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王国拯救 求跳大神科学解释们帮忙解释一下 青梅竹马第一次带特丽萨小溪边散步然后出现了bug了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天国拯救特丽莎约会攻略 动不动就来一发的硬核游戏《天国:拯救》是一款战马工作室研发的中世纪RPG单机游戏,玩家主要扮演为了复仇而被卷入波西米亚内战的铁匠之子亨利。《天国:拯救》的设定非常真实,游戏有许多不可描述的场景,下面就带来游戏中通过追求特丽莎,来达到啪啪啪效果的支线任务攻略。任务起始点:人是物非主线结束后,接到初临拉泰主线,前往拉泰城找到拉德季大人,触发剧情同时接到青梅竹马支线。第一次任务 小溪边散步在触发青梅竹马这个支线任务后,玩家可以在磨坊找到特丽莎(PS:必须在白天)。与特丽莎对话可以触发对话,主角亨利邀请特丽莎与他一起走走,特丽萨会给亨利三个选项:酒馆,小溪边散步,绞架山,小编建议选小溪边散步。两人散步的谈话内容,和本篇攻略无关,小编不叙述了。之后的目标是和特丽莎在小溪边赛跑,按住Shift跑赢就可以完成任务。看着少女赤脚在山间狂奔,你就能明白战斗民族的彪悍。
上一页&1共4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转载]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一
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
一直以来,对一战的研究不如对二战的研究那么火热,而在一战研究中,也主要偏重于德英法俄美等国,对于自始至终,参与了战争,其王储被暗杀事件更是战争导火索的中欧强国奥匈帝国,中文论述不是很多,笔者不才,试图尽自己努力,弥补一二。
第一部分: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构成
所谓“奥匈帝国”,实质上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对于现代民族主义兴起的一种无奈的让步而已。在中世纪,民族感不强的时代中,哈布斯堡皇室统治着一大堆领地,从莱茵河畔直到西乌克兰,皇室用一大串诸如“国王,亲王,大公,公爵,伯爵”等领主称号,统辖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着的民族各异的臣民们。这种中世纪的统治结构,甚至在17世纪就已经不合时宜了,法,英,普等单一民族君主国的兴起,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拿破仑战争期间,皇室失去了一直装点门面的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不得不改称奥地利皇帝,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连奥地利帝国也要维持不下去了,随着帝国在意大利对法国和在波希米亚对普鲁士的接连两次战败,一度被压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再度汹涌澎湃起来,皇室为了拉拢自特蕾莎女皇时代就一直效忠皇室的匈牙利贵族,不得不于1867年授予匈牙利自治权,这就是所谓“奥匈二元制君主国”的由来,简称“奥匈帝国”,其正式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这依然是一个中世纪与近代的混合体系,所以,笔者倒是认为,所谓“二元君主国”,虽然一般而言,是指奥,匈两个地理部分而构成共主联盟的地理和行政上的意义,然而从深层次来说,更是对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政治结构和现代政治结构的混合情况的极为契合地描述。
实质上,随着萨多瓦的战败,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帝国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土耳其退出东欧后的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前土耳其占领地区,这就使得帝国和其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出现了回光返照,以致到了战前,帝国居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和不弱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军事工业),显得似乎还是欧洲乃至世界列强之一。正是这种幻觉,还有对德国保证的坚信,使帝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然后被战争击得粉碎。
帝国的军事官僚队伍并不缺乏人才,萨多瓦的战败,反倒使帝国迅速吸收了其原来的敌人,现在的盟友——德国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总参谋部和大规模动员体系。
反映到具体军事部署上,则是将原来作为后备军使用的“地方防卫军”(Landwehr)升格到正规军的位置,而由于该升格是和匈牙利自治同时开始的,所以,匈牙利得以被允许建立自己的“地方防卫军”(Honv&d)。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因此,到了战前,帝国陆军就由如下三部分部队构成:
帝国国防军(Bewaffnete Macht 或 Wehrmacht)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Kaiserlich Koenigliche
Landwehr,这里的皇,是指奥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亚国王,然而波希米亚仅有王国之名,却没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权),这
是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称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虽然被称为地方防卫军,然而却具备野战能力,只是根据法律规定,其部署和作战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国国防军可以在帝国任意区域部署和作战。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Honv&d),其使命和性质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一样,是帝国的匈牙利部分(外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也属于正规野战部队。在军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国国防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直接统辖,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由同样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由设在佩斯港(现在布达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区域)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管辖,而这两个地方防卫部,共同统于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在军令指挥体系方面,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帝国陆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总参谋部指挥。
从军政和军令向上引出的两条线,共同指向一个人:理论上的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然而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君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已经垂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这种情况,在老皇帝驾崩后有所改变,继位的皇帝卡尔一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
帝国战争部部长在理论上高于帝国总参谋长,其属下除了总参谋长外,还包含个兵种总监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帝国军官团团长(荣誉性职务,荣誉上的全国军官之首),军事建筑总工程师,军医委员会(注意其主任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不是一个职务,该委员会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部也不是一个部门),战地宗教军官总监,军事技术委员会以及各行政性部门。
虽然是内阁部门,然而帝国战争部长却必须是现役军人。帝国战争部将帝国划分为数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一般驻扎或者预计总动员后将建立一个辖数个师和辅助部队的作战军,军管区司令由该军军长兼任,军管区司令部由四部分组成:
军事部:由军参谋长担任主任,负责军事事务。 军事建筑部:负责军事建筑事务。 经理部:负责后勤和军事经济事务。
辅助部队部:包含军炮兵旅长,军法处长,战地救护主任,军事宗教事务委员会(由于帝国各民族信仰极为庞杂,因此各教会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随军神职人员,包括随军牧师,随军拉比,随军依玛姆,当然由于帝国没有信奉佛教的民族,所有没有设立随军和尚)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帝国国防军的作战团按照其作战指挥语言的不同,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团和匈牙利团两种。
这种粗疏的划分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20余种语言(据说只有皇帝一人能够说全这些语言,不愧为帝国统一象征和联结纽带呀)。
于是,只要是从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语为指挥语言的奥地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亚人或者意大利人;从帝国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语为指挥语言的匈牙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或者斯洛文尼亚人。这种情况到总动员后更加恶化,大批操各种语言的农民被填入军队中,发展到最后,甚至到了连排长也无法让他自己到处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
这种情况在地方防卫部队中反而要好得多,这些部队士兵大多来自本乡本土,下级指挥官就是当地人,语言问题不严重,因此到了战争后期,地方防卫军的战绩明显好于帝国国
防军。战争后期,估计是吸取了这种经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被划分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其实,早在1868年,根据适用于克罗地亚的“小平权法案”(相对于适用于匈牙利的“大平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奥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罗地亚语就已经成为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中的克罗地亚单位的指挥和勤务语言。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由于战绩不佳,再加经战争检验显得不合时宜,不符合实战需要,到了1915年,帝国战争部取消了所有部队的历史性荣誉称号和附属标志,直接按照编号来称呼部队。
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帝国国防军的各团经常调换驻地,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防军士兵和当地居民建立过于深厚的友好关系,使得发生叛乱的时候无法放手镇压这一政治考虑,这也是由帝国国防军的角色决定的,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它是直属于皇帝的机动性打击力量,这一点,在总动员前更加明显,由出生于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贵族阶层的军官们和基本上出生于同样效忠皇室的下级公务员阶层的士官们所指挥的帝国国防军,不仅仅是威慑民变的力量,根据从来没有公开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慑作为其补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卫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处于不稳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这些部队由心怀不满的当地人组成,由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乡绅们指挥,被看作是对于帝国政府的一种超过民变的威胁,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这也是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体制应付现代民族国家间战争的一种无奈的折中反应。和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兵战争不同,现代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要求动员大批国民参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奥匈帝国将被敌人潮水般涌来的服普遍义务兵役的部队人海所淹没,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建立自己的后备和预备部队,可是,这些部队的忠诚却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的维系而十分脆弱。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动员淹没的是帝国国防军而不是被认为不稳,被视为威胁的地方防卫军。总动员令下达后,大批的帝国臣民们被补充进帝国国防军,使帝国国防军从30万膨胀到近200万,然而结果却是灾难性的,那些由于长期培养而效忠皇室的贵族军官和下级士官以及常备军士兵被动员部队的人海所淹没,成为孤岛,大量被由出身于具有分离情绪的民族的士兵所充斥的部队迅速丧失战斗力,拒战,投降和哗变称为家常便饭,只有那些是由来自上下奥地利地区和匈牙利马扎尔地区的士兵组成并且补充的部队才具备水准之上的战斗力,其他部队不哗变就是谢天谢地了。
与帝国国防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防卫军,这些为了保卫本乡本土而战的部队经常死战到底,成为战争后期帝国陆军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他们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一部分,是蒂罗尔(奥-意)边境地区的地方部队,在战前仅有四个团建制,在意大利对奥宣战后的边境战役中,这只小部队坚守奥意边境,迟滞意大利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地步兵和庞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意大利主力部队的进攻,为奥匈大部队和德国援兵南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若不然,奥匈在1915年就崩溃了,因此,卡尔一世继位后,赐予蒂罗尔射手部队“皇家射手部队”荣誉称号。
然而地方防卫军毕竟不是帝国主力部队,对其部署和使用颇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就被蒂罗尔州议会明确限定只能参加保卫蒂罗尔或者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因此在后来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中,该部队一度袖手旁观,直到帝国战争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条文,宣称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是属于“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才得以调动其参战。
由此可见,虽然地方防卫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却只能进行防御作战,或者小纵深的进攻作战。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奥匈帝国的动员和整补体制和德国不同,它没有设立和每个团同一编号的补充团来负责该团的兵力补充,而是采用了以预备军,补充营,补充区和“地方后备队”四者相结合的复杂体制。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
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动员期间,奥匈帝国国防军建立的新部队较少,主要是使用预备军人员填充各现有部队,主要是各部队不满员部分和某些团下属的补充营。该营拥有全部军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动员令下达后的兵力展开期,该营被用预备军人员填满后,大部分跟随该团作战,少部分则编成新团。每个团将补充营填满投入战斗后,立刻建立新的补充营,用来接收和训练后方补充来的新兵,这些动员后新建的补充营留驻团的原驻地,由其团所属的补充区所属的地方后备队人员进行补充,通常是完成训练后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属团作战并且再建立新的补充营,战时最高记录是有一个帝国国防军的匈牙利团使用过20个补充营,如果算上它在动员前所拥有的4个营的话,再假设该团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有4个营(就算满员),则该团也整个打光过5次了,这说明奥匈军队的战损之巨大简直不可思议。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战前,奥匈的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28个战地猎兵营(什么是战地猎兵以后介绍)
1个波黑战地猎兵营
4个蒂罗尔猎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具体步兵团的建制如下:
团部,4个野战步兵营,16个野战步兵连。
一名上校担任团长,一名校级军官担任参谋长,3到5名尉官担任参谋,一名副团长,一名团工兵主任,一名团主计官,四名主计官助手,一名团军需官,一名团修械主任,一名团营房管理主任,一名团军乐队长,一名团军医主任,四名高级军医,一名团部军士长,四名团部勤务下士。
四名营长(中校或少校),四名副营长,一名团神职军官及其助手,号手,5名一等兵,30名列兵,两名学兵。
团部一共:21名军官,73名士官和士兵。
16个连长都是上尉,同时每连都有一个连军士长,副连长通常是中尉或少尉,排长是准尉。
除去团部的兵力,一共是:64名军官,2488名士官和士兵。 团的补充营建制如下:
1名少校营长,2名补充区征兵官,1名高级军医,一名主计官,3名中士级主计官助手,1名军需官,1名营参谋长,4名中尉(未来的连长),4名中士(未来的连军士长),以及12名士兵(都是老兵,作用是训练新兵)。
中尉以上的步兵军官配发军刀,军刀长82厘米,双面开血槽,单面开锋,用于指挥发令,也可以用于近身搏斗。主计官,参谋长和团军乐队长配发礼仪性M1863式军刀,不开锋,长65.8厘米,不能用来搏斗。
工兵官,号手和司机等配发M1862式工兵刀。 士兵中的神枪手和神枪军官可以佩戴“射手标志”。
各团都拥有自己的团旗,作为本团的标志。
和步兵部队一样,奥匈帝国的炮兵部队也分属于三支军队,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炮兵部队。
其中,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下属兵种最齐全。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又可以划分为: 国防军野战炮兵部队 国防军要塞炮兵部队
国防军山地炮兵部队 国防军炮兵技术支援部队 国防军炮兵训练队
其中,国防炮兵兵力如下: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 11个山地炮兵团 6个要塞炮兵团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在炮兵部队和运输部队中,“师”这个编制是一个营级建制。
每个师属野战炮兵团都包含有一个补充营,其功能和步兵团的补充营一样。同时每个野战炮兵团还含有一个基干弹药队,该队仅有2名军官9名士兵,也是一个等待在动员后使用预备役人员填充的单位。
一个拥有四个炮兵连的野战炮兵团,总共拥有16名军官和404名士兵。
要塞炮兵团要庞大得多,采用3营12连建制,总共54名军官1251名士兵。
炮兵技术支援部队,主要负责维修大炮,为炮兵构筑工事,设立观察哨,建立弹药堆积点,提供警卫等任务,一身而兼任技术工兵,战地工兵,侦察兵和轻步兵四任,是炮兵部队必不可少的助手。
由于炮兵技术支援部队是技术兵种,因此设立随军炮兵工程师职务,其中随军炮兵总工程师是少将军衔,高级炮兵零件管理工程师是上校军衔,
炮兵军官和士兵都装备左轮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军官另装备骑兵军刀。
野战炮兵部队本身的警戒兵和为野战炮兵部队提供警戒勤务的炮兵技术支援部队的士兵装备
不带刺刀的步枪。
要塞炮兵的轻步兵则装备带刺刀的步枪。
炮兵的军帽上带有炮兵穗,然而这是只有和平时期才使用的装饰性穗带,战争时期,炮兵统一佩戴圆筒式软布带沿战斗帽。
战争开始的时候,奥匈炮兵储存了大量弹药,但是却只储存了少量的备用大炮,根据不知道哪个蠢人提出的理论,大炮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的,更糟糕的是,奥匈最大的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虽然产能还有富余,却没有储存原材料,结果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兵工厂生产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尽。接下来,奥匈炮兵在俄罗斯和巴尔干的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奥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意大利参战的时候近乎枯竭,以致于几乎不能在意大利前线上部署一门大炮的地步。帝国战争部疯狂地搜罗一切还能打响的重火器来装备它的炮兵部队,那些没有制退复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发到部队,甚至一门1861年生产的65毫米铜制山地加农炮也被拉到了前线。近300名俄罗斯战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门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尔卑斯山Ortler峰。
要塞炮兵的处境要好的多,拥有要塞保护的要塞炮兵损失不大,以帝国国防军第1要塞炮兵团为例,该团的第1营拥有2门305毫米重迫击炮和2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另外三个炮兵营各拥有1门240毫米重迫击炮和3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另外还拥有一个营的步兵部队,这些部队到1915年秋还建制完整。
第2要塞炮兵团则在1915年补充了一个补充营,该营拥有一门恐怖的420毫米榴弹炮,这是德国援助的。
1918年,所有要塞炮兵团又改编成重炮团。 奥匈军的火炮技术标准如下:
加农炮:40至60倍身管,水平喷焰长度达到炮长的百分之10 重迫击炮:6至10倍身管,垂直喷焰达炮高百分之70
榴弹炮:10至16倍身管。 型号:
M61加农炮,120毫米口径,M61加农炮,150毫米口径,M95加农炮,180毫米口径。150毫米口径迫击炮M78,150毫米口径迫击炮M80,150毫米口径装甲迫击炮M80,90毫米口径加农炮M75和M75/96,8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4P,15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4和M99,10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99F和M99B,100毫米口径装甲榴弹炮M5和M6F,100毫米口径突击榴弹炮M9,24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M98和M98/07,305毫米口径重迫击炮M11,38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M16,350毫米口径海军炮L/45M15,42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M14。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上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历史遗迹而已,就如同帝国本身就是历史遗迹一般。
帝国国防军拥有16个骠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士兵都是来自帝国的匈牙利部分,然而,却并不都是匈牙利人,还包含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和斯洛伐克人。
骠骑兵团标准建制为2营6中队,全团军官27人,士官和士兵925人,乘骑马950匹,挽马16匹。
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骠骑兵戴硬制圆筒形状军帽,下大上小,帽筒中部挂穗带,帽顶部带有冲天穗,硬质帽檐。
骠骑兵制服称为“阿提拉”制服,据说是为了纪念匈牙利人伟大的祖先阿提拉(匈牙利人是
否是匈人后裔还有争论),它的著名特点就是制服的前胸带有5排左右对称的扣子,扣子之间用长穗带呈蝴蝶状缠绕。
各团以制服颜色,军帽冲天穗颜色和制服扣子穗带颜色互相区别,后面详细介绍到团的时候再分别介绍。
骠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骠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枪骑兵戴顶部带有一个小的波兰四角帽图形装饰的头盔,制服正面带有一大块传统的枪骑兵制服饰布,饰布呈梯形,起于两肩,收于腰部,饰布颜色各团不同。一直到现在,英军中的枪骑兵团尽管已经改作步兵或者机械化步兵团,然而在阅兵的时候仍然穿这种制服。
枪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枪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拥有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龙骑兵头盔的顶饰同古希腊头盔,是一种拱桥状饰物,但是一般不带有流苏。 龙骑兵的制服和步兵制服一样,但是佩戴本团识别标志。
龙骑兵装备M1890式连射卡宾枪,军官装备M1870式军用左轮手枪,医护兵没有装备射击武器,但是所有龙骑兵,无论官兵,均装备M1869式骑兵军刀。
帝国国防军所属的共41个骑兵团,在战时全部集中编成骑兵旅和骑兵师使用,这和地方防卫军所属的骑兵团不同,地方防卫军所属骑兵团都被分拆到步兵师去当师属骑兵使用。
下面介绍下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
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
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世纪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和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不过,当意大利宣战的时候,属于国防军的4个蒂罗尔猎兵团却在巴尔干战线作战。
帝国国防军还拥有4个波黑步兵团,这些团身着蓝色制服,头戴红色土耳其无檐帽(所谓菲兹帽),配备随军牧师(针对东正教徒)和随军依玛姆(针对伊斯兰教徒)。
自1878年开始,帝国就占领了波黑,当然,在名义上这两个省仍然是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1882年,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多伦亚图兹拉和莫斯塔尔),和帝国其他的隶属于各军管区的补充区不同,这四个补充区直属帝国总参谋部。帝国国防军首先在四个补充区各征召了一个基干连,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这个时候,四个团所需的16
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1903年,帝国战争部从整个波黑地区不分补充区征募了一个战地猎兵营。
1908年,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黑,直属帝国中央政府。
由于帝国对波黑的吞并,种下了视波黑为自己土地的塞尔维亚人的不满,这是导致萨拉热窝暗杀事件的根由。
说个题外话,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阅兵,倒不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们想象中的蓄意挑衅,实质上是因为他的夫人索非亚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庆典均十分尴尬,庆典招待会不办不行,办了又要招来维也纳贵妇们闲话,说是小人得志,麻雀攀高枝之类,大公妃不胜其烦。大公为讨夫人欢心,索性主动向皇帝讨了阅兵任务,准备借这个名头带老婆躲到波黑去,结果哪里知道却是进了鬼门关。
暗杀的策划来自塞尔维亚军方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黑影”,塞政府事先已然知情,然而塞首相巴西奇慑于“黑影”1903年暗杀国王(由于不满国王的谨慎政策,黑影成员冲入王宫,将国王夫妇斩成肉酱)的威势,不敢制止,仅仅暗中通知奥匈边境海关戒备,然而却是于事无补。然而巴西奇毕竟老奸巨猾,他隐忍不发直到1916年,塞军战败退到希腊萨洛尼卡,“黑影”在军中势力大不如前之时,才突然发难,将“黑影”连根拔除,主要人物部分经军法审判处决,部分更被直接装麻袋投入大海。
设若巴西奇有担当一些,听从外交部长建议,制止黑影的暗杀行动,历史会改变吗?千万人能不死吗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奥匈战地工兵部队,这支部队是1912年才新建的部队,在1912年前,战地工兵勤务由后勤部队承担。
1912年,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奥匈将战地工兵从后勤部队中分离出来,将总共15后后勤营扩充成14个战地工兵营和8个后勤营。由于奥匈炮兵有自己的技术支援勤务部队负担战地工兵任务,实质上奥匈的战地工兵仅仅负责步兵部队的战地工兵勤务。
奥匈的战地工兵配备工兵铲,骑兵卡宾枪和工兵刀,军官配备战斗军刀和军用左轮手枪。
奥匈的战地工兵为红色领章,领花为皇冠下交叉的一对铁锤,象征其任务。
很有趣的是,战争爆发的时候,几乎全部的战地工兵部队都在匈牙利腹地救灾,那里于1914年夏发生了大范围的水灾,以致当刚刚开战的时候,预定对塞尔维亚作战的奥匈“巴尔干集团军群”居然没有一个战地工兵部队,导致集团军群部队在渡过奥塞边境界河的时候,连个浮桥都建不起来,只得捆扎木筏渡河,这造成了渡河时的极大混乱,没有舵的木筏上站满了士兵,被湍急的河水冲得在河中团团乱转,互相碰撞。本来编入巴尔干集团军群的部队就都是二流部队,虽然都是来自匈牙利的部队,然而民族却分属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乌克兰,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语言不通,沟通不便,相互间为了争抢木筏或者因为木筏碰撞甚至互相射击,再加上渡口处塞军设防严密,机枪火力炽烈,导致奥匈军渡河伤亡极大,竟无法抢占一处渡口。后来还是倚仗优势炮兵火力,摧毁塞军对渡口的布防之后,才勉强渡河成功。
作为基干部队的奥匈战地工兵部队,开战后基本上是每个军分到一个营作为军直部队使用。他们并不负责普通工事的修筑,而是负责架桥,修筑公路和铁路,修筑要塞化永备工事。作为技术部队,他们表现很好,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这和奥匈的铁道兵形成巨大的对比。
奥匈在开战前拥有4个运输师,其中包含大车运输队和铁路运输队。其铁路运输队效能之低下简直让人惨不忍睹。民用火车最大单列挂载量为100节,而军列却只敢挂50节。战前帝国耗费巨资修筑了6条穿越喀尔巴纤山的铁路,通向加利西亚行省(奥属波兰),因为这里是预定对俄作战的兵力集结地,从这里出发可以威胁到俄属波兰的侧翼地区。然而开战后,军列
向加利西亚的人员和物资输送量,居然只能达到同等数量的民用火车的三分之一。幸好俄国人的铁路同样糟糕,居然不修支线,俄军乘火车到达俄属波兰的华沙后,需要步行前往边境的兵力集结区,而且俄国人还要履行对法国的承诺,将大部分兵力用于对东普鲁士的进攻。如若不然的话,1914年冬加利西亚就丢定了。尽管如此,1914年冬,俄军仍然占领了部分加利西亚,将40万奥军包围在普米热尔要塞,并威胁喀尔巴纤山口。
要是俄军突入喀尔巴纤山口,那么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匈牙利平原了,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俄军的进攻。
关键时刻,又是地方防卫军力挽狂澜。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从地方后备队中补充了一批中年人之后(帝国国防军有补充优先权),守住了喀尔巴纤山口。几个全部由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的团和辅助部队构成的师和新建旅倚仗天险,挡住了俄军。
和铁道运输队相比起来,马拉大车运输队的运输效能要高得多,他们似乎更加适合在东欧那泥泞的道路上行进,然而,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实质上,在整个战争期间,奥匈军的后勤运输就从来没有满足过前线部队的需要过。
这当然不完全是运输的关系,也有战前计划不周的缘故。帝国战争部可以说用了近40年来准备这场战争,然而其效能是低下的,工作是无能的,准备是混乱的。14年夏季,总动员令发布后,帝国战争部赫然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足够的制服来满足征集来的近250万部队,至少有一个完全由补充营新编成的旅完全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只是在手臂上捆了条褐色的带子来表示自己是军人;而1915年的补充兵则没有靴子穿,他们不得不自己到市场去购买靴子,当然,大部分人没有买到靴子,只能穿着各式各样的鞋上了战场。最可怜的是地方后备队的补充兵们,这些胡子巴沙或者奶毛没褪的补充兵们穿着地方后备队的蓝色制服,直接被投入战场,连正规的制服也没有一件。和俄国士兵相比,他们要稍好一些,他们至少能做到人手一枝步枪,而不是带刺刀的树枝,他们的野战炮兵的弹药基数要多,但是炮却比俄国人少。他们缺少靴子,但是至少有鞋,而不少俄国人是赤着脚的。
奥匈对俄国的战争在两国昏庸的宫廷和颟顸的军部不懈努力下,从1914年开始就沦为了一场比烂竞赛,在这里,作战的胜利不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是因为敌人比自己更烂。
下面讲讲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是帝国内莱塔尼亚地区(非匈牙利)地区的地方部队,动员之前,该部队总实力如下: 35个步兵团 2个山地步兵团
3个蒂罗尔射手团
1个蒂罗尔射手基干团(不满员)
1个达尔马提亚基干射手师(仅有一个师的基干部分) 6个枪骑兵团 8个野战加农炮营
8个野战榴弹炮营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在军事行政上由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军令上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下属的各军管区。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拥有自己的军官培养体系,其随营初等军校设在林茨,和地方防卫军第二步兵团的团部设在一起,其高等军官学校是设在维也纳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军官大学”,团以上指挥官和高等级参谋军官的培养则统一由“帝国战争学院”负责。
1914年开战时,小部分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部队被编入帝国国防军的师,大部分部队则独
立编成8个步兵师: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13步兵师,第21步兵师,第22步兵师,第26步兵师,第43-46步兵师。随着战争的发展,地方防卫军大量扩编部队,又新建了12个步兵师又31个步兵旅,和一批守备营。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是帝国外莱塔尼亚地区(匈牙利)地区的地方部队,动员之前,编制如下:
2个步兵师: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第20步兵师,第41步兵师
12个独立步兵旅:第45步兵旅,第46步兵旅,第73-80步兵旅,第83步兵旅,第84步兵旅。
2个骠骑兵师: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第5骠骑兵师,第11骠骑兵师。 9个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野战加农炮团。
6个守备区:布达佩斯,赞格德,卡绍,普雷斯堡,克劳琛堡,萨格勒布。 各守备区下辖数个守备营。
战争中,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扩编了8个步兵师又23个独立步兵旅。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军政上有佩斯港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统辖,军令上受命于帝国总参谋部和下属各军管区。
1917年,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被划分成: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
从历史上看,除了上下奥地利以外,最忠诚于哈布斯堡皇室的地区,就是克罗地亚了,甚至,1848革命时,当维也纳人赶走皇帝的时候,皇室都是依靠一个克罗地亚将军文迪斯格雷茨的克罗地亚部队才镇压了维也纳的起义。
在一战中,克罗地亚部队表现也十分出色,称为除了奥地利部队外最能打的部队,甚至超过了匈牙利部队,因此才得到了1917年独立建军的荣耀。
奥匈总参谋部
萨多瓦战败后,奥匈吸取昔日敌人,现在盟友德国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大规模总参谋部,作为实质上的最高军令指挥机关。 总参谋部构成:
总参谋长:一人,陆军元帅或上将军衔 副总参谋长:2人(作战;行政)
总参谋部划分为两部分,作战部和行政部,各由一名副总参谋长负责。 作战部下属的处: 计划处 军令处
行政部下属的处: 人事与经理处 特殊行政事务处 外军处(军事情报处) 铁道处
另外,总参谋部还特别挑选总参军官团的下级军官,外派担任每个作战旅旅部特设总参谋部军官(相当于特派员和联络官),挑选总参军官团的中级军官出任各师的参谋主任。
总参的下级军官,从军校毕业生中的优等生里挑选,进入总参后于各科室任职,待升到上尉主任科员后,外放各部队参谋部,历练几年后,有的转任部队主官,大部调回总参任职。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奥匈宪兵部队
奥匈宪兵部队是奥匈的军事政治警察部队,对于军队内部,它扮演着纪律部队,检查部队,督战队的角色;对于普通民族,它扮演着国家安全警察和准军事部队的角色。
奥匈宪兵部队素以密探众多,无孔不入,凶残暴戾著称,无论是维持军纪还是镇压民间反抗,都毫不留情。奥匈宪兵部队的成员,无论来自任何民族,均死忠于哈布斯堡皇室,政治观念保守僵化,行动能力强悍,以迅速而直接的暴力威慑整个帝国。
奥匈宪兵在战前有三支监察宪兵队,主要负责监视军队,分驻三个边境军事集结地:克拉考,林堡和普米热尔。
首都维也纳的主要军事部门,包含总参谋部和帝国战争部,都由宪兵提供警卫。
大量宪兵部队分驻各地,宪兵司令部,宪兵队,宪兵分队,宪兵分驻所构成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笼罩着整个帝国,监视着,窥探着,警戒着
奥匈的军队组织构成大体结束了,下面是各具体部队的介绍,希望各位大侠们继续捧场,谢谢。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第二部分:部队介绍
奥匈帝国帝国国防军常备步兵团简介。(只所以只介绍常备团,是因为在战时新建的步兵团建制杂乱,编号多变,资料缺乏,实在无法一一详述。)
西里西亚第1步兵团,荣誉称号:“皇帝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2德意志人,百分之15捷克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克拉考,第一营驻莫斯塔尔,第四营驻特洛鲍。 补充区:特洛鲍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卡腾波恩 领章色:深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帝国皇帝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2步兵团,荣誉称号:“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1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1马扎尔人,百分之27罗马尼亚人,百分之1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皇冠城,第一营驻赫尔曼城。 补充区:布拉索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布鲁门施泰因
领章色:皇家黄(哈布斯堡家族的纹章色黄黑两色中的黄色)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摩拉维亚第3步兵团,荣誉称号:“卡尔大公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1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3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0马扎尔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特钦,第一营驻多波基,第四营驻克里姆日尔。 补充区:克里姆日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特斯塔男爵 领章色:天蓝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卡尔大公
下奥地利第4步兵团,荣誉称号:“条顿骑士团大团长步兵团” 建团:1696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2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德意志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一营驻沃勒尔斯多夫,第四营驻康吉克。 补充区:维也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斯特尔茨 领章色:天蓝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条顿骑士团大团长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5步兵团,荣誉称号:“克罗布加男爵步兵团”
建团:176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6军第1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8马扎尔人,百分之39罗马尼亚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驻依佩尔斯,第二营驻洛迦迪卡,第三营驻扎特尼弥提,第四营驻克斯策本。
补充区:扎特尼弥提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弗劳恩博格尔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克罗布加男爵
克恩滕第6步兵团,荣誉称号:“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步兵团” 建团:176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1德意志人,百分之27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布达佩斯,第一营驻比勒卡,第四营驻新萨斯。 补充区:乌吉维迪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弗勒普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
克恩滕第7步兵团,荣誉称号:“科文赫勒伯爵步兵团”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德意志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格拉茨,第二营驻克拉根福特。 补充区:克拉根福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芬内格尔 领章色:深褐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科文赫勒伯爵
摩拉维亚第8步兵团,荣誉称号:“卡尔.斯特凡大公步兵团” 建团:164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2军第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7斯洛伐克人,百分之31德意志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布尔诺,第三营驻特雷比尼耶。 补充区:布尔诺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特里米尔 领章色:草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卡尔.斯特凡大公
加利西亚第9步兵团,荣誉称号:“克莱尔法特伯爵步兵团” 建团:172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73乌克兰人,百分之20波兰人,百分之7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四营驻普米热尔要塞,第二营驻斯特雷吉,第三营驻拉迪莫诺。 补充区:斯特雷吉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索波勒夫斯基骑士 领章色:苹果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克莱尔法特伯爵
加利西亚第10步兵团,荣誉称号:“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步兵团” 建团:171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7乌克兰人,百分之43波兰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普米热尔要塞,第一营驻比格林。 补充区:普米热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班内尔菲尔德 领章色:鹦鹉绿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
波希米亚第11步兵团,荣誉称号:“萨克森亲王乔治步兵团”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0德意志人,百分之73捷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布拉格,第二营驻布拉察维兹。
补充区:比泽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施瓦岑菲尔德骑士 领章色:灰色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萨克森亲王乔治
匈牙利第12步兵团,荣誉称号:“帕尔马步兵团” 建团:170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8马扎尔人,百分之31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兹诺吉莫,第三营驻科马罗姆,第四营驻萨拉热窝。 补充区:科马罗姆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莱德 领章色:深褐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无(团荣誉称号中的帕尔马是地名)
加利西亚第13步兵团,荣誉称号:“扬-斯塔尔赫姆博格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10捷克人,百分之82波兰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驻特洛鲍,第一营驻比利茨,第三营驻克拉考。
补充区:克拉考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克拉思尔 领章色:玫瑰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扬-斯塔尔赫姆博格
上奥地利第9步兵团,荣誉称号:“黑森大公路德维希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4军第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8德意志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全团驻林茨。
补充区:林茨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罗夫 领章色:黑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黑森大公路德维希
加利西亚第15步兵团,荣誉称号:“乔奇男爵步兵团”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11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62乌克兰人,百分之29波兰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特尔诺波尔,第二营驻林堡。
补充区:特尔诺波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鲁德尔 领章色:茜红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乔奇男爵
匈牙利-克罗地亚第16步兵团,荣誉称号:“吉斯尔男爵步兵团” 建团:170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3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四营驻贝洛瓦尔。 补充区:贝洛瓦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维尔克延 领章色:硫磺黄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吉斯尔男爵
克雷恩第17步兵团,荣誉称号:“米尔德骑士步兵团” 建团:167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6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3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克拉根福特,第一营驻莱巴赫。 补充区:莱巴赫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斯蒂斐尔德男爵 领章色:红褐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米德尔骑士
波希米亚第18步兵团,荣誉称号:“萨尔瓦多大公步兵团” 建团:168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10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3德意志人,百分之75捷克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科尼希格拉茨,第二营驻内维斯里耶。 补充区:科尼希格拉茨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奥滕霍斯特 领章色:深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萨尔瓦多大公
匈牙利第19步兵团,荣誉称号:“大公利奥波德.斐迪南步兵团”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马扎尔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驻托尔麦因,第一营驻希希纳,第三营驻吉沃尔,第四营驻卡尔弗莱特。 补充区:吉沃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梅茨骑士 领章色:天蓝
纽扣:银色
最高荣誉团长(比荣誉团长荣衔更高):大公利奥波德.斐迪南
加利西亚第20步兵团,荣誉称号:“普鲁士亲王海因利希步兵团” 建团:168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军第1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6波兰人,百分之14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克拉考,第三营驻新杉德兹,第四营驻比格林。 补充区:新杉德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普察尔斯基 领章色:龙虾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普鲁士亲王海因利希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波希米亚第21步兵团,荣誉称号:“阿本斯堡伯爵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20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7捷克人,百分之1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三营,第四营考滕堡驻,第二营驻卡尔斯劳,第一营驻博尔科。 补充区:卡尔斯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泰辛格 领章色:海洋绿
纽扣:金色
荣誉团长:阿本斯堡伯爵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达尔马提亚第22步兵团,荣誉称号:“劳希伯爵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6军第1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82克罗地亚人,百分之10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四营,第二营,第三营驻莫斯塔尔,第一营驻辛吉。 补充区:辛吉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斯泰特 领章色:皇室黄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劳希伯爵
匈牙利第23步兵团,荣誉称号:“巴登边区伯爵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2马扎尔人,百分之34德意志人,百分之14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布达佩斯,第四营驻佐姆波尔。 补充区:佐姆波尔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普兰策尔 领章色:樱桃红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巴登边区伯爵
加利西亚-布科文纳第24步兵团,荣誉称号:“库米尔骑士步兵团” 建团:1629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25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79乌克兰人,百分之20斯洛伐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四营,第二营,第三营驻维也纳,第一营驻科洛米亚。
补充区:科洛米亚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施尼策尔 领章色:灰色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库米尔骑士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25步兵团,荣誉称号:“波科尼步兵团” 建团:167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6军第27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6马扎尔人,百分之41斯洛伐克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洛索尼兹,第四营驻果拉兹德。 补充区:洛索尼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霍尔瓦特 领章色:海洋绿 纽扣:银色
荣誉团长:波科尼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26步兵团,荣誉称号:“施利波尔步兵团” 建团:1717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5军第3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53马扎尔人,百分之38斯洛伐克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吉沃尔,第三营驻埃斯特果姆。 补充区:埃斯特果姆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马克 领章色:黑
荣誉团长:施利波尔
斯泰尔第27步兵团,荣誉称号:“比利时国王阿尔贝特一世步兵团” 建团:1682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3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4德意志人,百分之6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莱巴赫,第三营驻格拉兹。 补充区:格拉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韦伯 领章色:皇家黄 纽扣:金
永久荣誉团长:比利时国王阿尔贝特一世
波希米亚第28步兵团,荣誉称号:“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三世步兵团” 建团:1698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捷克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驻布拉格,第二营驻施兰德尔斯,第三营驻因斯布鲁克,第四营驻马勒。 补充区:布拉格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塞德拉兹克 领章色:草绿
荣誉团长: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三世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29步兵团,荣誉称号:“劳登男爵步兵团” 建团:1709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34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4克罗地亚人,百分之30斯洛文尼亚人,百分之17罗马尼亚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特姆斯瓦尔,第一营驻纳格于贝克斯雷克。 补充区:纳格于贝克斯雷克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拉贝塔尔 领章色:浅蓝 纽扣:银
荣誉团长:劳登男爵
加利西亚第30步兵团,荣誉称号:“朔德勒尔步兵团” 建团:1725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1军第11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31波兰人,百分之59乌克兰人,百分之10其他民族。 驻扎:全团驻林堡。
补充区:林堡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拉贝尔 领章色:金枪鱼灰 纽扣:金
荣誉团长:朔德勒尔
匈牙利第31步兵团,荣誉称号:“普契尔纳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16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5波兰人,百分之69乌克兰人,百分之6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二营,第一营,第四营驻赫尔曼城,第三营驻斯帕拉托。
补充区:斯帕拉托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萨尔蒙 领章色:皇室黄 纽扣:银 荣誉团长:无
匈牙利第32步兵团,荣誉称号:“玛丽娅.特丽萨女皇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2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1马扎尔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特里斯特,第三营驻布达佩斯 补充区:布达佩斯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居尔马塔 领章色:天蓝 纽扣:金
荣誉团长:玛丽娅.特丽萨女皇
匈牙利第33步兵团,荣誉称号:“皇帝利奥波德二世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7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28马扎尔人,百分之54罗马尼亚人,百分之1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驻阿尔德,第四营驻卡塔若
补充区:阿尔德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托比斯 领章色:灰 纽扣:银
荣誉团长:皇帝利奥波德二世
匈牙利第34步兵团,荣誉称号:“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23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1马扎尔人,百分之9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卡绍,第二营驻洛迦提卡 补充区:卡绍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吕林 领章色:茜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德国皇帝威廉一世
波希米亚第35步兵团,荣誉称号:“斯坦内克男爵步兵团” 建团:168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8军第1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39德意志人,百分之60捷克人,百分之1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驻皮尔森,第三营驻卡林诺维克
补充区:皮尔森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莫斯格骑士 领章色:龙虾红 纽扣:金
荣誉团长:斯坦内克男爵
波希米亚第36步兵团,荣誉称号:“帝国伯爵布洛夫内步兵团” 建团:168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9军第8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5捷克人,百分之5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布鲁内克,第二营驻尼德尔恩多夫,第四营驻容本兹劳 补充区:容本兹劳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米勒 领章色:浅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帝国伯爵布洛夫内
匈牙利第37步兵团,荣誉称号:“约瑟夫大公步兵团” 建团:1741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7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48马扎尔人,百分之49罗马尼亚人,百分之2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阿尔加姆,第二营驻大瓦尔丁,第四营驻比勒卡 补充区:大瓦尔丁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艾奇塔尔(因日在塞尔维亚的扎夫拉卡战败而被撤职) 领章色:猩红
荣誉团长:约瑟夫大公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38步兵团,荣誉称号:“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步兵团” 建团:1814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3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马扎尔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二营驻彼得瓦尔丁,第三营驻比勒卡,第四营驻大瓦尔丁 补充区:克斯科梅特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索摩尔亚 领章色:黑 纽扣:银
荣誉团长: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匈牙利第39步兵团,荣誉称号:“康拉德男爵步兵团” 建团:1756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4军第49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2马扎尔人,百分之8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第四营驻维也纳,第二营驻德布尔岑 补充区:德布尔岑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冯.维杜洛维奇 领章色:猩红 纽扣:银
荣誉团长:康拉德男爵
http://www.nexoncn.com文档资料共享网
加利西亚第40步兵团,荣誉称号:“皮诺骑士步兵团” 建团:1733年
隶属(截至1914年8月):第10军第2步兵师
士兵构成:百分之97波兰人,百分之3其他民族。
驻扎:团部,第一营,第三营驻雷泽佐夫,第二营驻德贝卡,第四营驻尼斯科 补充区:雷泽佐夫
团长(截至1914年8月):陆军上校加斯茨基 领章色:浅蓝 纽扣:金
荣誉团长:皮诺骑士
射手到罗马尼亚出差,回来后又生了一场病,所以没有更新,希望谅解。
似乎大家觉得对各部队的介绍比较枯燥,射手干脆战役介绍和部队介绍穿插进行,希望大家能够觉得有趣一点。 一战首战:林堡战役
截至日,奥匈帝国基本完成其总动员后,展开兵力共200万,按照战前的计划,作战按照R和B两个预案进行。
按照预案R,帝国将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与黑山结盟)同时作战,帝国主力(A,B两个集团军群)将集中于加利西亚一线,以深远迂回切断俄属波兰,配合东线德军,击败俄国,对塞黑仅保持一个弱小的巴尔干集团军群呈压迫状态。
按照B预案,帝国仅仅对塞尔维亚作战,则使用巴尔干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以压倒性兵力优势攻击塞黑,A集团军群对俄保持防御态势。
7月28日,帝国迫不及待地按照B计划对塞黑展开两个集团军群,然而俄罗斯总动员的消息传来后,只好手忙脚乱地转为R计划,其总参谋部的低能和一厢情愿暴露无遗。
8月16日,帝国军按照半个R计划展开完成(第2集团军尚在从巴尔干向加利西亚运输的路上),以第1,第3,第4三个集团军,在A集团军群司令弗雷德里希大公的指挥下,依托后勤基地林堡,开始对俄属波兰的进攻。(事后证明,第2集团军的迟到是致命的,俄国人的动员速度这次是出乎奥匈意料的快,俄国人在俄属波兰集中了185万人,65万为了履行对法承诺扑向东普鲁士,120万扑向奥匈,而加上第2集团军的奥匈军才100万。)
奥匈的进攻计划如下:
北部的第1集团军在桑河和威塞尔河之间展开,与其右翼的第4集团军齐头并进,构成A集团军群,在狭窄而密集的正面上,向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方向前进,形成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的直线运动,切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基辅-华沙铁路,将整个俄属波兰切割下来。
科维斯将军的B集团军群指挥其下属的唯一到位的第3集团军(第2集团军尚未归建),部署于从林堡直到罗马尼亚的漫长边境线上,保持机动防御态势。
奥匈军的作战计划简单而实用,利用加利西亚的地理特点,试图迂回到俄军侧后,切断俄属波兰前线和俄国本土的联系,不失为优秀的计划,然而其忽略了实力对比,无视于俄国对动员速度的改进,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日,奥匈军以10个骑兵师构成A集团军群37个步兵师的前卫,开始前进。空中侦察由德国的SL二型飞艇提供。
21日,奥俄两军爆发了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交战,俄军第10骑兵师(1个骠骑兵团,1个枪骑兵团,1个龙骑兵团,1个哥萨克骑兵团),冲击渥尔科兹克维克东部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35步兵团的阵地(该团隶属第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43步兵师,第85步兵旅),奥匈军迅速调来帝国国防军第4骑兵师(辖第9,第15龙骑兵团和第1,第9枪骑兵团)反击,双方互相冲击,使用军刀砍杀,仿佛又回到了拿破仑战争时代,后来由于哥萨克骑兵团不适合正面骑兵交战,开始溃退,俄军被击败。
俄军此时已经组建了由尼古拉.伊万诺夫将军为司令的西南方面军,共集结53个步兵师,18个骑兵师,严阵以待。
俄军计划,以第4,第5两个集团军,沿克尔姆到卢布林一线,阻击奥匈军A集团军群。 以第3,第8两个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直冲林堡。
25日,从克拉考出发的奥匈第1集团军,推进到迪比卡,俄军放弃村镇后,利用装甲列车固守村镇东北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大桥,奥匈军两次突击失败,调来平射炮击毁俄军车头,夺取大桥。
奥匈军随即与俄第4集团军围绕边境重镇克拉斯尼克激战,俄军18个师被奥军37个师左右夹击,27日,奥匈军突入克拉斯尼克城区,俄军喀山第3步兵团固守城东居民区,奥匈军匈牙利第16步兵团(克罗地亚人)三次突击,经过惨烈的白刃格斗消灭俄军,俄军被中央突破,被迫后撤,奥匈军突入俄境内120公里。
奥匈军随即威胁到卢布林,开始炮击对俄国至关重要的基辅-华沙铁路。
奥匈第4集团军转向右侧,将普拉维将军的俄罗斯第5集团军逐过布格河,迫使其退入俄罗斯本土。然后调过头来,和俄军第3集团军对峙,准备配合奥匈第1集团军攻击卢布林。
至此,奥匈军两个集团军左右钳形包围卢布林,俄军两个军被重创,被俘7000人,但是,俄军尚有一个整集团军还未投入战场,奥匈军也尚未完成对卢布林的合围。
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决定使用生力军第8集团军(勃鲁希诺夫将军)和损失不大的第3集团军,不顾奥军对卢布林的围攻,利用奥匈军第2集团军尚未到位的机会,直接攻击奥匈军后方中枢林堡。
28日,俄军开始突击,这时,奥匈军第3集团军(博德曼将军)总共拥有12个师的兵力,分散在近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十分薄弱,俄军将奥匈军割裂,俄第3集团军向东南横扫,企图将8个奥军师压迫向罗马尼亚,俄第8集团军集中15个师急攻林堡,而守军仅有4个师。
奥匈第12军的罗马尼亚人首先崩溃,他们抛弃武器,像羊群一样逃向他们民族意义上的祖国:罗马尼亚。接着奥匈第3军的意大利人和第11军的乌克兰人也都开始放弃武器,望风溃逃。
博德曼严令第14军死守林堡,将最精锐的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4个团编成一个精锐单位当成战场救火队单独使用,并且将边境各军管区的宪兵部队集中,和林堡的监察宪兵队合编,当作督战队使用。
俄军在围攻林堡的同时,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加利西亚地区,
然而俄军却突然停止了推进,因为本来就在卢布林战役中受过损失的俄第3集团军此时因为突破奥军防线又蒙受了极大损失,不得不后退整编,这使奥军得以将损失巨大的第12,第3和第11军撤到普米热尔要塞。
31日,俄第3集团军补充兵力后,以15个师825门大炮的绝对优势兵力突入加利西亚,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奥匈第2集团军才由火车运到厝尔塔-里帕一线,奥匈参谋总部命令第2集团军迅速反攻,解林堡之围。
这是个非常愚蠢的决定,第2集团军刚刚抵达,极度疲劳,而俄军第3集团军刚刚修整过,而奥匈第3集团军已经崩溃,此时反攻等于用1个第2集团军进攻俄国第3和第8两个集团军。
俄军第8集团军司令勃鲁希诺夫将军表现出了名将之才,他留下5个师继续包围林堡,然后将10个师转向西南,和第3集团军一起迎击奥匈第2集团军。
加上增援部队,俄军以35个师1024门大炮迎击奥军第2集团军13个师700门大炮,结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奥军被击溃,被俘两万人,整个第17军几乎被砍成碎片。
9月1日,由于后路被切断,奥匈第1和第4集团军放弃包围卢布林,开始溃退,俄军第4和第5集团军尾随追击,此时奥匈军进行了一个比较漂亮的机动,绕过克拉兹维克,从林堡西北退入加利西亚。
3日,奥匈军精锐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和死硬的宪兵部队突围,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退向匈牙利,宪兵部队退到普米热尔要塞,其余林堡守军投降。
6日,输红了眼的奥匈参谋总长霍申道夫男爵命令四个残缺不全的集团军反攻。结果是灾难性的,尚有战斗力的第1和第4集团军之见的缺口被撕开,第15军被粉碎。
俄军从华沙调来了生力军第9集团军,形成5个集团军对3个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
9日,俄军第5集团军开始进攻,和奥匈第4集团军打成僵持,从西北向东南的弧形战线上,俄军全线进攻,奥匈第1,第2和第4集团军全线后退。
奥匈呼吁紧急德国紧急援助,一个德国军赶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却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俄军哥萨克骑兵深入战线后,破坏交通,后勤,袭击小队奥军,使奥军士气更加低落。
11日,奥匈军开始总崩溃,各部队转头狂逃,继林堡之后的新后勤基地维尔斯科卡被放弃,大军一直溃退到克拉考,普米热尔要塞连同40万败军被俄军包围。
溃退是灾难性的,整个编制的部队被俘获,大量斯洛伐克士兵投向俄军,更大的损失是军官,这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和其他单一民族国家不同,它的军官团的忠诚度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新补充的军官短期内是无法达到的。
然而俄军也没能追击,因为俄军后勤压力已经大到不可承受的程度了,每门大炮只剩下25发炮弹了。
奥匈军被俘13万,死伤30万,最精锐的第14军被全歼,仅有损失惨重的蒂罗尔皇家猎兵逃脱,其他精锐山地部队和山地炮兵部队全部损失。整个加利西亚战线上,将近一半的部队不复存在。俄军深入奥匈境内150公里,威胁匈牙利平原,包围普米热尔要塞。德罗霍比兹油田落入俄军手中。
俄军死伤25万5千人,被俘两万。
普米热尔要塞围攻战-1
普米热尔要塞,位于今天波兰东南部,位于伦贝格到克拉考之间的铁路线上,扼桑河河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奥匈加利西亚防御体系的枢纽。
奥匈从1882年开始,在普米热尔城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筑垒技术,投入巨资修筑现代化要
塞,作为对将来对俄战争的出发阵地和一线防御屏障,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正是这个坚固的要塞,拖住了伦贝格战役后俄军的进攻浪潮,对喀尔巴纤山口保卫战形成了极大的支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oyes游戏王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