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亚伯尼手表官网的FIT智能表怎么样,有知道的吗?

[指数营销] 你的智能手表方案那么好,为什么卖不动?
据IDC、易观智库、ZDC、中投顾问等国内外多家数据机构显示:2016年以来,由于苹果公司表现不佳,全球智能手表整体市场在第二季度首次出现下挫,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相比2015年同期的510万块减少32%。 Apple Watch 2016年4月至6月供货量同比减少55%,仅为160万块。
而根据最新IDC的报告,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为270万部,相比于2015年第三季度的560万部下降50%。Canalys则认为,同期智能手表出货量为610万部,同比上涨60%。两家竞争公司各持己见相互争论,但是从两家公司列出的品牌智能手表出货量排名上可以看出(Canalys列出的是Apple watch(46%),三星(18%),Fitbit(17%),Garmin(3%)以及Pebble(2%)。而IDC列出的市场份额排名是Apple watch(41%)Garmin(21%),三星(14%),联想以及Pebble(各占据3%)。)Canalys显然将Fitbit归为智能手表的行列,因此从这个角度IDC的数据相对比较客观。
你不用反驳我Fitbit也有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股,Fitbit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逊于预期。Fitbit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71%,成为了标普1500综合指数成分股中表现第二差的股票。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罗斯 桑德勒(Ross Sandler)甚至在给客户的研报中称,Fitbit股价的暴跌反映出市场对于健身腕带和智能手表的担忧日益加重,他们怀疑这类产品是否能继续向前发展。桑德勒说:“市场认为Fitbit就是风靡一时,未来将出现负增长,难以成为永久性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不对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智能手表的领导品牌对于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和本年度中由于苹果第二代智能手表的信息泄露以及iPhone 7手机的重大更新致使苹果手表在二三季度的销售中遇冷的影响避而不谈。即使如此也无法规避一个事实:
经过了2014年的概念兴起和2015年的市场增容,2016年的智能穿戴产业尤其是智能手表已经逐渐趋近于平稳,并有明显的整体下滑的态势。
我们来看看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排行榜TOP20以及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表品牌关注比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品牌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一些变化。
(数据来源:ZDC互联网调研中心)
大品牌的数据分析有很多,我们由此看看国内几家企业的现状:
(1)儿童手表的目标市场清晰化,有过一段时间的红利期,红热甚至有点焦灼的状态已经基本平衡,但绝对不是格局。(在这种尚未真正成为主流产品和存在巨大信息不对称且企业云集潜力无限的行业里,谈什么格局都很早。)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的如小天才、360儿童手表,以及抱上大腿的如佩奇生产的腾讯儿童手表基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
(360儿童卫士、阿巴町、小天才、泰比特开咪和哇喔)
(2)手机厂商:华为已经出了智能手表,刚出来特别热闹,产品的渲染图做的不错,现在动静不大。魅族刚刚也出了智能手表,做了一波众筹。OPPO即将推出智能手表,小米还没有开始,小米应该还在等。
(OPPO智能手表)
(3)国内的手表企业:天霸推出了T-watch,伯尼表很早之前推出两款。飞亚达组建了智能手表事业部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依波手表正在计划中,雷诺、天王、罗西尼等其他的基本持观望态度。
(飞亚达智能手表)
(4)智能手表专业公司:宜准在运动手表上做得比较单纯,到处赞助马拉松。ticwatch 在产品的设计和完整性上做得不错,由京东众筹开始,目前反响还算不错。Inwatch作为国内智能手表行业内比较热门的企业,在营销上做的阵势很大,其在软件和量产交货上有些问题,魅族早期与之有过合作,不了了之,自从雪涛哥哥入资2000万后,一直没有动静,可能一直在深耕研发,直到前段时间的欠薪丑闻,估计已经被公关掉了,但是反响很大,印证了营销要建立在好产品的基础之上,前期节奏出现问题,不够协同。
(5)方案公司:广东乐源在中京投资之后火了一把,推出了一些产品走成本战略,但是是个一锅粥企业,研发了各种智能鞋垫、智能床垫、智能腰带等,目前未见大动作。深圳的智能表芯,专注于做带有物理指针的智能表芯,出了几个系列的智能机芯产品,在续航和智能控制以及蓝牙信号传输上有一些优势,与国内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合作,价格和门槛偏高,不温不火,最近推出一款给企业示范的智能手表进行淘宝众筹。深圳松路一开始打着机械智能手表的概念出现,推出几款智能手表,表现一般。深圳华米,小米手环的缔造者,推出小米手环之后借助小米渠道大火,继而推出女性手环未见其表现,应该已经宣告死亡,目前推出一款智能手表,作为小米的资深供应商,未见动静,产品应该仍在磨合中。
说完现状,在大概讲一下目前市场上几款比较主流的产品形态:
1、屏显式电子表外观如苹果、moto360。
2、屏显式传统手表外观如HUAWEI watch
3、物理指针传统手表外观(外观与传统区别不大)如飞亚达和天霸T-watch以及魅族智能手表。
4、物理指针传统外观与智能显示屏结合,这种目前有两种,一种外观类似于天梭T-touch,另外一种为透明led玻璃显示屏,表镜即屏幕,不使用时与传统手表外观无异,但是目前硬件没有跟上尚比较鸡肋。
5、更智能的运动电子手表如宜准、松拓。
便于理解,解释比较通俗,可自行关注细细研究。
从消费者审美习惯、社交需要、使用场景分析,保留经典外观和传统工艺又有智能功能的物理指针型智能手表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当然Apple watch 在产品完整性和舒适度以及应用延伸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站在这个维度去判断未来都显得想象力不够。而目前带有物理指针的智能机芯成两种技术形态,一种是盖板式设计,即智能部分和传动部分分开,各自独立存在。一种为智能和传动部分融为一体由智能控制指针转动的一体式设计。
从市场疲软和行业现状来看,智能手表基本上还未成为主流就已经走到了一个暂时瓶颈期。尤其是在近期多家数据机构发布了有关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现状之后,一大波需要站在媒体舆论下,不断制造焦点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媒体人,不免又要开始大放阙词,以川普式爆炸走肾的过激言论,狭隘研判行业生死。
注意我只是用观望的态度表达了一个暂时瓶颈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一般情况下,多数分析者不免会用一句不痛不痒的话:经过了无数市场冲刷,以及消费者所选择的优胜略汰之后,仅剩下了一批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的穿戴品牌留在了这个市场上。这是一句放在哪个行业皆准的话,这样的话应该只能被拿来作为普世价值,忽悠吃瓜群众,太过表面。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留下了,销量为什么还是减了?
为什么智能手表仍然不被消费者接受呢?
当智能手表刚刚时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吐槽续航的问题。当市场红海有点苗头的时候,又在续航之外让消费者不断吐槽外观的粗鄙。
但是当智能续航达到240天,720天,功能多到成为负担,外观与传统手表无异的时候为什么智能手表仍不被大众接受?
在产品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提供的产品和价格最终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是建立在消费者对相关信息判断的基础上,因此一般意义上会认为厂商信息传递出现了问题。
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当苹果、三星、华为、豪雅、fossil、飞亚达等企业都已经推出智能手表后,为什么消费者还不接受呢?
市场会受到一些行业重要品牌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的热度增加,例如苹果公司推出Apple watch 后,智能手表快速增容。对于新兴产品,教导消费者建立认知需要多少精力,我们暂且不论。我们从认知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中分享两个概念:
(一)图式作为认知存储的基本单元,其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
1. 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2. 更容易记住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 个体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加工有关新的信息
4. 个体往往倾向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
(二)当消费者面对新事物后会首先从过去长期积累的消费经验(记忆)中搜寻信息,如果经验不足以作出满意的决策,则会从事外部信息搜集活动。但外部信息搜集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成本主要包括消费者在市场上搜集商品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为获得信息支付的费用。当消费者搜集活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将停止信息搜集活动。消费者转而会去寻找替代指示指标(声望、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地、保证、包装、颜色、样式)来进行判断。
好了前边讲的我保证都是废话,以下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问题:
当产品还未成为主流的时候就已进入瓶颈时,方案型公司如何突围?
答案是标准。
为什么要讲方案公司?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方案公司进入人们的视角。国内外众多公司对于方案公司的依赖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当然也是社会分工的先进表现。
以智能手表为例,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方案公司出现,并且成功研发出不错的标准产品以供行业需求,但现实却总是面临频临倒闭的边缘,销量始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当产品同质化异常严重,短时间内又没有明显的区隔,提供高标准的高质量的方案商或者智能表芯的制造者面临着更为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如此尴尬?
因为没有核心标准。
为什么智能手表一直在追求功能?
因为功能优势成为了标准
从智能产品尤其是手机延伸过来的理念,让智能手表的生产者一直在不断地研发新的功能作为产品优势的体现。这个时候功能优势就成了标准,直至最后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成为缩小版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承载了大量的多余的甚至在手机上消费者都不会操作的功能。
为什么智能手表开始追求外观和材质?
因为外观材质成了标准
当产品到了一个行业整体局限的时候,功能优势就不能作为明显区隔。于是外观材质成了生产者追求的标准,塑胶变成金属,再加上水晶,爱马仕皮带……
为什么智能手表又开始回归到实用好用?
因为化繁为简成了标准
生产者开始剔除智能手表繁琐多余的功能,只保留简单实用且好用的功能。生产者开始考虑让智能手表脱离手机而存在,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价值。
有人会问,这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在变,产品在不断地优化和变好。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产品已经这么好了,为什么没有多少厂商购买方案公司的智能表芯?智能手表的市场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主流产品,还在不断下滑?
当同质化严重后,功能优势不能完成的事情,也许实用好用也不一定能完成。在没有一个让消费者方便判断,建立认知的标准出来,这些问题都不会解决。
方案公司总是试图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问题,这对于一个尚未成为主流且没有完全统一标准出来的产品,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方案公司都试图用自己的标准去影响整个行业,这当然是光荣正确的。但是对于一个新兴的产品,每一种声音都在让消费者的判断标准变得模糊。正如前文在消费者行为学里边分享的概念,当消费者无法清晰的做出判断选择,获得外在的决策信息的成本又比较高时,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
要么买错,要不不会买,要么买了好的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无从判断。而在没有标准统一下的上市产品总是会让不同消费者产生消费不满,留下各种不同的使用障碍,无法形成广泛的市场口碑,而在这个市场阶段又不会有一家满足各种需求的标准产品出现,即使有,短时间内也无法避免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不断出现的BUG,因此不会形成真正具有统一市场口碑的产品。
但是不表示,没有优秀的产品出现。在这些产品中依然会有相对优秀的产品出现。但是问题就在于消费者无法做出区分,厂商在这种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自然有很多不会去选择那些高质量的机芯来生产智能手表,只追求是否满足于当前的一些功能需求和外观需求。例如手机,消费者已经知道晓龙821和联发科的区别,因此厂商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行选择。
消费者在很多东西上其实是盲目的。比如手表,没有标准出来时,他不知道石英、机械、LED数位电子表的区别。换句话说,这也是国内的一些手表企业怎么做也做不过瑞士的原因。日内瓦印记,手表人应该不会不知道,代表制表工艺的最高级别的精良,虽然未获得日内瓦印记的不见得就不是好表,但是标准制定之后,再怎么玩都是遵循人家的套路,而套路是瑞士人制定的。(说瑞士手表要消亡的人,先打住。)
智能手表也是这个问题,消费者只看到手表准确走时,智能功能操作正常,他无法判断一个连很多厂商都搞不清楚的盖板式设计和一体式设计的智能机芯的好坏区别,也无法理解Miyota和RANDA基础机芯对于智能机芯的作用。再加上手机的过度,很多很槽很丑的产品也能被接受。你看看大街上小孩手上戴着的儿童智能表就知道这个问题。你真的觉得那个3块钱电子手表外观的儿童智能手表很好看吗?
那么问题再一次来了,谁会选择,谁会区分呢?
不是消费者,是厂商。
什么样厂商决定着要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当标准不被大众熟知,一部分如华为、魅族的厂商,他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必须选择好的。他们也有自身的技术延伸积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判断的标准。其他的厂商如满大街生产儿童手表的企业,在这个红利期或者说信息不对称的不透明期就会选择那种便宜的,差不多稳定,简单又风险成本低的。这种厂商都是赚快钱,这个不行,换下个。虽然提倡供给侧改革,但是中国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这样的厂商。这个问题你看义乌的小商品就会明白,很多人只生产那种1元品就可年赚千万。中国人口太多了,多到没有小众。中国不行了,还有东南亚和非洲,一些早几年很火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公司,非洲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市场。
要怎么做?已经很明了了,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逸十五就是方法论(公号ID:yi15loveu)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在网上看到伯尼轻智能手表BERNY FIT,和手环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在网上看到伯尼轻智能手表BERNY FIT,和手环有什么区别?
在网上看到伯尼轻智能手表BERNY FIT,和手环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手环外型就是一个环,主要记录运动计步、心率检测、久坐提醒等,手表至少看起来是一块表,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用途。你总不能戴着一个手环去见客户吧?还是手表正规一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有点无语,拿到手是不知道如何开机,客服也不知道,最后换了一次,以为忘记寄电池了。结果第二次换回来时也没有电池,客服说就是这样,让我去装电池,结果去到装电池处,一拆开里面有颗电池,只不过电量为零,花了十元买颗电池,听说只能用两月,成本太高,以后不知会不会继续用
好用,价钱优惠,下载的App搭配使用,可以让自己更坚持锻炼·。
带2天了,还可以,今天不小心,表盘脱落了,没电了怎么办?
东西不错(42)
使用方便(46)
价格便宜(26)
质量不错,显示屏像素很好,很清楚,手表的功能跟手机一样,能自己设置,还送了电池,使用方便,小孩子12岁能自己设置,不用我帮忙
货到了,很不错。
电话手表真的很棒,我们使用一个月才来评价的,手表的功能和款式都很棒,宝宝戴上就爱不释手的天天戴着!
还可以,就是蓝牙6米就不好了。
不错的手表,孩子很喜欢,可以跟孩子随时随地联系上!很棒!只是像素不好拍的不清楚,请见谅
使用方便(46)
东西不错(42)
价格便宜(26)
大小合适(14)
音质很好(8)
适合使用(6)
比较一般(3)
很好!我儿子超喜欢!下月领了工资给我外孙也买一个
看起来还可以,不知用得到多长时间,还可以
使用方便(19)
东西不错(18)
价格便宜(16)
适合使用(6)
大小合适(5)
音质很好(5)
比较一般(3)
质量不好掉地上就坏掉
操作复杂 并没有什么后盖盖不上之类的事
还好吧!没用了
宝贝收到了,跟图片一样的,质量不错,还不贵,是智能手表呢孩子非常的喜欢呢
实用了几分钟就卡住了原来是电池的问题,电池好水感觉重点都都要按坏掉,按健反应有点慢,总体来说还行吧能通电话就行,最满意的是送货很快太度又好
更多HYUNDAI运动追踪智能手表供您挑选
已有245人评价
已有245人评价
已有162人评价
已有162人评价
已有162人评价
已有162人评价
已有123人评价
已有123人评价
已有123人评价
已有70人评价
已有68人评价
已有14人评价
已有3人评价
已有1人评价
已有1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想买一只手表,不知道普通手表好还是智能手表好?_百度知道
想买一只手表,不知道普通手表好还是智能手表好?
想买一只手表,不知道普通手表好还是智能手表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看个人需求,普通手表是个人配饰用品,代表身份与气质。智能手表是时尚科技产品,代表新兴技术。现在智能表有很多功能,例如查看信息、记步、测心率、闹钟等功能。如果想手表既有经典的样子,又有智能的功能,可考虑选择一款轻智能手表。个人推荐伯尼BERNY FIT轻智能手表。
这得看你对手表的使用需求来定哈,不能一概而论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机械的,电子的,还有光能的,目前光能不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逸十五:智能手表这般血泪,方案公司如何突围?
据IDC、易观智库、ZDC、中投顾问等国内外多家数据机构显示:2016年以来,由于苹果公司表现不佳,全球智能手表整体市场在第二季度首次出现下挫,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相比2015年同期的510万块减少32%。 Apple Watch 2016年4月至6月供货量同比减少55%,仅为160万块。
而根据最新IDC的报告,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为270万部,相比于2015年第三季度的560万部下降50%。Canalys则认为,同期智能手表出货量为610万部,同比上涨60%。两家竞争公司各持己见相互争论,但是从两家公司列出的品牌智能手表出货量排名上可以看出(Canalys列出的是Apple watch(46%),三星(18%),Fitbit(17%),Garmin(3%)以及Pebble(2%)。而IDC列出的市场份额排名是Apple watch(41%)Garmin(21%),三星(14%),联想以及Pebble(各占据3%)。)Canalys显然将Fitbit归为智能手表的行列,因此从这个角度IDC的数据相对比较客观。
你不用反驳我Fitbit也有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股,Fitbit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逊于预期。Fitbit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71%,成为了标普1500综合指数成分股中表现第二差的股票。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罗斯o桑德勒(Ross Sandler)甚至在给客户的研报中称,Fitbit股价的暴跌反映出市场对于健身腕带和智能手表的担忧日益加重,他们怀疑这类产品是否能继续向前发展。桑德勒说:“市场认为Fitbit就是风靡一时,未来将出现负增长,难以成为永久性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不对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智能手表的领导品牌对于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和本年度中由于苹果第二代智能手表的信息泄露以及iPhone 7手机的重大更新致使苹果手表在二三季度的销售中遇冷的影响避而不谈。即使如此也无法规避一个事实:
经过了2014年的概念兴起和2015年的市场增容,2016年的智能穿戴产业尤其是智能手表已经逐渐趋近于平稳,并有明显的整体下滑的态势。
我们来看看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排行榜TOP20以及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表品牌关注比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品牌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一些变化。
(数据来源:ZDC互联网调研中心)
大品牌的数据分析有很多,我们由此看看国内几家企业的现状:
(1)儿童手表的目标市场清晰化,有过一段时间的红利期,红热甚至有点焦灼的状态已经基本平衡,但绝对不是格局。(在这种尚未真正成为主流产品和存在巨大信息不对称且企业云集潜力无限的行业里,谈什么格局都很早。)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的如小天才、360儿童手表,以及抱上大腿的如佩奇生产的腾讯儿童手表基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
(360儿童卫士、阿巴町、小天才、泰比特开咪和哇喔)
(2)手机厂商:华为已经出了智能手表,刚出来特别热闹,产品的渲染图做的不错,现在动静不大。魅族刚刚也出了智能手表,做了一波众筹。OPPO即将推出智能手表,小米还没有开始,小米应该还在等。
(OPPO智能手表)
(3)国内的手表企业:天霸推出了T-watch,伯尼表很早之前推出两款。飞亚达组建了智能手表事业部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依波手表正在计划中,雷诺、天王、罗西尼等其他的基本持观望态度。
(飞亚达智能手表)
(4)智能手表专业公司:宜准在运动手表上做得比较单纯,到处赞助马拉松。ticwatch 在产品的设计和完整性上做得不错,由京东众筹开始,目前反响还算不错。Inwatch作为国内智能手表行业内比较热门的企业,在营销上做的阵势很大,其在软件和量产交货上有些问题,魅族早期与之有过合作,不了了之,自从雪涛哥哥入资2000万后,一直没有动静,可能一直在深耕研发,直到前段时间的欠薪丑闻,估计已经被公关掉了,但是反响很大,印证了营销要建立在好产品的基础之上,前期节奏出现问题,不够协同。
(5)方案公司:广东乐源在中京投资之后火了一把,推出了一些产品走成本战略,但是是个一锅粥企业,研发了各种智能鞋垫、智能床垫、智能腰带等,目前未见大动作。深圳的智能表芯,专注于做带有物理指针的智能表芯,出了几个系列的智能机芯产品,在续航和智能控制以及蓝牙信号传输上有一些优势,与国内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合作,价格和门槛偏高,不温不火,最近推出一款给企业示范的智能手表进行淘宝众筹。深圳松路一开始打着机械智能手表的概念出现,推出几款智能手表,表现一般。深圳华米,小米手环的缔造者,推出小米手环之后借助小米渠道大火,继而推出女性手环未见其表现,应该已经宣告死亡,目前推出一款智能手表,作为小米的资深供应商,未见动静,产品应该仍在磨合中。
说完现状,在大概讲一下目前市场上几款比较主流的产品形态:
1、屏显式电子表外观如苹果、moto360。
2、屏显式传统手表外观如HUAWEI watch
3、物理指针传统手表外观(外观与传统区别不大)如飞亚达和天霸T-watch以及魅族智能手表。
4、物理指针传统外观与智能显示屏结合,这种目前有两种,一种外观类似于天梭T-touch,另外一种为透明led玻璃显示屏,表镜即屏幕,不使用时与传统手表外观无异,但是目前硬件没有跟上尚比较鸡肋。
5、更智能的运动电子手表如宜准、松拓。
便于理解,解释比较通俗,可自行关注细细研究。
从消费者审美习惯、社交需要、使用场景分析,保留经典外观和传统工艺又有智能功能的物理指针型智能手表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当然Apple watch 在产品完整性和舒适度以及应用延伸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站在这个维度去判断未来都显得想象力不够。而目前带有物理指针的智能机芯成两种技术形态,一种是盖板式设计,即智能部分和传动部分分开,各自独立存在。一种为智能和传动部分融为一体由智能控制指针转动的一体式设计。
从市场疲软和行业现状来看,智能手表基本上还未成为主流就已经走到了一个暂时瓶颈期。尤其是在近期多家数据机构发布了有关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现状之后,一大波需要站在媒体舆论下,不断制造焦点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媒体人,不免又要开始大放阙词,以川普式爆炸走肾的过激言论,狭隘研判行业生死。
注意我只是用观望的态度表达了一个暂时瓶颈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一般情况下,多数分析者不免会用一句不痛不痒的话:经过了无数市场冲刷,以及消费者所选择的优胜略汰之后,仅剩下了一批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的穿戴品牌留在了这个市场上。这是一句放在哪个行业皆准的话,这样的话应该只能被拿来作为普世价值,忽悠吃瓜群众,太过表面。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留下了,销量为什么还是减了?
为什么智能手表仍然不被消费者接受呢?
当智能手表刚刚时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吐槽续航的问题。当市场红海有点苗头的时候,又在续航之外让消费者不断吐槽外观的粗鄙。
但是当智能续航达到240天,720天,功能多到成为负担,外观与传统手表无异的时候为什么智能手表仍不被大众接受?
在产品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提供的产品和价格最终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是建立在消费者对相关信息判断的基础上,因此一般意义上会认为厂商信息传递出现了问题。
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当苹果、三星、华为、豪雅、fossil、飞亚达等企业都已经推出智能手表后,为什么消费者还不接受呢?
市场会受到一些行业重要品牌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的热度增加,例如苹果公司推出Apple watch 后,智能手表快速增容。对于新兴产品,教导消费者建立认知需要多少精力,我们暂且不论。我们从认知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中分享两个概念:
(一)图式作为认知存储的基本单元,其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
1. 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2. 更容易记住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 个体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加工有关新的信息
4. 个体往往倾向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
(二)当消费者面对新事物后会首先从过去长期积累的消费经验(记忆)中搜寻信息,如果经验不足以作出满意的决策,则会从事外部信息搜集活动。但外部信息搜集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成本主要包括消费者在市场上搜集商品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为获得信息支付的费用。当消费者搜集活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将停止信息搜集活动。消费者转而会去寻找替代指示指标(声望、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地、保证、包装、颜色、样式)来进行判断。
好了前边讲的我保证都是废话,以下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问题:
当产品还未成为主流的时候就已进入瓶颈时,方案型公司如何突围?
答案是标准。
为什么要讲方案公司?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方案公司进入人们的视角。国内外众多公司对于方案公司的依赖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当然也是社会分工的先进表现。
以智能手表为例,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方案公司出现,并且成功研发出不错的标准产品以供行业需求,但现实却总是面临频临倒闭的边缘,销量始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当产品同质化异常严重,短时间内又没有明显的区隔,提供高标准的高质量的方案商或者智能表芯的制造者面临着更为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如此尴尬?
因为没有核心标准。
为什么智能手表一直在追求功能?
因为功能优势成为了标准
从智能产品尤其是手机延伸过来的理念,让智能手表的生产者一直在不断地研发新的功能作为产品优势的体现。这个时候功能优势就成了标准,直至最后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成为缩小版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承载了大量的多余的甚至在手机上消费者都不会操作的功能。
为什么智能手表开始追求外观和材质?
因为外观材质成了标准
当产品到了一个行业整体局限的时候,功能优势就不能作为明显区隔。于是外观材质成了生产者追求的标准,塑胶变成金属,再加上水晶,爱马仕皮带……
为什么智能手表又开始回归到实用好用?
因为化繁为简成了标准
生产者开始剔除智能手表繁琐多余的功能,只保留简单实用且好用的功能。生产者开始考虑让智能手表脱离手机而存在,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价值。
有人会问,这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在变,产品在不断地优化和变好。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产品已经这么好了,为什么没有多少厂商购买方案公司的智能表芯?智能手表的市场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主流产品,还在不断下滑?
当同质化严重后,功能优势不能完成的事情,也许实用好用也不一定能完成。在没有一个让消费者方便判断,建立认知的标准出来,这些问题都不会解决。
方案公司总是试图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问题,这对于一个尚未成为主流且没有完全统一标准出来的产品,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方案公司都试图用自己的标准去影响整个行业,这当然是光荣正确的。但是对于一个新兴的产品,每一种声音都在让消费者的判断标准变得模糊。正如前文在消费者行为学里边分享的概念,当消费者无法清晰的做出判断选择,获得外在的决策信息的成本又比较高时,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
要么买错,要不不会买,要么买了好的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无从判断。而在没有标准统一下的上市产品总是会让不同消费者产生消费不满,留下各种不同的使用障碍,无法形成广泛的市场口碑,而在这个市场阶段又不会有一家满足各种需求的标准产品出现,即使有,短时间内也无法避免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不断出现的BUG,因此不会形成真正具有统一市场口碑的产品。
但是不表示,没有优秀的产品出现。在这些产品中依然会有相对优秀的产品出现。但是问题就在于消费者无法做出区分,厂商在这种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自然有很多不会去选择那些高质量的机芯来生产智能手表,只追求是否满足于当前的一些功能需求和外观需求。例如手机,消费者已经知道晓龙821和联发科的区别,因此厂商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行选择。
消费者在很多东西上其实是盲目的。比如手表,没有标准出来时,他不知道石英、机械、LED数位电子表的区别。换句话说,这也是国内的一些手表企业怎么做也做不过瑞士的原因。日内瓦印记,手表人应该不会不知道,代表制表工艺的最高级别的精良,虽然未获得日内瓦印记的不见得就不是好表,但是标准制定之后,再怎么玩都是遵循人家的套路,而套路是瑞士人制定的。(说瑞士手表要消亡的人,先打住。)
智能手表也是这个问题,消费者只看到手表准确走时,智能功能操作正常,他无法判断一个连很多厂商都搞不清楚的盖板式设计和一体式设计的智能机芯的好坏区别,也无法理解Miyota和RANDA基础机芯对于智能机芯的作用。再加上手机的过度,很多很槽很丑的产品也能被接受。你看看大街上小孩手上戴着的儿童智能表就知道这个问题。你真的觉得那个3块钱电子手表外观的儿童智能手表很好看吗?
那么问题再一次来了,谁会选择,谁会区分呢?
不是消费者,是厂商。
什么样厂商决定着要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当标准不被大众熟知,一部分如华为、魅族的厂商,他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必须选择好的。他们也有自身的技术延伸积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判断的标准。其他的厂商如满大街生产儿童手表的企业,在这个红利期或者说信息不对称的不透明期就会选择那种便宜的,差不多稳定,简单又风险成本低的。这种厂商都是赚快钱,这个不行,换下个。虽然提倡供给侧改革,但是中国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这样的厂商。这个问题你看义乌的小商品就会明白,很多人只生产那种1元品就可年赚千万。中国人口太多了,多到没有小众。中国不行了,还有东南亚和非洲,一些早几年很火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公司,非洲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市场。
要怎么做?已经很明了了,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逸十五温馨提醒】
遇凡事方可略指一二,然前路凶险,劝君且自行上路。
就是营销方法论
微信ID:yi15loveu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伯尼.桑德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