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app开放注册时间,又不给我任何权限,几个意思

特别行动小组开放申请权限
号注册暖通及动力基础考试特别行动小组正式成立,当时创建特别行动小组的意图在于为真正想通过考试的朋友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彼此监督,互相答疑,讨论学习,现在我们也正沿着这样的轨迹继续前行。为了给特别行动小组注入新鲜血液,现开放加入特别行动小组的申请权限。
如果你正在备考2017注册暖通及动力工程师基础考试,迫切想通关,苦于无人交流指导,而且不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执行力强,并乐于分享,加入特别行动小组会让你如鱼得水;如果你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能否通过考试都无所谓,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想通过交流来缓解焦虑并试图走捷径,那么为了彼此的幸福,你可以忽略这篇文章,特别行动小组愿意帮助每一位想实现自我突破的朋友,但我们同时也拒绝过于消极的朋友。
作为特别行动小组的发起者及组长,我能提供给组员的福利:
全面的备考指导,包括报名、备考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等。
我会带领组员学习三门最重要的课程,分别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目前工程热力学直播课已上完(有录播),6月份直播传热学及热工测试技术的课程。我擅长的科目,学员有疑问我会及时答疑。
专业基础精编葵花宝典一份(现售价128元)。
作为组员,在享用这些福利的同时需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契约精神,按时完成组长安排的复习计划,拒绝拖延。
乐于分享,帮助同期学员解决自己擅长科目的问题。
禁止对外分享组长发放的一切福利。
过去的一年里,在备考方面我一直在做免费服务,参加2016年考试的朋友受益者不少,但这样的行为深得同行诟病,同时自己也认识到免费服务难以为继,为此推出备考社群“特别行动小组”做收费服务。付费社群以后也将是我主攻的方向,对于伸手党我可能会忽略你们,因为毕竟精力有限,有限的时间只为优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申请加入特别行动小组需付费700元,即刻加入将赠送一套价值3000元的录播课程。特别行动小组不会长期对外开放申请权限,作为组长,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奶爸,组员越多,奶爸的责任会越重,我怕自己会伺候不周到,所以我们会控制小组成员数量,成员人数每增加10个,入组费用会提升100,现已有11位成员,满20人后再申请加入费用为800,依次递增。
特别声明,加入特别行动小组即代表:你会履行组员应承担的义务,希望你给组内成员带来的是正能量。申请加入请联系组长qq。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主题:安卓能不能“假装给权限而不让app知道”?
泡网分: 23.816
帖子: 10156
注册: 2008年06月
虽然android很早就开始支持针对某个app开放或者关闭某项权限了,但是显然收效甚微。大量app肆无忌惮地弹框。
“请打开XX权限,否则无法使用,app将退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app得知了自己没有获得权限。
而从技术上来说,应该完全可以做到“让app自以为拥有权限”才对。
不给摄像头权限,app仍然可以调用摄像头API,但是得到的图象是黑的。
不给录音权限,app仍然可以调用录音API,但录出来的声波都是平的。
不给通讯录权限,app仍然可以“打开通讯录”,只是通讯录是空的。
不给短信权限,app仍然可以“收发短信”,只是并不会真正发送消息。
等等诸如此类。
-------------------------------------------------------------------------------
想起一个笑话,程序员床头摆着两个杯子,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别人好奇问为什么。程序员答:如果我半夜醒来口渴了,我就可以拿起杯子喝水。旁人问:那另一个空杯子是干嘛的?程序员答:如果我半夜醒来口不渴呢?
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很符合逻辑,一个空杯子,就可以让“没有杯子就自动退出”的机制失效。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100&&回帖:73 &&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8年04月
该给的权限会给,不是你这个app应有的权限不会给,要退就退,不让用就卸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9.931
帖子: 24496
注册: 2002年08月
想法不错,但app可以从获取的信息判断是否正被这样欺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有fakelocation可以解决位置权限问题。
何必在安卓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让第三方来接管权限管理?这行为本身就不安全。
安全取决于管理,技术和工具只是实现手段,单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总是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长恨歌 于
20:18 编辑
泡网分: 0.041
注册: 2017年11月
没用。就算有这样的方案了,app开发商也很快会有对应的方案。
泡网分: 15.318
帖子: 8573
注册: 2010年08月
这个论调听过好多次了,不如说说,哪个软件你不给什么权限会打不开,大家分析分析。
我来说一个:脉脉
必须要通讯录权限,没有就打不开。
因为脉脉就靠你的通讯录分析人脉和做裂变,没有通讯录权限,脉脉就歇菜了。这是人家的游戏规则,所以这个不存在给不给,要么给,要么别玩。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1:02:11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这是系统底层的机制,不root肯定实现不了,还很可能会被当病毒杀掉
前面泡菜提的fakelocation应该是差不多意思,给APP提供伪造的GPS坐标,不root是用不了的
最大的问题是,你这么折腾,为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强迫症吗?你改用iOS设备不行吗?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结石碎胸口 发表于
没用。就算有这样的方案了,app开发商也很快会有对应的方案。...用过一个行业APP,APP启动时会监测本机是否获取root权限,如果root过了就不给用,就是怕用户伪造位置信息。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李洛克 发表于
这个论调听过好多次了,不如说说,哪个软件你不给什么权限会打不开,大家分析分析。
我来说一个:脉脉
必须要通讯录权限,没有就打不开。
因为脉...那我也来说说。
微信,不给位置权限不行。
京东,不给位置权限让用,但每次都会问。
高德地图,不给存储空间权限不行。
所以现在安卓手机就是个娱乐工具,除了无忌和网易云音乐就没啥国产app了
本帖由 VTR-AL0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816
帖子: 10156
注册: 2008年06月
tweetyling 发表于
这是系统底层的机制,不root肯定实现不了,还很可能会被当病毒杀掉
前面泡菜提的fakelocation应该是差不多意思,给APP提供伪造的GPS坐标,不root是用不了的
最大的问题是,你这么折腾,为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强迫症吗?你改用iOS设备不行吗?我的意思是,有没有可能由第一方来这样实现这种权限限制,而不是谷歌提供的方式。用户不需要获得root权限。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21:40 编辑
泡网分: 23.816
帖子: 10156
注册: 2008年06月
长恨歌 发表于
有fakelocation可以解决位置权限问题。
何必在安卓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让第三方来接管权限管理?这行为本身就不安全。
安全取决于管理,技术和工具只是实现手段,单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总是容易产生新的问题。那有没有可能让第一方来实现这样的权限管理呢?
泡网分: 0.664
注册: 2017年09月
安卓用户被各种流氓蹂躏。。。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nahcooo 发表于
那有没有可能让第一方来实现这样的权限管理呢?其实apple已经作了很好的典范,统一开发规范和软件分发渠道。
国内的安卓手机厂家没有apple的市场地位,就算作出来,国内BAT这帮流氓就敢不支持,国产手机和国内互联网厂家绝大多数客户都是国内用户,不是那个手机厂家都有apple那么傲娇的,真搞起来那个手机厂家不得掂量掂量后果。
PS:国内互联网厂家遵循的是google的开发规范,而不是什么菊花、小米的开发规范,而google又鞭长莫及。 本帖最后由 长恨歌 于
22:35 编辑
泡网分: 0.306
注册: 2016年09月
官方系统内置的app ops就是干这个的,然而只开放了1个版本就被狗狗隐藏了
所以说,肉鸡才是安猪用户的正确形态。。。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nahcooo 发表于
我的意思是,有没有可能由第一方来这样实现这种权限限制,而不是谷歌提供的方式。用户不需要获得root权限。
...你觉得手机厂商开发固件的时候会考虑提供这个功能吗?
这不闲得蛋疼么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5.318
帖子: 8573
注册: 2010年08月
长恨歌 发表于
那我也来说说。
微信,不给位置权限不行。
京东,不给位置权限让用,但每次都会问。
高德地图,不给存储空间权限不行。
所以现在安卓手机就是个...刚刚试了微信,关了位置权限可以用。
附近的人应该是定位到上海的中心点位置了,所以都是黄浦区。
高德,我的手机没你的高级,没有存储空间权限这么个东西。如果真有这个权限我也不知道怎么理解,不给读写存储空间?什么应用不读写存储空间能用?
京东我没装,既然不给也能过,就不存在每次提醒,你设置成拒绝而不是提醒就可以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5.318
帖子: 8573
注册: 2010年08月
长恨歌 发表于
其实apple已经作了很好的典范,统一开发规范和软件分发渠道。
国内的安卓手机厂家没有apple的市场地位,就算作出来,国内BAT这帮...好几个品牌手机的安装器会有提示,在安装前就告诉你这个软件的权限,并帮你把它认为不要的权限都关掉。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李洛克 发表于
刚刚试了微信,关了位置权限可以用。
附近的人应该是定位到上海的中心点位置了,所以都是黄浦区。
高德,我的手机没你的高级,没有存储空间权...存储空间权限都不给的偏执狂你跟他废什么话呢,搞得好像苹果手机的APP从来不存储似的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2.521
帖子: 12802
注册: 2009年10月
长恨歌 发表于
那我也来说说。
微信,不给位置权限不行。
京东,不给位置权限让用,但每次都会问。
高德地图,不给存储空间权限不行。
所以现在安卓手机就是个...买苹果手机吧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9.931
帖子: 24496
注册: 2002年08月
tweetyling 发表于
存储空间权限都不给的偏执狂你跟他废什么话呢,搞得好像苹果手机的APP从来不存储似的
...苹果只可存取app自己的空间,其他的比如访问照片视频需要特别许可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李洛克 发表于
刚刚试了微信,关了位置权限可以用。
附近的人应该是定位到上海的中心点位置了,所以都是黄浦区。
高德,我的手机没你的高级,没有存储空间权限这么个东西。如果真有这个权限我也不知道怎么理解,不给读写存储空间?什么应用不读写存储空间能用?
京东我没装,既然不给也能过,就不存在每次提醒,你设置成拒绝而不是提醒就可以了。你手机不会还是android 6以下吧?
微信不给位置权限和存储权限不让用,这满大街都都知道的事。
关于存储权限的问题,还是自己去了解吧,不要根据字面意思想当然了,这权限危害很大,以前也提过。
京东就是设置成拒绝,才会每次都提醒,不拒绝还提醒,那不是有病?
以上APP全部都是从google play下载,在android6~8上都一样。
泡网分: 69.931
帖子: 24496
注册: 2002年08月
李洛克 发表于
刚刚试了微信,关了位置权限可以用。
附近的人应该是定位到上海的中心点位置了,所以都是黄浦区。
高德,我的手机没你的高级,没有存储空间权...你这几个app是不是从Google play安装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tweetyling 发表于
存储空间权限都不给的偏执狂你跟他废什么话呢,搞得好像苹果手机的APP从来不存储似的这话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了。
泡网分: 14.262
帖子: 12341
注册: 2012年06月
四条 发表于
该给的权限会给,不是你这个app应有的权限不会给,要退就退,不让用就卸载。那你的手机屏幕肯定很清爽。。。。。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长恨歌 发表于
这话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了。你用微信发照片不?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067
帖子: 3625
注册: 2012年04月
以前用的金立手机,系统内置位置虚拟,可以选择性对某些APP提供虚拟位置,当然可选位置不多,国内有几个国外有几个。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tweetyling 发表于
你用微信发照片不?你没看到我只提微信的位置权限吗?正因为我用微信收发图片和视频,而涉及面广的存储权限安全风险高,所以只在iphone上用微信。
高德地图个人不需要离线地图,再说离线地图完全可以放置在自己的私有DATA目录,要存储权限来干啥?给了存储权限,安卓应用碎片化严重,没办法保证所有的app的数据文档都存储在私有的数据目录,(例如微信收发的音频和视频都没存储在私有的数据目录)长途开车导航就几个小时,高德后台有足够的时间做很多事情。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长恨歌 发表于
你没看到我只提微信的位置权限吗?正因为我用微信收发图片和视频,而涉及面广的存储权限安全风险高,所以只在iphone上用微信。
高德地图...你如果连微信这样的APP都不能信任我奉劝你完全放弃安卓,最好也放弃微信
看到你,我仿佛看到了在诊室里对着医生滔滔不绝指手画脚的患者,人家开什么药给你都是骗钱的
补充一下,我的微信关闭位置权限可以用,仅影响部分功能
再问你个问题,你用过Windows吗?安装的应用程序都有些什么权限?看把你给矫情的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编辑于: 08:52:25
泡网分: 39.32
帖子: 6407
注册: 2005年12月
tweetyling 发表于
你如果连微信这样的APP都不能信任我奉劝你完全放弃安卓,最好也放弃微信
看到你,我仿佛看到了在诊室里对着医生滔滔不绝指手画脚的患者,人家开什么药给你都是骗钱的
补充一下,我的微信关闭位置权限可以用,仅影响部分功能
再问你个问题,你用过Windows吗?安装的应用程序都有些什么权限?看把你给矫情的你信任微信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没关系,很多用户也信任360,就算我再信任微信,也得做好风险防范。
20多年前就已经给windows写程序,微软的开发商会议参加也好几次了,有过几年的信息安全从业经历,你说我用没用过windows?
PC不是24小时开机,后台服务是可以禁止和关闭的,进程访问哪些文件、占用网络带宽都是可监控可追踪。
PS:看了下貌似我电脑上基本没有国产软件,需要的时候一个chrome就搞定。
我确实放弃安卓了,安卓上的微信也放弃了。 本帖最后由 长恨歌 于
09:15 编辑
泡网分: 5.063
帖子: 16656
注册: 2012年04月
长恨歌 发表于
你信任微信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没关系,很多用户也信任360,就算我再信任微信,也得做好风险防范。
20多年前就已经给windows写程序...哈哈哈,明白了
你不是一个患者,你是医学爱好者
本帖由 Xiaomi+MIX 客户端编辑于: 09:17:49
&版权所有:&&&&
网站投诉举报电话: | 网站举报邮箱:知乎封闭会走向小众,路越走越窄,改为开放注册,控制提问和回答才有前途。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已注册用户请 &
知乎封闭会走向小众,路越走越窄,改为开放注册,控制提问和回答才有前途。
18:20:34 +08:00 · 10233 次点击
知乎一码难求,搞得很神秘,但有把自己困于少数用户的隐患。邀请码制度实际是造势的一种方式,可是玩火玩不好会引火上身。
控制问题和解答的层次和质量很简单,即设置用户级别(标准很多:用户背景、其他用户投票等等),级别越高,发言的权力越大,反之,发言的机会减少乃至取消。这种机制其实普遍的BBS都可以做到!何必故作神秘地吊大家的胃口,别等大家都没有胃口,悔之晚矣。
作网站,创意很重要,邀请码并非是很有创意的方法,一用再用,难道不能来点新鲜的吗?如果想建立一个少数人玩的“精英”网站,那也就不必再邀请其他人了。如果是想吸引更多用户,就不要再在邀请码上做文章了,不觉得烦吗?
61 回复 &| &直到
21:04:12 +08:00
& & 18:25:23 +08:00
没觉得知乎能走多远,但他自己的感觉很好。
& & 18:31:26 +08:00
@ 是啊?知乎的原版 Quora火吗?我也是要到邀请码才上去,可感觉V2ex比Quora要好玩有用多啦!
& & 18:33:07 +08:00
我觉得v2ex不错,并没有邀请码什么的,但自然形成的人群就很好。所以我也很愿意在这认真的回帖子。
& & 18:37:54 +08:00
@ 嗯,我觉得开放,但是让整个网站氛围去筛选用户。那些感觉自己不适合这里的用户自己自然离开,而不是在邀请码上做文章。难道能得到邀请码的一定都是符合网站氛围的用户?
& & 18:53:17 +08:00
最恶心的是非注册用户看都不能看
& & 18:54:49 +08:00
@ v2ex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很羡慕站长@的气场。想起了一个关站好久的漫画网站,首页就是一句话
-“只有漫画别无其它”,v2ex这里的氛围有点这样的感觉。
& & 18:58:36 +08:00
转自微博 &有很多朋友说我们对关心知乎的朋友照顾和回应得不够,在这里请接受我们道一声歉,不是我们拽,是我们真的人手不够,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让您进入知乎后能得到好的照顾,如果我们顾了面子丢了里子,那我们就真的不值得您喜爱了。所以,请大家理解,给我们耐心,并且,向我们推荐或自荐优秀的人加入!&
& & 19:02:12 +08:00
淘宝上一个邀请一百多,吓坏我了
& & 19:17:43 +08:00
抓住别人尝鲜的心里 等新鲜感过了 还会有什么?
& & 19:22:15 +08:00
其实现在问答网站已经很多,对于知乎,我想是大众只是怀着好奇的心吧,都想去凑凑热闹看看中国版的quora了。
& & 19:31:20 +08:00
@ 我还是那句话,不让注册不让发言可以说人手不够。不让浏览是说不过去的,只读,服务器压力很小,不影响社区氛围,也不需要什么照顾。所以完全就是玩饥渴营销,但是不小心玩砸了。
& & 19:39:01 +08:00
如何评价一种质量控制机制?怎样确定它比另一种机制更好?
& & 19:43:57 +08:00
@ 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因为知乎怕别人直接抓取它们的内容吧,现在很多问答网站都是从百度知道直接抓取的内容。StackExchange 前一段时间也面临着被抓取内容的问题,而且那些网站专门做 SEO,在 Google 上的排名反而比 stackoverflow 还要靠前,所以 StackExchange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Jeff Atwood 批评了 Google,不过 Google 响应得很快。如果在中国的话,估计就没那么好运了。
不过即使这样,知乎完全不允许浏览也就罢了,你们内部完全可以慢慢玩。但是不让浏览还在很多知名blog上做宣传,比如 keso 最近一直在 blog 上贴他在知乎上面的回答,点击链接过去根本看不到相应问题和别人的回答,这就真是饥渴营销了。
希望相应的开源产品赶快起来,就像 Discuz 和 v2ex 这样,谁都可以轻松搭建一个社交问答平台,那样就好玩多了。
& & 19:59:43 +08:00
不是有“者也”了嘛,对“知乎”也没什么兴趣。
& & 21:45:44 +08:00
他们图的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也无所谓,各有所好而已
& & 21:57:56 +08:00
极客味道太重,大众化产品在中国感觉这么做迟早会挂
& & 22:48:14 +08:00
知乎也可以借鉴dribbble的方式,开放围观用户
& & 23:09:39 +08:00
经常可以搜到同一个问题和答案出现在百度知道,天涯问答上,所以知乎不开放也有些道理,内容质量控制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少量但优质的内容起码在呈现上容易些。至于把用户分等级,这种设计有弊端。
听说知乎现在看不到提问者是谁,如果真是这样,创建者在兼顾公平上真用心。
& & 23:13:11 +08:00
同觉得v2ex 比知乎啥的好~~
& & 23:30:13 +08:00
@ 知乎不开放,问题和答案是避免被抓取了,可是被更多读者阅读的机会也少了。我认为这不是关键,症结是知乎有一定的饥饿营销想法。互联网上没有哪个网站目前可以完全避免内容被抓取的问题,维基百科这样成功的先行者也不能避免,何况一个蹒跚走来的知乎。再说,知乎上问题取向和百度知道也不一样吧。
内容质量控制是不容易。但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开放就一定会带来内容质量下降吗?网络媒体如果在这方面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不太好笑了吗?网络的特色就是海量信息,通过用户参与实现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好的问答一定会顶上来的,而沉到底的定期清理就可以啦。
用户分等其实也不可避免,至少知乎现在已经这么做的,你懂吧。
我没有上过知乎,你提的“听说”云云,用心云云,还真是浮云。
& & 23:31:34 +08:00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建议楼上(大部分的)各位全力支持纯开放姿态的者也:
当中文互联网一边不动脑子地只知道批判什么“大环境浮躁”,一边又看不下去一群有激情的青年人踏踏实实做事;一边批评饥渴营销,一边又不管别人有没有在营销都不管不顾地主动试图上钩。我困惑了。
另外,请各位去研究一下 Quora 的封闭内测史。如果你希望知乎是 Quora 的克隆,那当然可以把代码复制过来就完全开放。如果你希望我们有一个真正本地化的,至少比人人网做得更好的本地化的版本,请给一些时间让知乎成长。Quora 花了半年时间做 private beta。知乎需要多久?我不知道,但现在两个多月的结果是——完全不够。
我不是知乎的团队成员,但我是喜欢并享受知乎的用户。仅此而已。
& & 23:46:50 +08:00
@ 从营销上看会有先入为主的感觉,或许知乎本意就是保持高质量,不同于腾讯微博用邀请做饥渴营销,它是商业的后有追兵新浪微博。
现在v2ex氛围还不错,我以为有两点,首先,节点和内容设置上过滤了用户,如现在的一群用户是从google上搜索gae来到v2ex的还是从百度上搜午夜俱乐部过来的可能会造就两个完全不同的v2ex。
另外v2ex现在用户还不算多,比较易控制,假设用户多10倍,/recent页面会是什么情形?事实上现在v2ex用户也不完全是geek,中途应该有从其它方面补充用户,如livid《为何不用担心日本核辐射》那篇,可能会混杂进来些不够成熟的用户,livid最近写了提问和回答的tips,屏蔽了某个刷屏的用户,还有之前提示不要无意义回复以及有用户建议设置公告栏等等,都反映出当用户增加时想始终有掌控力,始终引导好的氛围有多困难。
知乎也可以在可掌控的范围内更开放些,可以先开放度小点尝试下,如开放两周前的问题或已有10个回复以上问题的访问。记得在Quora上看到中文插科打诨时不由的想到素质那节,还好Quora很快给出了提示,希望知乎如果想开放的话也能如此敏锐的发现问题并调整,若能在发展中日臻完善那是再好不过了。
& & 23:50:16 +08:00
@ 呵呵,凡事皆有度。
& & 23:56:20 +08:00
@ 对,完全可以对比一下,若知乎坚持保证质量,者也保持开放,过段时间,看看哪个更有吸引力和归属感就知道了。
中文互联网从来就不缺问答平台,但有归属感的寥寥,尽管百度知道在激励用户上做过很多努力,但在6级后还是不怎么上去回答问题了,原因就是积分制设计的弊端。
& & 23:59:16 +08:00
@ 补充一下:V2EX 至今都还是一个受 @ 个人影响非常显著的地方,而 @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用户,已经不得不开始努力建立一套规则。看到 V2EX 好的人很多都不知道 V2EX 时刻都在和一些不让人满意的事情做着斗争。
而知乎不能成为充满个人情怀的地方,这是很重要的区别。于是知乎为了健康成长,只能先确定规则,培养用户,建立足够的用户基数后再迎接自由进入的用户。现在的深度用户基数远远不够。
其实,就像 @ 说的那样,我自己也不太能理解知乎为什么连浏览的权限都不开放,尽管 Quora 有先例。于是前些日子我在知乎问了一个问题,在这里展示最受赞同的几条答案:
问:为什么知乎仍然不允许未注册用户浏览?
现在仍然是封闭测试期吗?
在这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下,不少网民都对知乎产生了负面的情绪。
是为了防止未注册用户看得见问答但无法参与而产生更多误解?
还是……服务器性能不足…… -_-
周源(知乎 001 号员工)答: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营造「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啦,其实我们压根儿没有做推广……更多是用户主动在谈论。
知乎上线运转的时间很短,目前还在内测期,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产品改进和功能优化上,前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改进了访问速度的问题,目前系统稳定性也不理想(包括上周两次比较严重的宕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一直保持封闭内测的状态。
另一方面,内测期的知乎在邀请码发放数量上控制比较严格,因为要获得长期持续的成长真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家最近也在知乎上提到内容水化的问题,质量如果下降,那知乎给用户提供的价值也会减小。我们希望和用户一起来培养一个认真提问和回答,认真分享,让高价值知识有效沉淀的社区氛围。所以现在严格一些,价值积累更多一些,等够好的时候再让大家来访问。
Ekin Xu 答:
但是目前对知乎的讨论好像仅限在技术圈子里,起码给我的感觉是这样,这也导致知乎的热门问题总是和互联网,新媒体之类的问题相关。虽然封闭测试期间内容不代表以后的内容结构,但是是否会存在让新注册非技术用户因为找不到想关注的内容,或者对技术问题反感而损失用户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相关,希望知乎不要在用户权级上面设置壁垒,让后来的用户挫折感太强。否则就会出现目前中文推特圈的情况,某些平庸的人仅仅因为技术背景提前登堂入室掌握了话语权,就开始觉得自己牛逼哄哄super star。不管是twitter还是知乎,要容许并且提供各种类型用户和各种话题崭露头角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激化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吴之林 答:
zhihu我也是昨天才被邀请到的,封闭当然是内部人员的说法,不过就怕以讹传讹 现在流传说不是互联网业及创业者是不能被邀请的,这些个问题也怕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误导,因为有时网民的智商也会受他人言语的影响,另一方面我相信现在各大门户网也会紧跟推出下一个类似zhihu的产品如果那是zhihu还封闭,恐怕就不太得益了.
有点矜持和羞涩,有点学艺未精,有点还不成熟,娘家人还有更长远的想法,但,知乎这个大姑娘早晚会出来示人的。
何况,还不到一岁呢,蜜桃成熟时吧
允许访问而不允许留言,用户的怨念会更大吧。
J.SUN 答:
嗯,目前的用户数量足够找出问题了。个人觉得,知乎的模式还不完善...long long way to go 呀
和facebook的战略一样?不缺钱的时候应该更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希望至乎的提问和回答不要水化吧
速度和质量是一对矛盾,知乎从一个初始用户的圈子起步,将来能否突破这个圈子是关键。在中国互联网大环境的背景下,按自己的节奏自信的发展很不容易。
小Kei 答:
刺激了用户发言的欲望,却不让,更不人性吧。
吃不到iPhone 4说iPhone 4酸的也很多,那又怎么样?说去呗。
& & 00:50:03 +08:00
@ 这里有篇文章
提到“其实,我一直在和这样的世界观在斗争”
我觉得做一个新产品也在和很多观念做斗争,包括随手可得的知识(这不同于“若用户因不愿意为你的软件付费而不能使用,那它的价值便大大降低了”,因为对象一个只是作者,另一个则要考虑作者的对面那一大部分会成为作者)和用户等级(你所说知乎分等是指根据热度分配邀请码么?若你的想法不把用户背景考虑在内,而是把等级做为引导手段,则可忽视弊端的说法,因为它没有经过检验,只是我个人小小的完美主义情节)等等。
关于开放是否一定会带来质量下降的反问,这不是一个可以得到肯定回复的问题,若言之凿凿,带来的只会是争吵而不是讨论。我前面所说的是开放时保持质量的困难性而从未排除有大魄力大能力者可以做到的可能性。
“听说知乎现在看不到提问者是谁,如果真是这样,创建者在兼顾公平上真用心”这句是一段希望得到讨论的话语,如知道现在知乎上提问者的展示情况,抑或和创建者探讨过这么设计的原因,是否认为问题是不重要的?等,都可以参与讨论,它本是不确定的,尚待讨论的,却被下了“浮云”这样肯定的定义,不妥当。
& & 01:05:30 +08:00
可以采用 色情网站 的模式,开放注册,一定数量后关闭注册。再过一阵在开放,再关闭。。。。
& & 01:18:29 +08:00
昨天在Twitter就看到 @ 和知乎的PM @ 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散发出来的火药味。
假如目前的封闭式内测是由于技术原因以及为了创造更高质量的信息及用户,而不是另一个百度知道,我觉得值得一等,果实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成长,过早的去采反而会丧失应有的甜美和饱满。
& & 01:24:13 +08:00 via iPhone
@ Kudos to you, sir.
& & 01:36:02 +08:00
@ 欢迎你来到/回到 V2EX。
@ 奇怪的外语兔纸…… -_-
& & 02:04:14 +08:00
个人以为,之乎不是Geek站点,是个互联网评论家站点。种子用户是IT+媒体为主。
& & 09:40:27 +08:00
@ 哟,你来了。
@ 先求邀请码,然后得不到,开始批判,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求邀请??那样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XD
回到正题。虽然很多人是因为 @ 来到 V2EX 的,但是我并没有看到这里有太多明显的他的痕迹。根据我的观察,V2EX 还是一直保持着松散的关系,尽管有一些人和 @ 很熟悉,但是在这里回答和讨论问题的时候,@Livid 在表达方面拿捏得很好,不会因为熟悉就多说话,也不会因为新人就敷衍,所以新人来到这里并不会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熟人圈子”,这一点在很多组织都难以做到。举个反例,创新工场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一定要崇拜李开复,然后才可以融入进去。所以这里有很多在别处看不到的人,比如 @ 和 @ 。
Quora 确实花了半年时间做 private beta,但是我们都知道它在做 private beta,但是知乎目前好像没有任何人说明它还在 beta 阶段。它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开放,但是需要邀请才可以进入。据说现在可以填写一个什么申请表格,批准之后也可以进入,但是在知乎首页你只能看到一个冷冰冰的登录框,没有任何提示说我如何才可以获得邀请,反而在 V2EX 上 @ 给过一篇详细的说明(
)。这方面知乎可以做得更好,它可以在首页最不显眼的位置加一个说明,或者让别人留下 email,告知如果开放的时候会及时通知大家。这样是不是显得更尊重和开放一点儿呢?
& & 10:59:09 +08:00
中国的文化决定了不可能几群人认真讨论问题。就让知乎假装认真去吧。
& & 13:00:40 +08:00
@ 收到建议,谢谢。
& & 13:25:18 +08:00
关于担心被抓取的问题我也说过,如果是担心被百度抓,那么就应该永远不开放浏览,除非:1 他们比百度知道更大,认为对方抓也没关系 2 百度知道关闭了
在这两种情况之外如果开放了浏览权限,前面的说法就难以自圆其说。
另外我没什么酸的,我从来没要过邀请码,n多人主动给我我也拒绝了。事实上就我看来,单纯的问答模式是没意义的,v2ex这样先聚集一群爱好和背景接近的人群,然后让这群人互相解答一些问题,才有意义。所以我会在这发言。
& & 13:31:59 +08:00
@ 我主要是觉得 V2EX 在一些决策(比如封禁账号)和种种社区指引上主要是 @ 个人情怀的外延,也主要是个人行为,在我看来这是很好的事,可是有很多用户(比如前些天的 SolidZORO)一旦因此而收到“侵害”,就不愿意了。“@Livid 在表达方面拿捏得很好”是确实的,但其实也有一些人(或许是他们太敏感了?或许他们的数量真的应该忽略,只是太显眼了……)认为 V2EX 的氛围就是一定要崇拜 @……让人无语了。我跑题了……
嗯你第二段的这个分析几乎是我现在看到的唯一靠谱的评价知乎不够开放的文字。既然 @ 黄海均已经看到了,期待知乎能主动一些表明自己的立场。
& & 13:56:51 +08:00
标题太霸气了。对于一个未知的市场,不应该如此的肯定。因为问答社区对于我们乃至Quora都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可能关于这个东西Quora会有更完整的发展策略。
其实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开放注册还是不开放注册。问题是目前有很多潜在用户觉得不舒服,不管愿意不愿意去承认,处于这个阶段的用户正在逐渐的增加,这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看到了lianghai帖的知乎的回复觉得某人的态度实在是太可爱。
作为一个社区,用户是基本。
问题是如何去解决潜在用户产生的这种抵触感,任何一个产品都是要把客户服务做到家,如果在一个产品里面没有客户服务贯彻的话那就可能是一个糟糕的产品。
知乎现在网站首页很简洁,同时也很冰冷。有时多一句话就会让人觉得很温暖。
@ 在32楼的建议很赞。
作为用户,我想要的是产品是服务,不是上帝和亲爹。其他人或许也是这样。
& & 14:41:33 +08:00
@ “有时多一句话就会让人觉得很温暖”。嗯!没错。
& & 14:44:07 +08:00
我承认对知乎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武断地说它“封闭”、“小众”等等。不过,这也是无法进一步了解知乎所致。
至于上面有些人说的“酸葡萄”心理,我理解为是乱扣帽子。我不知道知乎是甜葡萄,还是酸葡萄,说实话要上知乎,去看看,也是为了寻求答案,看知乎是否适合自己。就像我到了v2ex,感到这里氛围不错,才愿意多看多说。无来由地指责我或其他人有酸葡萄心理,是知乎的拥趸先把知乎看成甜葡萄了吧,即使是甜葡萄,也未见得人人都爱吃,也许别人更喜欢草莓神马的。
上面有很多对知乎的善意提醒,如首页可以更加友好等等,反过来也证明知乎还存在可改进之处,并非完美。
至于说来v2ex都是 @ 的魅力所致,是否有点扯远啦。我没有感到很多人盲目崇拜他,大家互相尊重,对 @ 多点关注也合情合理,他毕竟是站长。
强辩不如改进;知乎要想发展壮大,还要多听些逆耳的话。哼!!!
& & 15:27:47 +08:00
@ 知乎可以在首页上放一个链接,“如何加入知乎?”,然后跳转到一个说明页面,姑且叫做 how.html 。页面分四个 section, 1.说明知乎现在还没有开放,不过以后会开放。2. 或许可以填写下面这个申请表单,审核通过会收到邀请。(表单内容??) 3. 如果不愿意填写表单,可以留下你的 email,开放邀请的时候会通知你。(一个文本框??) 4. 已经是知乎用户?请登录(登录表单)
如果用户通过点击相应问题链接过去,非注册用户和未登录用户都跳到 how.html 页面,而不是主页。一般来说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记住密码,根本不会影响到那些人。这样就友好多了。重定向+1个页面+收集用户信息的数据表(顶多两个),应该不需要太多工作量。
正如 @ 说的,“作为用户,我想要的是产品是服务,不是上帝和亲爹。”。@lianghai 贴出的问题中 keso 的回答没有任何说服力,“吃不到iPhone 4说iPhone 4酸的也很多,那又怎么样?说去呗。”。苹果虽然出了名的专横,但它们在客户服务方面做得并不赖吧。
另外,对 @ 提点小建议,提问的时候标题不要起这么猛,最好不要下大的论断 :D
& & 15:43:40 +08:00
@ 谢谢你的建议。我以后会避免主观和武断的论断,争取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 & 15:59:52 +08:00
@ 哈哈,所以 keso 的那个答案很罕见地没有受到赞同……
& & 21:42:21 +08:00
知乎现在邀请码放得似乎已经很快了,不知道实际对服务器的影响和开放浏览差距有多大,但如果做好静态 cache 的话,纯浏览应该问题不大,估计还是目前技术准备不够吧,上次 request 的一个简单的功能过了两个月还没实现。
& & 13:50:21 +08:00
有内容的产品在中国都很难开放着做!
& & 15:10:46 +08:00
v2ex 不错,避知呼好多了
& & 15:50:15 +08:00
在国内爬虫V5也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这个不能作为社区封闭的借口,知乎终有一天要开放,但那时候用户买不买它的帐就不知道了。
& & 16:45:30 +08:00
呵呵,快把知乎遗忘了。前有谷歌,百度,现有v2ex,甚至有者也,不知知乎知乎否?哈哈:-D
& & 18:38:31 +08:00
1、知乎不错,V2EX也不错,在V2EX上一起说知乎不好不如去知乎上说知乎不好吧。
2、其实知乎用户数量真的不必太多,邀请机制请来的活跃的牛人实在增长地太慢,我觉得许多帖子内容是有点越来越水,要我做知乎,前三个要解决的问题是:质量、质量、质量,受质疑饥渴营销什么的“数量、数量、数量问题”总是排在这个后面的。
3、没那么难拿到邀请码吧?太多人懒到只知道到处“跪求”,当伸手党,真的想去玩玩(或者去喷知乎),先试试参加饭否上的对知乎提问活动或者翻墙出去填GOOGLE上的知乎申请表吧。
& & 22:12:34 +08:00
1. 懒是一种客户需求,也是技术适应的一种动力。让客户成为全能手,简直是缘木求鱼,或者说是走小众路线。
2.懒是相对的。兴趣和欲望会激发出动能来。但是对于无聊事物不妨懒一点,人的精力有限。
3.质量或者说品位是空的,实现质量和品位才是实际的。
再说,在哪里说知乎是言论自由,请尊重别人的选择和发言权利。
& & 22:43:17 +08:00
@
1、没看出来我的第一点没有尊重“别人的选择和发言权利”
2、知乎现处的阶段,你就直接忽视我的第三条建议继续需求你的“懒”,动力你的“懒”吧。懒得去看看它有多烂对吧。
3、“质量或者说品位是空的,实现质量和品位才是实际的。”——这话是在支持我的原话吧,你再看看。
4、整个贴看下来,楼主发言多多,的确有“酸葡萄心理”——虽然你不承认。
& & 23:17:49 +08:00
@ 你这说的是卡饭
& & 23:56:04 +08:00
知乎之所以不开放注册而使用邀请码,我觉得主要原因对于一个高质量问答网站,是用户习惯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也是需要老用户去影响新用户的,这种情况下,开放注册一旦带来新用户增长过快,更容易破坏辛苦建立的社区环境。
而且现在知乎只是测试版而已。
& & 00:24:17 +08:00
zheye的内容质量悲剧一天,就反证出zhihu的封闭模式正确一天。。。
& & 00:55:35 +08:00
知乎上接近6成的人都是装逼,有啥好看的?
知乎完全不是个问答社交网站,而是个“发表自己观点”的网站,由于上面充斥着装逼的人(尤其是产品经理什么的),所以很多观点根本不是在探讨问题,而是在秀。
知乎上线的第一周,我惊呼真是太好玩了。而后的一个月,我几乎只看程序员的答案。期间我测试了下提了一个很水的问题:豆瓣牛X在哪里? 引来N多回答,简直就是无聊的版聊。这个例子还算是正面的,因为无聊还不容易装逼,但当我登陆知乎后看到的80%问答都是装逼之后,我已经半个月没上过那网站了。
& & 08:42:38 +08:00
@ 好吧。你说我有酸葡萄心理,随便你说吧。有时候,观点无所谓正误,而是看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我是反对搞一个想受到大家关注,甚至热捧,却又搞各种门槛,给用户制造麻烦的东东,你是很喜欢这个东东。那么,我们的辩论是很无聊的。
至于知乎的前途,时间是最好也是最客观的标准。我一介小民,只是在自己喜欢的网站上发表一点卑微的看法,当然和知乎如何走下去没有人和神马联系。
最后,还是希望能宽容对待不同观点。
& & 08:45:36 +08:00
唉,几乎忘记了知乎和自己多日前的这个帖子。现在又被大家翻出来。希望不要成为月经帖。
& & 12:17:58 +08:00
@ 言重了,谈不上喜欢知乎,对我有点用罢了。
& & 13:27:18 +08:00
偶也认为是葡萄酸的问题
& & 14:34:35 +08:00
一句话,知乎做的并不好。浮躁,问题质量偏低,除了IT从业人员其他专业的准专家都很少。
& & 14:35:32 +08:00
@ 基本同意。
& & 21:04:12 +08:00
我拿把贴锹站坟头!
& · & 1286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1 · 23ms · UTC 16:55 · PVG 00:55 · LAX 09:55 · JFK 12:55?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畅言开放注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