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台电动汽车(201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那种),结果朋友们都觉得我傻,这有问题吗

比如上海,共有多少辆燃油车?全改成电动车,上海周边得增加多少做发电厂?以及城市输配电系统改造成本?学电气专业的来计算一下。
我觉得这个替代方案就是一个春秋大梦,忽悠中东的油霸不要提价。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国家决策层的科技素养堪忧!
话说只有会混官场的才能升上去,搞技术的大多在底层。
中国是个崇拜权力,藐视科技的国度,几千年来都没实质性改变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还有,在青藏高原开采锂矿,或者盐湖提锂,生态环境还要不要了?
- 投资达人
楼主不动脑子,无语,电动车充电一般晚上充大概率,而晚上电力供应绝对不是大问题,白天是用电高峰,夜晚是低谷,更何况电动车充电所用电力不过九牛一毛
本人就是电气专业毕业
像我这种学电子的考公务员,都没有岗位要我。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晚上充电,这个没前途,因为充电慢不如加油站来得快。
- 分散投资是为了能让你拿着住,多么痛的领悟.适当分散有益,过度分散伤身.
电力肯定是趋势,有一定比例的电力车会使我们的能源结构更加安全.
极端情况下,大不了多少点煤,多点pm2.5.不至于没油导致汽车全趴窝.
之前买油国,基本是看卖油国的脸色.
现在呢,只要你科技强一些.电力车成本低一些.那么石油就会便宜一点.石油必须使得跟电力车成本相差不大的程度.
也就是说自己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有了溢价能力.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其实计算很简单:
全上海市一天需要加注的燃油量,折算成千瓦时,再除以充电时间,然后乘以一个保障系数,就是新增发电厂的装机容量。
除了发电厂,还要增加大量高压输电、变电、配电、充电桩设施,N多亿,又可以拉动GDP增长了,呵呵
数学上有个概念叫建模,你模型没建立,数值没代入计算,就得出别人是猪脑子的结论。谁是猪脑子?
你怎么不说,假如上海市的人民要是在一瞬间同时拉闸,发电厂的发电机还不得飞车啊,锅炉还不得爆炸啊!如果同时合上开关,又得烧掉多少接触器啊
电容易得,油难得
- “纵使是大多数机会的错过也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丁点的蚀本,而那些一旦被我们靠耐心和毅力而抓住的确切的深度价值机会,很有可能成为一生的经典!”
上海三百万小汽车(货车先不算),每车30度电(特斯拉存70度电,开300公里),结果=90mkwh,就是一个大火力发电机组(百万千瓦时,华能,国电那种)开一个小时的工作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电是二次能源,油是一次能源。能直接用一次能源解决,就不要浪费二次能源,因为从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不但有大量损耗,而且耗费很大成本。
目的就是为了一个环保?即使考虑环保,发电厂的排废量比燃油车更大,而且锂电池产业链也是高污染行业。
- 向风险进军
1、比亚迪秦充满13度,唐18.5度。每天充电的车,取中间值15度。
2、充电效率:慢充85%,快充50%。
(一)按慢充算,需充电: 15/0.85 = 17.5度。
上海2016年共发电340亿度,平均每天发电1亿度,夜间8小时发电3300万度,正好够= 2百万辆汽车同时充电。
上海2016年汽车保有量320万辆,其中小车200万辆,大车120万辆。
就是说,上海现在的发电量,正好够200万辆秦唐夜间慢充。当然,工厂和居民就别用电了。
(二)按快充算,假设4C快充,即15分钟充满,充电功率:15kwh*4/0.5=120kw
上海市发电功率:1亿kwh/24小时 = 416万kw,
正好够416万/120 = 3.5万辆汽车同时快充。
以上还只是小车用电,如果大车用电,可能是小车的5、6倍。
假如今后电动车大发展,您觉得现在的电厂、电网要不要重建呢?
电动车所耗电能不是关键问题。
1、充电时间
快充和慢充是相对概念,一般快充为大功率直流充电,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慢充指交流充电,充电过程需6小时-8小时。电动汽车充电快慢与充电机功率、电池充电特性和温度等紧密相关。当前电池技术水平下,即使快充也需要30分钟充电到电池容量的80%,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必须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
2、续航里程
一般为150km到300km
3、电池问题
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
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包括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
电池生产本身高污烂环境的,是否比直接用油能减少污烂环境,是有争议的。
电池自重要占汽车1/3 左右,严重汽车动力效率。
电池寿命。
这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前,电动车替代燃油汽车只能是梦想。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90mkwh,24小时充电,再乘以1.5(保障系数),共约560万千瓦的发电厂
目前上海市电力负荷:4000万千瓦
即,需要增加约14%的电力供应
如果是快充,大约需要增加30%的电力供应
拍脑袋下结论的时候,为什么不动手收集数据,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能源的结构,不想想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
前些年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就是笑话。生产太阳能板所耗电能都超过太阳能板发电电能。
新能源技术必须具备:
1 、生产所消耗资源要少,污烂环境要小。
2 、形成能源效率要高。
3、能源便于储备和运输。
4、安全性要高。
用得着这么费劲的算吗???用电动车后普遍每月多花100-150的电费,原先一月200-300的电费,每家都配电动车,就是原先电量提高约二分之一,但多数是晚上充。
感觉都是先有观点,再计算数据支持,满满的股评即视感。
- 久赌必赢
石油枯竭这个说法,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之下,石油将要用完的这个说法就把石油价格推高了。石油变成控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工具了。石油消耗完这个事情不存在,石油并不是从死亡的动物尸体石化发生的,它是从地面深处,持续不断地生成的一种东西,只要你能够有办法把石油找到,你就能够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
新的数据找不到。按上面说的,上海汽油消费600万吨/年,汽油热值44000KJ/KG,汽油发动机效率30%,1KJ= 1/3600 kwh,折算成机械能为*/亿千瓦时。考虑到电动车转换效率,应该需要250亿千瓦时/年的电。如果上海年用电量1700亿千瓦时/年,则对用电复核的冲击至少15%。
上海再增加6台百万级汽轮发电机组。GDP又增加不少。呵。煤炭板块又可以炒一波了。呵。
电力是可以调度的,上海用电未必是上海电厂发的电,可能是周边地区发的电,甚至更远的地区发的电。
社会管理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等集约化交通方式。
社会管理应该减少人不必要出行,缩短出行距离。
不同时段电费点价管理,让充电尽可能在电力低谷段用电。
这应该不是一个科技问题,有段时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其价格就暴涨。
妄揣:民生方面能源做成全产业链,石油主要用于国防军事,这个背景下,环保,性价比什么的都不会作为首要因素。
以后的电费会实时计价,可能每一分钟的电价都不同。甚至可能有电价期货,提前锁定用电成本。
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就忘记10年前俄罗斯宁愿卖石油给日本也不原因卖给中国
?from=1012852s#|src_%E5%AE%89%E5%A4%A7%E7%BA%BF|sa_ib
- Technically everybody makes those mistakes. —Charlie Munger @DJCO2018
真要不了多少。主要是电网建设要投入。现在已有的机组足可以应付电动车的负荷。
关键是,电动车又不是一天内替代燃油车的,有个10多年的过程。基础建设完全可以赶上。几年前大练钢的时代,国内1年的耗电量就涨10-20%,也没啥事。
有句话叫杞人忧天,楼主就是那种人,一个是瞎操心,再一个就是觉得领导专家什么的,脑子都赶不上他。还汽车消耗的是一次能源,电力是二次能源。汽车消耗的是是原油么?汽车消耗的是从原油精炼出来的汽油和柴油,而发电厂烧的是燃料油或煤炭或天然气,燃料油就比沥青能好点,那是提炼完汽油后的废料
看了总结了下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出台后, 也利好国家电力, 长江电力 等电网企业和建设电网的企业。 那个有个什么公司是做电网监测的小公司。
- 投资达人
一个你知道一个城市用电量如何算的吗?简单点就是
一个小区用户电表容量之和乘以同时系数大概0.6左右,得出小区小区变总容量
一个城市所有小区小区变总容量叠加再加上工矿企业用电量之和再乘以一个同时系数得出这个城市总用电量
很多人难道认为一户人家难道天天满负荷用电概率有多大
,另外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每天同时充电的概率多大,一般晚上整个城市用电量不及白天用电量一半,而新能源车多数晚上充电,也就是线路改造,发电厂增加容量的概率基本可以忽略
- http://blog.sina.com.cn/u/
我觉得还是算大帐,火力发电是集中烧煤,统一处理废气,效果肯定要比燃油车烧油废气直排空气中要好得多,何况还有一部分核电和水电对空气的污染要小得多。关键是电力国家自己说了算,石油大部分依赖进口。
至于白天充电还是晚上充电:
1、便利性:
居民区周边,是否足够充电桩?
白天和晚上价格差。
目前电动车在经济上没有竞争力,更多是政策驱动结果。未来可能是油电混合动力车可能是最好选择。
当油价高时,尽可能使用电力。
当油价低时,尽可能使用汽油。
- 天意所致,想不赚都难!
电力总体是过剩的,足够应付电车充电,可问题的实质不是环保,而是石油的确在20年后会枯竭,必须转移,不然全球都不好过,发展新能源战略对我国是有利的,就技术是否足够成熟,满足民众所需,这个如果有10-20年缓冲,估计也能做的很好了。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石油天然气再用百年也不会枯竭
电动车主要是个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特别是各国政府日益债台高筑,用自己的煤比进口资源好,还可维持铁锈带的煤区、电厂、钢铁厂经济
经济结构转变也可延缓下就业因为产业成熟带来的用工率不断大幅下降问题
- 说是佛系但还会是心有波动
晚上充电相当于省电了........避免煤炭浪费,减少核废料产生,水电就更无所谓了......至于高峰时期充电?那就和烧油没啥区别了......至于锂的问题就更搞笑了,世界上除了氢氦含量就是锂的含量高了,可以说取之不尽啊!
- 三座大山指引投资方向
憋着不换车,等特斯拉的model3在国内上市。
现在再好的汽油车相当于当时诺基亚的功能机;
电动车则相当于智能机。
我就是当时第一批用智能机的。
不知道有像我这种等着平民化特斯拉的人么?
不等了,先买台平民智能机代步。
- 迫于无奈,你最终还是关注了我
真的替代了能源安全问题极大缓解,不怕其他国家扼住马六甲了
至于污染问题,电池本身就很大污染问题:
对水和土地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充电电池普遍寿命较短,需要不断更换,未来会产生大量废电池,如何回收是一个大问题。
- 初来乍到
电力问题不是问题,现在都是远距离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500kV超高压输电现在已经基本配置了,现在重点发展1000kV特高压输电,已经有或在建20多条了。主要是从内蒙、山西等坑口到津京、山东、华中、华东电网。后续还会更多。
从工业革命石油被投入大规模使用开始,一直到现在,都不乏有人担心石油会不会用完了。
掐指一算都已经过了上百年。如今的人类有很精确的统计数据来指出每个时间段全球消耗了多少石油,但同一时间地球产出了多少石油,却没有人能同样精确地指出,也没有人严谨地论证过地球生产石油的速度小于人类消耗的速度,只有基于当前的储量和消耗量出发的想当然的假说,在口口相传。
这一个多世纪,人们一直预测“未来石油还能用30到50年”,这都被戏称为“石油常数”了。
担心石油用光而电动化实在是杞人忧天。
-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概念而已?
- 四处捡鸭蛋
有人计算过,就算全部汽车全烧电,对全国用电量贡献也有限,比如工业用电差的远
- 10%,我就很满足。不贪。
不需要建电厂,现在有特高压,可把内蒙、山西的坑口电,云南的水电运到东部发达地区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普及锂电车,以后电池的报废问题如何环保?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电动车完全替代目前的燃油车不是解决之道
可行的方案:
1,发展公共交通和共享交通工具(电池也共享了)
2,油电混动(丰田油电混动技术)
解决未来人交通问题,不是大力发展私人交通工具使用,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共享交通工具使用。
大力发展私人交通工具,无论任何技术,都存在一些问题,会给整个社会资源使用,环境污染带来太大压力。
比如欧洲有些国家,只需买张票,自行车都可以直接上地铁。
中国人把车不只是看成代步工具,潜意识还有其它作用。
乌纱帽保住了才是最重要的,迎合上面的意思,上面开心了,下面就好过了
特斯拉P90D为例,每月通勤1000公里,充电2~3次,每次100度,好算点每月共250度吧。如果有100万辆车,那就是每月要多用25000万度电,折算到每天是830万度电,这负荷也就一个发达点4级城市的1/3而已。问题不大。
- 三座大山指引投资方向
现在火电的利用小时数只有50%高一点,连核电都80%的发电小时了。
所以现在电太多,用不完,用不完。
- 我并非是蒙古人
楼主说的没错,中国就是个藐视科技的国家,在家中放眼望去,有什么是中国发明的?
电灯?电?电脑?手机?抽水马桶?玻璃?冰箱?空调?电视?微波炉?热水器?液化气?抽油烟机?汽车?。。。。。不说这些,连房屋结构、水泥、排水这些都和中国毫无关系,我家里是中国发明的东西大概就只有纸了
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电动车已经代替了燃油车,在两轮和三轮的领域里,我看到一个数据,中国大概有1亿多辆两轮电动车,就我自己观察,在农村电动三轮车的数量,绝非少数。四轮电动车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电池技术还行。如果电池技术性能提高一倍,代替燃油车没有任何问题!
100年前开马车的人,看见路上的汽车也说,如果以后路上都是汽车,需要多少石油供应才够呀,结果100年过去了,石油还没有用完,汽油车就快寿终正寝了。
电力供应整体是过剩的
- 我的工作是阅读
三体,未来是核聚变+无线传输
大致算了下,所有轿车都改用电,也不会超过现在发电量的10%
- 一个人的研究院——把经验量化,才是正途
营养贴,围观又学习
当然,还是养马对环境的影响小。
- 暗黑迷光。。。。。
基本是能代替的;
就像10年还有人买燃油的轻便摩托车,现在基本都是两轮电动车的天下了;
四轮的电动车取代四轮的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大趋势没人能够逆转;
啥时候实现了
这种超视距的无敌跨越空间工具,才厉害。
若干年前,许多城市还有公交电车,现在都没了。
若干年前,搞太阳能发电,风光的无锡尚德破产了。
若干年前,搞风电的风锐,都已ST了。
连科技最发达的美国也开始恢复传统能源生产。
为何只有中国发展新能源规模最大,是政府搞了大量补贴政策。
原来光电、风电也搞的风风火火,补贴减少,或补贴取消后,看看这些企业下场。
前些年发生大量骗补贴事件,未来还会发生这样骗补贴事件。
假设电动车替完全代燃油汽车,政府能补贴的起吗?
我并不是要否定要搞新能源车,完全依赖政府补贴方式,这样能维持多久?
- 退休IT高工
许多人认为:两轮车电动大量取代了燃油,四轮就一定会被取代,其实未必。
有三点不一样:
1.充电问题,两轮没有问题,四轮有大问题。
2.一旦断电抛锚,两轮没有问题,四轮有大问题。
3.两轮的发动机都采用简易发动机,是不完全燃烧,污染特别严重,和汽车的尾气排放不是一个档次。
- 80后建筑男
这样的帖子不是应该在天涯杂谈里看到么?
电动两轮取代燃油两轮是个中国特色,其他各国均未观察到。其背后是电动车能进城而摩托车不能进城的歧视性政策驱动的,在各国都没有可参考的例子,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本田铃木们在日本也很努力地推广电池驱动的摩托,然而因为续航、性能和充电效率的问题,始终未能成功替代90cc和110cc的弯梁。
特别是在商用的场合,用于外卖、快递的摩托在城市里穿行,速度不会快但一整天下来行驶里程不短,要求能迅速补充续航,电动摩托软肋很明显,只有早晚各用一次的上班族才愿意去用那些电动摩托。
日本的摩托快递业——负责运输轻便但时效性很重的文书合同、企业机密零件等的服务业,在必要的时候要跨城送货,甚至骑上高速公路跨县送货,用的普遍都是250cc级,用400cc级甚至更大排量也有,电动摩托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中国,燃油摩托在1970年代左右因为是二冲发动机所以废气污染严重,进入1980年后以后,逐渐开始了四冲化,排气已经很干净了。明后年开始实施二轮车国4排放标准,新车型从明年开始将只有电喷四冲摩托车能够注册成功,排气更干净。
- 向风险进军
说得好。很多新领域在技术上尚不完全成立,很多关键问题都没有解决,就被捧起来了。地方官员急需政绩,企业急需补贴,合谋吹起来一堆堆泡泡。风电、光电、量子通信、电动汽车、物联网、...... 政府补贴一退坡,企业效益立刻一泻千里,原形毕露。
我去过神龙做过调研,电动bus,裸车18w,两个大电瓶24万全部国家补贴,如果没有国家补贴,42万的车一辆也卖不出去。原因很简单,电瓶只有1000个循环,就是说3年烧掉24万的电瓶钱,就这还得每天晚上充电,每天还只能跑百多公里,用户脑子坏了才会买。
特斯拉吹得再牛逼,电池还是有问题的。楼上各位专家算得再清楚,电网还是有问题的。更不用说充电长时间占用车位带来的隐性成本。
我就认准了,靠政府补贴过活的,多半是伪科技,政府也一定撑不起这个行业的发展。
- Nobody's Listening.
楼主,本人就买了台新能源车,就是在波谷时段充电(0:00-8:00),此时对电网毫无压力,同时化解过剩电力产能。
-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
电的生产和传输都不是难题,最难是存储,大量高容量电池的涌现,应该是电力公司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 透过本质看现象
楼主什么情况,石油期货套牢了,还是太太投资了锂电池?
- 老同志,胆子小
这个帖子充分暴露了集思录与知乎的差距。
知乎都是一群理工男,这里基本在讨论形而上的东西。
科学不是只有逻辑,重要的是有实验和数据。以后类似的问题建议转到知乎。会有一堆理工男写论文给你看的。
每台电动车都相当于一个蓄能电站,
- 淡淡的名贵
1、从总量上来说,象北京600万辆车,全部换成电动车,每辆车50度电的话,一周充两次电,一周的用电量=600X50X2=6亿千瓦时。而全市每周的用电量=3亿X7=21亿千瓦时。占比很大了。
2、这是一个过程,假设到2030年实现,电力发展按部就班,没有问题。
3、电动车,80%是晚上充电,平抑峰谷,对电网稳定是有好处的。
4、电动车,纯电是主流方向,混动不可能长久。一辆车,装两套驱动系统,不可能是最优方案。近期的话,搞搞混动也可以。北京的方案是直接是纯电,会证明是最优方案的。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解读
我就问一句,楼主油气类资产仓位多少。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我没有做多石油。说说一些本质:
1,纯电动车不节能,反而是耗能,插电混动车也是不节能的。但丰田的油电混动(本田也有)汽车是真的节能、节油,可是日本人不卖这技术给中国。注:中国有一家公司叫科力远,在拼命仿制丰田油电混动技术,但大家似乎把它遗忘了。
2,纯电动汽车不环保,它只是减少了大城市的汽车尾气,但燃油汽车全部改成纯电汽车,中国的整体污染将加剧。因为中国80%的电力来自火电,火电的大气排污量要超过燃油汽车(同等热值)。另外汽车电池的制造到废物处理也是高污染产业链,而燃油车没有这一块污染。欧美国家发展纯电汽车,那是因为人家发电系统中的清洁能源占比大,如核电、水电、燃气电厂。还有就是,电池废弃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去处理。锂矿开采提炼、锂电池生产也是放在中国这种二逼发展中国家,污染这些二逼国家的环境。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我读书少,不懂专家们的讨论。
我是在想,如果急死鹿成立一个公司,负责我国未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诸位专家都是学术委员会成员,将是何等盛况。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曹操为何能打败袁绍?难道袁绍手下的谋士不够多不够厉害?非也!区别在于曹操相比蠢货袁绍,曹操本人就是一个很牛的CPU,再加上郭嘉辅佐,所以能够以一抵十。
-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混合动力有两套驱动系统,无论是造价还是维护保养,成本都非常高,和纯电根本就没法比。再加上中国的内燃机技术不行,所以国家才渐觉伤春的。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纯电汽车也不便宜,电池寿命短更换成本高,且那些充电桩、发电输电配电系统的成本,最终加在电费里。
油电混动(丰田本田),才是真正的节油,至于是否划算,要看石油价格。雷克萨斯混动比特斯拉便宜多了,档次也不低。
短时间内代替像是不可能,长时间看是否还有其他新科技出现,允许被代替而不会触及集团利益
今天刚看到一个数据,老年代步车,就是电动四轮车,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去年卖了105万辆!诸位还在论证能不能代替,在某些人眼里,一亿辆的二轮电动车看不见,几千万辆的电动三轮车看不见,百万辆的电动四轮车看不见。岂不知中国革命成功就是靠农村包围城市?屌丝逆袭吗?
氢动力才是王道,将来汽车都是发电厂,水就是能源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当前位置: >
> 倒不如赌一把 推荐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比亚迪汽车-
[原创]倒不如赌一把 推荐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XCAR&&原创]&&&&前言:近几年来,&限购&已经从一个陌生词汇变得耳熟能详,实行&限购令&的城市也是越来越多。对于那些饱受&摇号儿&之苦的人们来说,越来越低的中签率和越来越庞大的摇号儿大军似乎已经让自己的购车梦变得越来越遥遥无期,作者本人也是&深受其害&。想当年,汽车不限购的时候家里没条件买车,日常出行也并非必须依靠私家车;现如今,家里有条件买车了,日常出行也越来越需要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可汽车却限购了。& & 时光飞逝如梭,转眼2015年已经过了一个月,随着2月26日的临近,新的一期小客车配置指标摇号又将开始。但是对于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摇号大军&,尤其是那些久摇不中、已经近乎绝望的朋友们来说,您可曾想过主动改变现状?是继续无奈地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还是想想别的出路?今天,作者就以一名身在的普通购车人的身份来和您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 一个普通北京购车人的辛酸和心酸& & 闲言碎语不多讲,咱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北京作为国内发布汽车限购令的城市之一,自汽车限购政策实施以来,每年机动车的增长数量确实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把不少想要购车的老百姓拒之门外;至于标榜许久的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是否也一并得到了解决想必身在北京的朋友们自己心里都有杆称,咱们今天就不扯那&闲篇儿&了。& & 谁都知道,汽车不是一件摆在橱窗里展示的艺术品,对于绝大多数有着购车需求的老百姓而言,&刚需&是人们决定购车的最原始驱动力。而以北京为例,这些实施了汽车限购令的城市却在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人为地限制了人们的刚需,而施政的理由无外乎是要控制城市的机动车数量、解决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摇号儿&政策似乎公平简单,但暗含在内的却是地方政府对于城市综合管理的束手无策和懒政。& & 对于北京这些有购车需求的老百姓来说,无论这个需求是否迫切,都得一股脑儿地扎进摇号大军的队伍里,期待苍天能够慈悲赐给自己一个购车指标;而从2014年开始,每两个月一次的小客车配置指标摇号则让很多人的购车梦变得更加雪上加霜,颇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哀。有的时候真想鸣一句不平:&凭什么现在的老百姓就不能享受汽车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凭什么我们买车就得遥遥无期地摇号?&& & 作者本人也曾经想过通过购买11座以上轻型客车挂黄牌或是直接购买外地牌照车辆的&曲线救国&策略来解决自己的用车需求,但最终都因各种不靠谱的顾虑而放弃。可是继续这么摇下去究竟何时是个头?看着身边那些从北京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一开始就一直在坚持摇号直到今天都未能中签的朋友们,作者觉得这么等下去不是个事儿。与其继续这种无法预期且极有可能无休止的忍耐,还不如寻求一种改变,索性赌上一把。& & 赌一把到底是想赌什么?& & 众所周知,自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北京市的增量小客车指标共计60万个,这期间每年度增量小客车的配置指标仅有15万个,目的是为了使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过600万辆。而且在这60万个增量小客车指标额度中,有43万个是普通小客车指标,另外17万个是北京市示范应用小客车指标;并且这17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会按照2014年2万个、2015年3万个、2016年6万个、2017年6万个的方式分配,而43万个普通小客车指标则会按照2014年13万个、2015年12万个、2016年9万个、2017年9万个的方式分配。同时在北京市又实行着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单独摇号的政策,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三年里想要中签普通小客车指标只能是难上加难。& & 很显然,无论从现在的政策导向上来讲还是从现实情况来分析,在今后的几年里,解决北京市购车人购车需求的一个好办法无外乎是选择参与摇号、购买。但问题实际上却远远比理论上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的禁锢,放眼北京市所谓的那些个&新能源车&,无外乎都是一些续航里程极其有限、实用度低下的,这也就解答了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为何北京市每期新能源车摇号结果都是供大于求以及很多人摇中新能源车指标最终又放弃购车是为什么。& & 而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且也在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上海市对于&新能源车&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在上海,无论是购买还是购买插电式汽车,都可以依据政策享受国家以及上海市地方政府所提供的购车补贴,特别是能够免费获得汽车牌照这一点让新能源车在上海的汽车市场里有着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仅就新能源车而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是凭借其在续航里程方面的极大优势抢了纯电动汽车的风头,成为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首选。& & 看到这里,想必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所有饱受北京摇号之苦的购车人对上海市实行的新能源车推广政策都已经开始羡慕嫉妒恨了吧?由此也就引出了作者在一开始提到的&赌一把&,即如果今年2月26日还没有中签普通小客车指标就索性放弃,重新申请新能源车指标、参与新能源车摇号,这将使得中签购车指标一事指日可待。& & 不过一定有人会说:&即便你在北京中签了新能源车指标,你一定会去买纯电动车吗?&当然不,作者本人的用车需求主要集中在周末休息时驾车往返于市区工作单位和在远郊的家里,单程将近100公里的路程绝对不是目前大多数纯电动车能够满足的(除外,当然这一价位的纯电动车也不是我等老百姓买得起的);不过如果摇中了新能源车指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6个月的有效期来静等北京市放宽新能源车政策,一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纳入北京市新能源车目录我们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出手购买一辆适合自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解决购车难的问题。如果在摇中新能源车指标的6个月后北京市仍然没有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纳入新能源车目录,大不了将手里的新能源车指标作废而重新申请并参与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毕竟对于目前的摇号现状来看,即便不做出改变而继续扛下去也未必就能摇中普通小客车的指标,这也就是作者想要赌一把的核心所在。& & 选择赌一把的胜算是什么?& & 对于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程度认知的朋友们都知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续航里程和使用便利度上完全能够和一款具备高燃油经济性的传统汽车相媲美,还能够在有限的距离内完全当成纯电动车来使用,从而降低用车成本,这也就在车辆实用程度和续航里程之间实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 & 在今年1月21日于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会&曾指出,近两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从2012年的不足一万辆、2013年达到两万辆,2014年新能源汽车更是突破8万辆;数字的增长本身已经证明,从2013年中开始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切实打中了市场的关节。而且从2015年开始,随着政策推广的深入和产品市场定位的明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 没有任何人可以否定,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这些新能源车有着比纯电动汽车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强的实用价值,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在电力不足时通过使用燃油而让车辆继续正常行驶这一特性打消了人们对于新能源车实用程度的顾虑,更应该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初期进行大力推广;只有让广大的购车人更容易地接受新能源汽车、更无忧地使用新能源汽车,才是从长远上让人们逐渐放弃传统能源汽车而选择更加绿色的用车方式的好办法。& & 很显然,像目前北京市政府这样仅把纯电动车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做法不但从表面上反映出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愚昧,从本质上来讲更是和国务院、和中央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大的方针政策相悖。而因为北京市地方车企目前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推出就将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其他新能源车全都排除在新能源车目录之外,这样的做法更是显得小家子气。& & 对于某些专家一直在担心的一旦放开、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纳入新能源车目录之后会导致人们大量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不充电而是当作普通燃油车使用的问题,这完全是一种强词夺理的担忧。老百姓也不傻,使用燃油和使用电力的成本有着明显的差别,倘若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把工作切实做到位,能够尽快完善北京市内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让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切实享受到充电的便利,价格杠杆将促使人们自觉地、更多地使用电力来驱动汽车而不是使用燃油。& & 因此从追求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也许终有一天北京市政府会改变现行的新能源车政策,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纳入新能源车目录,届时持有新能源车购车指标同时又对纯电动汽车尚不够信任的消费者就可以选购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解决日常出行同时也圆自己的购车梦了。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第&1&页:解释:为何选择赌一把?第&3&页:第&2&页:第&4&页:
打开微信,用“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打开页面后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黄佳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 上海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 广东广西海南 湖南湖北河南江西 重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黑龙江辽宁吉林 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生产方式:自主
类型级别:
保修政策:6年或15万公里
已有&1583&人关注该车
稍等,正在加载
行驶里程3.50万公里
行驶里程0.89万公里
行驶里程1.40万公里
行驶里程0.70万公里
同价位车型推荐
编辑:魏晓蕊
发布日期:
编辑:吴楠启
发布日期:
编辑:秦庆宝
发布日期:
编辑:汪柏丞
发布日期:
编辑:孟骁
发布日期:
下载爱卡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上市新车:
即将上市:
热门品牌:
移动频道:
爱卡官方微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爱卡汽车为好友
您可以在微信上找车型、看热帖、读资讯,还能参加各种好玩的活动。
收藏成功咯 !
分享好友:
打开微信,用“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打开页面后分享到朋友圈。
( 自主丨 )
共1583人关注
( 自主丨 )
共254人关注
( 合资丨 )
共638人关注
loadd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