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华为p20任总的《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

任正非为何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_网易财经
任正非为何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任正非为何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已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华为创始人表示。任正非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每次发声都会引起巨大反响,鲜少接受媒体采访、抛头露面的他,这次却上了新闻联播。在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面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场下坐着黑压压的两院院士,任正非作了主题为《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演讲报告,从相关媒体曝光的内容来看,任正非准备非常充分,整整四页纸,约2000字。任正非认为,在大的机会时代面前,要有大的战略耐性,“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任正非表示,“华为有八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200亿美元。”尤其是今年对华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外界对华为的报道力度和关注力度都显著提升,而华为也在技术创新方面赶超外企,并在通信技术和手机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作为华为掌舵者,任正非居安思危,他抛出一个让人无比惊讶的论断,他说,“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他说这句话本身是一种在充分自信的情况下,即华为已经过了追赶欧美的阶段,它在很多技术层面已经达到或者领先世界水平,所以在华为的前方已经没有可以追赶的身影,这就像在长跑中,华为已经是领跑者,而非追随者。任正非认为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这意味着华为将承担起制定规则、创立理论的重任。对此,任正非认为,应该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全球的顶尖人才,以让华为“胸有成竹地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同时,在培养人才方面,国家应该提高教育水平,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任正非表示,华为的做法是把所有的年轻人都送到一线去磨练,去承担更大的责任。“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叙利亚……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近期我们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 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任正非总是用朴素的话阐述管理的哲学理念和人生道理。在会后接受央视的采访时,任正非对习近平的演讲感慨道,“我最主要还是对大国的精神感到兴奋,我认为这些东西会对国家未来几十年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现在又冒出来很多企业,其实也跟华为一样,也是专心致志做每一件事,一个人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中国13亿人民,我们这几个吧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去发豆芽,把豆芽做好。我们13亿人每个人做成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的祖国。”以下是任正非发言全文: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这也给千百万家企业公司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公司如何去努力前进,面对困难重重,机会危险也重重、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一、大机会时代,一定要有战略耐性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走在基础科学进步的大道上的。而且基础科学的发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华为有八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200亿美元。华为这些年逐步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去。现在华为在世界建立了26个能力中心,逐年在增多,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全流程地引导着公司。这些能力中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教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我们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对话与合作,支持同方向科学家的研究,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各种学术讨论,多与能人喝喝咖啡,从思想的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势能的积累、释放,才有厚积善发。内部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验证,正实行多路径、多梯次的进攻,密集弹药,饱和攻击。蓝军也要实体化。并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失败中提取成功的因子,总结,肯定,表扬,使探索持续不断。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鼓舞人们不断地献身科学,不断地探索,使“失败”的人才、经验继续留在我们的队伍里,我们会更成熟。我们要理解歪瓜裂枣,允许黑天鹅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起来。创新本来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也要敢于拥抱颠覆。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煎蛋、从里面打破飞出来的是孔雀。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也会从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加大对不确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赶时代的脚步。我们鼓励我们几十个能力中心的科学家,数万专家与工程师加强交流,思想碰撞,一杯咖啡吸收别人的火花与能量,把战略技术研讨会变成一个“罗马广场”,一个开放的科技讨论平台,让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局部范围内抛弃利益计算的精神,重大创新是很难规划出来的。固守成规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会失去大的机会。我们不仅仅是以内生为主,外引也要更强。我们的俄罗斯数学家,他们更乐意做更长期、挑战很大的项目,与我们勤奋的中国人结合起来;日本科学家的精细、法国数学家的浪漫,意大利科学家的忘我工作,英国、比利时科学家领导世界的能力……会使我们胸有成竹地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二、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能塑造什么样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奋斗,创造价值是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活跃,自由,我们要引导和教育,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快乐地度过平凡一生。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叙利亚……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近期我们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同时发生资本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这时,有可能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做出贡献。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们要更多关心农村教师与孩子。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次能够在大会上发言,对华为也是一次鼓励和鞭策。我们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不懈奋斗。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本文来源:虎嗅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于5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两院院士齐聚一堂。在如此高规格的大会上,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代表作了《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汇报发言。
  谈到未来,任正非说,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如果不能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作为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为也感到“寂寞”。任正非称,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将迎难而上、坚持创新,以战略耐性和巨大投入追求重大创新,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任正非表示,华为有8万多名研发人员,很早以前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亿-200亿美元。根据年报,其2015年的研发经费为92亿美元。
  任正非还在发言中提出一个充满雄心的目标,“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这相当于要在五年内在亿美元基础上再增近900亿美元。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E/E3/E3DADDD113D8D611A3EF.jpg" WIDTH="550" BORDER="1" HEIGHT="628" ALT="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代表华为作了《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STYLE="vertical-align: border-style: border-width: margin: 5"
TITLE="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 />
  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代表华为作了《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汇报发言。
  以下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
  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这也给千百万家企业公司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公司如何去努力前进,面对困难重重,机会危险也重重、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一、大机会时代,一定要有战略耐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走在基础科学进步的大道上的。而且基础科学的发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华为有八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200亿美元。
  华为这些年逐步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去。现在华为在世界建立了26个能力中心,逐年在增多,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全流程地引导着公司。
  这些能力中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中。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教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我们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对话与合作,支持同方向科学家的研究,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各种学术讨论,多与能人喝喝咖啡,从思想的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势能的积累、释放,才有厚积善发。
  内部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验证,正实行多路径、多梯次的进攻,密集弹药,饱和攻击。蓝军也要实体化。并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失败中提取成功的因子,总结,肯定,表扬,使探索持续不断。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鼓舞人们不断地献身科学,不断地探索,使“失败”的人才、经验继续留在我们的队伍里,我们会更成熟。我们要理解歪瓜裂枣,允许黑天鹅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起来。创新本来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也要敢于拥抱颠覆。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煎蛋、从里面打破飞出来的是孔雀。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也会从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加大对不确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赶时代的脚步。我们鼓励我们几十个能力中心的科学家,数万专家与工程师加强交流,思想碰撞,一杯咖啡吸收别人的火花与能量,把战略技术研讨会变成一个“罗马广场”,一个开放的科技讨论平台,让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局部范围内抛弃利益计算的精神,重大创新是很难规划出来的。固守成规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会失去大的机会。
  我们不仅仅是以内生为主,外引也要更强。我们的俄罗斯数学家,他们更乐意做更长期、挑战很大的项目,与我们勤奋的中国人结合起来;日本科学家的精细、法国数学家的浪漫,意大利科学家的忘我工作,英国、比利时科学家领导世界的能力……会使我们胸有成竹地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
  二、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能塑造什么样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奋斗,创造价值是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活跃,自由,我们要引导和教育,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快乐地度过平凡一生。
  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叙利亚……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近期我们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同时发生资本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这时,有可能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做出贡献。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们要更多关心农村教师与孩子。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这次能够在大会上发言,对华为也是一次鼓励和鞭策。我们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不懈奋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Access denied | www.meiwentingg.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meiwentingg.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9324-ua98).任正非: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出席并发表了《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汇报发言。不同于主流媒体言论,向来充满了危机意识的任正非在发言中对于华为的现状、未来道路的思考预判,直言表示“华为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已前进在迷航中”。事实上,任正非的这段“悲观”的发言不是对鼎盛的华为表示消极乐观,而是提供的一种思考境界,反映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危机之道,提出企业的发展更要关注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思考值得所有的企业以及其它领域去深思。
以下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发言全文
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这也给千百万家企业公司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公司如何去努力前进,面对困难重重,机会危险也重重,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一、大机会时代,一定要有战略耐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走在基础科学进步的大道上的。而且基础科学的发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华为有八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l00-200亿美元。
华为这些年逐步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去。现在华为在世界建立了26个能力中心,逐年在增多,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全流程地引导着公司,这些能力中心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中。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
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
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我们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对话与合作,支持同方向科学家的研究,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各种学术讨论,多与能人喝咖啡、从思想的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势能的积累、释放,才有厚积薄发。
内部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验证,正实行多路径、多梯次的进攻,密集弾药,饱和攻击。蓝军也要实体化。并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失败中提取成功的因子,总结,肯定,表扬、使探索持续不断。
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鼓舞人们不断地献身科学,不断地探索,使“失败”的人才,经验继续留在我们的队伍里,我们会更成熟。
我们要理解歪瓜裂枣,允许黑天鹅在我们咖啡杯中飞起来。创新本来就是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也要敢于拥抱颠覆。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煎蛋,从里面打破飞出来的是孔雀。现在的时代,科技进步太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也会从沉浸在产品开发的确定性工作中,加大对不确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赶时代的脚步。
我们鼓励我们几十个能力中心的科学家,数万专家与工程师加强交流,思想碰撞,一杯咖啡吸收别人的火花与能量,把战略技术研讨会变成一个“罗马广场”,一个开放的科技讨论平台,让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
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局部范围内抛弃利益计算的精神。重大创新是很难规划出来的。固守成规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会失去大的机会。
我们不仅仅是以内生为主,外引也要更强。我们的俄罗斯数学家,他们更乐意做更长期、挑战很大的项目,与我们勤奋的中国人结合起来;日本科学家的精细,法国数学家的浪漫,意大利科学家的忘我工作,英国、比利时科学家领导世界的能力……会使我们胸有成竹地在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
二、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能塑造什么样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奋斗,创造价值是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活跃,自由。我们要引导和教育,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快乐地度过平凡一生。
现在华为奋斗在一线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特别是在非洲,中东疫情,战乱地区,阿富汗,也门,叙利亚......80后、9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
近期我们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同时发生资本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这时,有可能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做贡献。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们要更多关心农村教师与孩子。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这次能够在大会上发言,对华为也是一次鼓励和鞭策,我们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不懈奋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是如何创新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