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圆润的伪装成资深波本威士忌忌爱好者只需要6个步

威士忌收藏讲究年份还是酒桶_奢侈私享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威士忌收藏讲究年份还是酒桶
22年麦卡伦1989年蒸馏2011年装瓶产自思贝地区
springbank单一麦芽威士忌
威士忌酒杯肚大杯口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璨&&实习生 程诚
  “威士忌”一词,意为“生命之水”。古代居住在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的塞尔特人发明了威士忌,当地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纯饮这种烈酒。
  酒桶里每年大概会蒸发掉4%的酒,蒸发过程就等于浓缩了酒的精华,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酒液的储存方式也是构成威士忌高价的原因。因为酿酒期间要占用很大的地方,酒储藏得越多,占地越大,年份越长,酒越贵。威士忌昂贵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原料和水上,还体现在酿酒用到的橡木桶上。
  那么,在收藏和鉴赏威士忌时,应该注重哪些因素?是否年份越长酒越好?是否使用法国知名酒庄橡木桶酿出的酒更值得收藏?
  1威士忌不一定都价高
  赵利平:威士忌是苏格兰人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之一。用粮食、谷物蒸馏出来形成酒精,放在木桶勾兑并达到40°以上的酒精产品就叫威士忌。那么威士忌的产区有哪些?消费市场集中在哪些国家?
  蔡昊:和葡萄酒一样,威士忌也有多个产区,包括苏格兰和爱尔兰等。苏格兰本地有几大产区,大多是以麦芽为原料,可分为思贝区(Speyside)、高地(Highland)、低地(Lowland)、艾雷岛(Islay)。苏格兰之外,又一大产区是北美,北美产区主要以黑麦、玉米、土豆为原料。新兴的还有东方区,主要是日本。根据原料,威士忌还可划分为单一麦芽威士忌、纯麦威士忌、调和威士忌、谷物类威士忌。
  全世界60%的威士忌产量都来自苏格兰,而世界最大的消费地区是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接着是欧洲。中国市场看起来欣欣向荣,但还没排上名次。而且中国威士忌是随着夜场文化被引进,被定义为“灌醉自己的酒”,一般兑冰、兑绿茶、兑碳酸饮料喝,实际上威士忌的文化被扭曲了,缺少了文化的沉淀。每款威士忌都有他自己的特性,饮用时搭配菜肴口感更佳。
  赵利平:国内许多人刚开始接触威士忌,他们被威士忌独特的个性所吸引,但怎么喝,从什么品牌开始喝却不甚了解。
  蔡昊:在我看来,还是从比较有代表性的思贝地区开始,然后到高地,再到低地,最后到艾雷岛。其实思贝地区是高地的一个中心低谷地区,河谷旁边建了很多酒厂,决定威士忌口感的最大因素是水源,水好做出来的酒就好。许多品牌都是从思贝地区出来的,而且酒厂多,价格相对合理。
  高地与思贝区威士忌的区别在于,高地纬度比较高,同一酒精度的威士忌喝起来会相对烈一点。而低地酒厂不多,也是一独立产区,一般威士忌以1-2次蒸馏为主,最多两次半,但低地的号称为3次蒸馏,因为低地的水质没有高地的好,以多次蒸馏酒醇为卖点。
  最后就是艾雷岛。艾雷岛的酒最大特色是有丰厚的泥煤味(Smoky),被称为“口味最重的酒”,因为当地酒厂用由几千万年前海藻沉淀炭化形成的泥炭来烘焙麦芽,而赋予麦芽浓重的烟熏口感。
  林畅:而在东方区,日本是领头羊,它的纬度和苏格兰差不多,整个地质条件亦不错,水质好。比如日本很出名的牌子“白州”,它有个非常稳定的水源,呈碱性,水质非常好,是世界上唯一用纯软水酿造的威士忌,因此口感非常绵滑,清香味很浓,像早晨起来在森林散步的气息一样。即使是12年版本亦很好,加一块冰可以更好释放它青苹果的香气。
  赵利平:威士忌是个非常有性价比、有个性、有欣赏空间的酒,但相比白兰地,中国对威士忌了解不够,市场推广也不够,充斥市场的大多是大路货,好货色不容易买到。
  林畅:我觉得是市场推广的问题。白兰地的马爹利(Martell)、轩尼诗(Hennessy)等牌子在中国已耕耘多年,又据说针对咱们中国人口味酿造,因而出现所谓中国版本的说法,会加一些焦糖红,使得酒看起来更呈铜红色,喝起来更醇更圆润一些。而威士忌,特别是大多数单一麦芽威士忌,目前仍保持其一贯风格,初喝者可能有些不习惯,庄主亦不大搞市场营销,但我对这些能坚持风格者充满信心,时间会证明这一点的。
  2年份老不一定有劲道
  赵利平:一般来说,年限越长的酒口感越醇,威士忌也是这样吗?
  蔡昊:不同于中国烈酒,威士忌是用橡木桶陈年,木桶赋予其多层次的香味;而中国烈酒多用陶罐、瓦罐等陈年,越放越“醇”。威士忌比较稳定的味道还是产生在12-25年之间的。我们常说“double&the&age”即双倍的年龄,如果喝12年的酒,就相当于和一个24岁的男人对话;如果是15年的,那就是30岁的男人,喝20-25年的酒就是跟40-50岁的男人对话,最有劲道。若是到30年,就等于和60岁的男人对话,开始有点寡味了。
  林畅:其实威士忌是一个非常适合咱们中国人的酒。现在很多人还不习惯葡萄酒的酸度和“单宁”,而且我们的饮食里很多酸甜味的食物,拿葡萄酒来配很困难。相反,我们中国本来就有悠久的烈酒文化,因此很容易欣赏到威士忌的复杂香气。
  从喝的角度来看,我觉得15-18年是最好的状态,一款酒要从它的特征、特质去欣赏它,威士忌的吸引力在于其香气和口感冲击力。年份太短,喝起来就会缺乏平衡感,但酒过了25年以后,喝起来不够劲道,它的酒精度缩减以后反而带不出香气。
  我拿过一瓶30年的威士忌送老朋友,我很有诚意的,但是后来他问我这酒是不是有问题,比平时喝的(年份较低的)缺少一种劲道,所以威士忌并不是越老越好。
  3收藏威士忌最讲究什么?
  赵利平:2009年,北京第一次拍卖威士忌,是北京永乐和佳士得拍的一瓶35年的百龄坛,全球只有15瓶,拍了12888美元。这几年世界上拍卖酒的也多了,钟情威士忌的人的说法是好年份、好品牌“抢到就等于赚到”。那么,收藏威士忌最讲究什么?
  林畅:从升值角度说,我觉得首先要看品牌。苏格兰气候变化不大,大家起跑线差不多,威士忌不同于葡萄酒,若是某一年葡萄收成不好,知名酒庄会有大量的人工来采摘葡萄,酿酒设备、成本、人力相差很远,但就麦芽来说,好坏年份相差不会太大。所以威士忌收藏还是看品牌,一些偏门酒庄的酒也可以收藏,但升值要等一段时间,毕竟市场认知度不高。
  蔡昊:如果是作为自己收藏鉴赏的,那么要先辨别外包装是OB(Original&bottling,酒厂原厂所装瓶出来的酒)还是IB(Independent&bottling,由独立的装瓶厂所装瓶出来的酒),苏格兰威士忌有两大包装,即OB和IB。
  IB就像一个独立酒商,从蒸馏厂买回酒液独立装瓶。我们经常遇到麦卡伦酒有不同的包装。10年或20年前,IB可能会比OB卖得便宜一点,但现在不一定了,有些绝版IB甚至比OB贵。
  然后看是否是年份酒,一般酒瓶上有两个年份。例如,一个是装瓶年份,另一个是蒸馏年份,两个相减就知道这瓶酒的年龄。
  例如,标有“1970”年份的酒,说明这是个特别的年份,酒厂每年都会出一些年份酒。这就产生另一种分类,年份酒、特定蒸馏年份的酒、没年份酒。为什么一瓶酒1970年蒸馏,1988年装瓶的酒不直接标上18年就好了呢?因为酒厂在装酒时,会觉得某一年份的酒装出来不错,那么就打上“Vintage”,说明是年份系列。从收藏价值来说,同一年份的酒,标有蒸馏年份和装瓶年份的酒比只标了“年龄”的酒要贵一些。比如一瓶酒里只有1970年制造的酒,表明其更稀少更有价值,又叫单一桶“Single&Vintage”。
  单一桶的就像一个没有化妆没有打扮的女人,有它独到的味道。现在市场上单一桶的酒很多,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玩这种东西,就多做些单桶的。单桶粘稠度、酒精度都比较高,不兑任何东西,喝的就是原汁原味。
  而一瓶只标了年份的酒,可能是多种酒勾兑而成的。例如,酒标标着“18”,只说明酒在木桶里待了18年,但是蒸馏年份不确定,可能是不同蒸馏年份的酒兑在一起。还有可能兑了20年、30年、50年不同年份的酒,但最低的含量最大仍是18年的酒。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稀少、有历史、有文化而且出自名厂的威士忌价值很大,买一瓶少一瓶。还可以考虑收藏一些高年份的、限量版的。
  4如何鉴定好酒和劣酒?
  赵利平:随着国内对威士忌的认识和认可逐步升温,许多人对葡萄酒还有些认知,但是对威士忌知之甚少,如何鉴定好酒和劣酒?
  蔡昊:首先是口感很柔顺,没有刺激感。好酒在香气方面都会呈现很多方面的变化,可分拆性香味越多的酒越好闻。喝威士忌的时候,有甜的感觉,但它里面没有糖,这是很伟大的事情,没办法解释。
  品威士忌还要注意几个点,一是酒的油腻感,即浓稠度,过油就会有油腻味,不油就只有酒精味,要把握油腻和酒精的平衡;还有麦香和桶香的平衡,现在很多低年份的酒麦香和桶香都出不来,只有酒精和一点芳香的味道。
  林畅:威士忌讲究口感的丰富度和香气的层次感及弹性。威士忌对人味觉的冲击比葡萄酒要强很多,个人认为,越好的威士忌喝起来越感觉酒精度越低,道理与茅台一样。老蔡刚刚提到的可分拆性,可以这么理解,如我们刚刚喝的那杯,刚喝到嘴里有点蜂蜜的味道,鼻腔里也有种茉莉花的香气。各种香气都能在不同时段让人感受到,这就叫香气的层次感很分明,能被清晰地感知。
  5名桶不一定出好酒
  赵利平:现在有一群藏家,玩威士忌的时候讲究桶,因为酒桶出自知名酒庄的话,酒的身价倍升。收藏威士忌是否讲究橡木桶?如何讲究?
  蔡昊:橡木桶是影响威士忌味道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玩桶。一般威士忌酒桶有雪莉桶、波本桶、白柚木桶和日本独有的橡木桶等几类,市面上大多数是以雪莉桶和波本桶为主。一般雪莉桶或比较新的桶出来酒的颜色会偏深,而波本桶、老的桶颜色会比较浅。
  威士忌的桶还有大小之分,例如butt,barrel,cask等,最小的桶能装到40-50瓶的酒量,最大的桶能装到600瓶的酒量。
  桶对收藏来说是有影响的,慢慢地市场就开始细分,拿干邑桶、红酒桶、甜酒桶或朗姆酒桶等来存放,因为有商业因素,有噱头,有的桶比较稀少,价值就出来了。但以此作为收藏的标准,实际上是有些走偏了。
  林畅:说起桶,以前在法国葡萄酒还没有这样流行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找法国名庄的酒桶去玩威士忌。现在玩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弄一些罗曼尼康帝的桶、拉菲的桶做威士忌桶,以此来炒作。我觉得这是忽悠消费者。
  我喝过这些所谓“名桶”的酒,我觉得还是原来的好。因为每种酒的个性不一样,葡萄酒的原料是葡萄,而威士忌的是粮食。尽管某些葡萄酒的名气很大,但是酒桶是否让威士忌真正汲取所需的香气,这个不一定。例如炒一个菜,本来要加辣椒却放成醋,那味道就不一样了。
  以前威士忌在中国没有这么流行的时候,实际上主要就只有雪莉桶和波本桶两种。威士忌配这些桶是很科学的,经过无数实验证明这种桶能滋养威士忌。所以大家不要看到一瓶威士忌用某知名葡萄酒的橡木桶装过,就认为这瓶酒好,口感可能会适得其反。
  6威士忌如何存放?
  赵利平:威士忌的工艺重要吗?不同酒庄之间的工艺差别会给酒带来哪些不同?
  蔡昊:其实,苏格兰酿酒的工人彼此之间都是亲戚,知道彼此工艺,酒的风格,有些偏甜、有些偏果味、有些偏坚果味,风格只是对应市场好不好卖。还有一个影响味道的工艺是蒸馏塔,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历史上,在苏格兰酒厂之间酿的酒经常流通,然后兑出各种味道。现在不需要了,整个生产线都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统一的工艺,各家差别不大。
  而日本白州厉害之处就在于,一般苏格兰的酒蒸馏有1-2对蒸馏器,3对以上的不多,白州的工厂有12对24个蒸馏器,模仿各个苏格兰厂的蒸馏器,结果出来的原液都不错,就慢慢调配到满意的口味。
  赵利平:威士忌装瓶之后会有变化吗?收藏中该如何存放?
  蔡昊:威士忌年份是指在桶里面的时间,装瓶以后就没变化了,说收了很多年,只是感觉像在喝老酒。对威士忌最大的影响就是光线和温度,太阳光线不能直照,不能暴晒,放在书架避光、常温的环境下即可。
  其实收藏威士忌最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们在收藏一个曾经的工艺,而且以前的那个工艺是不可复制的,如果在30年前没把酒装起来,酒就坏掉了。一个橡木桶最多只能用60年而已,所以不会出现65年份的威士忌。收藏就是,首先在最精华的时间把它固化下来,其次能够拥有某个时间段最好的酒,最后就是收藏它的稀缺性。
  特邀嘉宾
  (酒评顾问、苏格兰执杯者协会终身会员)
  (神之水滴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嘉宾主持
  赵利平
  (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威士忌木桶的历史
  蔡昊:历史上,苏格兰是比较穷的国家,在冷兵器时代,酒是维持国家形象的非常重要的产品。
  因为酒酿制好以后需要储存的器皿,苏格兰人就会去邻国寻找一些储存器具,最方便的就是酒桶。他们拿得最多的是雪莉桶,因为西班牙生产最多的就是雪莉酒。苏格兰人万万没想到,酒桶被作为一种储存的途径,会被市场细分出去,用不同的桶储存出不同味道的酒。
  此外,一般桶拿到苏格兰都很破烂,要修修补补,就产生了修桶工这个职业。苏格兰的修桶工很厉害,他们可以把桶残缺的部分修修补补,这一工艺传承了很多代,如果去苏格兰不看他们的制桶工艺就是一个欠缺。
  其中,修桶的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碳化,又产生烧桶工艺。木桶的内壁大概有1-2寸厚,要把内壁烧出1-1.5厘米的炭化层,从外面看不出来。炭化层具有过滤的作用,这样经过8-10年后酒会更清澈。所以为什么单一桶的酒也能这么干净,酒里面也会有烟熏味。
  喝威士忌
  要用窄口杯
  蔡昊:威士忌杯有两大类。比较通用、商业的,厚底宽口矮玻璃杯便于加水、加冰。第二种是专业欣赏威士忌的杯子,这类杯子肚子大,腰小,杯底和杯口之间有点距离,这样香气可以从杯口散发出来。如果没有专业的杯子,香槟杯也可以,它有一定的深度,肚子大,杯口小。
  品酒时搭配上一些油腻、重口味的菜肴,如卤水、腌肉或淀粉质食物,能在喉咙里黏住酒的香味,回味更长。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如何圆润的伪装成资深威士忌爱好者只需要6个步骤
对于新接触威士忌的朋友来说,面对各种各样陌生的味道和理论,总让人感到有点怕怕的。
欣赏威士忌,是一个浸润式的过程,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啦——从如何酿制,到不同类型威士忌的分辨,再到各种风味的体验和积累,这个过程听上去就让人感到发憷。
不过别担心,有些时候,虽然你不懂——但是你可以装啊~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威士忌领域的装逼大法——如何不着痕迹的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还过得去的威士忌资深爱好者。
(资深爱好者们,请放下你们举起的大棒,总要给新朋友留点机会不是吗?哈哈哈)
先记住一些关键词
如果你想跟其他人不露怯的聊聊威士忌,你其实不需要对威士忌的方方面面都钻研透彻。熟记几个关键术语能让你比其他菜鸟领先好几步。
比如说这个:
Bottled-in-bond
有时候,你会在一瓶波本或者黑麦的标签上看到 “bottled-in-bond”这个词儿,如果看到了,说明这是瓶好酒,别犹豫赶紧买
Bottled in bond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瓶“保税威士忌”,在189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著名的威士忌保税法案来杜绝泛滥于市的勾兑劣酒。这些保税威士忌在美国政府的监管下装瓶,拥有质量保障,并且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减税。
通常这种威士忌必须由单一蒸馏厂在同一年份内酿造完成,然后在政府监管的保税仓库中陈酿4年,其酒精度一般为 50%(100 proof)。
比吃奥利奥略复杂一点
只有生的不能再生的生手,才会点一杯纯的威士忌,然后以喝短饮的姿态一口闷。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谱儿的爱好者,你可以使用最简单的品酒4步法(就只比吃奥利奥要复杂一点点。)
摇一摇你的杯子
闻一闻从杯中散发出的酒香,试着辨认香味中的各种气息
抿一抿杯中酒,不要忙着咽下去。
让酒在嘴里漱一漱,感受这款酒在你嘴里最显著的那一款风味。
尝的越多,你越容易分辨出各式各样微妙的威士忌风味,也越容易找到一款你最喜欢的威士忌。
哦对了,如果想再装个逼,不妨试试“肯塔基嚼酒大法”( Kentucky Chew)
肯塔基人民喝波本的一种方法,含一口波本在嘴里,让酒在你的口腔里转一圈,像咬固体一样的咀嚼它,体会口腔不同部位接触到波本感受到的不同风味
正确的读出
Bruichladdich
Okay okay,知道你们大部分时候都把它叫做“布莱迪”,但是万一有朝一日你身在异国的酒吧里想喝一杯怎么办啊?
退一万步说,琢磨各类盖尔语的酒厂名,本身就挺有趣的。
你当然可以后半辈子只点像是麦卡伦这类绝对不会读错名字的苏格兰威士忌,但是呢,如果能掌握一两个正宗的盖尔语读音,也是一件很酷炫的事儿呀!
Bruichladdich的正确读音是——brook-LADDY,不妨读出来在后台发给我们听听,看你念的准不准?
怎么形容味道?
好吧,最开始的时候,让你尝出波本里的干草香,泥煤里的苔藓味,是有点强人所难。的确,要拥有一条尝遍所有风味的舌头,你需要多年的练习和积累。
不过,在漫长的积累过程中,耍点小聪明也是可以的。
有几个关于风味的安全词可以常常使用——皮革味,木香味,香料味,烟熏味——这些都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标志性风味。
如果你还是感到有点怵,那就说几个更具体的风味,比如说“奶油”“焦糖”“蜂蜜”“果香”这些味道,你总尝的出来吧~
无论是点酒,买酒,还是跟别人谈论威士忌的时候,你都可以做到充满自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势利眼儿,威士忌领域也一样。
有些个人吧,一谈起帕皮·凡·温克(Pappy Van Winkle)这种超级豪华威士忌的时候,腰板就打的直直的,一副睥睨世间千万美酒的架势。
但是,真正的威士忌爱好者,面对一瓶基本款的尊美醇或者占边,也会理直气壮的欣赏它。
一个得体的威士忌专家,知道他的追寻永无止尽。
所以,如果你试过几种波本,几款单麦,觉得自己见过大世面了,别先忙着膨胀,花几分钟审视一下你自己——总还是一些风味,你没有尝试过,对吧?
越是了解威士忌,越不会对旁人摆架子。相反的,他们会从别人的品酒体验中吸收到更多知识和灵感,来充实自己。
夸夸其谈的对他人说教,只会显得你自己是个幼稚鬼嘛!
靠谱的威士忌爱好者还有哪些特质?
不妨在评论里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编辑:CXYang
图片:来源网络
来自墨西哥的“虫子泡酒”开始风靡欧美
威士忌不仅让我们欢乐,还护佑着远航的平安
那一天,我从威士忌里常出了腊肉的味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什么时候开始?_百度知道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什么时候开始?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什么时候发公告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7年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笔试5月28号刚刚结束,现在面试还有部分地区正在进行中。安徽省从2014年开始实行全省统考,2014年到2016年每年都是5月20号左右发布公告,6月底笔试,号发布公告,5月28号笔试,比以往提前一个月。所以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可能还会在4月20号左右发布,5月底笔试,具体的时间只有能2018年公告发布之后才知道,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准备,祝您考试顺利。
采纳率:73%
关注教师招聘网站,会通知的。如果考教基,教师密码不错,受市场的欢迎。
安徽教师考试公告还没出来,预计在5月底,上次听一个朋友说,他在说教师报名学习了,现在在冲刺。
2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世界威士忌地图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世界威士忌地图
《世界威士忌地图》是唯一一本世界威士忌的鉴赏家和入门爱好者们的权威指南书,是格兰菲迪获奖者戴夫?布鲁姆的经典作品。书中通过威士忌的历史、酿造工艺、各个酒厂以及全世界威士忌的介绍,再辅以24 幅详尽的全彩地图,350款品饮纪录,150张酒标全纪录,引领我们展开了一段全面的旅程。书中深度剖析了所有苏格兰的酒厂,而对爱尔兰、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酒厂也同样进行了广泛的描述。在酒品方面,单一麦芽威士忌从艾柏迪(Aberfeldy)到山崎(Yamazaki),调和威士忌从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到响(Hibiki),以及最知名的那些波本和黑麦威士忌,从水牛足迹到野火鸡,都在书中有所列举。
世界威士忌地图基本介绍
世界威士忌地图内容简介
《世界威士忌地图》是《》的姊妹篇。兼具知识性与娱乐性,可读性极高。   作者戴夫?布鲁姆(Dave Broom)是曾获两次“格兰菲迪奖”的权威大师。这是戴夫?布鲁姆最新经典,被誉为威士忌终级百科!   大开本(230*290*20),超高清图片,24张世界威士忌地图,350款品饮纪录,150张酒标全纪录。   译者汪海滨是威士忌网站丹麦网(singlemai.com) 创办人,资深威士忌、葡萄酒及烈酒爱好者。   审读人郝利文是《Wine Press 橄榄美酒评论》名誉主编,乐萄美酒文化创始人, 著名葡萄酒和烈酒讲师,作者。
世界威士忌地图作者简介
戴夫?布鲁姆(Dave Broom) ,作品两度获颁「格兰菲迪奖」,荣获「苏格兰双耳小酒杯执持大师」这个苏格兰威士忌产业中的最高荣誉。目前是日本威士忌杂志的总编辑,戴夫?布鲁姆是当今全球少数的烈酒作家之一,任职威士忌杂志的特约编辑已有 10 年的时间,同时是法国威士忌杂志「高级品酒师」,威士忌拥护者杂志的品酒师与专栏作家。
世界威士忌地图图书目录
序 6   前 言 8   这本书的工作原理 10   威士忌是什么? 11   一个威士忌的世界 12   麦芽威士忌生产流程 14   谷物威士忌生产流程 16   爱尔兰壶式蒸馏生产流程 17   肯塔基和田纳西威士忌的生产流程 18   风 土 20   风 味 22   如何品尝 24   风味阵营 26   单一麦芽威士忌风味地图 28   苏格兰 30   斯佩塞 36   斯佩塞南部 38   本利林酒厂区 46   达夫敦酒厂区 66   基思至东部边界 74   露斯酒厂区 80   埃尔金至西部边界 88   高地区 102   南高地 106   中高地 112   东高地 120   北高地 128   西高地 140   低地区 144   艾 莱 152   南部海岸 156   东部海岸 164   中部和西部 168   岛屿区 174   奥克尼群岛 184   坎贝尔敦 188   苏格兰混调 194   爱尔兰 200   日 本 212   美 国 230   肯塔基 236   田纳西 254   美国其他地区 262   加拿大 268   世界其他地区 278   欧 洲 282   南 非 298   印度和远东 300   澳大利亚 304   名词解析 308
世界威士忌地图序言
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全面详细地描绘有关威士忌的一切,那它此刻就在你手中,而它将会告诉你,如今的威士忌世界,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精彩纷呈,生机勃勃。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第一个原因,我们正处在一个威士忌文化井喷的时代。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领略到威士忌那独一无二的魅力。即便它的价格最近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威士忌 —尤其是波本威士忌,依然能够击败其他烈酒。而整个威士忌产业也正积极面对爆发的需求,不断增加产量,扩大出口,并开始建造更多的新酒厂。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威士忌的酿造工艺在不断发散和革新。在过去,酿造威士忌大多分布在苏格兰、爱尔兰和美国(主要是肯塔基和田纳西),还有加拿大。而现在日本也已经证明他们的威士忌已经足以媲美苏格兰,同样值得尊重。     无须多言!只要看一下四周,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苏格兰威士忌可供选择 —无论是原厂装瓶的,还是独立装瓶厂出品的产品,总之,有着成百上千种选择。另外,还得感谢过去一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大大提升了蒸馏和熟成的工艺,可以说如今的威士忌的质量要比过去都要好。     除此之外,欧洲和美国还有许多规模很小的酒厂也在酿造威士忌。拿美国来说,那里有 60多家小酒厂,而它们多数是在这十年里建造起来的,这个数量相当于当时已建成的酒厂数量的 4倍,并且新酒厂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一切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威士忌狂热爱好者们?对我来说,可以憧憬一下来自于世界各地新老酒厂的各种威士忌,然后拭目以待,谁会拥有更美好的将来。   对于以上种种,《世界威士忌地图》也许会给出更好的答案。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内容十分详尽,包括威士忌的定义,如何酿造(从谷物到杯中物),产地的分布,还有为什么威士忌喝起来会有区别,它甚至还会给出一个大纲来引导你如何来品鉴一款威士忌。书中的配图以及照片都非常精美,有时甚至会喧宾夺主,让你忽略了文字。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周游世界参观各家酒厂的爱好者们来说,这本书是再好不过的了。     而这本书最新颖也是最有用的一个部分就是“风味集中营”,它根据各种威士忌的风味进行了归纳,方便各位威士忌爱好者们产生直观的认识,尤其对于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有了这份图表,他们就能按图索骥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喝的威士忌,从此再也不用面临选择性障碍的窘境。     最重要的一点,《世界威士忌地图》为我们描绘了很多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各种有 关威士忌的发展和动态。而戴夫?布鲁姆( Dave Broom)是为数不多的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的威士忌作者,也是一位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值得尊敬的威士忌独立撰稿人。实话说,我本人也被戴夫迷人的文风和一篇篇栩栩如生的酒评所吸引,他的字里行间无时不刻在散发着魅力,难怪他是如此地受人欢迎。     感谢戴夫,创作出这样一本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书,而对于读者们来说,无论你是刚入门也好,资深威士忌爱好者也好,从中都能感受到戴夫的热情,以及他把他的所知全都展现在书中的无私态度。最后祝愿各位,阅读愉快!     约翰?汉塞尔(John Hansell)   《麦芽倡导者》出版人及主编   Malt Advocate 杂志的编辑与出版人         前 言   在威士忌曲折的历史中,这并不是第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在20 世纪大部分的时间里主宰烈酒市场的饮料将要面对拥有更出色的市场解读能力、更为苛刻、更为忿忿不平的消费者。威士忌如何在一个快餐式消费的时间里取得成功?一种不陈年都不能被称为威士忌的饮料(甚至需要木桶缓慢陈放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其真正的个性)需要如何满足追求更快、更迅速、更激烈的市场需求?   如果你在10 年前询问这些问题,答案也许还会有些不确定。然而威士忌不仅在过去这些年的压力中走了出来,还得到了更大的成长。虽然许多饮客享受一切加速的21 世纪带来的快感,也有一些人选择减慢步伐,开始享受风味和精致的工艺。在一个混乱的年代,威士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他们才是威士忌的未来。   他们喝到的威士忌也在变化。曾经简单的分类很简单。有苏格兰威士忌,主要是混合威士忌,还有波本以及一些爱尔兰威士忌。现在,混合的苏格兰威士忌依旧超群—看看这些威士忌在一些初级市场比如巴西、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和南非取得的成功,让那些在几年前为这个种类写讣告的人没了声音。在这些新兴市场,威士忌就是成功的象征。   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地位有了戏剧化的提升。由一个苏格兰诗人、农场主的饮料脱胎成一个拥有全球知名度的酒类,狂热的爱好者关注着从生产到产地的每一个细节。波本和黑麦威士忌同样也经历了一场复兴运动,拥有各种激动人心的创新和全新的顶级质量诠释。爱尔兰威士忌从单一品牌繁衍出一系列的品牌和类别。而此时,全球的威士忌饮家都被日本的威士忌表现出来的质量和特质所打动。所有的这些威士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另外,在过去的10 年里,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国家和地区里都新建了酒厂。从塔斯马尼亚到瑞典,从布列塔尼到比利时,从台湾到科罗拉多,大多都规模不大,风格自由。因而这些威士忌的出现增加了风味的广度,也为我们抛出了个问题—威士忌是什么?我相信我们活在威士忌漫长历史里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本书强调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威士忌的酿造极富创意,威士忌是一个由谷物、酵母、水在橡木桶酿出的天然产品。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的单宁、酸、微氧化或旋转锥体柱(一种降低酒精度的技术)等这些在工业化酿酒中常常会出现的方法,通常会被认为是个本质的天然步骤。千万别被酒厂的管道和铜质的蒸馏器所蒙蔽,威士忌来自泥土里,来自空气中,来自精心制作威士忌的人的灵魂里。   威士忌需要诚恳地对待新的饮客以期市场的增长。这意味着需要诚实,需要破除已有的荒谬规定。这些规矩就像威士忌背上的沉重的铠甲,严重影响了威士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如只有过了35 岁才可以好好地享用威士忌;如果你是男士,那么只可以在晚饭后喝威士忌,只可以加水饮用。威士忌的作用是带来欢乐。赞颂威士忌的风味与多样吧!   欢迎进入威士忌的世界!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资深爱好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