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像结婚,合不合适最华谊兄弟重要并购2016,国内知名上市企业详

公司被并购那一刻,就像自己的女儿出嫁了_网易军事
公司被并购那一刻,就像自己的女儿出嫁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开始的辉煌,最终剩下人心动荡。人生苦短,赚钱并不难,而做一份对国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业很难。
图/筷子兄弟《父亲》明星创业项目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无疑是开年以来创投行业最令人瞩目的事件。摩拜当初的梦想和辉煌,在与竞争者长期的厮磨和无法独立发展的商业模式中慢慢消耗。最终在资本的助推下,落入美团囊中。问题来了——一手创设的公司被巨头并购,是不是就不能算作成功?当巨头要并购创业公司时,创业者会如何做选择?本期创客小酒馆,我们一起聊聊当创业公司遭遇被并购时,创业者会怎么办。极橙齿科创始人兼CEO 塔尔盖收购是正常商业行为,没必要加入道德评判我觉得创业公司被收购是很正常的事,不能说因为是创业公司,就觉得很有情怀,就把被收购看作是不能接受的事,创业公司也是公司,也要符合商业规律。假如有巨头要收购我们,我要做综合考量,看收购对我们公司意味着什么,对公司,员工,客户都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创业者多少是有一些情结的,收购的时候要看形式。如果是明显的一加一大于二,公司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做的事情更好,能不能独立发展其实没那么大影响。但是如果做的差被贱卖,当然很丢人了。换句话说,关键问题不是你是否被收购,而是事情是否做的足够好,是否在创造足够多的价值。极橙齿科创始人兼CEO 塔尔盖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创业者,收购以后如果独立性丧失严重的话,那我做下去的概率就比较低了。我创业三年,传统大公司的需要层层汇报的工作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了。资本有利有弊,我们不能在需要资本的时候寻求它,而在资本寻求它的利益的时候又不接受。创业者在拿投资人钱的时候就要意味着考虑要兼顾资本的利益,而且创业者的利益和资本的利益不一定一致。我挺反感一些人经常说创业公司被收购,创业者很可怜。创业者有他的酸甜苦辣,我比谁都清楚,但是这是正常的商业博弈和商业规则,没必要加入道德评判。艺点意创创始人 巩书凯如果能实现理想,我不排斥被巨头并购创业是一种自我以及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当下中国的并购市场也日趋活跃和成熟,对创业者来说是好事。商业活动是有商业规则的,我觉得创业公司的收购与被收购也都是正常现象。现在的创业和投资,绕不开巨头,特别是BAT。创业者要看到任何可能的发展方向,而选择收购或者被收购,要围绕公司的最高利益去做决定,而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如果有巨头要收购我,我首先考虑的也是公司的利益,是否能将我的理想、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如果结果是皆大欢喜的,我并不觉得这样的并购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艺点意创创始人 巩书凯实际上收购不一定是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的并购,也会出现相同体量的公司联合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对等、认同公司实际价值。很多时候,小公司有谈判筹码的时候,并购往往是好事;如果相反,在不够强的时候接受并购,则很可能丧失本来该有的东西,违背自己创业时的初衷。资本裹挟并不存在,融资轮次过多,进来的资本过多,股权必然会被稀释,对公司的控制力也会减弱,所以不要总看自己融了多少钱,要看看在有效融资的情况下、钱不太多的情况下把公司做大、做起来,那才真正的良性创业。投资者最大的目的就是在于资本回报,如果你需要资本方的资源、资金,那就不能不付出代价,商业社会讲究的就是公平。连续创业者 赵卿公司被收购后,我觉得自己更适合打工创业是我曾经的一个梦想。出身媒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到一家上市公司。在公司,我从项目经理做起,一直做到高管,第一年年薪10万,第二年年薪20万,第三年年薪50万,第四年年薪到了100万。然后我看到很多身边人投身创业大潮。思考再三,我放弃了百万年薪,开始创业。我第一份创业项目是一家互联网运动项目,帮助健身人群做健康管理。创业第一年,我拿到了300万元的融资,用户数超过20万。第一次创业就让我觉得终于快要完成了一直的梦想。但是到了第二年,竞争激烈,同质产品越来越多,我们的用户规模迟迟没有增长,资金越来越吃紧。最终公司在几个月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卖给了另一家公司。不甘心这段创业,休整半年后我又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再次创业。拿着几百万,又做了一家教育培训和自媒体项目。一年多后,项目依然没有起色。无奈之下,我只能考虑多渠道增加收入,开辟了多条收入渠道。但是各个条线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两年左右的时间,我又投入300万左右,但这次的创业也黄了。最终公司被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并购,我自己算是套现离场。经过这些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创业。第一次创业失败,没能让公司独立发展,一直觉得是件丢人的事情,所以卖掉公司后很长时间心理调整不过来。到了第二次创业,我开始看开了,我觉得创业公司被并购也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对我而言,创业是一种经历,尽管没有实现公司大发展,但我完成了曾经的梦想。从此以后,我觉得我更适合打工。某媒体销售总监:刚跟客户签好合同,公司APP突然换了名字2014年,为了不被时代抛弃,作为传统媒体的我们选择跟一家新媒体公司合并。当时从传出合并消息到最后执行用时很短,公司大部分人不太看好这个团队融入,因为这家新媒体刚刚成立不足一年,加上实习生也就10个人,基本就是靠微信公众号和一个天天出BUG的网站活着。而我们不仅有传统的杂志、几百万用户的APP和独立网站,还有一个几十人的技术团队。刚开始,同事们都以为是我们“收购”了这个小团队,但慢慢地却发现是我们在被逐步地边缘化。在宣布合并之后,不论是内容还是活动,对外宣传时都在强化新媒体的品牌,甚至,新媒体团队方面还单独招了一个销售团队,两个团队经常出现抢客户的情况,有时候让客户也很尴尬。因为领导说还是独立发展,所以我们在和客户谈合作时,还是会把广告以及合作的执行放在哪个平台写清楚,但很快发生了一件让我们销售团队意外的事情。一天晚上,APP自动更新后我发现我们的客户端找不到了,仔细一看发现变成了新媒体公司的名字。而在白天,我们刚刚签了一个客户端的合作推广,现在合同里的客户端没了。第二天,告诉客户后需要从新签一份合同,对方直接说“你们这是彻底被吃了啊”。直到后来,领导也没有解释过我们为什么要换名字。当然,现在很多公司的新人都不知道原来的公司名字了。艾尔普再生医学创始人兼CEO 王嘉显公司被收购就像嫁女儿,理性上应该别去添乱公司被收购是一种资本市场行为,说明创业公司或多或少仍有价值。收购本身,其实就像男婚女嫁,无论是娶还是嫁,美好的未来是属于双方的,这是一个彼此成就、互利共赢的事情。我回国创业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努力将所学所知应用于产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二是希望能够在推动国家干细胞标准化产业路线和再生医学临床治疗的发展上贡献力量,如果收购并不违背这两个初衷我会认真考虑。如果在公司自身发展好的情况下,能够在一个更为优秀的平台或者集团公司旗下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司、投资者和个人价值的发展,我觉得是一种价值实现方式和阶段性成功。但是因为公司自身发展的原因而被迫或者恶意被收购,我觉得是一种失败。艾尔普再生医学创始人兼CEO 王嘉显
从理性角度来看,公司被收购就像嫁女儿,为了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公公婆婆尽量别跟去给新人添乱。而从感性上来看,我愿意选择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前提是新的控股方尊重公司。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巨头会不断吞噬新兴技术和产业,从资本角度来讲,也许会促进技术和产业本身的发展,但是正因为如此,也会导致市场上一些创业者的初衷有所改变,全力为了被收购而做公司。我认为创业者还是应该带着情怀、梦醒,甚至是一点理想主义,不忘初心,把最初创业时的梦想竭尽全力去实现。人生苦短,赚钱并不难,而做一份对国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业很难。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刘思_NB1027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影视并购“大败局”_上市公司·封面报道_新京报电子报
B03:上市公司·封面报道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上市公司·封面报道
影视并购“大败局”
9月以来,已先后有5家公司相继宣布并购失败或搁浅,包括熊猫烟花、湘鄂情等;一些公司股价也如坐过山车
日 星期一 新京报
  今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了一股影视并购的热潮,但这股热潮似乎正在慢慢冷却。9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此前的影视资产并购突遭搁浅,原因不一而足。  苏州一家生产家电外观部件的上市公司禾盛新材原本打算收购厦门金英马影视,但由于金英马突然被发现有1亿多元的借款尚未偿还,导致收购停摆。  泉州一家主营鞋底制造业务的泰亚股份拟收购杨幂、李易峰等“明星股东”扎堆的欢瑞世纪,但最终因“一些细节谈不拢”而终止交易。  中植系“潜伏”的中南重工收购大唐辉煌的案例今年3月启动,9月都已“过会”,但10月却因为“有关方面被稽查”而让重组暂停。目前证监会已恢复了对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  中山证券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认为,9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有关影视公司的并购重组失败更像是个结果,总体而言,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上影视传媒类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是在下滑,与此同时在一级市场影视资产的并购要价又不断攀升,这一升一降让并购双方的磋商基础产生了动摇。  新京报记者&郑道森&刘溪若&北京报道  上半年“结婚”,下半年“离婚”  对于今年以来的影视资产并购,知名电视剧行业专家李星文有一个生动的说法--上半年“结婚”,下半年“离婚”。  根据同花顺的统计,2014年,A股市场共有44桩并购重组涉及影视资产,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的。  对于不少上市公司来说,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不少传统行业利润增长堪忧,急需影视等新兴行业进行补血;而对于影视公司来说,项目启动需要大量资金,与上市公司的结合恰好满足了影视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众上市公司纷沓而来,影视并购的浪潮在A股市场上层出不穷。  年初以来,先是北京旅游表示,出资1.5亿元收购北京光景瑞星100%股权;2月前后,苏州家电部件生产商禾盛新材拟以2.2亿参股金英马影视。  3月之后,并购浪潮愈演愈烈。餐饮龙头湘鄂情宣布,将以2.85亿元的价格,收购笛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51%股权;而随后,号称“烟花第一股”的熊猫烟花亦欲前来分羹,公司宣称拟以9.17元/股的价格发行约6000万股,向万载华海收购影视企业华海时代100%股权,交易总价为5.5亿元。  大批并购预案一经公布,引发了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大幅暴涨,管理层财富效应扶摇直上的同时,也让A股出现了众多“明星股东”。这也是继华谊兄弟上市之后,A股市场掀起的第二波明星股东风潮,孙俪、杨幂、唐国强等演艺明星都有了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暴富”的机会。  但下半年以后,行情“峰回路转”。多家影视并购重组破产的消息不断传出。新京报统计,9月以来,已经先后有5家公司相继宣布并购失败或搁浅。  先是泉州的鞋底制造商泰亚股份并购影视公司欢瑞世纪被搁浅,失败原因是“交易细节未谈拢”而致;而后,禾盛新材原本打算收购厦门金英马影视,但由于金英马突然被发现有1亿多元的借款尚未偿还,导致收购停摆。  同期,熊猫烟花、湘鄂情相继宣布放弃并购影视标的。  从年初到年尾,影视并购的浪潮上演了峰回路转的戏码。  跨界并购影视资产的风险在哪里?  这些影视并购失败的原因林林总总,似乎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  9月10日晚,上市公司泰亚股份宣布,与欢瑞世纪的并购交易终止。此前这家公司曾希望将公司原有的鞋底制造的资产全部置出,再装入欢瑞世纪100%的股份。  欢瑞世纪成立于2006年,让这家公司声名鹊起的,是《宫锁心玉》、《宫锁珠帘》、《胜女的代价》等一系列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大多由湖南经视主投,欢瑞世纪参投,并且在湖南卫视的黄金档独播,杨幂、贾乃亮、杜淳等明星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泰亚股份原有业务不景气,希望通过引入影视资产增加利润,提升公司估值,但在宣布方案两个月后,却宣布资产重组“终止”。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泰亚股份董秘谢梓熙表示,重组失败是因为相关方未能就细化交易达成一致意见,具体是哪个细节不便透露。他还表示,欢瑞世纪共有61个股东,有时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欢瑞世纪长长的股东名单中,除了公司高管和明星之外,还有一些湖南背景的“神秘人士”——长沙退休人士赵玉章、岳阳市岳阳楼区岳城小学女教师刘奇志、长沙退休女士李元宁、湖南省汨罗市退休人士吴明夏及其女儿吴丽、原中地行股份有限公司房产销售王程程(住所为长沙市开福区长沙大学后面)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由于欢瑞与湖南广电之间的密切关系,业内风传这些人的股份可能是代持。  无独有偶,餐饮公司湘鄂情(现已改名为中科云网)收购重庆笛女影视的案例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笛女影视董事长傅晓阳将公司与湘鄂情的接触定义为“闪婚”。他表示,双方一开始相互了解不深,仅从外在的吸引就确立婚姻关系,当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的短板逐渐暴露出来,发现并不是最佳合作关系,因此便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他表示,从投资并购方来说,有些公司是真心想在影视行业中驰骋一番,通过做大做强影视业务来实现利润,也有些公司只是因为原先所在行业亏损严重,急于通过并购行动来“止血”,稳定股价,对影视业务本身并无特殊兴趣。  从影视公司角度来说,存在着行业规章制度不完善、财务状况不明晰、行业体系不规范等缺点,而且是前期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项目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宣传发行各个环节,很多都不是实体产业,这种无形投资对于收购方来说存在着较大风险。  影视资产收购热为何降温?  在业内看来,由于前期影视行业被市场热捧,催生了行业泡沫,部分影视资产标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并购中与上市公司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产生了动摇,最终并购流产的案例不断上演。  时间投资研究总监徐大卫表示,上市公司并购涉及的因素很多,对于近期市场上比较热衷的影视资产,因为先前市场估值较高,但行业内的公司质量相对鱼龙混杂,很多并购协议达成了之后,上市公司也发了预案,结果双方交谈和博弈过程中,发现业绩不靠谱,对赌的业绩难以实现,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再有一方面原因,很多主业非相关的上市公司向影视跨界转型,其本身更多的目的不排除是在追逐热点,炒作股价,以达到公司管理层财富效应释放的诉求。”徐大卫表示。  “比如说湘鄂情、熊猫烟花,两家公司主营业务下滑,先是转型影视,而后又做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和大数据。”徐大卫认为,对部分公司来说,转型或许只是个幌子,但股价上涨,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的诉求才是真实的。“一旦寻找到了更加好的投资标的或者热炒概念,已经因为股价上涨获利的公司会果断代替。”  中山证券文化传媒行业的分析师刘佳宁认为,9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有关影视公司的并购重组失败更像是个结果,“实际上,5月份的时候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  刘佳宁表示,总体来说,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上影视传媒类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是在下滑,与此同时在一级市场影视资产的并购要价又不断攀升,这一升一降让并购双方的磋商基础产生了动摇。  “通过高溢价购买的影视资产到了二级市场上的估值却在下降,上市公司自然会权衡收购的价值。”刘佳宁表示。  实际上,多个影视并购破产之后股价都出现了波动,例如中科云网收购笛女影视失败、熊猫烟花并购华海时代宣布失败之后,公司股价都产生一定波动,有的高位滑落,有的甚至跳水,股民如梦初醒。  徐大卫称,影视并购这个概念就是个生意,股价暴涨以后上市公司实现了市值管理的目的,最终接棒的还是普通投资者。“就像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炸弹在谁那儿炸,谁也无法预料。”<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并购像结婚合不合适最重要,国内知名企业详解并购难点与方法
并购像结婚合不合适最重要,国内知名企业详解并购难点与方法
2017 年 7 月 29 日,由投资家网和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 投资家网o 2017 中国股权投资峰会 " 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峰会以 " 股权投资大时代 " 为主题,深度剖析 " 股权投资大时代 " 的全新业态,并将邀请国内一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一线 FOFs、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国内外高净值个人、优秀创业企业、各地政府领导等优质 LP 聚集一堂,共同探讨 2017 退出之路、新环境下的投资探索、智能制造,新经济的突破口等热点话题。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家网联合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发布的 "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系列榜单 " 以及由投资家网研究院出品、投资家网 WFin 数据库支持的 "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十年回顾暨 2017 半年度研究统计报告 ",于 7 月 29 日隆重揭晓和重磅发布。大会分会场,在名为 " 上市公司并购 " 的专场议题中,海南海药集团总裁王海帆、腾邦控股副总裁孙翼飞、怡亚通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曾建华、中银国际执行董事田劲、TCL 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童雪松就 " 上市公司的并购转型之路 " 的话题展开了讨论。以下为对话实录,根据速记整理:上市公司选择并购标的时要考虑的几方面因素田劲:我来自中银国际,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的附属机构,我们主要是帮助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我个人这么多年以来,帮助企业 IPO 上市、融资的资金数额已经超过 1000 亿人民币。当然,我们的是跨境和全功能的投资银行,会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相应的融资方案。下面也请各位在座的嘉宾介绍一下自己。童雪松:我来自 TCL 创投。TCL 创投自 2009 年成立起,发展到目前为止,在管基金规模一百多亿。我们一共投了八十多个项目,退出的有近 20 个。此外 TCL 创投也作为 LP,投资了三支海外 VC 基金,其中包括硅谷的 Sierra Ventures 这支基金,主要关注 TMT 领域,我个人也是这只基金的合伙人。其余两只在以色列,最近这两年,我主要关注一些海外的投资,去年做了两三个美国项目,今年我主要在以色列等国家寻找投资机会。王海帆:我是海南海药集团总裁王海帆。海南海药是 1994 年挂牌上市的,我们已经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制药企业发展到有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服务等多板块业务,并且将致力于持续投资一些企业的医药集团。孙翼飞:我是孙翼飞。腾邦集团成立于 1998 年,在境内外都有上市平台,境内主要是旅游产业链,致力于深耕细作。目前腾邦控股的主业有两个方向,一是以按摩椅为切入点,深耕于大健康、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领域,二是结合集团优势,在物流资产、商贸流通领域集中精力做好。我个人之前一直从事投行工作,也在国有投资公司工作过,这一次将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与大家交流。曾建华:我来自深圳怡亚通公司,目前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是 : 供应链、物流、供应链金融及快消等行业。田劲:经过各位嘉宾简短的介绍,发现各位从事的都是非常热点的行业,诸如 TMT、供应链、医药健康等。大家都知道,从去年 9 月份开始,国家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一些新的政策,限制跨行业的并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数量有所降低,但近期证监会也重申支持产业升级和创新、国企重组的并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听听各位在选择并购标的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这样的环境背景对我们并购企业有哪些影响?图为中银国际执行董事田劲王海帆:并购优良标的,是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海南海药在这方面实行的比较早。我们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主要专注于投资医疗互联网和未来信息化方向。在这之前,海南海药一直专注于医药领域,包括化学药、工业药、医疗器械等。为什么我们要进入信息化领域?除了顺应各大产业都在拥抱互联网的趋势以外,我们更多的是看好传统医疗行业,如何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其更好发展。因此海南海药要探索如何从一个传统制药企业切入到新兴产业,而我们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即通过投资并购去整合。因此从去年到今年,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海药大健康,我们储备了行业内优质的企业二十多家并逐步进行投资参股。通过投资并购对产业进行整合是海药一项新的发展方向。图为海南海药集团总裁王海帆田劲:海南海药公司的整体思路是按照整体大的战略方向,进行医疗产业内的并购。这是监管机构鼓励的,那么关于并购的对价方面,会不会受到一些影响?王海帆:毋庸置疑,肯定会有影响。其实对海南海药选择标的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因为投资就要产生交易,交易对手关注的是它如何进行持续的价值升值或获利,这方面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我们正在谈的一些标的,也会有一些谈判条款的调整。这是这个行业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我认为应该积极去思考这些问题。田劲:腾邦集团孙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孙翼飞:腾邦集团内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有三部曲。首先第一我们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能因为并购而并购。腾邦集团并购的前提条件是想通过这项并购标的获得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最大的前提。比如说有的企业并购是为了获得一些发达的技术,有的是为了获取市场,那么腾邦集团可能更看重的是并购标的在渠道、互联网方面的优势。还有一些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顺应政策,像是一带一路政策出来时,我们看到很多物流、港口领域的并购项目会多一些。但我想说的是,上市公司在进行海外并购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对之后选择标的以及执行、收购后的整合,打下更好的基础。第二点是在选择具体标的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关注很多方面。大的方面来说要关注整个行业,考虑所并购的标的是否契合上市公司的发展定位,以及在国家、地区政策上是否会有风险。其次是所要并购的企业本身,要看一看这家企业是那些人控股,为何会选择出售。老话说得好,买的永远不如卖得好。比如说要并购的这家企业是家族企业,下一代不愿接手,或者以前被一个当地化基金或国际化基金并购,现在想要退出,而其中的退出压力以及不同的出售意愿都会影响之后一系列的事情,对这家企业的估值以及其他方面都有影响。另外财务也应该是并购企业时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企业在当地的财务信息要仔细看,最好聘请当地专业人才帮助企业去看,因为不同地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情况。第三是收购之后的可行性。可行性的意思是在并购交易后,能落地的项目是多少,因为双方都不想浪费时间。在并购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成本。内部要考虑自己的资源调动,能否及时配合,尤其在资金融资方面。外部分国内国外,如果是境内投资,这方面的审查也相对比较严格,还有当地是否对并购的标的有一些限制,要时刻考虑这些因素。以上三点都只是初期考虑的因素,而并购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反复地考量,这其中有一个过程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图为腾邦控股副总裁孙翼飞田劲:谢谢孙总,从上市公司角度给我们讲解了上市公司并购时要考虑的一些因素。想问一下怡亚通曾总,怡亚通的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是怎样考虑的?曾建华:怡亚通选择并购标的时,我们的目标是这个标的要接近世界五百强企业。五年前我们曾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打过交道,发现怡亚通如何能够快速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方法就是向这些企业学习。我们还发现五百强企业有一个特别的经验,即并购是企业快速成长最好的方法。五年前我们选择快消板块并购,经过兼并、重组、拓展,现在已经快达到 300 多个子公司。去年这些子公司的营业额达 500 亿,今年的营业额有可能会达到 700 亿,一旦突破,并购道路就会非常顺利。所以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办法。图为怡亚通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曾建华田劲:想请童总分享一下,在国外进行投资并购时,会有什么考虑?童雪松:TCL 大概从
年开始进行并购,TCL 的并购案例多数人也很熟悉。在我们看海外并购项目的时候,总结了几点要素,任何一个海外并购项目,首先要提醒自己,之前预想的协同效应可能要打折扣,甚至不一定能够实现。因此目前我们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首先会从一个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企业是不是健康的。如果说这家企业能与我们的产业产生协同效应,那当然很好的,但是我不会基于这样的协同效应购买它。我们会选择有潜力且发展健康的企业,而不是图便宜去并购一些有问题的企业。这是我们这些年来花钱买的教训,分享给大家。图为 TCL 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童雪松为何成立并购基金?田劲:如果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能够像童总这么理智,应该会好很多。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很多上市公司纷纷设立自己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那么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设立这么多基金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所在的上市公司以及将来要面对的 LP 有什么影响?童雪松:TCL 创投是 TCL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我们的运营更像是一个财务性的投资基金。因此 TCL 成立并购基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创投在过去近十年来在全球建立的项目资源网络,为我们的 LP 服务,将基金做大做强。这么多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布局,比如在美国、以色列等地区我们投资了当地基金,在当地聘用了高管团队,这样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项目资源。今天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引入少量上市公司或者有海外并购意向的大公司来做 LP,然后我们管理团队在海外找到合适的并购标的。经过管理团队的研究论证,确认这是理想并购标的以后,我们会从基金中拿出一笔钱,和 LP 一起成立项目投资基金,一起收购标的。这样一来,LP 当初投资基金的钱,现在可以被拿去投资这个具体的标的,即对基金的投资完全进入具体的项目,这样精准的投资 LP 是愿意的,而对我们的好处就是我们的基金做大了,影响力也可以慢慢做起来。田劲:请王总分享一下成立海南海药基金的目的?王海帆:谈一下我们对海南海药基金的设想。目前跟海药合作的基金有五六家,我们对项目有主导权的在一半以上。设立基金的初衷一直是有考虑的。在海南海药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金融机构的一些帮助、支撑,从基金本质上来讲它是一个类别,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其融资功能是对我们其中一项的帮助。更多的是依靠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团队,能够对整个行业进行补充和了解。这些帮助很难从公司内部的投资做到,为什么?因为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储备、行业信息的掌握,都会与基金管理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海南海药所拥有的行业背景、优势与基金公司产生协作。比如在海南海药投资一些前期的制药类项目时,我们会通过自己在香港、美国、中国内地等不同的研发团队去识别,鉴别要投资的这个项目处于什么样阶段。这样我们在并购的时候才能清晰知道它的价格,产业基金在投资的时候才更能驾轻就熟。每年研发费用支出规模较大且逐年递增。对于并购方面,与更多的上市公司所合作的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都是与我们认可的企业家合作,会保持长期的战略合作。总的来说项目资金设立子基金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另外是为我们未来能够把项目上升到投资公司层面上做一个准备,包括它的合规性、财务提升、价格体征等,包括两个个体之间的结合,都是非常必要的。田劲:腾邦集团是非常大的集团,很多时候会有很多资产向上市公司注入,但是作为上市公司,腾邦也成立了产业基金,这是考虑了什么原因?孙翼飞:我们在境内、境外设立了控股基金,设立的原因大体考虑到几点。考虑得更多一点不仅是成立基金帮我们扩大管理规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锻炼一个队伍的想法。因为本身有一些项目可能不是非常适合上市公司,但可以作为财务投资获取相应回报。因为我们腾邦控股是两个公司,未来还会做成控股型的上市公司,几个板块独立发展。因此成立并购基金,是把这些因素、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田劲:怡亚通也供应链方面做了一些并购整合,曾总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曾建华:怡亚通与深创投成立一个 80 亿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投资与我们集团相关的几个大板块,包括供应链、物流等,我们有个计划是要在全国 380 个城市,设立 380 个子公司,那么这个产业并购基金也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田劲:进入下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一些资本对外投资也都明显增多。境外的一些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正好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协同效益,所以并购热潮还在继续。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国内企业在境外并购与境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时候并购回来的企业,在国内并不是很适应。所以各位可否在此分享一下在境外并购的时有什么心得?在一些投标方面有没有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你们是怎么适应的?童雪松:我们关注的方向其实比较狭窄,主要聚焦在 TMT 领域。从目前国内外的大的背景来看,如果你看中一个标的,一定要事先研究好,这个案子有多大可能性成功。因为目前美国对中国企业收购它的科技型的公司,是比较敏感的。在境外并购时,要遵循境外的法律法规,有些东西绕不过去就要做好尽调。第二点就是,要不断的与并购标的企业去沟通,一方面表现你的诚意,另一方面也要说服他们,让他们接受中国投资人在并购的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前一段时间我们要并购一个项目,我追着这个标的的投资人一直飞到纽约,并且向他表达我的诚意,对方看到我是真心想要并购这家企业,才肯信任我们。只要对方信任你,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王海帆:实际上海南海药在 5 年前就已经在美国操作过一次小的投资合作项目,以技术获取的方式跟这家企业谈的。但是这家企业有一个问题是他们是由华人设立的,在医药研发中算是非常先进的企业。在收购这家企业时,遇到了美国投资公司的审查,因为当时属于并购初期,所以不得不做一些解释和说明。这是一个较小的收购案例,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并购这家企业获得技术,现在看来当时的这个布局已经有成果了,这家企业已经研发出来一些非常好的、在全世界都有专利的药品。对于现阶段的收购,我们一直都在选择像这家公司一样合适的标的。最近一段时间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国内的企业对境外医药类、健康类的标的需求比较热,比如说去年一家国内知名的药企在印度并购了一家仿制药的工厂,付给 PE 将近 100 倍的倍数的资金。行业内这样的案例通常会对我们同行造成很多困扰,我们也在想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实际上国外一些好的标的,通常都会有卖方的投资顾问,如果你是中国的买家,就必须接受中国溢价。另外还要证明你在海外有资金,这是一个屏障。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资金走出去,包括基金结构、税收,包括交易方式的设置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在境外收购标的的时候,他们会要求现金,因为有时这些企业不相信股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与当地的一些金融公司进行探讨,能不能与他们一起做一些股票收益权。海南海药是上市公司,我们更多考虑未来产业融合的问题,往往有人会把上市公司当成最后的买单人,这个想法有一定的误区。上市公司更多承担了投资人以外的责任,包括企业金融、税收责任等。因此企业走出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必须得想好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海南海药在国外的标的在这方面接触得非常多,国际化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企业走出去,适应全球的经营环境是绕不开的,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田劲:腾邦集团拥有境外上市的平台,在资金筹措、对价支付等方面是不是会容易一些?孙翼飞:这个问题我们也会碰到,我们也很苦恼。但是我们相对较好的优势是我们是境外投资平台,融资优势在境外的,这样涉及资金会方便一些。在整个行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也好,可能还是会有很多,所以我从我们三部曲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还是在投资之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标的。有的公司可能会因为市值压力、转型压力选择并购,做一些短期行为。我们认为这种是不可取的,这种短时期内赶上风口,风口过去,后续带来的问题和遗憾也是更长久的。所以第一点我觉得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需求去做。第二点,在标的实际谈判过程中,估值这一点我们深有感触。确实中国溢价这个因素普遍存在,前几年可能管制没有那么严格,慢慢把国外这些企业标的的胃口养高了,现在遇到一些境外企业开口报价一般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今年的情况有一些降温,趋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三点是执行,成功并购一家境外企业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整合和管理才是更大的挑战,我听说有做矿业的朋友在海外并购一家矿业之后,当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实际运行的时候却发现运营不下去,当地人民不配合,远在海外的矿产又无法进行团队管理。这些问题都要在前期要好好研究和考虑,才能把这个风险降到最低。田劲:刚才孙总提到了今年由于国家控制外汇,海外并购的价格稍微低了一些,我们也深有感触。前一段时间,我们也给一家国企的境外并购做顾问工作,第一轮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报价,我们决定不再参与。曾总在全球并购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曾建华:我们海外业务不多,但是也有几个成功的案例。一般成功的案例大都是我们的关联客户,与我们有过深度合作,知根知底就能成功。田劲:并购企业最成功之处在于并购之后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整合,使其真正能够融入企业文化,形成协同效应。各位在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上有哪些建议?童雪松: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当时并购了一家公司,两边都要做整合,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解聘一些欧洲的员工。我们知道,欧洲工会的预算是公司给的,但工会其实跟公司管理层是对立的。记得那天,我在法国办公室收到一封邮件,是工会群发的邮件,被我看到了。邮件上写,工会要给被解聘的员工开一个欢送会,并且要求员工在这个欢送会上不能哭,因为不能让中国人看笑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中国人的抵触还是很大的。这个例子说明,并购后的整合是很困难的,最难的就是聚人心。所以现在我们只寻找健康的企业,寻找不需要做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解聘工作的企业。我们作为投资人只是帮助他们,比如扩大市场、打磨产品、降低成本等,由他们自己去管理团队,而不是伤筋动骨,这样会得到更好的结果。田劲:谢谢分享,这个案例非常知名。请王总简单分享一下。王海帆:我分享一下对并购后整合的理解。实际上整合才是并购的价值所在,甚至能否真正做到整合,是评判整个并购交易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如何整合,是每一个买方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个人对并购后的整合有两个纬度的理解。一是资本纬度,我们收购一家企业以后,能否对原有持股人进行优化、升级,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对资本整合就会非常好。常说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但是真正的整合好是先进文化吞并另一个不合时宜的文化。国内也有一些案例,包括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与 IBM 的整合等,这背后都有一个逻辑,即把原有的企业发展好,帮助别人把企业做好,并购整合自然就完成了。如果要考虑是否有整合的价值,必须考虑在哪方面会有提升,能否提供更多的空间,或者你带来更多的资金帮助并购的企业做它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或者带来更多的机会让它快速发展起来,或者你有更强大的技术,这些技术能使得企业快速成长起来。所以我认为并购整合的本身,是看你能否真正帮助这家企业实现它的第二次生命。孙翼飞:我非常同意前面两位嘉宾讲到的。我认为主要是让并购后的这家企业保留他们的团队,利用我们的资源帮助他们做得更好。曾建华:整合像结婚一样,刚开始看怎么生活,最重要的是管理,管理主要是取决于团队。如果并购公司不认同企业文化就会很麻烦,那么就要问自己,并购的目标是什么?怎么让其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另外动态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包括股权激励,1+1 一定大于 2,甚至大于 3,这才是最关键的。未来并购趋势田劲:接下来,各位讲一下在各自行业未来两到三年内,将要并购的趋势是怎样的?童雪松:我国汽车自动驾驶远远没有到达成熟阶段,未来我们比较看好这个领域。我在以色列看过几家技术型公司,很多技术已经接近商用了。在以色列,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项目可以说是千帆竞逐,万木争春。说实话,美国硅谷在这个领域做得并不是最好的,反而是以色列在硬技术方面做得更加有特色。日后我们可能会去找一些与汽车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如果你去了今年的 CES 展会,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事情:之前展览音响的位置,今年变成了汽车的展览。所以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投资并购也会比较活跃。王海帆:国家在不断促进深化医疗改革,从 2015 年底、2016 年初明显能看到医药行业在发生变化:受医药体质挤压,中小药企淘汰速度增快。根据统计,2014 年中国医药企业有七千多家,到了 2016 年仅剩四千多家;有机构预测,在经过药品一致性评价的洗牌后,制药企业会减少到 2500 家左右。我们预测 2018 年整个行业变化将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亿以下的药企能否存活,是一个问题,可能最终只有 1000 家左右的药企能存活下来。美国药企相对集中,主流制药企业只有 30-50 家,都重视药品研发能力;而中国药企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最主要的竞争力也是研发能力,因此我国会致力于这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存在。今年国家出台民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包括现在提出的我国公立医院改革,都需要民间资本进入到医疗服务领域去。因此我们认为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变革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样我们认为到 2020 年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可能与社会资本的差距逐渐缩小,目前是二八比例,2020 年会缩小到三七比例,甚至更小。我国制定了 " 健康中国 2025" 规划,那时社会医院和和公立医院将会平分秋色。孙翼飞:从大形势上来看,我们还是非常看好消费升级、全球化加速等一些领域。国外在这些领域早已有几十年的发展,所以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借鉴的地方,这是跨境并购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看两个方向,一是旅游医疗,另外是护理。因为我国医院一直以来还是以治病为主体,健康、康复,包括术后的一些专业医疗和机构还是非常少的。还有个人健康管理相关的一些诊断、器械领域都很看好。田劲:曾总一直关注供应链,供应链方面将来会有什么样的趋势?曾建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供应链将更加智慧、智能。在客户下单同时已经申请包裹单,可以多批分捡。另外加上 VR 的发展,物流会变得越来越智能。田劲:最后请各位嘉宾针对各自不同行业用一句或者两句话概括总结,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或者作为一个高管,未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孙翼飞:希望大家理性并购,让中国并购市场更加健康。王海帆:我也想告诉大家理性并购的问题。看上去很不错的标的,可能吃起来口感也不错,但最终吃到肚子里面,能否消化、吸收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童雪松:其实并购并不复杂,我们一路走来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做一个并购基金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并购基金,联合更多的上市公司一起寻找、投资更多更好的海外标的。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并购 重要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