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中央空调优缺点GX8和GX85如何选择,优缺点有什么

加载中,请稍后...
松下GX8系列
搭载2030万像素4/3画幅Live MOS传感器,外接闪光灯,内置WiFi和NFC功能 。
参考报价:
重要参数:
传感器:4/3画幅
有效像素:2030万
显示屏尺寸:暂无数据
显示屏像素:暂无数据
连拍速度:支持
在本周,松下正式发布了GX8微单相机,这台相机搭载了多款松下最新技术,包括全新传感器、处理器、对焦系统以及六轴防抖系统,这是松下自2011年升级至1600万像素后再次升级相机像素,也是松下各项新技术的一次试水。其他方面,
据43Rumors网站的最新消息,松下将在今年11月召开新品发布会,并且将会带来一款定位高端用户的M43无反,估计是现有GX8的后续机型(毕竟GH5刚更新没多久),新机器的命名应该为GX9。除此之外,松下LX100的继任者——LX200也已经
产品类型:
有效像素:
传感器尺寸:
产品重量:
续航能力:
连拍功能:
快门速度:
电池类型:
单电(4款)
传感器尺寸
4/3画幅(4款)
5-12倍(1款)5倍以下(2款)
在售经销商
4/3画幅,2030万,支持,静止图像:手控快门(最长30分钟),1/8000-60
运动图片:1/
电子快门:1/16000-1,锂电池,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HS1张照片(LVF)
约34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442A约320张照片(LVF)
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张照片(LVF)
4/3画幅,2030万,3英寸,支持,静止图像:手控快门(最长30分钟),1/8000-60
运动图片:1/
电子快门:1/16000-1,锂电池,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HS1张照片(LVF)
约34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442A约320张照片(LVF)
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张照片(LVF)
4/3画幅,2030万,支持,静止图像:手控快门(最长30分钟),1/8000-60
运动图片:1/
电子快门:1/16000-1,锂电池,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HS1张照片(LVF)
约34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442A约320张照片(LVF)
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张照片(LVF)
4/3画幅,2030万,3英寸,支持,静止图像:手控快门(最长30分钟),1/8000-60
运动图片:1/
电子快门:1/16000-1,锂电池,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HS1张照片(LVF)
约34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442A约320张照片(LVF)
约330张照片(后监视器)、采用H-FS1张照片(LVF)
2篇入门必读
6篇技巧必读
3篇后期必读
4篇玩转器材
据43Rumors网站的最新消息,松下将在今年11月召开新品发布会,并且将会带来一款定位高端用户的M43无反,估计是现有GX8的后续机型(毕竟GH5刚更新没多久),新机器的命名应该为GX9。除此之外,松下LX100的继任者——LX200也已经
在本周,松下正式发布了GX8微单相机,这台相机搭载了多款松下最新技术,包括全新传感器、处理器、对焦系统以及六轴防抖系统,这是松下自2011年升级至1600万像素后再次升级相机像素,也是松下各项新技术的一次试水。其他方面,
(中关村在线成都行情)松下发布的LUMIX DMC-FZ2500GK可以说是顺应了市场的潮流,主打长焦和4K视频录制,而就目前的市场行业来说,品牌手机像素普遍升高,不过在长焦方面,手机拍摄是远远达不到拍摄效果的,如果你想拍
松下品牌于2014年09月正式上市发布了松下LX100,轻巧的体积加上不俗的规格让其成为了外出拍摄的理想装备,拥有1280万的有效像素,以及Live MOS的4/3画幅(15.5*11.6mm)传感器。近日该款相机在商家“京东 佳吆M鈱I店”特价
还记得松下曾经推出的大底便携专业卡片DC相机LX100么?或许这款相机即将迎来更新。据悉今年Photokina前,松下将推出一款全新的相机产品,而这款新品很可能就是全新的LX200。松下或将推出LX100的换代机型LX200松下的LX100是2014
随同事一行自驾去千岛湖,老天很给面子,从上海出发的时候还有点下小雨。说实话平时单反拿多了的确又重又大,而且也不随同事一行自驾去千岛湖,老天很给面子,从上海出发的时候还有点下小雨。说实话平时单反拿多了的确又重又大,而且也不...
谢谢大家支持,今天来放第二天的照片哈~~~~
楼主你好一加手机支持中国移动的TD-LTE4G网络,同时支持FDD-LTE(联通/电信4G),并向下...
16:9的黄金比例的尺寸,人体眼睛的瞳孔比例也是刚好是16:9因此,照片尺寸16:9更符合人体眼睛视...
推荐一款欧德美DC-L120T是用的索尼的CCD的镜头,http://www.odem.cn/pro...
你好!根据目前国外媒体的消息了解,LGGFlex2将于明年2月份发布,而且会配备比自我修复外壳更加独...
同品牌,同电池类型
同电池类型查看: 13825|回复: 11
帖内搜作者:
请教心民老师GX8 GX85 EM5-2新手如何选择?
居住地上海市
主题帖子积分
新来乍到,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新来乍到,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请教心民老师GX8 GX85 EM5-2新手如何选择?之前一直用宾得K3出掉了想换个M43玩玩 希望操控好 画质也不错 偶尔可以拍下小视频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3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0 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3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0 积分
心民说松下GX8,兼谈目前不买索尼微单的理由、再说人文摄影“大三元”的尴尬!
实践去了,不泡论坛了
居住地上海市
主题帖子积分
新来乍到,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新来乍到,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喝茶聊天 发表于
心民说松下GX8,兼谈目前不买索尼微单的理由、再说人文摄影“大三元”的尴尬!
http://bbs.photofans.cn/f ...
感觉这样说的GX8好像一文不值,,难道还是要选EM52吗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3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0 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3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喝茶聊天 于
13:15 编辑
随风而逝 发表于
感觉这样说的GX8好像一文不值,,难道还是要选EM52吗
“喔噻,GX8比起GX7真是好多了,机械快门声不再宏亮,不再拖泥带水,当然喽,比起奥林巴斯E-M5II来说,E-M5II的机械快门声更好听,干脆且柔和。GX8比起E-M5II的操控好很多,各方面都彼此不妨碍,可以用“快捷、灵敏”来形容。对焦绝对可靠且快速,绝对没有E-M5II那样的胡乱选择焦点问题,街头盲拍,多点自动对焦,只要人物在前面,一定是主体人物清晰;E-M5II居然多次自动选择背景清晰,因为背景反差更大,而人物一向不如建筑反差大。“
“日补充:
松下后来出了新机:GX85,机械快门声非常轻微,反应速度更加迅速。。。。。。。。。于是卖掉富士相机(才买一个月),转而买了松下GX85。总之,我更喜欢胶片摄影,数码相机就是平时玩玩,做个街拍补充”
老师的原话怎么看都是表扬GX8,GX85 ,不知道你怎么会理解为一文不值。。
实践去了,不泡论坛了
居住地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区 南夏墅街道
主题帖子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2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0 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21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0 积分
gx8只是太大了点。
星座处女座
居住地北京市 海淀区
主题帖子积分
有心人看我的文章就不会走调儿。还用说吗,当然是GX85。只是新机是不是又要出了?
心民我喜欢和热爱摄影的人交朋友,不和器材迷钻研器材。
星座巨蟹座
居住地山东省 济南市
主题帖子积分
看看这个帖子,兼听则明,谢谢
今天忙了一天,深夜抽时间上来一看,哇!厉害,各色人等轮番上阵,嬉笑怒骂响声震天!
有发片的,有讥笑的,有谴责的,哈哈,老朽开了眼!
楼歪的直接没法看了,还是让我理理,好让初来的看帖有个头绪:
新民老师一个“心民公开说:不必买数码单反相机了!”石破天惊,能发出这样的时代强音不得了,老朽恰巧用单反,仔细看看,感觉事情很有趣,但觉得不以为然,不过这奇葩标题实在让老朽不服,不吐不快就写了这个帖子。
2 我发帖的论点如下:
就像一个武士,你喜欢用剑你就不能说用棍不好,李逵喜欢用板斧,自有他的道理。
摄影水平主要看你的审美观和艺术素养,器材是辅助的。不要把器材看的如此重要。
任何一个品牌的器材总有适合你的配置。
单反笨重,自有单反取景的便捷,快门连拍的速度。我用EF28-300当挂机头,自有小数码得不到的抓拍距离感。
虽然累一些,但远近通吃的便利小数码无法得到。
我对单反成了商业摄影的器材很不以为然,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还是钟情于单反,特别是风光摄影。
一个摄影人,当然喜欢自己的器材能涵盖更多的题材,而不是仅仅为了偷偷的街拍。单反的用途比小数码大的多,说单反无用的说法本身就是罔顾事实,街拍只是我摄影题材里面很小的部分,不要老拿街拍说事。
你用小数码让被摄者毫无察觉,我单反照样能做到,已经举过例子了。
但我用单反做到的小数码绝对做不到!比如拍鸟,小数码和单反比就像手枪和机枪比,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我是就事论事,我的观点:
1 单反比小数码有用,不会被淘汰。
2 街拍小数码能做到的,单反也能做到。
3 单反能做到的,小数码做不到。
4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喜欢小数码我没意见,你说单反没用了我大大的有意见!
我终于明白了,单反无用的原因了:
1 拍人文无反轻便,单反没优势,走人。。。。
2 拍风光,单反比不上大画幅,中画幅,更比不上胶片,单反也得走人!
&&天啊,新民的弟子学了些什么啊?& &这拍照还得准备两套器材,拍风光 单反都拿不出手?您不看看什么年代了? 还一口一个胶片,一口一个大画幅?有几个人用?您调查过吗?
----------------------------------------
为了佐证我的观点,我发了一些图片,不得了了,各种吐槽,各种评论,各种器材参数。。。
我就说了:
论坛里有这么两种人:
1 器材党,对各种器材参数了如指掌,夸夸其谈。
2 对别人的片子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自己就是不上片子,美其名曰:摄影评论家
如果楼上各位跟新民老师就是学了上边的学问,我看还是不学也罢!
大大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毛泽东说:不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是骡子是马看片子说话,新民的学生们,你们不要做器材党和摄影评论家,还是发片子大家看看!
如果没有片子佐证你们的高论,岂不是应了色影无忌里面一句不好听的话:
(自己找吧,删除了)
楼上的新民的学生们,你们找个代表,发20张风光 20张人文,老朽也同样发相同的数量,让新民老师来评判,看看新民的徒弟到底什么水平,如果老朽的片子输了,老朽情愿扔了单反,拜新民老师为师!
如果各位就是愿意做器材党和摄影评论家,老朽自愧不如,从此告退。
------------------------------
这个挑战意味的回帖发了以后,总算有些上图,但不超过五张,说五张就够了,我就不理解了,上20张图很难吗? 各种吐槽,什么井底之蛙&&夏虫语冰之类的。。。何必呢,派个代表,发40张片子,心平气和的让大家看看,我如果技不如人,也让新民老师多收个徒弟,岂不快哉?
可惜,我等不来足够的片子,只等来了各种吐槽,各种指责。。。。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M先生发了五张人文,我也发片凑凑i热闹,既然来趟这趟浑水,就不怕挨砖。
不小心发了三四十张,莫怪罪,谁知道这些年不小心拍多了,。。也是罪过啊。
说实在的我的片子发到这里,真有些做贱自己,做贱自己的片子。丢人了!
各位我走人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要出去拍片了,新民老师,再见了,得罪了。
哈哈,东坡是谁? 能和新民老师比吗?燕雀安知鲲鹏之志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新民之徒们,跟着新民老师好好混! 再见!
1.jpg (36.85 KB, 下载次数: 0)
01:44 上传
2.jpg (44.69 KB, 下载次数: 0)
01:44 上传
3.jpg (26 KB, 下载次数: 0)
01:44 上传
做企业不能栓在企业...总想出来玩玩....http://www.cnsulin.com
星座摩羯座
主题帖子积分
青铜会员, 积分 5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0 积分
青铜会员, 积分 5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0 积分
这个什么***士,怎么随处乱发这些内容呢??太过分了吧~~ 赶紧把他踢出去吧!!!
学摄影找乐!享受过程。
居住地北京市 石景山区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我会狗刨我最牛 于
09:59 编辑
哈,这倒挺像找人挑衅没占到便宜的小孩,撤退前,站在路边狂躁地朝路人乱扔泥巴,吐口水的行为!
听说也一把年纪了,还是搞了多年摄影这种应该是研究美的艺术的人,不该这么行事啊,费解。
倒更像是在搞行为艺术的
星座天蝎座
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
主题帖子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2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0 积分
黄金会员, 积分 2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0 积分
东头西头 发表于
这个什么***士,怎么随处乱发这些内容呢??太过分了吧~~ 赶紧把他踢出去吧!!!
在自己的帖子里怎么搞都可以,毕竟那里是自己的地头。这里的楼主在问心民老师,问的是这几款微单该怎么选,跟他那个帖子八竿子打不着,这样子乱发文字就有点像是捣乱了。
居住地云南省 曲靖市
主题帖子积分
青铜会员, 积分 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0 积分
青铜会员, 积分 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0 积分
timothylyx 发表于
在自己的帖子里怎么搞都可以,毕竟那里是自己的地头。这里的楼主在问心民老师,问的是这几款微单该怎么选 ...
这个基本到老就玩玩相机的水平了,反过来要鼓励赞美他,我们有个摄影群里一个退休的老同志,热情很高,到处拍片,大家从来不说他的片好啊坏的,都是点赞,老了有这个爱好是好事,不用谈摄影艺术&主题:松下9月试用:集大成之作?关于GX85谈谈几个感兴趣的话题[更新完毕]
&[ 主题管理员: 各种浪 ]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首先非常感谢色影无忌论坛和松下公司的这次试用活动,给我这个体验松下新锐机型的机会!
我很早就接触了M43系统,然而真正大量拍摄、堪当主力还是这1年多的事情。究其原因,现在的M43系统相比其他系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画质也达到了我能承受的底线。画质问题见仁见智,但是何为方便,M43又比其他系统方便在哪些地方呢?个人认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携带,即机身+镜头,整套系统轻巧便携;
2.使用体验好,表现为操控舒适,取景对焦快速流程,防抖强大,总之就是很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
3.整套系统完整而又活力,无论机身镜头,有丰富的选择余地。
其中,同属M43系统的松下和奥林巴斯公司又有着整体共通、局部特色鲜明的不同产品线。我目前使用的E-P5,就是看中其强大的5轴防抖功能;镜头选取了松下 7-14,20,35-100 2.8,取其画质上乘、体积小巧。然而其局限也很明显:E-P5的对焦性能平平,使得这些镜头,尤其是35-100的抓拍性能大打折扣;机身防抖效果与焦距成反比,在中长焦段力不从心,然而35-100的镜身防抖性能也一般,使得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这次有幸体验的松下GX85,似乎一次性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
将松下GX85的卖点罗列一下:
去低通16MP传感器
4K(视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4K照片、后对焦等)
新5轴机身防抖+Dual IS(4K录像有效)
新型低振动快门
应该说,这是一部集大成的机型,松下当前的看家本领基本都有了,而且后面3个还是第一次出现,解决了一些长久以来的短板,大大的提升了使用便利度。因此,这篇试用报告将结合其卖点,围绕机身功能、防抖、视频与CMOS表现这几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一一展开。
报告大致分为7个部分:
一、机身与镜头
三、CMOS表现
四、视频及其衍生功能
六、更多样张
下面,让我们来进入主题。
机器是本周三收到的,内容为松下 GX85机身×1,松下 12-60镜头×1,松下 25 1.7镜头×1,松下 35-100 2.8镜头×1。附件是相机肩带和USB充电器+线。
一、机身与镜头
1.外形与操控
这个机身基本上延续了前代,即经典的GX7的设计。正面看,很光滑简练,没有多余的按钮。手柄比较浅。不仅比不上GX8,也小于前辈GX7。
后面看,AF模式拨杆被精简;闪光灯按下按钮弹出。LCD的翻转沿用自GX7,和GX8、G7不同。作为新特性的4K照片功能等直接分配了按键。当然,这个键是FN键,可以分配其他功能。后面这些按键的布局相对GX7、GX8都有变动,而按键手感一般,偏硬,无法在盲操作时分辨出不同的按钮。
EVF比较小巧,规格上是0.7倍,小于GX8,和GX7持平,但不再可调角度。其实0.7是不小的倍数,全副机也就0.7左右,但是用过VF4的0.74倍EVF后,我还是感到这个EVF有点儿小了:正常取景没问题,用超广精确构图时眼睛就很吃力了。
波轮手感还不错,后波轮再往外凸一点就更好了。而且,后波轮按下去的功能也是固定的,曝光补偿/闪光补偿/包围曝光。
另外,机顶的录像键似乎无法分配功能,只能录像/屏蔽两种选择。这应该是故意而为之的,因为这个位置有个FN键的话实在是方便。
产地:福建厦门,国产机身。这个脚架孔有点儿靠前,大概是防止妨碍到翻转屏。
下面来看看USB充电功能。这个功能之方便实在不用多说。值的一提的是提供这功能后,松下大概认为大家都会一直用机身充电,所以传统的座充直接就欠奉了。
但难以理解的是,充电的时候机器是不能开机的,也就是说不能一边连着移动电源,一边通电拍摄
充电器要求很低,5V1A即可,基本上所有充电宝都能兼容。电池容量略低,正常用用还凑合。
综合看起来,这种设计方便了拍摄量较少、希望轻便旅游的用户,而对于高强度拍摄来说则不太适合,要多买电池和座充。
对焦镜组过轻导致特定快门速度下,成像受快门震动影响变模糊,通称“共振现象”,一直是M43系统的顽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松下、奥林巴斯分布推出电子快门、电子前帘等技术,然而它们相对于机械快门又有其他方面的缺陷。这次松下在GX85上试水了一款新型的快门组件,号称通过电磁驱动技术,把震动降低90%,可以基本上消除“共振现象”。
实际效果如何,还要靠广泛的使用才能检验,但就我试用的这短短两周而言,并没有遇到传统共振快门速度内照片模糊的现象。而且,光从声音上听,GX85的快门声非常柔和,即使在博物馆的场合也不显得突兀,用起来非常给人信心。
这里不方便贴视频,感兴趣的色友可以在贴尾的网盘里查看快门拍摄时的视频。
说到包围曝光,常常拍摄风光的色友一定很熟悉。除了曝光量可以包围拍摄外,白平衡、闪光灯EV之类也可以用包围形式拍摄。随着相机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连对焦也可以包围式拍摄!这对于拍摄静物来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当然,松下的这个功能还没有进化到自动合成出成片[1],可能是目前机内处理算法还不够完善吧。当然对我个人来说,景深合成还是手动效果比较有保障,PS自带的合成常常弄出莫名其妙的结果。
这个功能和其他包围拍摄功能统一在一个选项里。值得吐槽的是松下的翻译:“括弧式“……什么鬼
子菜单里可以调整拍摄张数和每次调焦的步进值,还是比较方便的。不过调焦顺序不像曝光包围那样可以调节,固定顺序是:第一张为你当前对焦的地方,然后近-远-近-远这样循环[2]。所以第一张的对焦点尽量选在被摄物与相机距离的中间值。
随手拍了一张出来。镜头是12-60,用步进值5,照片6张合成。值得一提的是12-60似乎微距能力很强,拍这样的片子都不需要专门的微距镜出场了。
注[1]:我拿到手的机身是初始的1.0固件,最新的1.1固件已经增加景深合成功能(Focus Stacking)。具体效果可以参考Richard Wong关于新上市的G80/85的这篇评测:
注[2]:1.1固件里已增强该功能,可以将调焦顺序在远近循环、单方向之间切换。
*DFD对焦、摇拍
虽然之前用单反拍过很多飞机,但限于没有支持摇拍防抖的长焦镜头,一直是用高速快门固定目标的。上周末从博物馆出来,翻看相机时发现防抖模式设置里除了开、关外,还有个仅补偿上下方向的选项。
这不就是“摇拍”模式吗?于是临时起意,在马路边对着来往穿梭的车流试了几张,没想到还真成功了几张。从中挑了两张放在这里。其他还有些自行车、电动车的涉及他人隐私就不放了。这次事先完全无准备,所以仅仅能证明:GX85,它的对焦和防抖能力,可以拍出摇摄片。
注:拍摄器材为GX85+12-60,对焦模式:AF-C,单点(小);驱动模式:连拍(中速);防抖模式:仅补偿上下。图片为ACR转jpeg,除对敏感地方做涂抹外无其他调整。
至于DFD对焦的能力,这次限于时间和机遇,没有特别深入的测试。不过松下这一批的新机,GX8、GX85、G7的DFD对焦能力是类似的,所以这里以G7拍摄的照片来做点简单的说明吧。
DFD对焦可以帮助相机快速确定调教方向,解决了传统反差对焦不知目标方向的缺陷,不过对于目标距离的估算还是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实拍中,焦点会在目标身上前后抽搐,导致连拍时平均4张里有1~2张准确合焦、1张勉强,1张脱焦,特别有规律。这种合焦率对于传统的微单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也具备了一定使用价值,但与业界现有最高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实拍中,配合松下原厂镜头,对于飞机这样的目标并不吃力。
3.12-60镜头
松下的新头,Lumix G Vario 1:3.5-5.6/12-60mm ASPH. Power O.I.S.
35mm焦段等效24-120,支持Dual IS,结合浮动光圈和25cm的最近对焦距离,是非常方便的挂机、旅游头。
这头最短时并不是最广焦段处,而是18~25之间的某处。
伸出来只有一段,感觉容易进灰的样子。
本来我对这种浮动光圈的旅游头是不太感兴趣的,但通过这两周的试用,发现它的出勤率是最高的!原因很简单,它的微距能力很强,无论是棚拍(配合对焦包围),还是野外拍花草虫(配合Dual IS),实在是方便!画质么,不100%放大,还是不错的。不过因为没有防水防尘能力,使用时还是要注意多清洁保养。
4.25/1.7镜头
这镜头上市有短时间了。刚上市时还闹出了个USD99超低价的闹剧,现在价格也很友好。侧面说明其实际定位是与友商的“痰盂”、“人精”类似的。
我对标准焦段用的不多,单反系统里我就没有号称人手一支的50 1.8,这次也用的较少。总的印象:对焦很快,画质不过不失,性价比不错。
5.35-100/2.8镜头
这是松下的大三元之一。其轻巧的体积、水准以上的画质深刻的诠释了M43系统的优点。这个焦段的镜头,在我看来属于平时也许用的不多,但需要家里备一支,关键时刻能顶上去。目前只用来拍摄过飞机,期待接下来能在航展、婚礼等场合大显身手。
1.棚内测试
松下的机身防抖已经发展了3个机身,3个世代,每一次都有提升。GX7上那个初代的机身防抖,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如今的GX85,又提升到了何种地步呢?就照片拍摄的防抖,下面通过室内一个不算严谨的测试来一窥究竟。至于视频防抖,后面会通过一段4K视频来表现。
测试环境与方法:
拍摄对象为一个可可酱瓶子,置于一个简易的拍摄棚。通过调节LED光源来满足不同快门速度的曝光量。机身设置统一为光圈5.6,ISO100(扩展),单次对焦单次拍摄,连续拍摄5次。快门速度设定为-3~-4EV,因为这些快门速度下有一定的成功率;其他更快的快门速度成功率非常高,更低的非常低,就不列出了。
拍摄器材为:机身:松下 GX85;镜头:松下 7-14/4,12-60,25/1.7,35-100/2.8。其中12-60、35-100/2.8支持Dual IS。
测试焦段(等效35mm)为:14mm,24mm,50mm,200mm。其中24mm同时使用7-14/4、12-60拍摄,50mm同时使用25/1.7、12-60拍摄,以分别测试Dual IS和纯机身防抖;14mm用7-14/4拍摄,为纯机身防抖;200mm为35-100/2.8拍摄,为Dual IS。
拍摄全图示意:
以下图示为中心焦点处截图。
14mm f/5.6 ISO100 1/2 机身防抖
24mm f/5.6 ISO100 1/3 Dual IS
24mm f/5.6 ISO100 1/3 机身防抖
50mm f/5.6 ISO100 1/6 Dual IS
50mm f/5.6 ISO100 1/6 机身防抖
200mm f/5.6 ISO100 1/13 Dual IS
初步结论:机身防抖性能不错,大致在3档左右能提供较高成功率;Dual IS没有发现较单独机身防抖有大的提升
2.博物馆实战与对比& & & &
防抖使用的场合,一般是暗光下的风光、静物。试用期间天气一直不理想,所以找了个博物馆,正好同时验证防抖性能和大光比下的动态范围,后者可是很考验CMOS的。
器材方面,我带了GX85单机+7-14/4、25/1.7和12-60。其中12-60光圈过小本不适合这种场合,所以在验证Dual IS时用广角端少量拍了一些;35-100/2.8在这种场合就太长了。虽然没有带E-P5做同场对比,但我曾在另一个博物馆拍过,所以会直接拿类似曝光参数的照片做对比。
先说结论:防抖性能比预期的要好。可以说,只要你携带的不是无防抖的小光圈变焦,GX85的防抖就能满足博物馆这种暗光场合;动态范围与其他16MP的M43机型类似,不好也不差。下面结合具体的图片来一一说明。
注:图片均RAW格式,经ACR转Jpeg,有裁切、高光阴影调整,部分图有变形矫正,部分有降噪,但没有增加锐化。每张图下面有原图地址,自行打开查看,可以通过阴影部分来观察动态表现。
注2:部分图片有部分区域模糊,部分区域清晰,这似乎是5轴防抖的特性:在靠近防抖极限的快门速度附近时,即使成功也只能保证焦点处清晰。之前在E-P5上观察到这个特性,这次试用发现GX85也是类似的。
使用7-14/4时,1/6秒时成功率接近100%
1/4秒时成功率过半
1/3秒低于50%,要多次尝试
1/2秒属于要撞大运的,反正这次我没撞出来。作为对比,E-P5的1/3还是成功率很高的,1/2要多试试:
1s,撞了近5张才出来。
使用25/1.7时,虽说机身防抖的效果会随焦距增加而降低,但在25mm这个焦段表现的并不明显。
1/5秒也有不错的成功率
不过,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虽然1/5秒有大概50%的成功率,但是更快的1/8秒,1/13秒也经常糊,到了1/15秒才能保证近100%成功率,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个例。
最后说说Dual IS。实际上比单机身防抖还是有效果的,当然这里没带E-P5,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镜头自己的防抖提供了多大的贡献。总之我们直接看效果:
1/4秒基本不失败
1/3秒也有很高成功率
可见还是有所提升的。这里也希望松下在更新7-14/4时,能增加镜头防抖,这样和机身组成Dual IS,就能抗衡友商新一代5轴防抖了。
三、CMOS表现
本来并没有这个环节。因为我认为同一技术水平、同一像素密度的CMOS,基本上高感光性能是类似的。有色友提出要求,我就简单弄了一个。
拍摄环境和方法:
对比机型为松下GX85和奥林巴斯E-P5,镜头均使用松下25/1.7,光圈F4,快门1/160s。感光度范围从ISO100(扩展)~ISO1600,间隔1EV。调整LED光源,使光照度于不同ISO对应的曝光量相吻合。同一照度下两机先后拍摄,然后再调整光源至下一个ISO。
拍摄对象和选取的截图范围如图所示:
局部对比图:
高感效果见仁见智,个人不做评论。
动态能力主要是用来对付大光比场合的。现代CMOS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高光恢复/阴影提亮能力,结合包围曝光,可以部分替代渐变中灰镜等前期手段。而动态能力则决定了CMOS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复/提亮,同时不至过于损失画质。可以说,动态范围越广,需要包围曝光的数量就越少,后期处理起来就越便捷/成功率高。
目前大部分CMOS型号设计上偏重原生ISO的动态能力,而且是偏向阴影提亮方向的,即高光恢复能力不如阴影提亮能力。所以,拍摄时要注意宁欠勿过,保护高光。下面贴提亮前后的原图供大家参考。
注:以下样片均由RAW格式经ACR转Jpeg,仅作高光/暗部调整。细节部分右键查看大图。
*场景1:室内(布光不均)
*场景2:烈日下
*场景3:日落时分
作为对比,使用正负1EV共3张作HDR的效果如下(有调整色温):
效果如何,大家自可和手中的器材/心中的理想相比较。另外,其他样片也有很多是调整过暗部的,可以通过查看原图来参考其效果。
四、视频及其衍生功能
松下的M43微单一向以视频性能著称,GH4是首个能拍4K的M43机身。现在这些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到其他机身上,比如GX85,也是可以拍摄4K@25P的。
不仅如此,依靠这种处理能力,松下开发出了诸多有趣的功能,比如:仿照光场相机功能的“后对焦”、4K照片拍摄等等,其实质就是以类似录像的方式,接近30fps的速度短时间内连拍。当然,这几种功能在CMOS采样方式上略有不同,虽然最后成片都是800W像素左右(这也是目前松下M43处理能力的上限),但视角、长宽比是不同的。其中,视频由于是16:9的长宽比,所以其分辨率为;而4K照片和后对焦功能则先保存为MP4格式的视频,再从中选择满意的帧保存为Jpeg图片,其分辨率为,4:3。另外,4K视频的截图是没有Exif信息的,而4K照片则有。下面通过视频截图一一说明。
GX85可以拍摄4K@25P、4K@24P,码率100Mbps的视频。因为是非冗余传感器,加上并没有用满整个传感器的像素,拍出来的视角有一定的损失。另外,拍摄4k视频时处理器负载很重,此时的自动对焦速度相比拍照、1080P录像时有显著的下降。当然,松下在说明书里对此的解释是“为了确保高精确度聚焦,降低自动聚焦速度拍摄 4K照片。可能难以用自动聚焦对被摄物体聚焦,但这并非故障。”
本人不太拍摄视频,今天趁着久违的太阳拍了一些花草、昆虫。总的感受:防抖比较有效,手持拍摄效果也可以接受;自动对焦有点儿勉强,要求高的话最好手动。下面是几段视频的部分截图: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美丽而稍纵即逝的瞬间,比如婴儿的表情、鸟类和昆虫起飞等。这个功能即是通过4K分辨率下高达30fps的连拍速度来帮助你抓拍这些瞬间的。今天我就尝试着去捕捉昆虫起飞的瞬间,无奈活泼乱飞的拍不到;能拍到的都懒懒的不肯飞。一点技巧:按快门之前先对好焦,特别是像昆虫之类比较微小的对象,最好用精细点对焦。4K连拍期间相机会尝试对焦,但不要指望太多。下面是一些截图:
模仿光场相机的一个功能,实质是让镜头对焦行程从最近到无限远都走一遍,在过程中以4K@30fps的分辨率高速连拍。所以在此过程中画面最好保持静止,否则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地方。下面举个例子:
虽然说这个功能对于风景拍摄的全景深合成是及其方便的功能,但限于其Jpeg的格式,还是无法在严肃的拍摄中使用。
短短的两周试用转眼就过去了。应该说GX85总体上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它的外形很简练,整体很轻巧,便携,而且旁轴式的外观比较不惹眼,配合电子快门、USB充电,很适合随身街拍、轻便旅游。
其对焦非常迅速,精准,让人信赖,可以说彻底解放了我的松下镜头。
机身虽轻小,但操控方面还算趁手,双拨轮配合机身和屏幕的FN按钮,常用的参数都可以快速调节;触屏AF面板则释放了四个方向键,让他们安心做功能键,所以基本上不需要进菜单。
新型电磁快门让快门声变得非常轻柔,即使是博物馆之类需要安静的场合也不显得突兀。而且这两周的试用,近千张照片,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共振模糊,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机械快门,间接的也就解放了闪光灯的使用!
机身防抖则达到了实用的地步,配合Dual IS可以和奥巴第一代五轴媲美,而且拍摄4K视频时也可使用,大大提升了视频拍摄的便利性。这下再不用为了松下一堆无防抖的镜头而专门准备一台奥巴的机身了,出门旅游一台机身包打全场。
另外一个惊喜,就是GX85的连拍缓存很深,使用高速连拍(8FPS)可以达到50+的RAW!中速(LIVE VIEW+AF-C,6FPS)还不止,基本上连拍时不怎么需要担心卡壳。作为对比,之前用过的G7只能中速连拍不到20张RAW,可见GX85的定位比我想象的要高的多。
虽然有上述这些优点,但GX85在我心中远非完美。它也有一些,或者说是松下机身共有的一些地方,影响拍摄感受,有待提高。
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回放时的放大功能。松下机身上至GH4,下至最新的GX85,放大功能没有专门的快捷键,需要用触摸屏,或者转后波轮。操作麻烦些也罢,关键是没有提供100%看图的功能,这就很难受了。根据我的E-P5的经验,16MP图片100%看图的放大倍数是大约7倍,但松下直接从4倍跳到8倍。从G7到GX85,实际拍下来感受就是4倍放大无法判断细微的模糊、抖动;8倍则无论实际如何一律是糊的。这个问题导致每次拍摄时都得多拍几张回去挑选,严重影响拍摄心情和后期效率。
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是我这台试用机的个体差异:触摸屏在作为AF选择面板时灵敏度不足,或者说“不够跟手”。本来用触摸屏来选AF点是非常方便快捷的,在OFFSET模式下,眼不离取景器时用大拇指轻轻一拧,即可以瞬间定位视野中任何位置,比什么方向键、摇杆之类快捷多了。至少之前在G7上感受如此。没想到这个GX85的屏幕居然偶尔会凝涩,要多拧一下,比较影响操作感受。
接着是USB充电。这个功能初衷是好的,外出旅行可以少一个专用充电器,如果有充电宝也能应急。但是充电过程中无法开机使用、开机即停止充电的设计有点违背了初衷,一旦在户外电量告急,将不得不停止拍摄进行充电,到头来还是需要配额外的电池/座充。
一个小的不足,局限于松下目前的CMOS、处理器,当作重要卖点的4K视频拍摄时,AF能力相对孱弱,部分限制了其使用场合。
最后就是这块CMOS,很显然和奥林巴斯E-P5上的不是同一款,身为去低通的新机,其表现也没有体现出时代、技术的进展。而且,与奥巴通过拓展ISO LOW来降低噪点、增加图片细腻度不同,松下这个拓展ISO似乎只是方便使用更高快门的,在噪点、细节上和原生的ISO200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区别。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后期的工作量。
尽管有上述种种不足,但瑕不掩瑜,GX85仍然是一台精致、使用方便的相机。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参数,引人注目的新型CMOS,但也找不出其他产品那样明显的缺陷,是一台看似平庸实则全能的相机,不折不扣的集大成者。它的出现体现了松下对于其M43机身的新思路,即在突出优势、差异化细分市场的同时,尽力弥补自身短处,消除阻止潜在客户的“痛脚”;不同层次产品,不再以功能来区别,而是用性能来区分。这种思路在G7的后续机型——刚刚发布的G80/85身上也所体现。希望松下能再接再厉,巩固视频、对焦等已有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修正种种影响拍摄体验的小瑕疵,相信Lumix微单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将更上一层楼!
六、更多样张
上述截图的视频以及其他一些样片的RAW文件下载:
密码:q8j5
本帖最后由 各种浪 于
08:22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7954&&回帖:61 &&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6年07月
继续关注楼主的使用报告,最好再做一个GX85与EP5的ISO对比,看看进步如何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首先,是这部机器本身,以及配套的新头,12-60。
这个机身基本上延续了前代,即经典的GX7的设计。明显的变动:EVF取景器缩水,不再可调角度;AE-Lock有简化;闪光灯按下按钮弹出;手柄略缩小。个人来讲,腰平取景更喜欢用LCD,EVF改成固定式减小了体积,机器更便携,所以我喜欢这个改动。AE-Lock简化了有点蛋疼,得额外浪费一个FN键。手柄虽说小,但是握持感还可以,可能是我被E-P5的那个可怜手柄虐惯了
相应的,作为新特性的4K照片功能等直接分别了按键。当然,这个键是FN键,可以分配其他功能。另外,机顶的录像键似乎无法分配功能,只能录像/屏蔽两种选择。这应该是故意而为之的,因为这个位置有个FN键的话实在是方便。顺便一提,前波轮手感不错,后面的也还可以,但要是更凸出些就好了。而且,后波轮按下去后的功能也是固定的,曝光补偿/闪光补偿/包围曝光。
下面来看看USB充电功能。这个功能之方便实在不用多说。值的一提的是提供这功能后,松下大概认为大家都会一直用机身充电,所以传统的座充直接就欠奉了。但难以理解的是,充电的时候机器是不能开机的,一开机似乎就停止充电?
充电器要求很低,5V1A即可,基本上所有充电宝都能兼容。电池容量略低,正常用用还凑合。
产地:福建厦门,国产机身
接着是松下的新头,12-60。这头大概定位是旅游头?浮动光圈,画质看坛里前面试用的色友评价一般般,还没有亲自去测试。
这头最短时并不是最广焦段处,而是18~25之间的某处。
伸出来只有一段,感觉容易进灰的样子。
以及另外两头,都是上市一段时间的旧头,就不一一展示了。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肥仔kid 发表于
继续关注楼主的使用报告,最好再做一个GX85与EP5的ISO对比,看看进步如何好的,明天看看有没有空弄一个
泡网分: 1.556
帖子: 1481
注册: 2015年09月
各种浪 发表于
好的,明天看看有没有空弄一个有空传个35-100 f2.8的4K视频吧
泡网分: 2.077
帖子: 1390
注册: 2010年05月
松下也有机身防抖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48
注册: 2008年08月
也就是说这货虽然可以用移动电源充电,但是充电时候不能开机?
泡网分: 2.153
帖子: 2074
注册: 2015年03月
auric 发表于
也就是说这货虽然可以用移动电源充电,但是充电时候不能开机?对 所以不能挂电源工作,只能关机充电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areuok 发表于
有空传个35-100 f2.8的4K视频吧看情况吧,周末要加班,而且这两天似乎天气不太好,雾蒙蒙的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lingod 发表于
松下也有机身防抖了?GX7开始就有了,然后是GX8,可以和镜身防抖联动;现在GX85是提升了机身防抖的性能,而且视频拍摄时也有效。今天晚上我会弄个防抖性能方面的理论测试。
泡网分: 0.053
注册: 2014年11月
虽然论坛里已经有对12-60的评测,反响平平,但焦段很棒,用料也挺好,希望可以多在天晴朗的室外拍一些样片。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6年07月
各种浪 发表于
看情况吧,周末要加班,而且这两天似乎天气不太好,雾蒙蒙的...你能对GX85的EVF做个总结吗?你的EP5有没有VF4,对比GX85如何?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编辑于: 14:47:22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肥仔kid 发表于
你能对GX85的EVF做个总结吗?你的EP5有没有VF4,对比GX85如何?这部分如有时间后面也写一部分。初步感受:尺寸有点小,视角边缘不太舒服(我带眼镜),流畅度持平。或者说,和松下另一个机型,G7上的取景器非常类似。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其二,防抖
松下的机身防抖已经发展了3个机身,3个世代,每一次都有提升。GX7上那个初代的机身防抖,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如今的GX85,又提升到了何种地步呢?就照片拍摄的防抖,下面通过室内一个不算严谨的测试来一窥究竟。至于视频防抖,后面会通过一段4K视频来表现。
测试环境与方法:
拍摄对象为一个可可酱瓶子,置于一个简易的拍摄棚。通过调节LED光源来满足不同快门速度的曝光量。机身设置统一为光圈5.6,ISO100(扩展),单次对焦单次拍摄,连续拍摄5次。快门速度设定为-3~-4EV,因为这些快门速度下有一定的成功率;其他更快的快门速度成功率非常高,更低的非常低,就不列出了。
拍摄器材为:机身:松下 GX85;镜头:松下 7-14/4,12-60,25/1.7,35-100/2.8。其中12-60、35-100/2.8支持Dual IS。
测试焦段(等效35mm)为:14mm,24mm,50mm,200mm。其中24mm同时使用7-14/4、12-60拍摄,50mm同时使用25/1.7、12-60拍摄,以分别测试Dual IS和纯机身防抖;14mm用7-14/4拍摄,为纯机身防抖;200mm为35-100/2.8拍摄,为Dual IS。
拍摄全图示意:
以下图示为中心焦点处截图。
14mm f/5.6 ISO100 1/2 机身防抖
24mm f/5.6 ISO100 1/3 Dual IS
24mm f/5.6 ISO100 1/3 机身防抖
50mm f/5.6 ISO100 1/6 Dual IS
50mm f/5.6 ISO100 1/6 机身防抖
200mm f/5.6 ISO100 1/13 Dual IS
初步结论:机身防抖性能不错,大致在3档左右能提供较高成功率;Dual IS没有发现较单独机身防抖有大的提升。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太严谨的测试,拍摄距离也比较近,实际拍摄时可能会略有不同。后面我将在实拍样片里提供一些考验防抖性能的场景。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肥仔kid 发表于
继续关注楼主的使用报告,最好再做一个GX85与EP5的ISO对比,看看进步如何插一个ISO对比
本来并没有这个环节。因为我认为同一技术水平、同一像素密度的CMOS,基本上高感光性能是类似的。有色友提出要求,我就简单弄了一个。
拍摄环境和方法:
对比机型为松下GX85和奥林巴斯E-P5,镜头均使用松下25/1.7,光圈F4,快门1/160s。感光度范围从ISO100(扩展)~ISO1600,间隔1EV。调整LED光源,使光照度于不同ISO对应的曝光量相吻合。同一照度下两机先后拍摄,然后再调整光源至下一个ISO。
拍摄对象和选取的截图范围如图所示:
局部对比图:
高感效果见仁见智,个人不做评论。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今天天气仍然不好,所以决定以室内拍摄为主。找了个博物馆,正好同时验证防抖性能和大光比下的动态范围,后者可是很考验CMOS的。
器材方面,我带了GX85单机+7-14/4、25/1.7和12-60。其中12-60光圈过小本不适合这种场合,所以在验证Dual IS时用广角端少量拍了一些;35-100/2.8在这种场合就太长了。虽然没有带E-P5做同场对比,但我曾在另一个博物馆拍过,所以会直接拿类似曝光参数的照片做对比。
先说结论:防抖性能比预期的要好。可以说,只要你携带的不是无防抖的小光圈变焦,GX85的防抖就能满足博物馆这种暗光场合;动态范围与其他16MP的M43机型类似,不好也不差。下面结合具体的图片来一一说明。
注:图片均RAW格式,经ACR转Jpeg,有裁切、高光阴影调整,部分图有变形矫正,部分有降噪,但没有增加锐化。每张图下面有原图地址,自行打开查看,可以通过阴影部分来观察动态表现。
注2:部分图片有部分区域模糊,部分区域清晰,这似乎是5轴防抖的特性:在靠近防抖极限的快门速度附近时,即使成功也只能保证焦点处清晰。之前在E-P5上观察到这个特性,这次试用发现GX85也是类似的。
使用7-14/4时,1/6秒时成功率接近100%
1/4秒时成功率过半
1/3秒低于50%,要多次尝试
1/2秒属于要撞大运的,反正这次我没撞出来。作为对比,E-P5的1/3还是成功率很高的,1/2要多试试:
1s,撞了近5张才出来。
使用25/1.7时,虽说机身防抖的效果会随焦距增加而降低,但在25mm这个焦段表现的并不明显。
1/5秒也有不错的成功率
不过,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虽然1/5秒有大概50%的成功率,但是更快的1/8秒,1/13秒也经常糊,到了1/15秒才能保证近100%成功率,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个例。
最后说说Dual IS。实际上比单机身防抖还是有效果的,当然这里没带E-P5,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镜头自己的防抖提供了多大的贡献。总之我们直接看效果:
1/4秒基本不失败
1/3秒也有很高成功率
可见还是有所提升的。这里也希望松下在更新7-14/4时,能增加镜头防抖,这样和机身组成Dual IS,就能抗衡友商新一代5轴防抖了。
本帖最后由 各种浪 于
23:35 编辑
泡网分: 6.006
帖子: 1847
注册: 2011年01月
怎么没人对这机器有兴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owenozx 发表于
怎么没人对这机器有兴趣?这机器没有新的20MP传感器,所推出的新特性都是属于查漏补缺的,上手后用着比较舒服,但不吸引眼球。
M43现在总体用户数量少,重视性价比的用户在用着旧机和入门机,这机器价位偏高;发烧友们在使用和研究GX8、Pen-F之类新贵,这机器太平凡,看不上眼。而且,同价位面临着友商E-M10II、清仓的E-M1竞争也是不争事实。
泡网分: 6.006
帖子: 1847
注册: 2011年01月
各种浪 发表于
这机器没有新的20MP传感器,所推出的新特性都是属于查漏补缺的,上手后用着比较舒服,但不吸引眼球。
M43现在总体用户数量少,重视性价比的用户在用着旧机和入门机,这机器价位偏高;发烧友们在使用和研究GX8、Pen-F之类新贵,这机器太平凡,看不上眼。而且,同价位面临着友商E-M10II、清仓的E-M1竞争也是不争事实。有拍娃需求,正打算从GF2升级到85+14140II,等降价中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owenozx 发表于
有拍娃需求,正打算从GF2升级到85+14140II,等降价中很快GH5和G80(?)就要发布了,到时候估计会有价格调整。毕竟现在GX8、GX85和G7已经拥有类似GH4的功能了,是目前松下最好的技术;GH5会增加新的看家卖点(6K,更强的对焦等等),这样现在的东西就没那么稀罕了。而且,G80(?)如果也加入5轴防抖的话,也是很有吸引力的,G系列一向性价比突出。
泡网分: 6.006
帖子: 1847
注册: 2011年01月
各种浪 发表于
很快GH5和G80(?)就要发布了,到时候估计会有价格调整。毕竟现在GX8、GX85和G7已经拥有类似GH4的功能了,是目前松下最好的技...那就好,期待85跳水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下面是一些没有事先计划的内容,属于想到哪写到哪,后面有空再总结。
虽然之前用单反拍过很多飞机,但限于没有支持摇拍防抖的长焦镜头,一直是用高速快门固定目标的。上周末从博物馆出来,翻看相机时发现防抖模式设置里除了开、关外,还有个仅补偿上下方向的选项。
这不就是“摇拍”模式吗?于是临时起意,在马路边对着来往穿梭的车流试了几张,没想到还真成功了几张。从中挑了两张放在这里。其他还有些自行车、电动车的涉及他人隐私就不放了。这次事先完全无准备,所以仅仅能证明:GX85,它的对焦和防抖能力,可以拍出摇摄片。
注:拍摄器材为GX85+12-60,对焦模式:AF-C,单点(小);驱动模式:连拍(中速);防抖模式:仅补偿上下。图片为ACR转jpeg,除对敏感地方做涂抹外无其他调整。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2、对焦包围
说到包围曝光,常常拍摄风光的色友一定很熟悉。除了曝光量可以包围拍摄外,白平衡、闪光灯EV之类也可以用包围形式拍摄。随着相机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连对焦也可以包围式拍摄!这对于拍摄静物来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当然,松下的这个功能还没有进化到自动合成出成片,可能是目前机内处理算法还不够完善吧。当然对我个人来说,景深合成还是手动效果比较有保障,PS自带的合成常常弄出莫名其妙的结果。
这个功能和其他包围拍摄功能统一在一个选项里。值得吐槽的是松下的翻译:“括弧式“……什么鬼
子菜单里可以调整拍摄张数和每次调焦的步进值,还是比较方便的。不过调教顺序不像曝光包围那样可以调节,固定顺序是:第一张为你当前对焦的地方,然后近-远-近-远这样循环。所以第一张的对焦点尽量选在被摄物与相机距离的中间值。
随手拍了一张出来。镜头是12-60,用步进值5,照片6张合成。值得一提的是12-60似乎微距能力很强,拍这样的片子都不需要专门的微距镜出场了。
当然,我们知道隔壁友商有对焦包围后直接合出成片的功能,其效果如何,有用过的色友不妨分享分享!
泡网分: 6.357
注册: 2013年06月
谢谢分享使用体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3、视频,及其衍生功能
松下的M43微单一向以视频性能著称,GH4是首个能拍4K的M43机身。现在这些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到其他机身上,比如GX85,也是可以拍摄4K@25P的。
不仅如此,依靠这种处理能力,松下开发出了诸多有趣的功能,比如:仿照光场相机功能的“后对焦”、4K照片拍摄等等,其实质就是以类似录像的方式,接近30fps的速度短时间内连拍。当然,这几种功能在CMOS采样方式上略有不同,虽然最后成片都是800W像素左右(这也是目前松下M43处理能力的上限),但视角、长宽比是不同的。其中,视频由于是16:9的长宽比,所以其分辨率为;而4K照片和后对焦功能则先保存为MP4格式的视频,再从中选择满意的帧保存为Jpeg图片,其分辨率为,4:3。另外,4K视频的截图是没有Exif信息的,而4K照片则有。下面通过视频截图一一说明。
GX85可以拍摄4K@25P、4K@24P,码率100Mbps的视频。因为是非冗余传感器,加上并没有用满整个传感器的像素,拍出来的视角有一定的损失。另外,拍摄4k视频时处理器负载很重,此时的自动对焦速度相比拍照、1080P录像时有显著的下降。当然,松下在说明书里对此的解释是“为了确保高精确度聚焦,降低自动聚焦速度拍摄 4K照片。可能难以用自动聚焦对被摄物体聚焦,但这并非故障。”
本人不太拍摄视频,今天趁着久违的太阳拍了一些花草、昆虫。总的感受:防抖比较有效,手持拍摄效果也可以接受;自动对焦有点儿勉强,要求高的话最好手动。下面是几段视频的部分截图: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美丽而稍纵即逝的瞬间,比如婴儿的表情、鸟类和昆虫起飞等。这个功能即是通过4K分辨率下高达30fps的连拍速度来帮助你抓拍这些瞬间的。今天我就尝试着去捕捉昆虫起飞的瞬间,无奈活泼乱飞的拍不到;能拍到的都懒懒的不肯飞。一点技巧:按快门之前先对好焦,特别是像昆虫之类比较微小的对象,最好用精细点对焦。4K连拍期间相机会尝试对焦,但不要指望太多。下面是一些截图:
模仿光场相机的一个功能,实质是让镜头对焦行程从最近到无限远都走一遍,在过程中以4K@30fps的分辨率高速连拍。所以在此过程中画面最好保持静止,否则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地方。下面举个例子:
虽然说这个功能对于风景拍摄的全景深合成是及其方便的功能,但限于其Jpeg的格式,还是无法在严肃的拍摄中使用。
最后,上述截图的视频以及其他一些样片的RAW文件下载: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shszvvc 发表于
谢谢分享使用体会!客气了!其实还没写完,时间有限,写到哪是哪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中秋节,怎么能不拍月亮呢?虽然直到今天晚上才能看见月亮……
没大炮,反正是要大量裁切的,干脆弄个桌面壁纸的尺寸。小的1080P,大的2K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今天终于找到机会,匆匆拍了两张比较能反映动态能力的片子。片子放这,结论回头再说。
泡网分: 8.971
注册: 2011年05月
断断续续总算暂告一段落了。报告已集中编辑到首贴,下面的帖子删不掉,大家就无视吧。
泡网分: 2.514
帖子: 1670
注册: 2009年07月
各种浪 发表于
首先非常感谢色影无忌论坛和松下公司的这次试用活动,给我这个体验松下新锐机型的机会!
我很早就接触了M43系统,然而真正大...楼主试用很仔细,表述也很详细,是个很负责任的试用者。对我等潜在用户的购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
网站投诉举报电话: | 网站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下洗衣机全国维修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