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票是注册制吗如何进行分类的

美股入门 – 美国股票的具体分类 – 阿虎境外投资指南(美股、港股、期货、外汇)
美股港股新手开户最佳券商:
最新文章:
文章分类:
时间排序:
我们都知道股票实际代表一个公司的所有权,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我们一般谈到买卖股票时都是指普通股,美国股市交易的大多数股票也都是普通股。而普通股和优先股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清算排序:比普通股相比,优先股在公司破产时取得清偿的排序在先,而且优先股一般支付固定的红利。但是很多优先股不具有投票权。一些公司的优先股允许持有者在一定情况下转换成普通股。
事实上,上市公司还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设计不同级别的股票。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希望把投票权保留在特定的群体中,因此很多时候不同级别的股票往往具有不同的投票权。当一个公司有不同级别的股票时,一般都有特别的标示,比如“Class A”和“Class B”。亿万富翁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BRK) - 就有两个不同级别的普通股股票“BRK.A”和“BRK.B”,两者股票价格的差额巨大:BRK.A每股目前在12万美元左右,而BRK.B每股则仅为80美元左右。
相关信息 – 在国内如何买卖美股:其实身处国内的投资者不出国也能在网上开户做空或买入美股、ETF(纽交所、纳斯达克或OTCBB上的股票),只要找能开国际账户的美国本土网上券商开立账户就可以,具体开户步骤可参考这里:
按股票市值来划分
股票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价值规模的一个标准,以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乘以已发行股票的数量来计算的。根据市值的大小,美国公司的股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虽然这些分类的标准经常不同的,大致的分类标准如下:
小于5,000万美元
5,000万到3-5亿美元
3-5亿到20亿美元
20亿到100亿美元
100亿到1,000-2,000亿美元
1,000-2,000亿美元以上
一般来讲,大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比较稳定,风险比较小,而且这些公司一般都有很多分析师跟踪分析,因此大多数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都主要投资在较大市值的公司股票上。而小市值的公司往往风险大,股票波动大。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您能够花时间去做潜心调查研究,投资小市值的公司则可能回报更高。投资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所愿意投入的时间和努力。
价值行股票和成长型股票
价值型股票一般是指价格相对于其基本面比较便宜的股票。一般来讲,价值型股票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比如红利率比较高,市净率或者市赢率比较低等等。很多价值型股票也都是比较稳定的大公司的股票。价值投资的概念是年代从巴菲特的导师Ben Graham和David Dodd的理论发展来的。虽然之后又有不少新的发展,价值投资的中心是购买根据基本面分析而认定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巴菲特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认为买股票要有“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用俗话来讲就是买股票所支付的价格要比内在隐含的价值还低,给自己犯错误流有余地。不少基金也以这一策略为主,比如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Large Cap Value Stock” 的分类,这就是把这一策略和市值结合起来了说的。
而成长型股票则指那些利润将以高于市场平均速度增长的公司股票。一般来讲,成长型股票不支付利息,因为这样的公司通常有更多投资机会,可以将他们的盈利更好地用于公司业务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长型股票就一定是好的投资,事实上成长型股票的价格经常被高估。 很多成长型公司在快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其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率往往趋于平稳,而投资者常常因对前景过于乐观而为追求增长支付过高的代价。这一问题在2000年科技泡沫时体现最为明显。
事实上,以本人之见,所有的股票投资都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 即使是成长型的股票,也必须了解它的价值,才能判断它值不值得投资。所以如此分类其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按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是股市历史数据研究和比较的基础,也是投资者决策的必须。投资者可以把每一个公司与其所在行业的历史和现实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做出投资决定。
企业的分类因用途和使用的机构不同而不同。在美国和全球不少股票市场上都比较常用的是摩根斯丹利国际资本和标准普尔共同设计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GICS)和道琼斯和FTSE设计的行业分类基准(Industry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ICB)。其它常用的企业分类标准还有汤普森路透企业标准 (Thomson Reuters Business Classification, TRBC)以及美国政府统计部门使用的北美行业分类标准 (North America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和标准行业分类(SIC)等。
摩根斯丹利和标准普尔共同设计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GICS) 被用于标准普尔和MSCI金融市场的所有指数上,读者经常会在标准普尔的不同报告中提到这些产业名词。这一标准包括10个产业部门、25个行业组、68个行业以及154个子行业。根据它们主营业务的不同,所有上市公司都可以归入这一标准的不同分类。
Energy 能源
Energy 能源
Materials 材料
Materials 材料
Industrials 工业
Capital Goods 资本货物
Commercial & Professional Services 商业和专业服务
Transportation 运输
Consumer Discretionary
非必需消费品
Automobile and Components
汽车和部件
Consumer Durables and Apparel
耐用消费品和服装
Consumer Services 消费服务
Media 媒体
Retailing 零售
Consumer Staples
必需消费品
Food & Staples Retailing
食品和必需品零售
Food, Beverage & Tobacco
食品、饮料和烟草
Household & Personal Products
家庭和个人用品
Health Care 卫生保健
Health Care Equipment & Services
卫生保健仪器和服务
Pharmaceuticals, Biotechnology & Life Science
医药、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
Financials 金融
Banks 银行
Diversified Financials 金融集团
Insurance 保险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 Services
软件和服务
Technology Hardware & Equipment
技术硬件和设备
Semiconductors &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通讯服务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Utilities 公用事业
Utilities 公用事业
道琼斯和FTSE则使用另一套行业划分标准。ICB包括10个行业、20个子行业、41个分支行业以及114个行细分。纳斯达克、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国际上的一些其它股票交易所都使用这一分类标准。
汤普森路透企业标准 (TRBC)是汤普森路透指数的基准。 TRBC包括10个经济产业部门、25个企业部门、52个行业组以及124个行业,涵盖130个国家的70,000多个上市公司,有10年以上的历史。
这些标准之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差别。我们在阅读不同公司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时要注意这些差别。爱钱进年化结算利率约:
欢迎回到爱钱进!您的账户:
相关理财知识
热门内容推荐
(C)2018 iqianji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何投资美国股票
5月开始炒美股,投入资金不多,2500美元(按当时汇率为17000元人民币)。几个月来,一直在摸索,其间有赚有赔,到9月下旬,只实现盈亏平衡。但也就是在9月下旬,我摸索出了一条“超短线美股投资”道路。  于是,在10月一个月,实现了净利润1708美元(11366元人民币)。11月,继续保持这种势头,11月1日至4日的短短四天,净利润466.57美元(3105元人民币)。相对于2500美元的成本,现在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达到87%,相信在下周末之前即可超过100%。  一、关于美股  很多网站介绍美股时,都不详细,很多细节没有介绍到,我这里就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吧:  1、开户  ⑴、开户年龄需满20岁;  ⑵、开户免费,没有最低开户金额限制(但一些美国证券公司要求至少500美元);  ⑶、非美国人(国际账户)买卖股票不征税;  ⑷、只需要证券账户即可,不需要额外开立美国银行账户;  ⑸、开通一个证券账户,可以交易美国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  ⑹、开户需填写《开户申请表》、《W-8BEN 表格》:W-8BEN 表格是用作向美国国税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申报非美国人士身份的文件。此表格是需要每 3 年更新一次。否则,于 W-8BEN 表格过期后后所进行之美股交易将不会再按非美国人士之标准征税。  ⑺、记得填写融资账户申请单,开通融资账户。默认的现金账户只能做T+3交易。  ⑻、更多关于开户的信息可以参考:  2、账户类型  ⑴、现金账户:  ①、只能做T+3交易,也就是当天买的股票只能第3天才能卖掉,否者,你的账户将被限制90天内禁止买卖股票。  ②、现金账户只能做“买进、卖出”交易,不能做“卖空、卖空补回”交易。  ③、现金账户没有融资购买力,现金是多少,就只能买多少钱的股票。  ⑵、融资账户:  ①、最低开户金额为2000美元(汇款时会扣几美元的国际银行中转费,所有尽量比2000美元多一点),可以做T+0当日冲销。当日冲销,也就是说可以当天“买进、卖出”同一支股票。  ②、对于非美国公民,融资账户具有2倍的融资购买力(美国公民为4倍),也就是说,假如你投入2500美元,就可以买价值5000美元的股票。假设你卖出股票后赚了1000美元,现在账户总值为3500美元,就可以买价值7000美元的股票。融资买进股票每股必须高于4美元,有些股票无法融资交易系统将自动驳回订单。看板市场或店头小型股不可用融资买卖。  ③、融资账户可以做“卖空、卖空补回”交易。“卖空”就相当于买跌,对应“卖空补回”是一对交易。假设现在新浪的股价为59.14美元,你觉得新浪股价会下跌,而此时你手中又没有新浪股票,你就可以“卖空”,从证券公司借来新浪的股票卖掉,在新浪股价下跌后,再“卖空补回”,买进新浪股票还给证券公司,赚钱差价。卖空的股价必须高过4美元,同时您帐户资产总值必须到达卖空总价值的50%[纳斯达克为100%]。  ④、融资的那部分钱,是需要付利息的。只有动用融资账户的钱买了股票,才计算利息,买了股票第二天卖掉,就按买股票时的价值,计算一天的利息。如果做当日冲销,当天买、当天卖,就不扣利息。其实,融资的利息没多少,这是我9月、10月的融资利息,10月当日冲销比较多,利息不到4美元。    3、美股交易  ⑴、美股的最小交易单位为1股。  ⑵、美股为单一手续费,无论你买卖多少股,买进一次佣金为6.95美元,卖出一次佣金也为6.95美元(以Firstrade.com证券公司的佣金为例),无其他费用。“卖空、卖空补回”的佣金也是一样。  ⑶、美国股市的交易时间是在中国北京时间的夜里(非工作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美股夏令是晚上9:30开盘,清晨4:00收市;冬令则晚上10:30开盘,清晨5:00结束。美国股市的一天交易时间是不间断的,也就是说“中午不休息”。  ⑷、盘前盘后交易就是在非正常开盘时段(开盘前1个半小时及收盘后1个半小时)也可以进行交易。盘前和盘后交易的交易量不高,流动性不强,买卖价差(Bid Ask Spread)也较高。如果遇到发布财报等重要经济交易事件,则可以在盘前或盘后预先交易。  4、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你的账户市值在25000美元(注意:是2万5千美元)以下,请不要在最近五个交易日内执行四次或四次以上当日冲销交易(当天买进并卖出一支股票算一次当日冲销),否者将会被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标记为“惯性当日冲销交易者”。  一旦你成为“惯性当日冲销交易者”,并且你的账户市值小于25000美元,你的账户将会被限制在90天内禁止进行股票买卖交易,请一定要注意。当然,如果你的账户市值大于25000美元,将不会受影响。  ⑴、“惯性当日冲销交易者”的定义为:任何客户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执行4次或4次以上当日冲销交易,且该当日冲销交易的次数占这5天总交易数的6%以上。  ⑵、卖出前一交易日的持股,并在当天重新购入该股不会被视当日冲销交易。  举例:我11月1日“卖空、卖空补回”一次SINA,算一次当日冲销;11月2日“买进、卖出”一次BIDU,算一次当日冲销;11月3日买进新浪,4日卖出新浪,不算当日冲销;11月4日“卖空、卖空补回”一次BIDU,算一次当日冲销。这样,到11月5日的时候,我已经有3次当日冲销,这时候,如果买进一支股票,就不能在当天卖出,否者就变成了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执行4次当日冲销,将会被标记为“惯性当日冲销交易者”。所以,11月5日,你要么不进行股票买卖,要么买进不卖出,或卖空不补回。  5、我国的外汇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局颁布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二、我的美股投资实录  美股的“买进、卖出”、“卖空、卖空补回”交易,决定了股价涨跌都能赚钱,只要判断对方向。通过数据挖掘算出大概的涨跌区间,再加上百度(NASDAQ:BIDU)、新浪(NASDAQ:SINA)等股票交易活跃,波幅大,在一个波峰或波谷做卖空或买入,不贪多,波动1美元就卖空补回或卖出,每晚平均赚100美元,一个月就算亏几次,盈利也超1000美元。  1、以我11月1日至3日的交易为例,来介绍如何操作:  ⑴、11月1日,57.63美元卖空120股新浪(NASDAQ:SINA),56.60美元卖空补回120股新浪(NASDAQ:SINA);    ⑵、11月2日,108.40美元买进79股百度(NASDAQ:BIDU),109.45美元卖出79股百度(NASDAQ:BIDU);    ⑶、11月3日,56.20美元买进155股新浪(NASDAQ:SINA),4日58美元卖出155股新浪(NASDAQ:SINA);    2、最近一段时间的交易收益表,只因为买了一支非中国概念股,赔过一次,其他都是赚的。正如攻势足球,只要进球数远高于失球数,就是大比分获胜。      三、开户证券公司  1、我是在美国第一理财()证券公司开的户,通过中国邮政储蓄(电汇手续费比银行便宜),拿17000元人民币购汇2500美元,电汇到我的开户证券公司的(由于我国尚未正式开放个人境外证券投资,汇款用途请填:教育培训,以免银行不予汇款)。这是家有25年历史、华人开办的美国证券公司,有中文交易界面和中文客服人员,服务还不错。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证券公司,但最好是具有中文客服的公司,便于将来沟通。  2、我这里有第一理财()的优惠邀请,可以享有5次免费交易。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到,或通过新浪微博私信()与我联系,提供你的电子邮箱,我将把邀请链接发送到你的邮箱。  3、如何取回资金    提款用的《汇款授权书》:  PS: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明我国正在逐步放宽对跨境证券购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美股,将成为一项新的投资选择。  中国央行行长:将循序渐进实现人民币资本帐户():  《中国证券报》周四报导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改革汇率机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人民币资本帐户下的可兑换。周小川在一次金融论坛上的讲话称,在2011年-2015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将逐步允许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与跨境投资领域。该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放宽对跨境证券购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自2009年7月推出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以来,中国目前允许20多个省市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没有更多推荐了,美国金融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形形色色的股市操纵行为
我的图书馆
美国金融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形形色色的股市操纵行为
我由于过去5年不间断地于一线接触美国的证券市场,亲身目睹过十几起操纵或疑似操纵的事例,现将其中一部分付诸于文字供读者分享。总体而言,美国金融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没有理由不依其经验教训做顶层设计,但自下而上着看看美国金融界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也算多个视角吧。另外,随着自贸区内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入倒计时,对于那些有意申请合格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资格(QDII2)的组织和自然人,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刘姝威关于中国股市已被强力操纵的观点,可以说振聋发聩。她认为,由于中国散户直接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高达80%,且股指期货交易额4倍于正股,故散户羔羊们已成为老谋深算占尽各种先机的机构们的盘中餐云云。说实话,对于刘姝威上述观点,我有一些疑惑。首先,散户持仓比例是什么权威机构发布的,几乎10年前这一数字就被引用,而且这么多年来就没变动过?其次,换手率高或交易结构等问题,我只能得出市场投机性强的结论,至于有没有人站上了绝对顶峰以至于可以俯瞰市场,从逻辑上讲这属于不可知论的范畴。在刘姝威观点公开不久,根据中纪委网站发布的消息,力推 “两融”业务创新且身为救市总指挥的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及严重违纪,开始接受组织调查。而更早些时候,与张私交甚好的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已因涉嫌内幕交易行为被调查。10月19日,张被国务院正式免去行政职务。就在上周末,有着传奇经历、名动中国资本界的私募一哥——泽熙投资的法人总经理徐翔因涉及从事内幕交易和操纵股票价格等违反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这个风格彪悍却又神秘低调的投资人,早期是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领军人物,搬至上海后通过抄底重庆啤酒、双汇发展和酒鬼酒以及参与恒星科技、康得新、莱宝高科定增等收获丰厚利润。这个标杆性人物的倒下,相信会让太多关联人士彻夜难眠乃至心生绝望,对上海金融圈的震撼甚至超过了张育军的倒台。当然,市场上存在操纵案例和这个市场本身被操纵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任何一个资本市场的常态,而后者则接近于阴谋论。比方说,牛熊趋势确立后的市场固然还是会在局部存在各种操纵行为,但你能说牛熊前后的走势是操纵出来的吗?我由于过去5年不间断地于一线接触美国的证券市场,亲身目睹过十几起操纵或疑似操纵的事例,现将其中一部分付诸于文字供读者分享。总体而言,美国金融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没有理由不依其经验教训做顶层设计,但自下而上着看看美国金融界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也算多个视角吧。另外,随着自贸区内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入倒计时,对于那些有意申请合格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资格(QDII2)的组织和自然人,这篇文章值得一读。自2009年以来,已公开查处的海啸级市场操纵包括Libor(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WM/Reuters基准汇率和ISDAfix利率指数,桩桩都不可思议。涉罪主体除巴克莱、高盛、摩根大通、瑞银、德银、汇丰等几乎所有全球顶尖投行商行外,还包括了像BP(英国石油公司)这样的五百强能源巨擎。可以说,徐翔和这些机构背后的势力比起来,犹如小巫见大巫。以关联到3.6万亿美元资产池的WM/Reuters为例,有着海量日交易额的外汇和利率市场都能被操纵,小小的美股蓄水池更不用说了。而对于有外汇和期货市场长期搏杀经验的对冲基金经理们来说,股市可约看成用牛刀杀鸡的狂欢地,尤其在若干监管盲区。那么什么是市场操纵?按照最经典的定义,是指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资金、信息等优势或滥用职权,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其他投资者作买入或卖出决定,最终影响市场价格并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内幕交易、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相同,是一种证券欺诈行为。而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资本市场中四大类市场操纵,分别从高频交易、边缘交易所与黑池、pump and dump(类似A股做庄行为但有区别)、私有化等角度展开。高频交易的罪与罚日,道指在几分钟内暴跌千点,创下美股自1987年股灾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不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专门就此事件发布报告,称可能涉及某位花旗交易员试图操纵标普期货合约,但就此没了下文。直到日,英国公民Navinder Singh Sarao才因涉嫌闪崩事件(Flash Crash)在伦敦的家中被捕。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他的指控文件来看,其涉及22项欺诈和市场操纵指控,交易策略新颖却并不复杂,用一句话总结——高频交易和塞单(quote stuffing)惹的祸。所谓高频交易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而所谓的quote stuffing手法,即那些配置高带宽的高频交易员通过大量的极速报单和撤单来淹没市场,那些做日内交易的人脑很容易受到迷惑,前者下单撤单只要1毫秒,但人工即使是最熟练老手也得300毫秒。Sarao在2010年的美股闪崩中造成了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但他自己只捞到了区区90万美元。不过经此一役,自信心爆棚的他不断在标普期指合约上钻营,年间累计获利4000万美元。2005年前后蓬勃发展起来的高频交易,那些既有日内交易经验,又有计算机编程背景的交易者,在实战中不断融会贯通,他们不管是做波段还是做趋势,首先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的交易策略甚至体系代码化,然后结合各种细节上的优势在交易层面获得战果。有超额收益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每年年初的纽约金融工程师大赛变成了世界计算机算法交易员的年度盛会。而新生事物永远是领先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无意有意地在红线边缘的灰色地带游走变成了常态:领先交易(Front-Running)、回扣套利(rebate arbitrage)和慢市场套利(slow-market arbitrage)这些本质上违法违规的赚钱门道被反复探索。新的交易链显然更合高频交易员们的口味,不仅速度更快信息披露更少监管也更松,财大气粗的机构甚至有办法将自己的服务器搬到经纪商机房隔壁的位置,他们相信超高速计算机发出的交易指令,由于缩短了在光缆上的旅行距离可以获得叠加优势,比如跨交易所的同品种套利。于是老牌衍生品交易所在和新的经纪商与电子做市商的竞争中节节败退,而像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这样的股票交易所也在和高频做市商的角力中显露颓势。2009年纽交所只有15%的股票交易是通过做市商系统私下完成的,但短短三年后超过33%的纽交所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卖发生在交易所之外。不过,据笔者观察,美国高频交易公司的鎏金岁月正在走向尽头,而引爆变局的关键人物就是日裔加籍的金融家Brad Katsuyama,他也是Michael Lewis畅销书《Flash Boys》中的男一号原型。Katsuyama在效力于加拿大皇家银行期间觉察到了高频交易者的大量行为,是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而且这这种不公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2012年离职后,他联合了一批之前被高频交易员蒙惨了的对冲基金和投行怪才创办了IEX交易平台,自主研发的创新系统可以使得订单同时到达交易所,确保交易可以在价格不受高频交易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政府部门态度转变是另一个关键。在嫉妒心和正义感的交织作用下,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美国司法部、纽约州检察院等内部都已开始立案调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任主席Mary Schapiro,已不止一次对采用塞单手法的交易者隔空喊话,称其正在评估是否涉嫌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违反到现有法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上个月在爱荷华州竞选站演讲时也表态,将对订单取消比例超出一定标准的证券交易征税,理由是此类高频交易威胁市场稳定。而CFTC现任主席Timothy Massad也于今日透露,由于衍生品对现货市场的干扰越来越大,将采取史上最严厉措施限来制高频交易。具体做法是出台一个细则性规范,一方面强制独立交易公司在CFTC进行注册,另一方面是对所有自动交易程序进行测试和监督。最釜底抽薪的一招是,将严控CME和洲际交易所(ICE)的交易激励措施,以最大程度限制高频交易公司在同一笔交易中身兼买卖二方的时间间隔。另据我了解,继引入“熔断机制”后,美股的“涨跌幅限制”也已进入流程探讨阶段。所谓熔断机制指的是,当股价出现直线下滑时交易将随之暂停数分钟,比如股价在五分钟内下跌超过10%,则将自动停牌五分钟。涨跌幅限制为了抑制投机行为防范过分的暴涨暴跌,美国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借鉴A股的涨跌停板交易机制。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挺讽刺?中国投资人不停的喊着要跟国际接轨,尽早取消涨跌停板,但资本主义的决策者却在认真琢磨是不是要跟中国学习一招半势.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但海外的高频交易者们已通过各种方式潜入A股市场,刚被公安部侦破的伊世顿贸易公司期市操纵案就是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之一。操盘手是Georgy Zarya和Anton Murashov,他们于2012年9月以两家香港公司名义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以美元出资注册成立了伊世顿。随后通过中国雇员借用了个人或特殊法人期货账户31个,供他们组成账户组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原始资金为5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和从他处融入的360万人民币。据披露,该账户组通过自主开发的高频交易软件(设置了技术伪装环节)自动批量快速下单,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经保证金的放大效应累计完成8110手共计113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非法获利20多亿人民币。在今年6月初至7月初的市场大波动期间, 伊世顿在中证500、沪深300、上证30等股指期货合约上的开仓量居全市场前列,平均下单速度是每0.03秒一笔,短短三十天内获得超5亿元的净利益。就日盈利数据而言,这两个俄罗斯神人秒杀国际“大咖”Navinder Singh Sarao。为他们辩护的民间声音已经出现——原有国内交易规则未设置对quote stuffing和spoofing的禁止,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国内交易所1秒只产生2个数据包,美英等国已是毫秒级的竞争,此案有硬贴标签的嫌疑。边缘交易所与黑池中国对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了解主要集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但金融圈以外的公众有所不知的是,这三大主流交易市场之外,还有8个相对边缘的交易所和近50个监管微弱的黑池。用SEC前市场及交易主管John Ramsay的话来说,这些“边缘交易所”和黑池的发展态势已然不妙,越来越有利于包括内部人士在内的市场操纵。简单说,之前二级市场上各类参与者,包括规模不等风格迥异的共同基金、资管产品、对冲基金、日内交易机构、经纪商、做市商,基本上可看成一个和谐共荣的准生态系统,但随着新一代经纪商和电子做市商日新月异的基建升级,那些旨在促进交易者有更多选择的初衷最终演化出了一条极不公平的起跑线,以致于系统失灵的概率也在成倍增加。美国股票市场的整体结构可以和《星球大战》中的死星(death star)相类比。两者的共同点:一是,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威力惊人,对更宏大的外部世界已构成直接威胁;二是,自设计初便存在不起眼死穴,而戳中该死穴可引发连锁反馈式的崩塌。先来看看黑池和市场操纵之间的关系。去年年中,纽约州总检察长Eric Schneiderman在巴克莱银行前交易员的帮助下起诉了这家全球知名银行,最重要一条就是黑池交易严重误导了机构投资者。巴克莱旗下的黑池交易所名叫Barclays LX,由于允许匿名交易股票且成交量价的披露具有延迟性,因此对经常有大额交易却担心信息披露会造成市场动荡的投资人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如果只有一个类型的投资者市场流动性多半会出现问题。于是巴克莱邀请了一批做高频交易的公司和个人来做机构客户们的对手盘,并通过伪造材料来隐藏真实的买卖数据。这也让黑池市场里的机构投资者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猎杀行为也不一定就是高频交易者主导的,比如资管机构在曼哈顿的宏伟办公楼里发出了卖出指令,却莫名其妙地被经纪商分配到了黑池市场去执行。无论是执行前执行中还是执行后,卖方彻彻底底地被蒙在鼓里。透明度过于匮乏,堂堂监管部门居然连交易细则都摸不着头脑,于是SEC主席Mary Jo White计划对所有交易所和黑池做整体架构层面的大检修。按其建议,今后黑池必须在美国金融监管局备案,属于华尔街证券界的非政府自监管组织。那些被监管部门约谈时愤怒声讨黑池的机构投资者里面,固然有大量真实受害者,也不无贼喊捉贼的货色,尤其是资产管理规模上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的超级机构。接下来再来说边缘交易所的猫腻。纽交所、美交所、纳斯达克之外,中国人打交道最多的是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截止2013年底的数据,自2003年起共有117家中国企业借道OTCBB辗转登录三大主流交易所。再接下来是OTC Pink,俗称粉单市场,因为各种情况被纽交所、纳斯达克摘牌的企业如果还想保持美国上市公司的身份,多半会去这里面耗着。说到粉单市场,不得不提下OTCQX和OTCQB。这三个交易所归同一家公司所有,两两间定位不同。如果说粉单市场里专门卖“烂土豆”的话,OTCQX的水准要高出一个档次,比如上市企业的股价不得低于1美分,不能因债务压力处于破产边缘,且每年都有基本披露要求。而在OTCQB挂牌企业更优秀些,因为财报数据需满足的条件相对严格。三个交易所统称OTC Markets,加起来有超过1万家上市企业.OTCBB和OTC Markets之外,美国本土最知名的“边缘”交易所集团叫BATS Technology,两年前由BATS和Direct Edge合并而成。其旗下的四个交易所BATS BZX、BATS BYX、EDGA和EDGX都是成交量领先的,在交易员这个行业细分人群里那是响当当的招牌。只是大众媒体里的曝光度一直较低,最近一次露脸还是今年春节前被SEC罚款1400万美元,理由是只把准确充分的定单信息提供给少数几家会员。众所周知,换手率位于两极的个股甚至ETF,是容易吸引市场操纵者的好标的。说些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半年多时间,我们曾经把大约一百万的钱配在了OTC Markets,当时的想法是纯粹做风险投资,单纯从估值来看这里的股票比纽交所、纳斯达克便宜太多,再就是想象空间也大。但操作起来后发现,换手率太低或太高的股票在美股的任何一个市场,从中长期来看其估值一定会打非常大的折扣。而等到我们彻底明白过来,要想在边缘交易所里赚到钱或者说不亏钱的聚焦点绝不应放在估值层面时,那笔钱也已经亏掉一大半了。当时还有个很头疼的问题是买的时候不好买,卖得时候不好卖。对只有A股经验的投资人来说,成交量低迷的股票不好买卖容易理解,但很多成交量奇高、技术图形上刚开始走牛的股票也买不到就难以置信了,但这就是现实。个人认为,边缘交易所内挂牌企业的股价,要么是少数交易暴徒说了算,要么是做市商说了算。也许片面,但肯定有到位的地方。当然,有些投机客之所以关注边缘交易所里的股票,是因为回顾历史,有一定比例的边缘交易所挂牌公司会随着规模的成长、质地的良化而转板去到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只要核心指标像是财务数据和股东人数等过关即可启动申请。中国投资人对美股的私有化套利策略运用得比较熟练,由边缘交易所到主流交易所的转板套利策略不管是知还是行则少得多。其实支撑逻辑是客观存在的,一是,舞台大了从此曝露在机构投资者的雷达中,之前的流动性折扣就此消失;二是,激励机制丰富了,有助于吸引到更优秀管理层团队,不管是内在增长还是靠外延增长企业的中长期业绩可期。笔者觉得这颇类似于迷你版的“戴维斯双击”——赚估值修复的钱,也赚企业成长预期的钱。当然本文的侧重点是美股市场上的操纵案例和阴暗面而非如何赢利,所以接下来用点篇幅讲一讲转板套利里的市场操纵。基本路径是——企业先登录OTCBB,等满足一系列条件后转去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然后被揭发造假而遭遇做空,轻则集团诉讼民事赔偿重则摘牌追究刑事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有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的参与.转板套利既然称得上策略自然远非个案,放长时间轴和利益链来看,与转板套利有关的市场操纵是可以用百分比来说话的。更新截止日期为2013年底的数据库显示,自2005年以来借道OTCBB登录纽交所、美交所、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共计117家,其中已有28家因为各种违法违规事件被摘牌,自行退市私有化的是8家,遇到做空或质疑但仍委身于主流交易所的是23家,剩余58家也基本上不温不火。也就是说,约45%的OTCBB背景中概股在转入主流交易所后有过被做空者猎杀的情况。并不是说所有的猎杀都是市场操纵,但据笔者近距离观察,推动中国民企赴美反向收购者与2012年到达影响力顶峰的追杀中概造假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个别情况就是同一拨人。在OTC市场里买入正手做多,转板进入主流交易所后协力哄抬股价,估值由折价转溢价刷新历史最高后再反手做空。说回PIPE,即私募基金、共同基金或者其他的合格投资者以市场价格的一定折价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从而扩大公司资本的一种投资方式。分为传统型和结构型两种形式,前者由发行人以设定价格向PIPE投资人发行优先或普通股来扩大资本,后者是发行可转债。从阳光面来看,这种融资方式很受中小企业欢迎,因为相对于二次发行等手段,由于监管机构审查少且无需昂贵路演等费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就阴暗面来看,在OTC市场做PIPE的机构,有部分的确和热衷于搞pump and dump的各方游资合作紧密,毕竟双方的利益在某些阶段相当吻合。在这个市场操纵的利益链里,除了内部人士、PIPE机构、高频交易达人、专业做空基金外,也少不了在企业登录边缘交易所的过程中提供过服务的投行和会计事务所员工。以后者为例,粉饰甚至捏造财务数据可以帮到股价操纵者两次:第一次是登录OTCBB时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估值,并在财经公关的配合下逐步在羊群中建立起信心甚至狂热;第二次是把经年积累起来的脱水财报数据给到对冲基金那边。毋庸置疑是在详尽做空报告公开发布以前,而相关人等的空头部位早已埋伏好。Pump and Dump和大多数的市场操纵一样,pump and dump由施害者和受害者两部分人群组成,前者的人数一般是个位数,而后者可能超过百人甚至上千。该行为可以看成A股里的做庄行为,但又有些明显区别。一方面,pump and dump的标的股票主要是纳斯达克和OTC市场上乏人问津的小盘股(3-5亿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3亿美元的微盘股,以及5000万美元朝下的虾米股,单价最高不会超过2-3美元;另一方面,整个操纵持续期的时间较短,大量案例也就是2-3天左右,最长的也就个把月。老谋深算的“猎手”在搜集到小型上市公司90%以上的流通股股份后,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发布虚假信息或带有误导性的陈述,把股价像火箭发射一样猛烈地炒到高位。或者是先把股价炒上去随后再把精心准备的消息放出去,顺序取决于自己的偏好。等价格涨到目标区间时,各路接盘侠们也已纷至沓来,真实的买压开始出现,于是“猎手”一步步地按计划减仓甚至清仓。很快股价重回底部,甚至砸穿上涨之前的底部。除了搞阴谋诡计的小集团,99%的参与者都亏惨了钱。从上世纪初开始到1990年代,pump and dump是经典的市场操纵手段,一代代的小散投资人吃过亏。这类骗局最早是美国各地证交所的经纪人们玩起来的招数。在咖啡店、周末集会的新老客户中间时不时地散布些虚无缥缈的“绝密消息”,每个月只要来这么几次养家糊口的钱就赚到了,毕竟交投活动因为这些真假难辨的小道传言而活跃起来,佣金就到手了。慢慢地,这演化成了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市场操纵手段,在法律明文禁止前堪称标杆性商业模式。2013年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曾发出警告,pump and dump正在美股市场汹涌回潮。这些人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移动电话、社交媒体取代了电报、报纸分类广告、座机,成为他们撒网捞人的新工具。身处全球化时代自然标配也得升级,注册离岸公司和拥有海外银行账号。没有改变的是那一套一套的话术——朋友,只要你有胆量很快就能发财了;这公司是一生一次的机会,千真万确;行动起来是关键,现在就去买。还有一种类似的市场操纵叫short and distort,很多方面是和pump and dump很像。只不过后者是通过先做多然后卖出从而非法得利,往往在大盘和板块处于牛市时应用得比较多;而前者是通过先建立空头部位然后在股价下跌后平仓来赚钱,在熊市时该手法胜率更高。前者的核心步骤也是散布谣言,不过不是正面积极的言论而是负面的极具杀伤力的谣言。说句题外话,前段时间中国证监会表态要打击恶意做空后被各路豪杰一顿取笑,理由是做空就是做空,哪里还分什么善意或者恶意。其实即便是在美国金融世界中恶意做空也是真切存在的,short and distort就是其中一种,它和常规意义上的做空是完全不同的。再就是唯美帝独有的一个证券欺诈手法叫chop stocks,标的股票亦多为纳斯达克、OTCBB和粉单市场的低流动性公司。经纪人从几个大股东那里用很高的折扣拿来一批股票,绝大多数单价只有小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然后合谋用每股几块钱的价格卖掉,主要坑零售端的小白客户。“坑爹”的私有化刚开始做美股的时候,有跨市场投资经验的前辈告诉我,一是,不要买IPO三年内的公司,因为统计显示这是高概率的赔本买卖;二是,等到在美股市场浸淫过3-5年后再在这个市场上从事逆向投资,“这里和A股的逻辑完全不同”。如何理解?拿A股来说,哪怕是大熊市期间都有很多小盘股,在跌到10亿人民币市值后就不太跌得动了,业绩再臭也没关系,预期再惨也不碍事,哪怕破产都能看成好消息,因为重组预期来了,A股从来不缺“敢死队”。但美股彻彻底底不同:这里没有必要保护的商业组织和就业岗位,只要资产负债率到一定水平,只要有到期债务出现违约,十几亿美元市值的中盘股分分钟给你砸到只剩5000万美元。以数字移动媒体运营商华视传媒为例,该公司日登陆纳斯达克,每ADS发行价是160美元,最高涨到过512美元整,但到了2013年中它的单价只有1.8元左右,时总市值不到1000万美元。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抄底都是错。而且这些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市值一旦跌进千万美元级时,另一个巨大风险出现——如总市值或成交单价连续30个交易日达不到标准,按主流交易所的规定,相关企业是必须摘牌去到边缘交易所,流动性就会再下一个台阶。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来看一组数据,由OTCBB转板到主流交易所的117家中概公司中,截止2013年底已有28家企业被摘牌退市(转回OTC Markets),百分比是23.93%; 截止今年5月21日宝尊电商登录纳斯达克,自1990年代起共有总计174家中国企业以IPO的方式登录纽交所、纳斯达克,其中有14家因有造假行为或业绩惨淡而摘牌退市,百分比是8.05%。回到私有化的问题。2009年以来,美国主流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从6800家减少到5000家,年均减少近300的绝对值,考虑到每年还有不少于150个新IPO,简单相加可得出摘牌退市+私有化的年总数为450个左右。上文说了,从主流交易所转去边缘交易所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很悲惨的事,90%的本金灰飞烟灭是家常便饭,那私有化是不是要好点?就数据来看,涉及到私有化情况对投资人来说肯定比摘牌退市要好,但也没好太多。174家以IPO方式登录纽交所、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截止2015年9月份,已完成私有化案例34起,占比19.54%。这些基本发生在2012年中到2014年初这个时间段,因中概股造假风暴所引发的估值大幅下泄引发。这34个案例中,有21例的私有化执行价比当年的IPO价格低,占比为六成。而这21家折价私有化的公司中,有11家即超过半数其折价率高于50%。里面最惨是生物柴油公司古杉,私有化的价格较IPO时下挫了96.63%。这些公司,投资人只要是自上市日起开始买入都绝对不可能赚得到钱,哪怕采用特别的定投策略,这还没算通胀和股指的调整。20%的发生率以及其中过半数会大幅折价回购的现实,值得所有二级市场投资人反复思考。先用好看财务数据获得高估值IPO,再一步步释放惨淡季报不断做低股价(到一定价位后启动回购),3-5年后最终完成大幅折价的私有化,然后再把企业从架构到各个业务部门全方位地洗一遍澡,这已是部分海外VC和PE的隐秘赛道,当然大股东到管理层的共谋也少不了。一言以蔽之,做不做私有化用什么价格去私有化,如果在相关企业IPO前后就已经有所计划,算不算“长线操纵”?对散户和市场的杀伤力角度看,这条隐秘的赛道又比徐翔们的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好得了多少呢?(作者系某私募基金研究部负责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转载自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亲,小编的吃饭开始和文后的广告相挂钩了,您点击一次平台将奖励我们0.3元,麻烦您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在顺便点击一下广告,这些都是微信官方的广告,不会有病毒,您点击了就算是支持我们了,更关键的是您还有可能获得新的产品和服务反做空研究中心由一批专业的企业管理运营人士、投融资人士、证券咨询人士、法律及财务专业人士、资深新闻传播及公关人士组成,志在成为企业的风险管家、传播顾问及投融资助理,为有梦想的人士搭建平台,为负责任的企业提供支援。您如果有疑问,或者有需求,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的调查表参与需求调查,我们将根据您的资料为您准备解决方案。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股票是注册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