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机械自动上蔟机有谁知道?

大家都在看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平利县文史资料第六辑【乡村巨变】(二)
平利县文史资料第六辑【乡村巨变】(二)
平利名茶品牌开发略记
我于1984年被组织分配,来到了这个山青水秀、物美天华之府——平利。初来乍到,既陌生又好奇,细心观察,发现这里的农民为他们各自的生计,炼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很是辛劳,我颇受感动,岁月荏苒,便融入其中。大自然总是优待辛劳的人们,这片乐土的山上山下、山里山外,到处都能长出绿油油的茶,这也就成为苍天赋予我的一个天然习武场。于是,见证并身体力行了平利县名茶品牌研制与开发的全过程,献给同行和爱茶者回放分享。
一、初期研发:这时还处于市场经济的萌动期,茶场和农户生产的茶叶全部交售供销社,由供销社计划统一调拔销售,当时毛茶分六级十二个等次,每级二等,最好的茶叶是一级一等,收购价为每市斤2.46元,茶场和农户的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基本上是属于劳务型收益,支付劳务工资后基本就没有盈余了。带着这种疑虑,就开始探索,茶叶生产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得从研究创制名茶入手,依靠打响自己的品牌,广泛开拓市场,扩大名茶销路来增加收益。在原平利县茶叶工作指导站站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成浩的带领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从1984年开始着手制定名茶研制的技术方案,方案确定恢复一只历史名茶“三里垭”茶,并重新定名为“三里垭毛尖”茶;研制一只新名茶,按地名命名为“八仙云雾”。1986年春茶期间正式进行生产试验,县委、县政府对名茶研制工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于1986年8月2日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在西安止园饭店由县委副书记万正明主持通过了2只品牌茶的鉴定,徐山林副省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平利县名茶研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2个名茶品牌于1990年3月获安康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月获得了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平利县成为继汉中镇巴县之后全省取得的第二个拥有名茶品牌的县。
平利县名茶品牌诞生后,又把原来已有的大宗茶机械化加工退回到了手工制作,通称“手工灶”。传统大宗茶采茶原料较为粗大,一般是采下一芽二、三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滚湿坯-炒毛坯-滚足干”。名茶制作原料很考究,一芽一叶初展是最好的原料,要求四不采,即紫芽叶不采、病虫叶不采、鸡大胯不采、雨天叶不采。从采到制完全体现了手工的精细,是已有的机械难以替代的。在制作中,杀青后的清风或摊晾是保证成茶色泽翠绿和冲泡后清香高雅的关键,三里垭毛尖制作工艺为:“杀青-摊晾-揉捻-初烘-复烘-提毫-足干”,八仙云雾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摊晾-初揉-初烘-做形(压扁)-理条-足干”。从1987年开始,进行全面的技术推广工作,全县每个茶叶技术干部在茶叶开采期到来时,长期下派蹲点到企业和农户,言传身教传授指导名茶加工。1988年修订了名茶加工技术的省颁标准,设计印刷了平利县第一批名茶品牌系列化包装,结束了传统沿用的牛皮纸和塑料袋包装茶叶的历史。这一时期持续到1997年,全县投产茶园面积约1700多亩,新建的密植免耕茶园5000多亩,全年茶叶量280吨。通过连续几年的技术推广,名茶产量达到了年产50吨。
二、深度开发:这一时期是1998年至2001年,当时县委确定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明确紧抓茶叶、烟叶、食用菌、蚕桑四项支柱产业,优先抓好“二叶生产(茶叶和烟叶)”,茶叶被排在了四项支柱产业的首位,同时茶叶也被列为财源建设的骨干项目。县委、县政府对茶饮产业高度重视,县委确定由县委副书记李仿华任茶叶生产项目分管领导。李仿华副书记分管茶叶项目后,确定了“树立品牌战略,开发精品名茶”的开发战略目标,先后多次带队,前往湖北等地考察研究开发精品品牌,通过比较后确定了湖北竹溪龙王垭的剑茶作为技术引进的重点,以采摘单芽原料试制名茶的技术路线。当时,我在县茶业开发公司主持工作,1999年春季,公司自购了一套名茶机械,送到开园早的三阳镇设点试验,后逐渐向中、高山移动推进试制,这个时期,采茶工没有采过这种精细的原料,按成本核算,制作工艺为“杀青-摊晾-理条-做形-足干”,初定名为“精品”茶,因此,确定收购鲜叶定价为每市斤70元,这样就提高了每市斤干茶成本将近400元,按每市斤500元出售,当年生产“精品”茶200市斤,售价比最好的八仙云雾和三里垭毛尘茶高出5倍,这是有史以来生产的最好茶叶,价格也是历史之最,这种销价,带动了普通茶叶价格的上涨,茶场和农户受益很大。通过全县移动示范加工,对名茶机械的推广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进名茶生产机械替代手工作坊式加工,提高了名茶品质,扩大了名茶的商品生产规模。名茶机械普及速度较快,重点茶场基本配置了小型机械。通过名茶的大力度开发以及名茶机械的配置,茶叶开发效益明显提高,有力的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由于老茶园品种混杂、发芽不整齐,大小不一,采芽难,制茶难的现状,就从提高名茶品质,提升优良的配套名茶基地入手。于1997年开始引进国家级优良茶树良种龙井43号、福鼎大白豪茶进行试验栽植和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建立了部分良种名茶生产基地并开始投产见效。1999年6月16日,平利县人民政府举办首次名茶评审会议,分二个茶类编制密码评审,当场解码后二个良种茶制做的名茶样都夺魁第一,县人民政府以平政发[1999]32号文件发布“名茶评比表彰决定”进行了表彰奖励。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建立茶树良种生产基地,是提高名茶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加快了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技术推广速度,扩大建成了茶叶良种名茶专业示范基地2000多亩,建立无性系良种茶繁育基地50多亩,为品牌名茶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原有品种茶园(俗称老茶园)基地规模32000多亩,普通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3000多亩,茶叶产量达350吨,名茶产量80吨。
三、名茶开发变革期:这一时期是从2002年至今。平利县已有的32000多亩茶园基本上都是七十年代末,采用群众会战建设的群体种茶园,年产茶始终在300多吨、产值2800万左右徘徊,基地、产量、产值没有太大的变化。名茶先期的深度开发,积累了茶叶快速发展的科技优势,铺就了一条快速建成西北名茶大县的强势基础,名茶开发变革的洪流汹涌澎拜。加之,在长达近二十年选择主导产业的探索中,总结了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先后抓过弥猴桃、天麻、绞股蓝、魔芋、黄姜、花椒、食用菌、烟叶,蚕桑等,多数没有按市场规律去抓以失败而告终,而茶叶在当时没有哪个地方说存货卖不掉,年年产,年年卖,且有一定的种植规模,相比较而言,茶叶还是最有潜力的,尤其是1999年抓过的食用菌失败的惨痛教训,给予了很大的警醒。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思考论证,确立并在县十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明确茶叶产业率先突破目标,提出建成西北名茶大县奋斗目标,实施意见确定2004年以后,利用二到三年时间将良种茶园建设规模增加到5万亩,全县茶园总规模达到10万亩。并在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发展的决议》,以平人发[2010]6号文发布。形成了全县加快名茶大县建设的共识,以女娲文化为依托,将茶文化与女娲文化有机结合,精心营造“游女娲故里、赏悠闲家园,品女娲绿茶”的茶文化定位,从2006年开始每间隔两年举办一次“茶之旅”文化节,截止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茶之旅文化节,以恢宏的气势讴歌和弘扬了平利女娲茶文化。同时,将“八仙云雾”、“三里垭毛尖”正式更名为“女娲云雾”、“女娲毛尖”,将开发基本定型的精品茶,定名为“女娲银峰茶”,于2006年通过市科技局组织进行了正式鉴定。2007年“女娲银峰茶研制与开发”获得了安康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得了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茶叶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县政府更加坚定了发展茶饮产业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茶饮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全县基地规模达到20万亩,产茶4500吨,产值4亿元,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2008年县委、县政府又一次发文,做出了“关于培育茶饮龙头企业的决定”,文件要求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辐射带动基地的共同发展。培育和扶持建设茶业经营性专业公司20余家,建立名茶加工厂80余个,使名茶加工全面实现机械化,名茶商品规模得到了快速提高。通过无性系良种繁育、引进扩大茶树良种种植,全县茶叶基地规模达到了14.6万亩,良种名茶基地近5万亩,具备了名茶生产基本专业化水准,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全县茶叶总产量3550吨,产量达1200余吨,售价最高达3000元/公斤,2010年11月平利县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第二届“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迎来了平利县茶叶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平利县名茶品牌开发工作是全省起步早的县份。聚集了资源、科技,文化等诸多的优势,融合了旅游、文化、科技的综合性开发,名茶品牌开发带动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茶文化的积淀和旅游的发展,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先后接待了原省委书记、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建国、原省委书记、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等多名省部级领导实地考察参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取得了三项省政府科技成果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举全县产业发展率先突破之力拼搏奋斗,也得益于一代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苦苦探索。平利县名茶品牌开发的道路选择是正确的,打出的名茶品牌是响亮的,成绩是卓著的,将永载史册。
平利蚕桑产业发展历程
蚕桑产业在平利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蚕桑产业是平利县的传统产业,是近几届县委、县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平利是全国发展蚕桑产业的最佳适宜区之一,所产蚕茧茧层率、解舒率、出丝率都较高。笔者于1989年9月从陕西省安康农校蚕桑专业毕业分配到平利县就开始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可以说是平利蚕桑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一、劝民兴桑养蚕
据平利县志记载,平利蚕桑始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经江苏籍知县黄宽倡导,才“稍知学习”。清道光六年(1826年)广东籍司徒修到平利任知县,“下车即劝民兴桑养蚕”,并散发传单,印发蚕桑技术资料,但成效甚微。清光绪年间平利有桑但养蚕很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县年产生丝仅750公斤,折合鲜茧约5000公斤。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仅有桑园100亩,产茧2000公斤;解放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使蚕桑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高潮,到1965年桑园增加到4034亩,发种692张,产茧24750公斤;1966年桑园增至为21546亩,为第一个大发展期。后由于“文革挖修根”,桑园面积锐减至1975年仅存7023亩,发种量3460张、产茧量为94500公斤。文革结束后,随着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平利蚕桑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快速增加。于1980年桑园面积增加到16800亩,发种量6000张,年底成立了县蚕桑技术指导站,隶属于县林特局管理。1981年9月县蚕桑技术指导站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98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2937亩,发种10634张,产茧27万公斤,产值为81万元。同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因在蚕桑生产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省农业厅表彰奖励。
二、县缫丝厂建成投产
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由于兴桑养蚕效益较高,桑园面积、养蚕发种量、蚕茧产量逐年增加。1988年全县发种17800张,产茧52万公斤。随着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和蚕茧产量的大幅增加,同年县缫丝厂获得批准、开始筹建。并于1989年底建成并试产,同时招收工人,进行培训准备试用。1990年5月县缫丝厂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当时产能为5组立缫、3000绪,年产白厂丝60吨,解决800余人就业,是平利县第一大规模企业,隶属于县供销合作联合社管理,集体所有制企业性质。随着县缫丝厂的建成投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平利蚕桑产业的发展,使平利蚕桑产业迎来了第三个大发展时期。缫丝厂投产的第二年,即1991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69757亩,发种30355张,产茧491吨,蚕茧产值为486.1万元。当年县缫丝厂实现满负荷生产,白厂丝产量达到60吨,上缴税费60万元(当时相当于600名干部的年工资总额)。1996年底县缫丝厂二期工程(再上4组立缫设备及土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产能达到9组立缫、5200绪,年产120吨白厂丝能力,年上缴税费100万元(以后每年上缴税费都在100万元以上),厂区占地面积54.95亩,有固定资产1320万元,解决就业职工1000余人。县缫丝厂二期工程上马时先进的D310型自动缫丝机(该机劳动生产率高、用工量少)已投入使用,当时出于多解决劳动力就业没有选用。1997年后全国性工资大幅上涨,立缫设备因用工量大、生丝制造成本高,缫丝厂效益开始下滑。到1999年底,缫丝厂亏损扩大、经营资金出现困难。2000年初以100万元年租金(生丝每吨上缴税收1万元)租赁给浙江企业经营。2001年县缫丝厂停产,2002年被迫改制。
三、蚕桑辅导员成为“财神爷”
1992年苏陕对口支援,平利县与江苏海安县(当时为全国第一蚕桑大县)结为友好县,海安县派姜德义等4名技术人员到平利县支援蚕桑生产,指导大贵区利用“早春温床嫁接体一步成园”技术建设了500亩高效精品桑园,在当地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等技术。1992年春、夏蚕期,平利先后派出两批蚕桑技术人员和养蚕大户到江苏海安县学习,我当时在老县区林特站工作,有幸成为这一年第一批到江苏海安县学习的蚕桑技术人员,5月上旬在县蚕桑站老师袁彪带队下我们一行7人先后到海安县西场镇、南屏乡进行了考察学习,重点学习了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和桑树密植建园等技术。正是这一次的考察学习,我亲身感受到了平利在交通、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江苏海安的巨大差距,也是这一次的考察学习更加坚定了我的专业思想,想到东部发达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蚕桑,我们平利为什么不能好好抓蚕桑?海安派技术人员支援和平利派人到海安学习后,通过技术部门抓点示范、党委政府行政推动,平利的兴桑养蚕技术很快得到提高,亩桑产叶量、平均张产、蚕茧质量均大幅提升。
由于蚕桑产业的蚕茧、白厂丝商品率为100%,本县有缫丝厂做后盾销售方面无顾虑,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开放刚刚起步,开办的工厂很少,出门打工的机会也很少,本地又无其它就业门路,养蚕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当时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尚在征收之中,很多蚕桑基地乡的乡政府靠春季的蚕茧就可完成全年税收任务,可以说1991至1995年是平利蚕桑产业步入大发展、快发展的五年。这几年发蚕种时的场面热闹至极、堪称火爆,蚕农争相抢购蚕种,严重时甚至挤坏蚕桑辅导员发种的钢筋窗户,抢购到蚕种的农民像捡了宝贝似的高兴。作为蚕桑技术员的我很受干部和蚕农的尊重,每个蚕期前包村干部都纷纷来预约去给农民开蚕桑技术培训会,这在当时可以认为是包村干部的一项政绩,有时一天开三场培训会,一场一个半小时左右。蚕期乡干部都想约蚕桑辅导员一起进村入户,养蚕农户总是用好酒好肉款待蚕桑辅导员,乡村干部和农民亲切的称他们为“财神爷”。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55000亩,发种23995 张,产茧100.29万公斤,突破100万公斤大关,蚕茧产值达1454万元。1995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67986亩,发种45256张,产茧866吨,产值1118.9万元,发种量是历史最高时期。秋季县蚕桑开发公司派李伦乾同志到江苏海安考察学习自控催青技术,冬季开始筹建县蚕种中心自控催青室。这几年中各区乡也有一些错误作法,由于当时不许占用好田好地栽桑,就向“荒山进军”,像大贵乡的玉皇寨、广佛乡的脂肪河、东河乡的财神庙山梁上等地大搞开荒挖带、栽桑建园,这些荒山上的桑园后来都未养蚕。大贵乡的养蚕大户王帮平在玉皇寨山梁上建了一院房子准备养蚕,后来因为山高路远、缺粮缺水很不方便,房子一直闲置,欠了几万元债,最后外出打了几年工才将债务还清。当时大力发展蚕桑缺少桑苗,未经试验示范盲目发展了一些广东的杂交桑,因不适合平利气候,桑叶很薄容易凋萎,且冬季桑枝易遭受冻害,很快就被农民毁掉了。到了1995年秋季,茧价大幅下跌,晚秋茧出现卖茧难现象,个别收购点鲜茧收到每公斤4元,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挫伤。
四、蚕桑体制改革
县上为了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1993年底平利组建了县蚕桑开发公司,全县蚕桑技术人员及区乡蚕桑辅导员整体划转公司管理,归县供销社管辖,全县八个区设立了蚕桑技术指导站,经费由县财政列支,区站办公场所设在区供销社或林特站。运行了两年,感觉到这种体制还是仍然不顺。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决策,于1996年3月在县蚕桑开发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县蚕桑管理局,组建县茧丝绸(集团)总公司(管辖县缫丝厂、茧丝绸经销公司、蚕业服务公司、大贵蚕茧服务公司、各区蚕桑分公司),设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体制模式发展、经营全县蚕桑产业。全县8个区设有蚕桑公司和蚕桑技术指导站,有从业人员98名。其中:技术人员23名,辅导员62名,行政管理人员13名。其经费来源部分人员由财政全额供养,部分人员由蚕茧经营利润供养。蚕桑管理局成立后,承诺鲜茧保护价收购,加大培训力度,选用优良蚕品种,适当加大蚕种剂量,收购中实行优茧优价政策,蚕农养蚕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当年春季,平利县蚕种中心催青室和大贵分公司自动循环烘茧机投入使用。1996年底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撤区并乡建镇的实施,全县8个区调整为18个乡镇,全县设立了12个茧丝分公司和蚕桑技术指导站。1998年7月中共平利县委大力发展蚕桑、畜牧、矿产、水电四大支柱产业与烤烟、茶叶、魔芋、林果、黄姜五大骨干产品体系,形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下发了平发[1998]34号文件《关于建设支柱产业壮大骨干产品努力实现县域特色经济的新突破的决议》。当年由蚕桑技术推广中心袁彪主持,单位全体技术人员共同攻关的桑蚕种自控催青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安康地区行署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自控化程度更高的热风循环烘茧机在城关镇仁河茧灶安装并投入使用。为了探索蚕桑产业发展途径,1999年春季和2000年初冬,蚕桑管理局副局长吴代明和刘远平分别带队到江苏省东台、盐城、大丰及四川绵阳市考察蚕桑产业及管理体制,重点考察了蚕桑合作社的组建和运行效果。通过考察学习,次年在城关镇龙头村、兴隆镇两河村、西河乡梅子园村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2001年7月,县蚕桑管理局局长陈春宁带领缫丝厂党委副书记钱昌维和我到浙江湖州、杭州、温州考察蚕桑产业和自动缫丝生产线。9月,按照县委、县政府对蚕桑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的决定,把蚕桑管理局从茧丝绸(集团)总公司中剥离出来,成立正科级财政全额预算的事业局,编制10名,人员由蚕桑局、人劳局、财政局共同确定,在系统内符合条件的事业编制、财政供养的国家正式干部中选配。茧丝绸集团总公司注销,成立平利县蚕业总公司。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爆发,秋茧收购结束后,国际国内茧丝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平利县蚕业总公司储存的秋季干茧出现巨亏,职工干部集资款因亏损无法兑现,公司运转出现困难。同年,平利县缫丝厂实施改制。2002年初,县蚕业总公司运转出现困难,干部职工到县政府上访游行。同年底县缫丝厂改制结束,其固定资产以500万元转让,新组建民营股份制企业平利县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2003年初平利县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将原缫丝厂立缫设备技改为自动缫丝设备,三年内共引进8组(3200绪)飞宇2000型自动缫丝机,工人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企业产能达到年产白厂丝240吨规模,企业上岗员工200余人,每年上缴税收200万元以上。2003年4月平利县蚕业总公司与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合并。6月,部分蚕桑技术干部通过招考进入乡镇社保所,部分技术干部提前退休,平利蚕桑技术力量大大削弱,至今没有新鲜血液补充。7月15日,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蚕桑管理局,成立蚕桑产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供销社,县供销社成为蚕桑产业主管部门,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全体人员划转蚕桑产业办公室,财政供养方式不变,事业编制10人。2004年12月28日平利县蚕业技术协会组建,协会由平利县供销社发起,当时有蚕茧收烘企业、缫丝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蚕业服务会员250名,蚕桑流通型龙头企业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和缫丝加工型龙头企业平利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协会下设兴隆、西河、三阳、老县四个乡镇分会,有年养蚕3张以上蚕农会员4500名,收烘企业、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及蚕技人员组成的个体会员458名,会员蚕农的密植桑园面积达2.8万亩,年养蚕3.2万张,分别占全县密植桑园的71.8%和发种量64%,协会的组建为蚕业发展架起了一座金桥。
2005年茧丝价格大幅上扬,全县大面积推广纸板方格蔟营茧和省力化蚕台养蚕,方格蔟推广160万片,省力化蚕台2000套。通过新优技术及蚕蔟具的推广,平利蚕茧质量、养蚕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当年发种45256张、 产茧74.2万公斤、蚕茧产值1246.6 万元。2008年8月14日,吴平县长主持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将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划转县林业局管理,人员不变,财政供养形式不变,林业局又成为平利发展蚕桑产业主管部门。2009年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和各基层供销社实施改制,金桥供销公司和各基层供销社蚕茧收购烘炕设施有偿转让给平利县众鑫有限公司(由平利县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变更,增加了房地产经营),部分管理人员和蚕桑辅导员由众鑫有限公司录用。2010年众鑫有限公司新增加蚕丝被开发项目,引进4台刮棉机、1台行缝机,年产蚕丝被1万床。当年企业员工增加至300人,占地面积47亩,注册资金1280万元,资产总额9800万元,年产值7000万元,增加值650万元,销售收入5550万元,上交税收200多万元,利润200万元。平利县众鑫有限公司组建后连续十年获市、县纳税模范企业,安康市优秀民营企业、市级龙头企业等称号,信用等级AA级,整体实力较强。
五、 抢抓 “东桑西移”机遇
2006年陕农业发[2006]95号文件发布了《陕西省农业厅关于公布陕西省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榜上有名。经县政府研究以平政发[2006]23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平利县蚕桑产业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的通知》,扶持奖励资金由项目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包建部门奖补资金、县金桥供销公司及县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发展扶持资金五部分组成,资金规模100万元,重点奖扶蚕桑基地建设和强村大户。中共平利县委、平利县人民政府为了抢抓国家“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印发了平发[2006]3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6年5月以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为申报单位,实施了“陕南蚕桑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在老县镇北河、女娲山乡东河、西河乡水田河、兴隆镇冠河、汝河流域利用好田好地建设优质高效桑园5000亩。2007年5月又以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为申报单位实施了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在三阳镇湖河流域、八仙镇岚河流域、洛河镇洛河流域及大贵镇,利用好田好地建设优质高效桑园3000亩。同年春季国家茧丝办副主任王北鹰、省商务厅厅长李雪梅、市委副书记彭随义在县委书记何邦军、县长吴平陪同下,视察、调研了平利西河、兴隆两乡镇蚕桑产业。夏季商务厅主管茧丝绸行业副厅长贾明德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视察、调研了平利的蚕桑产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由我主持,通过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及其他17位同志共同努力,研究创新的《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科技成果项目于2007年8月8日在安康天龙宾馆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评审验收,年底被授予安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10月以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名义,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为实际申报单位,申报实施了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蚕茧基地巩固提高项目,当年利用项目资助、土地流转、政策奖扶、技术帮扶等推动措施,在老县镇率先培植了四户工厂化养蚕业主,该项目次年6月通过验收。2009年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按照新优技术集成、先进装备配套的技术推广思路,将桑园规范化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多批次循环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集成,旋耕机、机动喷雾器、自控温湿器、清洗消毒机、切桑机等装备配套,利用项目资金支持,在全县培育了10个蚕桑产业大户。2009年度在全省蚕桑园艺系统工作中因成绩显著,蚕桑技术推广中心被评为省蚕桑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3月平利县人民政府明确蚕桑产业奖扶资金规模为120万元,由县财政安排支农资金60万元、林业局筹集30万元、众鑫有限公司筹集30万元,重点奖扶新建桑园及桑园管理、养蚕配套设施建设、乡镇和强村大户、蚕桑服务网络建设四个方面。2010年5月以平利县众鑫有限公司为实施单位、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服务单位申报实施了陕西省“东桑西移”蚕茧基地巩固提高项目,12月通过验收。2010年,平利县被确立为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安康试验站蚕桑产业示范县,被国家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桑蚕品种农村试验鉴定点,被陕西省园艺蚕桑站确定为陕西省桑蚕病虫监测体系监测点。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新技术集成、先进装备配套的技术推广思路开展联合攻关,设计出平利工厂化养蚕室施工建设图和外观效果图,促进了平利工厂化养蚕室建设。2010年底全省蚕桑园艺系统工作会上,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因成绩显著再次被评为省蚕桑工作先进集体。
六、培育强村大户和龙头企业
最近两年,由于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加之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茧丝绸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多重影响,茧丝绸行业呈现全国性经营困难局面,蚕桑产业这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因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比较效益出现滑坡。尽管这样,平利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始终扭住蚕桑产业不放松,提出巩固发展蚕桑的思路。一是连续出台蚕桑产业奖扶办法。每年由县财政、林业局、众鑫公司筹集200万元左右资金扶持蚕桑产业发展,实行蚕种补贴,建园补贴,桑园管理补贴,配套设施建设补助,强村大户培植、村级网络服务建设、科技培训补贴等。具体扶持措施是:1、实行蚕种补贴,蚕农在各镇林业站订购蚕种,每张蚕种补贴40元,农户自筹10元。其中2011年全县蚕种实行免费发放。2、建园和桑园管理补贴,按照技术规程集中连片建园50亩以上,每亩补助桑苗款120元;桑园管理集中连片50亩以上,每亩补助40元。3、对新建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购置方格蔟、蚕桑机具等配套设施给予补助。4、对强村大户进行奖励,养蚕500、800、1000张以上强村,分别奖励5000、8000、10000元;养蚕10、20、50张以上大户分别奖励400、600、1200元;对新建工厂化蚕室250㎡以上,年养蚕50张以上奖补20000元。5、村级服务网络补贴,年养蚕500张以上村配一名蚕桑辅导员,年补助工资1000元。6、科技培训补贴,通过系统培训,培植蚕桑科技示范户每户补助培训费100元。
二是将蚕桑产业纳入对基地镇的年终综合考评。2010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汉滨区蚕种落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后,平利在蚕种落实上引以为鉴,并未因此而淡化对蚕桑产业的重视,仍然把蚕桑产业纳入对蚕桑基地镇年度综合考核,考核分值占年度考核综合分值的12%,与茶饮、畜牧分值等同。并设立蚕桑产业年度考核单项奖,对单项考核居前列的镇进行奖励,各基地镇将蚕桑产业纳入了对各村的年度考核,确保了蚕桑产业巩固发展中行政重视力度不减。
三是坚持强村大户和基地建设。近两年采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培育重点镇及强村大户,重点倾斜蚕桑基地镇,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鼓励桑园经营权流转,实行集中连片建园,专业化生产。目前在全县已培育30个年养蚕500张以上的强村,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480户,年养蚕20张以上大户180户,年养蚕50张以上工厂化养蚕大户20户。鉴于2010年来水毁、新农村建设占用和自然老化的桑园较多,坚持每年新建桑园亩,保持有效桑园面积的稳定。&&&&&&&&&&&
四是加大新优技术推广力度。实行县蚕技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联挂乡镇机制,主要技术人员放在基地镇,且重点抓好强村大户的技术服务。加大对镇村干部和养蚕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培训会200场次以上,培训人次万人以上,并发放技术资料、技术光碟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桑、蚕新品种有农桑14、育711、强桑1号、873×874、两广二号等,养蚕新技术有商品化共育小蚕、小蚕人工饲料育、多批次循环养蚕、蚕台育、地蚕育、大棚养蚕、条桑育、方格蔟自动上蔟,以及方格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等。蚕桑新机械有微耕机、桑树伐条机、机动喷雾器、高压清洗机、切桑机、自控温湿器、臭氧发生器、臭氧消毒机等。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扩大了专业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了养蚕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及蚕室、蚕具利用率。
五是不断探索蚕桑复合经营途径。为了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一边探索一边推广,重点推广了桑园套种矮杆经济作物(重点是地膜洋芋),年套种2万亩左右。2012年重点推广了桑下养鸡,培植桑下养鸡大户25户,当年出栏商品鸡5万只,产值400万元以上,2013年在巩固桑园复合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桑枝食用菌,全年计划发展桑枝食用菌25万袋。
六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近年通过大力整合蚕桑资源,将收烘经营、缫丝加工职能交给了蚕桑龙头企业县众鑫有限公司,壮大了龙头企业实力。近几年每年由财政扶持企业贴息贷款3000万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企业发展后,于西河镇东坝一举租赁土地近500 亩,以350元/亩年租金,建成了现在西河东坝高效蚕桑产业示范园,发挥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蚕桑丝绸产业在新中国困难时期是出口创汇的功勋产业,在改革开放前期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蚕桑丝绸业在GDP中的比重、地位在逐年下降。但我相信,蚕桑这个在我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坚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随着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度、广度开发以及智能型养蚕机等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必将为平利人民致富奔小康发挥重要作用。
熟悉的一条路——八仙到县城
从平利县城上八仙,从八仙到县城,这一条路,从我知道的时候开始,就是一条难走的路。没有通公路的时候,人行路有两条。一条是翻龙须垭,下清水河,到洛河。这条道主要是往安康去的,进县城选择这个方向的很少。另一条道路,就是翻寒河梁,出门槛洞,到白果坪,下广佛,过桃坪,进沙河,越马盘山或经玻璃垭。越马盘山出纸坊沟由南进城,从玻璃垭则是下冲河自东进城。这是当年的一条主道。这条道,因为都是跋山涉水的小路,可能也没有谁测量出准确的数字,寒河梁说的是上梁三十里下梁三十里,从白果坪进城大约也在六十里左右。全程大多都是估计的里程。我曾经沿这条路,步行走过两次,每次基本都是一整天的时间。
八仙通公路是在1972年的国庆节。我那时刚上小学,学校因此而全校放假。我跟着一个哥哥和他的一伙同学,跑去观看通车典礼。典礼在白沙河口举行,等我们赶去时,典礼已经接近尾声。不知有多少人聚集在那里,连河两边的山坡上站的都是人。红旗在公路两边招展,锣鼓盖住了一切其它的声音。一长排的汽车,从路上开过来。第一辆是吉普车,后面跟着的都是解放嘎司。车头上都扎着脸盆大的红花。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兴奋和激动,真的都感到那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祖祖辈辈肩挑背驮的日子,终于要结束。许多人在这之前,连汽车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坐它了。所以典礼结束后,公路两边的人全都往汽车上爬,司机也不阻止,大约是想让这些从来没坐过汽车的人,让他们借此机会满足一下愿望。没有挤上车的,就在汽车下围着,摸轮胎,拍车箱板,硬要亲手感受一下,这大的一个家伙,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有几个小孩子,把汽车前面的车灯,摸了又摸,嘴里念叨着,说这狗日的东西好大的眼睛,怕是要望几里路远啊?惹得周围的人轰然大笑。汽车一发动,好多人跟着车跑,拼命的去吸汽车排出来的尾气,还说那味道特别的香,好闻得不得了。这都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些情景,现在想起来着实可笑,但也从一个方面,充分说明八仙当时是多么闭塞,交通是多么的落后。
公路虽然修通了,但由于山高路况差,车辆通行并不正常,特别是载客的车辆,说的是班车,根本就没有正常的班次,时有时无,一到冬天,车辆就只走到白果坪,翻不过冯家梁那座山,公路纯就成了个摆设。进县城上八仙,大都还得走寒河梁那条人行小路。我就曾经走过很多回。从上往下来,天不亮就动身,中午赶到白果坪搭车。从下往上去,也要乘最早的车到白果坪,然后开始步行,走到家基本就是天黑。
而最早载客的班车,就是一辆解放卡。中间发过几年的大轿车,也许是路况差,成本大、风险高,后来还是又换成解放卡。那种解放卡,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它的模样。它永远都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唯一干净的就是车头前的挡风玻璃。车箱板上拦腰一根大绳子,从左边扯到右边。车箱板外边的两侧,随时都粘有呕吐的污渍和泥巴。因为是卡车,上了车就只能站着。所以准确的说就不叫坐车,而应该叫站车。也有坐的,要么是坐在自己的行李上,要么是席地而坐。这样的坐也是一种奢求,除非是晕得站不住,身边的人不愿做你的依靠,或者是人相对较少,有坐下去的空间。那一趟车,上上下下都是人满为患,车箱里如同顿着竹笋子。车箱板中间的那道粗绳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靠车箱边的乘客,有车箱板可依,挤在中间的人,那根绳子就是稳身的抓手。车一走动,人人都不能把自己当数,随车摇随车晃。左一摇右一晃,不由自主都要跳摇摆舞。路程跑不到一小半,晕车的就是一片。一到拐弯,人就会往一边倒,倒向那边,那边就发出一片哎哟掀天的叫声,车箱板随之也会嘎嘎直响,让人惊心动魄。天睛时车后是滚滚灰尘,一趟车乘下来,鼻子眼窝都是土;下雨时一块蓬布往上一蒙,人憋得要窒息,下车半天都不得还阳。相信当年在八仙工作过的县城人,和在县城工作的八仙人,都会有乘坐这趟班车的许多相同的感受和同样地经历,不会认为我在扯谎。
公路没有改线时,老路是从滚子坡过八里关,经秋河到广佛,顺利也得六个小时。最早的全程车费是两块二毛钱一个人。中途上车的,车费就没有什么标准,由跟车的司乘人员随口说,为一两毛钱的车费发生争吵的事,随时都有。上下都在白果坪停歇吃早饭。有钱的进那个国营食堂里去,花一角八分钱买一碗黑漆漆的粉条汤,八分钱四两粮票来碗米饭,就能吃个闷饱;稍次点的就去花一毛钱买两个麻麻白白的蒸馍。没钱的连车也不下,要不自己早有准备,带的有浆粑饼或者煮鸡蛋,就在车上开吃;要不就是上车以前已经吃过,干等着看别人吃。总之是当年这一趟路跑下来,各种滋味都有,归根到底也都是一个“难”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条路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发展变化。先是公路改线,将广佛到县城这段路,改从冲河经桃园而行,不但里程缩短不少,而且还甩掉了几面大坡。接着又是道路等级中改三,跟着又是三改二。现在这段路平坦宽阔,一路顺畅。以往三个小时的里程,现在不到五十分钟就能跑到。2000年之后,从白果坪到八仙这段路,又进行了路面铺设,路况有了明显改善。更大的变化是车辆增多,而且多是私家车。班车也是私人联营,一天上下四趟,都是豪华车,天天正点发车,旺季还增加班次。上八仙进县城,再不象往日那般艰难。今年又听说,政府已经计划在白果坪与八仙之间的冯家梁,打通一条公路隧道。这样一来,这条路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也必然会带来八仙更大的发展变化。这是八仙人民的期待。
【责任编辑:plw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蚕房自动化养蚕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