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人才争夺战战什么因素很重要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一文读懂: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
张国玉/人民论坛网
编者注:为吸引更多人才,近期我国各大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及宁波、石家庄等区域中心城市都推出了本市的“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由此爆发。“人才争夺战”大规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下是人民论坛杂志的最新解读。人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资本、土地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任何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的投入。第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三大要素需求的程度不同。在农业文明时期,土地是相对重要的生产要素,获得土地是最根本的。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务于土地的规模、肥沃程度等自然地理因素。当农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土地和劳动要素受制于资本。而相应的,土地的价值来源也从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地理因素转为区位交通地理因素,靠近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土地更容易吸引资本。当工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资本的重要性又开始下降,劳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趋势,共享经济开始兴起,而土地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地理因素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的变迁,劳动和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人才争夺战”爆发的经济大背景。第二,资本和土地是相对有限的,而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无限的。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中,资本和土地受所在时空的制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劳动要素特别是脑力劳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劳动要素相对来说是可以无限开发的,因为劳动这种要素具有自身再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这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是逐步被开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在劳动要素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争夺的窗口由此而打开。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劳动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第一,从数量上看,人口供给进入相对短缺的阶段。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而且来得更快、更早,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截至2017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2.41 亿人,占总人口的 17.3%。从人口规模看,2017 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 万,预计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 4.87亿,占总人口的 34.9%,由此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第二,从质量上看,人口素质越来越重要。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而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带来的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和小城镇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低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流动出去的人口有着挣钱养家和向上流动的动力和压力,充满干劲和活力。当前,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正在下降。除了少部分能够留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逐渐回到农村养老。同时,新生代的农村子女很多也都是独生子女,除非能考上大学走出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外出打工。因此,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城市的招工也越来越难。数量人口红利逐渐下降,质量人口红利开始来临。高等教育的扩招储备了比较多的人力资本。过去,大学生更多地是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流动。现在,随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完善,在一线城市生活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被一线城市吸引和集聚的人力资本开始新一轮分流,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逐渐凸显。人才争夺是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1994 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客观上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带来了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以招商引资政策为主的竞争手段。第一,过去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主要是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的,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和土地两大要素的自身创造和企业优惠。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企业使用土地的成本,另一方面尽可能进行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地方政府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竞争的结果有两方面。一方面,竞争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服务和审批效率,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地方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在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上过度竞争,损害了地方的长远竞争力。而且,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地方金融风险和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在这种情况下,为把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从拼优惠政策发展为拼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就只剩下对劳动要素的竞争。于是,各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就不约而同地爆发了。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第一,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高素质人才,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筑牢创新根基。人口的生产需要时间,人才的成长和出现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各种机缘巧合。城市间的新一轮人才竞争,长期来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人才;短期来说,就是要从全球、全国各地挖人、抢人。第二,引领创新需要领军人才。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动能”“新经济”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领军人才。在当前的“人才争夺战”中,科研创新型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各省市竞相争夺的焦点。不少地方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产业培育和创新,比如,深圳提出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领域 ;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对于区块链产业发展给予技术人才引进补贴 ;重庆提出到 2020 年将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 500 名以上 ;贵阳在支持和鼓励区块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入驻方面,从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列举了相关奖励政策。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由争夺大学生向争夺领军人才升级。比如,2018 年 3 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市重点引进招揽“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以及“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总之,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新动能、人口老龄化、政策新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重要素在这一时空的耦合,导致了“人才争夺战”的爆发和升级,而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其争夺的人力资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原标题:《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责任编辑:刘秀浩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87)
澎湃新闻APP下载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财经民生百家号每日一笑:一个老太太打电话到警局报警:“pol.ice先生!对面大楼有个男人赤裸身体1“夫人,别害怕,我们马上到1几分钟后,pol.ice赶到现常pol.ice:“那位裸男在哪儿?”老太太说:“就在对面楼那里。”pol.ice伸出头望了望,满脸疑惑地说:“到底在哪里啊?我没看到1老太太说:“你用望远镜就能看到了。”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历代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城市发展道理亦然:要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一马当先”,就必须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天下英才为己所用。近期,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不但用近乎“零门槛”的落户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工作、定居,甚至还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解决年轻人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抢人才”,成了二线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虽然尚不清楚,这些直奔年轻人而去的“人才新政”,最终效果如何,这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值得鼓励的。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经济新常态下,以出口、投资、消费为“三驾马车”的传统拉动模式,日益呈现出疲软之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动能,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显然,具有高学历且无所畏惧、不被拘束的大学毕业生,就是承载城市梦想的最佳载体,被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地瞄准选中,寄予希望。以杭州为例,不管是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还是第二代企业家宗庆后,如今在影响力、城市贡献度上,都难以和马云相匹敌。所以,马云曾短暂待过的上海,才会有“为什么留不住马云”的反思;武汉、南京、西安、郑州等铆足了劲儿向前冲的二线城市,如饥似渴地争夺人才,希望也能培育出自己的马云及阿里巴巴。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中诸如落户、租房、买房等“政策大礼包”,仅仅只能把人吸引来,至于能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需要综合考量城市环境、行政效能、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等复杂因素。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毕竟,谁都无法想象,一个空气污染严重、市容环境糟糕透顶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关系横行、效率低下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创新机遇严重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医疗水平难以保障、孩子上学困难无比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一个封闭保守、开拓不足的城市可以留住人才……换句话说,对人才的优厚待遇,其实不能局限于人才。只有以吸引人才为契机,下大力气全面改善城市的方方面面,让生态环境、产业布局、文明意识、行政效能,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些剑指人才的政策,才有价值,才有未来。特别是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很多人才因为工作选择,只能到一线城市。所以,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如何在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对吸引、留下人才至关重要。二线城市靠什么赢人才?尤其激烈人才争夺战!所以,拼人才,仅仅只是一个表象,更关键的是拼城市综合实力。要想让人才扎堆涌现,托起城市的明天,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广阔的人生舞台。没有一展所长的舞台,没有开明开放、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没有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即便落户政策再宽松,人才最后依然会“孔雀东南飞”。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增加了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过,单有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让人才有足够理由留在二线城市。每日一笑:一老一少在聊天,老者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少年说“好啊,好啊!我最爱听故事了。”。于是,老者开始讲故事:一天,阎王对小鬼说:“交给你一项任务,到人间走一遭。给我一个名单,要记录下所有玩过阴谋诡计的人”。一周后,小鬼从人间回来,疲惫不堪,瘫倒在阎王面前:“不可能,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阎王:“你就不会动动脑子”。一天后,小鬼又从人间回来。满面春风:“给,这是一个名单,上面记录着人间所有不玩阴谋诡计的人”。阎王:“好,你现在给这上面所有的人发一封信。”讲到这里,老者不吭声了。少年迷惑不解:......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财经民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创新者提供有态度的实干经验与最新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一文读懂: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
张国玉/人民论坛网
编者注:为吸引更多人才,近期我国各大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及宁波、石家庄等区域中心城市都推出了本市的“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由此爆发。“人才争夺战”大规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下是人民论坛杂志的最新解读。人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资本、土地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任何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的投入。第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三大要素需求的程度不同。在农业文明时期,土地是相对重要的生产要素,获得土地是最根本的。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务于土地的规模、肥沃程度等自然地理因素。当农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土地和劳动要素受制于资本。而相应的,土地的价值来源也从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地理因素转为区位交通地理因素,靠近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土地更容易吸引资本。当工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资本的重要性又开始下降,劳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趋势,共享经济开始兴起,而土地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地理因素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的变迁,劳动和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人才争夺战”爆发的经济大背景。第二,资本和土地是相对有限的,而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无限的。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中,资本和土地受所在时空的制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劳动要素特别是脑力劳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劳动要素相对来说是可以无限开发的,因为劳动这种要素具有自身再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这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是逐步被开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在劳动要素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争夺的窗口由此而打开。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劳动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第一,从数量上看,人口供给进入相对短缺的阶段。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而且来得更快、更早,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截至2017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2.41 亿人,占总人口的 17.3%。从人口规模看,2017 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 万,预计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 4.87亿,占总人口的 34.9%,由此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第二,从质量上看,人口素质越来越重要。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而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带来的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和小城镇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低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流动出去的人口有着挣钱养家和向上流动的动力和压力,充满干劲和活力。当前,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正在下降。除了少部分能够留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逐渐回到农村养老。同时,新生代的农村子女很多也都是独生子女,除非能考上大学走出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外出打工。因此,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城市的招工也越来越难。数量人口红利逐渐下降,质量人口红利开始来临。高等教育的扩招储备了比较多的人力资本。过去,大学生更多地是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流动。现在,随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完善,在一线城市生活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被一线城市吸引和集聚的人力资本开始新一轮分流,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逐渐凸显。人才争夺是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1994 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客观上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带来了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以招商引资政策为主的竞争手段。第一,过去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主要是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的,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和土地两大要素的自身创造和企业优惠。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企业使用土地的成本,另一方面尽可能进行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地方政府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竞争的结果有两方面。一方面,竞争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服务和审批效率,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地方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在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上过度竞争,损害了地方的长远竞争力。而且,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地方金融风险和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在这种情况下,为把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从拼优惠政策发展为拼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就只剩下对劳动要素的竞争。于是,各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就不约而同地爆发了。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第一,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高素质人才,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筑牢创新根基。人口的生产需要时间,人才的成长和出现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各种机缘巧合。城市间的新一轮人才竞争,长期来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人才;短期来说,就是要从全球、全国各地挖人、抢人。第二,引领创新需要领军人才。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动能”“新经济”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领军人才。在当前的“人才争夺战”中,科研创新型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各省市竞相争夺的焦点。不少地方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产业培育和创新,比如,深圳提出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领域 ;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对于区块链产业发展给予技术人才引进补贴 ;重庆提出到 2020 年将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 500 名以上 ;贵阳在支持和鼓励区块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入驻方面,从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列举了相关奖励政策。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由争夺大学生向争夺领军人才升级。比如,2018 年 3 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市重点引进招揽“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以及“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总之,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新动能、人口老龄化、政策新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重要素在这一时空的耦合,导致了“人才争夺战”的爆发和升级,而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其争夺的人力资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原标题:《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责任编辑:刘秀浩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87)
澎湃新闻APP下载为吸引更多人才,近期我国各大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及宁波、石家庄等区域中心城市都推出了本市的“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由此爆发。“人才争夺战”大规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下是人民论坛杂志的最新解读。人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资本、土地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任何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的投入。第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三大要素需求的程度不同。在农业文明时期,土地是相对重要的生产要素,获得土地是最根本的。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务于土地的规模、肥沃程度等自然地理因素。当农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土地和劳动要素受制于资本。而相应的,土地的价值来源也从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地理因素转为区位交通地理因素,靠近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土地更容易吸引资本。当工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资本的重要性又开始下降,劳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趋势,共享经济开始兴起,而土地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地理因素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的变迁,劳动和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人才争夺战”爆发的经济大背景。第二,资本和土地是相对有限的,而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无限的。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中,资本和土地受所在时空的制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劳动要素特别是脑力劳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劳动要素相对来说是可以无限开发的,因为劳动这种要素具有自身再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这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是逐步被开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在劳动要素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争夺的窗口由此而打开。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劳动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第一,从数量上看,人口供给进入相对短缺的阶段。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而且来得更快、更早,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从人口规模看,2017 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 万,预计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 4.87亿,占总人口的 34.9%,由此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第二,从质量上看,人口素质越来越重要。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而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带来的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和小城镇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低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流动出去的人口有着挣钱养家和向上流动的动力和压力,充满干劲和活力。当前,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正在下降。除了少部分能够留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逐渐回到农村养老。同时,新生代的农村子女很多也都是独生子女,除非能考上大学走出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外出打工。因此,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城市的招工也越来越难。数量人口红利逐渐下降,质量人口红利开始来临。高等教育的扩招储备了比较多的人力资本。过去,大学生更多地是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流动。现在,随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完善,在一线城市生活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被一线城市吸引和集聚的人力资本开始新一轮分流,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逐渐凸显。人才争夺是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1994 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客观上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带来了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以招商引资政策为主的竞争手段。第一,过去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主要是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的,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和土地两大要素的自身创造和企业优惠。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企业使用土地的成本,另一方面尽可能进行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地方政府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竞争的结果有两方面。一方面,竞争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服务和审批效率,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地方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在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上过度竞争,损害了地方的长远竞争力。而且,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地方金融风险和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在这种情况下,为把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从拼优惠政策发展为拼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就只剩下对劳动要素的竞争。于是,各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就不约而同地爆发了。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第一,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高素质人才,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筑牢创新根基。人口的生产需要时间,人才的成长和出现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各种机缘巧合。城市间的新一轮人才竞争,长期来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人才;短期来说,就是要从全球、全国各地挖人、抢人。第二,引领创新需要领军人才。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动能”“新经济”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领军人才。在当前的“人才争夺战”中,科研创新型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各省市竞相争夺的焦点。不少地方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产业培育和创新,比如,深圳提出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领域 ;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对于区块链产业发展给予技术人才引进补贴 ;重庆提出到 2020 年将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 500 名以上 ;贵阳在支持和鼓励区块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入驻方面,从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列举了相关奖励政策。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由争夺大学生向争夺领军人才升级。比如,2018 年 3 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市重点引进招揽“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以及“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总之,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新动能、人口老龄化、政策新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重要素在这一时空的耦合,导致了“人才争夺战”的爆发和升级,而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其争夺的人力资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责任编辑:姜晓雯_NQ1932)
02》APP信息流+PC热点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72a6cdf90fb4ef08f9c860ea6a76ce512.p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人才争夺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