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鸣教授如此看重无人无人饮料售货机加盟未来发展?

深度考察商业模式:无人便利店硬伤过多,无人售货机才是新零售真正的风口!
无人便利店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次升级改造探索,降低了人工、店租、选址要求,但随之带来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依然无法解决。无人售货机刚好可解决无人便利店遇到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高密度规模化等所有问题!
  集团首席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未来无人售货机会变成一个,在特定场景下百米内触达用户的mini超市,利用智能硬件+IOT的优势与用户交互,完成一次云+端的重构。有点像iphone+APP的大爆炸!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为什么曾鸣教授如此看重无人售货机未来的发展?
  无人售货机本质上就是超微型便利店。如同零售渠道发展史,从商场-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零售渠道越来越小,品类越来越少,离用户越来越近,而无人售货机未来将是比便利店更小,离用户更近的超微型零售渠道。
  既然无人售货机是零售渠道,我们先来看下当前零售渠道的市场格局。
  凯度零售咨询数据显示,便利店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电商冲击的零售渠道,最近3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他线下零售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杂货店等在电商的冲击下已经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收窄。
  便利店有何独特之处可以抵御电商的冲击呢?
  1、便利性、即时性——是电商无法替代的
  距离用户日常更近,独有的便利性与即时性是电商无法取代的!在主流消费群体愈加年轻化、富裕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人均GDP高于1万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涉及消费群体近3亿人。此外,根据市场统计,消费者对于便利店的需求强烈程度依次为,快,好,多,省。消费者对于日常周期性消费的便利性需求已远远大于对价格的敏感。
  所以,离消费者日常生活更近的便利性零售渠道,是对抗电商的利器,未来将会得到大力发展。
  2、作为线下流量入口——电商巨头大举进军便利店
  除了便利性和即时性优势之外,便利店还有以下特点:
  需求相对固定、消费高频、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线下交易从订单到获客的特点。
  需求相对固定:便利店大部分开设在消费者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布局在写字楼、社区等固定人群场景,根据该群体的生活习惯,灵活调配核心品类,以满足消费者周期性的消费需求。
  消费高频:在门店覆盖范围内的消费者,平均每周到店消费2-3次。而京东2016年年报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年消费频次仅为8次。便利店用户的消费频次是京东的10倍以上!便利店是极佳的线下流量入口!
  从订单到获客:在移动支付没有普及之前,线下消费数据与消费者是脱节的,不知道用户是谁,不知道用户的消费偏好,极难深度运营用户,提高转化率。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线下消费从订单到获客转变。商家通过线下移动支付,获取用户ID及位置信息。未来消费者的线上+线下的消费记录,全部打通形成大数据后,单一用户的用户画像将足够丰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大大提高用户线上+线下的消费转化率,未来数据价值巨大!
  而线下流量入口、高频交易、需求固定、大数据、离用户更近的特点恰恰是电商最需要的!
  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将会在未来产生更大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了电商巨头大举进军便利店的盛景!
  电商+便利店的融合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造呢?
  线下移动支付可留存下每一个用户的ID、位置信息及消费记录,电商可以通过后台交易记录,分析该区域内过往的消费数据,将用户线上经常购买过的商品,提前供到线下便利店中,促进用户对该商品的转化。电商获取了更多的线下分销渠道,便利店也获得了更高的转化率,实现销售额的增长,用户可以在线上及线下的更多场景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
  这是一次电商+便利店,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交易大数据,对线上+线下零售全渠道的一次深度重构。
  便利店如此有价值,当前便利店运营情况是否令人?
  ——答案是否定的
  净利润低,规模化慢,全国性扩张难,未来升级改造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全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
  便利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为4700元;
  超过80%便利店毛利率在20%左右;
  超过60%的便利店净利率低于2%;
  我们来进行一个合理的假设,全国便利店平均客单价为15元,则平均每家便利店,每天可实现313笔交易,每年11.2万笔交易,销售额170万元/年,净利润3.4万元/年。
  假设有1000家连锁店的话,每年的销售额可达17亿,净利润可达3400万,每年可实现1.12亿笔交易!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便利店是一个交易高频,现金流好,净利润低,需要规模化盈利的行业。
  但是,根据《2016年中国连锁百强》数据显示,便利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品牌仅有14个,且都至少经营10年以上,很难有品牌可以实现全国化扩张,基本形成地方割据态势,如广东的美宜家、四川的、山西的唐久、上海的快客等。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便利店的净利润和快速规模化的实现呢?
  笔者认为:
  影响净利润的因素,主要包括销售额、毛利、固定成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
  影响快速规模化的因素,主要是便利店需要客流稳定,高密度布点的实体门店选址策略。
  我们分别从销售额和毛利、固定成本以及选址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销售额和毛利
  以便利店之神711为例,711(北京)的日销额可达到2万以上,是传统便利店的4倍以上,而鲜食(面包、三明治、鲜奶、沙拉、便当等)占到了711销售额的60%以上,且鲜食的毛利更高。对比而言,全国80%的便利店鲜食销售额占比仅20%左右。而且鲜食短保质期的特性,相对零食、日化等标准品,是对抗电商冲击的最佳品类。
  所以提供有特色的鲜食产品,是便利店提升销售额和毛利的必然趋势。
  固定成本(主要是店面租金、人工成本)
  (1)店面租金
  众所,店面租金是线下门店最核心最重的一块成本,假设店面租金为10元/天/平米,平均单个店面120平米,则一天的租金是1200元,一年的租金是43万元;
  (2)人工成本
  一般一个120平米的便利店需要配备6个店员,收银员+理货员两班倒。假设平均一个店员的年工资是5万元,则6个员工一年的薪水是30万元。
  店面租金+人工成本=73万元/年,占全年销售额比例73/170≈43%,成本占到了整个销售额的近一半。
  目前,店面+人工的成本持续上涨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只会越来越高,所以降低店面的租本、缩减人工成本,是便利店进行升级改造的必然选择。
  门店选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难题,考虑门店本身位置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选址区域内的竞争因素、面积、转让费等。加之便利店需要在一个区域,形成足够密度后,才可摊销运营成本,所以连锁门店想实现快速规模化,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红旗连锁经营了20年,开了近3000家门店,基本没有走出成都市的原因。
  因此,降低对选址的要求,可以更快,更高密度布点,是便利店实现快速规模化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通过增加鲜食品类提高销售额和毛利、降低店租及人工成本、降低对选址的要求是提高便利店效率的三大核心要素。
  从当下我们所处的经济成本环境来看,国内的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已经足够高,且还在不断上涨,要想按照传统便利店的思维突破以上所有问题,尤其是高密度选址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便利店进行深度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
  最近火热的无人便利店是否解决了传统便利店遇到的难题?
  店面变小,自助收银,可大幅降低店租&人工成本
  但随之带来新的问题——体验不佳、偷盗、违建风险
  无人便利店本质上,是利用更灵活更小的空间载体+无人看守+自助结算的方式,降低建店成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以目前最火的三家公司为例,分别从店面、人工、选址三个维度去看:
  备注:由于以上项目都只是小范围试点,没有实现规模化,具体单店需配备的运营人工不好统计,但都已实现了无人收银,所以只对比了收银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简单对比,以上三家无人便利店通过不同方式,缩小占地面积,降低了开店成本及店租,利用无人收银显著缩减人工成本。
  然而伴随购物空间变小,自助结算,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此可知,无人便利店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次升级改造探索,降低了人工、店租、选址要求,但随之带来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依然无法解决。
  无人售货机——可解决无人便利店出现的所有问题
  笔者认为,将售货机模式(F5)与简易房模式(缤果&小麦)进行融合——做成超微型便利店的无人售货机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对比表2出现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结算方式:用户屏幕前选购商品,支付完成后出货;
  购物体验:玻璃橱窗充分陈列商品,电子屏滚动播放商品详情,价格明晰,与货道一一对应,不易错乱。
  偷盗成本:用户不直接与商品接触,偷盗成本几乎为零;
  规模化:机器不受空间限制,没有违建风险,摆放更加灵活,可随意布点,易成密度。
  无人售货机刚好可解决无人便利店遇到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高密度规模化等所有问题!
  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是无人售货机不受空间限制,选址灵活,没有违建风险,可以做到高密度布点,全国性快速扩张,这是传统便利店和无人便利店远无法企及的“制胜武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当下经济成本的不断上涨,无人售货机作为一种低成本、可快速扩张的,超微型零售渠道载体,未来定将得到大力发展!
  无人售货机,国内可预测市场体量惊人!
  保守估计全国可铺设1000万台设备,目前存量23万台
  至少有4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我们以国内专注做饮料、零食的无人售货机友宝为例,其2010年成立,截止2016年底,6年时间共铺设了5.7万台设备,覆盖全国33个省,70个市,触及8000余万消费者。我们假设平均一家便利店可以覆盖3000人,那么触及8000万人至少需要开设2.6万家门店!显然无人售货机的铺设速度是传统便利店无法比拟的。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拥有约650万台,日本拥有约500万台。而国内目前存量仅有23万台左右,且90%左右是饮料机。保守估计未来国内无人售卖机存量市场空间能够达到1000万台左右。未来至少有40倍的增长空间!
  当前消费者对于便利性购物需求越来越高,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无人售货机作为最灵活、可最大密度贴近用户的零售渠道载体,未来发展速度也将实现爆发性增长!
  目前市场大部分无人售货机的主要机型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无人售货机越来越像一个微型便利店靠拢了。那么无人售货机未来会不会变成一个外观超炫目的柜体,载货量足够多,橱窗可视范围足够大,用户可用“购物车”购买,扫码一次即可支付出货。利用大数据分析,无人售货机将变成一个可售品类以用户为核心的,不受空间限制,可随处摆放的超微型的便利店,让用户在公司楼下及家门口,就可以随手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笔者坚信这一天将会很快到来!
  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零售+广告收入,可创造百亿营收、千亿市值
  假设国内无人售货机的市场空间是1000万台,有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拥有30万台设备,平均每天每台设备的销售额为200元,平均客单价为10元,平均每天交易笔数为20笔,那么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可达216亿,每天可实现600万笔交易,每年可实现21亿笔交易,交易次数是京东全年的1.35倍!(2016年全年京东共实现16亿笔交易)覆盖3亿人群!
  这完全就是一个可以对抗电商的,像毛细血管一样高密度的线下零售网络!
  除零售收入外,还可以利用机身、电子屏幕、手机支付跳转界面等方式做为广告渠道,成为所见即所得的极佳广告载体。
  其中广告收入以为例,截止2016年底,分众在全国拥有23.6万块楼宇屏幕媒体,覆盖31个城市及地区,年创造收入37.85亿,占全部营收的37%,支撑了分众近1000亿的市值!
  而无人售货机每台至少配备一个超大电子屏幕,机身也可以做贴片广告,可投放广告载体至少超60万个,可触及人群相比分众更广!
  分众的广告优势在于,可让用户在电梯场景实现“强制”观看的效果,但是分众的广告是与交易脱节的。而无人售货机的支付跳转界面广告,同样可以做到“强制”观看的效果,同时可以让广告与交易形成闭环,做到所见即所得的广告效果,这是分众所不具备的!
  所以,无人售货机的广告价值未来想象空间同样巨大!
  无人售货机终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无人售货机作为一种比便利店更小,更灵活,更便捷,品类更精准的渠道补充,可与传统便利店形成差异化竞争。
  它既是一个超强的线下零售网络渠道,流量入口,又是一个极佳的广告投放载体,是很有可能创造出百亿营收,千亿市值公司的赛道!
  未来,当无人售货机的数量足够的多,多到我们每天上下班路上,就可以随手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像一个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mini版711。
  笔者坚信,这波线上+线下渠道升级的机会,终将使无人售货机,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一样,成为下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便捷工具。而由此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
  如曾鸣教授所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cn)】
相关机构:在新零售的风口,无人售货机才是大趋势
先说个段子:
无人超市没败在逃款上,却败给了中国大妈这一蹭凉族啊!这是马云没想到的!
无人便利店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次升级改造探索,降低了人工、店租、选址要求,但随之带来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依然无法解决。无人售货机刚好可解决无人便利店遇到的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高密度规模化等所有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未来无人售货机会变成一个,在特定场景下百米内触达用户的mini超市,利用智能硬件+IOT的优势与用户交互,完成一次云+端的重构。有点像iphone+APP的大爆炸!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为什么曾鸣教授如此看重无人售货机未来的发展?
无人售货机本质上就是超微型便利店。如同零售渠道发展史,从商场-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零售渠道越来越小,品类越来越少,离用户越来越近,而无人售货机未来将是比便利店更小,离用户更近的超微型零售渠道。
凯度零售咨询数据显示,便利店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电商冲击的零售渠道,最近3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他线下零售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杂货店等在电商的冲击下已经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收窄。
便利店有何独特之处可以抵御电商的冲击呢?
便利性、即时性——是电商无法替代的
距离用户日常生活半径更近,独有的便利性与即时性是电商无法取代的!在主流消费群体愈加年轻化、富裕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人均GDP高于1万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涉及消费群体近3亿人。此外,根据市场统计,消费者对于便利店的需求强烈程度依次为,快,好,多,省。消费者对于日常周期性消费的便利性需求已远远大于对价格的敏感。
所以,离消费者日常生活更近的便利性零售渠道,是对抗电商的利器,未来将会得到大力发展。
线下流量入口电商巨头大举进军便利店
除了便利性和即时性优势之外,便利店还有以下特点:
需求相对固定、消费高频、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线下交易从订单到获客的特点。
需求相对固定:
便利店大部分开设在消费者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布局在写字楼、社区等固定人群场景,根据该群体的生活习惯,灵活调配核心品类,以满足消费者周期性的消费需求。
消费高频:
在门店覆盖范围内的消费者,平均每周到店消费2-3次。而京东2016年年报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年消费频次仅为8次。便利店用户的消费频次是京东的10倍以上!便利店是极佳的线下流量入口!
从订单到获客:
在移动支付没有普及之前,线下消费数据与消费者是脱节的,不知道用户是谁,不知道用户的消费偏好,极难深度运营用户,提高转化率。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线下消费从订单到获客转变。商家通过线下移动支付,获取用户ID及位置信息。未来消费者的线上+线下的消费记录,全部打通形成大数据后,单一用户的用户画像将足够丰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大大提高用户线上+线下的消费转化率,未来数据价值巨大!
而线下流量入口、高频交易、需求固定、大数据、离用户更近的特点恰恰是电商最需要的!
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将会在未来产生更大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了电商巨头大举进军便利店的盛景!
电商+便利店的融合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造呢?
线下移动支付可留存下每一个用户的ID、位置信息及消费记录,电商可以通过后台交易记录,分析该区域内过往的消费数据,将用户线上经常购买过的商品,提前供到线下便利店中,促进用户对该商品的转化。电商获取了更多的线下分销渠道,便利店也获得了更高的转化率,实现销售额的增长,用户可以在线上及线下的更多场景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
这是一次电商+便利店,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交易大数据,对线上+线下零售全渠道的一次深度重构。
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零售+广告收入,可创造百亿营收、千亿市值
假设国内无人售货机的市场空间是1000万台,有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拥有30万台设备,平均每天每台设备的销售额为200元,平均客单价为10元,平均每天交易笔数为20笔,那么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可达216亿,每天可实现600万笔交易,每年可实现21亿笔交易,交易次数是京东全年的1.35倍!(2016年全年京东共实现16亿笔交易)覆盖3亿人群!
这完全就是一个可以对抗电商的,像毛细血管一样高密度的线下零售网络!
除零售收入外,还可以利用机身、电子屏幕、手机支付跳转界面等方式做为广告渠道,成为所见即所得的极佳广告载体。
其中广告收入以分众传媒为例,截止2016年底,分众在全国拥有23.6万块楼宇屏幕媒体,覆盖31个城市及地区,年创造收入37.85亿,占全部营收的37%,支撑了分众近1000亿的市值!
而无人售货机每台至少配备一个超大电子屏幕,机身也可以做贴片广告,可投放广告载体至少超60万个,可触及人群相比分众更广!
分众的广告优势在于,可让用户在电梯场景实现“强制”观看的效果,但是分众的广告是与交易脱节的。而无人售货机的支付跳转界面广告,同样可以做到“强制”观看的效果,同时可以让广告与交易形成闭环,做到所见即所得的广告效果,这是分众所不具备的!
所以,无人售货机的广告价值未来想象空间同样巨大!无人售货机终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笔者认为,无人售货机作为一种比便利店更小,更灵活,更便捷,品类更精准的渠道补充,可与传统便利店形成差异化竞争。
它既是一个超强的线下零售网络渠道,流量入口,又是一个极佳的广告投放载体,是很有可能创造出百亿营收,千亿市值公司的赛道!
总结:未来,当无人售货机的数量足够的多,多到我们每天上下班路上,就可以随手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像一个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mini版711。
这波线上+线下渠道升级的机会,终将使无人售货机,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一样,成为下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便捷工具。而由此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
如曾鸣教授所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您对于未来无人售货机怎么看?是否也充满期待呢?说出您的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贝返新零售)了解一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项目咨询:
微信同号:
今日搜狐热点自动售货机优势马云军师曾鸣: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自动售货机|广东云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 自动售货机优势马云军师曾鸣: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input type="hidden" name="newsKeyword" value="自动售货机优势马云军师曾鸣: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自动售货机优势马云军师曾鸣: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作者:伝优售货机来源:www.gd-ou.com
浏览次数:
商务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易触,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全多少钱
所属类别:
扫描二维码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村东线路十横路9号 电话:020- 手机:
邮箱: 网址:
广东云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国自助售货机行业— —新时代的新机遇!
自动售货机又称自动售货亭,最早源于公元1世纪希腊人希罗制造的圣水自动售货机。20世纪初,日本率先开发出实用型自动售货机——“邮票明信片自动出售机”,它是集邮票明信片的出售和邮筒投函为一体的机器。
直到20世纪末,自动售货机才引入中国,且主要从日韩进口。经过几十年的概念创新和技术突破,自动售货机已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也成为零售业态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作为时下大热的产业,国内外的自助售货机行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友朋智能零售终端
世界自助售货机行业趋势向好
年自动售货机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增速总体上升变动。根据欧洲、美国和日本现阶段自动售货机市场的总体情况,统计2016年全球自助售货机保有量达到1890万台,较上年同比增加5%。随着全球行业自动化的深化及自动化消费意识的提升,2017年全球自助售货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2000万台。
△年全球自助售货机市场保有量及增速
自助售货机发展初期,全球自助售货机的主要发展地区为美国、日本和欧洲。在销售收入方面,美日欧三地的销售额集中度相比于自助售货机台数的集中度更高,统计得出2016年的销售额为1100亿美元,加上包括自动售货机制造与运营在内,2016年全球自助售货机的销售额将超过2500亿美元。随着全球销售自动化的普及,预计2017年全球自助售货机的销售额有望超过1100亿美元。
△年全球自助售货机年销售额
从应用领域来看,由于以美国可口可乐等饮料公司在全球自助售货机的布局,带动了全球自助售货机的发展,也导致目前全球自助售货机的主要产品仍为饮料自动售货机,在全球的占比约为63.1%,其次是自动服务机,占比约为24.7%,再次是日用品杂货自动售货机,占比为8.8%。随着人们对该种模式的认可,自助收获机将向各个领域拓展,在其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的工作模式下,将逐渐被金融、零售、政府等各个行业投入使用。
△2016年全球自助售货机产品结构
中国售货机人均占有存在巨大缺口
目前,从保有量情况来看,主要自助售货机在日本和美国两个地方的运营数量最多,其次为欧洲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2016年,美国在运营的自助售货机运营数占全球总数的27.51%,日本在运营的自助售货机运营数占全球总数26.14%,欧洲在运营的自助售货机运营数占全球总数20.11%。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实力的显著提升,在我国新零售及零售自动化业务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将有追赶之势。
△2016年全球自助售货机各地区/国家运营情况
据统计,日本已有560万台自动售货机,其出售商品多达6000余种,年营业额达到71122亿日元。其中有70%的饮料是通过自动售货机售出,每年仅饮料的销售额就有1593亿元人民币。按人口计算,每23人就拥有一台自动售货机,平均每人消费达5600日元。
美国拥有680万台自动售货机,平均每35人一台,其零售营业额高达293亿美元。 欧洲平均每60人一台,日销售额达到50到100美元不等。可见,自动售货机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地区已经呈现出成熟的发展模式,然而中国的自动售货机市场仍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全球自助售货机各地区/国家人均占有
中国自助售货机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移动商务的发展,自动售货机作为一种方便、直观的移动商务工具,开始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和发展。在中国,自动售货机将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产业,继百货商店、超市之后掀起第三次零售业革命,其前景非常广阔。
△自动售货机与便利店相比10大优势
根据零售咨询报告,人均 GDP 达到 1 万美元时消费者对自动售货机需求将迎来旺盛需求,根据统计,发现有 9 座城市的人均 GDP 已经超过 1 万亿美元,而天津、北京和上海的人均 GDP 在 2016 年已经超过 1.7 万美元。
△人均 GDP 超过 1万美元的9个省份
2015年,中国大陆自动售货机投放量约为15万台,在五年间翻了15倍。美国自动售货机和便利店的数量比为30:1,据预测,中国便利店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4.6万家,若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达到美国水平,届时全国自动售货机总数将接近138万台。
在地域分布上,目前中国自动售货机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消费区域格局。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自动售货机渗透最广、市场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有60%左右的机器铺设在这些地区,环渤海地区自动售货机的数量亦逐步上升,其他区域则存在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中国自助售货机的分布区域
自动售货机作为一种全新的零售模式,一方面通过智能设备与电商相连;另一方面节省空间和人力成本,占尽当下零售行业发展之先机,已经逐渐成为表现低迷的中国零售市场上新兴的增长动力。
在“90 后”主导的今天,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升级明显,人们对于购物的灵活性、便利性和快捷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西欧、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情况来看,自动售货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动售货机早已作为一种公共设施而广泛普及,例如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广场及小区、学校、医院、商业办公区域、商业街等场所。
△办公楼下的友朋智能零售终端
自动售货机是商业自动化的常用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节省人力、方便交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零售形式。随着其售货智能性越来越高,全球自助售货机行业发展规模迅速普及,人们对智能售货机的使用更为熟悉、以及售货商品种类的多元化、支付方式的便捷化,智能售货机行业的增长空间不可估量。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看好智能售货机将成为新风口:“未来无人售货机会变成一个,在特定场景下百米内触达用户的mini超市,利用智能硬件+IOT的优势与用户交互,完成一次云+端的重构。有点像iphone+APP的大爆炸!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未来!”
商务合作,请联系:
王先生(华南区域)
刘先生(华北区域)
梁小姐(华中西北)
Muna(海外市场)
(微信同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饮料售货机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