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做安卓手机设计尺寸APP尺寸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
上传大小:43.66MB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讲解三大智能手机(Android、iOS和WindowsPhone)APP用户界面(UI)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全书分为3章,第1章介绍了APP用户界面基础,包括什么是UI设计、手机UI与平面UI的区别和UI设计工具等基本概念和思路;第2章介绍用Photoshop制作各种智能手机UI常用元素,包括常用图形、控件、启动图标以及图片特殊处理等;第3章则是3大类型UI设计的实战练习,同时分析了各手机平台UI的设计思路。《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附录还推荐了不少有用的UI设计网络资源和辅助工具。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特别适合智能手机UI界面设计的初学者,同时对Photoshop用户、平面设计师和智能手机APP开发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综合评分:5
{%username%}回复{%com_username%}{%time%}\
/*点击出现回复框*/
$(".respond_btn").on("click", function (e) {
$(this).parents(".rightLi").children(".respond_box").show();
e.stopPropagation();
$(".cancel_res").on("click", function (e) {
$(this).parents(".res_b").siblings(".res_area").val("");
$(this).parents(".respond_box").hide();
e.stopPropagation();
/*删除评论*/
$(".del_comment_c").on("click", function (e) {
var id = $(e.target).attr("id");
$.getJSON('/index.php/comment/do_invalid/' + id,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e.target).parents(".conLi").remove();
alert(data.msg);
$(".res_btn").click(function (e) {
var parentWrap = $(this).parents(".respond_box"),
q = parentWrap.find(".form1").serializeArray(),
resStr = $.trim(parentWrap.find(".res_area_r").val());
console.log(q);
//var res_area_r = $.trim($(".res_area_r").val());
if (resStr == '') {
$(".res_text").css({color: "red"});
$.post("/index.php/comment/do_comment_reply/", q,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var $target,
evt = e || window.
$target = $(evt.target || evt.srcElement);
var $dd = $target.parents('dd');
var $wrapReply = $dd.find('.respond_box');
console.log($wrapReply);
//var mess = $(".res_area_r").val();
var mess = resS
var str = str.replace(/{%header%}/g, data.header)
.replace(/{%href%}/g, 'http://' + window.location.host + '/user/' + data.username)
.replace(/{%username%}/g, data.username)
.replace(/{%com_username%}/g, data.com_username)
.replace(/{%time%}/g, data.time)
.replace(/{%id%}/g, data.id)
.replace(/{%mess%}/g, mess);
$dd.after(str);
$(".respond_box").hide();
$(".res_area_r").val("");
$(".res_area").val("");
$wrapReply.hide();
alert(data.msg);
}, "json");
/*删除回复*/
$(".rightLi").on("click", '.del_comment_r', function (e) {
var id = $(e.target).attr("id");
$.getJSON('/index.php/comment/do_comment_del/' + id,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e.target).parent().parent().parent().parent().parent().remove();
$(e.target).parents('.res_list').remove()
alert(data.msg);
//填充回复
function KeyP(v) {
var parentWrap = $(v).parents(".respond_box");
parentWrap.find(".res_area_r").val($.trim(parentWrap.find(".res_area").val()));
评论共有14条
感谢分享。。。
挺好的,可以参考
很详细,内容全面,很好,支持哈,正在学习中。。
VIP会员动态
CSDN下载频道资源及相关规则调整公告V11.10
下载频道用户反馈专区
下载频道积分规则调整V1710.18
spring mvc+mybatis+mysql+maven+bootstrap 整合实现增删查改简单实例.zip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输入下载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
会员到期时间:
剩余下载个数:
剩余积分:0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积分不足!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您可以选择
程序员的必选
绿色安全资源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您的积分不足,将扣除 10 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无法举报自己的资源
你当前的下载分为234。
你还不是VIP会员
开通VIP会员权限,免积分下载
你下载资源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您因违反CSDN下载频道规则而被锁定帐户,如有疑问,请联络:!
若举报审核通过,可返还被扣除的积分
被举报人:
举报的资源分:
请选择类型
资源无法下载 ( 404页面、下载失败、资源本身问题)
资源无法使用 (文件损坏、内容缺失、题文不符)
侵犯版权资源 (侵犯公司或个人版权)
虚假资源 (恶意欺诈、刷分资源)
含色情、危害国家安全内容
含广告、木马病毒资源
*详细原因:
Photoshop智能手机App界面设计安卓手机的屏幕规格很多。app开发者在设计User Interface的时候,要怎么处理,才能适应不同屏幕大小? - 知乎3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greenzorro.github.io/demo/basic/响应式断点.html 来看看你的移动设备屏幕宽度,这是逻辑像素宽度。  以iPhone 5s为例,屏幕的分辨率是640x1136,倍率是2。浏览器会认为屏幕的分辨率是320x568,仍然是基准倍率的尺寸。所以在制作页面时,只需要按照基准倍率来就行了。无论什么样的屏幕,倍率是多少,都按逻辑像素尺寸来设计和开发页面。只不过在准备资源图的时候,需要准备2倍大小的图,通过代码把它缩成1倍大小显示,才能保证清晰。  实际应用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实际运用,画布该怎么设置。我们就iOS、Android、Web三个平台来分别梳理一下。不过在这之前,我要为使用PS进行设计的朋友介绍一个小技巧。  之前我说过,我们要以逻辑像素尺寸来思考界面。体现到设计过程中,就是要把单位设置成逻辑像素。打开PS的首选项——单位与标尺界面,把尺寸和文字单位都改成点(Point)。这里的点也就是pt,无论设计iOS、Android还是Web应用,单位都用它。当然,各平台单位名称还是要记住的。这里我们用的只是它的原理,不用在意名称。  要调节倍率,则通过图像大小里的DPI来控制。这个DPI,其实就是PPI,像素密度。有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屏幕上的设计DPI设成72,印刷品设计DPI设成300。为什么是这两个数字?  首先说300,这和人眼的分辨能力有关。由于1英寸是固定长度,每1英寸有多少个像素点决定了画质清晰程度。之前说过,这就是像素密度,也就是DPI。DPI达到300以上,其细腻程度就会给人真实感,像真实世界中的物件。相反,DPI只有10的话,在你一个食指指节大小的长度内只有10个像素,这明显就是马赛克了。所以印刷品要设成300,才能保证清晰。  再说72,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最早的图形设计是在mac电脑上进行的,mac本身的显示器分辨率就是72。PS中把图像DPI也设成72,就能保证屏幕上显示的尺寸和打印尺寸相同,便于设计。72的PC显示器分辨率逐渐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业标准,这套规则就这么沿用下来。  现在回到正题,我们怎么通过DPI来调节倍率?既然屏幕本身的分辨率是72,DPI设成72刚好是1倍尺寸,那设成72的两倍就是倍率为2的屏幕了,就这么简单。  下面来看看3个平台各自的画布设置:  iPhone  iPhone的屏幕尺寸各不相同,我说的是逻辑像素尺寸,这确实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如果想用一套设计涵盖所有iPhone,就要选择逻辑像素折中的机型。  从市场占有率数据来看,目前最多的是iPhone5/5s的屏幕。倍率为2,逻辑像素320x568。上升势头最猛,未来有望登上第一的是iPhone 6的屏幕。倍率为2,逻辑像素375x667。  按照这两种尺寸来设计,都是比较主流的做法。可以兼顾短一些的iPhone 4s,大一点的6 plus也不会过于空旷。  不过在切图的时候要注意,由于iPhone 6 plus的3倍图是由2倍图放大而来,所以位图要注意保证清晰。  Android  都说Android碎片化严重,但它现在反而比iOS好处理。因为如今的Android屏幕逻辑像素已经趋于统一了:360x640,就看你设成几倍了。想以xhdpi为准,就把DPI设成72x2=144。想以xxhdpi为准,就把DPI设成72x3=216。  对于那些比较老的低端机,宽度是480px的那批,画面确实会小一些,显示内容会更少。稍微留意一下,重要内容尽量保持在界面中上部分。  当然,这些机型不出一年就会被边缘化,基本淘汰。现在能运转的也是当作功能机在用,软件多了必卡无疑,用户体验无从谈起。不作考虑也是OK的。  Web  手机端网页就没有统一标准了,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按照iPhone 5的尺寸来设计。倍率2,逻辑像素320x568。  这样的做法比较实在,倍率2的屏幕无论在iOS还是Android方面都是主流,而且又是2倍屏幕中逻辑像素最小的。所以图片的尺寸可以保持在较小的水平,页面加载速度快。当然,缺点就是在倍率3的设备上看,图片不是特别清晰。  如果追求图片质量,愿意牺牲加载速度,那么可以按照最大的屏幕来设计。也就是iPhone 6 plus的尺寸,倍率3,逻辑像素414x736。  总结  移动端的尺寸比PC端复杂,关键就在倍率。但也正因为倍率的存在,把大大小小的屏幕拉回到同一水平线,得以保证一套设计适应各种屏幕。站在这条水平线的角度看,会发现它很好理解。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您的位置:
手机APP UI设计尺寸基础知识
作者:老夫的天
  从原理开始介绍一下移动端设计尺寸规范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看
  初涉移动端设计和开发的同学们,基本都会在尺寸问题上纠结好一阵子才能摸到头绪。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感觉有必要写一篇足够通俗易懂的教程来帮助大家。从原理说起,理清关于尺寸的所有细节。由于是写给初学者的,所以不要嫌我啰嗦。
  首先说现象,大家都知道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尤其是Android,你会听到很多种分辨率:480x800, 480x854,
540x960, 720xx1920,而且还有传说中的2K屏。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640x960, 640x1136,
750xx2208。
  不要被这些尺寸吓倒。实际上大部分的app和移动端网页,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显示。说明尺寸的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而且有规律可循。
  像素密度
  要知道,屏幕是由很多像素点组成的。之前提到那么多种分辨率,都是手机屏幕的实际像素尺寸。比如480x800的屏幕,就是由800行、480列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点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构成我们所看到的画面。而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和像素尺寸是不成比例的。最典型的例子,iPhone
3gs的屏幕像素是320x480,iPhone 4s的屏幕像素是640x960。刚好两倍,然而两款手机都是3.5英寸的。
  所以,我们要引入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像素密度,也就是PPI(pixels per inch)。这项指标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Pixels per
inch,准确的说是每英寸的长度上排列的像素点数量。1英寸是一个固定长度,等于2.54厘米,大约是食指最末端那根指节的长度。像素密度越高,代表屏幕显示效果越精细。Retina屏比普通屏清晰很多,就是因为它的像素密度翻了一倍。
  倍率与逻辑像素
  再用iPhone
3gs和4s来举例。假设有个邮件列表界面,我们不妨按照PC端网页设计的思维来想象。3gs上大概只能显示4-5行,4s就能显示9-10行,而且每行会变得特别宽。但两款手机其实是一样大的。如果照这种方式显示,3gs上刚刚好的效果,在4s上就会小到根本看不清字。
  在现实中,这两者效果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Retina屏幕把2x2个像素当1个像素使用。比如原本44像素高的顶部导航栏,在Retina屏上用了88个像素的高度来显示。导致界面元素都变成2倍大小,反而和3gs效果一样了。画质却更清晰。
  在以前,iOS应用的资源图片中,同一张图通常有两个尺寸。你会看到文件名有的带@2x字样,有的不带。其中不带@2x的用在普通屏上,带@2x的用在Retina屏上。只要图片准备好,iOS会自己判断用哪张,Android道理也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以普通屏为基准,给Retina屏定义了一个2倍的倍率(iPhone
6plus除外,它达到了3倍)。实际像素除以倍率,就得到逻辑像素尺寸。只要两个屏幕逻辑像素相同,它们的显示效果就是相同的。
  Android的解决方法类似,但更复杂一些。因为Android屏幕尺寸实在太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苹果只有那么几款固定设备、固定尺寸。所以Android把各种设备的像素密度划成了好几个范围区间,给不同范围的设备定义了不同的倍率,来保证显示效果相近。像素密度概念虽然重要,但用不着我们自己算,iOS与Android都帮我们算好了。
  如图所示,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归为ldpi,160左右的归为mdpi,以此类推。这样,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赋予了相应的倍率:
  ldpi [0.75倍]
  mdpi [1倍]
  hdpi [1.5倍]
  xhdpi [2倍]
  xxhdpi [3倍]
  xxxhdpi [4倍]
  各型号iPhone的倍率比较简单,我们后面会讲到。那么Android手机那么多,具体怎么分?哪些手机是几倍的倍率呢?我们先看一张表,这是友盟2014年10月到2015年03月的数据:
  就目前市场状况而言,各种手机的分辨率可以这样粗略判断。虽然不全面,但至少在1年内都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ldpi 如今已绝迹,不用考虑
  mdpi [320x480](市场份额不足5%,新手机不会有这种倍率,屏幕通常都特别小)
  hdpi [480x800、480x854、540x960](早年的低端机,屏幕在3.5英寸档位;如今的低端机,屏幕在4.7-5.0英寸档位)
  xhdpi [720x1280](早年的中端机,屏幕在4.7-5.0英寸档位;如今的中低端机,屏幕在5.0-5.5英寸档位)
  xxhdpi [](早年的高端机,如今的中高端机,屏幕通常都在5.0英寸以上)
  xxxhdpi [](极少数2K屏手机,比如Google Nexus 6)
  自然地,以1倍的mdpi作为基准。像素密度更高或者更低的设备,只需乘以相应的倍率,就能得到与基准倍率近似的显示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设备的逻辑像素尺寸并不统一。比如两种常见的屏幕480x800和,它们分别属于hdpi和xxhdpi。除以各自倍率1.5倍和3倍,得到逻辑像素为320x533和360x640。很显然,后者更宽更高,能显示更多内容。所以,即使有倍率的存在,各种Android设备的显示效果仍然无法做到完全一致。
  不难发现,真正决定显示效果的,是逻辑像素尺寸。为此,iOS和Android平台都定义了各自的逻辑像素单位。iOS的尺寸单位为pt,Android的尺寸单位为dp。说实话,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随倍率变化:
  1倍:1pt=1dp=1px(mdpi、iPhone 3gs)
  1.5倍:1pt=1dp=1.5px(hdpi)
  2倍:1pt=1dp=2px(xhdpi、iPhone 4s/5/6)
  3倍:1pt=1dp=3px(xxhdpi、iPhone 6)
  4倍:1pt=1dp=4px(xxxhdpi)
  单位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逻辑像素尺寸来思考界面。设计Android应用时,有的设计师喜欢把画布设为,有的喜欢设成720x1280。给出的界面元素尺寸就不统一了。Android的最小点击区域尺寸是48x48dp,这就意味着在xhdpi的设备上,按钮尺寸至少是96x96px。而在xxhdpi设备上,则是144x144px。
  无论画布设成多大,我们设计的是基准倍率的界面样式,而且开发人员需要的单位都是逻辑像素。所以为了保证准确高效的沟通,双方都需要以逻辑像素尺寸来描述和理解界面,无论是在标注图还是在日常沟通中。不要再说“底部标签栏的高度是96像素,我是按照xhdpi做的”这样的话了。
  Web怎么办
  移动端页面的绝对单位仍然是px,至少代码里这么写,但它的道理也和app一样。由于像素密度是设备本身的固有属性,它会影响到设备中的所有应用,包括浏览器。前端技术可以善加利用设备的像素密度,只需一行代码,浏览器便会使用app的显示方式来渲染页面。根据像素密度,按相应倍率缩放。
  可以通过这个测试页面http://greenzorro.github.io/demo/basic/响应式断点.html来看看你的移动设备屏幕宽度,这是逻辑像素宽度。
  以iPhone
5s为例,屏幕的分辨率是640x1136,倍率是2。浏览器会认为屏幕的分辨率是320x568,仍然是基准倍率的尺寸。所以在制作页面时,只需要按照基准倍率来就行了。无论什么样的屏幕,倍率是多少,都按逻辑像素尺寸来设计和开发页面。只不过在准备资源图的时候,需要准备2倍大小的图,通过代码把它缩成1倍大小显示,才能保证清晰。
  实际应用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实际运用,画布该怎么设置。我们就iOS、Android、Web三个平台来分别梳理一下。不过在这之前,我要为使用PS进行设计的朋友介绍一个小技巧。
  之前我说过,我们要以逻辑像素尺寸来思考界面。体现到设计过程中,就是要把单位设置成逻辑像素。打开PS的首选项——单位与标尺界面,把尺寸和文字单位都改成点(Point)。这里的点也就是pt,无论设计iOS、Android还是Web应用,单位都用它。当然,各平台单位名称还是要记住的。这里我们用的只是它的原理,不用在意名称。
  要调节倍率,则通过图像大小里的DPI来控制。这个DPI,其实就是PPI,像素密度。有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屏幕上的设计DPI设成72,印刷品设计DPI设成300。为什么是这两个数字?
  首先说300,这和人眼的分辨能力有关。由于1英寸是固定长度,每1英寸有多少个像素点决定了画质清晰程度。之前说过,这就是像素密度,也就是DPI。DPI达到300以上,其细腻程度就会给人真实感,像真实世界中的物件。相反,DPI只有10的话,在你一个食指指节大小的长度内只有10个像素,这明显就是马赛克了。所以印刷品要设成300,才能保证清晰。
  再说72,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最早的图形设计是在mac电脑上进行的,mac本身的显示器分辨率就是72。PS中把图像DPI也设成72,就能保证屏幕上显示的尺寸和打印尺寸相同,便于设计。72的PC显示器分辨率逐渐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业标准,这套规则就这么沿用下来。
  现在回到正题,我们怎么通过DPI来调节倍率?既然屏幕本身的分辨率是72,DPI设成72刚好是1倍尺寸,那设成72的两倍就是倍率为2的屏幕了,就这么简单。
  下面来看看3个平台各自的画布设置:
  iPhone
  iPhone的屏幕尺寸各不相同,我说的是逻辑像素尺寸,这确实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如果想用一套设计涵盖所有iPhone,就要选择逻辑像素折中的机型。
  从市场占有率数据来看,目前最多的是iPhone5/5s的屏幕。倍率为2,逻辑像素320x568。上升势头最猛,未来有望登上第一的是iPhone
6的屏幕。倍率为2,逻辑像素375x667。
  按照这两种尺寸来设计,都是比较主流的做法。可以兼顾短一些的iPhone 4s,大一点的6 plus也不会过于空旷。
  不过在切图的时候要注意,由于iPhone 6 plus的3倍图是由2倍图放大而来,所以位图要注意保证清晰。
  Android
  都说Android碎片化严重,但它现在反而比iOS好处理。因为如今的Android屏幕逻辑像素已经趋于统一了:360x640,就看你设成几倍了。想以xhdpi为准,就把DPI设成72x2=144。想以xxhdpi为准,就把DPI设成72x3=216。
  对于那些比较老的低端机,宽度是480px的那批,画面确实会小一些,显示内容会更少。稍微留意一下,重要内容尽量保持在界面中上部分。
  当然,这些机型不出一年就会被边缘化,基本淘汰。现在能运转的也是当作功能机在用,软件多了必卡无疑,用户体验无从谈起。不作考虑也是OK的。
  手机端网页就没有统一标准了,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按照iPhone 5的尺寸来设计。倍率2,逻辑像素320x568。
  这样的做法比较实在,倍率2的屏幕无论在iOS还是Android方面都是主流,而且又是2倍屏幕中逻辑像素最小的。所以图片的尺寸可以保持在较小的水平,页面加载速度快。当然,缺点就是在倍率3的设备上看,图片不是特别清晰。
  如果追求图片质量,愿意牺牲加载速度,那么可以按照最大的屏幕来设计。也就是iPhone 6 plus的尺寸,倍率3,逻辑像素414x736。
  移动端的尺寸比PC端复杂,关键就在倍率。但也正因为倍率的存在,把大大小小的屏幕拉回到同一水平线,得以保证一套设计适应各种屏幕。站在这条水平线的角度看,会发现它很好理解。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IOS与Android APP界面设计规范要点
我的图书馆
IOS与Android APP界面设计规范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开发设计APP时会遇到很多界面上的问题,要以多大尺寸来设计?分辨率是多少?该怎么切图给开发等等
下面的文字就给出一点点技巧总结,但也要给合团队在开发时的习惯。每个工程师们所使用的控件,书写布局习惯来实际移交的图是不一样的,但八九不离十,都是遵循一个原则,便捷开发、自适应强的开发模式
一、尺寸及分辨率
iPhone界面尺寸:320*480、640*960、640*1136
iPhone6:4.7英寸(),iPhone6 Plus:5.5英寸()
设计图单位:像素72dpi。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每个尺寸都要做一套,尺寸按自己的手机来设计,比较方便预览效果,一般用640*960或者640*1136的尺寸来设计,现在iphone6和plus出来后有很多人会使用6的设计效果。
如果是我来做的话,我会使用640×1136,对plus做单独的修改适配,因为plus的屏幕实在是大了,遵循屏大显示更多内容的原则这里本应该是需要修的了。有更好办法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Ps:作图的时候确保都是用形状工具(快捷键:U)画的,这样更方便后期的切图或者尺寸变更。
二、界面基本组成元素
iPhone的app界面一般由四个元素组成,分别是:状态栏(status bar)、导航栏(navigation)、主菜单栏(submenu)、内容区域(content)。
这里取用640*960的尺寸设计,那我们就说说在这个尺寸下这些元素的尺寸。
状态栏(status bar):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信号、运营商、电量等显示手机状态的区域,其高度为:40px
导航栏(navigation):显示当前界面的名称,包含相应的功能或者页面间的跳转按钮,其高度为:88px
主菜单栏(submenu,tab):类似于页面的主菜单,提供整个应用的分类内容的快速跳转,其高度为:98px
内容区域(content):展示应用提供的相应内容,整个应用中布局变更最为频繁,其高度为:734px
至于我们经常说的iPhone5/5s的640*1136的尺寸,其实就是中间的内容区域高度增加到910px。
PS:在最新的iOS7的风格中,苹果已经开始慢慢弱化状态栏的存在,将状态栏和导航栏合在了一起,但是再怎么变,尺寸高度也还是没有变的,只不过大家在设计iOS7风格的界面的时候多多注意下~
三、字体大小
iPhone上的字体英文为:HelveticaNeue 。至于中文Mac下用的是黑体,Win下则为华文黑体(最新字体称为黑体-简)。
下图是百度用户体验做过的一个小调查,可以看出用户可接受的文字大小。
切图是APP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关系到APP的界面实现,及各种适配性还有各种性能
IOS在没6plus前,我们只需要提供两种图,普通图及视网膜屏幕图。
以640××960是一样的)做的设计图的话就会好办一点。直接出设计图上的原大小图标,比如我们命名一个图片叫 img-line.png,我们给开发的图就要改变这个名字叫 img-line@2x.png 就是在后缀名前加上@2x表示视网膜屏的图,iPhone4的还需要把这个图尺寸按比例缩小50%,得到正真的img-line.png。然后把这两个图移交给开发,iPhone6的图在规范里是与5s使用的是一样的,也是@2x图。有些UI则需要做适当的适配,比如拉长,拉高,这个开发会去做。
对于IPhone6 plus的话范里给出的是@3x相信大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如果要使用PS放大的话,大家做图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形状工具来做,放大后还需要仔细微调,这里就不多做讲解
温馨提示: 在出可按的图片切图时需要注意图片的可按区域大小,有时图标很小,实际切出来的放在上面,用手指是按不到的,我们就需要对图片单独处理,拓宽图片的有效区域,这里是拓宽非放大,就是改变画布大小使图片尺寸面积扩大,使图片四周拓宽多余的透明区域 ,从而改变可按大小。
五,颜色值问题
IOS颜色值取 RGB各颜色的值比如某个色值,给予IOS开发的色值为 R:12 G:34 B:56 给出的值就是 12,34,56(有时也要根据开发的习惯,有时也用十六进制);Android开发的色值则使用十六进制 #0c2238
一、尺寸及分辨率
Android界面尺寸:480*800、720**1920
Android比iPhone的寸尺多了很多套,建议取用720*1280这个尺寸,这个尺寸720*1280中显示完美,在中看起来比较清晰,切图后的图片文件大小也适中,应用的内存消耗也不会过高。
二、界面基本组成元素
Android的app界面和iPhone的基本相同:状态栏、导航栏、主菜单、内容区域。
Android中我们取用的720*1280的尺寸设计,那我们就说说在这个尺寸下这些元素的尺寸。
状态栏高度为:50px
导航栏高度为:96px
主菜单栏高度为:96px
内容区域高度为:1038px(-96=1038)
Android最近出的手机都几乎去掉了实体键,把功能键移到了屏幕中,当然高度也是和菜单栏一样的:96px
Android为了在界面上区别于iOS,Android4.0开始提出的一套HOLO的UI风格一些app的最新版本都采用了这一风格,这一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下方的主菜单移到了导航栏下面,这样的方式解决了现在很多手机去除实体键后再屏幕中显示而出现的双底栏的尴尬情景。
三、字体大小
Android 上的字体为:Droid sans fallback,是谷歌自己的字体,与微软雅黑很像。
同样,百度用户体验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用户可接受的文字相应问题。
具体大小,还是那句话,找自己喜欢的app界面,手机截图后放进PS自己对比调节字体大小,切记,一定是高清截图
Android设计规范中单位是dp,dp在安卓机上不同的密度转换后的px 是不一样的,所以按照设计图的px转换成dp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可以使用转换工具转换,开发一般会有,也有些开发会使用px做单位,因为做了前期的转换工作
五,颜色值问题
Android颜色值取值为十六进制的值 比如一绿色的值, 给开发的值为 #5bc43e
推荐标注软件
做UI出图的时候有时要常用标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 Mark Man& 这款软件是免费的,但如果要支持重复编辑是要购买注册版,但我们一般都是一次性标注完保存,如要再次编辑,就把保存的文件再放进去编辑一次就可以了
↓↓↓ 支持我们 ↓↓↓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卓手机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