、赵家坡等黄河北岸一个东西不到10里的低洼区。第九十六军和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六旅陷入绝境,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重危急的形势下,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根据本旅在敌后侦察所得的情况以及平陆县牺盟会等送来的情报,断然决定组织本旅部队星夜向北突围。他先要工兵连排除阵地前雷区的地雷。又指定一个连为突围前锋,为该连队配备了十几挺机枪,每人携带了大量的手榴弹,向北打开通路。前锋部队象一把尖刀,突然插入敌人后方,直出东车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两个炮兵中队和后方医院;并收缴了一个伪军连的枪,破坏了公路和电话线,缴获了山炮12门,迫击炮4门。天色微明时,独立四十六旅进入夏县境内的东吴和南吴村山区埋伏下来。两天之后,他们回到平陆县与第三十八军军部会合。突围独立第四十六旅出敌不意向北突围,打乱了日军部署,使九十六军绝路逢生。被逼到黄河岸边的一七七师师长陈硕儒见已临死地,为保存抗战实力,则率领身边不到3个团的兵力,猛向西边敌阵扑去,经过短暂的混战,插向敌后陌南镇。第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也率部队向北面突围,于10日到达张茅大道东的将窝与三十八军会合。孔、陈、李率部突围后,在敌人包围圈坚持战斗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城北高地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经过一小时血战,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情况下,余下的八百冷娃,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滚滚黄河之中,壮烈殉国。“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个。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报纸新闻向全国报道称:“晋南大战,我军又造成光辉的胜利。“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原文: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歌完,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那些大个子上去就跟敌人戳去了,那娃都跳河死了,一千多人宁跳黄河,也不投降,那个秦腔唱着,很高昂。血流,黄河水都变成红的了,最后一个兵没有跳,拿着那个军旗,插到敌人的胸前,才跳进了黄河。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冷娃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其实可能是形容那些,我们现在所说的酷小伙的意思。”“八百冷娃”扑黄河在西安,我们首先找到了原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曾参加过中条山保卫战的老兵,胥继武。老人告诉我们,他只是听说,但并没有看到“八百冷娃”扑黄河,但那场大战之后,他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一幕。可不是现在的三门峡市,那个三门峡是三个峡,水就是由这峡里边过,叫人门,鬼门,神门,有四个口,那个水是由那儿流。有老百姓来说,这三门峡这个漩涡里边,尸体很多,老百姓说那都是些中国军人的尸体。胥继武和战友,奉令前往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赶到三门峡时,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就是三门峡的北边有一个沟,都埋在那个沟里边了,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捞上来就埋。”“有没有做什么标记?”“没有,谁都不知道是谁嘛,那就是把那尸体掩埋了就算不错了。”胥继武老人说,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三门峡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通过胥继武老人我们了解到,那些死难的战友大多是原国民革命军38军177师的将士。那上千名的死难将士,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八百“陕西冷娃”?3 万“叛军”让中条山成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几经辗转,我们在西安近郊的贺韶村,找到了一名177师幸存的老兵,他参加过永济,陌南,六六战役,河南,他都去过,娘子关也去了。乔立明老人,今年已届九十高龄了,我们起初还挺担心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没想到,老人一坐到摄像机面前,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身体像军人一样挺得笔直,没有等我们发问,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声音洪亮,高昂,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就这样仿佛在我们眼前。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讲述,走近了一群被称为“冷娃”的中国军人。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而三十八军的前身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第十七路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我是15岁参军的,15岁由我老师带领去的,当时我们老师跟我们讲,我们要抗日,不然就要当亡国奴,还有我几个亲戚,都跟我一起走了,年龄比我都是大一点点,就我小。”年仅十五岁的乔立明,成为了96军177师的一名士兵,不久,中条山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爆发,1938年6月初,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177师驻守的陌南镇,成为了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敌人的飞机扫射、轰炸,敌人的骑兵也冲锋陷阵,我们的人跟敌人在那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酒新世界和旧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