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澳洲房价贵吗比深圳贵?

Sina Visitor System深圳的真实房价有北京和上海贵吗【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20,895贴子:
深圳的真实房价有北京和上海贵吗收藏
操作步骤,案例分享,培训资料......你想找的都在这里,海量信息免费查寻!
感觉深圳均价贵一是面积小,北京上海远郊的职能深圳就交给东莞惠州了,二是农民房数量还是比京沪多,没算在均价里
但感觉深圳房价是猛,核心区域也不比京沪便宜
求熟悉的解答一下
主城肯定上海北京
看地段,深圳小,主城区肯定上海北京贵,非常郊区的就不一定了
登陆「猎聘网」找高薪职位,专业的猎头推荐高薪工作,实时更新高薪名企职位
公交车上,一个小伙子一直在向电话另一头抱怨: “活儿是我干,受表扬的却是组长,最后成果又成了经理的,不公平!” 挂断电话后,他旁边的老人微微一笑: “小伙子,看看你的手表,仔细看。是不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可运转最多的秒针你看都不看一眼?” 生活就是这样,当年轻人还盯着手表思考人生时,睿智的老人早已顺走了他的乐视max2
深圳人表示关内才叫深圳,关内均价7万多
不好比,北京上海有几个区比深圳福田南山高,但是北京上海那几个核心区面积比较小,而福田南山面积比较大,稀释了
哥,感觉深圳实际房价更高。龙华属于郊区,新楼盘找不到6万以下的。我就不拿市区来说了。宝安浅海新区,10万了。
恭喜我深超越上海,成为新的国家经济中心
走在大街上看到中介举了牌子,“200平方米2980万”
深圳的面积也就上海中环,你把中环以内的房价和深圳比较一下就知道差距了。PS:老静安区是比黄浦区均价贵的,12万左右,这个数据里面的静安才8万是因为和闸北区合并了。那些说深圳15万以上房子很普遍的,哪个区的平均均价能超过上海中环以内?如果是极端高价的,像虹口区静安区都有20多万一平的。而且全国地王都在上海。
在深圳呆久了 去北京看房价真心感觉便宜
北京的四点五环相当于深圳关内大小,但价格北京总体低了很多
别说深圳了,现在深圳的周边城市都在疯狂建楼炒楼盘,简直疯狂到不要不要的。
深圳的房价水分太大,看深圳的租金水平就知道,租70年比买还便宜
比单价没意义,像上海苏河湾38万一套的参考价值不大,1000万以上一套的成交量上海是深圳的几倍。上海有钱人比深圳多得多。
上海北京用剪刀剪下和深圳一样大小的地。房价不会比深圳便宜,所以均价毫无意义。例如:上海成交量都在郊区,你现在看到的均价4万,其实就是郊区均价。市区基本无房可卖。
网上老是有人喜欢拿深圳和上海比,自己找不自在吗?先全面超过广州再说吧。
登录百度帐号[咨询] cojocojo: 
[照片] Crooked'S_Lee:
[看房] 安玄夜: 
[规划] 魔眼天际: 
[行情] gaoswil: 
[咨询] youyun2222: 
[交付] zengdan2017: 
[观点] 贝瑞可宝宝: 
查看: 746|回复: 0
看看这个,杭州能说什么呢——清华大学报告:北京房价10年上涨380% 深圳涨508%
日,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典型城市住房同质价格指数”(CQCHPI)。CQCHPI指数通过剔除区位和住房品质差异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房价指数的同质可比,目前包含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大连、武汉和西安八个典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不含远郊区县)。CQCHPI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显示,中国主要热点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在2015年第四季度仍然保持快速上涨势头,但涨幅较2015年第三季度已经有所回落。2015年第四季度,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较上一季度上涨3.0%,涨速比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尽管涨速趋缓,但本季度房价相比上年同季仍上涨了10.3%。黄金十年经济增长红利多为房地产业所获取,房地产发展模式有待重新审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来审视中国城市房价,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经历了巨大的涨幅。CQCHPI新建商品住房指数显示近十年典型城市的房价都上涨惊人,一线城市尤为突出。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十年间,典型城市房价总体上涨255.1%,年均上涨13.5%,涨速比同期9.5%的GDP年均增长率高出42%。这意味着房地产业财富聚集速度远超其它产业财富创造速度,不同群体的财富差距由此拉大,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高度凸显。典型城市中,十年房价涨幅前三位城市依次为:深圳房价总体上涨508.5%、年均上涨20.4%;上海房价总体上涨384.6%、年均上涨17.6%;北京房价总体上涨380%、年均上涨17.5%。十年房价涨幅后三位城市依次为:大连房价总体上涨128.8%、年均上涨8.9%;西安房价总体上涨132.9%,年均上涨9.1%;成都总体上涨137.1%、年均上涨9.3%。金融与宏观政策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力趋弱,房价走势则更多地为城市特性及区域性因素所主导。分城市的CQCHPI新建商品住房指数显示,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2015年第四季度各个城市的房价表现出现进一步分化。主要一线大城市房价呈现快速上涨势头,环比涨幅继续扩大或至少保持在高位。特别对北京和上海而言,2015年第四季度的房价上涨是全年涨幅的主要贡献者。也有武汉等部分二线城市住房市场在第四季度成为新兴热点,带动全年房价涨幅出现一定上扬。但多数二线城市并没有从本轮房地产上涨行情获利很多,不少城市在第四季度反而呈现房价继续回落的情况。具体而言,上海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环比涨幅高达8.0%,较上季度的2.6%扩大很多,显示上海房价仍处于加速上涨的通道,虽然2015年全年上海房价涨幅只有15.2%,但第四季度的大翘尾显示上海在2016年上半年很可能面临巨大的房价控制压力。深圳2015年第四季度环比涨幅为7.6%,虽然仅次于上海,但较第三季度的26.2%已经有明显回落,然而深圳2015年全年房价累计涨幅高达十分惊人的54.2%,如此巨大的房价涨幅一方面反映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红火,同时也可能蕴藏着不理性的市场气氛。相比深圳和上海,北京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市场在2015年度的增长率并不算很高,全年累计涨幅为5.7%(但如将远郊区县包含在内全年累计涨幅将达到9.2%),这与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占比扩大有关,同时北京中心城区的交易量相比于远郊区县继续下滑。作为准一线城市的天津,虽然房价在2015年第三季度出现9.1%的环比涨幅,但在2015年第四季度出现明显降温,该季度环比涨幅不足0.1%,表明天津的本轮房价上涨行情有可能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在二线城市中,武汉和西安表现相对较为火热,武汉中心城区2015年第四季度的房价环比涨幅为3.1%,甚至高于北京,带动了2015全年上涨了5.1%;西安的楼市情况与武汉类似,2015年第四季度的房价环比涨幅为2.8%,是2015全年4.7%涨幅的最大贡献者;然而,曾经的明星城市大连的楼市在2015年表现十分黯淡,虽然第三季度一度有1.0%涨幅,但第四季度房价意外地掉头向下,出现1.6%的环比下跌,导致2015年全年只有1.1%的涨幅;成都情况与大连类似,2015年除了第三季度基本一直在小幅阴跌,第四季度的跌幅是0.3%,全年的跌幅是0.2%。CQCHPI存量住房价格指数与CQCHPI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反映了一致的信息。CQCHPI存量住房价格指数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这四个核心城市的二手住房加权平均价格指数环比上涨7.1%,环比涨速比上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全年上涨17.8%。2015年第四季度各城市房价环比涨速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12.7%)、上海(7.3%)、天津(3.9%)和北京(3.0%)。2015年第四季度其余四个二线城市二手住房价格环比变化几乎为0,涨速比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各城市二手住房价格环比涨速从高到低次为武汉(2.0%)、成都(0.9%)、西安(-0.9%)大连(-0.7%)。财富分配与住房需求空间结构出现显著变迁,各大城市财富正向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板块聚集,而传统产业板块购房需求相对下降。CQCHPI存量住房区位子市场指数显示,各大城市内部,新兴板块特别是金融服务产业板块房价涨速居首,传统商圈房价上涨相对乏力。从存量住房价格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同比涨速看,各区位子市场中,深圳后海板块(比上年同季上涨57.9%,下同)、北京金融街板块(27.7%)、上海陆家嘴板块(15.0%)、天津滨江道板块(12.3%)、成都高新南区板块(8.4%)、武汉光谷板块(8.4%)、大连华南区板块(-0.9%)、西安曲江新区板块(-1.1%)等金融服务或新兴业产业板块,均在各自的城市板块中房价表现最佳或最为抗跌;而深圳东门-翠竹板块(44.2%)、北京国贸CBD板块(17.6%)、上涨徐家汇板块(11.2%)、武汉江汉路板块(5.9%)、成都建设路口板块(4.7%)、大连青泥洼板块(-2.0%)、西安钟楼板块(-3.2%)等传统商圈均在各自的城市板块中房价表现较弱或垫底。住房产品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低端住宅产品不再为市场所普遍热捧。CQCHPI存量住房户型面积子市场指数显示,小户型住房市场增速有所下降,中大户型时代正来临。从存量住房价格同比上年同季涨速看,在八个典型城市中,有上海、深圳、天津、大连、武汉、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房价表现最好或最为抗跌的套型均在120m2以上;有上海、天津、成都、武汉4个城市中房价表现最差的套型均在90m2以下。只有北京比较特殊,在高企房价的压力下,70m2以下住房同比涨幅最高,140m2以上住房同比涨幅最低。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与居民家庭财富增长、消费观念变化、住房水平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推出都有一定关联。2015年第四季度,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虽然城市间分化特征愈加突出,但典型城市房价总体稳中有进,尚未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既得益于政府的住房政策能够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也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新的楼市机遇。局部高库存、资本市场动荡、汇率波动、经济增速下调等,都对楼市形成向下的压力。但利率下调、住房信贷政策的不断宽松、限购政策的进一步弱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等,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国内国际经济疲软对楼市的冲击。一线城市金融和科技功能的强化,也对其房价形成有力支撑。2016年,尽管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但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中国城市房价出现整体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但仍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种局部房价风险:一是2015年房价暴涨的城市如深圳等,随着投机需求和不理性购房热退潮,房价有快速回调的风险;二是部分高铁明星城市如武汉等,由于高铁网络带来的经济、人口结构变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繁荣的楼市存在退热的风险;三是一些住房库存过高、去化周期较长的城市,如天津、成都等,楼市有持续阴跌、有价无市的风险。2016年及未来更长的时期,中国城市体系将发生重大调整,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分化,部分城市房价在震荡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级的城市与城市群将形成,其房价也将与国际住房市场共进退,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房价将逐步与世界超市明星城市处于同一水准;另一方面,由于交通通信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一线城市服务半径的扩大,部分二线城市服务功能将相对退化,其房价也难以有很好的表现;但在城市群内,新兴城市将不断崛起,成为楼市新的增长点。在各大城市内部,优质学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科技创新板块等,其房价表现及抗跌能力都将较其它板块高;而传统商业中心、制造业聚集区等,由于产业地位的相对下降和居住环境不佳,其房价将相对其它板块难涨而易跌。从产品结构看,随着舒适型住房观念的扩散,中大户型产品的吸引力要高于小户型。针对当前及未来房价变化的新动向,我们建议开发企业顺应市场形势降低住房价格、调整产品结构,建议政府以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中心来设计住房相关政策。具体而言,一是开发企业对滞销产品,应放弃幻想主动降价,避免被债务拖垮;二是开发企业应调整经营策略,注重开发性价比高、能快建快销的住房产品,避免囤地和高价抢地,同时应挖掘提高房地产服务的价值;三是政府应该鼓励发展低价可负担的商品住房产品,通过税费减免、土地出让优惠、合理规划、制度创新等手段,扩大低价可负担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给予中低收入阶层较低成本获得商品住房的机会,实现藏富于民;四是政府应该努力进一步降低城镇居民购房压力,如出台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税政策,减免普通商品住房的营业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交易税费,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商品给予适度补贴等。
Powered by施永青: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为什么那么贵?!_凤凰财经
施永青: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为什么那么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豪言(ID:wenhaowenhao1984)原标题:与施永青谈房地产12月初的香港,气候温和,街景怡丽。从地铁中环站出来,走100多米,就能到达皇后大道中18号的新世界大厦,中原集团总部就在这
来源:豪言(ID:wenhaowenhao1984)原标题:与施永青谈房地产12月初的香港,气候温和,街景怡丽。从地铁中环站出来,走100多米,就能到达皇后大道中18号的新世界大厦,中原集团总部就在这座大厦之中。进入大厦,穿过曲折的办公区,我被引入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的办公室。这是时隔十年后,我第二次在香港见到施永青。施永青的办公室与十年前一样,不到20平米,略显狭长。在他座椅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战国时的《沧浪之水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国画《南津关》,南津关雄壮非常,是长江三峡的起始点,也是中国大陆一二级平台的分界点。&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长江出南津关,便摆脱了高峡深谷的束缚,开始进入辽阔的中、下游平原。宁波籍、上海生、香港人的施永青身材高大。他操一口粤腔国语,温文尔雅,慈目透剑气,温语藏机锋。我们从香港的房价聊起。1、香港的房子为什么那么贵?!问题老套而又敏感,施先生并无回避,亦无玄谈,而是扎扎实实列出了几条理由,这些理由你似乎早有感觉但又不愿或不敢承认。施永青说,人们觉得香港房价高,是因为香港人平均收入的增加并没有与房价的上涨同步。在香港这种城市,房价不必反映大部分居民的购买力,它对应的是&用家&。从市场供需来看,香港房子的买家也不可能是所有居民。香港每年的新房供应量只有约20000套。这个数字在曾荫权年代更低,年均10000套左右,最低曾至8000套。但香港有250万个家庭,供需比率还不到1%,或者说,只要不到1%、甚至0.8%的家庭买得起,也就可以了。即便按照这个比率,也会有20万到30万个家庭买房,但只有2万套的供应量。怎么办?市场经济用价格来分配资源,房价就只有涨到其中90%以上的家庭买不起,或是不愿买的程度。或许应该这样说,现在的房价的确很多人买不起,但这个&很多人&之外的人数,也绝对可以把新增供应量给消化掉。更何况,现在香港的房子,很多甚至也不是卖给&用家&,而是卖给投资者的。所以,现在香港的房价反映的其实是投资者的偏好和实力。投资者考虑最多的,不是房子的实际用途,甚至不是运营用途,而是值不值得进行资金配置。如果投资者现时的偏好是房产,那就会有大量资金涌入。从历史经验上看,在黄金、债券、股票和房产之中,投向香港房产的资金回报率是最亮丽的。得手后的投资者们觉得自己是高手,会有成功的路径依赖,于是会再加码。另外一个误区,是人们总将房价与收入增长挂钩。房产是投资性商品,而不是消耗性商品。消耗性商品当然要看新增收入的情况,收入增加,大家会吃好用好一点,否则就节俭一点。房子有投资功能,房价反映的是人们积累财富之后,再进行配置和转换的结果。说到国家整体财富增长,每年发达国家能有3%,发展中国家能有5%,都是相当惊艳的了,更不用说中国内地的6.5%以上了。但投在房产上面的远不止是新增财富,存量财富&移动&的能量往往比新增财富大许多。如果呆板地按照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观测房价,那你对房价的上涨,怎么也不会想得通。2017年香港的经济增长达到3.7%,并不算低。而且要特别注意一种不均衡:收入的中位数增长并不快,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更快。如前所述,这部分高收入人群的绝对人数,就足以将香港每年的新房供应吞掉。笔者认为,至少内地的一线城市,正在复制香港房价故事。2、为什么不增加供应?首先是有房价下跌社会不稳的前车之鉴。在1997年香港回归及东南亚金融风暴过后,香港政府推出每年供应八万五套居屋,导致供应大增,香港房价从1997年底到2003年第三季度,一直在跌,最多跌去70%。供房的香港人变成负资产,就是欠银行的钱,比手里房子的价值还高。当时的供应量高到多少呢?2000年供应的新房套数达到10万套(包括福利性住房),现在才是4万多。彼时,不只出现负资产,因为政府的土地卖地少,土地收入就会减少,公务员还曾出现过减薪潮。据笔者所知,这次房价下跌引起香港社会的激烈反弹,后来香港特首董建华,未完成第二任期即辞职,与此亦有关系。所以,香港政府一直忌惮增加供应,拖低房价。除此之外,人们对香港的印象是地少人多,土地不够用。但令人吃惊的是,其实香港有大量土地,其中40%是郊野公园。香港用做城市发展的土地,占比不过25%,其中用做住宅的土地仅占7%,这其中还有一些是用在低密度的乡村丁屋和居屋上面,城区用地占比才是4%。也就是说,只要再拿2%出来,就可以改善居住面积50%。土地供应难以增加,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政府的外在制约很强,社会上各方的代表团体很多,还有环保人士,复耕人士等。反对声音较大,意见并不容易统一。比如,从70年代开始,香港已无农业,但还有农地;从90年代开始,香港已无工业,但还有很多工业用地。还有阴谋论说,某些人士不想政府顺利解决住房问题,以使年轻人保持对政府的压力和不满,以增加政治筹码。这种说法嘛,施永青不愿置评。3、关于内地豪客、租售比和福利房香港的八卦新闻热点之一就是内地富豪赴港买豪宅。但施永青不认为这些豪客对香港房价有实质性影响。&因为内地客人购买金额占香港新房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超过10%。&其中,新房多过二手房,豪宅多过普通住宅。如果从缴纳印花税的数量看,这个比例会更低,因为很多内地豪客都有香港身份,去掉这部分,内地客比例会降到3%&5%左右。虽然总量不多,但因为是不确定因素,所以对市场供需平衡的短期影响还是有的。在笔者问到香港租售比(租金售价比)是否正常合理时,施永青有些小激动:只要有人愿意去做(这个生意),就是合理的了。如果不合理,不会有人去做。本来没有人去做,硬下指令让人家做,才是不合理、不正常的。施永青指出,大部分香港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是愿意买房子而不是租房子。&这还是在租售同权的情况下。&曾任过香港房委会委员的施永青认为,从国际比较而言,香港的福利房是做得不错的。因为二战后,香港的人口是100万左右,到现在已增到700万。&看看南非约翰内斯堡、巴西里约热内卢、菲律宾马尼拉的贫民区,没有卫生设施、健康食水、黑帮横行。你敢进去吗?&施永青告诉笔者,香港有50%居民住在私有房屋,也就是内地所说的商品房内。有30%以上居民住在公屋(廉租房)内,另有10%以上住在居屋,类似内地共有产权房,政府和居者持有比例是4:6或3:7。居屋不是无限供应,购买居屋需要抽签,面积很小。香港属于全球人均收入很高的地区,怎么会解决不了居住的问题?施永青认为,原因是地价太高。解决办法是:政府应该让香港每个家庭都有一次买到在廉价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机会。政府提供这类土地,用香港人的支付能力来制约开发商的定价。只要能赚到合理利润,开发商就会兴建这类房产。这种办法需要做好严格的资格认定,比如,香港本地人;没有房产;只能自住,不能用于出租等投资用途;只能转卖与合资格人士。最好再有一条,就是单套不能超过50平米,因为普通香港家庭的私有住房也就有这么大。&这样规定了后,李嘉诚的儿子绝对不会来凑热闹。因为买了之后,除了交费交税,没有其它用处。&施永青开玩笑地说。4、对内地楼市的看法施永青信奉市场经济,但他认同内地降低房地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例和重要性的做法。&因为没有见过一个靠房地产业而强大起来的国家。资源聚集在房地产业有两大问题:一是资源错配,大量集中于房地产,不利于经济平衡合理发展。五矿、中粮、海运、码头&&,几乎所有行业都去做房地产。二是城镇化会有阶段性瓶颈。开发商不要再盖那么多房子了,因为没办法把它们使用好,很多房子都空置。至于去库存,施永青不以为然。他认为,近两年来,内地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只是替开发商去了一部分库存,没有替社会去替库存。用了社会、社保、银行和市民的钱,解决了部分开发商的资金周转,但并没有解决资源错配的问题。关键要使三四线城市具备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吸引人口流入或不流出,给予楼市以持久的支撑。现在让开发商自持,就是让他们尝尝这个空置的味道。让他们从关注交换价值转而关注使用价值。开发商们会发现,出租的回报还不到资金成本的一半,这算好的投资吗?开发商终会明白:再建更多的房子没有用了。当然,政府也不想房价出现明显下降,因为经济会出问题。政府既不想让房价升得太高,也不想跌得过重,但这是很高难度的动作。5、对于内地征收房产税的看法内地房地产学的是香港模式,所以,先从香港的地产税谈起。香港的房产税并不是以房屋的市场评估值来征的,而是按房屋的租金水平做为税基。而且税负不重,用途清晰。香港房产税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地租或补地价,这是持有税,因为是按卖地时的地价征收,所以早期房产税额很小。比如太古城的地是100年前拿的,其地租每个季度才数百港元,每个业主分摊为0.03港元!太古城的租期是999年,还没有到加租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地租,是按差饷估值的3%。二是差饷。差是&差人&,就是中国旧称的警察。这项税收原来用途很单纯,是维持治安的开支,现在则是各项市政服务开支。它的征收是按房产租金估值(因为房子你自己还在住)的5.5%征收,每年或许有微调。差饷实质是持有税。三是物业税。这是房子确在出租状态时征收的税。私家业主交租金收入的15%,企业交租金收入16.5%。每年还可以有20%的折扣。谈到内地的房地产税,施永青有些担心,他认为,内地其实是想以房产的市场估值为税基来收持有税,&这样的话,有一部分人会付不起这个税&。&普通小老百姓你先不要去搞他,有些人是单位给他的房子。收多了,造反了。&施永青的主张是一步一步来。开始只对空置房屋征税。因为空置房是浪费资源,要逼他卖出来或逼他使用。便宜也要租出去,使得租金合理化。先将存量房资源盘活。其实是针对第二套房征税。最后才对大家普遍收一个比较低的税率。至于内地有些专家期望房产税平抑房价,施永青认为,税要收得很高才管用,低了没有用。而房价会有波动,政府也不能把房产税率每年变来变去6、对内地调控的看法施永青认为,对&只住不炒&不能片面理解,不能说完全不要投资。房子在物理本质和市场特色上,备有投资价值,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首先,相对来说,土地和房子具有不灭性。其它商品会消失,至少是功能丧失;其次,在投资品中,房子既可使用又可投资。股票没有实际用途,贵重物品拿到当铺去,就不能再用了。而房子却可以一边用,一边抵押,同时还升值。第三,所有产品都要折旧,房屋也折旧,但土地不会折旧,其价值会随着土地上的投入增加或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上升。本来一个社会应该是适当鼓励投资房地产,对老百姓来说,这比投资股票更稳健,特别是买本地的房地产。这种情况下,你让大家不要去投资房地产?这是挡不住的。你让他们跟着喊口号可以,但让他们有钱不赚,你试试看吧。对于调控以及内地房价,施永青认为,政府多次用房地产来救经济,很有效,但是也留下很多后遗症,尾大不掉。今后,政府不想再用,想降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希望存量房能够在使用价值上体现更多,而不是在交换价值上体现过多。所以,才有了&房住不炒&的说法。这种愿望是真诚的,问题在于做不做得到。这次调控,政府态度的核心是不许涨价。政府很强力,这个调控目标短期还是能达到的,比如一两年时间。如果是三年,就不太好说了。内地应该从香港房地产市场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主要是是土地供应。香港卖地没有竭泽而渔,没有一下子把土地卖光。地方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快把这么多土地卖掉?将来靠什么?后面的人怎么办?对房企拿地需自持怎么看?REITs能够解决长期资金的问题吗?施永青认为,租金回报率低,主要因为房价高。而房价只反映了交换价值,没有反映使用价值。肯拿这种地的开发商,应该是寄希望于将来政策会松动吧。REITs没有用。它怎么解决回报率的问题呢?难道你要去骗人吗?7、怎样看中介的扩张、创新和转型?施永青认为,在目前的快速变化中,有的大型公司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们扩张、创新和转型的愿景远大,特别是对互联网的引入,使得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有新的期望,吸引的资金和人才都比行业原来的要多很多。很多做金融、保险、装修、租赁行业都争相进入,从业人员和门店都大量增加。现在在内地,中介公司每位员工一年才开3宗生意,我担心,在大量资源进入的情况下,未来一个人只能做2宗,可以说产能已经过剩。很奇怪,很多公司基本上不赚钱,也可以做下去。一个社会,最好大部分企业都要有机增长,就是靠自己赚来的钱去再投入,而不是主要靠资本市场去发展,社会也要让企业有有机增长的环境。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营模式经过消费者验证,并愿意付钱。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当然这样做,发展会比较慢。如果是不赚钱,只靠讲故事讲得好听,虽然往往在资本市场能够通行,但最终会造成很多浪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投资的钱,有时还不是有钱人的钱,而是通过卖信托,聚集普通老百姓的钱。承诺8%的回报!哪里来的这个回报?自己做生意都没有哇。将来就有可能血本无归。这样投下去是要通缩的,活钱会变成死钱。没办法就要发债,债发多了,钱就一定会贬值。8、对租赁业务的大干快上怎么看?施永青一笑:你问他赚不赚钱就明白了。表面上看,大高租赁供应,对政府有利,对租户有利,未必会对企业有利。这么多房子拿出去出租,供应量会增加,你说房租是涨还是跌?大家现在都在抢市占率,所以租金订得低,但这样再加上装修等成本增加,再加上点空置,企业就没法盈利。有些企业一上手就50万套!说都能租出去,我觉得是账没有算清楚,没有算空置,只有毛利,没有净利。有的企业强项是执行力,做大事做难事。但真正盈利是另一回事。弄不好,将来租赁板块会是包袱。9、&我是个无为而治的人&正因如此,施永青自称是一个无为而治的人,中原也是一个&自组织&的企业。在施永青看来,满怀理想壮志,走不寻常路要把事情做大,这是&他组织&行为。&他组织&的比重不大,天体、太阳系、银河系等,都不是由一个人或一张草图设计出来的,其实,全世界甚至宇宙都是&自组织&的,而是自主成长的,生命就是这样演变出来的。现在的知识好像很多,其实我们现在所懂的东西,只是一些显性的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是世界上知识的一个极小的部分,真正的知识是自组织演变出来的。我们不要看不起自组织的能力。整个世界都是自组织进步和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的奥妙比科学家所懂得的,要多得多。牛吃草可以产奶,就是说牛的身体懂得怎样把草变成奶,这是现在如何顶级的科学家都做不到的。给他一堆草,让他变出奶来试试?你回头看历史,建国初期的时候,中国也是很有为的,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大炼钢铁,邓小平上台之后,中央做少一点,地方做多一点,政府做的少了,企业做多一点,释放出的生产力更大。10、施永青的&左&你可能想不到,今天兼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为而治思想和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经济原则的施永青,如同当下活跃在香港政商学界的精英一样,四十年前曾是香港知名的左派青年。对此,施永青笑言:如果你在三十岁之前不左,那就是没有理想。如果在三十岁之后还左,那就是不懂得面对现实。&但是我现在又开始变左了,&施永青半开玩笑地说。我的理念是劳动产生财富,资本不加入人的劳动不会产生财富,不信你把把钱锁进保险箱,看看它们是否能自动产生财富。施永青认为,很多地方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分配不公,造成贫富悬珠,结果内需不旺,因为&工资收入只占GDP的20%到30%。怎样可能用30%的收入来支撑100%的增长呢?&所以,施永青在自己60000多人的中原集团内,实施了&三三三制&的分配制度。即:利润中的三分之一给工作人员,三分之一给股东,三分之一再投资。员工部分的发放标准不用什么复杂的KPI,而是按原有的工资水平。总的工资是分母,你的工资是分子。因为工资是大家已经接受的东西了,它基本反映了大家的绩效和价值。直观的说,在中原内部,基层员工是多发2或3个月的工资,中层骨干多发17或18个月的工资,高层则达到20多个月。&你看,中原的营运是市场经济,分配却是社会主义,我是不是很&左&?&访谈最后,一生阅尽南北,行事无问西东的施永青微笑着反问。
[责任编辑:谭红朝 PF009]
责任编辑:谭红朝 PF00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2557
播放数:62047
播放数:159505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峰苑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