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贫困户看病报销比例的重大疾病看病有什么报销

河北贫困户就医最多可报95%
关注新华网
  本报石家庄3月26日电 (记者马晨)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地确立了对贫困人口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每年投入20亿元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住院医疗费报销水平的提高。三重保障制度报销下来,省市三级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到90%以上,比一般居民提高近30个百分点;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到95%以上,比一般居民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就报销金额来讲,贫困人员住院就医报销年度封顶线可达百万元。
责任编辑:
近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民政厅、扶贫办、人社厅联合发出《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的紧密衔接,对符合该省7类13种大病临床路径的专项救治对象实行免费救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相关人员表示,2017年,我国将在确保群众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大病保障受益水平,提高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印发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凡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要进行集中救治。据悉,国家卫生计生委去年年底已在贵州等8个省(区),针对9种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启动了集中救治工作。农村大病保障 纳入农村重大疾病保障范围 - 天涯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
“新农合”升级了!昨日下午,辽宁省卫计委发布消息,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重点向农村贫困居民保障倾斜!
也就是说,省内各地将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居民新农合医疗保障力度。
新规一出,以后农民朋友看病花钱心里更有底了!
贫困农民新农合报销比例
从70%提高到80%
沈阳市在巩固22种重大疾病保障的基础上,将肝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脑瘫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
(原22种: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尿道下裂、血友病、肺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ⅰ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死、苯丙酮尿症。)
贫困农民新农合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80%;丹东市2015年实行糖尿病门诊慢性病管理,2016年将系统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丙肝5种疾病纳入门诊慢性病补偿范围。
沈阳市大病保险补偿比例
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
如今的“新农合”可全额资助农村贫困居民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
1.大连市2016年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上年的580元提高到630元;
2.朝阳市贫困居民住院费用(含重大疾病门诊费用)新农合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由50%提高到70%;
3.葫芦岛市住院补偿封顶提高到12万元,农村贫困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经新农合补偿后剩余部分按70%医疗救助,年最高限额10000元;
4.沈阳市大病保险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盘锦市自2013年起农村特困参合人员重大疾病住院(含门诊大病治疗)按90%报销;
5.铁岭市贫困居民住院费用和乡级门诊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0%、55%。昌图县农村低保、五保户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在现有新农合报销比例基础上,再提高15个百分点。
沈阳农村贫困居民住院先诊疗后付费
1.盘锦市大病保险无起付线,按90%报销;
2.朝阳市、阜新市、锦州市、营口市、沈阳市分别从10000元降至5000元、6600元、7559元、7800元、9000元;
3.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阜新、辽阳、盘锦、葫芦岛、绥中县等10个地区的56个统筹县(市、区)均实现了农村贫困居民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制度。甘肃多举措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就医负担
新华社兰州4月30日电(记者&梁军)甘肃省近日决定对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大病专项救治,通过单病种付费、大病保险再报销等多个举措,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
近日印发的《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明确,2018年底前,甘肃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符合“甘肃省农村重大疾病病种”的患者将接受集中救治。
据悉,甘肃省将充分发挥基层卫生计生队伍作用,采取分片包干到户的办法,根据台账登记的救治对象患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甘肃省规定,对全省50种农村重大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当地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在各级定点医院诊疗期间,可以“先诊疗、后付费”。
本次专项救治,甘肃省将重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
甘肃省还明确,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制度,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患者“一站式”报销后超过3000元的自付部分,由当地县级政府兜底解决。
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对于来说,医疗看病是个大问题,2018年贫困户住院有什么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健康扶贫&的概念:
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缩小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就医费用个人负担大幅减轻,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健康扶贫工程: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从2016年起,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象和特困人员实行倾斜性,降低特殊困难人群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选择部分大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医疗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按规定比例报销。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二)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慢性病救治。
继续实施光明工程,为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费用通过医保等渠道解决,鼓励慈善组织参与。从2016年起,对贫困家庭患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食管癌等疾病的患者进行集中救治。
(三)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行动。
组织全国889家三级医院(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对口帮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采用&组团式&支援方式,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及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驻点帮扶,重点加强近3年外转率前5&10位病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推广适宜县级医院开展的医疗技术。定期派出医疗队,为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建立帮扶双方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诊疗服务。
(四)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工程。
到2020年,每个贫困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建立中医综合服务区。
(五)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行动。
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从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到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积极探索对因病致贫返贫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救助,重点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力度。综合考虑患病家庭负担能力、个人自负费用、当地筹资等情况,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
(六)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一站式&结算平台建设。
贫困地区逐步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广泛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
建档立卡贫困户
首先,必须解释一下建档立卡。建档立卡,就是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把贫困户的困难程度记录在案,并分发相应的贫困卡。这样顾名思义,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家庭。
建档立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目的是,识别出农村贫困对象,搞清农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建立健全农村和贫困户档案。为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对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部门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搭建共享的扶贫工作信息。
由于各地具体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以为例来说明一下建档立卡贫困户优惠政策。
1.在镇村门诊看病,一般诊疗费全报。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90%以上。
2.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报销额度比非贫困人口多20%。
3.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免交押金,先诊疗后付费。
4.省市县定点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较非贫困人口多10个百分点。
5.新农合住院基本报销每人每年最多能报13万元。
6.住院费用在新农合基本报销后进入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
民政医疗救助政策
7.门诊费用特困人员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救助50%。日常门诊救助每年最多1000元,重特大疾病门诊救助每年最多5000元。
8. 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后,住院费用按救助对象类别,在年度限额内按比例救助。
报销救助方式
9.县域内就诊,凭合疗证、身份证、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证明等资料,在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窗口直接报销(救助)。
10.省市定点医院住院,出院后携带相关资料到县政务大厅(或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报销(救助)。
热门推荐:分享到:476人有用1862人有用1013人有用238人有用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曾经是农村里非常好的风气,现在也有很多人怀念。不过,农村开始对接现代社会之后,情况2018第二十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
2018第二十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将贫困户看大病 最多掏一千二
  湖北省兴山县古洞村一组,刚出院不久的村民谭邦华,从理赔员手中接过2.46万元的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补充保险金,加上新农合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报销的4.57万元,她这次入院治疗,只需自掏腰包1200元。这是兴山县医疗救助补充保险政策实施以来,报销的第一笔资金。去年10月,兴山县出台办法,一般患者看病最多只需自费1.2万元,贫困户最多只需自费1200元,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城乡孤儿看病不花钱。
  合规医疗费,患者自费1.2万元封顶
  “虽然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减轻了医疗负担,但大病、重病仍然让许多家庭‘一病回到解放前’,成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兴山县县委书记谭业明称,兴山县是鄂西老区贫困县,18万人口中建档立册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7万人,其中30%以上是因病致贫、返贫。
  谭邦华一家就是典型。2006年,夫妻俩靠着务工,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生活逐渐步入小康,然而一场大病却将一切摧毁。2011年,谭邦华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药费高达35万多元,自费20多万元,欠下了巨额外债。现在全家每月仅靠丈夫2500多元的打工收入维持生计。
  兴山实行的是“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医疗+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的精准扶贫模式,对于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报销后的溢出部分,兴山县财政出钱向保险公司投保,由保险公司负责精准扶贫医疗补充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兑付,为全县居民进行医疗兜底。
  据此模式,对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对象就医的合规费用,经基本医疗一次报销和大病保险二次报销补偿后,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再给予赔付,标准为:合规自费1.2万元以上的部分100%报销;农村贫困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合规自费1.2万元以下的部分,再报销90%;对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城乡孤儿,合规自费1.2万元以下的部分全部报销。
  据此标准,一般患者的合规医疗费最多只需自费1.2万元;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户最多自费1200元;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城乡孤儿则不用自己花钱。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医疗费都可以报销。兴山县昭君镇大礼村贫困居民万伟褀因先天性心脏病,今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花费元,经新农合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县财政又根据新政为其提供救助33062.5元,但仍有13848.97元需要自费,因为万伟褀有一些不合规的自付费用。
  “财政兜底的是合规自费部分,不属于合规自费的报不了,在全省、全国都是这样。”兴山县合管办主任邹志创解释。
  投保需花1000万元,县财政有能力承担
  4月12日上午,低保户牛晓芳来到人保财险兴山支公司服务窗口,办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补充保险赔付。5400多元的医疗费,新农合报销了3300多元,自费部分经人保财险现场核准又报销了1600多元,自己只需花费不到500元。
  “4000元以内的小额赔付,一天内直达患者账户,大额赔付一周内可以办结。”人保财险兴山支公司总经理余首成介绍,新政策执行后,百姓的就医、报销程序发生了变化,负责执行赔付的人保财险兴山支公司专门设立了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结算兑付窗口。人保财险承接的医疗救助补充保险,是该公司在兴山县涉三农保险业务中的一部分,虽然冒着亏损的风险,但是对于公司在当地的市场布局意义重大。
  “目前,我们正在协调县内各医疗机构垫付医疗费,患者出院时,三次报销一站办结。县外就医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报销依然还要到各经办保险公司办理。”邹志创称,县内就医,病人出院时,可以实行新农合基本医疗、大病保险一站式办结;县外就医,医保定点机构新农合基本医疗可以在出院时办结,大病保险需到经办商业保险公司办理;而医疗补充保险则需到经办的人保财险兴山支公司办理。
  兴山县县长汪小波称,出台政策之前,兴山县做了详细调研,以2014年受保障对象的大病费用数据为基数测算,今年县财政需安排1023万元向保险公司投保,才能为全县居民兜底。这1023万元包括县财政专项资金523万元,以及整合的民政部门医疗救助资金500万元。
  “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行,资金保障是前提。”汪小波称,县财政公共预算收入从2011年的3亿元增至2015年的9.5亿元,翻了3倍多,医疗救助补充保险投保约占财政支出的1%,财政完全有能力承担。
  核减不合理费用,严格预防过度医疗
  邹志创介绍,今年一季度,兴山县共有2030人次获得保险兑付337万元,全体对象平均自费1553元,自费比例33.9%,较去年同期下降13%,低保、五保、扶贫对象均未超过15%。
  运行之初,看似良好,但外界存在担忧——医疗费财政兜底之后,是否会出现过度医疗问题?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分析,高额的住院费用,基本都发生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兴山县卫生计生局局长任琦说,对于兴山县外的二、三级医疗机构,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系列医疗行为规范和相应费用控制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制度得以有序推进。
  任琦称,2015年,兴山全县核减不合理治疗费用126万多元。
  此外,兴山县采取分级诊疗制度,确定了县内200种单病种定额付费目录,乡镇112种住院病种、县外49种住院转诊病种的定额付费目录。“大多数常见疾病的价格固定了,也就减少了过度医疗的空间。”任琦称,目前,兴山县拥有3个二甲医院和7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883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0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过度医疗的可控性。本报记者 程远州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重大疾病报销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