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于年初存入现在存入800 00元,准备2年后用于建一新车间,年存款复利率 为8%,请确定该车间的投资额

当前位置:>>>>>>
高级会计师模拟试题复习备考: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日期:作者:考试资料网阅读次数:45次
1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3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4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5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6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7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8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9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0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1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2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3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4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5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6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7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8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19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0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1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2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3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4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5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6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7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8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29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30高级会计会计实务模拟试题答案
1 &Y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一)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财务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遵循了以下原则:& && &1. 内部会计控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D 基本规范(试行)》,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 && &2.&&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公司财务会计部的所有人员,部门内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 &3.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财务会计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 &4. 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公司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 &5.内部会计控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 &6.内部会计控制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 && &2004年度,该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估,公司主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下:& && &(一)公司已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并明确制定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在具体执行中,公司所属各子公司执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二)公司已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了较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已作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对于预算内的财务开支,除经财务部审核外,5万元以下的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批,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由分管财务的副总裁审批,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由总裁审批,50万元以上的由公司领导集体审批;未列入预算的其他财务开支均由总裁审批。& && &(三)公司在筹资业务方面,能较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较严格地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公司财会部门负责拟订筹资方案,由总裁进行筹资决策。&&&&&&(四)公司已较合理地规划和落实了采购和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明确了存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程序。采购货款的支付需在相关手续齐备后才能办理,大额款项的支付必须经批准同意。实际执行中,部分采购业务未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定单也未能连续编号,以及对部分料到单未到的材料平时未能及时地进行暂估,在年末时才予暂估的情况。公司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采购与付款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公司对于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由公司总裁作出决策。& && &(六)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方面,按市场营销管理制度要求,制定了可行的销售政策,为了增加销售过程中的灵活性,授予销售业务人员比较大的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权限。为了提高效率,销售业务人员可以单独与客户进行谈判;重要的特殊销售业务,由总裁作出决策。建立了国外应收款风险控制制度。公司制定了加强业务管理系统的规定,规范了内外销合同、利润分析单及装运单制作、签订、审批、留存程序,明确了收汇风险小组及财务部的职责。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将年初确定的营销指标进行分解,下达给各相关营销机构和人员,并确定销售利润指标和货款回笼的相关要求,考核营销费用。& && &(七)对外投资方面,公司为严格控制投资风险,按《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建立了相应的《投资管理制度》,并按投资额的大小确定的投资决策权的行使,结合对投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制定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外投资及处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包括收集、归档对外投资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及相关文书资料,并建立健全的对外投资台账,跟综、分析投资效益的制度;公司董事会负责对外重大投资及处置的决策,公司经理班子负责一般投资及处置的决策;公司投资部负责对外投资及处置的执行。& && &(八)公司制定了《担保管理制度》,明确公司的财务部为担保合同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担保合同的评估、审批、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保管工作,同时对担保业务发生后对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资金状况的事后监督制度。目前公司除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外,未对公司外部单位提供担保。& && &(九)公司已建立了预算体系,能够做好预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公司财务会计部负责作为预算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含预算调整)和预算考核,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预算的审批,各业务部门负责预算的执行。& && &要求:指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说明理由。
2 &资料:某百货公司近年来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因而销售量有所增加,但应收帐款的管理成本(收账费用)及坏帐损失也随之上升。近两年的损益状况见表所示。假定公司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18%。公司收帐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公司采用按年赊销额百分比法估计坏帐损失。& && & & && &信用条件方案表& && && && && &单位:万元项目 2002年起(n/30) 2004年起(n/90)年赊销额 坏帐损失 240 700收帐费用 120 280& && &2006年第二季度初,公司总经理A召集营销部门经理B和财务部门经理C开会,专门商讨如何解决其华东地区总经销商严重拖欠帐款的问题。& && &该经销手商累计欠款2400万元,超出期限156天。根据该经销商的报表显示:截止至日,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日的头三个月这段时间,也存在亏损情况。累计亏损已经抵消了所有的留存收益,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的产权尚不足总资产比重的30%。& && &为解决目前账款拖欠情况,A、B、C三人研究制定了以下可选方案与行动计划:& && &第一种选择:促使该经销商将结帐日期缩短至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先偿还25%的欠款。但是,该经销商要达到将结帐日期缩短至120天而付款600万元要求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要寻求建立新的经销网络代替该经销商。B认为,该经销商毕竟是该地区做得最好的公司,更换总经销商会使得未来的销售额将比东方百货对三新目前的销售额下降15%D20%。其他代替的经销商们将会要求规模更小、频率更高的供货,可能产生相同的信用风险。& && &第二种选择:是百货公司自己在华东地区建立一个经销公司。这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彻底改变整个公司的经销模式。好处是可以稳定住现在的形势。所以公司将不得不在各个地方雇佣销售人员并建立经销网点。& && &第三种选择:争取与该经销商共同解决问题DD信用限额必须降低而且帐户余额必须持平,还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完成目标的行动计划。建议之一是以寄售的方式向经销商发货。顾客的付款要与经销商的现金分开,直接汇往百货公司。对仓库和帐目必须要经常审查。建议之二是与经销商共同努力降低存货DD减小供货数量、提高供货频率、缩短订货到发货的时间等措施。这些补救措施可能会提高百货公司的运输和管理成本,其幅度大约是销售额的1%。同时,帮助经销商建立一套能够良好而有效运作的管理制度。& && &要求:& && &1、分析百货公司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是否成功?& && &2、如果不及时处理目前与该经销商的这种情况,对东方百货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 &3、请您提供建议,如何处理问题?
分析与提示:& && &1、& && &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 && && && && & 单位:万元项目 第1年(n/30) 第3年(n/90)年赊销额 变动成本 信用成本前收益 应收帐款成本 机会成本 117 409.50坏帐损失 240 720收帐费用 120 250小计 477 1379.50信用成本后收益 & && &可以看出,公司宽松的信用政策并不成功。& && &2、直接影响:面临销售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的严重局面。& && &3、分析这三种方案,建议采用第三种方案,原因如下:& && &(1)采用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如果成功,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满意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成功的概率较低,而且一旦失败,公司将面临降低市场份额的风险。故不可取。&&&&&&(2)采用的二种方案,固然可以保持公司的市场份额,但所需投资数额较大、代价很高,需要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论证。& && &(3)采用第三种方案,对公司的影响较小,也较容易控制,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3 &资料:华新集团公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水泥生产企业,2003年,该集团公司申请上市成功。集团公司至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大的生产规模,现正处于市场产销两旺的局面。& && &该集体公司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 &资产负债表(简表)& && &日& && && && && && && &单位:万元项目 年末数货币资金 2800短期投资 18420应收账款 16520存货 30500流动资产小计 68240固定资产净值 107600其他资产 21800资产总计 197640短期借款(平均利率为8%) 18000应付票据 15700应付账款 21400应交税金 14540流动负债小计 69640长期借款(平均利率为5%) 50000负债合计 119640股本(普通股2亿) 20000资本公积 50000未分配利润 8000股东权益合计 78000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197640&&&&&&&&利润表(简表)& && &2005年度& && && && && && && && && &单位:万元项目 本年数主营业务收入 133000减:主营业务成本 1008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6400主营业务利润 15800加:其他业务利润 7240减:营业费用 7500管理费用 4300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支出) 3940营业利润 7300……………… 利润总额 6100减:所得税(税率为30%) 1830净利润 4270& && & 目前该集体公司与某水力发电集团合作,为建设国内第一规模水利发电大坝提供原料,集团公司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认为应该扩大生产能力,在2006年底前新建一条新的生产线,集团公司为此需要筹集资金。& && &董事会召开会议决策采用何种筹资方案,备选的筹资方案如下:& && &方案A,发行5年期普通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 &方案B,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债券发行1年后即可行使转换,转换价格为每股4元;& && &方案C,增发普通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元;& && &方案D,新的生产线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假设不考虑租金等支出的影响)。& && &该集体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 &(1)根据历史经验,该集团公司的全部流动资产项目随销售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负债中只有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随销售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 &(2)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支付率为25%;& && &(3)2005年销售额预计增长40%,盈利水平和留存收益比率均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 && & & && &要求:(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 && &(1)使用比率预测法预测该集团公司2006年筹资总量和对外筹集资金的需要量(在百万位取整数);& && &(2)假设2006年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1 640万元。分析以上四种筹资方案对公司收益、经营管理支配权等各方面的影响,权衡利弊,作出决策。
4 资料:某电子元器件制造有限公司日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 年末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初 年末货币资金 100 95 流动负债合计 220 218应收账款净额 135 150 长期负债合计 290 372存货 160 170 负债合计 510 590待摊费用 30 35 流动资产合计 425 450 所有者权益合计 715 720固定资产净值 800 860 合计
合计 &&&&&&&&&&&&2005年利润表有关数据如下表:(单位:万元)利润表项目 金额销售收入净额 1014其中:赊销收入 570净利润 253.5&&&&&&另外,该公司2004年销售净利率为20%,总资产周转率0.7次,权益乘数1.71,净资产收益率为23.94%。& &&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 &⑴计算2005年年末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权益乘数采用平均数计算)。& && &⑵计算2005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 &⑶计算2005年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PPkao 考&试 网&&&&&&⑷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参考答案:& && &⑴流动比率=450÷218=2.064& && &速动比率=(450-170)÷218=1.284& && &产权比率=590÷720×100%=81.94%& && &资产债率=590÷%=45.04%& && && & 权益乘数& && && && & =1÷{1-[(510+590)÷2] ÷[()÷2]×100%}& && && && & =1÷(1-43.3925%)=1.76655& && && &或者:权益乘数=资产平均数/权益平均数& && && && & =[()/2]÷[(715+720)/2]& && && && & = 1.76655& && &⑵应收账款周转率=1014÷[(135+150)÷2]=7.12(次)& && &总资产周转率=1014÷[()÷2]=0.8(次)& && &⑶销售净利率=253.5÷%=25%& && &资产净利率=25%×0.8=20%& && &净资产收益率=20%×1.7%& && &⑷200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03年提高11.391%,这是由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和权益乘数变动的结果:& &&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25%-20%)×0.7×1.71=5.985%& &&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25%×(0.8-0.7)×1.71=4.275%& &&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25%×0.8×(1.7)=1.131%& && &影响总计=5.985%+4.275%+1.131%=11.391%& && &验证:净资产收益率增长=35.331%-23.94%=11.391%& &&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销售净利率上升5.985%,总资产周转率上升4.275%,权益乘数上升1.131%,三者共同作用,使得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了11.391%。
5 A公司于1995年成立,从事彩电显像管的生产。该公司原为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成功改制上市。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但是公司积极致力于扩大经营范围,通过证券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其他行业进行广泛协作,如,其他电子元件生产、物流等各个方面,不断拓宽经营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 &2006年,A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往手机芯片制造行业发展,并准备采用并购方式实现这一计划。并购计划的目标对象是B公司,该公司拥有一项手机芯片的关键技术,且该技术领导未来发展方向,但是B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扩大规模和开拓市场。& && &(1)有关并购的资料如下:& && &并购预案:A公司准备收购B公司的全部股权。A公司的估计价值为10亿元,并购完成后,B公司将不存在,经过整合,新成立的C公司价值将达到16亿元。B公司要求的股权转让出价为4亿元。A公司预计在收购价款外,还要为会计师费、评估费、律师费、财务顾问费、职工安置、解决债务纠纷等收购交易费用支出1.2亿元。& && &B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盈率指标:2003年至2005年税后利润分别为1200万元、1800万元和2000万元;该公司的市盈率指标为20。2005年底,B公司预计可能被收购,处置了一处长期闲置的厂房,税后净收益为500万元。& && &(2)A公司2005年的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 &资产负债表(简表)& && &日& && && &&&单位:万元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减: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净额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无形及递延资产 资产总计 000流动负债 00长期负债 200 600负债合计 00所有者权益合计 6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000& && &说明:A公司拥有普通股4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日每股市价为10元。& && &利润表(简表)& && &2005年度& && && && &&&单位:万元& && && && &项目 本年数 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 205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64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00 ……二、主营业务利润 40800 ……加:其他业务利润 1200 ……减:营业费用 16000 ……管理费用 14400 ……财务费用 2100 ……三、营业利润 9500 ……加:投资收益 26700 ……营业外收入 6600 ……减:营业外支出 5100 ……四、利润总额 37700 ……减:所得税 11310 ……五、净利润 26400 ……& && &说明: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支出。
6 甲事业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甲单位),自2005年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经财政部门核准,甲单位的工资支出、10万以上的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10万元以下的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以及日常零星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 &2005年,财政部门批准的甲单位年度预算为2000万元。1至11月份,甲单位累计预算支出数为1800万元,其中,1500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300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12月份经财政部门核定的用款计划数为2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15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50万元。& && &甲单位12月份对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如下(假定甲单位无纳税和其他事项):& && &(1)2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月授权额度为50万元。甲单位将授权额度50万元计入银行存款,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50万元。& && &(2)4日,甲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通知书和明细表中注明的工资支出金额为80万元,代理银行已将80万元划入甲单位职工个人账户。甲单位将80万元的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80万元。& && &(3)6日,甲单位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与A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一台设备,合同金额55万元。合同约定,所购设备由A供货商于5天内交付,设备价款在交付验货后由甲单位向财政申请直接支付。甲单位对此事项未做会计处理。& && &(4)9日,甲单位收到所购设备和购货发票,购货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55万元。甲单位在验货后,于当日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交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向财政申请支付A供货商货款,但当日尚未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 &甲单位按发票上注明的金额55万元,在确认固定资产的同时,确认应付账款55万元。& && &(5)11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用于支付A供货商货款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金额为55万元。甲单位将55万元确认为事业支出,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55万元。对已确认的应付账款55万元未进行冲转。& && &(6)14日,甲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5万元。甲单位对此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5万元,减少银行存款5万元。& && &(7)15日,甲单位报销差旅费4.8万元,并用现金购买一批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1000元。甲单位将上述支出4.9万元计入了事业支出。& && &(8)20日,甲单位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与B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10台办公用计算机,合同金额为9万元。合同约定,所购计算机由B供货商于本月22日交付,货款由甲单位在验货后向代理银行开具支付令。甲单位对此事项未做会计处理。& && &(9)22日,甲单位收到所购计算机,但购货发票尚未收到。甲单位验货后,向代理银行开具了支付令,通知代理银行支付B供货商货款。甲单位因购货发票未到,未做会计处理。& && &(10)24日,甲单位收到B供货商转来的购货发票,发票中注明的金额为9万元。甲单位确认固定资产9万元,同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9万元。& && &(11)31日,甲单位计算的2004年度预算结余资金为56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15万元,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41万元。甲单位未对年终预算结余资金进行账务处理,只是将其在“备查簿”中进行了登记。& && &【要求】& && &1.分析、判断事项(1)至(10)中,甲单位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 &2.分析、判断事项(11)中,甲单位对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计算及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计算正确的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并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参考答案】& && &1.事项(1)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分)& &&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授权额度50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补助收入。(1分)& && &或: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0& && &贷:财政补助收入50(1分)& && &或:将授权额度50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分)& && &事项(2)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分)& &&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80万元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1分)& & 或:借:事业支出80& & 贷:财政补助收入80(1分)& & 或:同时将80万元工资支出确认为财政补助收入。(1分)& && &事项(3)中:甲单位的做法正确。(1分)& && &事项(4)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正确。(1分)& && &事项(5)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分)&&&&&&正确的会计处理:还应当减少应付账款55万元,增加固定基金55万元。(1分)& && &或:借:应付账款55& && &贷:固定基金55(1分)& && &事项(6)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分)& && &正确的会计处理:增加现金5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万元。(1分)
7 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4年发生如下业务:& && &(1)与供货商签订一项合同,购入一批固定资产,合同金额为55万元,以财政部门拨入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项目经费50万元先行支付。合同规定余款于2003年付清。2002年,收到固定资产及供货商提供的有关发票账单时,借记事业支出550000,贷记银行存款500000,应付账款50000;同时,借记固定资产550000,贷记固定基金03年支付余款时,借记应付账款50000贷记银行存款50000& && &(2)将本单位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对外投资,该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双方协商价为8万元,单位以10万元作为对外投资的入账价值。& && &(3)购买分期付息国库券25万元, 并支付手续费0.2万元,增加应收票据,减少银行存款25.2万元; & && &年末,取得国债收益0.5万元,存入银行,增加投资收益0.5万元。& && &(4)一年期存款到期,本金20万元,利率2%,收回本息,增加“其他收入DD利息收入0.4万元。& && &(5)当年固定资产核算改为采用提取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3000元& && &(6)接受其他单位捐赠复印设备一套,价值8万元,捐赠收入相应增加8万元。& && &(7)发现以前年度账务处理时漏记固定基金10万元,收入少计5万元,该单位将漏记固定基金直接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少计收入直接记入本年收入。& && &要求:请判断该事业单位对上述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提示一: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增加事业支出减少银行存款,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 &提示二: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 &本案例(1)属于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对这项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关键在于确定购置固定资产当期和以后还款期间的事业支出,以及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增加事业支出减少银行存款,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上述账务处理是不正确的。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 &收到固定资产和有关发票账单时,& && &借:事业支出500000& && &贷:银行存款500000& && &同时,借:固定资产550000& && &贷:固定基金500000& && &应付账款50000& && &2003年支付余款时,借:应付账款50000& && &贷:银行存款50000& && &同时,借:事业支出50000& && &贷:固定基金50000& && &本案例(2)处理不正确,向其他单位投入无形资产,应按双方确定的价值8万元,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账面原价10万元,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2万元,借记 & && &“事业基金DD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借记“事业基金DD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DD投资基金”科目。& && &本案例(3)处理不正确,国库券不是商业汇票。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对外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25.2万元,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应根据投资成本25.2万元将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转入投资基金,借记“事业基金DD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DD投资基金”科目;年末,收到国债利息0.5万元,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DD投资收益”。& && &本案例(4)处理正确,收回存款本息,利息应增加“其他收入DD利息收入”0.4万元。& && &本案例(5)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事业单位会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是不正确的。甲研究院固定资产核算改按提取折旧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因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而是采用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对固定资产使用和购置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日常核算及编制年度报表时,不得随意改变这种会计处理方法。& && &本案例(6)处理不正确,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只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增加收入。& && &本案例(7)处理不正确,应补记固定基金增加10万元,少计收入5万元应转入事业基金。& && & & && &国库集中收付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方向,现在正逐步的推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基层预算单位使用的财政性资金不再通过主管部门层层划拨,工资支出由财政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购买货物或劳务的款项由财政直接拨付给供应商;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虽然支付指令由预算单位下达,但财政不再将货币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而是将用款额度划拨到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根据大纲,有关账务处理如下(以事业单位为例):& &&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 &事业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 & &&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事业单位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借记 &&&&&&“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属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同时,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 &对于财政直接支付剩余额度,事业单位年终依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DD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 & &&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做会计处理;以后,事业单位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类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DD财政直接支付”科目。& && &对于财政授权支付剩余额度,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注销额度时,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DD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 &下年初恢复额度时,行政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DD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8 &&蓝海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并假设除下列各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5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日批准报出。该公司2005年度的一些交易和事项按以下所述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后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该公司2005年和2006年度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 & (1)从日开始计提折旧的部分设备的技术性能已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需更新设备,而现有的这部分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已大大超过了尚可使用年限,因此,北方公司从日起将这部分设备的折旧年限缩短了二分之一,同时将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这部分设备的账面原价合计为200万元,净残值率为3%,原预计使用年限均为10年。北方公司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 & (2)日,因产品质量原因,北方公司收到退回2004年度销售的甲商品(销售时已收到现金存入银行),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该批商品原销售价格10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0万元。北方公司调整了2006年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 (3)日与丙公司发生经济诉讼事项,经咨询有关法律顾问,估计很可能支付350万元的赔偿款。经与丙公司协商,在日双方达成协议,由北方公司支付给丙公司350万元赔偿款,丙公司撤回起诉。赔偿款已于当日支付。北方公司在编制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将很可能支付的赔偿款350万元计入了利润表,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负债处理。在对外公布的2005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将实际支付的赔偿款调整了2005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及相关负债项目的年末数,并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调增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350万元(假设税法允许此项赔偿款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 && &(4)获知日某债务单位发生火灾,该公司应收账款中的450000元预计不能收回。该公司据此作为坏账损失,调整了2005年度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5)甲公司于日对乙公司投资900万元作为长期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日甲公司发现该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误用了成本法核算。甲公司按重大会计差错处理,调整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06年度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本期数。& && &(6)该公司董事会于日提出分派股票股利方案。该公司对该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相关披露,但未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 & 【要求】& && &1.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说明北方公司上述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 &2.对上述交易和事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简要说明不正确的理由和正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做会计分录)。&&&&&&【参考答案】 & && &1.事项(1)、(6)处理正确。事项(2)、(3)(4)、(5) 处理不正确。& && &2. 说明不正确的理由和正确的会计处理。&&&&& ①事项(2)该公司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2005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本期数、日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相关项目的数字。& && && & & && &②事项(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涉及货币资金项目的,不能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正表中与货币资金有关的项目。& && &③事项(4)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无须调整,只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 &④事项(5)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本期发现的,以前期间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
9 &&&&&&万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主要从事农用机械及配件的生产销售。该公司2003年和2004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000万元和2000万元。预计从2005年起未来五年内每年可产生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除增值税,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且不再作其他分配。万杰公司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就以下事项作出以下决议:& && & (1)万杰公司将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2.5%改为年销售收入的5%,并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 &  万杰公司从2003年起对售出的产品实行“三包”政策(即包退、包换和包修),每年按销售收入的2.5%计提产品保修费用;2004年末,产品保修费用余额为100万元(2001年和2004年计提数分别为75万元和65万元,实际发生保修费用分别为70万元和60万元)。公司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原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的数基本一致,但为预防今后利润下降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董事会决定,从2005年起改按年销售收入的5%计提产品保修费用。&&&&&& (2)将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由其余额的50%提高到100%,并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 &  万杰公司每年销售农用机械及其配件均有固定客户,公司根据历年资料及客户资信情况,对应收账款按其账龄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对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按其余额的50%计提。为实施更谨慎的会计政策,董事会决定,从2005年起对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按其余额的100%计提坏账准备。& && &  万杰公司上市两年来从未发生过超过应收账款余额50%以上的坏账损失。2005年度,公司的客户未发生增减变动,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3)将所得税的核算从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并对此项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 &  万杰公司原对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为更客观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董事会决定,从2005年起对所得税改按债务法核算;同时,考虑到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和产品保修费用不能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遂决定不确认这部分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 &【要求】万杰公司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作出的决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 &事项(1)万杰公司提高计提保修费用比例的决定不正确。& && &理由:万杰公司两年来按收入的2.5%计提的保修费用符合实际情况,且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基本与计提数一致,为此原计提比例是恰当的,董事会提高计提保修费用的比例不符合会计估计变更的要求。&&&&&&事项(2)董事会改变3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决定不正确。& && &理由:在公司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应随意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事项(3)董事会决议改变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将计提的坏账准备和产品保修费用不确认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正确。& && &理由: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下变更会计政策,符合会计原则的要求。但是在未来有足够的应税所得额的情况下,当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都应确认。&&&&&&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
10 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是一家隶属于大地国有控股集团公司的工业企业。根据未来市场竞争情况,东方公司将2006年进行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为此,东方公司2006年发生如下事项并进行了会计处理:1.经大地集团公司批准,2006年1月,东方公司以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购并了大地集团下属的建材原料生产企业甲公司。甲公司生产的建材原料是东方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供给的稳定情况直接决定东方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并购甲公司以实施对其控制,有助于优化东方公司的上游产业链。东方公司的会计师对在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甲公司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且为并购甲公司而发行的企业债券发生的30万元的相关手续费计入了当期损益。2.东方公司为取得稳定的持续的发展,决定投资基础产业。2006年8月,东方公司斥资5000万元购买了外省某市的一家自来水公司100%股份,使其成为东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方公司的会计师对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自来水公司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了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调整留存收益。【要求】请分别判断东方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1)东方公司并购甲公司交易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是:①《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由此判断,东方公司和甲公司同属大地集团公司控制,因此东方公司并购甲公司的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企业合并》第六条的规定,东方公司在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甲公司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③《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企业合并》第八条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因此,题中东方公司为并购甲公司而发行的企业债券发生的30万元手续费,不能计入当期损益,而应予以资本化,计入所发行债券的初始计量金额。(2)东方公司并购自来水公司交易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是:①《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企业合并》规定,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由此判断,自来水公司是外省某市的一家独立企业,显然与甲公司不存在此类关系,因此对自来水公司的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入账价值确定的基础区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a.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产),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b.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c.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的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d. 合并中所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其承担的合并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如果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1 天时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33%。2007年度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料如下:(1)2007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10万元。(2)2007年11月,天时公司购入交易性证券,入账价值为40万元;年末按公允价值计价为55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3)2007年12月末,天时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成本5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按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抵扣。(4)假设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0。除上述事项外,天时公司不存在其他与所得税计算缴纳相关的事项,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而且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要求】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确认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2007年所得税费用。
【参考答案】 (1)计算应交所得税本年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110D 交易性证券收益15 +预计保修费用5 )×33%=33(万元)(2)确认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①交易性证券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15×33%=4.95(万元)②预计负债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5×33%=1.65(万元)(3)计算所得税费用2007年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D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D(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D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3+(4.95 D0)D(1.65D0)=36.3 (万元)
12 紫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竹公司”)在2006年发生了如下事项:1.紫竹公司于2005年9月对子公司甲公司的贷款本息提供担保,甲公司的贷款在2006年9月到期,贷款本金1 000万元,甲公司尚未支付的贷款利息为60万元。甲公司因财务困难,无法偿付到期债务。债权银行已于2006年12月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及紫竹公司偿付所欠款项。至年末诉讼尚在进行中。紫竹公司的律师认为,根据担保合同的规定,紫竹公司应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本诉讼很可能要败诉,代甲公司偿还贷款本息共计1060万元。代为偿还贷款后,紫竹公司有权对甲公司进行追偿。紫竹公司考虑到本诉讼尚未判决,其结果尚未确定,因而未对本事项进行账务处理,也未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等到法院判决后再进行会计处理。2.紫竹公司于2006年10月收到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面值500万元,6个月期限。紫竹公司因资金周转的需要,在12月18日贴现了此商业汇票。紫竹公司认为,承兑企业信誉很好,本公司发生连带还款的可能性极小,因而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项。3.紫竹公司对其合营企业乙公司的长期借款本息提供担保。本笔贷款乙公司于日借入,本金2500万元,年利率5%,借期3年。乙公司按期归还了利息,但日本金到期后,因财务困难无法归还。银行将紫竹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偿还本金2500万元。2006年12月,法院判决,要求紫竹公司在30日内向债权银行支付上述全部2500万元。紫竹公司于日还清了本金。对于上述债务担保,按照合同约定,在紫竹公司代乙公司偿付了有关贷款后,紫竹公司有权向乙公司追偿,乙公司对紫竹公司代为偿付的款项具有偿付责任。日,紫竹公司根据乙公司的经营情况,无法确定何时能取得已代乙公司支付的2500万元本金。但紫竹公司认为,鉴于其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乙公司对紫竹公司代为支付的贷款本金有偿付责任,紫竹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为此,紫竹公司在其2006年的会计报表中,确认了应收乙公司2500万元的款项。4.日,紫竹公司的联营企业丙公司从建设银行取得2年期贷款80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紫竹公司为其提供了担保,担保合同规定:①紫竹公司作为保证人,担保的范围包括丙公司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项下的贷款本金、利息、罚息及诉讼费、律师费等债权人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②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③紫竹公司提供保证的期间为自贷款到期日算起的两年之内。在贷款到期日算起的两年之内,贷款银行有权向紫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如贷款银行在贷款到期日以后的两年期间未提起诉讼,则紫竹公司自动免除担保责任。丙公司在贷款期间,由于财务困难,未归还利息;贷款到期后,也未归还本金,丙公司累计所欠本息合计为880万元。贷款到期后,债权银行通知紫竹公司,由于丙公司无力偿还到期贷款,要求紫竹公司代为归还,否则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至日,该银行尚未向法院提起诉讼。紫竹公司的法律顾问提供的意见认为,对于该笔债务担保,债权银行很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且一旦银行提起诉讼,紫竹公司按照担保合同规定,必将承担连带责任,支付全部本息880万元。紫竹公司认为,由于债权银行尚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尚未提起诉讼的事项,不符合会计制度中关于确认负债的有关条件,对于上述债务担保可能产生的损失未在其2006年度会计报表中确认任何预计负债。5.紫竹公司欠丁股份有限公司货款300万元,按合同规定,紫竹公司应在日前归还,但紫竹公司以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产品不合格为由,未按期付款。丁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日,法院一审判决紫竹公司应向丁公司全额支付货款,同时还应承担诉讼费2万元。紫竹公司不服,以丁公司提供的产品不合格为由,反诉丁公司,提出索赔要求,金额为50万元,截止日,该诉讼尚在进行中。紫竹公司律师认为,由于对产品质量存在纠纷,本公司胜诉的可能性在50%以下,形势不容乐观。因此,紫竹公司在附注中未披露任何有关这一诉讼的信息。6.日,紫竹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托管合同,合同约定:(1)从日起3年内,由紫竹公司派出管理人员管理丁公司。(2)紫竹公司每年应保证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净利润超过500万元部分由紫竹公司享有,净利润低于500万元的部分应由紫竹公司补足。2005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2006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紫竹公司补了100万元。2006年末,鉴于丁公司所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的局面,预计2007年很可能发生亏损在60D100万元之间。为此,紫竹公司计提了预计负债80万元,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披露。【要求】分析判断紫竹公司对上述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紫竹公司对甲公司的担保,未进行账务处理,也未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是不正确的。紫竹公司对甲公司的贷款提供了担保,因甲公司财务困难,紫竹公司负有代为清偿的责任,因此,现时义务已经发生;本诉讼很可能败诉,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清偿的金额将是担保的本息,因此,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能够合理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应确认预计负债,同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2.紫竹公司未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事项进行披露是正确的。根据规定,对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只有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才应披露。3.紫竹公司代乙公司偿付本金,已将担保损失确认到账内,同时紫竹公司认为,紫竹公司有追偿的权利,与乙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确认了应收款项。在判断紫竹公司是否能在2006年年报中确认一项应收款项时,应注意分析从乙公司得到补偿的可能性。根据规定,紫竹公司将其为乙公司偿付的贷款本金确认为资产时,必须满足“基本确定”这一确认条件。因此,紫竹公司虽有权向乙公司索取代为偿付的款项,且乙公司对紫竹公司代为偿付的款项具有赔偿责任;但在2006年底,基于乙公司的财务状况,紫竹公司获得乙公司赔偿的可能性并未达到基本确定的程度,不符合确认补偿的条件,因此不能予以确认,紫竹公司确认补偿金额是不正确的。4.紫竹公司未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预计负债是不正确的。根据担保合同规定,紫竹公司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虽然至2006年资产负债表日,债权单位尚未提起诉讼,但律师认为,银行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提起诉讼,按照保证合同,紫竹公司将会被要求代丙公司支付全部本息88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确认由担保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应以是否满足负债的确认条件作为判断基础,而不应以债权单位是否提起诉讼为依据。因此,紫竹公司在提供2006年会计报表时,应根据预计的赔偿金额确认有关的预计负债。5.紫竹公司在与丁公司的诉讼中,虽然一审已经判决,但紫竹公司不服,提起反诉,因而仍是或有事项。一审判决表明,紫竹公司因诉讼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根据规定,紫竹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2万元,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紫竹公司对此或有事项不确认,也不披露,是不正确的。对于紫竹公司反诉丁公司,由于胜诉的可能性在50%以下,不应对相关的或有资产作出披露,紫竹公司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6.紫竹公司确认预计负债80万元不正确。紫竹公司托管丁公司,要求取得固定回报,如果利润高于500万元,则取得收益;如果利润低于500万元,则发生损失,因而属于或有事项。在2006年末,紫竹公司应根据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为580万元(500+80),而不是80万元(因为要补到500万元)。
13 佳佳公司拥有企业总部和三条独立生产线(第一、第二和第三生产线),被认定为三个资产组。2007年末总部资产额和三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和500万元。三个资产组的使用寿命分别为5年、10年和20年。由于三条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价优物美,而导致产品滞销,开工严重不足,产能大大过剩,使生产线出现减值的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一直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各资产组,其分摊标准是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作为分摊的依据。经调查研究得到的三个资产组(第一、第二和第三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280万元、500万元和550万元。【要求】对三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应计提减值的金额。【分析与提示】进行减值测试,首先要将总部资产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至各资产组,然后比较各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最后将各资产组的资产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分配。1.将总部资产分配至各资产组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首先根据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分摊比例进行分摊,具体如下:&第一生产线(万元) 第二生产线(万元) 第三生产线(万元) 合计(万元)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300 400 500 1200各资产组剩余使用寿命 5 10 20 按使用寿命计算的权重 1 2 4 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 300 800 总部资产分摊比例 9.68% 25.81% 64.51% 100%总部资产账面价值分摊到各资产组的金额 19.36 51.62 129.02 200包括分摊的总部资产账面价值部分的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319.36 451.62 629.02 1400
2.将分摊总部资产后的资产组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确定计提减值金额减值准备计算表&单位:万元&资产组合分摊总部资产后账面价值 可收回金额 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第一生产线 319.36 280 39.36第二生产线 451.62 500 0第三生产线 629.02 550 79.02
3.将各资产组的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分配第一生产线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39.36×(19.36/319.36)=2.39(万元),分配给第一生产线本身的数额=39.36×(300/319.36)=36.97(万元)第三生产线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79.02×(129.02/629.02)=16.21(万元),分配给第三生产线本身的数额=79.02×(500/629.02)=62.81(万元)
【案例分析五】考核主题: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中意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的生产、设计和安装业务。该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注册会计师在对该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事项:(1)11月15日,该公司与E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该公司向E企业销售丁设备3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280万元。11月18日,该公司又与E企业就该丁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规定,该公司应在日前以每台288万元的价格,将丁设备全部购回。该公司已于11月20日收到丁设备的销售价款;在2003年度已按每台280万元的销售价格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成本。 (2)日,该公司与C企业签订销售安装丙设备一台的合同,合同总价款为720万元。合同规定,该公司向C企业销售丙设备一台,并承担安装调试任务;丙企业在合同签订的次日预付价款600万元;丙设备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正常,且经C企业验收合格后,C企业一次性支付余款120万元。至日,该公司已将丙设备运抵C企业,安装工作尚未开始。丙设备的销售成本为每台450万元。该公司在2003年度按720万元确认丙设备的销售收入,并按45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3)日,该公司与D企业签订一项数控机床设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320万元。该公司自11月1日起开始该电子设备的设计工作,至12月31日已完成设计工作量的20%,发生设计费用40万元;按当时的进度估计,日将全部完工,预计将再发生费用80万元。D企业按合同已于日一次性支付全部设计费用320万元。该公司在2003年将收到的320万元全部确认为收入,并将已发生的设计费用结转为成本。【要求】分析判断中意公司上述有关的收入确认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本案例(1),首先要对该交易的性质进行判断。本案例中,对于同一商品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后,又签订了回购合同。如果仅从签订的销售合同来看,该交易应属于商品销售业务,但该公司又与E企业就丁设备签订了补充合同,并且规定该公司在今后的一定期间内必须按照规定的价格购回该丁设备的义务。在对该交易的性质进行判断时,必须将销售合同与补充合同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其次,按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判断本业务属于融资业务,应按融资业务相关的规定处理,不应确认收入,中意公司确认收入280万元是错误的。本案例(2)属于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商品销售的确认。在确认收入时,必须考虑该交易需要安装和检验。在本案例(2)中,在本期虽然已经将商品运至对方,但安装工作尚未开始,不应确认收入,中意公司在发出商品,未进行安装和检验就确认收入,是错误的。本案例(3)属于提供劳务合同相关的收入确认。对于提供劳务合同收入的确认,首先,应当判断该合同是否属于当期内完成的合同,如果不属于当期内完成的合同,则要考虑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其次,在确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还应当确定本年应当确认收入的金额。本案例中,该公司只完成合同规定的设计工作量的20%,80%的工作量将在第二年完成,应按照已完成的20%的工作量确认劳务合同收入,即确认收入64万元;按预收款320万元全部确认为收入是错误的。
14 黄山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从2007年起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黄山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黄山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在次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在次年4月1日完成。在对2007年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事项:(1)黄山公司所得税的核算在2006年前采用应付税款法,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DD所得税》所规定的方法。对于这一变更,黄山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对2007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按照规定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2)日,A公司诉黄山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黄山公司赔偿A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黄山公司和A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黄山公司向A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该诉讼案系黄山公司2006年9月销售给A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A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黄山公司赔偿部分损失。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黄山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A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黄山公司将未确认的损失50万元,计入了2007年2月的损益中。(3)日,黄山公司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100万元,成本为每台80万元。黄山公司于当日发货10台,同时收到B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日,黄山公司因X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意给予B公司每台2万元的销售折让。黄山公司于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B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调整了2008年2月的销售收入20万元。(4)日,黄山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黄山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黄山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黄山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黄山公司对该笔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936万元人民币。(5)黄山公司为M公司的子公司,M公司总裁张某的儿子创办了甲企业,生产黄山公司所需的一种主要材料。2007年8月在张总裁的介绍下,黄山公司所需的该种主要材料全部从甲公司购入,本年度共进货3000万元,黄山公司已将货款全部付清。黄山公司对于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 (6)日,黄山公司支付1650万元购买了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丁公司与黄山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从事与黄山公司相同的业务。集团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决定由黄山公司收购其全部股权,收购后作为黄山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本次收购以合并日经注册会计师审定的丁公司净资产为基础,上浮10%作为收购对价。经审计后的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500万元,黄山公司支付了1650万元,并于当日完成了合并有关手续。此外,黄山公司支付了8万元与本次收购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黄山公司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以及审计费用计入了当期损益。(7)黄山公司拥有乙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2007年10月,黄山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准备支付300万元购买B公司持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协议约定,在黄山公司和B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办妥相关手续后,黄山公司获得B公司拥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11月5日,黄山公司和乙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股权转让协议,12月10日黄山公司支付了全部收购对价3000万元,至日,黄山公司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 在编制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要求】1.分析判断事项(1)中,黄山公司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2.分析判断事项(2)中,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3.分析判断事项(3)中,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4.分析判断事项(4)中,黄山公司将外币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5.分析判断事项(5)中,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6.分析判断事项(6)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7.分析判断事项(7)中,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1.黄山公司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正确。理由: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整2007年年初留存收益,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2.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增2006年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他相关项目应一并调整。3.黄山公司将上述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不正确。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资产的收入,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减2007年度营业收入20万元,不调整成本。4.黄山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外币债权的金额不正确。理由:应收账款金额人民币936万元,仅是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按照当日汇率折算的金额,即日未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按照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应该是期末汇率折算的金额。 正确处理方法:按照日汇率折算,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为924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7.7),同时确认汇兑损失12万元人民币(936-924)。5.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不正确。理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DD关联方披露》的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由于黄山公司和甲企业同受张总裁控制或重大影响,据此判断,黄山公司与甲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同时存在关联交易,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正确处理方法: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1)交易的金额;(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4)定价政策。6.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不完全正确,其中将支付的对价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将审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正确。理由:先判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DD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因黄山公司与丁公司同属一家集团公司控制,故本次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同时规定,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150万元,首先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冲减盈余公积。7.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正确。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DD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本次收购完成后,黄山公司将拥有乙公司70%的表决权资本,能够控制乙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但黄山公司虽然支付了全部价款,直到日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表明黄山公司并不能控制乙公司,因此,不能将乙公司纳入2007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15 北海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从日起按照财政部“财会[2006]3号” 文件的要求,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假定北海公司2007年度实现会计利润2300万元,以前年度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发生了如下与所得税有关的事项:1.日,北海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DD或有事项》的规定,确认了已售商品产品保修费用200万元,作为预计负债。按照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抵扣。北海公司对此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2.2007年12月北海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丁公司,含税收入1170万元,款项未收,形成一项应收账款。由于该笔应收账款很可能全部收回,北海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3.北海公司2007年6月从母公司购入一台大型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为1550万元,母公司中该设备的成本为1200万元。北海公司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北海公司对此事项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考试资料网(www.ppkao。com)4.日,北海公司库存商品1000万元中,有部分存货价值发生严重减损,北海公司对该存货计提了2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但在实际发生损失时可税前扣除。5.日,北海公司购入股票6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640万元。北海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DD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股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其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6.日北海公司对其联营企业丙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收益16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抵扣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假设北海公司能够控制该项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要求】1.分析判断北海公司计提产品保修费产生的预计负债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并说明理由;并指出北海公司对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是否正确。2.分析判断北海公司上述应收账款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并指出对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额。3.分析判断北海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事项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分析判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请说明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5.分析判断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并说明其对所得税的影响。6.分析判断对联营企业投资按权益法确认权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参考答案】1.计提产品保修费产生的预计负债属于暂时性差异。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DD所得税》的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2007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同时,新准则规定,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上述预计负债所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北海公司对该预计负债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不正确。因为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并且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该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33%=66(万元)。2.2007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170万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将来收回应收款时不需再交税,因此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是1170万元。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资产的计税基础,两者没有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3.北海公司对该固定资产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不正确。理由:(1)计算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7年应计提折旧=(1550-50)×(5/15)÷2=500÷2=25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0(万元)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550-[(1550-50)÷5÷2]=0(万元)由于资产账面价值1300万元,资产计税价格14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2)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元)4.存货账面价值为750万元(),存货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33%=82.5(万元)。5.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价,其账面价值为640万元,而其计税基础为600万元,两者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由于此项暂时性差异将使得北海公司在确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产生应纳税金额,因此,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0×33%=13.2(万元)。6.北海公司对联营企业确认权益,使资产增加,但其计税基础是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DD所得税》规定,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的除外: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故北海公司对其联营企业丙公司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6 胜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公司”)是生产日用电器产品的上市企业,该公司从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日有关交易和资产状况如下:1.日,甲产品有库存400台,每台单位成本5万元,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5.8万元。胜利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日向该企业销售甲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5.1万元。甲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胜利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甲产品没有存货跌价准备余额。PPkao 考&试 网胜利公司按照市场销售价格高于成本的事实,没有对甲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007年6月,胜利公司购入某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券一批,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7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该公司发行债券后,因市场行情不好,上年已连续发生亏损,2007年12月又发布了预亏公告。日,胜利公司预计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90万元。胜利公司对该债券计提了10万元减值准备,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了所有者权益。3.日,胜利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其账龄和预计坏账率如下:项目金额(万元)预计坏账率1年以内 2200 2%1-2年 800 10%合计 3000 -胜利公司在2007年初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180万元,2007年度发生坏账15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转销的坏账40万元。2007年末胜利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124万元,并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124万元。假设胜利公司按账龄分析法,按年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收款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进行折现。4.2002年4月购入的一台设备,日账面原值900万元,累计折旧7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该设备生产的产品中有大量的不合格品,准备终止使用。胜利公司对其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并将计提的减值准备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5.日胜利公司以59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突进公司90%股权,已知胜利公司与突进公司为两个独立的企业,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在购买日,突进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胜利公司将突进公司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在2007年末,胜利公司确定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610万元,突进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30万元。[要求]1.分析判断胜利公司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2.分析判断胜利公司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分析判断胜利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分析判断胜利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分析判断胜利公司收购突进公司,属于何种合并,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如果确认商誉,2007年末是否需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请说明对商誉的减值如何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1.胜利公司根据市价高于成本,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正确。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如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胜利公司对甲产品有合同部分也采取一般市价作为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基础,是不正确的。应计提的跌价准备:(1)签订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00×(5.1-0.2)=1470(万元),其成本=300×5=1500(万元),则签订合同部分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2)未签订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00×(5.8-0.2)=560(万元),其成本=100×5=500(万元),因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胜利公司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正确,但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DD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分析判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否发生减值,首先,应当判断是否存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迹象。其次,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最后,比较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账面价值,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胜利公司购入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在上年已发生亏损,本年也发布了预亏公告,这些情况表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很可能发生减值。2007年末,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90万元,因此,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计提的减值计入当期损益,不能冲减所有者权益。3.胜利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不正确。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DD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定,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胜利公司2007年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余额=0×10%=44+80=124(万元),计提坏账准备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80万元D发生坏账15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转销的坏账40万元=205万元,故应冲回坏账准备81万元(205-124),应冲减资产减值损失81万元,因此,胜利公司原计入当期减值损失124万元是不正确的。4.胜利公司对于该设备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正确。理由: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企业应当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的固定资产原值900万元,已提累计折旧7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在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胜利公司应补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900-750-50)-0],计入当期损益。5.胜利公司收购突进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情况。在非同一控制合并情况下,如果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其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即商誉=合并成本590D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540(600×90%)=50(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DD资产减值》的规定,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因此,2007年末胜利公司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减值测试并对商誉减值进行处理时,应经过下面三个步骤:(1)应确定突进公司这一资产组的账面价值。由于合并商誉是在购买突进公司时发生的,可以将其全部分配给突进公司这一资产组。故突进公司这一资产组的账面价值=630+50/90%=685.56(万元)。(2)进行减值测试。由于突进公司可收回金额为610万元,突进账面价值为685.56万元,故发生了资产减值75.56万元。(3)将资产减值损失冲减商誉55.56万元,其余部分20万元分配给突进公司可辨认净资产。
17 王学民是一家公司的承包经营负责人,在承包经营2年期结束之后,他请了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会对其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该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认为该公司在承包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已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久,检察机关接到举报,有人反映王学民在承包经营期内,勾结财务经理与出纳,暗自收受回扣,侵吞国家财产。为此,检察机关传询了王学民。王学民到了检察机关后,手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振振有词地说:“会计师事务所已出具了审计报告,证明我没有经济问题。如果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注册会计师。”
  请问:
  A.王学民的话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错,错在哪里?
  B.如果你是那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王学民的话没有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王学民没有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一种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尽管可以提高其可信性,但这种提高只是一种合理的提高,对于那些精心伪造的虚假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在遵循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仍然可能无法查出这些虚假会计信息。PPkao 考&试 网
  其次,王学民的话没有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编制与出具财务报表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只要这些报表中有错误或舞弊。不论审计与否;企业管理当局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注册会计师则主要承担审计责任。不管财务报表是否有问题,注册会计师均按照公认审计准则来进行审计工作。如果遵循了公认审计准则,即使还存在虚假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也不必承担责任。如果财务报表没有问题,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来进行工作,则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第三,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只是在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所的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而注册会计师依据其应有的职业谨慎亦不能判断这种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则注册会计师没有过错。
18  资料:A公司为生产电冰箱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发生以下情况:
  (1) A公司向某商场销售了200台电冰箱;为了保证及时供货,双方商定由A公司使用自有的车辆运送电冰箱至商场,A公司除收取电冰箱款30万元以外,另收取了运输费9万元。A公司会计部在纳税申报时,将电冰箱销售额作为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将收取的运输费作为计算营业税的营业额,分别计算报税。
  (2)A公司决定向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捐款,在讨论捐款方式时,有人认为应当将捐款直接送到农柑中小学学生手中,有人认为还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捐赠比较合适。鉴于分歧较大,A公司决定由会计部拟订有利于公司的捐赠方案。
  要求:
  1.分析、判断A公司将电冰箱销售款和运输费分别申报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做法,是否符合税法有关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2.从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的角度分析、判断哪一种意见更有利于企业,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对问题(1),应当考虑这项经济业务属于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由于运输费属于直接为销售货物提供的,视同销售货物,应当合并征收增值税。
  2.对问题(2),应当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有关规定予以分析。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而企业直接向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捐赠,不得扣除。显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实施捐赠对,企业比较有利。
19 万民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2002 年12月,公司总经理针对公司效益下滑、面临亏损的情况,电话请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董事长指示把财务会计报告做得漂亮一些,总经理把这项工作交给公司总会计师,要求按董事长意见办。总会计师按公司领导意图,对当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技术处理,虚拟了若干笔无交易的销售收入,从而使公司报表由亏变盈。经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
  2003年4月,在《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中,当地财政部门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会计作假行为,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拟对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并分别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万民公司相关人员接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均要求举行听证会。
  在听证会上,有关当事人作了如下陈述:
  公司董事长称:“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在外,对公司情况不太了解,虽然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但只是履行会计手续,我不能负任何责任。具体情况可由公司总经理予以说明。”PPkao 考&试 网
  公司总经理称:“我是搞技术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产经营,对会计我是门外汉,我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应承担责任。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情况应由公司总会计师解释。”
  公司总会计师称:“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经过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他们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责任。”
  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参加招聘会准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