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影驰256g固态硬盘分区256g怎么样

4大顶级主控较量 9款256G/SSD谁将问鼎
  在2011年末,SSD频道推出256GB SSD年终横评,当时256GB SSD的售价接近3000元,称得上名副其实的高端货;到了2012年末,SSD频道再度推出256GB SSD年终横评,此时它们的平均价格跳水50%,并且本年度发布的新品,它们的读写速度更快,随机读写能力有飞跃的提高。
  在SSD倍受广大网友关注的今天,128GB SSD成为主流,而256GB SSD具备较为完整的高端性能、更大的容量同样受到网友的青睐。为此SSD频道挑选了9款在市面可以轻松买到的256GB SSD,通过横评对比给用户选购做出指导。
4大顶级主控较量 9款256G SSD谁将问鼎
  SSD硬盘市场经过数年发展,从三足鼎立到百家争鸣。以第一代SSD为例,它们发展周期长达4年,读写速度从最初的不足100MB/秒,推进到SATAII的极限速度300MB/秒附近。
  2009年,首款第二代SSD--美光C300改写了SSD的历史。它是第一款采用SATA3.0 6Gbps速率接口的高速SSD,读写速度轻易突破300MB/秒,随机读写能力达到数万IOPS值。
  2012年,酝酿长达3年之久的首款第三代SSD浦科特M5P面世,它延续SATA3.0 6Gbps速率接口,小幅加强读写速度,随机读写能力非常接近6位数。
  今天,第一代SSD基本已经淡出,二代和三代SSD共存于市场。它们有卖了2年多时间、马甲换了一茬、性能逐渐落伍的美光M4 SSD;也有部分低价的二代SSD挂羊头卖狗肉,它们采用二代主控却用劣质闪存芯片,性能向第一代SSD看齐。今天笔者着重为大家分析SSD的主控算法优劣、顶级SSD的性能PK、如何识别高价半速SSD。
  第2页:小白必看:二代SSD缘何一代性能
  SSD的制造门槛低,只要你能制造优盘,那么从第三方购买主控、闪存以及电子元器件,套用公版固件,就能轻而易举的制造出一块SSD。
  除了假货,网友们遇到的最多的问题:花了大价钱购买二代SSD,它的性能却向第一代SSD看齐。我们如何在乱象纷争的SSD市场中买到心仪的好硬盘。
  缘何二代SSD只有一代性能
某牌子的32GB SSD的最大读写速度
  二代和三代SSD主要以主控为区分,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随机读写能力,最为直观的就是IOPS值高低,一般用AS SSD软件可以直观测试结果。诚然主控决定SSD的性能,不过要是碰到坑爹的异步闪存,网友们可能真的是欲哭无泪。
  异步闪存常见于英特尔和美光的25nm ONFI闪存,它们来源于体质较差的切割晶圆,封装测试工厂将它们的速度进行大幅限制,以达到延缓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它们的制造成本较低,因此非常受众多SSD厂商的欢迎。
  因此这类厂商出品的SSD有以下的特点:它们普遍采用SandForce SF-2281、最新的群联主控,具备SATA3.0 6Gbps速率接口,由于采用异步闪存,它们的速度减半,最多只能达到SATAII的标准。
  点评:SSD厂商采用异步ONFI闪存不是什么罪过,只要厂家卖的价格符合它的性能,至少也能落得个物有所值的名声。明明是一代SSD的性能,还卖二代SSD的价格,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款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反差巨大,笔者直接跪了
  如何识别异步闪存SSD:
  1、本次参与横评的9款SSD均不是异步闪存,直接帮助网友们过滤掉异步闪存SSD。
  2、采用异步闪存的二代SSD最大特点,它们的最大读写速度往往超过500MB/秒,然而持续读写速度在300MB/秒以内。我们将在本文中讲到如何分辨最大读写和持续读写速度。
  小故事:笔者刚入行的时候,第一次测试上图的某款异步闪存SSD,在测试ATTO最大读写速度的时候,这款SSD相当靠谱;测试CrystalDiskMark持续读写速度的时候,性能打了一半折扣不止。
  于是笔者查原因,难道是IDE打开了?或者没装RST快速存储技术?还是插到SATAII接口上去了。您是不是也曾经碰到这样的问题?希望网友们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第3页:最大读写:双超550MB/秒者众
  ATTO Disk Benchmark最大读取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范例:浦科特M5P 256GB SSD
ATTO Benchmark读写对比
  提示:相信很多网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硬盘产品在出厂标称中的读取和写入速度都比自己测试的数值大,其实厂商就是通过ATTO Benchmark软件测试得出的最大数值。
  在ATTO Benchmark测试中,9款256GB SSD的最大读取速度均超过500MB/秒;排名前五的二代SSD均采用SF-2281主控,它们的优势全部集中在最大写入速度上。
  而排名倒数前4的SSD采用清一色非压缩算法主控,至多二代末期的OCZ Vertex4 256GB SSD的最大写入速度稍微超过500MB/秒。
  点评:测试最大读写速度是SSD厂家的最爱,ATTO的最大读写成绩水分较大,它说明不了SSD的性能,但是它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方说一款SSD的最大读写速度较低,那么它的持续读写速度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第4页:持续读写:谁写入未过500MB/秒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范例:影驰Laser GT 240GB SSD
CrystalDiskMark测试PK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这里主要考察多线程的读写速度,实际上CrystalDiskMark的写入性能测试较之ATTO软件更为苛刻。
  同步和异步闪存在此项测试立马见分晓,网友们购买的二代SSD如果在此项测试的读写速度低于300MB/秒,它意味着我们插错主板SATA接口或者买到异步闪存SSD。
  点评:三星840PRO/OCZVertex4 256GB SSD是持续读写双超500MB/秒的产品;浦科特M5P 256GB SSD的持续写入速度超过400MB/秒,屈居第三。
  二代SSD除了OCZVertex4 之外,它们的显著特征:持续读取速度普遍超过500MB/秒,写入速度未能突破400MB/秒。
  小结:二代SSD对写入速度较为谨慎,主要是SSD厂家顾忌闪存的使用寿命。随着主控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算法优化,二代末期的SSD和三代SSD的持续读写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它们的持续写入速度增长尤其迅猛。
  第5页:随机读写:五位数的高低较量
  随机读写性能是固态硬盘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固态硬盘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机械硬盘的IOPS最多200余 IOPS值。
  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
  它的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秒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本次测试主要使用这款软件的IOPS随机读写功能,测试4K-64Thrd多任务随机读写 IOPS值。
范例:浦科特M5P 256GB SSD(取4K-64Thrd值)
AS SSD Benchmark IOPS值对比
  点评:三星840PRO/浦科特M5P 256GB SSD果然以IOPS见长,一骑绝尘甩开剩下7款SSD。OCZ Vertex4 256GB SSD在二代SSD中显得鹤立鸡群。
  曾经为了IOPS值高低争得不可开交的二代SSD,除了OCZ Vertex4 SSD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SF-2281主控的5款SSD还是美光M4,实际都半斤八两,美光M4则干脆直接排名垫底。
  点评:如果我们仔细统计,三星840PRO/浦科特M5P这两款非压缩算法的三代SSD,他们的读取IOPS值大于写入IOPS值。
  而5款SF-2281主控的二代SSD,均呈现写入IOPS值大于读取IOPS值。要说奇葩,当属非压缩算法的美光M4,它的写入IOPS值大于读取IOPS值,和压缩算法的SF-2281主控SSD站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出现,其实是因为压缩算法的特点所决定,至于美光M4 256GB SSD出现的原因可能:1、厂家有意设置,弥补写入速度的不足;2、美光闪存的放大比率所导致。我们将在后面分析压缩和非压缩的优劣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第6页:PCMark V测试:速度高低立判
  PCMark Vantage硬盘模拟测试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Futuremark正式发布的“PCMark Vantage”,而且这个新版本是专为Windows 7、Vista 32/64-bit打造,不再支持Windows 2000/XP。
范例:三星840PRO 256GB SSD
PCMark Vantage的测试项目以及成绩(范例)
  PCMark Vantage测试项目包括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等共八个项目。
PCMark Vantage硬盘测试
  小结:更新1.02版固件的浦科特M5P 256GB SSD以4000余分的优势领跑PCMark Vantage硬盘得分,三星840PRO 256GB SSD、金胜维E0GB SSD、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的硬盘得分超过7万分。
  我们将在后面讲到为何金胜维E0GB SSD、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得分那么高。
  其余5款SSD也有超过6万的硬盘得分。
  点评:第一、第二名的分数含金量较大。整体来说,这9款SSD的PCMark Vantage硬盘得分成绩相当不错。
  第7页:PCMark 7测试:回原形 殊路同归
  PCMark7硬盘模拟测试PK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Futuremark的另一款“PCMark7”基准测试软件,它更侧重硬盘的真实模拟应用。
范例:三星840PRO 256GB SSD
  PCMark7跑分测试选取了PCMark7的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分数作为评分对象,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着重测试计算机从盘的硬盘性能。
PCMark7硬盘得分PK
  点评:我们从PCMark7硬盘得分分析,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仅400余分,远远没有PCMark Vantage硬盘得分差距那么大。其中主要的原因是PCMark Vantage硬盘得分严重依赖读写速度,而PCMark7硬盘测试更偏重实际应用。
  9款顶级256GB SSD即使在写入速度和IOPS值存在明显差距之下,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却难以表现出来。
  点评:PMark7将9款256GB SSD打回原形,什么二代、三代SSD都成浮云。IOPS值再高,读写速度不提升去,PCMark7硬盘得分依旧让人看的不过瘾。  第8页:写入更快 4款非压缩算法SSD简介
  1、浦科特M5P 256GB SSD
  价格:1399元;固件版本:FW1.02
浦科特M5P 256GB SSD
  浦科特PX-256M5P 512GB SSD采用服务器级别的Marvell 88SS9187-BLD2控制芯片(第三代SSD中的首款SATA3.0主控),采用规格最高、制造工艺最先进的19nm MLC东芝闪存。此外,这款固态硬盘配备南亚768MB DDR3缓存。
  笔者手中的这款M5P SSD相当神奇,当升级1.02固件版本,整体性能有不小幅度的提升,它的原始固件为1.00版本。
  2、三星840PRO 256GB SSD
  价格:1799元;固件版本:DXM04BOQ
三星840PRO 256GB SSD
  三星840PRO 256GB SSD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S4LN021X01-8030 MDX主控芯片(属于第三代SSD主控)、512MB 低电压DDR2缓存、更容易挖掘性能的21nm MLC闪存。它具有高读写速度、高IOPS值的特性。
  3、OCZ Vertex4 256GB SSD
  价格:1399元;固件版本:FW1.5
OCZ Vertex4 256GB SSD
  OCZ Vertex4 256GB SSD一改以往采用的SandForce 2281主控制器,全面启用自主研发生产的Indilinx Everest 2 主控制器(第二代SATA3.0主控),以及25nm原装英特尔/美光MLC同步闪存芯片。此外,这款固态硬盘配备美光512MB DDR3缓存。
  笔者手中的这块OCZ Vertex4 256GB SSD经历两次重大的固件刷新,原始版本为1.3版,其后分别升级为1.4和最新的1.5版,这款SSD的性能伴随固件升级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美光M4 256GB SSD
  价格:1299元;固件版本:OOOF
美光M4 256GB SSD
  这款美光M4 256GB SSD其实是2年多前的老产品,前后换装标签纸,俗称换马甲。它采用第一代Marvell 88SS9174主控,浦科特的M2S-M5S也采用这款主控。这款老产品一直沿用性能中等的自家25nm 同步闪存。
  隐藏的二代SSD历史:
  美光M4 SSD成也萧何败萧何,它曾因最著名的009固件而大幅提升性能,随后偃息旗鼓。更为神奇的是,它给采用一模一样的主控和闪存的浦科特M5S所打败。网友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么?
  答案还是固件!浦科特M5S凭借更优秀的固件将Marvell 88SS9174主控+美光25nm闪存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第二代SSD并没有因为浦科特M5S SSD而画上终结。
  在二代SSD的王朝末期,OCZ Vertex4 SSD成为末代王者,它采用全新的自产主控,高超的IOPS完秒其它二代SSD,最终导致了三代SSD战争的全面爆发。  第9页:便宜好用 5款压缩算法SSD简介
  1、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
  价格:1599元;固件版本:R201
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
  闪迪是专业的存储卡制造商,初次涉及SSD行业,本文所列即为它的旗舰级产品至尊极速版SSD。它采用SF-2281主控和业界最高品质的东芝24nm Toggle DDR MLC闪存。没错,它就是浦科特M3P所采用的闪存。
  闪迪具备深厚的存储制造功底,这款SSD配备高规格的核心硬件,一流的固件开发设计团队,足以使这款SSD的整体性能位居一流之列。
  2、威刚SX910 256GB SSD
  价格:1399元;固件版本:5.0
威刚SX910 256GB SSD
  威刚SX910系列SSD主要面向高端市场,我们从这款SSD的正面标签纸就能感受到它的尊贵,因为它是用色差镭射铜版纸做的。它采用SF-2281主控和美光/英特尔25nm 同步闪存,威刚拥有自己的固件开发团队和闪存封测工厂,因此这款SSD属于SF系中的佼佼者。
  3、影驰Laser GT 240GB SSD
  价格:999元;固件版本:5.04
影驰Laser GT 240GB SSD
  影驰是专业显卡制造商,它首次涉及SSD行业,这并不妨碍它对SSD的专业设计。影驰Laser GT 240GB SSD采用SF-2281主控和美光25nm 同步闪存,虽然影驰SSD刚刚出道,但是这款240GB SSD凭借高性价比赢得用户的青睐。
  4、BIWIN Elite CGB SSD
  价格:1599元;固件版本:MP3.5.0.3
BIWIN Elite CGB SSD
  BIWIN佰维是国内的老牌存储制造商,以制造存储卡和优盘见长,因此它开辟SSD生产线轻车路熟。
  BIWIN Elite CGB SSD属于Elite消费级产品,它具有7毫米超薄厚度,采用SF2281和英特尔25nm同步闪存。它拥有独立的固件开发团队,因此可以深入挖掘SF-2281主控和英特尔闪存的性能。
  5、金胜维E0GB SSD
  价格:1149元;固件版本:5.0
金胜维E0GB SSD
  金胜维是一个厚道的SSD厂家,它对60GB-480GB的各个档次SSD一视同仁,并没有档次低而阉割性能。尤其是它的EGB SSD,几乎可以和三星830系64GB SSD媲美,力压美光M4 64GB SSD。
  金胜维E0GB SSD采用的是SF-2281主控和英特尔25nm同步闪存,具有优异的持续读写性能及随机IOPS性能,它属于国产SSD中的翘楚。
  小结:本文所列SF系的5款SSD,它们的厂家均拥有自己的固件开发团队,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参加本次评测。实际上有相当多的SF系厂商因为采用公版SF主控固件,或者采用异步闪存以及其他原因没有参加本次横评,其中还包括某些一线SSD厂商,这些产品有着言不由衷的不足或者缺陷,比如:
  1、高价中等性能,不如国产SSD厂商
  2、完全公版固件,闪存生搬硬套
  3、具有二代SSD的规格,却是一代SSD的性能
  第10页:派系之争 压缩和非压缩孰优孰劣
  主控是SSD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SSD的整体性能。本文所列的9款SSD均采用ARM架构,实际上它们是多核处理器。作为一款存储产品,它们必须具备一套算法提供数据读写。目前SSD主控分为压缩算法和非压缩算法两大派系。
  压缩算法集中在SandForce主控,压缩算法SSD主要采用SF-2281主控。而非压缩算法SSD较早出现在Marvell 88SS9174、三星MCX、Indilinx Everest2等三款主控;进入2012年,它们推出更新换代产品,即Marvell 88SS9187、三星MDX主控。
  压缩和非压缩两种算法长期存在争议,争议主要在非压缩算法这边。如果非压缩算法不如压缩算法,为何那么多SSD厂商会去选择它呢?里面其实是大有门道的,存在即有理由,那么理由是什么呢?
九款参与横评的SSD固态硬盘主控归类
SandForceSF-2281
Marvell(88SS)
OCZ/Indilinx(Everest 2)
三星MDX(S4LN021X01-8030)
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
256GB SSD(88SS9187)
OCZ Vertex4 256GB SSD
三星84OPR0 256GB SSD
256GB SSD(88SS9174)
影驰Laser GT 240GB SSD
BIWIN Elite CGB SSD
金胜维E0GB SSD
  压缩算法和非压缩算法的最大区别:
  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写入放大。压缩算法在压缩后写入数据,对闪存寿命影响小;非压缩算法可以在SSD上直接写入数据,它的写入速度占据天然优势,但是会减少闪存寿命。所以我们在处理日常程序时,压缩算法的主控方案会比较有优势。
  压缩算法主控特点:
  优点:可支持的闪存比较多,不挑闪存/兼容性好,稳定性较强,数据加密的安全性,方案整体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压缩主控在处理视频音频等无逻辑排列的大文件时较为费劲。
  压缩算法的缺点,它可以通过算法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件进行相应的压缩率运算。
  非压缩算法主控的特点:
  优点:读写速度快,稳定性较强,适合处理处理视频音频等无逻辑排列的大文件。
  缺点:整体方案成本高,支持的闪存较少,挑闪存,兼容性不如SF系,近期较为折腾当属某款非压缩算法主控mSATA SSD与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兼容性问题风波。
  非压缩算法的兼容性问题可以通过指定的闪存解决,还可以通过算法设计控制放大率来改善读写性能,优化延长闪存寿命。换而言之,非压缩算法主控对固件开发团队要求较高,对SSD厂家的技术门槛要求更高。
  举例:
闪迪采用东芝联合生产的24nm非压缩性闪存芯片
  笔者以SandForce SF-2281主控(简称SF系)、Marvell 88SS9174(简称M系)两种较为典型的方案进行点评:
  美光闪存偏向非压缩系,它的写入放大最优化只能做到1:1;也就是最优化状态写1MB数据时实际的写入动作也相当于1MB所需要的动作。
  英特尔闪存偏向压缩系,它在写1MB常规数据时,实际写如动作在0.5MB左右。理论上,如果使用完全相同的闪存,SF方案要比M方案的使用寿命更长。
  注:闪存无特定属性,比如非压缩系的东芝闪存可用在闪迪SSD之中;不过压缩系闪存基本没有用在非压缩算法主控上,因为非压缩算法主控挑闪存。
  非压缩和压缩孰优孰劣?
  SF方案对于一般程序先进性压缩然后写入,虽然压缩会耗费一些时间,但是压缩后实际需要真正写入的数据变少了,所以性能上理论上与非压缩差不多。
  比如M系的写入1MB数据用时为1秒,SF系写入同样1MB数据时,先压缩用了0.5秒,但是压缩后只有0.3MB了,写入0.3MB用了0.3秒,那实际使用时间总共就是0.8秒。
  因此写入的这1MB数据是否可压缩,可压缩的程度对SF方案影响很大,越是可压缩的话就越比M方案速度快,越是不可压缩就反而比M方案要慢了。
  结论:答案其实已经很明确,压缩算法方案的整体性能稍逊,但是它的制造成本低,有利于SSD普及;非压缩算法方案的整体性能较高,但是对SSD厂家有较高要求,整体方案成本不低。
  具体到SSD的代差,压缩算法SSD停留在二代水平,面对三代非压缩算法SSD压倒性优势,采用SF-2281主控的二代SSD也许更该考虑如何提高性价比来弥补性能不足。
  第11页:尘埃落定 揭晓四大顶级主控胜负
  NO1:S4LN021X01-8030 MDX主控
三星S4LN021X01-8030 三核ARM主控芯片
  三星840PRO 256GB SSD的整体性能在本次横评中要稍逊于浦科特M5P 256GB SSD。不过三星的新主控提升性能非常明显,因为前代三星830系SSD主控的4KQD32写入速度和随机写入IOPS值比较低,而新主控让缺点成为优点,并且它具备三个核心,多任务处理能力更强。
  从三星S4LN021X01-8030 三核ARM主控芯片的创新性、对它的产品线的意义而言,它要强于同代产品--Marvell 88SS9187主控。
  NO2:Marvell 88SS9187-BLD2主控
Marvell 88SS9187-BLD2主控
  浦科特M5P 256GB SSD凭借固件更新扳回一局,获得本次性能最强的SSD称号。究其原因,原来是三星840PRO SSD根据容量区分档次,256GB版本的性能略微缩减,并且它的固件没有更新。而M5P的256GB和512GB两个版本是完全一样的性能。
  就主控的性能而言,它能获得双超9万的IOPS值,持续读写速度在500MB/秒的标准线之间游离。在本次9款SSD产品中,除了三星840PRO之外,还没有其他SSD主控能够威胁它,因此它获得第二名实至名归。
  不过这两个牌子的SSD性能原本就相当犀利,彼此之间性能相差不大。浦科特M5P采用最先进的19nm闪存,它实际可以弥补主控核心数量少的劣势,但是需要固件开发团队挖掘闪存的性能。
  NO3:Indilinx Everest2主控
Indilinx Everest2主控芯片
  Indilinx Everest2主控的成名代表作是OCZ Vertex4 SSD,我们通过本次横评对比能发现,它实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具备三代SSD的大部分性能,同时又是二代SSD的翘楚。这款主控的排位和它所处的历史地位相似--中等。
  NO4:Marvell 88SS9174主控
Marvell 88SS9174主控
  Marvell 88SS9174广泛应用于浦科特M2S-M5S、美光M4。美光M4 SSD能卖2年多时间,也是拜它所赐。遗憾的是浦科特M3P SSD已经停产,否则美光M4就够呛了,尤其是美光M4 256GB SSD的性能相当夹生,它的写入速度/IOPS值在三代SSD面前不堪一击。
  看来主控再厉害,也挡不住SSD厂家对产品线的划分,“阉割”几道足以让一款顶级SSD变成“残废”SSD!
  NO5:SandForce SF-2281主控
SandForce SF-2281主控
  SandForce SF-2281主控的性能中规中矩,它的性能和三代SSD主控没有可比性,但是价格十分有诱惑力。SSD的差价和技术厂商存在一定关系,Sandforce SF-2281这个词是每个使用或者已经开始使用SSD的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因为它的应用产品线太广了,目前市场中几乎80%以上的产品都在使用它,也可以说,目前售价低的产品均是采用该款主控。
  网友们图便宜、拥有主流性能,只要选对牌子,采用Sandforce SF-2281主控的SSD是不错的选择。
  主控性能排名:三星S4LN021X01-8030 MDX&Marvell 88SS9187-BLD2&Indilinx Everest2&Marvell 88SS9174&SandForce SF-2281。
  第12页:编辑推荐:9款256GB SSD怎么选
  高性能之选:
非压缩算法SSD推荐:浦科特M5P和三星840PRO!
  非压缩算法SSD:浦科特M5P、三星840PRO 256GB SSD无疑是首选,它们均为第三代SSD,所采用的主控和闪存性能在业界数一数二。它们拥有优秀的固件开发团队,有效避免因为放大率过大而造成SSD寿命减少。
压缩算法SSD推荐:威刚SX910和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压缩算法SSD:闪迪至尊至尊极速系列和威刚SX910 256GB SSD无疑是佼佼者,其中威刚SX910的性价比较为出众。
  高性价比之选:
影驰Laser GT 240GB SSD比半速的256GB SSD靠谱多了
  影驰Laser GT 240GB SSD凭借最低999元的售价、主流的二代SSD性能、三年质保获得高性价比之选的殊荣。它适合囊中羞涩的Diy爱好者,比如SATA2.0笔记本升级、Diy攒机等等。
  其余4款SSD如果价格上能够让利,它们值得大家考虑选购。比如OCZ Vertex4 128GB SSD的价格相对低廉,卖得相当火爆。而最新的OCZ Vector SSD属于三代产品,它的性能强劲,遗憾的是它暂未在大陆上市铺货,缺失本次横评。金胜维E3000s-60、BIWIN A816等具有高性价比产品,它们同样卖的较为火爆。
  总的来说,这9款SSD具备相当强的代表性,分别属于各自厂家拿得出手的高端产品。本身240-256GB SSD属于高端产品区间,这一区间的竞争对手强手如林,国产SSD能做到现在的样子实属不易,值得大家鼓励。
  SF主控后续有主:
  SandForce SF3XXX主控芯片性能参数
  我们从LSI的官方网站中可以了解到,消费级别的SF3000系列主控,最大读写速度在550-405MB/秒,它们同样在随机读写能力上发力,有望在三代SSD的竞争上赶超非压缩算法主控。
  第13页:测试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介绍
  测试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介绍
  本次测试采用英特尔32nm/i7 3820+华硕X79主板平台,其中X79主板原生支持目前速率最快的原生SATA3.0 6Gbps接口。下面是具体平台介绍。
参与本次横评的9款256GB SSD(点击可放大)
测 试 平 台 介 绍
中央处理器
Intel i7 3820
(四核 / 100MHz*36 / 10MB共享L3缓存 )
威刚极速飞龙8GB DDR3-2400套装
(4GB / DDR3-2400 / CL=7/单根)
ASUS Rampage IV Formula
(Intel X79 Chipset)
镭风Xstorm HD6850
(Cayman Pro / 核心:775MHz / 显存:4000MHz / GDDR5)
希捷单碟1TB硬盘(SATA3.0)
(1TB / 7200RPM / 64MB缓存 / 50GB NTFS系统 分区)
浦科特M5P 256GB SSD
三星840PRO 256GB SSD
OCZ Vertex4 256GB SSD
美光M4 256GB SSD
金胜维E0GB SSD
威刚SX910 256GB SSD
BIWIN Elite CGB SSD
闪迪至尊极速系列 240GB SSD
影驰Laser GT 240GB SSD
电源供应器
康舒R88 600W电源
(ATX12V 2.31 / 850W)
MAG GML2457
(24英寸LCD / 分辨率)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Microsoft Windows 7 旗舰版
(中文版 / 版本号7600)
主板芯片组驱动
Intel X79 Chipset fot Win7 64bit
(WHQL / 版本号 9.3.0.1019)
Catalyst 11.5 for Win7 旗舰版
(WHQL / 版本号 11.5)
  测试软件介绍
ATTO Benchmark/ASSD Benchmark
PCMark Vantage/7
CrystalDiskMark/Fastcopy
(责任编辑: 殷雨婷)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56g固态硬盘用分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