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何测量汽车行走距离 百度云,也就是打表,有办法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距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根据测量条件分为(1)等精度测量:用相同仪表与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2)不等精度测量: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 或在环境条件相差很大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2.根据被测量变化的快慢分为(1)静态测量(2)动态测量1.直接测量法: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能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2.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3.定义测量法:根据量的定义来确定该量的测量方法.4.静态测量方法:确定可以认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值的测量方法.5.动态测量方法:确定随时间变化量值的瞬间量值的测定方法.6.直接比较测量法:将被测量直接与已知其值的同种量相比较的测量方法.7.微差测量法:将被测量与只有微小差别的已知同等量相比较,通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在简易测绘中测量距离最为重要,方法也最多.拣些最简单实用的讲一讲.
每人都有一副灵便的尺子,随时带在身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副尺子就是我们的双脚.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
为啥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无数次测验的结果说明:一个成年人的步长,大约等于他眼睛距离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从脚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长就是75厘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自己量量看.
还有一个经验:我们每小时能走的公里数,恰与每三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钟能走五单步,那每小时你就可以走五公里.不信,也可以试一试.这两个经验,只是个大概数,对每个人来说,不会一点不差,这里有个步长是否均匀,快慢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要想准确地测定距离,就要经常练习自己的步长和步速.怎么练习呢?连队不是天天出操、练步法吗?这就是练习步长和步速的极好机会. 还有个练习的办法,在公路上,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你可以经常用步子走一走,算算步数,看看时间,反复体会自己的步长和速度.掌握了自己的步长和步速,步测就算学会了.步测时,只要记清复步数或时间,就能算出距离.例如,知道自己的复步长1.5米,数得某段距离是540复步,这段距离就是:540×1.5米=810米.若知道自己的步速是每分钟走54复步,走了10分钟,也可以算出这段距离是:54×10=540复步,540×1.5米=810米.根据复步与米数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计算方法简化为一句话:"复步数加复步数之半,等于距离."就能很快地算出距离来. 2.目测人的眼睛是天生的测量"仪器",它既可以看近,近到自己的鼻子尖,又能看远,远到宇宙太空的天体.用眼睛测量距离,虽然不能测出非常准确的数值,但是,只要经过勤学苦练,还是可以测得比较准确的.在我军炮兵部队中,有许多同志练出了一手过硬的目测本领,他们能在几秒钟内,准确地目测出几千米以内的距离,活象是一部测距机.怎样用眼睛测量物体的距离呢?人的视力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物体的远近不同,视觉也不断地起变化,物体的距离近,视觉清楚,物体的距离远,视觉就模糊.而物体的形状都有一定规律的,各种不同物体的远近不同,它们的清晰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练习目测,就是要注意观察、体会各种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清晰程度.观察的多了,印象深了,就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目测出它的距离来.例如当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离你2000米时,你看他只是一个黑点;离你1000米时,你看他身体上下一般粗;500米时,能分辨出头、肩和四肢;离200米时,能分辩出他们的面孔、衣服颜色和装具.这种目测距离的本领,主要得*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学到手.别人的经验,对你并不是完全适用的,下面这个表里列的数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眼力观察的经验,只能供同志们参考.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距离(米)分辨目标清晰程度100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150-170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200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250-300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色可分.400人脸不清,头肩可分.500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700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1000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2000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3000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你觉得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判断距离没有把握时,还可以利用与现地的已知距离,相互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判定.比如,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五十米,如果观测目标附近有电线杆,就可以将观测的物体与电引杆间隔比较,然后再判定.现地没有距离比较时,就用平时自己较熟悉的50米、100米、200米、500米等基本距离,经过反复回忆比较后再判定.如果要测的距离较长,可以分段比较,尔后推算全长.由于天候、阳光、物体颜色和观察位置、角度的不同,眼睛的分辨力常会受到影响,目测的距离就会产生误差.晴天:面向阳光观测,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视力会减弱,容易把物体测远了;如背向阳光观测,眼睛不受光线刺激,物体被阳光照射得清晰明亮,容易把物体测近了.阴天或早晚天色较暗时:能见度减弱,物体显得模糊,容易把目标测远了.雨后:空气清新,物体颜色鲜明,又容易把目标测近了.在开阔地形上目测,或隔着水面、沟谷观察,或从高处往低处观察,都容易把目标测近了.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经过艰苦练习,反复体会,摸出自己的经验.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得多,体会深,经验丰富了,就能比较准确地目测出物体的距离来.3.用步枪测我们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都是消灭敌人的武器;可是在简易测绘上又有它的新用途,它既是武器又是一具出色的测距"仪器",使用起来迅速方便.在你对敌人射击,进行瞄准的同时,就能测出距离来,这对于选定标尺分划和瞄准点来说,是非常及时适用的. 武器怎么还能测量距离呢?这是根据准星的宽度能遮盖目标的情况计算出来的,所以叫准星覆盖法.工厂里制造武器,都是有一定尺寸的,如准星的宽度是2毫米,瞄准时眼睛到准星的距离,各种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动步枪为74厘米).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宽度一般是50厘米.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准星宽度与目标(人体)宽度的关系.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咱武器的距离分别是:半自动步枪200米,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所以,只要记住准星遮盖目标的情况,就能立即估出距离来.4.用指北针测指北针不但能给东西南北方向,还能告诉你到目标的距离.工厂在设计制造指北针时,就已经考虑到用它测量距离的问题了.打开指北针,你马上就能发现有准星、照门.准星座两侧尖端的宽度恰好是准星座到照门距离的十分之一.准星座就是估计判定距离的,所以叫"距离估定器".测量距离时,将指北针放平,用右眼通过照门、准星观察目标,记住距离估定器照准现地的宽度,然后目测现地的宽度,并将该宽度乘以10,就是到目标的距离.若目标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准,则应乘以20.例如,测得敌坦克约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敌坦克长约7米,则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离为:7米×20=140米.5.用臂长尺测人都有一双胳臂,如果问他:你的臂有多长?他可能摇头说没量过.若要再问"臂长尺"是怎么回事?恐怕就更无法回答了.这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胳臂还能测距离.其实,说开了,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那么距离是怎样计算的呢?前面已经说过,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 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 50米×100=1000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狙击手如何用瞄准镜测距?
我的图书馆
狙击手如何用瞄准镜测距?
狙击手如何用瞄准镜测距?如何计算风速?及风速温度海拔湿度对弹道的影响该如何修正?如何正确使用瞄准镜最好有图,越详细越好.&&命中目标的第一要素狙击手在射击前要做哪些准备?我们先来看看电影中狙击的标准程序:戴着墨镜、面无表情的射手打开一个琴盒一样的手提箱,利索地把枪支组装好,插上瞄准镜,推弹上膛,举枪瞄准,镜头里立即出现毫无察觉的目标.随即,一声枪响,瞄准镜中的目标人头崩裂,血光四射.狙击完成.这其中,狙击手少了一个重要的步骤--测距.人们印象中,神枪手应该做到举枪就打,一击必中.事实上,射击远非这么简单.2001年,爱沙尼亚的丛林中,“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大赛的射击课目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当时,某国特战小组在中国队之前出场.这是一项特战小组集火射击集团目标的课目,该国特战小组一番猛烈的射击后,报靶员却报出了0环,当即引起了轰动.参加侦察兵大赛的队员,都是各国特种部队的精英,对于步枪射击这样的小儿科项目,虽不敢说枪枪百步穿杨,但一个小组百余发子弹打出后居然无一中靶,也实在算得上是一件奇闻.事后的调查显示,导致这个特战小组“剃光头”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测定好距离.靶标在一处湖面上,特战队员们在湖边射击.由于水面测距缺乏参照物,也另之这个成绩一直不错的特战小组有些轻敌,距离测近了,他们的子弹全部射入了靶标前的湖中.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射击的准确度,比如风偏、身手对运动目标提前量的把握、俯射仰射时的修正、板机扣动得不够平顺稳定,等等.不过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测距对于射击准确度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一位射手测距出现差错,即使其它环节操作得再精确,他的子弹也不可能中靶.距离目标越远,测距不准导致的偏差越大.事实上,射击的子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由于弹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会逐渐下降.美国军方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美国.308(7.62毫米)口径联邦比赛用弹的弹头飞行轨迹.弹头在300码(约合274米)内是一条比较低伸的弹道,弹头的水平下降并不明显;而在300-600码(约合548米)的距离上,弹头动能迅速衰竭,下降非常明显.如果一名狙击手将200码(约合193米)距离误测为300码(约合274米),他瞄准目标胸部击发的子弹可能还能击中目标,但如果是误将500码(约合457米)测为600码(约合548米),那么他的子弹将会从目标头顶将近1米的空中飞过.前面所提到的某国特战小组脱靶的事例,就是测定距离比实际距离近.一个特战小组出现这种错误,小组中担任狙击手的队员应负主要责任.通常情况下,激光测距仪是最精确的测距装备,但是因推行不便等因素,并不是每个特战小组都装备.此时,特战小组中的狙击手将担负起测定距离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在没有携带专用测距工具的情况下,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是特战小组测定距离最可靠的器材.枪瞄镜:测距撒手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大多都有测距功能.利普德复式分划,是很多狙击手偏爱的一种瞄准镜.与电子游戏中瞄准镜只是简单的十字不同,从利普德复式瞄准镜的目镜中望去,水平分划线与竖直分划线在靠近圆心点约四分之一处,由粗实线变为细实线,4个等距的圆点又将细实线分为5段.这样的分划设计就是为了便于狙击手战场测距.利普德复式分划的设计看似怪异,其实非常实用.使用利普德复式分划瞄准镜测距时,狙击手只需将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底端压在目标的头顶,通过水平分划线处于目标不同的部位来进行判定.当水平分划线位于目标头部正中央时,距离约为100码;位于目标下颌时,距离约为200码;与目标肩部平齐时,距离约为300码;与目标腋窝平齐时,距离约为400码;位于目标腹部太阳神经丛时,距离约为500码;位于目标腰部时,距离约为600码.当距离为600码时,目标身高大休与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两端想接.这种测距方法简单迅速,并且测距比较准确,因此在战场上非常实用.俄罗斯德拉古诺夫狙击步枪的分划设计,看起来要比利普德复式复杂,初次接触的人往往会被目镜中高低不同的线段搞晕.该枪瞄准镜以人的身高(1.7米)为参照物,目标的身高达到那条分划线,狙击手就可以从相应读出目标的距离.野战测距的简便方法使用瞄准镜测距尽管快捷准确,但只会依靠瞄准镜测距的射手还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狙击手.在战场环境中,很多情况下无法使用瞄准镜测距,这时,狙击手必须使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判定距离.跳眼法,是中国军队常用的简便测距法:观测者闭上右眼,右手臂向前伸直,竖起大拇指.在目标上选择一个点,以大拇指左侧与之对准.手臂不动,再用左眼观测,记住此时大拇指左侧对准的位置,并估算该点距离远目标点的距离,然后乘以10倍,便是观测者与目标间的距离.其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距离.经验不足的人使用跳眼法会产生较大误差,不久前去世的志愿军优秀狙击手张桃芳最擅长此法.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本性瞄准镜,测距主要依靠目测,而3个月毙敌214名的战绩,也证明了熟练使用跳眼法测距的准确度.据资料刊载,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勤人员也有一种简便的拇指测距法,与跳眼法不同,这种测距法的目标只能是步行的人.测距者将右臂伸直,竖起大拇指,对准目标.如果目标一步刚好跨越了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约为50码,2步100码,3步150码,4步200码.这种方法的测量极限只有200码,因为如果拇指宽度进行5以上的等分,误差将会大大增加.在远距离测距时,西方特种部队还流行一种“足球场测距法”.狙击手可以借助熟悉的足球场长度(约为100码)将待测距离分为几段来估测.当距离超过500码时,“足球场测距法”的误差就比较大了,这时狙击手可以先在自己与目标之间选择一个中间点,然后用“足球场测距法”测量这半程的距离,之后加倍便得到所求的距离.无论是跳眼法、拇指测距法,还是“足球场测距法”,由于都是主观判定,因此误差在所难免.为了求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狙击小组可以采取几个队员分别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的办法,这要比一个测定的数值准确.如果一名狙击手足够细心,他会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为测距提供准确的参考.电线杆是最典型的例子.通常,为了节省开支,任何一家电力公司都会尽可能少地埋设电线杆,并且电线杆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当然,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有可能会加装一根电线杆,这在测距时要注意到.此外,还有一些常识需要在测距中注意.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近的情况:1.从高处俯视时2.沿直线(如公路、铁路)观测时3.目标在雪地、沙漠等平坦表面时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远的情况:1.仰视时2.目标处在峡谷、高墙等高大的物体附近时3.目标处于较小的视场内,如穿越小巷时修风偏,高手的终极技术一位著名的射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射手研究弹道,高手研究风.听起来玄机四伏,却一语道出了射击的精髓.首先,修风偏只会出现在远距离精确射击时.另一方面,如果说测量距离狙击手还可以依靠观瞄器材,那么修风偏狙击手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电影《生死狙击》中,狙击手斯瓦格受命制订一项在1600米处击毙要人的计划.这种超远距离的狙击难度极大,子弹要在空中飞行几秒钟,由于目标身着防弹衣,必须要狙击目标头部.狙击当时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甚至连地球自转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影片中,斯瓦格事先测定好了所有数据,在击发前的最后一刻,斯瓦格死死盯住目标身后的旗帜,他是在测算风速和风向,以修正风偏.在那一刻,风偏一举成为准定子弹是否命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记者曾向解放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设计教研室的教员们请教过风偏的问题,这些解放军射击高手们的经验是:100米的距离根本不用考虑风偏,风还来不及施展威力,子弹就已经飞到了.如果射击距离在200米,那么射手击发前要酌情修正风偏.当距离在300米时,即使3级微风的横风(风速约4米/秒),也会让子弹依稀约半个人身.美军狙击专家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当风速4.4米/秒时,使用.308(7.62毫米)子弹向400码(约合365米)外的目标射击,横风会使子弹侧偏34.5厘米.要想修正风偏,首先要确定风向.风是空气的流动,肉眼无法看见,但风与水的流动比相像.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风想象成水流.当风吹过平坦的地势时,因气流没有早于阻碍,因此气流比较均匀.此时的风向最好判定.然而,当气流遭遇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等)时,气流被分割开,如同水流绕过障碍物一样.在障碍物的间隔下,气流会出现撞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某些区域,风向可能是相反的.对狙击手来说,判定自己与目标区间的风向,寻找到表明风向的证据,是比较困难的,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也许一名狙击手可以很快在靶场上打出好的环煺,然而在野战情况下,学会判定作战区域复杂风向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风向测定好后,狙击手还需要测定风速.狙击前的风速测定同样非常复杂.一方面,狙击手大多随身携带一个灵巧的小测风仪,但这样只能测定狙击手所在位置的风力,而这一点的风力对于狙击的精度影响并不大.狙击手急于了解的目标处及子弹飞行区间的风力、测风仪是测不到的.这时,就要求狙击手能够利用地物的变化来判定风速.除了通过地物征象测风,一些经验丰富的狙击手还利用幻影来测定风速.这时据说的幻想并非海市蜃楼,而是通过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形成的幻影.测距时,狙击手将瞄准镜聚焦在目标处,然后旋动调焦钮,使景物变虚,此时,升腾的地面热波会变得非常清晰.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的几种典型情况:1.幻影垂直升起,表明无风;2.幻影倾斜60度,此时风力大约为0.4米/秒-1.2米/秒;3.幻影倾斜约为45度,风力大约为1.6米/秒-2.8米/秒;4.幻影平行于地面,风力大约为3.2米/秒-4.8米/秒.无论如何,横风对于射击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即使考虑再周密,也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于是,转移阵地也是修风偏的一种好方法.如果狙击手在600米处没有准确地把握修正风偏,那么利用潜行尽可能地接近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当距离缩短至300米时,横风对于子弹的影响会降低得多.这种方法对于警方狙击手来说比较实用.实战中,恐怖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固定,而警察狙击手可以选择的射击阵位比较多,回旋余地大.野战中的军方狙击手就相对困难多了.在敌前,每一米潜进都会增加一分危险.因此,军队狙击手潜进接敌的前提,是要保证在狙击后可以安全撤离.一般来说,所谓修风偏都是横风情况,而当顺风或逆风时,情况又当如何呢?美军做过试验,当射击先与风向平行时,即使大风,对于子弹的影响比较小.比如在逆风6级风的情况下,距离600码,子弹弹着点仅仅下降4厘米.掌握测风的基本知识,欲在实战中真正修准风偏,命中目标还差得很远.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当你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广泛实践后,你在射击时才无需花时间计算如何修正,而是凭感觉就能达成,这才是狙击的最高境界.&&&&&&&&&&&&&&&&&&&&&&&不同风力的地物情况表风力等级&&&&&陆上地物征象&&&&&&&&&&&&&&&&&&&&&&&&&&&&&风速(米/秒)0&&&&&&烟静直上升&&&&&&&&&&&&&&&&&&&&&&&&&&&&&&&&&&&&&&0.21&&&&&&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0.3-0.52&&&&&&人的面部能感觉到风,树叶微响,旗子飘动,高草摇动&&&&&&1.6-3.33&&&&&&树叶和小树枝援不息,旗帜展开,高草摇动不息&&&&&&&&&&&3.4-5.44&&&&&&树枝摇动,高草呈波浪起伏状,地面灰尘纸张被吹起&&&&&&&&5.5-7.95&&&&&&小树摇摆,湖泊水面呈现水波&&&&&&&&&&&&&&&&&&&&&&&&8.0-10.7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草不时倾伏于地&&&10.8-13.87&&&&&&大树枝弯下,迎风步行不便&&&&&&&&&&&&&&&&&&&&&&&&&&13.9-17.18&&&&&&小树枝被拆毁,迎风步行吃力&&&&&&&&&&&&&&&&&&&&&&&&&17.2-20.79&&&&&&大树枝被折断,可以破坏草房&&&&&&&&&&&&&&&&&&&&&&&&20.8-24.410&&&&&树木可被吹倒&&&&&&&&&&&&&&&&&&&&&&&&&&&&&&&&&&&&24.5-29.411&&&&&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损坏&&&&&&&&&&&&&&&&&&28.5-32.612&&&&&陆地上少见&&&&&&&&&&&&&&&&&&&&&&&&&&&&&&&&&&&&&&&32.6狙击手 射击技术狙击武器都有~M14、M24 、M700、M82A1、SVD、Tango 51 、AWP等&一个良好的狙击手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优秀的射击技术只是所有狙击技巧中最后也是最基础的一点,纪律及细心才是最重要的元素,狙击手并不是拿着枪胡乱扫射的杀人狂,他们不必要时不会杀害无威胁非武装人员,例如妇女,儿童,牲畜,建筑房屋等,狙击手有时是一个人,也可能2、3人,这要看任务的性质而定,单为射击而盲目的向目标射击只会增加被发现、俘虏及杀害的机会,纪律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面对射与不射的时候。在成为一个狙击手之前必须先问问自己:你是否很怕冷或怕热?是否很容易发怒?愤怒会使你不小心以及做一些不寻常的行为,这是最坏的一点。有没有尝试过一个人单独过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能否没有朋友,没有家庭,没有通讯,没有联络或什么都没有?是否有过一个人露营?在一个地方内什么人也没有,你会觉得怎么样?你又会在那里做什么?狙击手并不一定是个孤独者,但事实上如果你每日的生活都不能缺少其他人的存在的话,狙击手一定不是你最好的选择。为什么这些很重要呢?一个狙击手只为了开一枪而爬行一整天,有时还可能什么也找不到,你是否能一枪不发而放弃任务?有时你见到目标而开枪的机会只有三秒钟,假如你在做白日梦,吃饭又或者其他无为事情,你便失败了。你必须了解你的任务、位置并等待目标出现,这是你需要队友的原因,一个人用望远镜连续观察超过20分钟是十分困难的,你必须整天保持不动以避免敌人的发现,这听来十分容易但其实十分困难,一个初学钓鱼者要将鱼线留在水面以下超过三分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总想要把鱼钩提上来看看,如果你有打猎的经验你会知道在猎物面前保持不动是如何艰难,更何况现在的你面对的猎物是一看见你就会向你开枪的人呢?你怎样解释“细心”一词?对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来说细心就是他的一切,而且影响着他的决定,单是细心已经可以令一个狙击手成功,狙击手行动前必须决定要身处哪里,怎么走,怎么去,带什么装备,用什么伪装,如何通讯,行动时如遇紧急情况应该如何,任务完成如何撤退,无法完成又怎样避免损失?一个狙击手必须由开始到结束详细思考所有程序,其武器及子弹补给装备配置才会产生效果,射击术是最后的要素,一个狙击手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在最远的有效射程射击目标,距离等于撤退的生命时间。如果要做到射法纯熟,最少需要练习发子弹才算得上是合格练习。狙击手的任务按照性质来分,有指定猎杀、随队观察、火力支援、巡逻狩猎、非硬性装备破坏与定点清除几种。观察技巧与射击移动目标在军事的狙击任务中绝大部分是在野外的军营或基地所进行,而现代化部队军事专业素质极高,如何有效地侦察敌情是每位军人都应该了解的,狙击手亦然,只不过由于任务性质的特殊狙击手对于敌情的收集有其特殊模式,我们以三张表格来说明,分别是狙击手观察记录表(5786-R)、射距相对位置表(5787-R)、军用做标记路图(5788-R)这三张表格。先说5786-R狙击手观察记录表,表格相当的简单,除了姓名、日期、时间、观察位置与页数外就是序别、观察时间点、观察目标区位置、目标环境与目标区行动记录概要等,针对某一点或某一特定区域的狙击任务进行前了解目标的相关动态与作息是有相当帮助的,同时也可以使长时间的潜伏观察因必须记录相关事宜而不至于太过无聊。当对目标的作息与动态弄清楚后接下来要了解的便是5787-R射距相对位置表。为求射击的精确与相关调整(例如狙击镜倍率、焦距等射击诸元),对整个目标区的有效射程内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是否会影响射击的弹着误差便需特别注意,例如大型物体,岩石、树木、山丘、建筑物附近的风向会因受阻挡而改变,与开阔地风向不同,而河流、池塘等水源地所产生的雾气对瞄准的影响,灯光、火堆周围所产生的投影偏差也会造成射击时的估算误差。为求精准所有物件的位置、相对距离以及狙击手的距离、方位角、光源、风向、风偏等相关诸元需事先测量好并记录在5787-R表上以便随时查询,5787-R表格事先已画好180度的半圆,以等距标示不同距离,狙击手可以在等高线标明其位置,也可直接画上物件,于不同距离上注明其光源、风向、风速以及与狙击手所在位置的相对方位角与直线距离(即射击距离),完成5787-R表格后射击准备已算完成,便可进入第三个阶段5788-R军用坐标记录图。5788-R军用坐标记录图主要是配合军事地图的等高线以图像表示任务目标区内重要的标的物、地型、地物与地貌,并于两侧加以文字注解说明,以辅助狙击手在进行目标搜寻时方便快速的定点搜索,并可依此研究判断目标可行进方向、预计进行路线与脱逃路线,若是在目标的可预测路线上事先规划则可使用的备用方案与整体计划便可有较宏观的规划与设计,在任务的执行上也会多几分成功地希望,野外观察的重点即在于让狙击手于整个观察过程中培养信心,增强对目标动态的了解以及行动计划与执行细节的设计规划上。狙击手射击术很多人都以为狙击手只要枪射得准就够了,60年前这句话并没什么错,但在今日射击训练内容复杂的程度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枪支的弹道会因膛线、地心引力及风的影响而使弹着点产生误差,因此步枪的表尺和照门是可调节的以修正这些误差。光学狙击镜的倍率和镜片质量也会产生射击差,可转换倍率狙击镜更使这个问题雪上加霜,温差及光学偏折现象也能造成相关问题,因此狙击手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天气、温度、日夜环境下进行不同高度、距离的射击训练并详实纪录在枪械射击纪录卡上,以帮助了解枪械的性能与误差所在加以修正,直到可以接受的范围。第一阶段的射击训练才能告一段落。但枪支仍要时时射击并继续记录、修正。当手上的枪能随心所欲的射中静态目标后射击动态目标是第二个进度。动态目标的移动速率会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乘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目标与狙击手间的距离、风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事实上瞄准部位不同前置量也会不同,狙击训练则会建议在何种距离的何种移动速度下瞄准目标的哪个部位作为参考点最佳,再拉开距离与移动速率,推算最恰当的前置量,这是动态射击的第一步——前置量。动态射击的第二步是射击时机,由于目标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前置量也可能因其停止或加速而改变,甚至丧失了射击时机,何时射击?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教官经验传授后练习生都会对射击时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会,而动态射击的第二步的前半段也算完成,但后半阶段才是重点,那就是枪支与弹药的选配。现代的狙击手除了传统的人员狙杀外非硬性目标的破坏也列入狙击任务内容,包含车辆的破坏、直升机、轻型装甲车、通讯设备与油槽、水塔等具战略意义的目标,此时枪支弹种的选择就明显重要了,事前的情报收集与前置准备则更是不可忽略。狙击手(Sniper)“受过专门训练,完全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观察技能的射手,通常可首发击中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首先使用狙击手这一名称。狙击步枪枪弹的散布精度在好,也需要优秀的狙击手操作。否则狙击步枪的高精度也得不到有效发挥。狙击手射击术 如何做到弹无虚发&很多人都以为狙击手只要枪射得准就够了,60年前这句话并没什么错,但在今日射击训练内容复杂的程度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枪支的弹道会因膛线、地心引力及风的影响而使弹着点产生误差,因此步枪的表尺和照门是可调节的以修正这些误差。光学狙击镜的倍率和镜片质量也会产生射击差,可转换倍率狙击镜更使这个问题雪上加霜,温差及光学偏折现象也能造成相关问题,因此狙击手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天气、温度、日夜环境下进行不同高度、距离的射击训练并详实纪录在枪械射击纪录卡上,以帮助了解枪械的性能与误差所在加以修正,直到可以接受的范围。第一阶段的射击训练才能告一段落。但枪支仍要时时射击并继续记录、修正。当手上的枪能随心所欲的射中静态目标后射击动态目标是第二个进度。动态目标的移动速率会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乘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目标与狙击手间的距离、风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事实上瞄准部位不同前置量也会不同,狙击训练则会建议在何种距离的何种移动速度下瞄准目标的哪个部位作为参考点最佳,再拉开距离与移动速率,推算最恰当的前置量,这是动态射击的第一步——前置量。动态射击的第二步是射击时机,由于目标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前置量也可能因其停止或加速而改变,甚至丧失了射击时机,何时射击?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教官经验传授后练习生都会对射击时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会,而动态射击的第二步的前半段也算完成,但后半阶段才是重点,那就是枪支与弹药的选配。现代的狙击手除了传统的人员狙杀外非硬性目标的破坏也列入狙击任务内容,包含车辆的破坏、直升机、轻型装甲车、通讯设备与油槽、水塔等具战略意义的目标,此时枪支弹种的选择就明显重要了,事前的情报收集与前置准备则更是不可忽略。1、基本射击术如果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能够每次都击中你所瞄准的地方那么你的射击术已经足可以拿奥运金牌有余,但这离专业狙击手还差很多,很多人练几年也达不到要求,无论是有风还是无风、向上射击或是向下射击、下雨、潮湿或干燥,在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内最多只可以有99%的命中率,此一课的主要对象是那些想改进自己的射击技术的人和那些射击术不好的人,有许多东西可以影响命中率,在排除这些因素以后运气就是你唯一无法控制的事了。2、身体机能我们的心脏使我们能活动,胸膛、肩膀、手臂、头颈部、手掌以及手指的活动都是因为我们的心跳。而以上所提及的部分都会直接接触我们的狙击步枪,当我们利用一个高倍数的瞄准镜的时候十字线会因为我们的心跳而在目标上上下跳动,就算你轻微移动身体情况都不会改善的,现在你只要试试这个实验你便可明显的发现这个现象,这不但只是你的脉搏把枪移动,其实这是很难看见的,因为你的呼吸会让你移动的更多。如果你举起枪来观察这个现象你更会发现情况越来越糟,这是因为你的肌肉开始疲劳,当肌肉疲劳的时候便会发抖,但你也不能摒住气息,这样会使肌肉缺氧使手抖动的更厉害,你也无法使心跳停止但可以使它减慢,当你工作或紧张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同时也会增加呼吸,这些都是普通常识就不详细介绍了,紧张只会使你向天开枪,你越紧张便越难瞄准目标,最后整个人的肌肉也开始疲劳,到时候就什么也射不到了。3、开枪前的准备1)放松,全身放松2)感受一下你的目标3)尝试用感觉“嗅一嗅”你的目标7回复:中国狙击手训练教程4)慢慢地呼吸,一出一入的平均呼吸,千万不要闭气,如果目标与你非常接近,你可以微张开口和你的目标同频率呼吸,这可使你的呼吸宁静一点5)不要想其他东西,头脑要纯净空白,只想着你应该做的事情6)控制自己,告诉自己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4、疲劳你当然可以控制疲劳,四周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无论四周的环境如何你没有一个正确的姿势是会使你摇摆不定的,你必须利用骨架的构造去承托你的狙击步枪,俯伏的时候就更加容易了。将前臂于胸口中央垂直着步枪的前手把位置,使枪口能直上直落,后臂紧贴胸骨使胸骨协助承托狙击步枪的重量。你的身体必须俯伏在一个平坦而舒服的位置,脚趾向外使脚平放在地上,由脚开始安排全身都放在地上,如果你使用肌肉去支持你的身体你便很容易摇摆不定了。找一个你能够维持比较长久而不会容易使你疲劳的位置,步枪在你肩膀上的不同位置,你需要的是一个摇晃最少但又能灵活移动步枪的姿势组合,当射击的时候你不能把眼睛离开瞄准镜去更换弹匣,你只可以在无人看见你的情况下作此动作。5、视觉直线与视觉画面当狙击步枪没有配备瞄准镜的时候我们便必须要正确的是用前准星了,瞄准的线上有四样东西:你的眼睛、后准星、前准星以及你的目标。前准星及后准星的距离是不变的,但你的眼睛与后准星的距离就会经常改变,这是要留意的。你的眼睛与后准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当你一发现眼睛的正确位置之后留意你的鼻子与后枪托的位置,每次瞄准的时候把你的鼻子放在同一位置,这会帮助保持你的视觉画面。利用准星是使用狙击步枪的最佳瞄准方法,你们如果有使用过准星来瞄准的话应该会发现后准星是非常模糊不清的,这是因为你的焦点经常集中在前准星上,所以你要将前准星放在后准星的中央使之成为合并的影像,但同时也会使目标变得含糊。当时用瞄准镜的时候同样需要注意鼻子与后枪托的位置,光线不足的时候如果你的眼睛放在不良位置瞄准境内的影像便会被收窄,白天时会比较明显,如果你的眼睛放在不正确的位置上你只会看到漆黑一片,每次瞄准镜都有其个别最清楚的视觉画面,使用的时候必须留意。6、呼吸如果你不呼吸,你的肌肉便会因为缺氧而使你摇摆不定,这里有一个射击时的呼吸方法可以练习一下:1)深呼吸2)慢慢呼气3)当呼气的时候感受你的气将要呼重一点,然后再吸气4)直到气又到将要呼重一点的时候便停止一到两秒,就这么简单这一到两秒就是你的射击时间,基于你只有两秒的时间,你之前必须先做好瞄准的准备,紧记,当你吸气的时候你的枪口会向下,当你呼气的时候枪口又会恢复向上,这点必须留意。7、控制板机当我们扣扳机的时候你是否留意我们的手指是否真的向后拉呢?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扣扳机的时候手指的动作其实是由侧边往后拉,这样扣扳机无形中给扳机的侧面加一度的力,想象一下枪口会如何呢?如果你是右手握枪的话枪口会移向右手边,因为你的手指向左推而你的前臂不动,就会做成一个杠杆,枪口便会移向右手边了。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应该尽量利用手指的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来控制板机,这可使扳机承受向左的力量减少,再扣扳机的时候应避免向扳机施加多余的力量,当扣扳机在扳机上慢慢用力拉直到子弹发射。8、子弹飞行当子弹一离开枪管便会开始向下坠,有些人会错觉子弹在发射后是会向上走一段距离,物理定律是不会特别眷顾他们的枪或子弹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视线(LOS)与弹道(BP)的关系。LOS是直的,就是枪之上,LOS是直线而BP是向下坠,令两条线相交的唯一方法就是调节LOS与BP相交,我们调高准星便可使LOS与BP相交。事实上LOS是会与BP相交两次的:1)在LOS与BP之间子弹低于LOS2)子弹通过第一个相交点之后会高过LOS3)子弹继续下坠通过第二个相交点之后会再次于LOS之下。LOS与BP的第一个相交点称之为“作战视觉零点”,如果一支M16的作战视觉零点在25米那么第二个作战视觉零点便在250米,所以在前25米枪口是向下射击的,在第26米至249米枪口是向上射击的,当到达250米的时候枪口又恢复向下射击了。狙击手如何射击移动的目标?射击移动的目标物,对所有的狙击手——不论是大师级的老鸟还是刚通过认证的菜鸟——都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其间除了各种复杂的因素考量外,最难的还是时间的掌握,也就是扣扳机的那一刹那,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计算何时为最佳时机:误差=目标移动速率*弹头飞行时间,这里所指的误差其实就是你实际的弹着点,或者反过来说,目标移动速率*弹头飞行时间=预设弹着,这样是否较清楚呢?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计算公式,对实际操作没有任何的助益,因为战场环境通常都很复杂且严苛,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考量。就前面的公式,有几个基本的数值需确定:目标移动速率、枪管移动与目标运动之相对速率、与目标之实际距离、子弹飞行时间、风向与风速等等,我们了解了这些公式之前必需确认上述数值为正确的,而唯一的测量工就是你手头上所有的,精准与可靠与否就得看就人功力与经验了。这些数据资料的取得通常用的是狙击镜与环境观察来得到,而这些就是狙击手真正的不传之术了。目标移动速率的计算公式为:目标速率=目标涵盖距离(公尺)除以时间(秒),这里所指的目标涵盖距离所指的是目标在狙击镜内所占面积大小,并依此推算与目标的距离,有另一个公式是算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与目标距离=1000目标大小除以目标米位大小,所以由上面个公式我们可以求得另一个目标速率的计算公式:目标速率=与目标距离(公尺)除以(时间(秒)乘以100),我知道後面这个公式简单多了,但坦白说,如果连前面的公式都不懂,最後这个简单公式的数据就会有问题,那答案也就不准了,相对的来说,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因为无法一击必杀,那算什麽?肯定不能算是一个狙击手。有了上面的公式,我们才可以谈到移动目标狙击的要领,一般在射击移动目标也有一个通准则,就是移动速率过快者不适用,一般而言,时速30km/hr以上者就不适合成为被狙击的目标,而非直接视野者一般也都不接受,就是说,除非你是在空旷地上慢慢的在闲晃着,否则的话狙击手是不会选择你的。射击移动目标大致以追描法与预设前置量射击法此两派为主,两者各有其支持者,以下是笔者整理的一些武功心法。追描法在使用本法时有两个间题要先解决,狙击手本身的位置与因追描目标所造成的移动会不会反而让狙击手成了目标,其次,最佳射击扇面与次佳射击扇面间是否有断层或阻碍物,是否会影响连续追踪的目视接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是使用夹角狙击的方法,与二次大战期间飞行员发现不论是轰炸或扫射列车时平行或垂宜的效益都不高,但若使用大夹角切入,即使是新手也可得到不错的结果,相同道理,将目标的预计经过路线想像为铁轨,目标为火车头,子弹的飞行路径就是飞机的飞行路线,狙击手的位置就是在飞机的俯冲点上就是了,而因为是从背後狙击,所以被发现的机会不高,而且因角度问题,目标与狙击的相对移动速率也会降低。另一个明显的好处是,由於目标背对着你,面积与瞄准参考点都大多了,比起射击移动中的侧面目标简单而且可能命中率高多了,但问题就是因为你没看见脸,是不是打对人就一个大问题,另一个问题,背包、背心等物往往都在背部有阻碍子弹进入人体的效用,所以射击点的参考位置则是另一个挑战。所以有时还是挑战高难度的侧面射击法吧。在进行侧面射击时有一些建议,就是瞄准参考点的位置,假设与目标距离150公尺,若目标移动速率为5km/hr以下,建议参考点为太阳穴或咽喉;5~10km/hr时,建议参考点请向前移,例如鼻尖或前胸;10~15km/hr时,参考点请移到目标外的延伸参考点,视目标行进方向而定,大约是目标的2到3个拳头的距离,视目标的移动速率调整;15~20km/hr到时,参考点延到一个前臂的距离,并请舍去头部与咽颈等细小部位,请转向身体与跨部等大型参考点;当目标时速达20~25km/hr时,建议参考位置距目标行进方向一大臂距离,瞄准位置限躯干部位,头、四肢皆不列入考虑,会不会致命非第一考量,可以先撂倒再搞定;目标时速25km/hr以上,建议放弃,有绝对信心,则建议以前胸加上大臂加头部的长度作为基准点,并1至3米位的预设前置量为射击点,否则可能会missing。再者,除非有绝对的信心,一般而言,头部与四肢是不被建议的瞄准参考点,特别是移动目标,因为人体在行走或跑步时,四肢移动的速度一般是时速的四倍,再加上人眼视网膜底的残留影像的现象,可能会发现实际瞄准的位置只是一个残影,而且别忘了要采预置前量的击点射击,而移动速度过快的四肢根本无法预估前置量,所以别作这种无意义的事。而头部虽然有五官可作为良好的瞄准参考点,而且又致命,但由於战场上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让人神经紧张的转过头去看,这一个转头可能就会让目标逃出瞄准范围,若是好死不死是在此刻扣下扳机的话,那只好祈祷事先安排的逃脱路线没有敌人的踪影,否则就只好到忠烈祠去探望您老人家了。当然啦,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正面上,不过这仅建议适用於单一目标,而且狙击手的位置最好是背阳以防光学瞄准器的反射暴露了目标,虽然大部份的电影中被狙击的目标好像都是被正面干掉的,但那是为了戏剧效果与张力,更何况演员总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表演功力吧,真实的世界中,由正面被狙击的目标不是没有,但比例绝对没那麽高,而且很多狙击手不喜欢打脸,除非别无选择,但相对的有一些狙击手是专门打脸的,这人的心态就有点难懂了,所以他们并不代表所有的狙击手。野战实作可是只知道这几个公式还是不够用的,还有一些公式需要记得,其中包含了一些数据,那是非背下来不可的,等等,你是不是想说当个狙击手又不是考大学记那麽多干啥,不好意思,那比考大学难多了,大学可以考完就忘,考不上明年再来,狙击手可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总不能下辈子再来吧,所以除了维持自己的体能与技术外,别忘了要多谂点书,以保住自己的小屁股。在野战的实地操作中,有一些问题不得不克服,以求得任务的成功,第一个问题就是距离与射程的协调,第二是风偏的问题,第叁则是特殊状况的弹道修正问题,我们分别就这叁大议题作一点简单的说明。射程每个人都学过所谓的归零射击,不过它的原理与数值大家还记得多少,为什麽归零距离是25公尺,与300公尺的有效射程又有啥关系,这些东西属於基本的课程,我们不再重复,但要知道是如何利用狙击镜的刻度来推算距离,大部份的狙击镜都会依其倍率与口径而标示内部的刻度,大部份的十字线设计都是以X轴作为纵深的推算,而以Y轴的刻度作为目标距离的推算,这是什麽意思,我们先必须先了解一些固定的数值,首先一个180公分高的目标在距离50公尺时占Y轴的5格时,当他只占1格时表示他距离我们250公尺,而一个正常人坐姿与跪姿则分别为身高的2二分一之弱与叁分之一强,所以坐姿时目标高90~110公分,跪姿时则为60~80公分高等数值都是必需记忆的,其他例如吉普车、2.5ton卡车、雷达车、标准营帐等各种战场上常见的尼寸规格都必须记忆的,以方便在换算距离的参数,而另一个要记的则是所用的狙击镜与刻度所代表的意义,通常狙击镜都会有一些刻在镜身如3X20mm、3-9X40mm等数字、前面的3表示倍数,所乘的20数字则为该狙击击的直径(以接物镜为准),这表示是一支直径20mm的3倍定焦狙击镜;後者则表示为直径40mm的3到9倍变焦狙击镜,在使用定焦狙击镜时,之前的刻度与距离换算值为1,或使用变焦镜时,则需记得归零倍数(一般为最小倍率)与现用倍率所相差之值代入方可求得正确的距离,以前述标准为例,3倍时占一格,则9倍时则应占3格,但距离不变,仍为250公尺,但若6倍时占一格则表示离500公尺,馀依此类推。所谓的纵深,其实再简单也不过,我们假设站在一条笔直公路的一头,两侧每隔25公尺就有一根电线,因此每四根电线的距离就是100公尺,而到地平线为止所能见到的电线??数量则表示我所见到公路长度,或者也表示我们视野的极限,高中的地球科学课本则说,依此距离可反推算地球表面的弧度与圆周长,一个最有名的范例为国道高公路的标志,一个方形以数个叁角型加分割,分别代表着双向道路、分隔岛、地平线与两侧景物的无限延伸,这可算是一个纵深的最佳代表,这是你一定会问,那己经知道目标大小所占高度换算出来的距离,还要纵深作啥用?好问题,但如果有一条ㄣ字型的道路,而在转角与转角再过一点有各有一间民房,虽然可以算出狙击手所在位置与两幢房的直接距离,那这两房子之间的的相互距离与直线距离呢(也就是敌人从这个房逃到下一间房子的距离)如何换算,这时便用得到纵深了;此外,知道纵深对推算目标的对运动速率与对狙击手的相对运动速率也非常重要,所以在狙击镜的使用上,X、Y轴各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但知道了这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而已。除了所使用的狙击镜内建规格与相差资讯需熟记之外,有一些资讯也是不得不记的,那就是各种子弹的相关资讯,一般而言,狙击枪所用的子弹与同口径步枪所用的子弹是不怎麽相同的,在装药量、弹颈咬合长度、射程、风偏、弹道各方面都略有不同,在使用突击步枪时,这些小误生都可以不去理会,但对要求精准的狙击手而言,这些误差是不突许发生的,因此有很多的狙击手他们使用自行装药的手工精制弹药,或者自己动手,要不就交给值得信任的枪店或枪械师父代为处理,若有条件不配合的情事,至少也得在最可能的条件下,亲自挑选狙击枪所使用的弹药,并熟记各规格弹药的相关诸元,并且将常用的弹种与依任务所携带的弹药规格在出发前再次确认一下,不过这些资料仅只是提供一种计算时的参数,因为在实际的任务中有许多的不可预期因素会影响弹道、射程与弹着,这些误差如何修正则是狙击手的另一个必修学分。自然因素修正要点影响弹道与弹着的因素有很多,举凡风偏、日照、雾、雨、雪/地面反射等自然因素,枪枝或狙击镜遭撞击等人为因素以及弹药受潮或其他墨菲定律所导致的问题都会产生误差,一个好的狙击手就是将所有可控制因素控制到最小误差,人为因素自然不容许发生,自然因素则以人力调整至最低,其中最常用与影响最大者就是风。风所造的误差主要以风速与方向两者为主,一般分为公制(kph,每小时公里数)与英制(mph,每小时英哩)风速的计算可以利用一些周遭的事物来加以粗略的估计,比如可吹动地上的纸片或枯叶,那大约是3-5km/hr,把树上的树叶吹得沙沙作响,那可能有8-12km/hr,若是旗??上的旗帜吹到整面清晰可见,那就表示风速应该有20-25km/hr,另外有一个简单的英制算法,以风吹起旗帜後,旗下沿与旗??所形成的夹角除以四,所得之数字即为mph,例如夹角60度,除以四,得知风速约为15mph,馀依此类推,在得知风速後,我们还得知道风向。风向有两种单位,最基本与常用的粗略计算值为时钟位置,我们的所在位置就是指针轴,正前为12点,正右为3点,正後为6点,正左为9点,馀依此类推,除了12点与6点的顺风与逆风可以不考虑风偏修正外,其馀的风向都有调整风偏修正弹道的必要,另外一种较精密的计算值为米位(mil),一度为60米位,一个360度的圆周就是3600米位,在进行长程精准的射击时,些微误差就会导致弹着的偏移时,就必需以米位这种较精密的单位进行计算,而现代的枪械射程动辄以数百数千公尺计算,所以必需学会这种较精细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得先知道误差是多少,公式是这样的:误差=风速X(飞行时间-距离/枪口初速),在知道了误差之後,修正的角度是这样的:修正角度(米位)=1000X误差(公尺)/距离(公尺),那我们倒底要调多少才能得到正确值?修正值(刻度响)=风速(kph)X(每百尺距离/7),采四舍五入,例如,风速20kph时,距离300公尺,则修正刻度响=20X(3/7)≈9,但在此有一点要提醒的,所有的修正值都必需从零计算,换句话说,每次动刻度前,枪枝与狙击镜必需处在归零的状况,在每次调整刻度射击完後,必须立刻调回归零值,并在返回基地後再重新归零一次,因为机械一定会有误差,将机械可能差生的误差调到最小是每个狙击手的基本功,每天都需要操练的。此外,许多狙击手有一些奇怪的习性,例如喜欢剪指甲、把手指上的硬皮磨去,以保持指尖的敏感度,因为在扣扳机时这个感觉是相当重要的,一定要有那种人枪一体的觉悟,有些人则会以小指头上绑一截线头,以食指与拇头练习打结,许多裁缝师与外科医师也用类似的方法保持指头的灵活。野战军教你识地图斧头砍飞机野战军教你识地图(图解)&&长期以来大家对识别和掌握地图使用方fa都只是在文字和纯图形层面上理解,这样的方fa比较抽象,无fa和地形环境进行对比和参照,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今天我就抛开那些枯燥的教科书以图解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自己积累的识图用图的方fa,希望对大家在户外活动中如何正确地识别地图有所帮助,使大家对地图有一个粗略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我展示的是无军事和重要目标的已经废止的军用地图,在这里就不展示地图全貌了。首先,我们来看看1:50000的军用地图是什么样子。地图主要由等高线组成,并标出了制高点的海拔高度。简单的说,等高线密度高的地方为陡坡。稀疏的地方为缓坡,比较容易行走。图中虚线为小路标志。图上方格之间距离为2CM按照比例尺换算我们可以得知时间距离为1000米。别小看了这些方格,它的作用可不小,后面会详细介绍。图中红色曲线为等高线,可以看出北边山体立面比较平直,坡度也不算陡直,攀爬难度不是很高。东面山体呈环形,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比较合适徒步。图中黄色点为等高线比较稀疏的缓坡,蓝色点等高线比较密,坡度较陡,左边蓝点位置为山谷地形,图下两个黄点至下而上分别为山顶和鞍部。山势地形图图中黄圈内山体周围等高线密集,说明此山体周围地形都比较陡直,攀爬比较困难,在徒步中应尽量避开。图中绿圈地域内等高线比较稀疏,表示此山体周围地形为缓坡,适宜徒步穿越。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徒步路线根据地图中的山势(地形地貌)我划出了两条徒步路线蓝色线路比较直,但须穿越一段比较陡直的坡地,徒步强度较高绿色线路距离相对远一些,但路线都为较为平缓的地形,徒步较为轻松如何测量确定方位图中与地图经线并行的粉红色短线与图中两地直线的夹角度数为始发地与目的地的方位角(绿色),具体方fa为,将指北针水平放在地图上始发地处,并将罗盘正北刻度与地图经线并行,左右转动调整地图使指北针指针归于0度(正北刻度处),此时地图方位调整完毕,可进行测量目的地的方位角了。说明一下,对测量出来的方位角要标定在始发地位置,以便在行进中随时进行校正和调整行进方向。大家在户外活动中可在出发前将自己现有的普通地图按照测定好的正确方位和换算好的比例尺土上距离,在图上将经纬线画出来,这些格子能够将你活动的区域进行分块定位,将你的视野圈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分块(段)行进,更好的保证行进路线的精确,减少了错误判断地形地貌的机率。大家按照画好的经纬格和比例尺换算出自己徒步的距离,这也是自己制做简易地图的步骤之一。我今天向大家演示的地图为军用地图,有朋友一定会说,为什么要那军用地图来忽悠我们?是的,为什么我会用这种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专用地图呢,这是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向大家介绍地形地貌在地图上是如何表现的,而且这样大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接受和弄懂。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户外实践中,关注自己所徒步的地理环境等地形地貌特征,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按照此地图的模式将自己徒步穿越的地区地理地貌路线画出来,为后人提供方便。&&&&&目前,有一些个人或者非管方制做的大比例尺等高线已经出现,最近听说四川省已经有了一张正规出版的等高线地图,这是个造福于户外运动群体的大好事,有了它,就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迷失方向的的朋友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识图知识和方fa走出困境的。&&地图和指北针的认识与使用&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50,:100,&&&&&&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  一、等高线的种类&  当我们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04公分。  二、等高线的盲点&  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以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例,每曲线之间距的实际距离为20公尺(相当于建筑物七层楼的高度)。  三、坡度 坡度事等高线地图最易辨识地形特徵之一,我们粗略的观察地图就能了解各山峰的坡度,例:曲线之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愈宽,坡度愈缓2.山峰之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於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凹形坡凸形坡坡度的计算是根据三角函数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tan-1(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角度以五万分之一地图为例:其坡度,实际距离与曲线间距的关系。(坡度)θ=tan-1n/m表二、坡度、坡面状况与步行程度坡度坡面状况步行程度1°~5°平缓山坡车行容易5°~15°缓山坡步行容易15°~25°半急山坡能步行25°~30°急山坡能攀登35°~45°峻急山坡能攀登45°~90°峭壁、断崖须借助器材攀登。&  绘制与阅读等高线地图&&&&&& 当我们购买等高线地图必须看清楚是否完全含括我们预定活动区域,通常会遇到必须购买并拼凑两张到四张地图,通常我们不会将原版地图携带至野外,我们(一)优先将预定活动区域的地图影印并重新拼贴,(二)详阅地图分辨主、支棱线(即两座山峰相连之线)、溪流、坡度、悬崖、崩壁等地形特徵,(三)利用不同颜色莹光笔绘出主棱线、溪流、与标示预定路线和宿营地,(四)利用透明胶带将地图与活动预定行程之计划书完全黏合密封,如此携带方便且有防水功能。&  指北针作业   &&&&&& 指北针是登山健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地球磁场作用,指示北方方位,它必须配合地图寻球相对位置才能明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目前市售的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将依据登山健行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  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後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 *0 B" [- }0 t' E5&  实地定位  运用地图与指北针的主要目地就是使用者要了解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位置与地形变化并能标示於地图。& 定向线交会法&  此种方法是利用两个地图之已知点各自测量另一个地图之未知点的目标方位角,此两目标方位角之延伸线必交会於此未知点。&&野外生存技术手册&野外急救盒在野外,没有人能够预料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急救盒可以延长你的生命,务必随身携带:&&铝或不锈钢制的饭盒-不仅是包装,也可作为炊具。盒盖内面也是发信号的反光板&&薄而结实的塑料布-用于保持体温、防止热量过快散失,隔潮或作为蓬布&&防水火柴-火种一定要保存好,可用胶卷盒来密封&&大蜡烛-照明、生火、增加温暖&&多用途小刀-还用说吗?&&指南针&&小哨-用于求救&&一小袋盐、糖果、复合维生素&&胶布-补丁或紧急绷带、除刺&&针线包-挑去异物补衣水泡的防治  远足的你肯定有过长途跋涉后脚被磨破,长出水泡,每走一步都疼痛难耐的经历。现在让这种痛苦的感觉彻底离开你:&&  预防:最好穿着与你的脚'磨合'惯了的鞋、吸汗的棉或线袜子。在容易磨出水泡的地方事先贴一块'创可贴'。如有条件,可以到商店里买一瓶防止起泡的喷雾剂(主要减轻摩擦作用)&&  一旦磨出了水泡,首先要将泡内的液体排出。用消毒过的缝衣针在水泡表面刺个洞,从上放挤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用碘酒、酒精等消毒药水涂抹创口及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中暑的防治&  夏季湿热无风的山区中开展登山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靠汗液蒸发来控制体温,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晕眩、烦躁不安、脉搏强而有力,呼吸有杂音,体温可能上升至40°C以上,皮肤干燥泛红。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暑装备。&&  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体温降到38°C以下&&  中暑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头与肩部给予支撑&&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  通过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则改以赶衣物覆盖,并充分休息否则重复以上措施,并尽快送医院救治&热昏厥的防治&  体质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如何应付蛇咬伤&  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如何应付蜂蛰&  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  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与'亲近'的表现&&  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  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最后,直奔医院吧&对付雨天的小常识&  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  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  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市面上有卖一种笔记本,可防止纸张因水浸湿或墨水量开。&&  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常见地形&  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後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十、交错山棱:幼年河谷中,遇河流成弯曲形,两岸的棱线便会互向凹处突出,形成竖锯状,突出的棱线,倾斜缓和,凹入的棱线,倾斜较陡,等高线表示凸出的棱线,离河岸稍远处向下弯入,反之,表示凹入的山棱,接近河岸向下弯出。&&  十一、悬崖:为一高峻而近於垂直的岩石面,多由侵蚀和断层两大作用所形成;内陆及海岸皆有,等高线表示壁立处,可以有许多等高线重合一起,但也有以特殊符号表示。&地图与指北针之认识与使用&  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50,:100,&&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  一、等高线的种类&&  当我们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04公分,表(一)表示各种比例尺等高线。表一、地图的等高线之间隔实际距离单位等高线实际距离比例尺计曲线首曲线1:50,000100公尺20公尺1:25,00050公尺10公尺1:10,00025公尺5公尺&&  二、等高线的盲点&&  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以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例,每曲线之间距的实际距离为20公尺(相当於建筑物七层楼的高度)。&&  三、坡度&&  坡度是等高线地图最易辨识地形特徵之一,我们粗略的观察地图就能了解各山峰的坡度,例:曲线之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愈宽,坡度愈缓2.山峰之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於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凹形坡凸形坡&&  坡度的计算是根据三角函数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tan-1(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角度以五万分之一地图为例:(如表二、三),其坡度,实际距离与曲线间距的关系。(坡度)θ=tan-1n/m表二、坡度、坡面状况与步行程度坡度坡面状况步行程度1°~5°平缓山坡车行容易5°~15°缓山坡步行容易15°~25°半急山坡能步行25°~30°急山坡能攀登35°~45°峻急山坡能攀登45°~90°峭壁、断崖须借助器材攀登表三、以五万分之一地图表示坡度、实际距离与地图的关系坡度实际垂直距离(公尺)地图显示距离(公厘)5°204.610°202.215°201.520°201.130°200.745°200.4&&  绘制与阅读等高线地图&&  当我们购买等高线地图必须看清楚是否完全含括我们预定活动区域,通常会遇到必须购买并拼凑两张到四张地图,通常我们不会将原版地图携带至野外,我们(一)优先将预定活动区域的地图影印并重新拼贴,(二)详阅地图分辨主、支棱线(即两座山峰相连之线)、溪流、坡度、悬崖、崩壁等地形特徵,(三)利用不同颜色莹光笔绘出主棱线、溪流、与标示预定路线和宿营地,(四)利用透明胶带将地图与活动预定行程之计划书完全黏合密封,如此携带方便且有防水功能。&&常见地形指北针作业&&  指北针是登山健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地球磁场作用,指示北方方位,它必须配合地图寻球相对位置才能明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目前市售的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将依据登山健行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後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实地定位&&  运用地图与指北针的主要目地就是使用者要了解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位置与地形变化并能标示於地图。&&定向线交会法&&  此种方法是利用两个地图之已知点各自测量另一个地图之未知点的目标方位角,此两目标方位角之延伸线必交会於此未知点。&&  例一、当我们看到远处一座不知名的山峰且欲了解山峰确切位置,我们就可以利用此方法。&&  1.我们优先在地图标示自己身处的位置点(A点)同时测量此未知峰(C点)的目标方位角。&&  2.当我们行进一段路程到达另一处可标示於地图的已知点(B点)并测量此未知峰的目标方位角。&&  3.我们将两条目标方位角的延伸线绘制於地图就可以划出两线交会点即是未知峰(C点)。&&  例二、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欲知自己於地图位置点(C点),我们先环视周遭地形山峰,选择两个能明确标示於地图的目标点(A、B点),如此我们就可以测量已知点(A、B点)的目标方位角,同时此两方位角延伸线的交会点就是我们的位置点(C点)。水源寻找&  如果有朝一日,当你置身於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於广阔的森林里,而食水用尽口渴难受,且前是林海,后无水源,你如何冯你的智慧去获得所需之水份?相信大家可能均无此经验,但如身历其境的话,你是否立刻能找到水源?&&  何处是水源?&&  除非你身在大沙漠,否则水源寻找很容易,而植物代用水亦遍地皆是,只要你对植物有深切认识,敏锐辨别与观察力,都是捶手可得。首先谈谈普通水源:&&  1、地下水: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意消毒。&&  2、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后: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例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雨水收集: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於容器内,雨水及沿雨布条引入。露水收集: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三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三尺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然后消毒饮用。&&  3、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於后:&&  水树: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后,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水藤: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尽后,在约其上约一尺年切割一段,水在源源流出。&&  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性。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之,为其味生涩,但如无其它方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棕榄: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五至八cc之水。&&  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风均含少许水份,,干裁之竹茎内含更多量水份,成其雨后采取方便,唯须注意筒内水否清洁。&&  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治便秘消化不良诸症。&&  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五至六cc之水。&&  4、另个亦可利用动物之指引而获水,因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其次也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普遍监别法是吐口唾液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常用消毒法:&&  1、煮沸法。&&  2、碘酒消毒法:以药箱中碘酒以1000cc加入8.2%之比例即可。&&  3、药片消毒:普通急救箱中应具备此类药品,1000cc水中加入二片饮水消毒片。水与生命&  水的功能包含1、输送血液,2、排除废弃物,3、身体的含水份太低,肾功能会被破坏,4、消化与代谢系统,流汗的目地是调节体温维持身体恒温,呼吸是维持肺部的湿润,单天每人每公斤重约1.5至2公升的水,亦即常人每天消耗3至4公升的水,睡前用餐多喝水帮助消化。&&  单天每人的水份流失量约3至6公升,1至2公升是尿液…,但腹泻则会有25公升水份的惊人流失,从呼吸蒸发的水份单天每人会有1至2公升的量,若天气乾燥会更多,而流汗有1至2公升的蒸发量,若辛勤攀岩过程会有每小时1至2公升的流汗量,等於背负40pounds的背包行走的流汗量。&&  若水份补充不足会有轻微的头痛与开始疲倦,若未能补充仅1.5公升的水份会降低22%的耐力与降低22%的氧气摄取量(从心肺功能测试)若再低於3至4公升的水,你的耐力至少低50%而氧的摄取量降低25%(oxygenuptake)此时尿液是深黄色,此时最好选择扎营,因为人以脱水状态,它的病徵是失去判断能力,急燥的脾气,脉搏速度加快,筋疲力竭。&&人体脱水症状&&  1、轻微:黏膜乾燥,微感口渴,脉搏速度正常,尿液深黄色&&  2、中度:黏膜相当乾燥,口渴,脉搏速度加快但弱,尿液暗黄色。&&  3、重度:黏膜如纸般相当乾燥,口渴,昏睡,脉搏速度加快但弱,呼吸急促,无尿液与泪水,休克皮肤苍白。冷水的吸收程度较温水高,当上坡流汗量恨很高须随时补充,主要看尿液的色泽。&&  一般的登山运动消耗水份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每15分钟,即使空胃蠕动慢,若提高6~8 的糖类(尤其是glucose,sucroseormaltodextrin)一样能提供热能与改善身体状况。&&  电解质如钠、钾会随流汗流失,可以饮用运动饮料不补充,维持体内平衡,当然盐类有此功能但不能吃太多,某些饮料不适合饮用,如:酒类:会强迫细胞释出水份,咖啡是利尿,果汁太甜。&&  一般可以用3.5g&sodiumchloride+1.5g&KCl+20g&sucrose+2.9g&trisodiumcitrate/l&&防止脱水方法:&&&&&&每日清晨饮用约0,5公升水。运动期间维持250cc/15~20min。雪期与身处高海拔需更多的水份。避免常喝酒、咖啡与茶。&&  根据1994年12月份的Backoacker杂志的一篇有关於EnergyBar的评比,从17种的energybar的分析价钱、Weight、Carories、carbos、protein、fat、Favorsand味道它们认为Snickers的评价最好,也便宜。&&  营养师的建议你如果背负50磅重的背包,每天行走6~8小时,行动量最好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类的食品,因为热能的60~70%是经碳水化合物,而30或更低是脂肪类的食品。&&  当一个人健行初期的20~30分钟,体内的存於肌肉的肝醣开始提供需要的能量,当然血液的血醣部份助益,当你的肝醣质下降,血液的homorone开始转变,insulin下降,epinephrine上升,此时开始燃烧脂肪,增加热能,90分钟後,血醣和脂肪从主要的贡献者转为喝6~7%的碳水化合物饮料,是比高浓度的糖水佳,此牵涉渗透压与胃能接受的程度,引起胃cramp、反胃、作呕。&&  夏天,一般健行者每日流失的水份近七公升,所以每日能进食近总量六公克的盐份是最佳的建议。如何睡的舒服&  不论你是使用新购的睡袋是相当的膨松与舒适或是以使用很久身经百战的睡袋如何让自己睡的舒服是第一要务,牢记:睡袋不会自行加温或加热,它只是减缓或降低身体的热量释出,最好的方式是身体储存更多的热能。&&  外界环境的因素会影响睡觉的舒适度&&  远离不良环境:帐篷座落於舒适的位置可以增加约30度的温度,营地不要选择於溪底,因为此处是冷空气聚集处,且不要扎营於山脊棱线,选择背风面或森林处或是运用露宿袋或挖雪洞的方式。&&  睡袋的蓬松度:新的睡袋因受到挤压於睡袋套内久,初期的蓬松度与隔热使用时会稍差较不暖,最好是搭好帐篷就摊开睡袋让它蓬松,当然时间誉久愈好睡垫的&&  材质:每种睡垫的隔热系数均不同,它可以隔绝睡袋底层释出的热。能,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睡垫,如雪期最好选用全长含概驱体且实心的睡垫或是自动充气的睡垫,然後将背包,主绳或其它物品置於脚下。&&  完整防水性:任何潮湿的睡垫都会让人受不了且不舒服,若没有防水的睡袋套可用大型的垃圾袋取代,当帐篷泡水,湿的物品可置於内,外帐之间或内帐角落远离睡袋,恶劣天候,内帐会聚集水滴,所以帐篷的窗户须微开细缝让帐篷通风,当雨过天晴就须取出并晒睡袋,若是雪期则直接摊在帐篷内。穿足够衣物:高山向导曾说如果你睡觉不完全穿上全携带的衣服,代表你带太多衣服.最好带一顶帽子因为身体的热能有一半是从头部消散。&&  饱食:食物是燃料,睡前不要空肚或称空油库,睡前吃些高热量实物,同时充足的水份是对人体的代谢功能相当重要,当你感到疲累,睡觉时被渴醒,或当你想喝水要多喝水,每天的排尿次数约四至五次,尿液最好呈透明色,若是黄色代表身体依然呈脱水状态,&&  暖身:睡袋不会维持与制造热能,不要到营地就马上钻到睡袋内,太累与太冷的身体是无用的,吃好与足够的晚餐与热饮,然後在月光下漫步一阵,以不流汗为标准将身体暖和入睡才舒服不论使用何种睡袋於潮湿的环境依然会不舒服且保暖性差,不妨使用一个Gore-tex的睡袋外套,它能将身体的水蒸气向外透气,即使帐篷内凝聚少许水或住於雪洞依然舒适,但塑胶制品不会透气造成睡袋潮湿,一般睡袋的头部会较脏,睡袋最好用手洗,使用中性的清洁剂或专用的羽毛清洁剂,清洗过程不能有清洁剂残留於睡袋须清洗乾静,使用洗衣机的步骤繁复不建议使用,拧乾後须晾晒数日才能收,尤其是羽毛睡袋须不停的拍打不能让它聚成块状,活动结束,睡袋须马上吊著风乾,不要长期置於睡袋套内,会把羽毛或纤维挤压变形,最好置於一个大型袋内或衣柜内,尽量不要乾洗羽毛睡袋会将羽毛的天然油脂洗掉,除非送专门店。露 宿&  露宿是一种相当轻便且不太需要太多物资器材的过夜方式,通常分为有计划与遇到突发状况,一些攀登者运用近似斯巴达方式露宿,期望运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前进达到目标,而无计划遇到突发状况必须露宿是相当不舒服,可能受伤,恶劣天候或迷路,一般攀岩者采取的露宿方式是会周密规划携带足够的器材,粮食与衣物,即使未按计划的紧急露宿亦可安然渡过,运用露宿袋或简便的帐篷。&&  万一遇到突发紧急露宿可以运用掏空背包,将背包套入下半身而雨衣裹住其余部份,低海拔尚可接受露宿,因为它可以生火煮一些热饮会比较舒服且衣物无须带太多,但大部份的露宿就不会如此舒服,攀岩的露宿须固定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器材的稳定性,然後才脱掉湿靴子,换穿干袜子,干衣物,或不要让雪停留于身体,随时拍落雪,松开皮带或认何会阻碍身体气血循环的皮带,再穿上足够的衣物,至于多少衣物才算足够,尚无定论,它视你自身的野外经验,生理状况,心理因素,营地的选择最好远离水源地,草原,步道与其它露营者,选择的营地最好有些倾斜如此易排水不需挖排水沟,远离水源地(湖边、溪旁...等)至少五十公尺,避免污染水源,尽量不要扎营於溪谷会很冷,最好选有小丘或圆丘等突起地形。&扎营须知&  帐篷面最好朝南或东南面能够看到清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上,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会太冷,营地选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营地,不需要挖排水沟、石头、树干可替代营钉,最好找树林遮风的营地。&&不要太匆促决定&&  使用营柱不要急就章,想要最短时间完成搭盖,有时会造成营柱的龟裂或金属环的松脱,最好携带一截三英寸长的铝合金管备用。&&  登山靴不可穿进帐篷,靴底的烂泥或小石粒会污染与磨损底层进入内帐须脱雨衣与湿衣物避免弄湿其他物品,尤其是睡袋,须保持内部的乾燥遇到行为恶劣的人,日後拒绝同住。&&  帐篷折叠收拾前,先晒乾後再擦拭乾净,雪期时,可利用雪块擦拭乾净,不要弄脏睡袋,或将帐篷倒置晒乾与擦拭乾净才收。&&  帐篷内的照明系统,可携带蜡烛,此质轻携带方便,不过目前以瓦斯灯为主流。&&  携带细麻绳可系住帐篷两端,挂湿衣物并风乾之,当你离开帐篷一整天,最好将睡袋摊开於睡垫让太阳晒一阵。&&  燃料油、主绳等攀登器材可置於帐篷角落。&&  避免帐篷内炊事,帐篷对火的抵抗力相当脆弱,尤其是内部充满易燃品,如夹克、睡袋...等,最好是在内外帐间炊事,或使用一块6x6寸的三夹板垫底,所有的门窗须完全打开通风,避免湿气汇聚於内帐内壁并要预热期间防止火焰无法控制,帐篷内炊事期间严禁有人睡觉或打困,睡袋须收好,避免水淹帐篷....等不幸事件发生,禁用煤油炉,它会有刺鼻的味道,同时关火须将炉具移出帐篷外,避免内帐充满刺激另人窒息的味道。&&勿遗漏物品&&  营地建设後,不需使用的物品再装入帐篷套内,营柱接头松动须利用胶布贴紧,若帐篷遗失某部份会使帐蓬无法结合。&&  平日保养善後&&  活动结束後,最好马上清洗,如果天候不允许,也要取出擦拭一次,晾乾,平日尽量吊挂於通风处,不要密封,如此使用时,不会感到霉味。&&  若想於山区有个好梦即使恶劣天候不会有任何问题,平日最好一些接缝点,如角落,营柱接合点...等,并强化之。&&营钉&&  不同的厂商对营钉有度同的设计,从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甚至螺旋状的营钉,针对硬地,岩地或雪地,当然营地附近的树干或树枝,树根易可为营钉。&&  宿营期间,背包要关紧避免小型动物盗粮,入夜後,背包套须使用,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雪期,可用背包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窗帘打孔距离表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