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 nano v3.0怎么拉高3到11号管脚的电压

Arduino各型号使用I2C通信的引脚说明 | arduino?PROCESS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0人加入此小组
Arduino各型号使用I2C通信的引脚说明Arduino中使用I2C通信可直接调用Wire.h库。这个库允许Arduino链接其他I2C设备。 链接线有两条,分别是SDA(数据行)和SCI(时钟线)。下面是各型号Arduino的I2C对应引脚:Arduino Board:I2C / TWI pinsArduino Uno/Ethernet:A4 (SDA), A5 (SCL)Arduino Mega2560:20 (SDA), 21 (SCL)Arduino Leonardo:2 (SDA), 3 (SCL)Arduino Due:20 (SDA), 21 (SCL), SDA1, SCL1参考资料:
引用 的话:我最近一直在用 pro micro 有两个问题: 1.用usb供电的时候 板子上出来的vcc总是不够 5v 2.这个好像很容易烧唉,我已经搞坏2个了,不知道是bootloader挂了还是板子坏了
引用 的话:我最近一直在用 pro micro 有两个问题: 1.用usb供电的时候 板子上出来的vcc总是不够 5v 2.这个好像很容易烧唉,我已经搞坏2个了,不知道是bootloader挂了还是板子坏了不是吧。。。哦哦哦哦我不造的肿么回事
上次项目上面买了20块,坏了7块,其中四个反复掉bootloader。直接放弃了。现在pro mini 妥妥的
哥们,直接用UNO的国内改进本就完了
还不容易坏,尤其是德飞莱的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有些注定了被遗忘的话,也就有的注定了属于沉静的自私.
来自森亮号航海见识 {SLboat I}
和一样3.3V的LO(阿布这么称呼)电压是从上获取的。
VIN和GND很近,但绝对不是好邻居,短接会烧掉D1
D1 是个肖特基二极管之类的-
如果VIN和GND发生,那么这个可能将会烧毁,比如这个烧糊的。
laihongbo524: 就是外部供电时, 电流不会流入USB的这种原理,防反流作用
烧掉后也可能还能工作,但是电压低了,灯不定时闪烁等怪癖情况出现。
引脚输出电流似乎只有30ma呢,是avr的芯片引脚输出电流只有0.03A,也就是30ma。得想办法把它搞到100ma,200ma应该也没事。
晶振-看起来有的arduino板子晶振更稳定,有的则没有。
输入口D1,D2可能看不到因为他们被RX-TX代替了-。
看起来168和328是两种版本决定的
Arduino Nano 3.0 (ATmega328)
Arduino Nano 2.3 (ATmega168)
Specifications:
Microcontroller Atmel ATmega168 or ATmega328
Operating Voltage (logic level) 5 V
Input Voltage (recommended) 7-12 V
Input Voltage (limits) 6-20 V
Digital I/O Pins 14 (of which 6 provide PWM output)
Analog Input Pins 8
DC Current per I/O Pin 40 mA
Flash Memory 16 KB (ATmega168) or 32 KB (ATmega328) of which 2 KB used by bootloader
SRAM 1 KB (ATmega168) or 2 KB (ATmega328)
EEPROM 512 bytes (ATmega168) or 1 KB (ATmega328)
Clock Speed 16 MHz
Dimensions 0.73" x 1.70"
这是V3.0的线路
临时方案-换位铁丝-从上剥取一小段
彻底更换,用斜角烙铁头换成功
似乎更适合做这个,完成的速度更快。
长带磁环USB线
其中一个灯是白色的(P13测试灯吧)
频率非常稳定,比起另外一个nano
包含附件:
杜邦线,短USB线。
带杜邦线,USB线很短50公分左右,很轻。查看: 27130|回复: 20
Arduino入门教程--第二十六课 关于基准源
将3.3V作为外部基准源使用
本帖最后由 弘毅 于
13:44 编辑
& && &开始,我一直认为arduino的模拟口adc采样是准确的,直到大家热烈的讨论为啥温度不准,偏高或者偏低,那时候我知道了测量基准源这个玩意(USB供电的情况下会造成5V电压不足,用作5V基准的电压可能只有4.8V甚至更低),随后有了 但依旧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原因是芯片内部基准源制造误差可能会达到5%(实际28颗批量样本测试为2.2% ),远低于稳压LDO芯片1%精度的标准,所以,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还是测温度,这次有点不同,我们会使用3.3V LDO作为基准源进行测量。
& && &依旧说明下试验环境:本试验是在没有任何外部硬件支持的情况下,arduino采用usb供电方式,来达到尽可能准确的adc采样。
首先。我们要将要用的基准源接入arduino的 aref接口,其他依旧链接,LM35测量室内温度
3.3v基准测温度_bb.png (301.9 KB, 下载次数: 62)
10:07 上传
3.3v基准测温度_图示.png (127.98 KB, 下载次数: 61)
10:07 上传
然后程序基本一样。。。唯一的算法上5V 要改成 3.3V
/*
作者:迷你强
IDE版本号:1.0.4
发布地址:www.geek-workshop.com
作用:第三次使用arduino模拟口测量室内温度,在没有外围基准的情况下,这次估计最准了。。
*/
void setup() {
&&analogReference(EXTERNAL);&&//使用aref引脚电压作为基准源
&&Serial.begin(9600);& && && &//使用9600速率进行串口通讯
}
void loop() {
&&int n = analogRead(A0);& & //读取A0口的电压值
&&float vol = n * (3.3 / );& &//使用浮点数存储温度数据,温度数据由电压值换算得到(电压3.3V)
&&Serial.println(vol);& && && && && && & //串口输出温度数据
&&delay(2000);& && && && && && && && && &//等待2秒,控制刷新速度
}
复制代码
如需标定以下参数供参考:LM35传感器理论误差为±0.25℃ ,静态热耗散0.08℃。
实验效果就不展示了,反正一样,请大家自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温度误差,理论上本次的温度应该是三次中间最准的,有条件的童鞋可以弄个进过质监局标定的标准温度计对lm35温度进行标定,看看还误差多少。
下一次,我们将使用带温度补偿的0.1%精度的专用外部基准源来再次做本实验,希望能将这个不准的问题终结掉
沙发,楼主好旧没发帖了
刚好用上了,之前的一块UNO电源干扰波纹很大 直接想砸了 现在一直用nano 做个实验AD采样精度要求高 有没有好的外部基准推荐呢?
葱头同学 发表于
刚好用上了,之前的一块UNO电源干扰波纹很大 直接想砸了 现在一直用nano 做个实验AD采样精度要求高 有没有好 ...
过几天写个帖子。。。高精度外部基准源
楼主,我觉得应该用这个代码吧?
analogReference(type)
配置用于模拟输入的基准电压(即输入范围的最大值)。选项​​有:
DEFAULT:默认5V(Arduino板为5V)或3.3伏特(Arduino板为3.3V)为基准电压。
INTERNAL:在ATmega168和ATmega328上以1.1V为基准电压,以及在ATmega8上以2.56V为基准电压(Arduino Mega无此选项)
INTERNAL1V1:以1.1V为基准电压(此选项仅针对Arduino Mega)
INTERNAL2V56:以2.56V为基准电压(此选项仅针对Arduino Mega)
EXTERNAL:以AREF引脚(0至5V)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
type:使用哪种参考类型(DEFAULT, INTERNAL, INTERNAL1V1, INTERNAL2V56, 或者 EXTERNAL)。
agaonet 发表于
楼主,我觉得应该用这个代码吧?
哦。。复制代码时忘记了。感谢提醒,已修正
请教楼主:我家的嘀嘀叫的那种灰常廉价的电子钟被我姑娘摔坏了。我拆开来看,就是一个能输出脉冲的电路板上加了一个电磁线圈。我把能输出脉冲的那两端引入到arduino上,通过从模拟端口采样,第一次发现3秒才有一次脉冲,第二次发现2秒一个脉冲。。。
我不知道我的方法对不对,贴出代码来,您帮我看看。
我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测量出脉冲的时间频率。int i=0;
void setup()
{
&&analogReference(EXTERNAL);
&&Serial.begin(9600);
&&pinMode(9,OUTPUT);
}
void loop()
{& &
&&int n = analogRead(A0);& & //读取A0口的电压值
&&float vol = n * (3.3 / 1024 * 100);& &//使用浮点数存储温度数据,温度数据由电压值换算得到(电压3.3V) //这里偷了你的代码。呵呵。
&&
if (n&120)
&&{
&&i=i+1;
//& & Serial.print(&Clock == &);
//&&Serial.print(vol);
// Serial.print(& == &);
//&&Serial.println(i);
&&digitalWrite(9,HIGH);
&&}
&&digitalWrite(9,LOW);
}复制代码电路图很简单啊,就是脉冲输出的正负级,分别接到A0和GND, 然后3.3V与AREF短接在一起,获得3.3的基准电压。
由于嘀嘀叫采用1.5v工作电压,且只需要每一秒驱动线圈输出推动嵌入了磁铁的齿轮一下,所以输出电流非常小,电压也不好测试。。用万用表几乎测量不出来。1秒一次,不知道是感应电流,还是实际的。
迷你强 发表于
哦。。复制代码时忘记了。感谢提醒,已修正
agaonet 发表于
可以参考这篇帖子
好久没来了,想念整个论坛啊!
支持强哥精益求精!!!
迷你强 发表于
可以参考这篇帖子
http://www.geek-workshop.com/thread-.html
谢谢,我已看帖。不过你那个帖子程序时20~20MHz的,,钟表输出脉冲应该1秒一次。。。所以,无法测量哈。呵呵。谢谢。
成功了,看了之前的教程,使用了串口波形图软件,同时加了个电容(虽然找了一个电容10uf的),然后波形出来就是1秒一个脉冲,加了电容后白噪声维持在300(0~1024),然后每一秒输出一个680 or 0 ,交替出现,输出频率正好是1秒。
请问用温度的高低控制数码管的数字变化的代码怎么写?
Powered by查看: 1318|回复: 7
请高手看看,用ArduinoNano替代比较器是否可行。
受amo启发,见
设想用Arduino代替龙威3020D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图如下,请高手评价一下,有什么问题吗?最近计划动手。
构想的修改:
下午10.14.44.png (117.86 KB, 下载次数: 0)
22:27 上传
龙威3020D原图整理出的原理图(洞洞板搭电路验证可行):
3020D继电器控制.png (158.09 KB, 下载次数: 0)
22:29 上传
DC电源继电器步进.PNG (120.99 KB, 下载次数: 0)
23:10 上传
建议STM32F030F4做个小板,不然跳线比较麻烦
STM32F030F4很小,TSSOP20封装,带12位ADC,支持SWD调试和串口下载,不用外加晶振,很适合用在这种场合
开关管基极电阻10K应该太大了,改为1K以下比较合适
开关管选普通SOT-23封装的8050就可以了
7805的引脚似乎也有问题
amo 发表于
建议STM32F030F4做个小板,不然跳线比较麻烦
STM32F030F4很小,TSSOP20封装,带12位ADC,支持SWD调试和串 ...
谢谢amo指点!
不好意思,开关管C极画错了,直接接12V了。
继电器前所加电容,确实意义不大。
有一个地方不理解,你建议取消输出电压分压取样,经二极管钳位(?)后直接输入运放op07 ,是通过6.8K和470两个电阻分压吗?就是说运放反相输入端电压变化范围是:-1.94V~0V。
多年前弄过8031单片机,看来得再复习一下了。
CoolPumpkin 发表于
谢谢amo指点!
不好意思,开关管C极画错了,直接接12V了。
继电器前所加电容,确实意义不大。
这是一个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特点是运放两个输入端电流非常小,可以认为是0,并且两个输入端点位相等,这就是所谓的虚短、虚断
所以流过R38和R39的电流相等……几句文字难以说清楚,建议你搜索“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结合原理图和公式看一下,很简单的
amo 发表于
这是一个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特点是运放两个输入端电流非常小,可以认为是0,并且两个输入端点位相等,这就 ...
关于分压的疑惑基本上弄明白了。
还有个问题是,那个二极管的存在,是不是限定了反相输入电压范围-0.7V ~ 0V呢?
看贴为学习。
CoolPumpkin 发表于
关于分压的疑惑基本上弄明白了。
还有个问题是,那个二极管的存在,是不是限定了反 ...
起钳位保护作用,没有也可以。只是习惯性加上,考虑到运放电源没供上但输出有较高电压的可能……
Powered byArduino、Nano针脚分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Arduino、Nano针脚分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0、1为Rx、Tx 针脚,这两个针脚一般作为串口使用,非串口设备尽量不占用该针脚。
2、3为中断口,分别对应中断0、中断1,需要中断功能的设备,必须接入此。 2~13、A0~A5,共18个针脚,都可以作为数字针脚,编号连起来,分别是2~19。 13针脚只能为OUTPUT模式,只能作为输出端,不能用作输入端。
A6、A7针脚只能用做模拟信号,不能用作数字信号。
总结:一般情况下,除了0、1、13、A6、A7这几个针脚比较特殊外,其他的针脚都可以按照正常功能使用。也就是说,2~12、A0~A5这17个针脚,基本可以放心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duino nano 引脚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