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华为手环耳机佩戴方法和不佩戴华为手环耳机佩戴方法都是怎么记录运动数据?

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井三胖
导语:权威数据显示: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人群一半以上是年龄低于35岁的年轻群体,并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们的年薪超过了10万美元。换句话说,那些收入普通的、最需要关心健康的工薪阶层并没有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打力量。
同步到新浪微博
我酷毙了吗?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运动手环的隐私风险 不只是收集数据那么简单了_网易科技
运动手环的隐私风险 不只是收集数据那么简单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Fitbit、Garmin、Jawbone 等公司的手环都不太守规矩。
(原标题:运动手环的隐私风险,可能不只是收集额外数据那么简单)
挪威消费者协会(Norwegian Consumer Council)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称,Fitbit、Garmin、Mio和Jawbone四个品牌的运动手环侵犯了用户隐私。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使用了15项非常关键的用户隐私条目对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Smart HR、Mio Fuse、Jawbone UP3四款支持心率监测的运动手环进行横向对比。结果显示,四支手环在使用过程中都收集了额外的用户信息,例如手环佩戴者的全名、具体出生日期等。挪威消费者协会认为,手环厂商只需要知道用户的昵称和出生年份就可以了,不会影响它们提供的服务准确性。报告还指出,当用户使用条款(Terms of Service)的细节有增减或调整时,用户不会收到相关的通知。四家手环厂商既没有讲清楚用户佩戴手环产生的数据被分享给了哪些第三方,也没有说明用户的生理和健康相关数据会被保存多久。更值得注意的是,Fitbit、Garmin和Jawbone 的手环用户无法禁止厂商分享自己的数据给第三方。当用户主动注销并删除账户时,之前产生的所有数据都不会被同时删除。在可穿戴市场,Fitbit、Garmin、Jawbone 等公司算得上行业里的领先者。它们非常清楚海量用户的运动和生理监测数据聚集起来,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
每个用户的数据都可以视作一个独特样本。当手环公司掌握的样本足够广泛多样,就能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演化出各种具体而实用的功能。比如根据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数据推荐相对应的每日运动计划,根据运动和静息心率提供个性化的呼吸引导等等。除此之外,手环厂商还可能将用户的生理和运动记录数据卖给第三方,比如广告主、私人医院、保险公司从而获取收入。今天的运动手环能测量的生理指标还很有限,主要是计步和监测心率。而随着更多传感器部件的加入,智能手环、手表类产品的监测能力很快就会被提升上来,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关乎个人健康的核心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到那时,我们再来跟大而不倒的可穿戴公司谈隐私问题,可能就有点来不及了。题图:Fitbit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责任编辑:丁广胜_NT19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姑娘在啪啪啪时戴上了运动手环,过程被实时监测
今年,各种智能运动手环铺天盖地的冒了出来。功能好,外形好,追求时尚和健康的美丽达人,当然不会让腕上空空,走到哪都要戴上手环。最近有一姑娘戴上着手环和她的伴侣“战斗”了一场,邪恶的手环监测下整个过程……
整个战斗过程历时8分59秒,由于数据耐人寻味,所以她将此图上传到了网上。
这个帖子招来了188万的访问量还有1760条的评论,有网友嘲笑她男友的耐力,也有人认为这事儿的羞耻程度不亚于观赏一部小黄片……更多的网友惊讶地发现,一个运动手环,竟然能形象地监测并记录下如此私密的事!
?有人发现,黑客通过漏洞,可以忽略手机,直接“接管”手环。只要手机装有蓝牙,不经配对校验就可以与手环连接,进而实现对手环的控制,比如清零手环的步数、控制手环震动、指示灯闪烁、消耗电能等。
如果说清零手环步数等这些只是无关紧要的黑客行为的,接下来的这个实验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实验发现,佩戴手环者,一举一动全部被监控,个人信息分分钟被盗取!
实验中,我们请一位技术人员戴着手环在房间内活动,另一位技术人员在另一房间内破解手环。
?在画面中的白点就是手环,白点随着使用者的运动同步运动。
?通过对白点变化幅度和位置的分析,电脑前的工作人员竟然可以准确推测出另一房间内佩戴手环者的活动情况!
1白点靠近中心点时
电脑前的技术人员猜测:“如果白点离中心点比较近的话,应该是在做比较细小的操作,应该是在电脑上敲击键盘。”
回到另一房间,果然猜对了!
2白点抖动很厉害时
出现第二种情况,当电脑显示白点抖动得很厉害时,技术人员继续实验。
技术人员推测,此时,佩戴手环者应该是在走路,晃手臂。
看看另一个房间,又猜对了!!
佩戴手环者,一举一动,个人信息,暴露无遗!
专家说,大量的蓝牙智能设备和手机之间的传输并不安全,可能会被攻击者拦截并解码用户数据,而通过对智能手环的动作进行精细定位分析,攻击者甚至能知道你在敲击哪一个键!
包括你的日常作息,你什么时候会睡得比较沉,这个时候小偷去你家你就会没有防备……
手环是一个用户随身设备,如果被黑客随意读取、修改数据并随意控制,用户信息泄漏带来的连环故障和危害很严重!一定要转给朋友们看!
【趣味测试1:一条短信引发的血案,一般人猜不到!】老王发现妻子的手机上的短信:“赵兄托你帮我办点事。”晚上,老王一举将出轨的妻子和那个正在苟合的男人擒拿后大骂:“TMD,你以为那短信我看不懂?”
请问:这条短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趣味测试2:一般人是看不出的!不信就来试试】这张图乍看之下似乎只是奇怪的一家人在吃饭,并无其他特别之处,然而经过分析,人性的丑陋与黑暗毫末毕现。建议大家看一遍即可,不要重复翻看,以免心生怵意。
请问:图中的诡异之处在哪里?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caifuxl(←长按复制),回复“短信”可知道测试1答案,回复“答案”,可知道测试2答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们佩戴智能运动手环,用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它还可通过___以无线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b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速度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智能运动手环还是通过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由图b可知,佩戴者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分别为t=7min24s=444s,s=1.45km=1450m,运动速度公式为v==≈3.3m/s.故答案为:静止;电磁波;3.3.
为您推荐: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2)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3)根据图b中佩戴者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本题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速度的计算
电磁波的传播
考点点评:
此题以佩戴智能运动手环为载体,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扫描下载二维码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运动该用哪款智能手环?_网易财经
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运动该用哪款智能手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达人,你该用哪款智能手环来运动减肥?
&&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报告
戴着一款跑步锻炼,再将数据和英姿刷到微信朋友圈里,这可是一件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事儿。
201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风席卷全球。作为可穿戴设备中的佼佼者,智能手环不仅可以记录运动成绩、卡路里消耗,还可追踪身体状态,承担健康管理的任务,号称&私人健康顾问&。听上去很美好,你是否也正准备入手一个呢?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个品牌的智能手环进行了计步准确性测试、卡路里消耗统计准确性测试及主观,受测品牌分别是Jawbone、Fitbit、Garmin、华为、咕咚及小米。
到底哪款手环统计准确性高,哪款手环时尚好用,测评报告将为你一一解答。
&&专题执笔 张德荣
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的计步表现比较理想,而咕咚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欠佳,计步值比实际低。另外,当佩戴者手臂摆动频率与双腿行走频率一致时,计步值才会接近实际。
测评报告一:咕咚手环计步准确性欠佳 跑步误差达7.5%
本刊记者& 张德荣
在&智能化生活&概念的驱动下,智能手环凭借其时尚性、便携性备受消费者青睐。据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计,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2015年的发货量将达到7210万个,同比增长173%。
然而,你天天刷在朋友圈里的运动数据真的准确吗?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个品牌的智能手环进行了准确度测试和主观测评。受测品牌及型号分别是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商务版)、咕咚手环2(微信版)及小米手环。
计步功能是智能手环的&入门级功能&,本刊的此项测试结果显示,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的计步表现比较理想,而咕咚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欠佳,计步值比实际低。另外,当佩戴者手臂摆动频率与双腿行走频率一致时,计步值才会接近实际。
咕咚手环计步值比实际低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环主要是通过三轴加速传感器来采集佩戴者的运动信号,再利用软件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将运动数据呈现给佩戴者。而三轴传感器的一大优点就在于其能全方位感受人体振动。
本刊的手环准确度测试在广州一家连锁健身中心进行。整个步数测试分为&跑步&、&步行&、&上下楼梯&三个主项,其中前两项在跑步机上完成。测试用时一周,共招募了3位不同类型的男性志愿者,分别是电子产品爱好者、普通消费者和运动爱好者,身高分布在165cm至180cm之间。每位测试者需需分别佩戴上述6款手环,在每个对应项目上完成3次测试,以排除偶然误差的产生。
结果显示,在&跑步&与&步行&中,Fitbit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较好,每次测试的相对误差基本稳定在3%以内。紧随其后的是小米与Jawbone,计步准确性同样表现不俗,平均相对误差都在3.1%以下。但咕咚手环的计步表现相对欠佳,其平均相对误差在两个项目中均是最高,分别是7.5%和3.9%,单次测试最高误差达到15%,计步值整体低于实际值(如图1)。
《消费者报道》记者就此检测结果致电咕咚方面,不过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其答复。
另外在&上下楼梯&这一项中,除小米以外的5款手环误差值都偏高,其中表现较差的是华为与Garmin,这两款手环的误差超过10%的次数占其总测试次数的一半以上,两者的最高误差分别达到28%和27%。
一家家用健康电子产品企业的产品法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智能手环及其他家用计步产品的计步精度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几家传统计步厂商共同制定的检测方法是模拟振动机测试(振动频率130Hz,振幅30mm,振动500次,测试结果符合500&15步,即相对误差&3%)。&参照这一说法,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在真人测试中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模拟振动机测试的标准值。
另外从3名测试者的数据对比来看,计步值并没有因为测试者的身材不同而产生波动。反而是从3个计步项目的数据对比中,记者发现&跑步&的计步误差会略低于&步行&,而实地测试的&上下楼梯&则明显高于前两者。
针对这两点,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表示:&佩戴者在使用智能手环前会按指引填写其身高、体重、性别等个人资料,软件算法会依据个人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所以购买者不用担心手环得出的是千篇一律的无效数据。&
&不规则摆臂&Fitbit误检步数大
由于智能手环是戴在手腕上,会不会由于手臂的不规则摆动和脚步不协调而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呢?
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的杨帆向本刊记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幅度摆臂、不摆臂、不规则摆臂(擦汗、看手机)等动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影响手环的计步精度。&
对此,本刊在&步行&测试主项中加入&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不规则摆臂步行&、&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及&原地不规则摆臂&五个附加测试项目,来模拟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情况,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计步准确性。
结果显示,在&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及&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三个项目中,6款手环的计步值与实际值都比较接近。对于&不摆臂步行&也能计步,杨帆解释称是&因为双手在插袋过程中还是会随身体产生小幅度摆动&;但&不规则摆臂步行&的计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以上情况说明了手臂摆动频率与腿部频率一致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计步结果。
在&原地不规则摆臂&项目中,除华为外的5款手环都产生了误检步数,最高的Fitbit在5分钟内误检步数竟达到100步。德国莱茵大中华区负责智能手环标准认证的工程师张炜对本刊记者表示:&在烹饪或者开车等情况下的摆臂&步数&不应被记录,这些&步数&完全属于手环的误检操作。&
考虑到消费者在日常步行中所附带的不规则动作较多,例如擦汗、看手表、打电话等,而这会导致手环在步数检测上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可知智能手环在日常生活的准确计步还有待改进。
咕咚手环误差相对较小,而表现欠佳的Fitbit,每次测试的误差基本都在50%以上。3款进口品牌的误差整体高于3款国产品牌。
测评报告二:Fitbit手环卡路里消耗统计误差高达83% 进口品牌不如国产品牌
本刊记者& 张德荣
在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人热衷于使用智能手环来量化自己的运动成果。而卡路里消耗作为与体重密切相关的指标,其统计的准确性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立足于&卡路里消耗&这一指标,对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咕咚手环2(微信版)、小米手环这6款手环进行了准确度测试。
测试数据显示,咕咚手环误差相对较小,而表现欠佳的Fitbit,每次测试的误差基本都在50%以上。3款进口品牌的误差整体高于3款国产品牌。
Fitbit手环卡路里消耗值平均误差最高
&目前,医疗机构测试人体卡路里消耗的手段一般是测定其氧气代谢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此次测试中,本刊选择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人体健康预警测评中心与营养干预中心的实验用运动能耗仪(Livepod iMate)的数据作为运动能耗测试的参照,该仪器采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系仿真实验室研制的IEC-2能耗计算模型,能耗记录精度达到97.5%(科研级)。测试中,3名志愿者需佩戴该仪器及6款手环分别完成&跑步&、&步行&两个项目。
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咕咚的平均误差基本稳定在15%以内,尽管误差略大,但已经是6款手环中平均误差值最低和最稳定的。与之相反的是Fitbit,在&跑步&项的平均误差高达60%,在&步行&项则更高,达到83%,表现较差。同时,Jawbone在&跑步&项的表现也不容乐观,平均误差达到65%(如图2)。
为何会误差如何之大?
一家家用健康电子产品企业的产品法规负责人指出:&像距离和卡路里消耗这些数据,都是软件算法在步数的基础上,通过佩戴者输入诸如步幅、年龄、身高等个人资料推算出来的,。&
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也在测试前对本刊记者说道:&Fitbit Charge HR带有即时心率监测功能,卡路里消耗的算法也会结合该指标进行更为精确的推算。&
本刊记者尝试以&卡路里消耗值误差过高&为由进行咨询,受测的6个厂商均以&算法涉及机密&为由回绝。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刊此次测试是在跑步机上进行的,因此测试者的行走姿势与路线都比较标准,这样测得的卡路里消耗会比日常情况理想。消费者日常使用时会带有很多不规则动作,例如烹饪、驾车等,这些都会影响步数计算,进而影响卡路里消耗计算。
客观理性看待卡路里消耗值
&以步数推算卡路里的方式会产生较大误差,这是因为佩戴在手腕上的设备无法准确记录无规律摆臂和不摆臂的运动。&知康能耗仪研发人之一张明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误差较小的推算方式是识别佩戴者的运动动作及运动强度。&
目前,市场上的手环还会统计很多对健身无效的卡路里消耗,包括基础能量消耗(即人体处于静卧、肌肉放松、不思考等情况下,维持生存所需的最基本消耗)以及坐车、开车等产生了误检步数的消耗统计。张明君补充道:&这些消耗值往往让佩戴者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的运动量已经足够。&
针对此,记者确实在本次受测的Fitbit和Garmin手环屏幕上看到一个包含基础消耗的卡路里消耗值,具体的运动消耗值只有在其对应的App上才能看到,没有屏幕的Jawbone手环也是如此。而另外3款国产手环则是直接显示运动消耗值。因此,本刊建议消费者在使用手环时一定要分清显示的消耗值是否包含基础消耗值。
还要注意的是,有卡路里消耗不一定就代表能够减肥。&运动初期主要是消耗身体里面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两者中的卡路里,30至40分钟的适当运动后,才会燃烧身体中脂肪的卡路里。&健身教练阿海提到。
所以面对手环动辄上百甚至上千的卡路里消耗,消费者还是要理性对待。最重要的是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将智能手环上的卡路里消耗值作为参考,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
其中,Jawbone、Fitbit、华为这3款手环主观评分较高;而就体验者的评分与意见来看,健康数据的拓展性与手环的互动性受到重点关注。
测评报告三:主观测评Fitbit智能手环佩戴更舒适,华为实用性较高
本刊记者& 张德荣
智能手环的风暴正向消费者吹袭,但产品在智能手表与运动检测两个领域的定位还是十分模糊。对于手环自身,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佩戴者的使用体验也影响着对产品的整体评价。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咕咚手环2(微信版)、小米手环这6款手环进行了一次主观测评,从外观、佩戴、操作三个方面了解佩戴者的使用感受。
其中,Jawbone、Fitbit、华为这3款手环评分较高;而就体验者的评分与意见来看,健康数据的拓展性与手环的互动性受到重点关注。
华为外观出众,Fitbit佩戴更舒适
外观和佩戴是消费者接触手环的第一环节,往往影响着其购买欲望。
单从视觉效果来看,Jawbone UP24与华为B2的评分较高。参与测试的体验者普遍认为:Jawbone的设计时尚潮流,而华为则凸显商务气质。
本刊今年5月进行的智能手环购买意向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60位参与者中,73.75%的人认为智能手环需要搭载屏幕显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Jawbone与小米两款手环就因为缺少显示屏在外观整体评分中稍逊于其它4款(如图3)。
问卷调查同时显示,参与运动健身的人群比较注重科学规律的运动数据统计。健身教练阿海就谈到:&假如手环能在屏幕上呈现给健身者实时的运动数据,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运动节奏。这也能加强手环与使用者的互动性。&
而有过两次广州半程马拉松经验的丁幂则另有看法,他认为:&屏幕能显示的数据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手机连接才能得到更为详尽的数据分析。&也就是说,屏幕的设计有其体贴之处,但是否需要屏幕还是取决于消费者自身。
另外,作为穿戴式健康追踪腕带,智能手环需要长时间佩戴在使用者手臂上,佩戴体验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因素。据CNN报道,2014年初,Fitbit公司因出现产品导致皮肤过敏问题,召回Force系列运动追踪腕带。
在本刊此次由6名志愿者参与的主观测评中,6款手环在佩戴上得分差距不大。在长时间舒适度体验中,6款手环都没有出现皮肤过敏问题。反而是在剧烈运动后,会稍微出现汗水黏糊的情况。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报道》坦承:&Fitbit Force的确因致敏问题被召回,但新上市的Fitbit Charge HR是采用柔软、耐用的低致敏材料,佩戴者只要保持手环干燥清洁,就基本不会出现致敏状况。&
针对材料问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6款手环的生产商均在设计时考虑到用料的致敏性问题。结合本次主观体验的结果来看,消费者只需在佩戴手环时注意保持清洁即可。
Jawbone操作人性化,华为实用性高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2014年的民意调查显示34%用户在佩戴6到12个月后就把手环束之高阁,再也没用过。
Jawbone国际合作与产品开发部总监Jorgen Nordin也曾公开表示:&可穿戴设备需要解决的除了提高自身算法、改进设计外,更大的问题或许是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趣味性。&
本刊此次主观测评中,6款手环的App均能对用户健康运动、睡眠等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为用户搭建了社交分享平台。
其中,Jawbone UP24在操作体验上得分较高。根据体验者的反馈,在Jawbone的App中有一项&smart coach&小功能,它能够根据当前用户的运动情况给予运动建议。这也是6款受测手环当中唯一一款能给出用户反馈意见的,实现了与用户的&交流&。&
但要指出的是Jawbone手环与安卓手机的蓝牙连接不太稳定,偶尔出现无法连接情况,需要重新启动手机才能解决。另外,Garmin手环则需要切换到&sync&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除了App与用户的&互动&,手环本身与用户的&互动&同样重要。本刊问卷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手环功能是否人性化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
这次测评中,Fitbit、华为、小米三款手环带有来电提醒功能,但这项功能的使用前提是手环要在手机蓝牙连接范围之内,因此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小米还引入了&手环手机解锁&功能,实现了手环与手机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手环的主记录部件能被卸下,充当蓝牙耳机。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员闫昆仑在体验后对本刊记者表示:&华为手环一物两用,既能用作健康追踪,又能当成蓝牙耳机接听电话,比起传统用作运动数据记录的手环,增强了实用性体验。但是华为手环的续航能力比较差,基本是两天一充,甚至是一天一充。&
从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的综合表现来看,华为和小米这两款价差接近15倍的手环均表现不俗。
测评报告四:智能手环综合评价华为较佳,小米性价比较高
本刊记者& 张德荣
智能手环对健康管理的重视,使其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多名外国政要也是智能手环的忠实用户。
的确,与传统的计步器及能耗仪相比,智能手环在记录数据之余还为用户提供系统立体的分析平台和分享平台,增强了与用户的互动性。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款价格在79~1199元之间的智能手环进行了测试。从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的综合表现来看,华为和小米这两款价差接近15倍的手环均表现不俗。
国产品牌有进步
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布数据显示,小米手环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是280万个,占据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24.6%,仅次于Fitbit,位居第二。可见,国产手环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刊此次测试中,6名测试者均按照要求在各手环的App中输入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因此,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得到的用户信息是一致的。就测试数据来看,3款国产品牌在准确性上整体要优于3款进口品牌(如图4)。
当然,在主观体验上,国产品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操作体验上,体验者普遍反映,进口手环对应的App在数据统计上做得更为细致。另外佩戴者能根据当日的实际情况,如饮食、运动等来自定义编辑,补充当日的其息。
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员闫昆仑对《消费者报道》表示:&虽然编辑过程不够智能而且繁琐,但这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拉近用户与手环的距离。从长远来看,智能手环不会仅仅是一个统计仪器,而应变成我们的&健康管理顾问&。&
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
面对众多智能手环品牌,再加上价格差异巨大,消费者应该怎样选择呢?
综合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来看,《消费者报道》这次测试的6款手环中,华为B2的表现最好,准确性有一定保障。而且其可作蓝牙耳机使用,适合于商务人士,但需要指出的是它的配套App设计较为简单,且手环本身的续航时间较短。
从性价比层面考虑,排名第二的小米手环也是个不错选择,其准确性同样表现不俗,不过缺点同样是App设计较为简单,而且没有搭载屏幕。这款手环适合刚接触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人群。
其余4款手环也是各有自己特色:Garmin Vivoft2能够用于游泳,咕咚手环2(微信版)的卡路里消耗统计最准确,Jawbone UP24的App能够给予用户&smart coach&健康建议,而Fitbit Charge HR则有实时心率监测功能。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来考虑。
另外,消费者在使用智能手环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要盲目相信步数与卡路里消耗。这是因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产生很多不规则动作,如擦汗、看手机、原地摆臂等,而这些动作会让手环产生统计误差,使得统计值高于实际值。
第二,睡眠记录仅可作为一种参考。因为本次测试的体验者普遍反映,带有自动检测睡眠功能的手环都将睡前的&看书&行为默认成睡眠;而且有深睡眠显示功能的手环给出的深睡眠时间较长,而实际上深睡眠一般只占睡眠时间的25%,且发生在上半夜。
第三,除了关注准确性外,消费者还要学会总结App上的运动数据,培养自己的使用习惯,利用手环App的数据统计,评价自己今天与昨天、本周与上周、本月与上月的运动或是睡眠情况,合理设置运动目标,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
(编辑:shenxuezhou)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手环 大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