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重庆江津买抽屉滑轨里找到了2010年买的柯达m340。比起主流手自带的拍照功能,这相机怎么样???

热门之外的选择 市售超值低调相机推荐(五)_网易数码
热门之外的选择 市售超值低调相机推荐(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柯达推荐机型——M340
参考价格:980元
柯达M340采用了一枚1/2.3英寸,1000万有效像素的CCD图像传感器,基本可以满足家用拍摄需求。等效焦距35mm-105mm的伸缩式3倍光学变焦镜头,相对于潜望式镜头有着更加成熟的光学结构,画质表现也更加理想。
图为:柯达数码相机M340
柯达M340的背面装载了一个2.7英寸,23万像素的液晶屏幕。由于采用了镜面设计,同时屏幕右侧的按钮设计的比较隐蔽,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柯达M340的时候,都认为它是一款触摸屏相机,但实际上M340并不支持触摸操作。
图为:柯达数码相机M340
感光元件尺寸
最高分辨率
显示屏尺寸
像素及类型
23 万像素,室内/室外型彩色显示屏
80, 100, 200, 400, 800, 1600
manual: 80, 100, 200, 400, 800, 1600
支持 2、10秒延迟,两张自拍、三张连拍
最多能识别5个
VGA(640x480),24fps;QVGA(320x240),24fps
存储卡类型
专用锂电池 KLIC-7001
95.5 × 58.5 × 19.2
编辑观点:
虽然柯达M340的机身并没有使用卡片相机常见的金属材质,并且采用了传统且相对成熟的伸缩式变焦镜头,不过还是将其厚度控制在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在相机成本上,M340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也保持了柯达DC一贯的优势。
[参考价格] 980元
以上推荐的“冷门”机型中包含了两款女性比较适合使用的数码相机佳能和富士,且价格都比较便宜,虽然有些机型的背景液晶屏不到20万像素,但总体的成像能力都属于主流阶段。对于比较在乎机型的性价比且不想“人云亦云”的消费者可以考虑以上推荐的几款数码相机产品。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ineprea作品 - 进阶者的选择:说说市面上正当红的无反相机们 [Soomal?]
进阶者的选择:说说市面上正当红的无反相机们
本文为Soomal作者投稿,转载请获得作者至少口头同意。本文结算稿酬1400元,感谢ineprea网友Soomal的热心支持,希望文章内容能够带给大家帮助,我们也欢迎更多网友踊跃投稿,投稿请阅读《》[作者:]
一文。我们鼓励读者自由表达观点,但文章观点并不代表Soomal立场。
编者按:无反相机即单电以及微型单电相机,英文缩写均为EVIL。
无反相机的兴起
无反相机市场的发展之快已经让传统派们开始动摇,就好像数码单反曾经做的那样。135数码单反从21世纪初开始兴起,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几乎把35mm胶片单反赶出了主流市场,柯达的每况愈下与最终申请破产保护也标志着35mm胶片时代的落幕。对于数码单反而言,从成长到成熟,从成熟到辉煌也就花了短短十多年,而现在他们不得不面临来自无反相机的挑战。
2008年M4/3的诞生,更像是奥林巴斯与松下联盟的背水之战――反正4/3系统也就这样不死不活,不如大闹天宫搞大一场――从而有了现在无反相机的起源。我们经常会说人在危难时刻才能爆发最大的潜力,现在看来这话用在M4/3上也并无不适。从实用性、轻便型、性价比等角度来看,无反相机已经完全有理由取代单反成为次时代的主流。
不过毕竟无反相机较之于单反没有数码较之于胶片的革新来得那么彻底,说白了无非就是反光板与五棱(面)镜的革新,因此在取而代之的进程上就不会有过于明显和激烈的反应,但所谓“温水煮青蛙”,轻量化的优势不仅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不断追逐的方向,或许这样不痛不痒地被超越最终会让数码单反的大佬们步柯达的后尘。
说完背景,讲讲对象
先是本文针对的对象,即身为读者的你们。本文主要是写给那些同样认同无反相机发展的人们看的,这类人往往并非初入门者,因为初入门者通常还停留在“单反更专业”的思维论调中;当然也不是写给那些专业摄影的从业者,反正大家的白炮黑炮都是公司的,不用白不用(其实当前单反的活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高端市场的垄断)。
我更希望那些深陷器材纠结或是为系统选择烦恼的爱好者和准专业人士,可以借此文找到与你们心有灵犀的那一个伙伴,并带上他们去捕捉自己最美好的回忆――千万不要让自己的青春埋葬在器材的纠结与选择中,尽管这也是摄影快乐的一部分,但本末倒置之后就失去了摄影最初始的意义。
再是本文所提及的对象,即摄影器材本身。当前各厂家都在纷纷构建自己的无反相机系统,佳能在巩固单反系统的同时,用无反光镜的M系列摸索着前行,以便及时跟上市场步伐;尼康则想利用“1”系列开辟新的天地,一股脑推出了好多令人记不住名字的机型和镜头……两大传统单反厂商缓慢且犹豫的转型,一方面是在尽可能地维护单反市场不受影响,也不想错过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大的利润,对于这样瞻前顾后的保守行为,我是宁可他们倒在无反化的浪潮中的。
而纵观当前市场,真正能称之为系统、并且值得进阶者选择的也就只有索尼的E系统、富士的X系统以及奥林巴斯与松下的M4/3系统,这也将是本文所讨论的基础。至于徕卡和宾得,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尊(tu)贵(hao)之选,一个则渐渐习惯了剑(chou)走(de)偏(yi)锋(bi)的审美观,这里也就一笔带过。
本文的特邀嘉宾们
上一段说了品牌,这一段就说些机型。数码时代买新不买旧,所以我的嘉宾们会以新机为主。另外由于是向进阶者推荐,所以入门机款大多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因为今天只是邀请了大伙儿做嘉宾,因此也不会对各自的性能参数详细描述,要看这些大可去翻dpreview或是各大国内网站的测评,我们仅仅站在更直观的角度,去找到一个让你更为清晰的选择思路。
α7和α7r无疑是现在摄影圈里最火的双子星,再过不久α7s也会加入形成索尼的E系统的三巨头,从CMOS大小来说,他们是无可争议的无反相机画质巅峰,当然也是我们最先邀请的大牌。另外,大哥后头还要跟着小弟,α6000凭借着强悍的机身性能和不错的性价比,自然也是NEX系统最好的精神延续。
先说个题外话,个人一直觉得富士给自己的系统起名X,感觉就像赢在了起跑线上一样。比起什么M啊EM啊E啊EP啊EF啊之流,一个充满神秘感与质感的X就赋予了好多想象的空间。回归正经,X-T1这款相机延续了富士一贯的高价上市,但重新演绎的造型和三防的噱头,让他超越X-PRO1成为了富士领先的代表。另外,去年底发售的X-E2价格已经渐渐归于理性,复古的旁轴造型还是可以博得不少的欢心。
[M4/3系统]
我不得不承认我更爱宫崎葵所代言的奥林巴斯,复古的造型,可靠的机身性能,这是我从4/3时代就开始期待的东西,在OMD上得到了实现。E-M1和EM-10作为OMD家族的两款新作都将成为今天的邀请嘉宾。松下这边,即便只是松莱,也足以让人口水一地,再加上不错的性价比,自然也让GX7和GM1成为颇有意义的选择。
方向决定选择
在这个圈子里,根据需求选相机算得上一句客观的话,但是需求究竟是什么?更坚固可靠的机身、全天候的适用性、更大的光圈、更安静的快门、更多的像素、更小巧的机身、更好的高感光表现、还是更大的宽容度……?人类的欲望决定着我们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为了让我们的需求看起来更为清晰分类,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归为两方面:对于成品本身(即照片)的直接需求,以及为更好地实现成品而产生的间接需求。简单来区分的话,直接需求体现在我们的照片中,主要体现在像素、宽容度、色彩、高ISO、景深等影响画面最终效果的;间接需求则体现在器材的性能上,主要为体积、重量、快门、耐候性、做工、镜头、放大倍率等等等等。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画质往往是我们刚开始摄影所追求的第一阶段,即直接需求,也是我们之所以抛弃小DC而转向大底相机的初衷,不过玩着玩着我们通常都会开始关注一些画质之外的东西,即间接需求,比如手感、耐候性、功能性等等,而再之后就会出现两种方向,一种以极限画质为最终方向的追求必将引领更大画幅,一种以摄影体验的则选择起那些做工手感更佳且画幅尚可的相机。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需求的选择,你是否追求135系统的极限画质?
如果你的选择是画质,而相机只是你创作的工具,那么现阶段索尼E系统中的α三杰是你当仁不让的选择,并且其中的α7r是当之无愧的无反相机商业应用的唯一选择,3600万像素无低通滤镜的CMOS所呈现出的美妙唯有放大才能感受到那份震撼。当然,请尽量选择FE55和FE35这样的定焦头,这才能尽可能发挥出画质的优势。
另外,如果你还在等待更为心仪的E系统全画幅无反相机的出现,那么α6000也会是很不错的选择,沿用单反时代APS机身加全幅镜头的组合,高素质的FE镜头也会发挥出2400万像素的分辨力。
提到这儿,我们往往会在选购相机时候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预算吃紧时,究竟是买牛机还是牛镜?对于画质追求者,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当你现在用着牛镜&狗机的组合时,你的画质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你的未来有可能会因为牛机而变身高富帅;可如果你用的是牛机&狗镜的组合,你的画质依然不是最好的,而且你的未来有很大可能沦落为狗机+狗镜的二狗组合,谁让机身的技术更新换代远超光学技术的发展呢。所以如果你的预算还不是怎么足够,那么α6000&高品质FE镜头的组合一定超过α7和狗头的组合。
另加一个插曲,如果你手头没有老镜头,最好不要刻意为你的α7买回那些老家伙们,一方面是胶片时代的镜头根本就不存在为数码所做的优化,要说有特色也无非就是色彩油润感这些意淫大过于实际效果的原因,另外与其花上数千元又买老头又买转接环还得劳累地玩着手动对焦,不如花上五千大洋买回一枚FE55,仅次于Otus但性价比远超的索蔡标头。
定焦or变焦
还记不记得十多年前的傻瓜胶片相机?那个时候带上一台相机出游绝对是件风光事儿,或许是那时候太年轻没见过世面,反正当时就从来没有产生过“哎,太远了拍不到啊”的感慨。那个时候我们最常用的傻瓜相机应该都是35mm左右的焦段,因为这是个又能拍人也能拍景的神奇焦段,俗称小广角。
很多人用了一生的35mm也没有觉得不习惯,虽然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焦段而非选择成为只用35mm的大师。不过通过这个事实,证明我们是可以只用一个焦段拍照的。其实这个事儿真的不用证明,想想我们自己的眼睛,但凡不是千里眼这类奇葩,眼睛应该都是固定焦距的吧,眼睛看世界看了一辈子也没觉得不好,拍照又有何影响呢。
所以,这也引出了我们第二个选择――如果我喜欢用定焦镜头,我该怎么选呢?
其实这时候的选择首先要说明一点,如果你只爱用那么一两枚定焦镜头,那么几乎每一种系统中都有合适的选择,但如果你想尝试各种焦段镜头的魅力,也许富士和M4/3系统才会是你更好的选择。
富士X系统全系配套了6枚大光圈定焦镜头,从21mm到85mm(35毫米等效焦距)均有布置,可谓是定焦族的最优之选,而且因为其独特的设计理念,除XF27的饼干头外所有镜头均配备了光圈环,也为摄影人带来了更好的操作体验。试想一边旋转镜头光圈环,一边拨动快门转盘,这样复古且直观的操作更释放了定焦镜头的自由。
X-T1则在这样的复古风中做得更为彻底,ISO转盘的加入让这样一台相机足以让那些即便不精通数码的老年摄影爱好者也能随心所欲的使用,虽然我更相信这样的设计其实更多是为了追求极致复古的做法。相比较下,X-E2虽然没有了ISO转盘,但其售价也要便宜上近2000元,尤其是更为轻巧的机身,也是腰包紧缩者的合适之选。
刚才还提到了M4/3,无论是奥巴还是松莱,都是别具特色的镜头代表,完善的M4/3镜头群也提供了足够多的定焦镜头的选择,但是因为兼容性的问题,最好选择同品牌的机身与镜头搭配会更加和谐。不过M4/3为了轻巧最终还舍弃了镜头的光圈极限,尤其是奥林巴斯这边清一色F1.8的最大光圈,还是有些许遗憾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心奔着定焦镜头来的,富士应是首选;若你是迷恋于M4/3系统迷你精致的机身又需要添置定焦镜头的话,奥林巴斯和松下也都能提供给你足够优秀的定焦,尤其是他们的中长焦镜头,可以在小巧的镜头下捕捉远处的风光,会是种美妙的感受。
在关于“选择哪个焦段的定焦镜头”的讨论中,很多人会告诉你,从套头开始,然后去观察你最常用的焦段。对于这样的测试结果,我敢肯定结果大多都是变焦头的最广角端与最长焦端,比如28-70的28端和70端,这太正常不过了,但如果就因为这个你去买了28mm和70mm的两枚定焦,误以为自己最习惯用的就是这两个焦段,那你就错了,那只不过是你转动变焦环时习惯转到底而已。
其实大多数人在用变焦镜头时候都是这样,用18-55的最常用就是18和55,用24-105的最常用就是24和105,但这和选择定焦都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在我看来,定焦镜头的选择取决于你所习惯的拍摄距离和摄影构图。
就拿街拍来说,在向陌生人抬起相机时,你所最常用的距离和构图模式将决定你所选用的镜头焦段。经过尝试后,总有一种距离会是你与陌生人之间最舒服的拍摄距离,然后再根据那样的距离选择你最习惯的构图所需要的焦段的镜头即可。
其实这和我们看不同尺寸的电视有不一样的最佳观看距离一样,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也会有最习惯的拍摄距离,这个距离可能是你与陌生人相处的一种方式的体现。对于那些胆子大的,他们或许在一两米之内就能抓起相机朝被摄者拍摄;对于我这样胆子比较小的,也许就得隔开个六七米才觉得比较自在。同样的,也许那个习惯于在一两米内的摄影人正巧又是个喜欢拍全身的鬼才,那他可能会需要一枚Hologan;而如果也有离开六七米却喜欢拍半身照的,那恐怕还得抬着个300mm的打鸟镜才行……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对于定焦镜头尤其是广角镜头尤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景深标尺。自动对焦是大势所趋没错,但是并非永远都比手动对焦来得更快。当手动对焦配合上完美的估焦,只需直接按下快门,清晰的影像就被记录下来。而要做到如此完美的估焦,配合镜头上的景深标尺,你会很容易地确定浅景深和后景深的范围,只要将你所需要记录的主体留在景深范围内就行。
延伸开来说,完美的估焦最终为完美的盲拍所服务,当你举起相机都不需要取景器就能知道自己所记录下的画面,那你离那些大师也就不远了,这也是使用定焦镜头的莫大乐趣所在。要提醒下的是,估焦与盲拍并非必须要靠景深标尺来完成,通过计算,可同样得到景深标尺上的内容,不过就需要提前做些功课咯。
从口袋看器材
混点摄影论坛的朋友一定都听过诸如“玩单反穷三代”这样的话,但我身边还真没有因为玩相机而变穷的人,真正玩得起的人就算哈苏徕卡也玩不穷,兜里银子不多的一个小痰盂也能玩得很欢腾。摄影带来的乐趣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如果有一天你对摄影缺乏了热情,更多只是你不想拍了,而非你的相机太糟糕了――相对于感光元件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手机与DC而言,现在的单反、无反、以及越来越多的不可换镜头大底相机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画质实在是太好了。
但器材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摄影热情,我们可能因为一台拥有特别功能的新相机而焕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我们可能为一枚刚刚买回的新镜头而守上几小时的日落,或是因为添置了一支闪光灯而迷恋上棚拍打光的乐趣……从某个角度来说,口袋的深度决定着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无反相机市场的平民化,其实相机的价格也在越来越亲民。多年之前要买一台中端机身加不错镜头的组合少说也得上五位数,而现在或许花上不到一半的价格我们就能淘到一台不错的无反相机组合。
那么,站在合理预算的角度,我们怎么来选择我们的相机呢?
对于贵圈的朋友,我诚恳地建议你把所有有兴趣尝试的相机都买回来,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该留的留,该卖的卖,该送人的送人。相机这个东西有时候并非越贵越好,用得顺手才重要,何况现在哪怕是各家的无反相机旗舰其实都不算太贵,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有必要全买回来试一试。
但是我想我们的读者更多还是习惯于选择一家来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更优化的选择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各家系统的完整度,其实不难发现,最早转型无反相机市场的松下和奥林巴斯无疑是系统,虽然系统的完整度不会帮助你拍得更好,但是至少会让更多人乐于接受,单反市场上尼康和佳能不就借着庞大的镜头群吸引了越来越多其实只需一机两镜甚至一镜走天下的人?所以如果你曾因为庞大镜头群而选择了尼康佳能,那么此刻你投入M4/3的怀抱也准没错。
与索尼和富士相比,不管是松下还是奥林巴斯,都有着性价比不错、且成像很棒的定焦镜头以及轻便的标准变焦镜头,而一机一定一变的组合无疑会成为无反相机的标配。生活中一枚标准变焦镜头足以捕捉80%以上所需的画面,而另外一枚光圈稍大的定焦头则在弱光或是需要更浅景深时候派上用场。不得不说,从M4/3开始,厂家的“一变一定”双镜头套装才开始显得更有意义,单反时代等效长焦直逼400mm的狗变恐怕除了心血来潮当回狗仔就没怎么用过,而现在以接近的价格换取一枚可以激发更多创作热情的定焦头,实在是颇为厚道的。
在M4/3的系统中,EM10是我个人十分推崇的一款,且不说外置手柄带来的完美握感,那源于OM系列的复古机身实在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除耐候性以外的各项指标都让它成为奥林巴斯系统中最为值得选购的一台相机。电动变焦的14-42镜头加上任意一枚PREMIUM级别的定焦镜头,都构成了完美的一机两镜的全能组合。而老大哥EM1虽好,但是售价和机身体积上仍有改善的空间,所以除非是追求M4/3的专业摄影,不然我不会从合理预算的角度进行推荐。
大学男潘康哪嫦【鲇谀愕牡缒孕薜煤貌缓谩2还孀抛耘纳衿鞯姆缑遥倚岬搅送ü阌敖咏竦耐揪叮杂谖淦鞯难≡裆希GM1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尊贵的爱马仕橙,简直就是女神完美的饰品。无论是送给女神让女神自拍还是你手把手教着女神拍,又或者由你直接为女神拍照,都大有从小(nan)清(gui)新(mi)演变成私(bei)房(tai)的机会,不可错过。
GM1加上12-32的套头还不到300克的重量,让人看到了M4/3美好的发展前景,更轻便更精致更美型更专业的相机,的确是会让人爱不释手的。而松下这边还有几枚虽说不上正统但依然不可小觑的自动对焦松莱镜头,搭配上更Man一些的GX7也会是很好的组合。这里还得提醒下,为确保使用的称心如意,尽量还是让奥林巴斯的机身配奥林巴斯的镜头,松下的机身配松下的机身。
不少人还在瞧不起M4/3的小底,可许多测试的结果证明当前的M4/3的成像水平已经可以与APS画幅相提并论。而我所认为的M4/3系统的真正劣势,在于各级别的相机技术指标上很难拉开,造成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其实这是一个从4/3时代就开始的故事,因为受限于LiveMOS的规格,经常会有以下犯上的情况出现,凡是后出的新机通过机内处理器的优化,往往都能在画质上比肩甚至超越上一代的旗舰,而旗舰只是因为更好的机身性能带来了高昂的售价,这无疑造成了旗舰的尴尬。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在M4/3系统中选择更轻便更有性价比的新机的原因。当前,松下和奥林巴斯应该也都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整合产品线使其不是那么凌乱只是第一步。
Follow Your Heart
锣铝四敲炊啵呒嘉幕暗酱宋梗旅嫠档阈槲掮午康亩鳌
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市面上买到的任何一台相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非特殊专业领域的创作工具。但是,此时此刻,我要告诉你的是,请不要把相机当做工具,而是你的一个伙伴,一个重要的朋友。
想一想当你一个人旅行,爬上山顶的时候你和相机在一起;当你漫步在大街,相机为你记录下了一个个一闪而过的片段;当你翻看着往日的照片,是相机为你保存这一切的回忆;当你与家人享受聚餐的时候,相机也将你们的快乐永恒定格;甚至当你没有手表、手机没电的时候,按一下快门相机便能告诉你现在的时间。这样一台可靠、忠诚、亲密的相机,难道不是我们的朋友嘛?
人世间的交友之道,往往皆为随性而起,两人的相识往往靠的缘分使然。而我们与相机的相识其实也是如此,一款令人记忆万千的复古造型、一枚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段曾经擦肩而过的记忆、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的灵光乍现……都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的理由。
当你真正了解摄影,相机的参数无非只是一串数字,重要的是你与相机之间建立起的那种超越人与物之间的信任。正如GR的Slogan那样――“BE YOUR EYES”。进阶者的选择,也终将来到这样的层面才更为合适。
感谢能够读到最后的您,或许您会发现虽然这篇文章看标题貌似是器材党,但却也融入了很多我对相机与摄影的浅薄理解,无论咱俩是否合拍,希望这些内容也会给您未来的摄影之路带来更多的乐趣与思考。
本文的相关书签:
3034820506010
相关的文章
1927015471147
本文一共有 309 条评论
202.105.104.***202.105.104.***
221.232.008.***221.232.008.***
058.020.079.***058.020.079.***
114.091.103.***114.091.103.***
222.095.166.***222.095.166.***
058.246.112.***058.246.112.***
219.147.232.***219.147.232.***
117.136.005.***117.136.005.***
180.157.206.***180.157.206.***
207.190.060.***207.190.060.***
222.084.195.***222.084.195.***
058.019.007.***058.019.007.***
113.105.184.***113.105.184.***
124.235.031.***124.235.031.***
123.055.094.***123.055.094.***
222.161.055.***222.161.055.***
223.166.144.***223.166.144.***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756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急,柯达M340相机照出的照片大小只有2M多?_百度知道
急,柯达M340相机照出的照片大小只有2M多?
我才买了个柯达M340相机,1000万相素啊,怎么照出来的照片电脑上显示只有2M多大小。。。我查看了相机设置也是对的啊,设置的是1010万像素(4*3)那个选项。不可能那么小啊,我记得原来700万像素都有4、5M的哦。。用同一款相机的朋友来说一说啊!!!
现在我就是觉得画面品质不是很好啊。。反复看了那些设置,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这个照片的大小提高,让画面品质好一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格式的问题?一般JPEG就对了。每张照片大小不一样的,2M其实也差不多。我用的柯达,照片也就普遍2M左右,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采纳率:32%
照片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一般可以设置为2M、8M、10M的
那个就那样,不用担心,不是每一张照片都一样的大小的,
我的1200万,一般是4M
没用过这款相机。一般相机默认的格式是最大分辨率,但照片质量是普通质量,你把它设置成最高质量再试试。应该会有意外。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m340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柯达跟卡西欧这两个品牌的相机哪个好点?_百度知道
柯达跟卡西欧这两个品牌的相机哪个好点?
柯达跟卡西欧这两个品牌的相机哪个好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得看具体什么机型才能进行比较,卡西欧也有不错的机型,例如那个续航强大的。2l很搞笑,不看也罢,很多误导的东西现代的垄断经济,本来厂商就不会全面铺开的去研究什么核心技术,也没有必要。中低端机器有几个没用索尼的ccd?哈苏本身不产ccd,但是1l说的掌握核心技术的一线品牌哪家的机器敢跟哈苏pk一下佳能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全画幅机型的厂商。。。扯淡,尼康没有全幅的机型?孤陋寡闻,d700 d3是啥?佳能敢号称自己在顶级单反领域领先?中画幅动动小指头,佳能就得洗洗睡了。富士只用xd卡?啥年代了。。。富士噪点多?superccd最大卖点也被你抹杀了,绝了。富士不做单反是因为跟某牌子有协议,但是人家给哈苏代工做中画幅,知道不?不会小白到以为中画幅不如全幅吧。。。另外您知道三星也做cmos不?宾得某型号单反用的就是三星的cmos 懒得批了,我自认已经是啥都不太懂的了,居然有人更不懂,居然还敢出来现。。。
采纳率:24%
柯达功能多一些,性价比好
柯达的更好一点,柯达的色彩很好的!推荐柯达,柯达的色彩还原很棒,柯达毕竟是一线厂商。我将数码相机常见品牌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三线品牌。 一线品牌包括佳能、尼康、索尼、柯达、富士、松下6个品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成像质量较好,有较全的产品线,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其中某些品牌在数码单反相机方面亦有很强实力。 一、佳能 目前数码相机行业公认的老大,拥有最为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其数码影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佳能拥有顶级的光学技术以及核心部件 CMOS感光器的生产能力。其软件消噪技术独步天下,这保证了其具有很高的成像质量。其成像特点是色彩还原真实,噪点少,但风格偏软。 无论是消费级相机还是数码单反机它都成绩斐然。 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它的产品十分丰富,综合性能优异。主要类型有:家用型低档手动机A系列,适合打算认真学习摄影技术的新手朋友;超薄时尚型卡片机 IXUS系列,适合年轻人,尤其适合广大MM,是各品牌中极少数能和索尼T系列争夺市场的型号;长焦型S IS系列,适合喜欢拍远景和动物的朋友;广角相机S系列,适合拍风景;高端专业 PRO 系列和准专业G系列,适合专业摄影师和有较高摄影基础的朋友。其消费级相机中最著名的是A系列和IXUS系列,市场占有率颇高。 数码单反领域更是佳能的强项,其数码单反相机EOS 系列拥有高达60%的市场占有率,佳能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全画幅机型的厂商,因此其顶级数码单反领域领先其余竞争对手。,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来自其它厂商。 二、尼康 拥有悠久的光学历史,一向以专业素质著称,成像以锐度高闻名,也是在数码单反领域唯一一家能跟佳能分庭抗礼的厂商。 尼康近年来似乎把主要精力用于数码单反机的开发,对佳能紧追不舍,其数码单反相机D系列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而且性价比略高于佳能,深受专业摄影师的青睐。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而且目前尚无全画幅机型。 尼康近来对消费级相机领域重视程度下降,退步明显,其机型趋于单一,性能亦不突出,市场反应平平,没有叫得响的机型。 消费级相机主要类型有:高端准专业机Coolpix 系列;时尚轻薄卡片机S系列; 低端家用型L系列,中端普通数码相机P系列。 三、索尼 索尼在数码摄影领域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牌,因为它并非专业的相机生产商,但它作为著名的家电及数码产品生产商,大胆涉足数码摄影领域,却取得很大的成功,至少在市场运作方面是这样,尽管不少专业用户对索尼嗤之以鼻,但它在中国大陆的消费级相机市场占有率却超过了佳能,甚至成为广大外行朋友购机之首选,我想这主要得益于它在家电领域培养出来的极高知名度。 索尼的数码相机跟它的其它电子产品一样,走的是时尚路线,极为重视外观,造型十分时尚,尤其得到广大MM的喜爱,是GG们赠送MM礼物的首选,呵呵! 索尼的致命弱点是光学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镜头,其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卡尔·蔡斯的贴牌镜头,这成为内行们讥笑索尼的主要材料。 但索尼也有自身的优势,它的电子技术实力雄厚,为多家相机生产商提供CCD感光器,这一点连佳能、尼康也不敢跟它叫板。 索尼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但其价格稍贵(不过有几款消费级旗舰还算不错)。主要产品系列有: T系列是超薄便携卡片机型,使用潜望镜头,此系列最为广大MM喜爱;H是长焦系列,W是中高端实用型消费家用机型,R系列是索尼专业高端数码相机系列;P 系列是中低端家用机型;S系列是中低端的实用机型,价格便宜;U系列是超小型时尚机型;F系列是镜头可旋转中高端机型,F系列中的F717曾经名噪一时,成为一代经典机型。 索尼于2005年收购柯美并利用柯美的技术于2006年推出其第一款数码单反——α100,引起不小的市场震动,索尼似乎想改变留给人们的“索尼=业余”的印象,但毕竟其根基尚浅,想被广大摄友们认可还尚需时日。 四、柯达 一线品牌中唯一的非日系产品,美国著名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历史悠久,在胶片时代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便出自柯达。柯达是色彩标准的制定者,并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曾经推出过全画幅的数码单反(2004年退出了单反市场),但柯达的光学基础薄弱,大部分机型采用德国施耐德的贴牌镜头。 目前柯达主打消费级相机,凭着“非日系”的光环,和较高的性价比,柯达赢得了不少用户,尤其是几款长焦机(如当年的DX6490 ,一代经典哪!)很受欢迎。其产品的综合素质已完全有能力同日系机抗衡。2005年经过改革,主要机型有4大系列:p系列为全功能系列,具备手动功能;z 系列为大变焦系列;c系列为简约系列;v系列为时尚轻薄系列,v系列中的v570开创了双镜头数码相机的先河,具有鲜明的特点。 柯达相机最大特点是成像色彩鲜艳,比真实的景物要鲜艳不少,讨人喜欢,但细节表现略差。近两年柯达在市场策略上有不少失误,总体开始走下坡路,但不管怎么说,柯达仍是目前非日系的最佳选择。 五、富士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的很有名气,进入数码时代亦是小有成就。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其最引以自豪的有三点:其自主研发的Super CCD、富士珑镜头和高ISO成像,这些特色在业界颇受好评,也赢得不少用户。 富士数码相机主要类型有: 时尚轻薄机 F系列;低端高性价比A系列;长焦S系列;入门级手动机E系列。 富士相机成像色彩鲜艳,产品素质可圈可点,尤其是长焦机颇受好评。 但在数码单反领域,富士的底气就明显不足,机身全由尼康代工,机型单一,市场占有率很小,不过在影楼倒是挺受欢迎。 富士数码相机的有三个主要缺点,一是大多数相机采用XD卡,这种卡只有富士和奥林巴斯两家采用,通用性差,而且价格昂贵;二是富士相机由于起点ISO g高,噪点较多,三是紫边较为严重 。 六、松下 松下跟索尼很相似,也是靠做家电起家的厂商,虽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但其电子技术实力雄厚,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 其弱点也是光学基础薄弱,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莱卡的贴牌镜头。其产品成像还算可以,只是噪点控制能力稍差,而且价格较贵。 松下亦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主要产品类型有:TZ:紧凑型长焦机型;FZ:长焦系列机型; FX:卡片时尚机型 ;LX:16:9幅面CCD机型;LS:家用入门机型; LZ:家用长焦机型;LC:高端消费机型 。 松下产品一向以长焦为其所长,是各品牌中最先搞长焦DC的,再有就是著名的那款相机FZ20由于使用恒定的F2.8大光圈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声名显赫,颇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还有近两年新推出的LX系列相机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率先使用独特的16:9幅CCD,十分适合拍风景照,因而名噪一时。 松下也于2006年推出了第一款数码单反,跟奥林巴斯一样采用4/3系统,造型莱卡味十足,但似乎一点也不受欢迎。 以上说了一线品牌,我们再谈一下二线品牌。二线品牌包括奥林巴斯、宾得、理光、莱卡、适马、三星、卡西欧7个品牌。这其中前五个都是老牌传统影像器材制造商,但在数码相机崛起后,它们落后了,也许是以前在传统相机领域取得的成就太大,使它们固步自封吧!而三星、卡西欧则都是从电子行业转入影像行业的。二线品牌基本上不掌握多少核心技术。 一、奥林巴斯 把奥林巴斯放入二线品牌我也权衡了半天,毕竟它是个老牌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就闻名遐迩。而且数码相机产品也不少。但是我们毕竟主要考查的是近几年它在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方面的表现。 奥林巴斯早几年在数码相机领域的表现还算不错,推出过数款经典机型,但到了后来就变得越来越不思进取,似乎是把搞研发的钱都拿去拍广告了。其数码单反采用非主流的4/3系统,注定没什么前途,市场表现亦不理想。消费级相机退步更是厉害,在各地市场上已经很少看到奥林巴斯这个品牌,给人留下的印象恐怕就剩下漂亮的代言MM了。奥林巴斯跟富士一样,采用通用性差的而又昂贵的XD存储卡,客观上也限制了自身的市场发展。 奥林巴斯的主要产品系列有:单反机E系列;时尚轻薄机μ 系列;低端家用机FE 系列;全能手动机SP系列。 二、宾得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技术势力雄厚,有着辉煌的光学成就,在胶片时代的风头甚至盖过佳能和尼康。但其市场运作极不成功,尤其是在数码时代,宾得在中国大陆的广告投入约等于零,致使其知名度极底,除了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恐怕没几个人听说过。 在数码单反领域,宾得 K系列机型不多但性价比不错,成像色彩诱人,不过市场表现并不理想(这得归功于它的宣传策略),而且核心部件CCD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但随着2006年两款新机K100D和K10D的上市,宾得大有升温之势,而且其一款中幅数码单反也即将上市。 宾得在消费级相机领域表现平平,而且价格偏贵。主要产品系列有: 全能手动机*ist D系列;低端卡片机W系列;低端家用机M系列;中端时尚机A系列等。 三、理光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有着非常辉煌的胶片时代,那时它的地位犹如今日在数码相机领域的佳能、尼康。 然而进入数码时代以后,它的表现一落千丈,性能同佳能尼康等一线厂商相比差距明显,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其产品种类更是少得可怜,仅有那么2、3个鸽系列,连后起的三星等都不如。 理光是数码相机中最先搞广角概念的,其所有相机全部使用广角镜头。其中R系列算是小有名气了,该系列的参数看上去非常完美:广角、1mm微距、5~7倍的长焦、全金属机身、电池耐用,而且价钱也不算贵,简直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然而遗憾的是相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成像质量却是它的最大弱点:噪点较多,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忍受。 此外还有中端的GX系列和高端的GR系列,其中GR系列独树一帜地居然使用定焦镜头,据说成像质量不错,颇受某些专业摄友们推崇。 四、三星 韩国著名电子厂商,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技术实力远比不上日系厂商,但进步飞快。 三星也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风格类似索尼,走的是时尚路线,其相机外形大都小巧玲珑。尤其是2006年推出的“蓝调”系列家用DC外型的确抢眼。 最近三星对其产品系列代号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产品系列有: 中端家用型NV(蓝调)系列;中端时尚轻薄型i系列(代替原来的V系列);低端家用型S系列;低端卡片机L系列;高端专业机pro系列;此外还有数码单反GX系列推出,虽然用的是宾得的机身、施耐德的镜头和索尼的感光器,但总算象征性的有了。 三星的致命弱点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传感器ccd和镜头都要仰仗别人供给,(产品多数用的是索尼的感光器和贴牌施耐德的镜头)。三星想树立自己在摄友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想买来哄外行MM又想省钱的话,三星倒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应该说三星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毕竟它在电子技术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相信如果要发一个“进步最快奖”,恐怕非三星莫属。谁能保证三星将来不会成为第二个索尼呢? 五、卡西欧 传统的电子技术厂商,后涉足数码影像领域,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前几年还马马虎虎,近两年明显走下坡路。 其产品类似索尼,主要走时尚路线,几乎是卡片机的代名词,其产品除了Pro-P系列属于高端手动机以外,其余如 Z系列、S系列等都是时尚卡片机,而且还很喜欢搞彩色外壳。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代表产品。 六、莱卡 德国品牌,传统光学镜头厂商,后加入数码相机领域,产品不多,在国内几乎见不到。 七、适马 日本传统光学镜头厂商,情况与莱卡差不多。生产的单反相机镜头质优价廉廉,为众多摄友所喜爱。还是买柯达吧@ 这个是我以前做的回答!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卡西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抽屉锁放什么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