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斯打赢沙阿拉木斯结果会是怎样?

好用心的记录~
回复冰火美人的图片:这是尼古拉一世的雕像。
回复冰火美人的引文:
回复冰火美人的引文:
看过就要说谢谢(超级棒)
楼主好详细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也去了一趟似的。请问楼主报团的网址在哪里啊罗斯对上沙阿拉结果会是怎样?_百度知道
罗斯对上沙阿拉结果会是怎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北京时间6月14日晚23点整,2018年世界杯揭幕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展开角逐,俄罗斯坐镇主场迎战沙特阿拉伯。上半场加津斯基攻入本届世界杯首球,扎戈耶夫伤退,切里舍夫替补破门。下半场久巴头槌建功,切里舍夫世界波,戈洛文献两传一射,最终俄罗斯主场5-0大胜沙特阿拉伯。
&iframe map=&//zhidao.baidu.com/html/ueditor/dialogs/map/page.html?iknowflg=1&newmap=1&l=13&t=B_NORMAL_MAP&c=&i=2,1,1&s=bt%26c%3D315%26sn%3D0%24%24a5ad57acc03644ce%24%.85%2C%24%24%25E4%25B8%258A%25E6%25B2%%259D%%26en%3D1%24%24eed5cc2f1cfe2%24%.93%2C%24%24%25E9%25AB%%25A7%%25BE%25B7%25E7%%25E5%25AD%%25B8%%259C%25BA-%25E4%25B8%259C%25E9%%24%24&t=1& class=&ikqb-map&&&/iframe&公交线路:80路,全程约8.6公里1、从上沙村步行约10米,到达上沙村站2、乘坐80路,经过15站, 到达航苑大厦站3、步行约210米,到达高科德电子市场-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俄警告美国:袭击叙利亚致俄人员伤亡俄将立即回击_国内国际_新闻频道_福州新闻网
|||||||||||
俄警告美国:袭击叙利亚致俄人员伤亡俄将立即回击
09:45:01  来源:
  原标题:俄警告美国:敢袭击叙利亚致俄人员伤亡俄将立即回击!  【环球时报驻埃及、法国特派特约记者黄培昭潘亮柳玉鹏甄翔】“俄罗斯可要准备好了,因为它们(导弹)就要来了。”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样对俄罗斯发出威胁,有关美国要对叙利亚“动手”的猜测也被推向高潮。叙政府军与反对派争夺的一处地区疑似遭化学武器袭击后,特朗普放话24到48小时内做出“重大决策”,11日正是最后期限。  面对美国的打击威胁,叙利亚及其盟友抓紧采取防范措施。法新社11日称,大马士革周二晚间动员起来,叙政府军已在机场、基地等所有军事驻地实施72小时戒备。叙利亚还邀请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派员视察被指发生化武袭击事件的东古塔地区杜马市。  俄军方11日宣布,东古塔地区现在已被政府军完全控制,处于稳定状态,俄方将于12日派遣军事警察进驻杜马市维和。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消息称,非法武装组织在叙东古塔地区的人道主义行动期间多次企图挑衅,欲造成似乎使用有毒物质的假象。  “如果美国敢于袭击叙利亚并造成俄罗斯人员伤亡,俄方将立即予以回应。”俄罗斯驻黎巴嫩大使亚历山大的警告被媒体纷纷转引。亚历山大10日重申俄军方高层的警告说,对叙利亚发射的导弹可能被击落,而且发射导弹的源头也可能遭到攻击。此前,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曾表示,俄罗斯知道美国计划在叙假造化武攻击,并打算以此为借口打击巴沙尔。如美方行动危及俄罗斯人生命,俄罗斯将采取反击,包括击落美方导弹、摧毁导弹发射源头等。  俄罗斯卫星网11日称,俄总统普京当天表示,当前的世界局势不能不令人担忧。报道援引外交部消息人士的话说,俄美间在叙利亚存在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俄《生意人报》称,俄军事外交消息人士表示,俄军方将密切跟踪局势,做出评估。俄罗斯在这一地区不仅有军舰,而且还有常规及核潜艇,不仅配备鱼雷,还有“口径”巡航导弹。俄罗斯退役上校维克多·穆拉霍夫斯基称,在地中海地区美国派出一个航母战斗群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局势一触即发,对峙充满擦枪走火的可能,形势的发展令人担忧。”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评论道。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11日呼吁美俄停止“街头打架”,停止对抗,治愈该地区的伤口。
【责任编辑:燕宇】
我们从小就生长在这种氛围之下,自然而然地会喜欢上根雕行业。
最早的茶摊,都是茶余饭后,大家泡一杯茶5分钱,然后躺在里面聊天……
2010年我父亲积劳成疾过世以后,我才全心全部投入福州这个事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Tel:0Mail: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俄罗斯
我的图书馆
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俄罗斯
 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俄罗斯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大国崛起·俄罗斯 第一部分
  引子:青铜骑士
  漫步在彼得堡的街头,可以看到许多青铜的雕像:普希金、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彼得大帝、库图佐夫、叶卡捷琳娜大帝交织出现,或忧郁而沉重,或矜持而霸气。
  时光在他们的脸上雕刻出艺术的价值,青铜斑驳着历史的轻叹,又仿佛沧桑年轮的积淀,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俄罗斯的灵魂与风骨。
  那是怎样的灵魂与风骨?
  1861年,在执行象征性死刑的刑场边上,一位少女把一束鲜花献给了一位所谓的“叛国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流放途中,一位马车夫用这样的话跟他告别:“谁拥护人民,他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
  俄罗斯,它的人民就是这样坚忍卓绝而又忧郁热烈,它造就了无数英才名将,这是一个无法让人忽视的国度;它地缘广大,兼据欧亚,雄视东西;它文化深厚,拥有普希金、门捷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柴科夫斯基、列宾、高尔基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大师,足以傲视世界。
  但它的背后总是隐忧重重,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又在极强中迅速衰弱,在衰弱之后,整个民族会再次探寻一条崛起的道路。这一历程到今天都没有结束。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就是这样的奇特,起起伏伏,强盛与羸弱集于一身。
  19世纪俄国著名的思想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这是俄罗斯对自己的期许,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国家发展史上,它的确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在今天的荷兰赞丹镇,有一个供游人参观的古老造船厂。
  1697年的8月,赞丹镇船厂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留学生们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还获得了造船技术合格证书。
  冬天到来的时候,由这些学生制造的一艘木制三桅巡洋舰在这里的海域下水了。
  学生中最出色的是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师傅和工友们都推荐他为“优秀工匠”,因为他不仅学会了“船舶建筑学和绘图技术”,而且已达到专家“本人所能掌握的程度”。造船厂的厂长还亲自给他披上绶带,颁发了证书。
  彼得和留学生们属于一个250人的俄国大使团,除了荷兰,这个大使团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
  身高两米多的彼得是大使团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有着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除了当木匠之外,彼得还在各国学习了数学、天文学、绘画、解剖学、印刷,他向妇女学纺织技术,甚至参加外科手术,还学会了替人拔牙。
  学习之余,彼得总是去博物馆和各种工场,访问学者和科学家,聘请他们去俄国工作。工匠们风传他是俄国沙皇。
  没错,这位对一切都深感兴趣的俄国人,正是15年前登基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专门为出国特制了一个印章,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
  一国之君以这样的方式寻师问道,这一空前绝后的行动,缔造了俄国关注世界发展的开放姿态,也使俄国获得了用世界的发展来衡量自身发展的开阔视野。
  彼得一世是俄国历代君主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这也使得俄国此后的道路与众不同:因为,俄国社会的变革是由君主来推动的,社会的前进源自君主的力量。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君主产生了改革的动力,并甘愿亲自来做一个西方的学生呢?
  1、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其实在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深切地向西方凝眸的是10世纪的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他废除多神教,从拜占庭引入东正教,命令基辅市民跳到第聂伯河集体接受洗礼。
  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向西方靠拢,与欧洲文明建立了直接联系。但是13世纪来自东方的剑斩断了俄罗斯“西方化”的进程,蒙古铁骑开始了东方的统治。
  蒙古高原上涌来的剑与火占领了俄罗斯达两个世纪,这为俄罗斯思想和文化注入了东方的血液。俄罗斯在苦涩的浸泡中,以深沉的忍耐悟出了东方以柔克刚的真谛,学会了在广袤疆域上后发制人的苦战功夫。
  更重要的是蒙古两百多年的统治让俄罗斯形成了个人服从于团体的意识以及全民皆兵或者说是普遍服役的观念,而君主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不容违抗。虽然后来许多人因为蒙古的残酷统治而对东方抱有一种混合着鄙视与畏惧的排斥心态,但这些蒙古的观念却早已溶入俄罗斯心灵。
  俄罗斯用200多年的时光打败蒙古人,西方再一次进入俄罗斯的视线。
  1472年,一场盛大的仪式在莫斯科举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一位佩戴着双头鹰徽记的公主,她叫索菲娅,来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的拜占庭帝国。
  罗马的教皇把索菲娅嫁给俄罗斯,是为了借以对付奥斯曼土耳其,但这不是俄罗斯的目的。当公主带着双头鹰踏上俄罗斯的那一刻起,俄罗斯便与基督教世界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
  伊凡三世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同时继承了拜占廷帝国的国徽,并且宣布莫斯科为“第三个、也是永久的罗马”。伊凡三世还给自己冠以“TSAR(恺撒的俄语发音)”的头衔,汉译音就是“沙皇”。正是由此开始,双头鹰徽记被俄罗斯继承下来,并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俄罗斯认为自己是基督教最正统的传人,在此后的岁月里,俄罗斯人在宗教精神上是非常自豪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统,而整个西欧的基督精神早已走入歧路,因此俄罗斯拥有拯救世界的责任,而世界则应该服从他们的领导。
  正如俄罗斯一位修道院长老在给伊凡三世之子瓦西里三世上书时所说:“至高至贵的君主,基督教正教的沙皇……您将取代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因为一切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将统一于您的王国,您将成为普天之下基督教的沙皇。”
  可以说,远在那个时代,俄罗斯的大国意识便和宗教情怀紧紧纠缠在一起,成为一种全民的诉求,陀思妥耶夫斯在定义如何做一个俄国人时,说:“努力使欧洲的诸种矛盾得到化解,在自己俄国的心灵里指出欧洲苦闷解脱的出路,把各个弟兄间的兄弟情谊带进心灵之中,最后按照基督福音教导使各民族间达到普遍的和谐。”
  即使到了今天,大国的情结依然在推动俄罗斯前行。
  1547年,伊凡四世干脆废除大公称号,宣布自己为全俄罗斯的沙皇,在俄国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沙皇”,这个词意味着像古罗马统治者恺撒一样的权力,他运用雷霆般的残酷手段在俄罗斯确立起沙皇专制统治,而这种沙皇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其实,在对国家的绝对权力的控制上,俄国的沙皇们远远超过了罗马的恺撒。
  俄罗斯的沙皇们对权力的理解是蒙古式的,但他们把西方的宗教与权力紧紧渗透在一起,他不仅是世俗的统治者,还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
  与此相适应,深受这种宗教力量影响的俄罗斯农民总是对沙皇抱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们常常亲密地称沙皇是“小父亲”。至于自己所受的苦难自然与“小父亲”无关,那是“小父亲”身边的奸臣所为。
  那么就“清君侧”吧,但这通常也不会是俄罗斯农民的选择,他们往往会逆来顺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东正教教义中的“原罪”,他们认为人人生而有罪,在世就是为了经受苦难来实现救赎,主人的鞭挞、沙皇的暴政都不过是上帝要自己受苦受难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这种对集权和沙皇的亲近,不仅在农民是如此,在高级知识分子中也是如此,如19世纪一位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所说:“我从来认为人类只应追随自己的天然领袖即上帝册封的君主,只应追随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上天本身那里领受使命并有能力实现这一使命的那个人,沿着那条能够使自己真正进步的道路前进。”
  正如马克思评价说:“俄国沙皇把北方征服者的军事统治同拜占庭皇帝后裔的神权专制制度合为一体,从而同时成为他的臣民在地上的主人和在天上的庇护者。”
  当然东西方的因素并不仅仅给沙皇们带来权力,也给俄罗斯的道路还来许多困惑,走东方的道路还是西方的道路,这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经常引起激烈的争吵,甚至成为俄罗斯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正如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历史潮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俄罗斯就像这雄视东西的双头鹰,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渊源。
  也许正是东西方两股力量塑造了俄罗斯之鹰。
  2、没有护栏的婴儿车
  乌拉尔山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界碑以东是亚洲,以西是欧洲。亚欧大陆北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俄罗斯的舞台。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它的历史从16世纪初开始的。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加冕,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沙皇俄国迅速向东扩张,越过乌拉尔山,侵入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国家版图急剧扩大。
  鹰是视野广阔的猛禽,更何况是双头鹰。伊凡四世之后的新兴俄罗斯像鹰一样野心勃勃地注视着欧亚大陆。
  扩张就意味着战争,战争成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公元800 —1237年间俄罗斯每四年击退一次外来进攻。
  在公元1240—1462年间,222 年里俄罗斯共击退了200 多次入侵,达到了每年一次的频率。
  俄罗斯刚赶走强敌就开始大规模扩张,这种过渡十分自然,似乎一瞬间就完成了角色转变。
  蒙古铁骑使俄罗斯感到自己就像“没有护栏的婴儿车”,没有天然的山岳险隘阻挡来自东西方的危胁。
  消除这种天然的不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不信任感成为俄罗斯历任统治者的战略诉求,在他们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扩大疆域,把“婴儿车”造就成领土广阔、令人生畏的大帝国。
  索菲娅协助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统一起来,紧接着俄罗斯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到16世纪中期,领土面积已经扩大到280 万平方公里。
  公元1370—1895年,525 年里俄罗斯有329 年在打仗,也就是说每3 年中有2 年在作战。通过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高加索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仅彼得一世在位的36年,就进行了53次战争,平均半年多就要打一仗。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也是战火连天。她曾经得意地说:我两手空空来到俄罗斯,我现在终于通过我的努力为俄罗斯送上了我的嫁妆,这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
  在俄罗斯历史上,不但经常发生战争,而且几乎和每一个邻国都发生过战争,如果说最早是抵抗外来入侵,那么在后来俄罗斯自己也成为入侵者,这是一个好战的民族。
  在帝国扩张中,贵族们获得物质利益,人民获得心理满足。俄国不是一个国家,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获得的领土有无经济价值并不重要,空间本身就已说明俄罗斯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广阔的大地使俄罗斯民族的内心感到安全。
  这也许就是俄罗斯在五百年的时光中不停地向外扩展疆界的心理基础。它直到20世纪初才停止前进的脚步。
  那时它已拥有世界土地的六分之一,东西长达15000公里。当夜晚降临西边的彼得堡时,在东边的海参崴,天已破晓。
  3、我决不认为俄罗斯是最好的地方
  不过在彼得一世接任之前,俄国虽然已经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但这个大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
  俄国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周边的北冰洋和太平洋,因为常年严寒和荒无人烟,不适合航海;而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上有瑞典阻挡,通往黑海的道路上有土耳其阻挡。这两个国家隔断了俄国与欧洲的直接联系。还常常侵入俄罗斯,烧杀抢掠。
  在欧洲眼中俄罗斯是一片蛮荒、落后、野蛮,在欧洲舞台没有一个相衬的位置,俄国的声音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观点的大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俄罗斯的重要性还不如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小的日耳曼公国,俄罗斯被置于欧洲视野之外。
  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俄国对于欧洲各国也总是心存疑虑。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皇村,这个距离莫斯科七公里的地方,曾经被叫做“德国郊区”。
  17世纪中期,这里是外国人在俄国集中居住的地方。沙皇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想尽量减少外国人与本国人的接触。与此同时,几个世纪以来,普通俄国人被禁止直接出国旅行。
  彼得的父亲,老沙皇阿列克塞曾经发布诏令说:“俄国人不得离开自己的国土,因为到了国外,他们将学到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染上其他国家人民的思想,这是很可怕的。”
  但是要保持俄罗斯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又不得不依赖一些外国技术人员,甚至一些军队指挥官也由外国雇佣军担任,他们有时甚至在战争关键时刻叛变投降。虽然明知如此,俄国依然离不开他们,因为俄国缺少像样的人才。事实上,俄国没有真正的常备军,没有海军。
  因为宫廷斗争的原因,少年彼得就生活在“德国郊区”的附近,他从那里的外国人口中知道了远方的世界。彼得对欧洲和海洋充满兴趣,他说:“我决不认为俄罗斯是最好的地方,我打算从宫廷侍卫中挑选50个年轻人,到欧洲去看看,到各个国家留学,一切从头学起。”
  彼得之所以认为俄罗斯不是最好的地方,是因为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同样封闭的心灵,已经使俄国全面落后于欧洲各国。
  此时,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17世纪的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海洋贸易,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使国家充满活力;
  英国在17世纪里完成了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牛顿对宇宙的认识带动了一个科学的时代,整个国家处于快速上升的时期;
  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陆首强;法国的文化艺术高度繁荣,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竞相模仿的榜样。
  而此时的俄国东正教会认为西方的科学文化可能腐化俄国社会,大多数俄国人本能上对先进的知识抱有一种排斥和畏惧心理。
  与此时的西欧相比,俄国经济落后,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而且在农奴制控制下,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都很低。
  在这个国家里,95%的人是农奴,极度穷困,每一口饭都得靠辛苦耕耘和上天的恩赐。半数的孩子过不了第一年就会夭折,能活到40岁的人被认为是非常幸运。
  文化也一样落后。连贵族中都有很多人没有受过教育,平民中上过学的就更少了。即使在首都莫斯科,100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城镇非常原始,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制的,道路没有怎么修整过,干燥的季节四处尘土飞扬,雨季泥泞难行,冬天常常大雪封门,人们只好在房里用酒精打发时光。
  这一切的落后,大多数人以为世界本该如此,俄罗斯以外的世界对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能是魔鬼撒旦诱人堕落的邪恶幻梦。
  后世的人们如此评价当时的俄国:“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彼得大帝前俄罗斯社会和家庭生活方式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下列景象:有力量却很软弱,有巨大的财富却很贫穷,有头脑却无思想,有灵气却很蠢笨,无论在习俗和生活条件方面还是在诉讼和判刑方面,都在贬低和侮辱人的尊严,而且是在基督教存在的情况下贬低人的尊严。”
  17世纪末,一位雄心勃勃的沙皇出现了。他将用君主的强权带领俄国向西而行,走上强国之路。不过,在此之前,他先得经受住权力之争的考验。
  俄国沙皇的宝座同其它国家的王位一样,要登上它必须付出血的代价。俄国的皇座也许更为血腥。
  4、这种游戏却成了步入真正事业的起点
  1672年 5月30日清晨,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的钟声突然响起,随后整个莫斯科数百口大钟发出了悠远的响声。按照传统,人们意识到有一位皇子降生了。
  此时,老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满心欢喜,因为他虽然儿女众多,但女儿个个壮健,儿子们却都身体孱弱,五子只活下来三个,活下来的长子得了败血病,次子眼睛近乎失明,智力低下。而第二个皇后为他新生的这个儿子身体健康,欣喜的老沙皇为他取名彼得。
  彼得的运气不好,刚长到四岁,老沙皇就突然病逝,病弱的长子被大贵族们捧上皇位,但不久也死去。如此一来,围绕着次子伊万和三子彼得形成了相对立的两派,一派以索菲娅公主为首拥立伊万,执掌大权,另一派以皇后为首,却没有多少实权。
  经过一系列的血腥争斗,索菲娅公主得到了射击军的支持,兵围皇宫,众多皇后的亲属人头落地,一颗颗头颅被挑到射击军的矛尖上。此情此景让彼得深受刺激,一生都在残暴与恐惧之间彷徨,人们怀疑彼得偶尔发作的歇斯底里就源于此时。
  最后,两位皇子都登上了皇座,而真正的大权却集中在索菲娅公主的手里。彼得与伊万仅仅是装装门面。但此时,彼得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瑞典大使馆秘书描写过一次接见的情景:
  “在铺着土耳其地毯的接见厅里,在圣像下面的两把银交椅上坐着一对沙皇,他们身穿朝服,上面缀满闪闪发光的贵重宝石。为兄的帽子低得压着眉头,目光低垂,旁若无人,几乎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弟弟双目扫视众人,他面容开朗,容貌俊秀,每当臣下禀告时,他身上便散发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为了避祸,彼得的母亲将他带到莫斯科郊外的皇家庄园,希望韬光养晦,静待彼得长成。但不知为什么,彼得的教育被安排的十分简单,老师只教他读书、写信和背诵祈祷书,以至于彼得到死的时候,还是错字连连。但好在彼得本人酷好学习,而且对历史、地理、炮学、造船充满兴趣,亲自做手工,这些手工包括枪支和马刀。
  彼得最钟爱的游戏是打仗,他常常组织皇村里的小孩子们玩打仗游戏,而这种游戏越来越真实,甚至向索菲娅公主申请真的枪支弹药。索菲娅暗暗欢喜,鼓励没什么文化的弟弟沉迷在游戏中,于是不仅同意了彼得的请求,送去了大批枪支弹药,甚至还有大炮和正式的编制。索菲娅没有想到,正是这些看似玩闹的游戏断送了自己的权柄。
  彼得搜罗了一些外国专业军人训练他的童子军,完全按照西方军队的方式训练。在这些与彼得同时成长的孩子中,产生了不少彼得的重臣,比如大元帅缅什科夫。而这支童子军也成为俄国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军队,远比射击军精锐。
  后来,彼得对这段游戏岁月评论道:“尽管那时我们在科茹霍沃玩战争游戏花了很多气力,脑子里除了游戏什么也没有,但是这种游戏却成了步入真正事业的起点。”
  随着彼得的成长,索菲娅越来越感到威胁。姐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频频冲突。最后一次冲突发生在1689年7月,彼得拒绝接见远征归来的射击军,因为其功勋很值得怀疑。而索菲娅借此在射击军中大造舆论。
  8月7日夜间,克里姆林宫里响起一阵警报声,流言四起,射击军拿起了武器。射击军中拥护彼得的一派星夜驰报彼得,结果警报原来是假的,但假警报却推动着俄罗斯历史的车轮向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
  被连夜叫起的彼得脑海中闪过了七年前的情景,被捅得千疮百孔的尸体,狂吼乱叫的射击军。在日后的岁月里,彼得骁勇善战,无畏死生,但在那一刻,他只是一个被吓坏的16岁少年,在三个侍卫的帮助下狂奔一夜,到圣三一教堂寻求庇护。
  随后,童子军和射击军中的拥护者纷纷集中到圣三一教堂。这一消息让索菲娅一派大为震惊,她派大主教去劝说。不料,大主教干脆投奔到彼得的旗下。至此,形势为之一变。许多大贵族向彼得效忠,射击军中不断有人投奔彼得。
  看着大势已去,索菲娅不得不到修道院出家。不久,伊万也病逝,彼得独掌大权。
  但在彼得到国外学习的时候,索菲娅于1698年挑动射击军再次起兵叛乱。彼得连夜赶回俄国,不过当他回到莫斯科时,叛乱被忠于他的将军谢英镇压。
  彼得新帐老帐一起算,1000多人被杀,一些已经死去的大贵族尸体被挖出来鞭尸,在索菲娅公主的窗外,挂着射击军的尸体。此时的彼得宛如嗜血的恶魔,甚至亲自充当刽子手砍下射击军的头颅,还逼着大臣们跟着他下手。
  在这一片血腥之中,彼得建立了绝对的权威。
  此后彼得兴致勃勃地试图在更大领域内尝试他的战争游戏。
  1695年1月,彼得率大军进攻土耳其,试图占领亚速,打开俄国南下的通道。因为没海军,俄军无法从海上包围亚速城,土耳其舰队却可以从海上提供援助,此次远征失利。
  黯然返回莫斯科之后,彼得并不灰心,下令在5个月内建立一支舰队。1696年春,30艘俄国战舰出现在亚速海,俄军水陆并进,围攻亚速夫城,土耳其战败求和,亚速夫落到了俄国人手中。这一胜利,也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
  但这一胜利距离真正击败土耳其帝国还差得很远,而且他的军队并不能使他满意,抱着联络盟友和建设军队,以及实现少年时代梦想的目的,这位年轻的君主开始了对他本人以及整个俄罗斯意义非凡的远行。
  彼得刻意隐瞒帝王的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来到欧洲,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感兴趣的东西。在欧洲的18个月当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
  留学归来的彼得,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真正的欧洲国家,而不仅仅是在地理上占有欧洲领土的国家。
  今天,刮胡子是大多数俄罗斯成年男子早晨必然要做的事情。
  然而在300多年,俄国人却以保留一部宽阔而密实的大胡子为荣,长胡子是那个时代俄国人自豪的标志,东正教甚至把胡子看作是“上帝赐与的饰物”,把刮胡子视为异端。如果有人像今天一样保持下巴的光洁,会被认为大逆不道。
  1698年,俄国贵族的传统审美观被野蛮地颠覆了。
  当贵族们来到宫廷朝见刚从欧洲归来的彼得一世,穿着西式服装的彼得二话不说,动手剪他们的胡子。俄国元帅、彼得忠实的支持者谢英成了第一个牺牲品,随着古老的美髯悄然落下,同时落下的还有骁勇无畏的大元帅的眼泪。
  贵族们大惊失色,号啕大哭,却不明白沙皇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彼得看来,长胡子是俄罗斯落后的象征。
  彼得宣布:剪胡子是全体居民的义务,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官吏和贵族每年要缴60卢布,平民30卢布。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税种了,但对俄罗斯而言,新建的海军又将增添几艘战舰。
  之后,彼得又剪短俄国人的传统长袍,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宣布废除旧历法,推行通用的公元历法。
  1、彼得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彼得的改革就这样开始了。他就像船长一样,引导着俄罗斯这条巨轮破浪前行。这场改革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发起,所以,彼得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这个强硬君主的强硬方式,成为这个国家变革的强大力量。用普希金的话说:彼得的某些诏令“是用鞭子写成的”。结果却正如马克思的评价:“彼得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有一次彼得和首都警察局长乘车过河,彼得发现桥梁出了故障,他认为这纯属警察局长疏忽大意所致,于是不由分说给了这位局长一顿好打,以示警告。
  彼得说:“这是要你好好记住,一定要让大街和桥梁畅通无阻,以后你自己要多加巡视。”沙皇在给警察局长上了勤勉奉公的一课后,又挥挥手说:“上车吧,老弟!”
  没错,这就是沙皇推进改革的方式。这场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充满了沙皇的意志。为了排除干扰和反对,他动辄抡起棍棒殴打,强迫大臣执行命令,甚至以他的帝王之尊,有时居然担当刽子手的角色,这也称得上是千古奇闻。
  对彼得的时代的所有俄国人来说,彼得的鞭子简直就像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一样常见。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
  贩卖俄式长袍和长筒靴子的人,罚做苦役。大麻检验员,如果把次品和石块掺在大麻里,处以死刑。中央机关的官员早退一小时,扣发一周的工资,旷工一天扣全月工资。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也有各种惩罚措施。如果有人无力交罚款,那么这个倒霉蛋就得在船上做苦役。
  惩罚的手段取决于犯错者的社会地位。对于有地位的人,最怕的是尊严受损,那么彼得的惩罚就是要这些大人先生们丢面子。比如对军官的处罚是剥夺军衔、扣发薪水、褫夺公权。
  而对普通人则是“一般性体罚”和“酷刑”。如鞭抽、打烙印、服苦役以及断指、割耳之类戕害肢体的惩罚。对开小差的士兵处以死刑,对隐藏逃兵,则剥夺其军衔,没收其财产。地主收留逃亡农民者要交现金罚款,而逃亡农民要受体罚。
  彼得试图使改革的鞭子达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惩罚和威胁,二是教育和引导。他想用鞭子让整个国家的人都安于本分,尽职尽责。
  彼得知道改革要付出代价,但他没有想到代价会如此沉重。
  彼得热爱学习,他的太子阿列克谢却不惜以最怯懦的方式逃避父亲考功课,他向手掌开了一枪,却又缺乏自残的勇气,结果只擦伤了皮。阿列克谢在治国水平上,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毫无成果。并把装病的能耐引申到逃避工作。
  对此,阿列克谢后来自己评论说:“我害怕出兵远征,假装有病,故意吃药,这也是我的一种罪过。”
  彼得一生勤政,而阿列克谢却视工作为畏途,耽于享乐,流连于宴会与嗜酒,大醉之后信口开河,甚至辱骂沙皇,大肆抨击彼得的改革措施。
  因为阿列克谢怠慢公务,给彼得的核心部队送去不合格的新兵,引得彼得大发雷霆。而阿列克谢百般申辩,终于以父子之情打动彼得。彼得回信道:“需知种种一切均于汝有益,吾对汝亦将多方眷顾。”然而,阿列克谢勤快了几天,又故态复萌。
  为了避免彼得催问工作,阿列克谢居然借口健康不佳放弃皇位继承权,其实是以退为进,试探彼得。彼得回信要他在出家当修士与洗心革面做一个真正的帝王之间做出选择。
  阿列克谢选择了前者,因为他的一位谋士告诉他:“僧帽又不是用钉子钉在脑袋上的。”他认为在彼得死后随时可能用僧帽换皇冠。可是这个纨绔子又不愿意忍受修道院的孤寂,于是他叛逃到奥地利。
  亲生骨肉竟然是个叛徒,这也许是彼得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这种对立不仅仅是一出家庭悲剧,更重要的是两种国家发展战略的对立:
  彼得锐意改革,而阿列克谢却想走回头路。
  父亲正在付诸实现的是一种新战略,而儿子一旦获得政权以后想要实现的则是截然相反的老观念,他要恢复旧制,完全放弃文化、生活方式和行政机构方面的改革。
  阿列克谢的计划如果实现,彼得的种种努力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将付之东流,也正是这种努力和牺牲,才使俄国被欧洲注目。
  俄国到底何去何从:是沿着改革之路一往直前,使俄国有朝一日跻身于欧洲和世界列强之林呢,还是抱残守缺,顺着老路滑向未如的深渊?
  经过战争威胁和一系列复杂的外交活动,太子被带回国。彼得不想自己判决,他请宗教人士和政界来判决。沙皇要求组成一个公正的法庭,根据罪行量刑,而不必顾及阿列克谢的地位。
  据记载,在法庭上,阿列克谢由四名军士押进大厅,他对叛逃供认不讳,说自己不仅想煽动暴乱,而且如果彼得把同党一网打尽的话,他就要血洗俄国。太子声称自己是俄国古老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的维护者,故此民心在自己手中。
  宗教界人士没有明确答复,只提供了《圣经》的摘录,有的段落说忤逆不孝之子,应予处死;有的却又说,基督本着“宽大为怀的精神”,宽恕已经回头的浪子。选择哪种处罚都是合适的,由彼得自己作主。政界则认为应以叛国罪处以死刑。
  但尚未执行,太子就死了,有人说是病死,也有人认为是被秘密处决,为皇家和彼得本人留些颜面。
  我们无从知道彼得的感受。他照常出席各类活动,发布各项命令。
  一年后,另一个儿子夭折了,彼得无法再保持作为大帝的冷峻和强硬,他郁结成病,闭门谢客,三天里粒米滴水不进。
  俄罗斯骨子里的顽强精神拯救了彼得,他很快振奋精神,继续推进改革,继续与瑞典作战,继续想方设法使俄国强盛。
  2、他给了俄罗斯可怕而有益的一击
  挥舞着鞭子的彼得不是一味蛮横,他自己就是尽职尽责、身先士卒的楷模。他向来一身几任,除沙皇外,他还以炮手、船长、团长、造船工匠等身份“为国服务”,并对各种身份的直接上级保持尊敬。
  彼得甚至亲自驾驶小船攻击敌军战舰。晋升将军后,他要求人们不要拿他当皇帝,要称他为“海军少将先生”。
  彼得堡早期每年总要着上几场大火。彼得堡的人们常将此时视为欣赏俄国沙皇英雄气概的良机。法国驻俄大使儒埃尔写道:“我多次看见他第一个来到失火地点,雪橇里带上他的消防水泵。他参加全部的灭火工作。由于他的思想异常敏捷,他能立即判断出应采取什么灭火措施。他爬上房顶,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去。”
  在接见海归人士时,彼得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好使我哪怕在垂暮之年,也能看到你们成为我合格的助手和祖国的公仆。”
  彼得的一系列改革行动意味着对传统发起进攻,他剪掉的不仅是胡子和长袍,还剪掉了上千年的落后和不文明,打破了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封闭的俄罗斯注入新鲜养分,使之具有开放进取的精神。
  这场以铁腕推行的改革像一次急行军,却卓有成效。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到240多个,官僚机构效能提高。仰赖进口的铁到1725年已可向国外出口。国库收入由1680年的150万卢布,增加到1725年的900多万卢布,长了6倍。军队实力极大增强,彼得末期,陆军拥有20万人,海军拥有了48艘战舰,军官团中的大部分人已经不是外国军人,而是俄国人。
  如果说移风易俗更多地是为了改变民族的落后意识,经济改革是为了增强国家实力,那么教育领域的改革则是为了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水平。
  在教育领域,彼得同样以野蛮的方式倡导文明。
  彼得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并要求每个省设立两所技术学校,西欧的哲学、地理、历史等规范教材被翻译过来。
  20年后,原先连一所现代学校都没有的俄国,已经在42个城市开办了技术学校,有了2000多名学生。
  但这些学校的管理模式是俄罗斯式的,或者说是彼得式的,因为这些学校很像兵营,学生们像新兵,管理军事化,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鞭打不认真学习的学生。
  对彼得时代的俄国贵族们来说,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倒不光是为了剪胡子,还因为彼得给他们规定了两项义务。
  贵族子弟不能再无所事事地待在庄园中过养尊处优的生活了,从15岁起他们就要在军队服役,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同瑞典国王训练有素的军队厮杀,或者面对寒光闪闪的土耳其弯刀。要想当军官,那么就先当士兵吧,沙皇本人也是从士兵干起的。
  1722年,彼得还进一步制订《职官秩序表》,规定无论哪种出身,官至中校即为贵族。
  任人唯才的政策使得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包括一些出身贫寒的人。例如曾经在莫斯科街头卖过馅饼的缅什科夫,因为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而晋升为陆军元帅和特级公爵。牧猪人雅古任斯基当上了总检查长。
  但是仍有许多贵族千方百计逃避服役,就像逃避另一项义务——学习。
  彼得一世的手段也很高明,他颁布了《长子继承令》,这起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
  彼得一世规定贵族只能把全部不动产传给一个儿子,其余的儿子,不能继承产业,所以也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通过当差、学习、经商去谋生”。彼得禁止没在近卫军中当过列兵的贵族晋升军官,只有在军队中服役满七年或做文职工作满十年,或者经商满十五年的才可以置办地产。否则即便“到死”也不得购置田产。
  面对挖空心思逃避学习的贵族,彼得规定:贵族子弟必须学会数学和一门外语,否则不得结婚,也不得保留贵族身份。对于不认真学习的,甚至判处流放。
  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各类学校的学生开始稳步增加,俄国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人才队伍。
  彼得时代的教育虽然仍局限于贵族,但彼得希望为整个民族打开眼界。
  在彼得堡附近有俄罗斯第一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跟历史一样漫长的是这里的收费传统,到这里参观的学生一律免费。
  1719年,博物馆和图书馆正式开放,供大众自由参观。博物馆的第一批展品是彼得游历欧洲时收集来的新鲜物件。后来又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有业已灭绝的鸟兽的骨头,古物、古文学、手抄的和印刷的书籍,以及畸形人。还有四只眼睛的羊,三条腿的婴儿,甚至瑞典军队射向彼得军队的一颗没爆炸的铜弹丸。
  平时一毛不拔的彼得对博物馆和图书馆却很舍得投入。
  有人建议博物馆和图书馆像西方那样酌情收费,彼得没有同意,他说:“我要下令,不但允许一切人免费前来,而且如果有人带领同伴一起参观,我还要自己掏腰包在这些陈列室里请他们喝咖啡,饮伏特加。”
  彼得说到做到。据说此项开支每年高达400卢布,在当时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作为一国之君,彼得本人一年的开支也不过1000卢布。彼得认为这项开支非常值得。他说:“我希望人们能够在这里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彼得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
  这既是一个国家科研中心,也是一个教学机构。
  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000卢布。优厚的待遇召来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他们成为俄国科学院的第一批院士。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
  彼得还创办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
  一位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一首诗中写道:
  “于是各种神奇的科学/越过高山、大海和江河/把手伸向俄罗斯/对伟大的君主说:/我们愿意竭尽全力/把纯粹智慧的新成果/交给俄罗斯人民。”
  教育提升了整个民族的素质,科学让俄罗斯受用无穷。
  后世的人们称赞说:“这时彼得大帝出现了,出于高贵心灵的奇特本能,他一眼洞穿了祖国的所有疾病,理解了国家这个词汇的全部美好而神圣的意义,他给了俄罗斯可怕而有益的一击。打击了等级制,打击了只关心自己私利而忘记祖国的贵族们,打击了只在修道小室寻找精神宁静而把教会、人类、基督教教团忘得一干二净的修士。历史将为这些人当中的哪些人辩护呢?”
  彼得的一系列举措改变了俄国的面貌,而改革的初衷是要让封闭的俄国与世界连接,这一目标在不久后就实现了,由此还诞生了一座世界名城:圣彼得堡。
  2003年5月27日,受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邀请,全世界4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集一堂,庆祝圣彼得堡三百年的生日。
  为了这个庆典,俄罗斯政府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投入近30亿美元对彼得堡进行了修缮、改造和扩建。
  世界上有300年历史的城市很多。俄罗斯的第一大城市莫斯科已经有858年的历史。但是圣彼得堡有它独特的历史意义:它象征着俄罗斯走向强盛的第一步。
  圣彼得堡是锐意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从它出现的那一刻,就承担着向欧洲学习、与世界交流,并通过欧洲对世界施加影响的重任。
  300年庆典不仅是为了庆祝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辉煌和坎坷,更是为了寻找俄罗斯的未来和尊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一场盛宴,更是一种姿态。
  俄罗斯借历史凝聚民心士气的举措告诉世界,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过去,还要用改革和开放的心态努力创造强大的未来。
  这座在伏尔泰眼中“集欧洲所有城市的精妙于一身”的城市,今天被誉为“北方威尼斯”,
  1、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没有出海口就不能生存。
  在300年前,18世纪初,涅瓦河口并没有现在彼得堡这派繁华的景象、迷人的风光,只是一片荒凉的沼泽,人迹罕至,狼群出没,海水泛滥……
  甚至连这块土地的统治者也不是俄罗斯人,而是北欧强国——瑞典。
  1703年5月27日,一位沙皇经过一场血战终于来到这里,他用刺刀指着脚下充满自信地说:一座城市将在这里诞生。他就是彼得一世。他要在这里实现强国的梦想。
  这片荒凉的沼泽对于俄国人来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那个时期俄国最需要的,是一个出海口。
  对海的渴望贯穿了彼得一生。他唯一的爱好是到水上去,有时他一整天驾着船追波逐浪,乐此不疲,不管是下雨、下雪,还是刮风。
  有一年,涅瓦河已经结冰,只有皇宫前面还有一块百十多米的地方没有上冻,沙皇就乘一条很小的快艇兴味盎然地来回划着。
  这种异乎寻常的爱好,其内核是一种最深沉的危机感。
  1693年,登基后不久的彼得来到当时俄国仅有的一个港口:白海港口。因为冰冻,这个港口一年里能使用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在这里,彼得见到了这样一幕:
  码头上,俄国的木材、亚麻、皮毛等商品堆积如山,却只能等待着港口解冻的时候外国人来收购。而人数很少的外国商人拼命压价,连成本都赚不回来的俄国商人宁可让货物烂掉也不愿出售。
  这一场景让彼得感触极深。
  彼得认定:“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没有出海口就不能生存。”
  与外界的长期隔绝,会使经济和文化停滞不前,俄罗斯的强盛和光荣只能是幻想中的事,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
  当然,要开放首先要有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出海口是海洋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对俄罗斯来说,它还意味着走向世界。这种对大海的向往是俄罗斯乃至苏联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出发点,虽然俄罗斯始终都不能算是一个海上强国。
  这也正是彼得带着大贵族们在荷兰吃着粗茶淡饭,全神贯注地凿木头、造军舰的原因,俄国太需要出海口了。
  正如马克思对此的经典论述:“在彼得大帝以前,俄罗斯人也并没有表现出有能力征服除白海以外的任何海口,而白海一年有四分之三时间被冰块封冻,不得通航。彼得堡现在所在之处是过去一千年来芬兰人、瑞典人和俄罗斯人纷争的场所。从默麦尔附近的波兰根到托尔尼欧的其余全部海岸,……是后来才被征服的。而且,好象为了证明斯拉夫人的抗海特性,在这全部海岸线中,波罗地海岸没有哪一部分实际上属于俄罗斯人。”
  彼得决心在波罗的海打下一个出海口。为此,俄国与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的战争。在战争中,彼得既是指挥官,也是一名普通战士,他数次遇险,还差点被俘。
  为了争夺出海口,彼得用欧洲的军事组织方式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常备军。并且在1716年颁布了俄国第一个“军事法规”,使俄国军队建设走上正规化轨道。
  在彼得时代,教育最明显的成果是在军事领域,原先军队中动辄投降的外国指挥官现在大多换上了俄国人,他们是各类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有足够才能指挥战斗,俄国终于无须依赖外国人进行战争了。
  彼得末期,陆军拥有20万人。
  更具有开拓意义的是:从小向往大海并在荷兰学会了造船的彼得,创造了俄国海军。在他看来:一个只有陆军的国家相当于只有一只手的人,有了海军才能算是双手俱全。
  从1701年到1721年的20年间,俄国的海军开支增加近15倍,拥有了48艘战列舰和800多艘划艇。彼得被视为当时欧洲最有声望的海军统帅,甚至被推举为俄国、英国、丹麦、荷兰联合舰队的指挥官。
  2、这个民族善于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在夏宫中有一座著名的雕塑,神话中的英雄参孙掰开了雄狮的嘴。这座雕塑所反映的正是彼得大帝最辉煌的胜利。依靠强大的海陆军队,1703年5月,俄罗斯巨人掰开了瑞典雄狮的嘴,夺取了涅瓦河边的这片土地。这次征服被视为俄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征服。
  为了巩固这片领土,战争打了许多年。彼得不是那种天才横溢式的军事家,他吃过损失惨重的大败仗。但他不是那种遭到失败就垂头丧气的人。恰恰相反,失败锻炼了他的意志,敌人教会了他战争,改革提供给他胜利的一切条件。他屡败屡战,直到获得全面胜利。
  彼得是个性格坚毅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打过许多败仗,但是他总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1700年,彼得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敌人在纳尔瓦发生了第一次交锋。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只有18岁,但他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而彼得也因为轻视敌手吃了苦头。
  不知为什么,在开战前,彼得离开了前线,而此时的卡尔十二世却正率万余精锐向纳尔瓦疾进。也许彼得认为俄军对于瑞典的优势兵力足以稳操胜券,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没有接到胜利的战报,瑞典人制作了一个讽刺徽章:
  彼得站在向纳尔瓦射击的大炮旁边,写着:“彼得站着取暖”。另一面画着彼得带领俄国军队溃逃:沙皇丢盔弃甲,哭哭啼啼,用手帕擦眼泪,写着:“一败涂地,痛哭流涕”。
  此战让俄国在欧洲的声誉直线下降,纳尔瓦城下,俄军伤亡惨重,135门大炮损失殆尽。大量投降的外国指挥官更是让整个俄国颜面尽失。
  而此时的俄国沙皇却因为失败反而激发了斗志,他象一个骑兵一样奔波在国内国外,与各国国王会谈,争取土耳其中立,争取波兰支持,争取欧洲各国建立一个反瑞联盟。
  一辆普通马车和一乘雪橇就是沙皇食宿所在。只在换马时,他才小憩片刻。无论天气阴晴冷暖,一年四季,犹如一日。
  没有大炮,彼得命令全国每三个教堂交出一口铜钟来铸炮。一年之后,俄国铸出了300门大炮。
  为了解决兵员,从城乡居民中迅速征集新兵入伍,这个在十八世纪初固定下来的补充陆军和海军的制度,在此后整个北方大战期间显示出了它的威力。全国每25户农民出一名终身服役的士兵,俄国很快重建了一支拥有20万人的陆军。为了重建军队,招募合格军队指挥官的广告贴到了欧洲各国的街头。
  面对匮乏的财政,彼得的办法很危险,他大量发行货币,1700年前,每年发行20万到50万卢布,1700年发行了200万卢布,到1702年超过了450万卢布。通过降低货币的白银含量,国库取得了较多的收入,并且弥补了预算赤字,但压力全部积压到俄国农民身上。
  一年之后,彼得率军再次向波罗的海行进。这一次,他们首先包围了纳尔瓦外围的一些要塞,彼得笑着对部下说:“我要在这里开一桌炮火盛宴。”很快,外围的要塞纷纷被攻占。
  此时纳尔瓦的守将戈恩依然视彼得为手下败将。很快,他的骄横付出了代价,上百门大炮震憾着纳尔瓦城和瑞典人的士气。
  彼得接受缅什科夫建议,命令一部分军队换装瑞典军服,演出了一场援军到来的好戏,戈恩果然上当,派军出城夹击,结果一败涂地。纳尔瓦落入彼得手中,戈恩被俘。彼得脱口说出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尊贵的瑞典先生们,这次可真是大快人心!”
  此战奠定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基础,圣彼得堡就建立在这个刚刚夺得的土地,当时只有一座六角形的简陋城堡,却成为日后“北方威尼斯”的摇篮。
  而在这一系列的大战中,彼得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他居然亲自率领30艘只配备火枪和榴弹的小船袭击一支瑞典舰队。彼得后来在北方战史中写道:
  “敌方军舰在努姆贝斯海军中将指挥下驶进河口;……吾等仔细观察敌情,对敌军作意外偷袭,缴获三桅巡洋舰两艘,以及装备有十门大炮之“海丹号”与装备八门大炮、十四扇舷窗之“阿斯特里尔号”各一艘。敌方表示投降已为时太晚,此刻彼等脱身无计,几全军覆没,幸存者余十三人。我方仅动用小艇八条而已。”
  1707年秋,卡尔十二世挥师5万东征俄国,彼得严阵以待,坚壁清野,以空间换取时间。
  1709年,彼得率军反攻。在决战前,卡尔十二世亲自策马侦察,却身受重伤,只能坐在担架上指挥。结果瑞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卡尔率1000余人逃往土耳其。战争还延续了许多年,最后,以卡尔的死亡和瑞典的一蹶不振,以及俄国的兴起而告终。
  同样的事情后来一再在俄国上演,每一次失败都让俄国人更加靠近胜利,每一次失败都让俄国人学会怎样赢得胜利。在卡尔十二世之后,拿破仑和希特勒也由胜利走向失败。
  彼得在总结俄瑞战争时说:“学科学的学生通常7年毕业,但是我们战争学校的时间3倍于此,不过,感谢上帝,结果很好,不能再好了。”
  的确是不能再好了,俄国终于拥有了一个梦想的出海口,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拥有了开放和富强的基础。俄国也因此被世界瞩目,并被英国、法国等一流强国承认为帝国。
  普希金的诗句这样描写这次胜利:“俄国就像下水的海船/在斧子敲击声中/在大炮轰鸣声中/进入了欧洲!”
  马克思后来评价说:“纳尔瓦会战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的第一次严重的失败,这个民族善于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3、天意要我们在这里,开一扇窗户面向欧洲,叫我们在海边牢牢站立。
  比胜利本身更重要的,就是进入欧洲。
  1703年11月,一艘满载酒和盐的荷兰船在涅瓦河抛锚,船长得到了500金币的奖赏。这是彼得一世的命令:在涅瓦河上抛锚的第一艘外国船奖500金币,第二艘300金币,第三艘100金币。
  彼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俄国与欧洲的第一次直接经济交往,也以此表达俄国面向欧洲开放的决心。作为一个出海口,彼得当然希望这里有朝一日万船云集;但是彼得对片土地的设计远远不止是一个港口,他要在这里建设一个新首都:圣彼得堡。
  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位置处于瑞典步枪的射程之内,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带,没有任何经济基础。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彼得要在敌人的枪口下,大张旗鼓地建造起一个国家的首都。使之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他要尽可能地缩短俄国与欧洲的距离,这不仅包括空间的距离和发展水平上的距离,也是精神上的距离。
  彼得一世用基督教掌管“天堂钥匙”的圣徒彼得的名字来命名新的首都。“圣彼得堡”这个名字由此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
  在彼得堡有一座荷兰式的房子,是最早的建筑之一,它被今天的人们称为彼得小屋。
  这座小屋的主人是彼得一世,虽然有与自己身份相称的大宫殿,可是他宁愿住在这间普通房子里过夜,并命名为“我的欢乐”。正是在这座小屋里,彼得渡过了8年欢乐时光。他正是在这间小屋里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直到圣彼得堡初具规模。
  彼得小屋里有一张小床,这张床很短,与两米多的彼得似乎极不相称,在这能睡好吗?也许彼得就是不想让自己睡得太沉,他似乎随时准备带领俄罗斯跃马扬鞭……
  一个不愿沉睡而且富有忍耐力、进取心的民族会创造怎样的奇迹呢?
  当时的欧洲国家正在纷纷模仿巴黎城,彼得却不满足于法兰西风格,他希望把整个欧洲都移到自己脚下。
  彼得请欧洲各国最著名建筑师来规划设计,调集全国能工巧匠精心建筑,为解决建筑材料,他命令所有驶入的船只必须装载30立方石料,否则不准靠岸。
  据说,为了这个新首都,死于饥饿、疾病和超负荷劳动的人不计其数。他们中间有士兵、犯人、瑞典和鞑靼的俘虏。他们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没有劳动工具,就用自己的衣服一兜兜地搬运泥沙,湿透的衣衫无法替换,疾病肆虐。
  后人慨叹道:“彼得堡城就坐落在眼泪和尸骨山上。”
  到1715年,彼得堡已经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彼得的政令、军令从这里发出,枢密院下属的各个院都已迁来。同时到来的还有俄罗斯大贵族们的的官邸迁到了彼得堡。
  同时,彼得堡还成为文化中心,这里建起俄国第一批学校等文化教育设施。
  1721年,首都居民开始看到初次引入俄国的新事物:彼得堡的街头开始点上了路灯,一共是五百九十五盏。路灯工人往路灯里倒上大麻油,点着灯芯,五小时后再把它们熄灭。这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整个俄罗斯,除了彼得堡,无处可见。
  到1725年,也就是彼得执政的最后一年,圣彼得堡已建成20多平方公里,城市居民7万多人,占当时俄国城市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前来贸易的外国船只达到180多艘,圣彼得堡成为一个新兴的贸易中心。
  短短20年间,无论是功能还是气质上,圣彼得堡都具备了作为首都的资格,在此后214年的时光中,它一直是俄国的首都。
  普希金骄傲地说:“天意要我们在这里,开一扇窗户面向欧洲,叫我们在海边牢牢站立。”
  普京总统认为:圣彼得堡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整个大欧洲的一部分,是理解俄罗斯的桥梁。
  4、他如果晚25年出现,谁能拯救俄国!
  当然,彼得并不希望欧洲所有的事物都从这一个窗口进入俄国。从他在欧洲学习时的一次经历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变革的态度。
  据说彼得曾经考察过英国的议会,但是考察的方式很奇特。
  他拒绝出席英国议会会议,但又想看看议会怎么开会。于是外交史上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英国国王威廉坐在宝座上,一边开会,一边时不时地扫视天窗。在这个窗外,来自俄罗斯的沙皇就站在屋顶,透过天窗观看议会开会。
  今天我们无法考查彼得站在屋顶的所思所想,但他冷眼旁观的姿态,与他对技术工作亲力亲为的热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似乎透露出他对待欧洲文明的态度,之后的多位俄国统治者也持有同样的态度。
  彼得绝非西方的盲目崇拜者,西方的意义于他而言是技术,他只想为俄罗斯引入西欧智力和物质资源,使俄罗斯能在欧洲占据独特的位置,他并不想把英国或别的什么国家搬到俄罗斯去。
  彼得的改革,不仅没有引入欧洲的民主政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俄国的专制制度。改革者是君主本人,这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也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彼得把保持古风的专制制度变成帝制极权制,并赋予帝制某些现代意味,他坚称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君主也是国家的仆从,是法律的主要代表和普遍繁荣的卫士。
  不要因此就对彼得的政权实质产生误解,就是彼得本人也从未想过要把自己打扮成人民的沙皇,他要的是无上的权威。他一句话就把这种思想表达得很清楚:“君权乃神授之专制政权。”
  帝制的极权化使他得以顺利推进改革,但正如一位传记作家所言:“改革的热情和对专制的信念是彼得的左膀右臂;不幸的是,一只手臂总是使另一只手臂的力量陷于瘫痪。”
  此后,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通过改革不断得到强化,与僵化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矛盾延续了几百年,不断激化。这时,改革又成为历任沙皇缓和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但没有哪个沙皇能站在历史巅峰推进改革,甚至像彼得这样站在时代浪尖的勇气也不可再见,专制帝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耗尽了随时代前行的全部活力。
  直到1917年,除了专制帝制已改无可改、革无可革。
  于是火山爆发了,几个世纪的矛盾像岩浆一样把彼得苦心经营的王霸雄图、帝制伟业化作尘土。俄国人民选择了新的道路。
  不过很少有人把这个结局归罪于彼得。因为时代的内在现实使他做了他所能做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使俄罗斯强国梦想得以初步实现。而且自上而下的改革似乎也由彼得开始成为了俄罗斯发展道路上的必然现象,当国家出现种种问题,比如作战失利时,君主感觉统治遇到威胁时,改革便会自上而下开始。
  别林斯基曾说:“是的,在我国,一切都应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因为当我们感到自己必须离开在那上面停步了几个世纪的地点时,我们看到所处的那个制高点已为他人占据多时了。诚然,在这个制高点上看到自己的不是人民,而是政府——而且是由一个人即沙皇来体现的。彼得已无路可退:因为事情已不是有关俄罗斯未来如何,而是有关它在当下是否有救的问题。彼得的出现恰是时候:他如果晚25年出现,谁能拯救俄国!”
  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彼得将俄国带进了欧洲。站在彼得堡向西雄视的俄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封闭的俄国了。在彼得时代,圣彼得堡的辉煌已经成为俄国改革的标志。
  贵族们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贵族一样,说起了法语,谈论着关于文化和艺术的话题;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俄语;教育成为俄国的头等大事,而军事院校培养的指挥官正在训练国家的军队。
  俄国发展的奠基阶段,在彼得手中完成。
  1721年,俄国参政院把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同时,尊称彼得为“祖国之父”和“大帝”。枢密院在贺词中强调:彼得已经领导俄国人民,“由混沌无知的黑暗时代,走上了光明的世界舞台”。
  为了开放,甚至敢于在边界上、敌人的枪口下建设首都,这在世界史上也是少见的。
  这一极度自信的举动流露出彼得对改革开放和国家强盛的坚定信念。在2003年俄罗斯民族为圣彼得堡举行的生日宴上,依然流淌着同样的情绪。
  圣彼得堡意味着俄罗斯从欧亚边缘国家向欧洲靠近的决心。俄国从这里学习欧洲,与欧洲交流,也在这里向欧洲乃至世界施加影响。
  它是俄罗斯和彼得一世的荣耀。
  它是彼得改革的目标,也是开放的最高物质形态,更是俄国强盛的标志。
  此时,东方的另一位大帝——中国的康熙皇帝在废止禁海令32年之后,又重新下达禁海令。一度开启的大门,被重新关上,直到200多年后被欧洲战舰上的大炮轰开。
  大国崛起·俄罗斯 第二部分
  开明专制
  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历代沙皇加冕的地方。
  彼得大帝死后,在短短37年内,俄国先后有6位沙皇在这里戴上象征权力的皇冠。其间沙皇频换,宫廷政治斗争激烈,政局不稳,经济滑坡。几位沙皇不仅少有建树,有的还开起了改革的倒车。
  将国家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个人身上,而不是形成制度保障,这是俄国出现倒退的原因。国家的道路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这是俄国发展过程中始终潜在的问题。一旦君主不是个“明君”,国家命运就出现危机。
  但是,此时俄国的发展仍然在依靠君主的个人力量。
  正如别林斯基后来描述说:“人民中那些曾为改革付出巨大牺牲的精英们已因参与改革而备受打击,从前野蛮时代的复辟使他们胆颤心惊。俄罗斯好像早就预感到了这一黑暗年代的出现,那时它不得不在彼得开创的大路上踟蹰不前;它仿佛感觉到,在地平线上与叶卡捷琳娜女皇一道重又升起的灿烂的太阳将长久地照耀着它,从此不再遗弃它……”
  1、叶卡捷琳娜皇后在某种程度是俄国的救星,也是欧洲的救星。
  1762年,又一位女皇在圣母升天大教堂戴上了皇冠,彼得的改革终于有了忠实的继承者,俄国再次回到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位女皇被称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是德国人,却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二个被拥戴为“大帝”的人。
  她踏着丈夫的尸体走上宝座,却成为彼得大帝的真正继承者。
  她两手空空来到俄国,却使俄国版图扩大了63万平方公里。
  1744年,一位年仅14岁的普鲁士少女仅仅带着几件随身衣服出现在俄国宫廷。她叫索菲娅·奥古斯特,出身于普鲁士什切青的一个小公爵家庭,她是作为俄国王储夫人的候选人来到俄国宫廷的。
  但是没人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事件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和这个少女的命运。
  索菲娅曾受过良好的欧式教育,并随母亲游历欧洲,拜访各国宫廷,见多识广,娴于礼仪和宫廷斗争。索菲娅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7岁王储的妻子。
  很快,索菲娅就得到了许多俄国人的好感。她改了个俄国名字——叶卡捷琳娜,她努力学习俄语,还改信了东正教,不久她就能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的经文,在场的大主教和教徒们听后十分感动,并流下泪来,因为人们知道这个小女孩是怎样学习的。
  叶卡捷琳娜半夜经常半夜起床复习俄语老师布置的功课,为了避免被睡魔打搅,她不穿外套,赤足在地上行走,她曾因此受凉,生命垂危。这种不惜生命学习俄语的传奇故事传布出去之后,叶卡捷琳娜赢得了宗教界、政界以及普通民众尊敬。伊丽莎白一世女皇对此也大加赞赏,亲自照料叶卡捷琳娜,送给她钻石项链、金耳环和贵重衣物。
  这位14岁少女如此坚定的行动动机何在?叶卡捷琳娜后来回忆说:“我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好兆头,支撑着我的只是功名心。在我的内心深处老是隐藏着一种东西,使我坚决相信,凭我的主动精神,我可以成为俄国女皇。”
  此话虽有夸大之嫌,但这位少女在堂皇而富丽的俄国宫廷、辽阔而深沉的俄国大地无疑感受到了权力的力量,她所说的功名心,也就是野心在滋长,她知道要想长久呆在俄国,并对俄国发挥影响,那么自己首先得变成一个俄国人,在这一点,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与她相反,从小在德国长大的彼得非常崇拜普鲁士军事制度与德国文化,对俄国却毫无感情,他到死也说不了几句俄语,甚至认为俄国是个讨厌的国家。
  同时,彼得也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总是把她抛在一边,甚至在新婚之夜,他无视妻子的存在,兴致勃勃地在婚床上玩他的玩偶士兵。后来,他又耽于享乐,甚至公然把情妇带回家。
  叶卡捷琳娜生活在危机四伏之中,面对随时会被废掉、杀死的命运,她非常痛苦,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我无时没有书本,无处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
  面对生死存亡,她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隐忍待时,一面刻苦读书学习如何治国之术,一面组建自己的班底,在政界和军队中扶植拉拢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到重要部门。
  而在对俄罗斯文化的学习中,叶卡捷琳娜发现俄罗斯的总体思想文化水平低于西欧,她逐渐产生了一个信念,一旦可以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她的国家(俄国)必须像彼得大帝一样向西方学习,缩短俄国与欧洲的差距,使俄国获得与它国土相匹配的地位。
  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三世继位,在居丧期间,他不穿丧服,频繁组织宴会,通宵达旦地作乐,这引起俄国人的极大反感。而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却穿着丧服,在女皇灵前不断地祈祷、哭泣,她在民心中再得一分。
  彼得三世对此毫不在意,他凭着自己的好恶随意处置国事,他命令在与普鲁士作战中节节胜利的俄军停下来,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因为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他甚至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令军界对此一片哗然,
许多传统盟国也对彼得三世极为不满。
  在国内,彼得三世打算让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放弃东正教信仰,宣布东正教教徒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一时人人自危。
  法国使节麦尔希伯爵在一封信中说:“宫廷革命将是俄国的幸福,特别是它的盟国的幸福。叶卡捷琳娜皇后在某种程度是俄国的救星,也是欧洲的救星。”
  1762年7月8日夜,在近卫军的拥戴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宫廷政变。士兵们簇拥在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周围并且冲上前吻她的手、她的脚和衣服下摆。女皇置身于欢乐的喧嚣中。许多俄国人高呼“叶卡捷琳娜!我们的母亲叶卡捷琳娜”。
  宫廷显贵、各国公使、神父争先恐后地欢迎他们的新女皇。 7月1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枢密院正式宣布就任俄国沙皇,就在同一天,传来了彼得三世暴死的消息。据说:当一些人按照俄国风俗亲吻彼得的遗体时,这些人的嘴唇却奇怪地肿了起来。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评论说:“彼得就像被打发上床睡觉的孩子一样,轻易地让人家把他赶下了皇位。”
  2、贵族女皇
  踏上皇位的叶卡捷琳娜没在胜利中喜悦多久,就不得不面对当时俄国的恶劣状况,据她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驻在国外的主力部队长达八个月都没有领到饷银了,陆军一片混乱,海军舰队被遗弃;预算赤字高达1700万卢布,更要命的是居然无人知道国库的收入情况;国内枉法、贪污、舞弊盛行,一方面司法可以买卖,另一方面不管是弥天大罪还是小小过失都要受到严刑拷打,人民怨声载道;约20万属于厂矿和寺院的农奴揭竿而起,暴动此起彼伏,形势严峻。
  整个官僚机构的运行效率低下,有一次,叶卡捷琳娜派一名近卫军军官到莫斯科查一起受贿案。为此,这位军官需要有一个通行证。于是,这位身负女皇重任的军官为了取得一张通行证,不得不从一个办公室跑到另一个办公室,浪费了整整三天时间。而此时莫斯科那几个贪脏枉法的官员拥有了消灭一切罪证的时间。
  但这位甫登帝位的女皇对此毫不畏惧,她一登基,就显示出彼得式的勤政。她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要处理的文件有时摆满9张大桌,由4个秘书轮流念,由她独自决断。据米尼赫元帅说,她登上皇位以后,每昼夜工作15小时。诗人杰尔查文赞美她是“永远站在岗位上的……哨兵”。
  女皇将雷厉风行的作风带入俄罗斯的行政系统,她刚开始执政就发现,在研究国家最复杂问题的参政院,居然连一张地图都没有,因此一些边远城市的命运,是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决定的。参政官们有时甚至不知道这些城市到底在哪,是在白海边,还是在黑海边。叶卡特林娜立即自掏腰包,写信给科学院,要他们买一张价值五卢布的地图。
  女皇登基后,首先解决的是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她采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大力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叶卡捷琳娜年代,对外开放战略正是她成功扭转俄国颓势的关键。
  面对前几任沙皇留下来的巨额外债,她与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英国、法国签署了一系列商务条约,并废除出口税大力推进对外贸易,保障经济有序发展。
  她运用西方经济政策,大力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她颁布法令保护私有财产,并规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外地区的任何居民都可以自由办厂,结果一大批手工工场雨后春笋般出现,到18世纪末,达到了1200家。
  俄国经济稳定发展。在执政三年之后,女皇将高达1700万卢布的财政赤字变成了550万卢布的盈余。到她去世前,国家税收增加到5600万卢布,比登基之初翻了一番。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也为了让国家行政体系更为有效地运转,叶卡捷琳娜改革了国家统治机器。
  1763年底,她把参政院划分为6个委员会,自己直接主持三个最重要的委员会——陆军、海军和外交。为防止参政院权力过大,她用总检察官监督参政院。1868年,又成立最高宫廷会议,作为沙皇的咨询机构。
  1775年,她把国家的省、州、县管理体制改为省、县两级管理体制,把全俄23个行省分为50个行省。省长和两个副省长都由沙皇直接任命,并直接对沙皇负责。
  省、县设地方议会,选举行政官员,议员必须由贵族担任。省议会向相应中央委员会报告,由参政院监督。省上面由沙皇任命若干总督,掌管几个省的军政大权。叶卡捷琳娜选拔官吏,把那些有才干而廉洁的官员放到重要位置。
  1763年6月,英国公使布金哈姆通过国务大臣沃隆佐夫想同俄国签订商业条约,他在递送呈文的时候,送给沃隆佐夫两千英镑的报酬,他认为这是十分自然的。
  但是俄国国务大臣的回答是:“我请熟悉无耻商贾的人考虑一下,出卖我女皇的利益,是否值两千或二十万英镑。”这种回答在前几任沙皇的大臣中是不多见的。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女沙皇能够通过参政院、总督、省长等几条线控制整个帝国,叶卡捷琳娜手中的独裁权力日益庞大,官僚运作虽然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比之以前的确好了很多,而她的地位也日渐巩固。
  但她并不满足,她希望甚至在心理上也能牢牢控制住整个俄国。为此,她的目光盯在俄国的贵族的身上,在她手中,俄国贵族逐渐摆脱了彼得大帝时代规定下的种种义务。
  1763年,她就下令确认彼得时代的贵族权力。她还授与贵族垄断酿酒权,规定任何贵族服完兵役后,都可以得到军官身分,目的是“使他们享有凌驾于平民之上的特权。”
  1785年4月21日,叶卡捷琳娜颁布《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确认贵族占有土地、农奴、矿山、森林和水源的权利,拥有在城市购屋买地、投资建厂的权利。从法律上确定贵族是俄国的特权阶层,不承担任何国家义务,除去图谋造反外,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和处罚。贵族们感恩戴德,称她为“贵族女皇”。
  就在同一天,叶卡捷琳娜还颁布了《俄罗斯帝国城市权利和利益诏书》,宣布赐予城市自治权,宣布有500卢布以上的商人免受体罚、免服兵役、免交人丁税,只收1%的资本税。叶卡捷琳娜的这一政策深得俄国工商业的欢迎。
  叶卡捷琳娜很清楚,在18世纪,新兴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俄国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还可以拉近与西欧的距离,提高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就这样,通过控制与拉拢两条手段,叶卡捷琳娜使自己的统治基础变得十分稳固,无论是贵族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代言人。
  3、哲学家的朋友
  如果说,彼得的改革基本限于军事、行政、经济和技术层面,那么,叶卡捷琳娜则深入精神层面,打牢了现代俄罗斯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基础。
  叶卡捷琳娜在思想领域进一步向欧洲靠近。当时正好是启蒙运动风行欧洲大陆的时期,女皇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很有兴趣,长期与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通信。她宣称,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应当是“每个头脑健全的国君的案头必备书”。伏尔泰则成叶卡捷琳娜最喜欢的作家,她视他为自己良知和思想的最高统帅。
  早在1762年,有人这样评价叶卡捷琳娜说:“如果某一本书在法国受到谴责,只凭这一点,就足以使她认为那是一本极好的书。她对伏尔泰的作品、爱尔维修的《智慧论》和卢梭百科知识的文章都爱不释手。她为自己的勇敢、自由思想和智能上的哲学家气质感到骄傲。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富有热情的小小学者。”
  1765年,叶卡捷琳娜得知狄德罗为了嫁女,急于卖掉自己藏书的情况后,她特命俄国大臣别茨科伊将军去向狄德罗讲,愿用16000金币买下这批书,唯一条件就是狄德罗必须继续使用这批藏书,除非俄皇过问。而且,叶卡捷琳娜还聘请狄德罗为图书馆长,并一次付清了此后50年的薪水,达50万卢布。
  叶卡捷琳娜此举一下子震动了欧洲,整个欧洲舆论大唱赞歌,她被视为“哲学家的朋友”。法国学者达兰贝尔立即写信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称赞她对狄德罗的“恩宠”,甚至说:“整个欧洲文学界都向陛下欢呼。”伏尔泰对她也称赞不已:“狄德罗、达兰贝尔和我,我们三人谨向您致以最衷心的敬意。”
  狄德罗成为女皇在俄国进行改革的顾问,狄德罗的家则变成了俄国的人才介绍所,欧洲各国的大批学者、医生、教师和工匠手持狄德罗的介绍信来到俄国。他们的到来,推动了俄国文明的进程。
  叶卡捷琳娜不仅让外国朋友招聘人才,还专门派出心腹大臣施卢泽公爵到国外广揽各路英才。著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来了,他在俄国住了31年。磁体力学奠基人贝努利来了,法国作家米西欧来了,建筑师卡梅伦也来了,他们为俄罗斯文化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俄国严重缺乏医生,叶卡捷琳娜吸引大批德国医生来到俄国,开办医院,并引入天花疫苗,为消除人民的恐惧心理,她本人第一个接种。
  这在当是看来,是一件大事,需要非同寻常的的勇气,因为谁也不知道女皇会不会因此感染天花,许多文武大臣为此集中在喀山大教堂,宣读了全国人民为叶卡捷琳娜祈祷健康的文书。
  在叶卡捷琳娜恢复健康后,她宣称:“我只不过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因为牧人应该为他的畜群捐躯”。这一行动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而这位女皇显然不缺乏这种高贵品质。她甚至嘲笑那些因此赞美她英勇的人们,她写道:“我想,伦敦街头的任何一个小孩都有这样的勇气。”
  女皇的开明决策在教育上体现得非常充分。
  斯莫尔尼宫现在是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1917年是十月革命的指挥部,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这里是女子学院。
  1764年,叶卡捷琳娜开办了俄罗斯第一个专门培养女子的斯莫尔尼学院。女皇为筹办这所学校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从校址的选择到人员的落实,均是女皇敲定的。就连这所学校的校规也是她亲自制定的。学院开设外语、音乐和舞蹈、品德行为修养等课程。
  叶卡捷琳娜为什么会想起建一个女子学院?
  按照当时的启蒙思想,教育被认为是塑造一个理想而完善公民的强有力手段。在叶卡捷琳娜看来,要使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变得理想而完善,就要依靠每个人的第一个老师——母亲。
  这只是叶卡捷琳娜庞大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她要求在省城、县城分别设立中学和小学,甚至允许一些出身低微的人进入学校。为了鼓励人们学习,她诏告天下,只要被任命为科学院成员,农奴便成为国家保护和支持的自由人。
  到她逝世时,俄国有了549所各类学校,62000名学生。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叶卡特琳娜二世政府还选派了大批留学生到欧洲国家学习深造。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职挑选优秀学生留学。
  她的开明之风带来了西化之风的日益盛行。
  贵族们以讲法语为荣,当时小说这样描绘:“凡去过巴黎的俄国人都有资格在谈‘俄国人’时不把自己包括在内。”
  不过更让女沙皇始料不及的是,在她送出国的贵族子弟中产生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排头雁”,是女沙皇和农奴制共同培养出了这位“俄罗斯第一个知识分子”——拉吉舍夫。拉吉舍夫要求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统治的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竟得以出版。
  当然,叶卡捷琳娜的开明并不仅于此,正如后人的评价:彼得大帝塑造了俄国的躯体,叶卡捷琳娜女皇则塑造了俄国的灵魂。
  4、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到剧院看演出是俄罗斯人的习惯。也许俄罗斯人在平时可能会豪放得不拘小节,但在剧院里,他们一定会身着盛装出席,衣冠楚楚,几乎一尘不染,生活一下子变得分外隆重。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文化和艺术的尊敬。这是习惯,也是传统。这一传统中有着叶卡捷琳娜的影子。
  女皇兴建了冬宫皇家剧院,并亲自粉墨登场,饰演角色,开一时风气之先。
  女皇亲自登台成为当时轰动欧洲的大新闻,许多欧洲的文化人士闻风而来。令他们吃惊的是,女皇本人不仅会演戏,还会写戏,而且酷爱文学。
  女皇翻译过法国小说,还经常在一个叫《俄罗斯文学爱好者谈话良伴》的文学刊物上发表杂文,并担任该杂志“真话与谎言”栏目的主笔,她甚至隐藏女皇的身份,以作家的身份与文人们在报刊上打笔仗。
  她任命一位文学家做自己的秘书,给予高薪。为了鼓励俄国文化发展,她从经济上大力支持一些文学、艺术家的创作。
  叶卡捷琳娜对启蒙思想的引入,使俄国人接触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这塑造了俄国的知识分子,也成为日后革命的种子。
  在她当政时期,俄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高峰,俄国的诗人、小说家、作家、画家纷纷涌现。
  虽然叶卡捷琳娜的启蒙思想没有具体实施,但是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交流,带动了整个俄罗斯再次向欧洲学习的热潮,拜访巴黎的俄国人日渐增多,许多人不仅带回了法国的文化和艺术,也带回了新思想,俄罗斯民族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普希金、契诃夫、托尔斯泰征服世界的诗文是用俄语写的,柴可夫斯基震撼人类心灵的音符传递出俄罗斯的情绪,这两者都同样带着俄罗斯久远的烙印。
  毕竟,再先进的文化也要通过自己的消化才能成为属于自己的营养,才能独树一帜。
  俄罗斯的先祖必须在气候许可的情况下迅速完成耕种,然后无所事事地渡过漫长的冬季,这使俄罗斯民族既吃苦耐劳、极具爆发力,又在百无聊赖中嗜酒无度,荒废光阴。有人说: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民族顽强而深沉的耐力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横贯东西的辽阔土地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迈的个性,严寒的气候让俄罗斯民族充满忧患意识,忧伤是俄罗斯艺术的气质,这忧伤不是因为心灵脆弱,也决不是精神萎靡,而是一种更深刻、内含更丰富的忧思,这种忧伤是明亮的:
  “俄罗斯人陶醉于忧伤之中,但决不会在它的压力之下一蹶不振,谁都不可能像他那样从心灵备感痛苦和折磨的忧伤中迅速转化到狂喜!”
  俄罗斯的内心世界就是如此忧郁而丰富,凝重的微笑、哀歌般的美丽与欧洲的各种文学艺术一结合,便产生了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文化。
  18世纪的改革和开放使19世纪的俄国终于酿出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美酒,这酒美得让整个世界为之着迷,俄罗斯也因此奠定了文化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18世纪的改革和开放,在19世纪初迎来了文化艺术的“黄金年代”,在20世纪初又迎来了“白银年代”。俄国成为了一个文化大国。
  来自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在俄国呈现新的生命。
  那么,在叶卡捷琳娜眼中,欧洲与俄国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的第五年,她亲自起草完成了一项法令——《圣谕》,这部法律文件的第一句话,意味深长:“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的国家定位。
  时至今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依然说:“从地理角度看,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但从文明角度看,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欧洲国家,因为它具有欧洲文明。”
  正如彼得建造的圣彼得堡,是一个木制结构的城市,叶卡捷琳娜二世把它变成一个庄严的花岗岩大都会。彼得奠定的开放政策,叶卡捷琳娜二世赋予它长期性的战略意义。彼得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而叶卡捷琳娜则坚定地走向欧洲。
  《圣谕》对俄罗斯国家的定位,是对彼得改革思想的确认和推进,也是对此后200多年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指引。这一法令式的文件虽然最后并没推行,但在其中一些部分还是体现在了叶卜捷琳娜的统治政策中,成为此后一些法律的立法基础。
  5、叶卡捷琳娜无疑是个专制君主。
  《圣谕》是一份内容非常宏大的法令,由22章、256条、655款组成,绝大部分是抄袭于启蒙哲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著作。叶卡捷琳娜在写给达兰贝尔的信中承认:
  “您知道,为了有利于我的国家,我竟剽窃了孟德斯鸠院长的著作,而没有指出他的名字,但是我想,如果他在九泉之下能够看到我的著作,他一定会原谅我为了两千万人民的福利所进行的剽窃。他太热爱人类了,所以他不会抱怨我的。他的著作是我的祈祷书。”
  但是,圣谕不是简单地照抄外国,而是把启蒙学者的思想运用于俄国。《圣谕》中,叶卡捷琳娜表达了一个开明君主的思想,甚至还包含着自由主义的胚胎。她宣称:要建立“一个禁止富人欺负穷人的法令”,而“百姓不是为君主创造的,相反,君主是为百姓创造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试图按照启蒙思想建立一个公正、人道的社会,她说:“我只希望上帝让我统治的那个国家繁荣富强;上帝是我的见证人……自由是万物的灵魂,没有自由,一切都将死气沉沉。我需要人人遵守法律,但不需要奴役。我需要一个使人得到幸福的总目标,不需要破坏这个总目标的任性、奇想和暴政……”
  《圣谕》的最后一页是这样结尾的:“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在这次制定法律之后,地球上还会有某个比我们更公平,因而是更繁荣昌盛的民族。如果这样,那我们的法律意图就没有实现,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不幸。”
  也许就因为这些内容,伏尔泰称颂道:“由于正义女神和人道女神指引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大笔,她改革了—切!”这位老思想家真以为找到了理想中的“圣明君主”呢!
  也许就因为这此内容,这部《圣谕》在远比俄罗斯更宽松的法国遭到查禁。这是叶卡捷琳娜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因为,在俄罗斯大地奴役一直在进行,自由始终没有到来。
  正如“俄罗斯第一个知识分子”——拉吉舍夫描述的那样:地主夺走了农民的一切,留给他们的只有无法夺走的东西——空气。
  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在农奴制问题上,女皇的做法与自己所说的相悖。《圣谕》中允许1785年以后出生的农奴子女获得自由,但实际并未实施。
  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身苦役监禁。
  在客观上,叶卡捷琳娜促进了农奴制的发展。1765 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一纸诏书,便将5000 万俄亩新扩国土连同土地上的农民,赏给皇亲国戚和立功战将。
  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圣谕》的结局与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一样无疾而终。
  1767年,叶卡捷琳娜完成《圣谕》之后,下令召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以《圣谕》为指导开展工作,以制定出一部绝对平等的法律。
  可惜新法典编纂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干的事只是朗读《圣谕》,或者商量如何“感激女皇对俄罗斯人民的恩赐”,甚至大多数人根本就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的结果竟是向叶卡捷琳娜上尊称为“伟大、英明的祖国的母亲”。
  对此叶卡捷琳娜只能失望地说:“我命令他们审查法律,他们却去剖析我的品质。”1768年,与土耳其的战争爆发,委员会负责人宣布,由于多数成员要入伍,所以委员会宣布休会。
  有一位代表天真地问道,缔结和约以后他们是否会恢复工作。负责人作了肯定的回答。据一位同时代的人说,此时,在女皇包厢里发出了椅子倒他的响声,传来了女皇丝绸衣裙摩擦的声音和女皇离去时急速忿怒的脚步声,这就是女皇的回答。
  也许叶卡捷琳娜在此时是想实现某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在她当政时期,她时常地用迁移和流放来代替法庭判处的体罚。对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她也减轻了一半处分。她还改善犯人的生活条件,改善过于野蛮的新兵征募方法。她希望俄国能成为一个文明、开通和有文化的国家。
  但是即使她的近臣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而且贵族们都想保有自己的农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也明白,对那个时代的俄国而言,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且,作为俄国沙皇,她也未必真的希望将这些启蒙思想付诸实现,因为那实在是太危险了,她得以高高在上的大厦可能顷刻间变成废墟。
  况且,对于帝国霸业来说,农奴制恰恰是最好的“榨油机”:农奴制可以为俄罗斯帝国提供扩张和战争的保障:农奴不仅为主人无偿劳动,还要缴纳苛捐杂税。在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眼中,农奴制确实法力无边。
  女皇和彼得大帝一样,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因为他们本人正是俄国的君主,由他们推动的改革不可能用来推翻自己。
  叶卡捷琳娜的确是彼得一世最忠实的继承者,与彼得一样,她只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不去触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这也成为俄罗斯历代沙皇的一个特点,他们尽可能地学习先进文化,在经济、教育领域倡导改革,但同时也尽可能维护农奴制和专制政治制度。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就这样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包袱前行。
  开明专制强化了俄国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掩盖了专制制度本身的问题。其实,开明专制的本质还是专制,俄国政治的本质没有改变。俄国改革的不彻底性再次呈现。
  面对这一切,拉吉舍夫告诉人民: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在位的帝王会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力。拉吉舍夫预言道:“被压在沉重枷锁下的奴隶们一旦绝望得暴怒起来,便会用妨碍他们自由的镣铐击碎……灭绝人性的老爷们的头颅,用老爷们的鲜血染红田野!国家会因此而失掉什么呢?奴隶们中间很快就会出现伟大的人物来代替被击倒的家伙;但这批伟人将……抛弃那种压迫别人的权利。这并不是梦想,视线已透过时间的厚密帷幕,尽管这帷幕还遮蔽着我们展望未来的目光;我们向前看透了整整一百年。”
  在《自由颂》中,拉吉舍夫纵情欢呼自由。他把自由称为“上天恩赐的幸福礼品,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把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
  此时,一场风暴已在酝酿之中。
  “与其做一个吃死尸的乌鸦生存三百年,不如做一个喝活血的老鹰生存三十三年。”普加乔夫揭竿而起,席卷俄南60多万平方公里。
  这场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起义意味着农奴制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但仅仅两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
  这表明沙皇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甚至普加乔夫还要冒称彼得三世,以讨伐篡位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名义进行起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拉法俄梅嘎歌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