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全画幅微单镜头群 搭配镜头 真的很轻很小吗

索尼微单选购全攻略 篇十四:细数这些年来,我用过的SONY 索尼 微单镜头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索尼微单选购全攻略 篇十四:细数这些年来,我用过的SONY 索尼 微单镜头
& & 自从2015年开始入坑索尼微单以来,我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攒镜之路。从最初索尼微单寥寥无几的镜头,到现在逐渐成熟的镜头体。索尼微单,犹如黑马,话题与争议不断。诚然面对那些已经接受过市场洗礼的经典镜头而言,索尼微单的镜头还太年轻。& & &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索尼镜头一个接一个,几乎把FE卡口的镜头用遍了,镜头评测也写了不少。有一点浅薄的使用体会,分享给大家。& & &在讨论镜头之前,我想还是先谈一下需求。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所需要的镜头也不相同。在镜头的选购上,一定是以需求为主。本文所有的观点,都是基于我个人的需求而得出,所以也许适合你,也许不适合。& & &那么我的需求是什么呢?我是一位人像师。在人像中,我拍摄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妹纸。当然偶尔也会拍点风光、静物、体育。所以器材的选购上,都是倾向人像摄影类。 在LIGHTROOM中,对2017年以来,自己使用的器材信息进行了一个筛选。& & & & 相对那些老镜头,特别是胶片时代就流传下来的经典镜头而言,索尼微单镜头有着后发优势。在他们身上,有着典型的数码时代镜头特征:高分辨率、低色散、抗眩光、畸变略大、暗角略明显、色彩平淡。前面三个算是现在镜头设计素质的重点,后面三个因为在数码时代很容易后期校正,所以在镜头的设计中优先级并不是那么高。特别是色彩方面,一般都比较平淡。如果你喜欢浓郁的色彩,那么强烈推荐将相机创意风格设置成生动。1、FE24-70mm f2.8 gm。& & & &这是一只对我来说,使用率排名第一的刚需镜头。我想作为一个人像摄影师,24-70 F2.8这个标准变焦,几乎是无法绕开的镜头。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摄影师不喜欢标变。论虚化,24-70 F2.8不如70-200 2.8这样的远摄镜头;论视觉冲击力,他也不如16-35 2.8这样的超广角镜头。所以大之中,很多人舍弃了2470,补齐。当然,这么搭配,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人像摄影师而言,1635太广,广角透视所带来的变形,并不是那么好把控。70200则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所以标准变焦24-70,几乎是万金油的存在。人像、棚拍、风景、静物、微距、婚礼、会议、运动,都能排上一些。sony ILCE-7RM3 + FE 24-70mm F2.8 GM& 1/100S & F2.8 & ISO640& 70MMSONY ILCE-7RM3 + FE 24-70mm F2.8 GM& 1/250S & F4.0 & ISO100& 26MM 至于镜头素质,FE24-70mm f2.8 gm是索尼产品线中,最高端的GM大师级镜头系列。其特点就是超高的分辨率和柔美虚化。sony ILCE-9 + FE 24-70mm F2.8 GM& 1/250S & F3.2 & ISO100& 70MM 对焦速度也应该是FE卡口中最顶级的水准,在使用FE24-70mm f2.8 gm镜头,特别是搭配SONY A9时,几乎没有遇到对焦的瓶颈。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完成合焦。即便是搭配A7R2这样对焦速度较慢的镜头,面对运动题材也一样有一战之力。sony ILCE-7rm2 + FE 24-70mm F2.8 GM& 1/800S & F3.5 & ISO160& 70MM 当然万金油镜头,也不是无所不能。FE24-70mm f2.8 gm依然有短板。那就是虚化能力不足,毕竟最强的虚化焦段70 2.8,在拍一些肖像特写倒还好,但是想要空气切割一般的质感,基本是妄想了。2、FE70-200mm f2.8 gm OSS.&&&&使用率排名第二的刚需的镜头。前面说了FE24-70mm f2.8 gm的短板就是虚化,所以FE70-200mm f2.8 gm OSS可以很好的互补。再加上本人偏爱虚化,所以但凡在有足够的施展空间,拍摄强度也不是很大的场合,我使用的镜头一定是FE70-200mm f2.8 gm OSS。sony ILCE-9 + FE 70-200mm F2.8 GM OSS& 1/125S & F5.0 & ISO800& 107MM FE70-200mm f2.8 gm OSS除了在那些可以量化的镜头指标上拿到高分之外,玄学方便同样出色。没错,我要说的就是柔和的焦外。无论你置身于多么杂乱的环境,都可以轻松将背景化开,拍到一张非常棒的照片。sony ILCE-9 + FE 70-200mm F2.8 GM OSS& 1/200S & F2.8 & ISO800& 200MM 同样,作为远摄变焦镜头,FE70-200mm f2.8 gm OSS构图的同样十分便利。如果你的摄影棚足够大的话,你可以轻松的坐在椅子上,完成一组淘宝服装拍摄。毕竟,动一动手指,你就能轻松拍到全身照、半身照、肖像特写。若是在户外广阔的空间内,FE70-200mm f2.8 gm OSS更是可以一展所长,超快的对焦速度,基本一按就有,一有就追。此外纯白色镜筒(镜身、包含遮光罩都是白色的),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加分项。有的人认为索尼山寨佳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白色镜筒,美能达才是正统。被索尼收购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纯正的白。至于佳能,白中带黄,一比便知。sony ILCE-9 + FE 70-200mm F2.8 GM OSS& 1/800S & F5.0 & ISO500& 71MM 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上市2万的价格,如今依然坚挺在1.7万。若不是刚需和土豪,还真的挺难下手的。而我属于前者,不得不买。另外720gm太重了,高强度作业真心吃不消。3、FE16-35mm f2.8 gm。&大三元之中,最后发布,也是唯一一只我还未使用过的镜头。不太有机会用得上,所以一直没去填这个坑。将来若有机会,再做补充吧。4、fe85mm f1.4 gm。使用率排名第三的刚需镜头。在FE70-200mm f2.8 gm OSS没上市之前,85gm一只都是我的排名第二的主力镜头。1.4大光圈,定焦,同样能非常好的弥补2470GM虚化不足的短板。即便是现在和FE70-200mm f2.8 gm OSS配合,85GM的1.4大光圈也可以弥补720gm夜景人像不给力,镜头太重的短板。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4 GM& 1/80S & F2.2 & ISO2500& 85MM作为第一批上市的GM镜头,85GM的定价最为合理。也是在这时候,索尼提出GM作为最高端定位,超高分辨率和柔美焦外。同期出现在消费者视野的,还有XA镜片,索尼最高工艺的超精细研磨非球面镜。除了能极大的提升镜头素质之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彻底消灭了洋葱圈光斑。再加上11圆形光圈叶片设计,令85GM的焦外光斑变得纯圆、平整、干净。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4 GM& 1/40S & F2.0 & ISO3200& 85MM 相对于变焦构图的便利性,定焦镜头则以画质取胜。超级细腻的画质、丰富的立体感、以及柔顺的焦外,让这只85GM镜头成为我最爱的镜头。如果不是受限于拍摄题材,85GM的使用率必然跃入第一。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4 GM& 1/320S & F2.0 & ISO100& 85MM1.4的大光圈,拍全身人像也有很好的虚化表现。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4 GM& 1/200S & F1.4 & ISO100& 85MM最最重要的,在GM坑爹的价格体系中,85GM简直是一股清流。一万出头的价格,你绝对值得拥有。至于缺点,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对焦速度了。和前面说的2470gm,70200gm的对焦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过这是85定焦嘛,本来就不擅长拍摄运动题材,可以理解。5、FE 100mm F2.8 STF GM OSS。&专为柔美的焦外虚化效果而生的镜头。用来拍摄静物、产品照,简直爽到飞起。完美的焦外虚化,几乎看不到任何焦外二线性。作为背景的所有线条,都会渐晕一般化开。就好像一颗,在高温下逐渐化开一样,平顺,柔和。sony ILCE-9 +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1/60S & F5.6 & ISO800& 100MM 这是为痴迷完美焦外的玩家而诞生的镜头,也是索尼微单目前唯一的一只具备STF影像平滑技术的镜头。sony ILCE-9 +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1/100S & F5.6 & ISO250& 100MM 当然,这只镜头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虽然拥有2.8的景深,但实际上只有5.6的通光量。所以拍摄过程中,光线成为这只镜头最难驾驭的一个因素。6、FE100-400MM F4.5-5.6 GM OSS。&这也是一只我没用过的GM镜头。对我来说,在人像摄影中,200焦段已经是上限了。再往上,太长,不方便。 再来说小三元系列的三只镜头。FE16-35MM F4.0 ZA oss、FE24-70MM F4.0 ZA oss、FE70-200mm f4.0 G oss。7、FE16-35MM F4.0 ZA oss。蔡司小蓝标加持旅游风光头前面说过,对于人像摄影来说,16的超广角有一些太难驾驭了。夸张的边角拉伸透视,用的好,就是非常出彩的超广角人像。用的不好就…… 你们懂的。所以关于1635,我用的很少,但也并非完全没用过。偶尔,也会用FE16-35MM F4.0 ZA oss来创作一些超广角人像作品。sony ILCE-7RM2 + FE 16-35mm F4 ZA OSS& 1/400S & F5.0 & ISO640& 16MM 也许是得益于索尼微单短法兰距的优势,索尼的广角镜头都很小。1635GM如是,1635za如是,还有一只1224G,这三只广角边角镜头体积重量都控制的非常好,并且素质也都非常高。1635za的各项跑分,成绩也都很好看,例如分辨率高、色散控制好等等。至于焦外,4.0的广角镜头,貌似也没什么焦外可言。可惜FE1635ZA的星芒不太好看。一般广角镜头的星芒,都是规则的六角、八角、十角什么的。但是FE1635ZA的星芒,非常的乱,像无数条射线一般散开来。sony ILCE-7RM2 + FE 16-35mm F4 ZA OSS& 1/200S & F6.3 & ISO500& 20MM8、FE24-70MM F4.0 ZA oss。这款镜头是蔡司给索尼公司量身打造的全画幅微单相机推荐搭配镜头,该镜头实现了24-70mm的变焦范围和F4的恒定大光圈,具有灵活广泛的拍摄用途。采用五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的光学设计,有效修正各种畸变,提升整个焦段范围内的对比反差。OSS带有镜头防抖功能,适合旅游,人像拍摄。镜头成像素质短暂拥有过的标准变焦。之所以短暂,是因为FE2470ZA的素质在三只小三元镜头中略显平庸了一些。再加上2470这个焦段,4.0光圈真的很尴尬。能够拍摄的题材很有限,实用性不强。sony ILCE-7R + FE 24-70mm F4 ZA OSS& 1/125S & F4.0 & ISO400& 24MM9、FE70-200mm f4.0 G oss。索尼FE系统旗下首支长焦镜头70-200mm F4是在2014年日本CP+上发布,隶属于G镜头系列。与FE其他镜头相比,70-200mm F4镜身通体为白色,镜身上拥有一个自定义功能按钮、AF/MF切换、防抖开关、对焦距离范围选择以及模式转换开关。同时FE70-200mm F4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5组非常实用的远摄变焦镜头。2014年为了拍摄喜力跨年狂欢派对而购入,其后有成为了我拍摄客片的主力镜头之一,直到近期购入720GM之后才出手。在画质方面,FE70-200mm f4.0 G oss能够挑剔的并不多。sony ILCE-7Rm2 + FE 70-200mm F4 G OSS& 1/125S & F7.1 & ISO640& 169MM FE720G,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支“白炮”。当时入坑不久,特别羡慕手里拿着白色大炮的摄影师。所以即便是4.0光圈的小小白炮,也让一样我心满意足了很久。sony ILCE-7Rm2 + FE 70-200mm F4 G OSS& 1/125S & F4.0 & ISO320& 70MM 但其实,720G的出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挺尴尬的。因为在当时,并没有对焦速度足够快的全画幅机器,能够发挥出720G的运动性能。那时候如果需要拍摄运动题材,我主要是搭配A6000来拍摄。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4.0的光圈,ISO经常飙到三四千的半幅画质得多惨。当然,现在有了对焦速度更快,高感更好的全画幅相机,SONY A9和A7R3。只是,如今我也已经有了fe720 2.8GM。 都说索尼镜头贵,其实也有一些例外的,例如穷人三宝:FE28MM F2.0、FE50MM F1.8、FE85MM F1.8。这三只镜头价格都很便宜,但是都有近代数码镜头一个优秀的共同点:超高的分辨率。再加上2.0/1.8的光圈,令这三只镜头十分轻便。一个小小的单肩包,就可以轻松装入这三只镜头。10、FE28MM F2.0。&索尼 FE 28mm F2 广角定焦镜头是索尼于今年3月份最新上市的FE卡口全画幅镜头。这支镜头在全画幅上属于广角,而当放在APS-C画幅使用时,等效焦距则为42mm,更接近于标准定焦的视角。具有明亮的F2大光圈,光学结构为8组9片设计,配备了3枚非球和2枚ED镜片,最近对焦距离为0.29米,光圈叶&广角大光圈定焦。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是从手机摄影上转过来的。因为手机爱上了摄影,因为爱上摄影,而购入专业相机。那么FE28MM F2.0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因为他非常接近手机的焦段。所以,很多人,拿起这个镜头,就觉得特别情切。sony ILCE-7 + FE 28mm F2& 1/50S & F2.0 & ISO160& 28MM 如果要对镜头的的性价比进行一个排名的话,我想FE28MM F2.0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sony ILCE-7S + FE 28mm F2& 1/50S & F2.0 & ISO160& 28MM 此外,FE28还有广角和鱼眼附加镜可用,轻松演变成21广角和16鱼眼,玩法丰富多样。至于缺点,我想应该是大部分廉价镜头所共有的缺点,用料廉价、焦外二线性明显、畸变大等等。11、FE50mm f1.8。&没用过。因为这只镜头发布的时候,我已经拥有FE55mm F1.8ZA了。所以,只能错过了。12、FE55MM F1.8ZA。我的第一支ZA镜头,当时与SONY A7同时购入。不知道多少影友有蔡司情节,我是多少有一点。在入门索尼之前,尽管口水蔡司镜头,但也始终过不了手动对焦这个坎。所以索尼家自动对焦的蔡司,成为了最具有诱惑力的选择。事实上FE55MM F1.8ZA 也的确没让人失望,有人说Fe55ZA坑,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FE55ZA。sony ILCE-7rm2 + FE 55mm F1.8 ZA& 1/50S & F1.8 & ISO500& 55MM 在FE55ZA上,我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超级细腻的画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蔡司高反差的成像特点。因为这只镜头,我摄影的风格产生了巨大变化。在那之前,我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是朦朦胧胧的糖水片。在这之后,我的照片只有一种风格,叫做“通透”。sony ILCE-7rm2 + FE 55mm F1.8 ZA& 1/40S & F2.0 & ISO100& 55MM 冰凉的金属镜身,小巧轻盈的身段,让FE55ZA成为了我但是挂机镜头的首选。直到现在,我还一直认为FE55ZA是目前索尼所有镜头中,体积重量和镜头素质控制最好的一个平衡点。后来的镜头,虽然素质更高,但是体积也是成倍增加。特别是GM镜头的橡胶对焦圈,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和ZA系列冰凉凉金属手感比起来,GM的逼格是负分。 那么FE55ZA的缺点呢?明显的紫边、旋焦、还有最近对焦距离。13、FE85mm f1.8。素质快要赶上蔡司batis85 1.8,但是价格只有一半的良心头。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8& 1/1000S & F1.8 & ISO100& 85MM 相信很多影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要不要上顶级牛头,还是用一个顶级牛头的价格,换一些相对廉价的镜头。比如从价格上来说,85GM=FE28+FE50+FE85。那么性能呢?FE85 1.8应该差不多拥有85GM八成的水准。差的那两成,无非在小2/3档的1.8光圈、抗色散的水准、以及旋焦。但是这些,对摄影来说,其实影响的都不是那么大。就好像你打王者荣耀,花了168买了孙悟空的地狱火皮肤。只不过增加了10点的物理攻击,和让你看起来更酷炫而已。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8& 1/1000S & F1.8 & ISO125& 85MM 所以,这笔账,相信大家都会算吧。当然,咱们穷人过日子才算账,土豪请随意。14、FE 24-240mm F3.5-6.3 OSS。FE 24-240mm F3.5-6.3 OSS镜头具备10倍光学变焦,可提供全画幅下24mm到240mm的视角,属于日常挂机的大变焦比旅游头。滤镜使用72mm口径,镜身长度为119mm,直径81mm,重量为780g,适合一镜走天下的影友使用。采用12组17片的光学设计结构,配备了5枚非球和1枚ED一镜走天涯。索尼微单上,为数不多的大变焦镜头。很多初烧驴友,即需要广角拍摄海南百川的大场面,也需要长焦拍摄千里之外的日照金山,同时还不愿意背负太沉重的器材。那么这只天涯镜,一定是个很好的选择。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8& 1/2500S & F8.0 & ISO100& 240MMsony ILCE-7rm2 + FE 85mm F1.8& 1/400S & F8.0 & ISO100& 24MM 很多人说,这只镜头素质不好。拜托,这么大的变焦倍率,这价格,这定位,还要啥自行车。天涯镜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让你能拍到。FE24240做到了,而且做的还不错。15、FE 24-105mm F4 G OSS。&新晋标准变焦,旅游头的新选择。如果说FE24240的画质满足不了你的话,那么牺牲一些焦段,FE24105应该可以。sony ILCE-7rm3 + FE 24-105mm F4 G OSS& 20S & F8.0 & ISO100& 105MM如果不是受限于4.0光圈的话,fe24105即便给个GM标,我也不觉得奇怪。镜头素质,完全已经达到的了GM的标准。当然,价格也是。sony ILCE-7rm3 + FE 24-105mm F4 G OSS& 1/80S & F6.3 & ISO1000& 48MM 12月的一家四口的沙巴旅行,我只携带FE 24-105mm F4 G OSS,为器材减负,给摄影加分。轻量化的器材,能让我保持更高的摄影热情。特别是像我这样拖家带口的,仅仅只是照顾孩子就够辛苦的了。器材?能轻一点是一点。 相信很多人会拿FE24105和FE2470GM对比。的确是个很难的问题,但是当我把两只镜头摆放在一起的时,我就不纠结了。16、FE 12-24mm F4 G。索尼微单最广的超广角。与同类镜头相比,这只镜头的重量大概只有一半,但是素质却一点也不差。不过12对我来说真的太广了,所以又是一个过客。sony ILCE-7rm2 + FE 12-24mm F4 G& 1/320S & F4.0 & ISO160& 12MM17、FE 50mm F1.4 ZA。顶配版50定焦。相对于FE55ZA夸张的紫边,FE50的表现堪称完美。特别是逆光时候的表现,基本属于360度都很难出现眩光和紫边的范畴。sony ILCE-7rm2 + FE 50mm F1.4 ZA& 1/400S & F1.4 & ISO100& 50MM 在索尼微单目前所有的镜头中,FE 50mm F1.4 ZA对紫边的抑制堪称无可挑剔。sony ILCE-7rm2 + FE 50mm F1.4 ZA& 1/125S & F1.4 & ISO2000& 50MM 1.4的大光圈、0.45mm的最近对焦距离、典型的蔡司高反差通透色彩,都让这只镜头剧毒无比。18、FE 90mm F2.8 Macro G OSS。1:1的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我用这只镜头拍的最多的,应该要算索尼的产品照片了。各种风骚的相机、镜头、耳机、手机等等。在所有的百威焦段微距中,FE90微的分辨率应该是最高的那位。所以画质,你完全不用担心。sony ILCE-7rm2 +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1/40S & F3.2 & ISO500& 90MM 以上便是我这些年来,用过的所有索尼微单镜头。其实还有一些镜头,比如FE35 1.4ZA,又或者是半画幅镜头FE16-70 F4等等。但是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太累了。虎头蛇尾,就此打住。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43)
文中提到的商品
MSI微星科技 MPG27C 曲面电竞显示器
傲风AFYP001电竞椅
EraClean Sunshine 大空间除湿机
考拉工厂店 PUDI普迪 PC10强力除螨吸尘器
华为手环 B5
OPPO Find X
A.O.史密斯 KJ868BX 甲醛净化器
赞178评论169
赞316评论115
赞122评论165
赞1309评论466
赞1091评论575
赞491评论795
赞270评论355
赞439评论14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你还敢买索尼微单吗?一文看懂索尼的镜头群的问题
你还敢买索尼微单吗?一文看懂索尼的镜头群的问题
但随着自己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每天需要背着电脑上下班,愿意带相机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所以这几天脑子一热,就准备出了手上的D800换一台索尼的微单。
相机就这么决定了,然后问题就来了。镜头该怎么配。一直就听说索尼FE镜头群少的可怜。
但距离索尼发布全画幅微单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基本的镜头配置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于是就开始了我的寻找索尼镜头之旅。
说到镜头,我第一个考虑的不是挂机头,而是饼干头,主要是想要入手一枚全画幅的饼干头,总觉得全画幅微单,搭配一个饼干头,简直就是扫街利器。平时和女朋友吃个饭什么的,带在身上也不显刻意,同时拍出来的东西可后期的空间又大。自家饼干头
在索尼的饼干头世界里,只能找到20mm f/2.8,跟16mm f/2.8两款饼干头,半幅镜头下暗角以及与价格不成正比的成像素质都让人忘而却步,要知道佳能的全幅饼干才一千出头。当然如果是A7R2以上的机子拥有四千多万像素的尺寸或许可以容忍后期裁剪.但换个角度说,这个镜头怎么可能喂饱那么高像素的怪兽.
APS -C画幅饼干头饼干头选择
自家的饼干头有限,于是一阵搜寻过后又发现四款可考虑的镜头,第一个是福伦达推出的40mm f/2.8的全幅饼干头,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款头是原生徕卡口,需要通过转接环才能接上。这样的话饼干的优势也就不明显了。
第二个是GOERZ的35mm的饼干头,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手动头,而且也苦于一直找不到哪里有卖。
第三个是三阳的一个35mm f/2.8的镜头,价格也还算合适,但已经不能算是饼干头了,只能算是蛋糕头,长度是33mm,跟索尼自家的20mm f2.8的20.4毫米比还是比较长的,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个价格买三阳的话,那就想直接考虑索尼自家的35mm f/2.8,加一点钱上二手的就够了,毕竟也才35mm的长度,相差不多,而且还带个小蓝标,何乐不为。
其他饼干头选择索尼真的应该出个全幅饼干了
如果说技术上难实现,但佳能的40mm 都做到22.8mm了,而且还是2012年出的。今年2018年索尼技术上还达不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传言佳能跟一些厂商都有可能在3月份发新品全幅微单,到时候索尼在微单的世界里一家独大的局面很有可能被动摇。毕竟对于微单全幅的本质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美观便携性,但最近索尼一直顾着发高高在上G系列镜头,想要专注高端专业市场,却从来没有好好掌握普通消费需求。全幅微单都出来快4年了,连一款饼干头都没有。相当于这四年的领先优势完全被自己抛弃了。
佳能饼干头标准变焦挂机头
说起标准变焦镜头,那就先看看最便宜的全幅狗头。
就全幅狗头而言,索尼只有一款28-70的头,价格相对于佳能跟尼康的两款全幅狗头而言,还算的上是良心,但28-70的焦距只相当于半幅18-55那样的,焦段实在是有点不够用。有没有焦段再长一点的呢?
焦段再长一点的就直接到24-240mm的10倍变焦镜头了,如此大的变焦实在让人优点不太感相信他的成像素质。就不能出一款佳能那样的24-105的红圈么,价格适中,焦段够用,成像适中的挂机头么?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
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款小蓝标的24-70mm F4的挂机头,价格也在五六千左右,跟佳能的差不多尼康家的小三元差不多。但是这个焦段真的优点不够用好吗?于是我们就看到24-105mmf4这款镜头,但是价格有点不太合适,官网9999的价格着实有点吓人。再看看佳能的24-105跟尼康的24-120,的确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知道这个价格在佳能跟尼康家都已经能买到F2.8的大三元标变了(尼康家为一代)。而索尼的24-70 f/2.8的头价格也真的是一点不含糊。这点上随佳能尼康。
三家的标准变焦对比大光圈人像头
谁买相机不要拍个妹纸啥的呢,买不起长焦人像还买不起标定吗。按理说只要是虚化妹子都喜欢。锐不锐的反正看不到雀斑就是好镜头。这个时候佳能家的小痰盂就简直是良心到家了。而尼康也能有个35mm f1.8的头撑着低价大光圈的旗子,而索尼最便宜的标定就1699了。其实尼康家的标定也差不多这个价了。
1.8始终虚化还是差点的,这个时候想升级个1.4的头,佳能就再一次发挥镜头群优势,不到2600的价格你就能入个1.4的头。同样在尼康家,也就是2800以内就能搞定了。但是在索尼家的1.4就要花10699才能玩到。而这个价格在佳能的镜头群里你可以上50mm f/1.2的头。
玩了标定,总有人告诉你85mm才是好人像头,这个时候佳能再次用2700的价格碾压尼康跟索尼的85mm定焦。索尼85mm f1.8卖3799.而11499的85mm f/1.4在佳能家买到的就是红圈的85 f1.2了。当然高素质的尼康58mm f1.4跟佳能红圈35mm f/1.4的定价策略与索尼并无两样。
人像镜头比较微距镜头选择
就百微而言,索尼的10999又是NB到不得了。与佳能的百微价格相比还差一个尼康的百微,但是在微距上索尼的90微稍微挽回了点局面,好歹也算是消费级别的微距。
微距镜头对比大小三元镜头对比
从入门到进阶,玩到最后总离不开大三元小三元的。而就高端镜头的定价而言,索尼的定价再一次领先,当然也能排除是尼康跟佳能家镜头发布时间而降价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小三元里三家的定价都相差不多,唯一有优势的就是佳能有一颗老头,70-200f/4才卖4499。
而就大三元的镜头群里,索尼的价格依然领跑,而尼康跟佳能依然在老一代的镜头上(非二手,官方依然在售)碾压了这个价位。比如尼康有f/2.8的头,而佳能mm f2.8的头。
大小三元镜头对比总结
1,就镜头群而言,佳能跟尼康拥有许多老镜头跟副厂镜头可以选择,本身的领先优势就非常明显。
2,就产品策略而言,首先全画幅微单的体积优势没有在后续的研发中体现出来,不断推出高端专业镜头,却连一款全幅饼干都没有,实在可惜。其次,忽视消费级别产品,无论是24-105这种标变,还是 人像头,在入门的产品线都十分不完善,而恰恰这又是消费级别买的最多的镜头,反而微距还出了个90微,弥补百微的高定价,这实在令人费解。
3,发展策略,或许索尼想要C幅占领普通消费市场,全幅占领高端市场,所以整个E卡口的半幅镜头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也比较合适。但到了全幅就没有便宜镜头了。如果想走高端市场,那还要A7系列干嘛?很明显像索尼A7这样的低价机身策略是非常适合用来攻城略地的。机身小,全幅,性价比高,这放到那也好卖啊,但索尼偏偏不注重全幅的普通消费级别的市场。或许这是以为中国人没钱吧,我觉得日本人迟早有一天会想美国人一样幡然醒悟,太忽视中国的消费升级了。虽然大多人不会买一两万的镜头,但愿意买四五千镜头的人却在高速增长。
4,如果你问我要不要买索尼的微单,以前我毫不犹豫的赞同,现在就需要再三思考了。随着其他相机厂商慢慢进入全幅微单的研发中,如果索尼还不尽快回归的普通消费级别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非要在高端市场抢占那些已经形成惯性思维的高端专业市场。接下来的路真的很难说!文章图片人物器材论坛高校
索尼微单相机搭配镜头完全攻略
日期: 10:19   来源:全球摄影网   作者:戛戛酱   责编:马佳佳   阅读:283743
字号:加大 缩小
上一篇:下一篇:
  索尼微单凭借其小型轻便、单手握持也能够轻松拍摄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当腾龙、适马推出新镜头时,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索尼微单版本。那么,到底索尼微单能用哪些镜头呢?  索尼原厂镜头  索尼原厂镜头全部支持自动对焦、自动光圈和EXIF信息传递。具体产品有:  FE前缀(全画幅)  全画幅变焦镜头:  FE 16-35mm F4 ZA OSS  FE 24-70mm F4 ZA OSS  FE 24-240mm F3.5-6.3 OSS  FE 28-70mm F3.5-5.6 OSS  FE PZ 28-135mm F4 G OSS  FE 70-200mm F4 G OSS  全画幅定焦镜头:  FE 28mm F2  FE 35mm F2.8 ZA  FE 35mm F1.4 ZA  FE 55mm F1.8 ZA  FE 90mm F2.8G 微距 OSS  E前缀(APS-C画幅)  半画幅变焦镜头:  E 10-18mm F4 OSS  E PZ 16-50mm F3.5-5.6 OSS  E 16-70mm F4 ZA OSS  E 18-55mm F3.5-5.6 OSS  E PZ 18-105mm F4 G OSS  E 18-200mm F3.5-6.3 OSS  E 18-200mm F3.5-6.3 OSS LE  E PZ 18-200mm F3.5-6.3 OSS  E 55-210mm F4.5-6.3  半画幅定焦镜头:  E 16mm F2.8  E 20mm F2.8  E 24mm F1.8 ZA  E 30mm F3.5 微距  E 35mm F1.8 OSS  E 50mm F1.8 OSS  其中,带OSS的镜头具备光学防抖,带PZ的镜头支持电动变焦,FE PZ 28-135mm F4 G OSS和FE 35mm F1.4 ZA支持平滑光圈。FE PZ 28-135mm F4 G OSS和FE 90mm F2.8G 微距 OSS支持快速AF/MF切换。  蔡司镜头  在E卡口相机系统中,有两种蔡司镜头:索尼原厂ZA镜头带索尼、蔡司双商标,下面列出的蔡司镜头只有蔡司商标。  Touit系列(APS-C画幅)  Distagon T* 12mm F2.8  Planar T* 32mm F1.8  Makro-Planar 50mm F2.8 微距  Touit系列只能覆盖APS-C画幅,提供自动对焦、自动光圈、EXIF信息传递在内的全部自动功能。  Loxia系列(全画幅)  Biogon& T* 35mm F2  Planar T* 50mm F2  Loxia系列支持全画幅,需要手动对焦、手动光圈,支持EXIF信息传递,并且可以在1/3档光圈和平滑光圈调节中进行转换。Loxia系列由日本确善能设计制造。  Batis系列(全画幅)  Distagon T* 25mm F2  Sonnar T* 85mm F1.8防抖  Batis系列支持全画幅,提供自动对焦、自动光圈、EXIF信息传递在内的全部功能。并且带有创新的OLED景深显示和防水滴防尘设计。这两款镜头已经确认是由腾龙设计的,不难看出其实Distagon、Sonnar、Planar这些蔡司镜头结构已经和实际镜头设计没有太大关系了——还不如徕卡那样按照光圈大小划分系列科学。  腾龙和适马  腾龙DiIII系列(APS-C画幅)  18-200mm F3.5-6.3 Di III VC  覆盖APS-C画幅,提供自动对焦、自动光圈、EXIF信息传递在内的全部自动功能。光学结构和性能与索尼原厂E 18-200mm F3.5-6.3 OSS LE完全相同——E 18-200mm F3.5-6.3 OSS LE是腾龙为索尼代工的。  适马DN系列(APS-C画幅)  ART 19mm F2.8 DN  ART 30mm F2.8 DN  ART 60mm F2.8 DN  覆盖APS-C画幅,提供自动对焦、自动光圈、EXIF信息传递在内的全部自动功能。其中,19mm F2.8与适马DP1M/DP1Q,30mm F2.8与适马DP2M/DP2Q上的镜头光学结构相同。  福伦达  Hyper-Wide-Heliar 10mm F5.6  Ultra-Wide-Heliar 12mm F5.6  Super-Wide-Heliar 15mm F4.5  福伦达镜头和我们今天能买到的绝大多数蔡司镜头(不含索尼ZA系列)都由日本老牌镜头生产商确善能制造。上述3款超广角镜头和蔡司Loxia系列一样支持全画幅,需要手动对焦、手动光圈,支持EXIF信息传递,并且可以在1/3档光圈和平滑光圈调节中进行转换。其中,12mm F5.6和15mm F4.5基于福伦达VM镜头的光学设计,10mm F5.6则是全新光学设计。  另外,福伦达还有一款40mm F2.8 Heliar镜头。这款镜头采用VM卡口,但不能用在徕卡M卡口相机上,只能搭配转接环使用在索尼E卡口相机上。  韩国三阳  Hyper-Wide-Heliar 10mm F5.6  Ultra-Wide-Heliar 12mm F5.6  Super-Wide-Heliar 15mm F4.5  韩国三阳公司拥有多个品牌,主品牌是Samyang(三阳),副品牌是Walimex(威摄)和Rokinon。它的镜头包含CSC无反相机、DSLR单反相机、VDSLR单反相机摄像优化共3大系列。这些镜头全部为全手动镜头,需要手动对焦、手动光圈,不支持EXIF信息传递。  DSLR和VDSLR系列镜头都有E卡口版本,但它们并非专为无反相机设计,相当于自带转接环的单反镜头。12mm F2.8鱼眼、14mm F2.8、24mm F3.5移轴、24mm F1.4、35mm F1.4、50mm F1.4、85mm F1.4、100mm F2.8微距、135mm F2适用于全画幅,8mm F3.5鱼眼、10mm F2.8、16mm F2.0只能覆盖APS-C画幅。  CSC系列中,提供E卡口的产品有3款,分别是8mm F2.8鱼眼、12mm F2.0、21mm F1.4、50mm F1.2和300mm F6.3折返,这些镜头只能覆盖APS-C画幅。  其他原生E卡口镜头  沈阳中一  SpeedMaster 35mm F0.95(APS-C画幅)  SpeedMaster 50mm F0.95(全画幅)  和三阳一样,沈阳中一的镜头也是全手动镜头。它的主商标是Zhongyi和Mitakon,海外OEM产品则有SLR Magic。  安徽长庚  Venus 15mm F4 Macro  俗称“蛙头”,是少有的广角、移轴、1:1微距镜头。和三阳DSLR系列一样,这也是全手动的,为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需要说明的是,移轴功能仅适用于APS-C画幅相机。  Lensbaby  Velvet 56mm F1.6  一款具有1:2微距功能,主打柔焦的全手动镜头,支持全画幅。  SLR Magic  Hyperprime 50mm F0.95  不支持全画幅,全手动镜头。  上述型号之外产品,在索尼微单上使用就需要用到转接环了。
共计:2条,总页数:1页,当前第1页
哈苏500C(M)在1970年面市,1989年停产,前后共生产了20年,在生产过程中,镜头、调焦屏和输片手柄等地方都有变化。500C(M)刚生产时,主要是对500C的调焦屏进行了改进,用户自己可以更换调焦屏。在这之前虽然也提供调焦屏,但要交由代理商更换,改进后的500C(M)较500C使用更方便。增加了反光镜预升功能也是一项改进。在看到有反光镜预升和可更换对焦屏的500C相机,应该是后期由厂家更换的。1980年以前配用的是不带T*的C型头,年部分相机开始改配带T*的黑C镜头,1982年以
在全画幅无反相机SL登场后,徕卡在售产品已经增加到9个系列:S、SL、M、T、Q、X、C、D-Lux、V-Lux。
著名摄影器材测试网站imaging-resource公布了他们评选出的2015年各项最佳相机。其中包括最佳中端单反相机奖,中端单反相机卓越奖,最佳中端无反相机奖,中端无反相机卓越奖,最佳入门级无反相机奖,最具性价比相机奖等14个奖项。涵盖的相机包括,索尼a7SII,尼康D5500,富士X-T10,奥林巴斯E-M10 II,松下GF7,佳能EOS 5Ds/5DsR等相机。看看是否和你心里想的是一样的呢。
有消息称,奥林巴斯300mm PRO镜头将于明年的1月6日发布,具体发布时间为伦敦时间上午6点左右。消息还表示,这次到来的镜头防抖性能非常卓越,搭载E-M1相机可以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采用1/50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出锐利清晰的照片。目前并没有其他规格消息曝出。
著名的数码产品评测网站Imaging Resource公布了他们评选出的2015年最佳定焦变焦镜头大奖名单。奖项包括了最佳定焦镜头;定焦镜头卓越奖;最佳变焦镜头奖;变焦镜头卓越奖四个奖项。被选中的镜头包括:富士90mm f/2 WR,索尼FE 90mm f/2.8 Macro,松下42.5 f/1.7 Lumix G,佳能11-24mm f/4 L,富士50-140mm f/2.8 WR以及奥林巴斯7-14mm f/2.8 Pro镜头,看看是否和你心里预期的一样呢。
欧洲摄影器材租赁网站LensRentals公布了他们这一年来租赁器材最受欢迎排行榜。其中也包括了2015年发布的最新器材,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虽然富士新旗舰尚需2016年1月才能正式发布,但富士X-Pro2的官方真机照却先一步亮相于网络。照片中的X-Pro装载了一款35mm镜头,外观延续了该系列的亮骚风格。
预测佳能2016年可能会推出的新品。
图丽AT-X 14-20mm F2 PRO DX APS-C画幅镜头正式发布。
DxOMark公布索尼RX1R II传感器测试结果。索尼今年的爆发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继a7R II创造了DxO史上最高的98分后,索尼RX1R II再创佳绩,以97分的高分与尼康D810并列全画幅相机传感器第二位。索尼这款RX1R II的动态范围虽不及尼康D810的14.8档,但也已经与索尼新机a7R II的13.9档战个平手,在色彩深度以及高ISO表现方面RX1R II则要优于D810,与a7R II接近。
最新大赛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镜头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