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哪个版本好学

【宏观经济学论文】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300篇)_宏观经济学结课小论文_学术堂
您当前的位置: >
本栏目提供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其中包括学术、本科、硕士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特别推荐
宏观经济学论文大全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共提供宏观经济学论文 399 篇
本文阐述了2018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探析。...[]
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拉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主要集中在消费、投资、出口三个方面,因此我国应扩大国内需求,升级国内的消费水平,为我...[]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必须有效地利用经济信息,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互联网进行简单阐述,说明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讨论宏观经济条件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应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
本文认为,首先,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具有减少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而我国目前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依然较低,因此,央行应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加强与公...[]
本文将科技创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表现,以及对供给侧改革的贡献度作为研究重点,以河北省为例,构建科技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摘要人口老龄化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96%,我国正...[]
1、引言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受关注的三个问题。探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二者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长期...[]
1、引言经济决策者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但这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例如,假定决策者想用货币或者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这一政策...[]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本篇文章提供6篇宏观经济学...[]
摘要税收宏观调控是政府为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调整税法规则、变动税法要素或设立新税种的方式改变市场主体的经济预期,引导调控受体做...[]
摘要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而货币政策理论则是关于货...[]
股价波动是股票经营的必然现象,在频繁的股价波动中股票市场发挥着基本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同时也保持其合理的流动性。但相对于我国经济7%...[]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效果深刻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个市场参与主体。我国自1992年确立建...[]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风险与新挑战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率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
返回上级栏目:超级详细版本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讲义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超级详细版本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讲义
&&超级详细版本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讲义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9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宏观经济学_文章列表_爱思想
爱思想最新文章
爱思想一周排行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18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对宏观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作者简介:李宁志,(1984.11-),男,汉族,辽宁葫芦岛市人,2012级辽宁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国论文网 /1/view-6115601.htm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2]方成.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J].现代商业,2011(29)   [3]黄梅波、胡建梅.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分析[J].经济经纬,2010(0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