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一下,复盘对多特蒙德主场那场,不知道有没有

欧冠复盘:皇马与多特,富一代与富二代的艰难握手
今天凌晨,欧冠小组赛第二轮一场焦点战在德甲劲旅多特蒙德与上赛季欧冠冠军皇马之间展开。比赛过程一波三折,皇马两度领先两度被扳平,小组最强的两支球队首次碰面只能握手言和。至于这场比赛的主题,毫无疑问,皇家马德里代表着富一代前浪,多特蒙德代表着富二代后浪。后浪遇前浪,想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齐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这场世界传统豪门皇家马德里与近年来越来越财大气粗的青年军多特蒙德的较量中,比赛的第一个部分是:“齐翁”失马,焉知非福。
皇马这场比赛阵容并不齐整,最令人担忧的是皇马扫荡型后腰卡塞米罗的缺阵让人怀疑皇马能顶住多特蒙德的狂攻吗。进攻方面,球队左边后卫马塞洛也因伤缺席对球队的进攻影响可想而知。
比赛一开始,多特蒙德就利用主场之利打出气势,皇马很快就被全面压制,缺少了卡塞米罗,齐达内应对多特蒙德前三板斧的办法是人海战术,所有人深度回到禁区前站位防守,通过人员的累积压缩多特传接球的空间。多特开场后主攻左边路这一侧,多特在左边路的攻势自身并没有带给皇马多大威胁,但由于比赛刚刚开始皇马后卫线进入状态有些慢,以及回防的C罗、贝尔等人实在是没有防守的心思。所以皇马在自家门前的几次低级失误还是给年轻的多特蒙德留下了几次机会。
几番折腾之后,多特蒙德开场后主攻左边路的计划宣告死亡。死亡的原因很直白,格策在球队的边路进攻战术中是个明显的鸡肋,跑位、传球怎么看怎么别扭,在左边路折腾半天最后总是在格策脚下失误被断,所以多特决定将进攻打到右边路。坐镇右边路的是多特蒙德最有进攻天赋的19岁小将登贝莱,而登贝莱面对的皇马左后卫,是替补马塞洛出场的达尼洛。达尼洛相比马塞洛助攻能力明显不足,但防守的责任心和硬实力绝对强于马塞洛。齐达内失去了马塞洛的进攻,但在这场比赛的上半场比赛中,达尼洛的防守能力在与19岁的登贝莱的1对1中几乎没让登贝莱成功过。多特蒙德的进攻左边路有格策的自废武功,右边路有皇马的左后卫达尼洛专心防守。所以前20分钟,多特蒙德除了大量的进攻挫败感再无所获。
第17分钟,C罗进球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富一代进球套餐:莫德里奇在自己方弧顶处外脚背发动反击将球分到中场线的本泽马,本泽马立马将球转移给跟进的克罗斯,克罗斯一脚将球打到右边路,J罗在禁区线上将球拨给下底的贝尔,贝尔脚后跟回作给C罗,C罗大力抽射破网!这些人短期内产生联系,在皇马只可能产生一种结果就是进球。在球队快要被多特蒙德攻破之时,皇马凭借着富一代的气质先给富二代多特蒙德上了一课!
齐达内在球场边从不会掩饰自己的年轻,他的执教风格一切都以实用为准。进球后的皇马立马又回收到了阵地防守中,但整体防线往前提了15米。多特蒙德实现了简单的控球传导,但总缺乏有威胁的最后一传。而皇马老辣的地方在于,每一次防守反击都能打出速度;而多特蒙德在打皇马的反击时稍显年轻,总是被皇马整齐划一的原地逼抢遏制住了反击速度,从而转入无聊的阵地进攻。除此之外,皇马因为有莫德里奇、克罗斯两个中场大师的存在,反击的发起总能利用场地的宽度,成功的撕开多特的第一道防线。
多特蒙德上半场控球全面占优大多数时候却落后的原因,是多特蒙德控球却没有踢出硬朗——没有突破就没有定位球,没有边路传中就没有角球,连最简单的远射也没有就意味着不会有意外。最终多特蒙德凭借着皇马门将纳瓦斯的送大礼追平比分。
下半场:皇马靠成年的气质,多特靠年轻的冲击
上半场最后时刻有些莫名其妙的丢球是齐达内不能接受的;况且皇马作为上赛季的欧冠冠军也不能接受这样一场平局。于是下半场齐达内的指示是:全面出击!而多特蒙德坐镇主场,上半场全面占优而且又追平了比分,士气正盛也打得并不保守。
双方大打对攻,由于皇马阵容的攻守的确不平衡,所以皇马在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的时候球权难以控制住,这时候多特蒙德跑动能力和冲劲儿发挥了能量,右路的登贝莱多次获得打门的机会。
当皇马需要解决阵地进攻的问题时,齐达内发现上半场表现很好的达尼洛沉默了。达尼洛防守能力很强,但这时候球队需要的是C罗所在的左边路打开一条通道。但达尼洛既没有马塞洛的风骚,也没有马塞洛的爆发力;既没有马塞洛的传中,更没有马塞洛的内切打门。
实在没辙,老大哥面对小弟,只能靠气质解决问题。60分钟之后,皇马频繁的通过传中在多特蒙德门前制造混乱。第68分钟,皇马在一次战术角球中由C罗将球传到后点,本泽马后点打门打中横梁弹出,瓦拉内推射空门帮助皇马再次反超比分。皇马进球的方式如此简洁轻巧,只能算是赢在了气质上。
第二次取得领先后齐达内立马用科瓦契奇换下了J罗,意在加强中路的扫荡防守。而多特蒙德则用德国国脚许尔勒换下了球队进攻中最大的鸡肋格策。此后皇马再次放弃控球,多特蒙德在皇马半场能将球传导起来,但还是回到了上半场那个问题:球队的进攻缺乏节奏变化,既没有个人突破,有没有远射,甚至连边路传中也不愿意尝试。而皇马在每一次反击中,因为有控球大师莫德里奇的存在,总是能够将球宅出来然后自己带球快速推进,下半场多特蒙德单是在莫德里奇身上就吃到两次战术犯规两张黄牌。
本场比赛多特蒙德的转折点是美国18岁的小将普利希奇换下法国19岁的小将登贝莱。登贝莱虽然脚下技术更灵巧一些,但18岁的普利希奇在右边路的冲击力更强,替补登场后多次一对一突破达尼洛成功传中或者打门。多特蒙德的追平之球正是来自于普利希奇在右边路的突破成功传中。
最终,齐达内由于在客场的保守眼睁睁的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而在这样一场青春风暴和一群世界最强球员的对抗中,尽管说是比分是平局,但基于两支球队的硬实力直接对比,还有就是从场面上来看——在这场富一代和富二代的较量中,富二代的掌门人图赫尔显然战胜了齐达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复盘皇马3-1多特:小球运作破紧逼,身后打击迎胜局
复盘皇马3-1多特:小球运作破紧逼,身后打击迎胜局 10:12:42
{{info|html}} {{advert|html}}
一方是赛季开局阶段受困于伤停影响战绩飘忽的皇马,一方是开局表现惊艳火力全开的多特,纵然C罗回归,但受伤停影响较大的皇马赛前显然不是被看好的一方。但是从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齐达内在布阵以及战术运用上显然更胜一筹,依靠上赛季大发神威的菱形中场,皇马以小球轮转破多特高位逼抢的同时以身后球对多特防线进行了暴击。而且,比分落后下多特孤注一掷变阵三后卫之后,皇马针对性的瞄准对手边翼卫前提后的肋部空档进行深耕冲击,最终由C罗攻入锁定胜局的一球,成功从威斯特法伦球场拿到三分。【首发阵容】多特蒙德(4-3-3):38-比尔基;26-皮什切克、25-帕帕斯塔索普洛斯、36-托普拉克、15-托连(60'达胡德);10-格策(76'普利西奇)、8-沙欣(60'魏格尔)、27-卡斯特罗;9-亚尔莫连科、17-奥巴梅扬、20-菲利普皇家马德里(4-4-2):1-纳瓦斯;2-卡瓦哈尔、5-瓦拉内、4-拉莫斯、6-纳乔-费尔南德斯;10-莫德里奇(91'塞瓦略斯)、14-卡塞米罗、8-克罗斯、22-伊斯科(76'阿森西奥);7-C罗、11-贝尔(85'巴斯克斯)作为克鲁伊夫足球的忠实信徒,博斯在接手多特之后让球队的进攻更加激进,与此前赛季呈现出的高位逼抢有差异的是,这支多特在中前场的逼抢更具机动能力,这也是他们新赛季能在德甲联赛领跑的重要原因。本场比赛博斯雪藏了香川真司等善于传控的球员,在中场留有沙欣拖后保护、卡斯特罗出球梳理的情况下,以格策位居三前锋身后的战术布局,目的就是希望能提升前场机动能力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冲击力。上轮西甲联赛进行轮换之后,齐达内在本场比赛中再度祭出了经典的菱形中场,而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利用莫德里奇与伊斯科双核的小球运作能力,能以传控破开对手的高位紧逼,然后最大限度的从高位把球打到对手身后。图1:双方阵型的全景展示,皇马以菱形中场的442出战,而多特则是以更具攻击型的433迎敌。【多特高位逼抢思路明确,皇马以小球运作与身后打击迎开局】坐镇主场的多特从开局之后就利用自己的高压逼抢对皇马的中后场展开冲击,在这种局面下他们一度在短时间内收获了预期并在皇马门前制造了险情。但是在稳住阵脚之后,齐达内依赖的菱形中场开始展现出最近赛季不断呈现的小球传控能力,在莫德里奇与伊斯科双核的不断传跑策应下,皇马开始充分破开对手的紧逼并频繁进行身后球的打击尝试。在接连错失了几次绝佳得分机会之后,皇马最终确立了比分的领先。图2:多特前场逼抢造就皇马失误之后的快速冲击战术。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多特较为激进的前场紧逼下皇马后场传球出现失误,这时候多特前场迅速投入兵力进行冲击,亚尔莫连科右路传中制造了后点双人包抄的危局,皇马依靠着纳瓦斯的门线扑救与拉莫斯的被动手球化解险情。在逐渐适应了对手的逼抢节奏之后,皇马开始依靠自己的传控能力去破开对手的紧逼,并且在最大限度上去冲击对手整体阵型前压后的身后空档。可以说,这种针对性的攻击手段完全掐准了多特的命门,皇马从开局频繁错失机会到最终确立领先仅仅利用了17分钟的时间。图3:不断以高位的身后球冲击对手防线身后,皇马的针对性部署最终兑现了进球。图4:小球破紧逼以及直塞打身后的战术全景展现。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多特的逼抢,皇马在中后场以莫德里奇与伊斯科的小球作业破开对手的紧逼,然后伊斯科在边路高位利用对手整体阵型前压的空档送出身后球传递,前插的C罗看到了后点包抄的贝尔,但是他的横传被对手回防的球员抢先解围。【多特搏命变阵三中卫,肋部缺乏保护被皇马利用】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多特受限于皇马阵型的回收已经很难在进攻端(特别是阵地进攻)获得冲刺空间。然后,多特在高位频繁以斜传直插尝试取得不错效果之后变阵3中卫,希望通过增加边路的进攻去撕开皇马的防守。在这种情况下,齐达内针对性的换上阿森西奥与巴斯克斯(恰逢贝尔疑似受伤下场)并复制上轮联赛C罗频繁在肋部串联积累的成功经验,皇马最终提前确定了胜局。图5:中路破不开皇马阵线,多特开始不断在边路、肋部通过斜传直插去打击皇马防线的侧部,并以此频繁制造险情的情况下扳回一分。在这种局面下,博斯看到了走边的可行性,开始变阵三中卫希望最大幅度的利用球队的边路进攻。只是,球队激进的进攻站位下边翼卫的防守回收十分不理想,皇马开始频繁利用快速的反击去打击他们边翼卫的身后区域,最终由C罗上演梅开二度提前杀死了比赛悬念。图6:为扳回比分多特开始以三中卫阵型出战,但是两名边翼卫前插幅度太大一旦皇马反击他们身后的空档会被皇马针对性的利用。图7:瞄准多特边翼卫身侧的空档,皇马进行针对性的打击最终提前锁定胜局。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皇马前场有双前锋压迫且莫德里奇前插的情况下,多特的左侧边翼卫达胡德(替补登场)并未回收到位给予防线足够的帮助,让莫德里奇再前插吸引了左中卫与后腰之后给前插的C罗送上直塞,C罗杀入禁区之后爆射近角得分。如果说上半场比赛中左后卫托连与菲利普的左侧防线不让人满意的话,下半场比赛在亚尔莫连科不断位移到左侧之后达胡德应该在防守端给予防线更多地保护。【结语】一场3-1的客胜让皇马的小组晋级形势开始明朗,而在本场比赛输球之后,多特两战一分未得的情况下距离前两名的皇马、热刺已经有6分的差距。如果想要小组出线,多特在接下来对阵希腊人竞技的两场背靠背比赛中必须要拿到6分,而且从赛程的角度来看,他们还要寄希望于皇马与热刺在对决中一方被双杀。本场比赛从比赛到场面再度凸显出了皇马经典菱形中场的小球运作能力,而且齐达内利用多特阵型前提的逼抢战术下的身后球打击十分奏效。在国家队比赛日临近的情况下,皇马本场比赛的胜利会让球队的自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去备战周末的联赛。(开水没温度)【TW】传球复盘,多特脱节,尤文那样才是对的【多特蒙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02,373贴子:
【TW】传球复盘,多特脱节,尤文那样才是对的
德甲第2轮多特传球复盘,中后场没有对前场给予支持,前场依旧一盘散沙我找来尤文的传球复盘对比,尤文那样才是对的尤文9月10日传球复盘
多特基本上就是两个中卫互传……
楼主你在学校吧?还不睡觉么
图示太清晰了 残酷
楼主这种图赛后在哪找到的?之前看阿森纳前三轮也有这种分析图,比列数据清晰的多
格策今天一直在二乐这边,这个不是很好,总统本来就不是边锋,这样等于自废一边。
这张图就表现出罗德靠不住,那么大的传球量给他,他不往前走的
如果右后腰拿得出手,向前推进,对面右路早人仰马翻了
耳机拿球的次数都比美羊羊多吧
这张图就表现出罗德靠不住,那么大的传球量给他,他不往前走的
如果乐视会员状态好的话,可以尝试后撤带球到前场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复盘多特vs拜仁:拉开宽度打后点
2017-18赛季德首回合的国家德比在威斯特法伦球场拉开战幕,坐镇主场迎战。在本场比赛中,两队都非常注重对于本方右路后点的攻击,可以说两队针锋相对下打出了一场精彩的对攻战。所不同的就是拜仁慕尼黑在射门效率上还是高于对手,因此最终赢下了一场3-1的胜利。一、频繁攻击拜仁慕尼黑左路后点,针对性打击阿拉巴防区比赛开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拜仁慕尼黑的防守站位下,球队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左路前提队形的策略。这是因为海因克斯的4231阵型下,对于左后腰蒂亚戈的定位相对偏于进攻。这样一来,阿拉巴也会随之前提站位,于是多特蒙德就有意识地加强对这一路的打击。这次多特蒙德的反击,打击的就是拜仁慕尼黑的左侧防区。奥巴梅杨的速度优势在这一刻体现,他从前提的中卫胡梅尔斯身边穿过,获得了与聚勒直面比速度的机会。帕帕斯塔索普洛斯后场的长传球直接找到了前插的奥巴梅扬,后者获得单刀杀入禁区的机会,幸好补位聚勒及时回追,他用一个漂亮地滑铲破坏,让拜仁慕尼黑逃过一劫。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图片】乱花迷人,不忘初心——复盘多特蒙德大胜勒沃库森【多特蒙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37贴子:
乱花迷人,不忘初心——复盘多特蒙德大胜勒沃库森
关于新赛季的大黄蜂,曾经有处细节引起了我的在意:那是在对阵柏林赫塔的第7分钟,多特蒙德已经长时间掌握球权并寻觅战机,胡梅尔斯压迫到了半场附近,前向送出一记长传,试图改变进攻节奏,但是并未成功,紧接着他就向着教练席看了一眼——转播画面立即切给场边指挥的主帅图赫尔。如你所知:多特新帅对于长传球可谓深恶痛绝,特别是那种后卫拿球之后机械式地长传冲吊或是从边路传中的做法。为此,图赫尔曾经甚至改变了美因茨训练场地的形状。但有些长传球在例外之列,那就是由守转攻时的长距离直塞或过顶长传——大黄蜂所打进的首球,正是得益于香川真司在后场拿球后,由守转攻的瞬间向前观察到勒沃库森防线身后的大片空挡并送出转移,而霍夫曼及时插上,配合莱诺的出击失误,为多特蒙德的大胜先下一城。据说图赫尔所执教的每支队伍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对手的半场采用高位压迫的战术。执教美因茨的时候,他就要求他的球员快速送出长传直塞球,把球交给锋线上的球员。这些前锋将处于两种状态,要么直接得球,要么立刻进入高位压迫的模式。出类拔萃的奥地利传球手伊万施茨和埃尔金-索托曾是这个体系至关重要的球员。这与克洛普过去七年为这这支球队锻造的精髓自有契合之处。自执教以来,11场连胜轰进39球、联赛开局5连胜进18球,如果说之前的对手因实力、状态均有限,图赫尔的成绩单尚有水份的话,那么这次主场3:0击退欧冠球队勒沃库森,则足以展示图赫尔的技战术功底。示形欺敌的阵地压迫策略不对称压迫背后隐藏的实质是,球队在进攻组织的方向、路线上的整体换位打法,经由穿插跑动对皮球的转移,起到调动对手防守球员的作用,这就是虚实变化的欺敌策略。正如Martin Rafelt这篇专栏所解析的,你不必惊讶图赫尔有“小瓜迪奥拉”的享誉,在快速进攻抑或阵地进攻当中,多特主帅对左肋空间的挤压利用和阵型结构的设计,的确与西班牙人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如上图所示,图赫尔的压迫策略将勒沃库森防守时的优势人数被牵制在中路偏左翼一侧(当你一旦看到这么多防守球员拥挤在一处时,也就不难联想球队防线在其他区域的空挡)。而通过迅速的穿插换位摆脱密集防守之后,大黄蜂球员马上就往中路寻求突破和远射。用示形的办法欺骗敌人,诱使其暴露企图,而自己不露形迹,使对手捉摸不定,就能够做到自己兵力集中而使对手兵力分散——反之亦然,本方的优势人数看似集中于一处,并调动了对手与之相近的人数,那么他们必然会在别的区域出现空挡。真正所要进攻的地方使对手不知道,它就要处处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那么在关键的位置上,他的兵力反而就越分散。再以30分钟这次进攻为例,左翼再次调动了对手的密集防守,而中路和肋部则形成了两处一对一的优势局面,身后的金特尔正寻求前插,他身前有大片可资利用的空挡,并没有专人前去盯防他。无论是直接在禁区弧前尝试直接射门机会,还是经由中路两名队友带走防守球员,向禁区偷袭,这次进攻都有戏可做。快速进攻时两翼的边中结合套路如下图所示,也不必惊讶对阵因格施塔特时,金特尔获得的是极其相似的空挡和机会。德国小将经由图赫尔的改造突然爆发并非偶然,一旦获得了战术特权在体系当中扮演关键角色,成功便在情理之中。对阵因格施塔特,金特尔利用空挡示意图也正是基于这样不对称的区域格局,本场大黄蜂向前推进时,左右两翼更加体现出了不同的组织传递方式,在中路偏左的局部,由于优势人数的左倾,而且他们普遍是队内技术最好的球员,例如姆希塔良、香川真司以及向中路靠近的京多安,皮球的向前推进要稍显繁琐,传切和换位要更加复杂。如上所说,中路偏左区域也正是欺敌的滞留区域,相对放慢的节奏同时即是在吸引对手的防守空间,以意图在调动对手的防守阵型后再向弱侧空挡转移。因而,左后卫施梅尔策的向前传递的目标首先是中场的其他队友(他的优先传球目标是组织核心香川真司,全场10次),他扮演的更像是一个策应者,但在右边路的边卫金特尔的向前传递策略则要直接且冒险,他作为进攻的直接发起者的机会要更多,这样的向前传递节奏要更快,而冒险性更强, 失误也就更多。 金特尔在进攻区域的传球分布 施梅尔策在进攻区域的传球分布但这样的失误本在战术的计划之中——正是由于人数的劣势,决定了这一侧要区别于左路的推进策略,只有尽快将球打到前场,才能将本侧右翼的人数劣势,迅速地转化为中路区域的人数优势。一旦皮球传至右翼肋部,霍夫曼或者金特尔的选择都很坚决,那就是第一时间向中路做斜传或者横敲,而中路此时形成的相对的人数优势,会迅速形成多点的后插上和包抄。细节变动之处图赫尔的阵地压迫并非总是奏效,一旦陷入胶着,他迫切需要打破僵局,对阵柏林赫塔时,以前四轮联赛的表现看,除了首场击败门兴,之后的三轮比赛打破僵局的分别是金特尔后插上破门(因格施塔特),胡梅尔斯定位球建功( 柏林赫塔)和奥巴梅杨点球(汉诺威)。本场当中, 霍夫曼似乎是在扮演“罗伊斯”自由人的角色,但是在战术策略上则几乎完全不同。罗伊斯几乎获得了真正“自由”的特权,他在左右两翼的驰骋活跃时间都是相近的,当然这样的特权也与“小火箭”的实力相匹配,无论是突破、跑位还是射门,他都是队内的头号球星。而或许是出于对霍夫曼能力不足的担忧,图赫尔对他的使用则显得谨慎的多,小将本场集中活跃在右路,主要还是在扮演一个较为纯粹的边锋,并非积极地参与左翼的压迫。对阵门兴 11号罗伊斯的活跃示意图 对阵柏林11号罗伊斯的活跃示意图本场 7号霍夫曼的活跃示意图由于本场比赛霍夫曼较少地参与中路和左路的轮转以及穿插,多特蒙德的左翼压迫效果其实是打了些许折扣的。但是本场勒沃库森并未以极低姿态的深度防守组织后防线,而是积极地对前场试压试图压迫反击,从意图看,施密特的这个赌博颇有可商榷之处,如果以结果论,则正中了多特蒙德的招数。勒沃库森的防线侵略性较强,积极做压迫的尝试药厂的防线策略正中下怀基于施密特的前场逼抢策略,在由攻转守的瞬间,药厂的防线身后出现空挡自在情理之中,香川的过顶转移和霍夫曼的插上都非常及时,但如果不是莱诺的出击失误,多特未必就一定能先进一球。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图赫尔的球队,就在进球后仅仅一分钟,药厂的小豌豆就捕捉了多特防线身后的空挡,获得了反越位的良机,而在52分钟贝拉拉比的肋部斜传又给了墨西哥前锋单刀机会,只是受到施梅尔策的推搡干扰而未能如愿。就目前来看图赫尔的球队在高位压迫时的细节上仍然待改善之处。但只要打破僵局,而对手又急于扳平进而压上,那么大黄蜂就如鱼得水。如果说,图赫尔的阵地压迫阵法从瓜迪奥拉的战术套路当中汲取了智慧火花,那么大黄蜂在快速反击当中对线路的规划,则颇有些十年前温格那支不败舰队的风韵——尽可能的杜绝低效率的长传直接打法,而依赖地面的中、短传向前渗透,与此同时,强调前场的掩护、交叉和轮转,锋线的斜插,制造斜向跑动吸引对手防线的注意,在中路和肋部制造空挡,而中前场则利用锋线所制造的空挡,纵深插上。这几乎就是当年阿尔塞纳初入海布里时布置战术板时的范本。总结两支同样强调压迫的球队在首个进球前后,确实因为运气的“扰动”而出现了不同情势的分野,譬如假设莱诺的出击能更加靠谱、而小豌豆的反越位单刀能够更加果断,那么胜负的天平未必会出现如此之快的失衡。而一旦率先打破僵局,那么比赛的节奏即被更擅长快速反击的多特所掌握。这反而使得施密特的开局防守策略成了一出明显的“败笔”。在严格意义上,蜜蜂军团的三个进球都未必是战术的直接结果,而是掺杂了很多运气的成分,譬如莱诺和文德尔的失误,但是在整个比赛场面的对比当中,多特在比赛不同阶段特别是控球阶段和由守转攻阶段仍然体现出丰富的进攻方式和套路。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丰富性,图赫尔才有资本在连续11场的连胜当中没有阴沟翻船。极强的稳定性、堪称残暴的进攻火力,也正是得益于如此“乱花迷人眼”的技战术风格。频密的跑动,快速的穿插,积极的轮转,有目的的压迫和有策略的调动,多特蒙德未必一定得分,但获得场面上的优势则很容易。不过,一旦这个套路被人所熟知,对手的防线会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作为赌博性的对抗,坚决的不被局部压迫所诱导调动,而是牢牢地密集中路、守住禁区腹地以及肋部空挡,不对称的压迫很容易异化为低效率的围攻。得势容易,而得分则未必——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演进和赛程的深入,对手愈发了解和适应自己的策略,大黄蜂就愈发需要先进球。当然,如果说这场比赛给人的最深刻印象,仍然是在第一个进球时,深入到这支球队骨髓的“快速反击”血脉。在“快速反击”和“高位压迫”的基因当中注入地面渗透、节奏变化和导向细节——对于多特蒙德而言,图赫尔并不是推倒重建的改革者,而是一位招法丰富、增砖添瓦的体系大师;不忘初心,淬火重生——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夜在威斯特法伦球场所领略到的,最深刻的感慨。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特蒙德阵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