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比较稳的号商,中国人傻钱多多的那种

Sina Visitor System人傻钱多?多国免税店被爆专坑中国人!网友怒了...
以前我们常说外国人傻,不曾想,原来,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才是最傻的那个。
今天,相信很多小伙伴的微博微信,都被微博网友@人间奶泡 曝光“至在英国希斯罗机场免税店购物过的中国人们”内容的事件刷屏了。
而就在英国希斯罗机场歧视中国人,恶意卖高价事件尚未平息之时,
再次有人爆料,专坑中国人的,何止英国希斯罗机场,
澳洲的机场免税店,
同样也把中国人,
当傻子在狠宰!
一封信引爆网络
2月10日,英国时间22:31分,一位博主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原文如下):
至(致) 在英国希斯罗机场免税店购物过的中国人们
我是一名在英国希斯罗T2航站楼免税店打零工的一个学生。大概干了有半年多了吧,一直属于比较平稳,赚赚零花钱。本人也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帮他们力所能及地省钱买化妆品,总之一切都很愉快。
同时机场经理也比较喜欢让我去,因为我卖的比较多,毕竟中国人才是那里的最最主力的消费团体,每天下午两班CA937、CA856,这两拨飞往北京的客人恨不得能顶一天的消费额,所以机场现在支持支付宝付款,并且有许多有中国字的打折券。 下面我要说的事情有点长,废话可能有些多,但是请你们一定要仔细看完,谢谢了!
但是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机场免税店。在免税店里,有不少折扣券供客人们去使用,引导他们消费。比如满150减10镑,满300减20镑,还有满500减40镑。 但是唯一有一种折扣券,非常的奇怪,那就是第一次消费满XXX镑,在你买单之后给你一张VIP voucher,在第二次消费的时候可以打八折。
我为什么要打“XXX”镑呢,因为这个XXX是一个不固定的数字,有时是150,有时是250。我在机场打零工的这段时间,一直是250,也就是只要你消费了250镑,就会给你一个在第二次消费的时候给你打8折的VIP劵,而且之前我也用这个办法帮助客人省去了不少钱,但是同事一直告诉我不可以这样,会被经理说,我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没有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只是想磨练一下自己,而且我也不想看到中国人的钱都进了外国人的口袋,并且还不被他们尊重,所以想着能省一些是一些。
但是今天发生的事,彻底让我感到了外国人把中国人当傻子来对待。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一位中国女客人在免税店里买香奈儿化妆品,当时篮子里大概是300镑的东西,她还想继续再买,于是我和她说可以先买这300镑的东西,然后拿到VIP折扣券,之后剩下的化妆品就可以都打8折了。同时香奈儿的sales也同意我的做法,就这样我们去了收银台,在结账的时候,我问收银的人,她可不可以拿到VIP voucher,得到的答案却是不可以。
我问为什么,毕竟她都消费了这么多了,而收银却说:因为她是中国人,如果是中国人的话,需要花费1000镑才可以拿到这个VIP劵,并且她同时质问我怎么可以告诉她有vip折扣券的这回事儿。
我当时直接就怒了,因为听到了“Because she’s Chinese, need to spend 1000 to get voucher” 我质问她这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规定,因为昨天还是250镑。 她说“刚刚,两个小时之前。”
然后我让他去把免税店的经理叫过来,我想听听经理怎么说,因为我当时满脑子都是这个女的是故意的,不想让我的顾客拿到vip折扣券。 过了一会儿,经理过来和我说,是需要花费1000镑才可以拿到VIP voucher,而且这项规定是对飞往中国的顾客定的。
当时我就急了,问他凭什么要这样欺负中国顾客。当时周围已经围满了人,经理却反问我是不是觉得他在骗我,我直接回答”是的,我觉得你在骗我,你这是欺负中国的消费者,种族歧视”。
同时我还索要证据,有没有书面通知,说要改动消费价格,但是他根本就给不出来。因为根本就没有!当时有英国同事站出来帮我说情,说我不知道刚改的规矩。难道中国人就活该花这么多钱吗?!因为当时我的顾客还在旁边,于是经理先让我服务顾客,结束之后再去找他单独谈话。
送走顾客之后,经理把我带到了员工通道里(没有监控),他告诉我这个规定却是LITTLE BIT UNFAIR,这是有一点点不公平吗?而且上午还是500镑,下午就变成了1000镑。凭什么中国人就要花1000镑才可以拿到劵,明明他们就是最主力的消费团体,但是这帮XX却把他们当猴耍。关键这个规定只针对中国人,而且并没有任何的书面证明,所以摆明就是经理想拉业绩,这帮XXX。
谈完之后,我就发现没有人敢和我讲话了,就连刚才帮我说话的英国人,也过来和我说对不起,不能够帮我了,因为他们都把这份工作看的很重要。这里我是非常理解的,毕竟大家情况不一样,我是挣零花钱,人家是靠这个过活。
同时英国同事告诉我,如果是外国人想要得到这个VIP折扣卷,只需要花费79镑,当时我就懵了。所以一气之下直接走掉,回家赶快把这件事写了下来。 我只想说,250镑,500镑我忍了,你TM1000镑,你真把中国人当傻子呢? 太欺负人了,摆明着人傻钱多的坑呢。而且没有任何的书面证明,就口头说这些?扯淡呢?
我就想告诉大家,英国希斯罗免税店,就是这样对待中国的消费者,他们一边想从你口袋里拿钱出来,一边又把你当傻子,花了钱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以的话,我真心推荐大家去国内的日上买,价格真的差不多,有的还便宜。而且英国的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机场免税店卖的比当地TESCO还要贵!你敢信吗?!在英国的小伙伴可以查一查。还有那些化妆品,淘宝真的完胜免税店,就算代购,都比免税店便宜。我就觉得这对中国人太不公平了!!!
PS:另外有些英国回国转机的小伙伴,买液体产品超过100ML真的会被没收的!就算用那种密封袋给你包起来,小票放在里面,照样会被没收的!机场这些人为了能卖出去东西,真的什么都敢说。 我真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回到家还接到了我agency的经理的电话,问我今天发什么了什么,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我的想法,他竟然让我低调点,并且让我明天不要去上班,在家休息一天。哎,没办法,他们都把这份工作看的太重了,我倒是无所谓,只是不想让更多从英国飞回国内的人,在免税店里被坑了。我在英国已经7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不公平,以及种族歧视。
希望你们看完可以转发,让更多的人看见。
这篇长微博发出后,在微博上迅速被转发,截止国内时间2月12日凌晨,已经有1100多万的阅读量,
无数人对于英国希斯罗机场免税店的行为表示气愤,
因为明明其他人只要79英镑的东西,偏偏到了中国人这里就要花1000英镑,而且这个金额甚至可以随意修改,按心情制定,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吗?
这其实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坑中国人,
真把中国游客当“人傻钱多”!
网友愤怒了
看了上面的信,你也许只想骂伦敦希斯罗机场免税店,
可相信我,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敦希斯罗机场免税店的背景后,
你绝对想过去给他们两巴掌!
因为伦敦希斯罗机场免税店,干的是吃着奶还骂着娘的白眼狼行为!
伦敦希斯罗机场是英国,乃至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没有之一,而据英国咨询公司“前沿经济学”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
中国游客,
是伦敦希斯罗机场的第一大金主。
中国已开通的直飞伦敦希斯罗机场的航班,每年可以为英国GDP贡献5.1亿英镑(约44.5亿人民币),并且为英国创造了超过14,550个就业岗位。
可以说,没了中国游客,伦敦希斯罗机场将大幅萧条!
但即使这样,中国游客在他们眼里,
并不是值得尊重的顾客,
而是可以随意宰割的羔羊!
别的国家游客都不宰,
专门坑你中国游客!
所以可想而知,当大家看到这封信以后,会有多么气愤,许多网友纷纷在那篇微博文章下留言:
“想象一下如果换成其他人种,这事儿现在已经闹多大了“”
“”大多数英国佬真的很坏,无知又傲慢,把中国人当傻子”
在英国希斯罗机场有过购物体验的同胞们纷纷出来表示自己也曾吃过这样的哑巴亏。
“作为一个经常飞希思罗的人,我特么从来就没听说过还有vip voucher,都是一次买完赶紧赶飞机,伤心”
讨说法结果被粗暴挂电话
事件发生后,环球网驻英国的记者,曾经给希斯罗机场负责媒体联络事务的代表致电,询问关于这件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中国游客愤怒的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当记者问到免税店是否存在区别对待中国籍旅客时,这位工作人员却突然粗暴地直接挂断了电话。
随后,许多网友在Twitter和Facebook上,联系到了希斯罗机场的官方账号,要求机场方对此事作出回应。
(图片来源:Twitter)
然而,面对广大众多愤怒的中国顾客,希斯罗机场的回应只是千篇一律的:
“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没有补偿,
没有解释,
更没有任何道歉!
事件发酵,更多网友站出来爆料,
原来澳洲机场免税店,一样会坑中国人!
就在网友集体声讨希斯罗机场时,一名名叫“墨尔本客”的微博网友,写了长篇文章,
曝光澳洲墨尔本免税店,
也存在同样欺诈中国人的行为!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
英国希斯罗机场的事件,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在墨尔本机场免税店工作时遇到的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些被骗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在外留学的留学生,还有无数个跟团的旅行团,其中大多以30岁到60岁年龄段的人为主,还有我同学朋友的爸爸妈妈们。
在墨尔本免税店,你只需要消费超过79澳币,系统就会自动送出一张25%OFF的优惠卷,这是在那里工作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大多数Sales都不会选择告诉顾客,收银台的员工往往会把这些送出的优惠卷给扔掉。当我还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把客人带到熟悉的收银台员工那买单,这样偶尔才能悄悄的问他们:“Could you plesase give this customer the 25%-off voucher?”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必须都是偷偷的。因为一旦被发现,他们就会让你“get in trouble”
所以大部分在这里消费的中国人,甚至连这张Voucher的存在都不知道。
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我卖过一段时间的保健品,牌子非常有名,基本上是中国人拿着手机照片来买的。那个牌子95%的销量,都是中国人买单。而货架上的价格却是本地商店的2倍—3倍。
经常有无意中逛过来的老外,看着上面的价格问我:“Jesus,it's way too expensive, this is not free-tax, I can even buy this for a half-price outside!” (翻译:天啊,这也太贵了,根本不是免税的价格,在外面我只需要花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了!)
我经常无言以对,毕竟这样的价格是针对谁的,大家心里都知道。
更可怕的是,当我经常劝阻来买保健品的叔叔阿姨们说,“你们怎么不在外面的商店买?”
得到的回答经常是:“导游不让去,他说免税店什么都有!”
几乎所有跟团的游客,都无法获得自由在外购物的权利。
———而导游拿回扣,几乎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但最让我感到恶心的是,无数导游经常为了拿回扣,无节操的把商品说的天花乱坠:哪个贵就是哪个好。而但凡身为销售的我们在旁边提醒几句,甚至还会得到导游的“投诉”。
更让人痛心的是,跟着来买东西的阿姨叔叔奶奶爷爷们,真的非常信任这些导游。
有的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你经常能听到他们会对着货架讨论:
“这个真的挺贵的。”
“唉,算了,给孩子们买。买吧!”
贵了好几倍的不止是保健品。
在各种各样的免税店,我们经常会因为过度购买而成为别国心目中的Cash cow。
当我还在那工作的时候,中国人的航班时间才是我们工作的peak hours。
最后,这位微博网友说到:
在我刚入职的时候,担心自己做不好的我特别紧张,我的supervisor跟我说过:
“You know, mostly Chineses,
when they came here,
they buy things for really high prices,
I don't know why, but they do.
So, don't worry.”
(你懂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这,
都会不假思索地买高价的商品,
我不知道为什么,但他们好像就喜欢这样,
所以,(这样坑你们同胞)我表示很抱歉咯~)
各国都有专坑中国人的现象
其实,专坑中国人的现象,在海外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有中文媒体向全体海外华人朋友,中国同胞发出重要提醒: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别上了黑心“免税店”的当!
假燕窝高价卖中国人
大量消费者被坑!
从2017年8月份开始,泰国卫生部对多家燕窝销售点进行了暗访调查,结果一下查出9家经营点居然将树皮,树胶熬成假“燕窝”,
专门卖给中国人!
很多中国游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泰国花了上万元人民币买到的“极品燕窝”只不过是树胶+椰子壳熬成的物质
黑心的假燕窝商家甚至连一丁点燕窝成分都不放,令人无语的是,假燕窝和真燕窝吃起来的口感还特别像...
但成本上就是天壤地别了。
黑心珠宝店,
不准当地人进,
只准中国人进!
据悉,每年去俄罗斯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也是高达百万人次,
面对这些“行走的印钞机”,一些当地商家居然搞起了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圈钱勾当,
这件事被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给曝光了,
文中称,一位名叫斯维特兰娜的俄罗斯大妈,发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赫莫夫尼基区的伏龙芝临河街34号的公寓楼一楼,有几个商店和其它所有的商店都不一样,
这些商店是首饰品商店,每天,都会有十几辆中国大巴车开到商店门口,从上面走下来很多中国游客,进入商店买东西,
而当大妈自己想进入珠宝店逛一逛时,居然被门口保安给拦下来了!
无语的大妈看着中国游客从店内买了一袋又一袋首饰出来,自己却不准进入,感到非常气愤,
在和保安进行激烈争吵后,保安终于在中国游客都离开后,让她进入了首饰店,
一看店内的商品标价,大妈震惊了!
这些东西,值这个价吗???
除了这间首饰店外,该街区还有一间中餐馆,也是只对中国人开放。
而来这里吃饭的人,也都是由旅行大巴车给送来的。
假化妆品坑死人不偿命
辐射毯坑惨中国游客!
现在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韩国货也是最受热捧的商品之一结果,自己买的十分乐呵,甚至在朋友圈晒炫起来,
殊不知,在一些韩国商家眼里,
假化妆品只卖给中国人...
为什么一些韩国店跟俄罗斯人一样,谢绝自己国家的人进店?
有报道称:
那是因为卖假货给自己国家的人,会被投诉啊!
“只把假货卖给中国人”
“反正中国游客也不会去投诉”
自己不吃的保健品
就卖给外国人?
中国游客频频上当
出趟国,游客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保健品了,
日本有种名叫纳豆的保健品,就被扒的体无完肤。
在日本一间大型免税店,当地店员会对游客进行一番狂吹,主要是介绍纳豆多么多么的神奇,
能让人长寿,还能治疗癌症
简直就是神药!
然而真实情况是:
纳豆这东西根本就没那么神奇,而且在这样的免税店中,还会被标上比市价高出好几倍的价格售出,
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怀好意的骗局
然而令人无语的是
即使连人民网都曝光了
还是有很多中国游客上当!
看到这些免税店的黑幕,突然感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英国希斯罗机场免税店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不要求VIP,
但我们要求被尊重:平等对待!
当下的我能给出的建议大概是,请你帮助你的爸爸妈妈,帮助你自己,在出去旅游之前,做好攻略。
但大多数时候,真的是无能为力的。不止英国希斯罗机场欠中国人一个解释,墨尔本免税店欠中国人一个解释,太多太多的免税店可能都欠中国人一个解释。
2018年的第一波旅游热已经打响
不管您是跟团旅游还是自由行
我在这里提醒大家,
外出旅游,
在保障自己人身、
财产安全的同时,
也要保障自己的权益!
来源:澳洲Mirror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购房者人傻钱多?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不上房?
滁州365淘房
微信号:czhou365
关于人傻钱多的来源,网上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是:
据说,当年潘石屹和冯仑在海南掘得第一桶金后,发现海南经济过热,二人决定转战北京。于是老潘就北上来考察市场,来到北京以后马上发了电报,内容是“钱多,人傻,速来。”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老潘创建了SOHO中国,通过房地产发家。最近关于老潘的消息是,他以35.73亿元出售上海虹口SOHO,据说要整售光华路SOHO2和凌空SOHO两个项目。截止目前,他已经套现超过340亿。
其实,人傻钱多的说法就是一种调侃,在房地产市场里用的这个词,无非就是证明了楼市的火爆,尤其是那些热得出奇的城市和区域。
前几年,如果要说最赚钱的行业,非房地产莫属。有人戏言,注册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只要拿到一块D,基本上挖个坑就可以卖房了。而且,这前前后后用的基本都是银行的钱,开发商自己的成本并不高。赶上房地产市场上扬,就能很赚一笔。那时卖房子,基本都是出一套卖一套,跟户型好坏、楼层高低基本没啥关系,不但有普通购房者购买,更有炒房者蜂拥而上。因此,用人傻钱多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即使是今年,买房成本已经有点高的离谱,但是依然会有这种现象。前几天,像郑州、青岛等城市均爆出了部分楼盘让利购房者,降J销售的消息。虽然价格是回落了一点,但是比去年同期仍然只高不低。而且,这些楼盘大多都是要求购房者全款购买,即使不是全款,也要求首付在五六成以上。咋一看,很多人可能觉得,一套房子动辄百万甚至几百万,会有人买吗?结果,这些楼盘推出的房源基本都是立马售罄。
看了这个消息,笔者觉得,买房的人傻倒是完全说不上,不过真的钱多啊!
其实不只是郑州、青岛,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以及杭州、苏州、厦门等二线城市,新房市场一直都很火热,很多楼盘都是出一批卖一批,出几套就卖几套的节凑。究其原因,还是整个新房市场供需不平衡,以及人们投资渠道相对匮乏。
一、新房供需不平衡
以北京为例,2017年4月,北京的新房库存量下降到了628万平方米,为过去88个月最低。而且,北京的新房分布极不均匀,像东、西城,无新房可卖;海淀、朝阳新房也少的可怜。北京的新楼盘大多集中在昌平、房山等郊区。
像青岛,虽然新房库存了一直都很高,但是主要也是在原胶南、即墨、胶州等区域,而市南、市北、崂山的新房很少,只要有新项目开盘,就是被抢光的节凑。
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人傻钱多”的假象。
二、投资渠道
关于投资渠道,相信大家更有感触。如果手里有点闲钱,估计大部分人都在存在银行,或者放在余额宝里。真正把钱用来投资的,恐怕占比不高。
投资渠道无非就是实业、股票、保险、黄金期货、网络理财产品、房子等;相信如果让你选,也会选择房子,因为过去几年,房子升值的幅度远高于其他投资渠道,基本是稳赚不赔。
未来,热点城市热点区域的新房的市场依然还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这些区域已经是无D可卖,只能是拆了旧楼建新楼,因此,“人傻钱多”的局面依然会存在。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在房地产市场逐渐由新房转变成存量房的过程中,衡量一个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标准已经变成了二手房市场。因此,二手房市场的变化更有代表性,以后要想在这些区域买房,也基本只能买二手房了。
所以,普通购房者想在这些热点区域买房,就不要盯着新房了,还是考虑二手房吧。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易斗说房)
↓打开图片立即扫码↓
365官方APP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今天看到一个人傻钱多的故事,投资不是占别人便宜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精选。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炒股,怎能不看摩尔
  做投资一定要严守自己的能力圈,人要对自己保持足够清醒的认知,特别是在投资这一块,不要轻易去做能力圈之外的事情。比如当别人怂恿你去炒期货、实物、港股、外汇、数字币、房子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你有什么能耐去占别人的便宜,而不会被别人占便宜。小心贪字得个贫。也不要迷信什么大师,如果这位大师十拿九稳真如所吹的那样牛逼,谁会有空搭理你,吃喝玩乐都没时间呢。
  今天的创业板发了疯,什么都涨。今天的周期股也发疯,投河自尽。 最近的资金基本上就在这两个大的板块里面跳来跳去,如果最近谁能把握住这种轮动,一定是爽到内伤,等大家都学会这个玩法了,估计也就该有人接盘了。因为市场就这么多钱,存量资金博弈就是要比谁跑的快,如果都一起涨还没人跑,那就是牛市来了。
  次新股连续大涨两天后午后就有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出现了,设计总院,星云股份,朗新科技等纷纷跳水,估计明天开始就会有分化。
  今天的周期股大跌的锅是不是该让方大碳素来背?(,),亿帆医药等都是被它带到沟里去的,当然资源股里面也真有几个不服输的,比如(,),(,)就是现在的周期股里的扛把子,安阳钢铁今天尾盘的放量拉升就是向大家预告明天的回归。
  看这个今天期货市场的走势,硅铁最后涨停,大家说明天会不会是周期股归来,次新股刺心?
  人一定要清楚别迷糊,所谓共产房(共有产权房)就是产权占70%的自住房,以后你的房本上要加上“政府”两个字。共产房热不起来。它面对的主要是低收入群,分两类,郊区的农民,但一拆迁人家就是人上人,谁稀罕要你的公产房;另外一种是城市贫困人口,他们已经有政府给的廉租房子。现在想解决的就剩城镇中产阶级里收入相对低的人群。
  尤其现在房价下跌,共产房更没有多大空间。万一有一天中国像京东当年一样崩盘,政府也不会损失一毛钱。政府出的是政策,没有出任何真金白银。最近推出的租赁土地都是拿来出租的,地面价是周围商品房的1/6,政府是卖的低了,但将来可以拿出租来补偿自己,只是账目收入的减少,政府的算盘细,没羊毛可薅。中国人是能占便宜就占的。公产房没什么便宜好占,尤其卖的时候政府缺要扒层皮。你要赚一定的便宜,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王老吉加多宝共产“红”了。围观你们打了这么久,结局居然是共侍一“色”,那我写过的稿子又是什么。真邪门!各行业老大与老二PK,受伤的并非对方,而是老三,心疼和其正3秒钟。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摩尔金融精选
(责任编辑:李佳佳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今天看到一个人傻钱多的故事,投资不是占别人便宜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演出市场人傻钱多? 票价拐点即将到来!(组图)_网易新闻
演出市场人傻钱多? 票价拐点即将到来!(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话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崔宁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法国法兰西喜剧院韩国明洞艺术剧场意大利都灵国际剧院英国国家剧院  剧院的运营资金从哪里来?如何防止舞台演员向影视流失?高票价为什么降不下来?这些是摆在正在改革中的国内艺术院团面前的现实问题,什么是更科学合理的院团管理体制,仍是大家苦苦探索、尚未形成完整认识的未知。
  日前,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剧院团管理大师班。法国法兰西喜剧院、德国柏林邵宾那剧院、英国国家剧院、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世界剧院中的“大牌”,介绍了各自管理运营的成功经验。
  会后,北青报专访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崔宁,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院团的管理者,他如何理解和消化国外的经验,也是我们了解当下中国艺术院团现状的一个渠道。所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照搬任何一种成功经验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做的是在尊重艺术创作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适合中国的剧院管理体制。
  很多问题不是出在艺术本身
  而是出在体制机制上
  北青报:这次大师班的参与者是世界多个一流艺术院团的经营管理角色,而不是更常见的那种世界各地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上的交流,研究的内容是剧院的管理,这种研讨有何意义和价值?
  崔宁:中国艺术院团的艺术管理以往没能放到一个应有的地位上来。我们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很多问题不出在艺术和艺术人才本身,而是出在艺术管理和体制机制上。过去都是国办院团,机制比较单一,年头长了,过于平稳老化,艺术创作力肯定受到影响。
  北青报:国外成熟剧院呈现的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相比之下中国的差距和差异有哪些?
  崔宁:首先,国外的国立院团和民营院团非常清晰,而我们民营剧团、剧社陆续增多,戏剧产生和存在的样式刚开始出现一些分化。
  其次,国外对文化艺术支持的机制比我们更成熟。这次大师班里听到很多国立院团说,他们得到的国家资金支持非常稳定,某一个项目需要特殊支持,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与政府沟通,非常清晰。国外民办的艺术院团,有好的剧目、交流项目,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现在北京的文化经费,除了用于市属的艺术院团,也有一笔文化基金,针对国办院团、民营院团、企业院团,按照上报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度支持。我们也在向世界先进的文化激励机制靠拢,但还需要把政策更加明确,让各类型的艺术院团得到发展。
  多挣的票房怎么花
  院团自己说了算更合理
  北青报:在剧院管理方面,在这次大师班上看到了哪些先进合理的方式?相比之下我们有哪些不足?
  崔宁:这次我最感兴趣的是法兰西喜剧院,他们有70名演员,其中有40名是股东演员,另外30名是工资制的。40个股东演员都是腕儿一级的、剧院离不了的骨干级演员,他们除了基本工资、演出补贴,还有分红。分红随着在剧院工作的时间增加会越来越多。这种激励机制太棒了,我们梦寐以求啊。
  艺术院团管理过去流行两句话,“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钱从哪儿来”,指的是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够怎么办;“人往哪儿去”,指的是有的演员到年龄要退休,有的演员过了艺术黄金年龄,比如舞蹈演员,该如何安排。这两句话一直是困扰文化管理者的难题。
  过去,中国国办院团中的人员机制都是“死”的,作为国家正式职工固定在院团里,按照干部编制、工人编制的额度招入院团,下至县一级剧团都是这样,没有更多的人员机制上的变化。
  这些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走了一条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分化之路。新人新办法指的是合同制,但执行得还不够彻底。
  我在北京人艺做了16年管理工作,我们是差额补贴事业单位,得到了国家非常大的支持和爱护,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体质的性质,把政府的资金分配都规划到预算中,比如人员工资总额预算是2000万,人艺就要在这2000万之内进行工资分配,演得好的人可能多给,即便多给也不能给太多,否则别人怎么办?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有这方面的政策突破。
  北青报:具体地说,您在人员管理形式和分配上所期待的政策突破是什么?
  崔宁:实际上,艺术院团既不是事业单位,又不是企业单位,艺术院团就是艺术院团。艺术院团具备事业单位应当受到国家资助的一面,这是必须的,尤其戏剧、戏曲、歌剧、交响乐、民间艺术等严肃高雅的艺术更应受到国家支持。但是艺术院团又确实存有企业性质,比如计件劳动、计价分配这部分,这部分不放开,还要额定死,就不能将艺术院团自由的性质发挥到极致,来最大程度地调动艺术人才创作积极性。所以,艺术院团应该有国家资助的一面,又要有企业灵活自主的一面,这才符合发展规律。
  国家现在把国家机构分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三大类,但是艺术院团是特例,应该单独划分出来管理。当然医院、科研单位也有特殊性,这就值得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如果一定要归入这三大类,势必会有些缺陷。
  其实国外的院团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人家从来不说我们是企业,也从来不说我们就是在国家的摇篮里享受,有好的项目,国家该支持就支持,而自己挣来的部分如何分配国家不限定。
  打个比方说,北京人艺每年有1个亿的资金需求,国家要求报票房计划收入,如果预计是3500万,国家再拨6500万,3500万的票房收入放到预算当中去,凑成1个亿。这很合理,但是如果今年人艺票房挣得比3500万多,国家会认为之前的预算不够精确,多出来的部分要清零上缴国库。
  现在财政部门对我们也很理解,允许我们当年形成自有资金,多挣出来的票房可以重新向财政局报预算增项目。但是如果当年花不了,还是要清零,明年从头来。
  这就看出院团企业性质的一面,不能只按照3500万卖票,难道挣到3500万我就不演了?这不对。而且票房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政治经济形势、艺术品质、某个演员的状态、销售的好坏等等,预算只是个匡算。
  舞台演员不能劳有所得
  就无法遏制人才流失
  北青报:能具体讲个例子说说这种定额的分配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崔宁:比如人艺的《喜剧的忧伤》,这个戏就何冰和陈道明两个演员,演员号召力大,戏的挑费低, 20多人的工作团队,食宿路途费用怎么也比80多人的茶馆剧组要少得多,非常适合全国巡演和商业化运作,演出商都扑上来谈各地的演出。我们曾经想过把它作为商业化运行的试点投放到市场中,走一条自己经营的路子,得到的利润一部分上缴剧院,剩余可分配。
  但后来这个想法搁浅了。搁浅的原因既有操作中考虑的不周到,还因为这部分分配必须占据工资总额,《喜剧的忧伤》演得越多,分配得越多,占整个剧院的工资总额的比例越大,这个戏分得多,剧院其他300多口人吃什么呢?
  现在的分配机制只能让演员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起不到因为多劳多得而获得的特殊的激励。而我们想在内部实施某些机制改革、想更好地发挥艺术生产力的时候,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制约,迈不开步,这个问题是存在的。
  北青报:如何把演员留在舞台上也是中国戏剧院团面临的问题之一,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中,演员即使成为影视明星,仍旧愿意从事戏剧创作,而我国演员在影视上取得成功后多是疏远舞台,这有剧院管理制度的原因吗?
  崔宁:我们和外国有多方面的差异,首先是文化理念问题。在西方国家,做戏剧在艺术上是制高点,这个理念是大家公认的。其次,在俄罗斯,报酬最高的是舞台戏剧演员,而不是影视演员。演员的体面除了表现被公众认可,还需要有足够的收入,活得有尊严。
  中国影视演员相当一部分来自各个艺术院团,破坏了院团队伍的整体性,把人心带走了,好演员都跑了,大家觉得出去能挣钱,在剧院里挣不着钱。当然这是市场决定的,但保证演员留在舞台上,国家职能部门应该有所调整。我们都知道舞台艺术受到冲击,举步维艰,但是国家为什么不出面干预呢?
  人艺年轻演员参加一场演出,从下午五点半开始准备,到晚上十点半演完,最低的收入才400元。男、女一号,一场演出报酬1500元, 根据戏份的多少,往下依次是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这几档。排练费用是一天100块钱,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这些大演员也是一样。一级演员的基本工资3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状况还是在工资总额控制下,我们做了倾向于演职人员的分配方案,让演职人员在剧院的收入最高。
  我们一个戏的主角演三天是4500块钱收入,他拍三天的电视剧能拍一集,这一集电视剧的税后收入就有可能是几十万。
  国外应该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磨合期,挣扎之后走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下国外的管理经验,在社会经济分配的调整中考虑到这个因素,做适当调整,鼓励演员回到舞台上来。
  政策放开,在经济待遇的问题上,让演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能够归他们所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劳有所得。如果国家只是往里砸钱就没有改革的意义了,国家要做的更多的是政策上的引导。
  当然演员的艺术责任感和艺术良心很重要,思想工作不可或缺,但经济收入水平是个杠杆,应该用政策来保证艺术人员能有一个创造艺术精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要有心里的环境。
  保护民族传统艺术
  政府光砸钱不行
  北青报:此次日本国立剧场讲到了如何进行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这对衰弱中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有何借鉴意义?
  崔宁:日本国民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建立起古老的戏剧和表演形式,他们要留住根脉,延续下去,在这方面日本是有长远考虑的,我们在这方面缺乏关注和引导。
  对民间艺术和戏曲,要去糟粕留精华,让中国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艺术的本能和特色展示出来。民间艺术值得保护,可以整理引用到专业艺术中。比如北京人艺的《白鹿原》里出现的陕西老腔,是华阴地区为皮影伴唱的一种民间艺术,林兆华到当地找到这种艺术形式时,只剩下一支20来个人的表演队伍。他把老腔用到《白鹿原》里,每到情节纠结不开的时候,就给一段老腔的唱。
  这个演出队伍参加了我们第一轮《白鹿原》的演出后,北京人艺在北京办了两场老腔音乐会,从那以后他们受到了关注,从华阴的小山村里走向了世界,走到外省市的专业舞台上,还到世界上做了很多交流演出,从此以后当地的老腔演出团体从这一支队伍壮大到20多个团体,这个民间艺术被激活了。
  这不是完全用钱解决的问题,钱只是催化剂,艺术要生存,关键是要植根在大众中,有了观众的养分才能茁壮成长。这是个最好的例子,这个民间艺术支持了舞台戏剧,让戏剧找到了根儿,体现了特色,反过来,戏剧又反哺了民间艺术。
  多家院团形成共识
  演出票降价拐点将至
  北青报: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外国知名剧院,歌剧、芭蕾这样的高雅艺术演出,最低票价只有三四欧元,相比之下我们的票价门槛过高,中国的演出市场甚至看起来“人傻钱多”。
  崔宁:欧美国家演出的最低票价是这个地区平均收入的1%左右,最高票价也是平均收入的几十分之一,咱们的最高票价能达到一个北京平均收入的1/2、1/3,跟人家的1%怎么比?
  国外的政府补贴比较稳定,受惠的院团比较广泛,院团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院团成本核算比较成熟。中国舞台演出的票价,除了戏曲低一些,大部分是偏高的,尤其是商业运作的剧目更高,中间“扒皮”的多,企业以追求利润为出发点,尽量卖高价。经营性演出不顾及市场培育,一锤子买卖,挣了钱就走,市场被破坏掉了,观众的信心被击退了,他们却不顾忌。有的文化经纪公司一年就两三个生意,一个生意能挣几百万,然后把人一解散公司关门。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个市场是不容破坏的,京沪两地文化市场比较成熟的城市,包括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上海大剧院等,演出都设计了低票价,而且两地的政府管理部门都有一些低票价的号召和补贴政策,对最高票价都有所限制。这个力度还要加强,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北青报:您认为根治国内演出的高票价“顽疾”,突破点在哪里?
  崔宁:高票价是困扰演出者、经营者和观众多年的问题,但我相信高票价走低的拐点快到了。现在对高票价的关注已经从观众、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者的质疑和讨论,发展到演出者、经营者的思考。
  演出作为文化商品,过去行业内部更多地考虑的是商品价值,追求利润,现在的新环境是,国家对文化逐年加大支持力度,文化产品的成本回收和文化经营者的利润形成不再单一地走市场这一条路,还可以获得政府采购、政府支持、社会赞助,路子越来越宽。
  北京人艺也开始讨论如何科学合理地降低票价,以赢取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我们考虑把平均票价调低,加大中低票价的数量。
  现在人艺学生票的票价是10元到40元,其他票价是80元到680元,经典剧目最高到880元。其实一部分880元的票是卖不出去的,空设了,如果能够降一个价格等级,可能就有观众愿意买,座位就可以换取利润。原来380元的票价可能就60张左右,今后扩大中低票价的区域,比如扩大到120张,虽然整体票价降低了,但是刺激市场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上海话剧中心最高票价就380元,那天在大师班上国家话剧院的同仁也表达了类似想法,我们都做了交流,共同提出票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不合理,我们要带头解决。科学合理地调整票价比例,增加中低票价的数量,把因高票价造成的空场弥补回来,最后票房的结果也许会更好,而且换取回来的是社会对文化的关注,更广泛的观众接受文化教育,这种社会效应是不能用钱衡量的。
  文/来来
  供图/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傻钱多买戴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