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溪镇 双桥村 支书现在是否跟以前一样开始卖东西了

汉沽大百科全书--【话说七十二沽之汉沽】
我的图书馆
汉沽大百科全书--【话说七十二沽之汉沽】
&汉沽大百科全书--【话说七十二沽之汉沽】& & & & && 近现代战争遗迹&&& &营城炮台& &遗址在营城乡境内,建华村西,蓟运河东西两岸.清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联军第一次由大沽进犯天津之后,清王朝决定重修北塘炮台和增筑营城炮台,以加强天津沿海防务.翌年5月,选定营城南部蓟运河东岸的邵家圈和西岸崔家圈,各建大小炮台两座.大炮台高四丈九尺五寸,中间马道长二十七丈七尺七寸,宽一丈五尺五寸,当年7月竣工,以位于营城庄南得名.营城炮台同大沽,北塘炮台形成天津海防相互声援的防御阵势.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英法联军占领了北塘,攻陷大沽.营城炮台三千名守军全力援救,终不能掣动战局.九月,炮台中制胜, 得胜等八尊铜炮折运古北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该炮台被八国联军拆毁。& 建国后,营城炮台遗址尚较完好.1958年西岸炮台建成砖窑,1968年10月东岸炮台被推平,建为汉沽区"一0四干校",称"五七"干校,后为原中共汉沽区委党校校址.炮台遗留清代古铁炮一门,已移到本区河西公园展出,并配有碑文。&&& &蛏头沽炮台& 据《大沽炮台》记载:"道光二十年(1840年)芦台设通永镇总兵府(注:芦台通永镇总兵始设应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把北塘炮台扩建为5座,即在原有两座炮台外,又在蛏头沽,青坨子,海滩站各建炮台1座."现有蛏头沽炮台遗址尚存,其位置在蛏头沽村西北,八一盐场之东,汉北路的北侧.行人可以看到有一高高突起墓葬堆,朝路边的炮台根基清晰,三合土结构明显,尚有炮弹痕迹可辨。& 传说,蛏头沽炮台是个墩台,设有营房,屯驻清军.为什么这个炮台不像别处的炮台土垒高大雄伟这可能是后修的炮台,吸取了目标高大,容易被对方火力攻击的经验,建成较为平型的炮台.特别是1871年李鸿章在主持维修大沽口炮台时,就增建了3座平炮台.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总兵李安堂带"淮军5个营2318名,驻北塘,蛏头沽一带".(引《大沽炮台》157页)八国联军入侵后,蛏头沽炮台的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武器不如外敌精良,一战而溃.而北部营城炮台的守军见前方溃散,还没接仗就望风而逃.这就是腐败的王朝,腐败的军队。&&& 清代军事建制名称——棚&& 在汉沽盐场中东部有若干个历史地名叫"棚".有人以为"棚"是"窝棚"留下的地名,其实不然,这是清朝末年军事建制的名称.据《清史稿?兵志》和《清代通史?卷四》记载,自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清军进行大规模裁汰,设置常备巡警营.自1905年统名为巡防队.从步兵巡防队的编制看,一个巡防营设管带一员,书记长一员.营下设三个哨,"每个哨设八个棚,每棚什长一名,正兵九名,伙夫一名,加以司书生五名,鼓号目一名,鼓号兵六名,护目一名,护兵十六名."(《清代通史》)每棚兵员约40名.汉沽盐场以棚留下的地名,都是清末盐警巡防队留下的军事地名.其中有碉堡工程的,是日本侵华时期所建。& 头 棚& 头棚,在长芦汉沽盐场区域内,海辛庄养殖场西侧的滩田中.(具体位置在已废的马路河北,西南连八棚,东南连四棚).原属长芦盐场芦台场税警大队.此棚始建于1913年.时长芦缉私步兵营所辖五个队,每个队下设九个棚(似小队),每棚十人.其头棚即一棚,警兵于此设卡而得其名,其卡口置有一间房.日伪时期,为保护此地附近开设的盐滩和原盐,始置营房和碉堡.1946年头棚已是建有砖木结构较大的营房,其正房五间,对面厢房各三间,东,西,南三面各筑有地堡一个,驻盐警一个中队40余人.汉沽解放前夕,该棚集结盐警百余人,其后弃地逃跑.建国后,棚所全部拆除.迄今,经盐滩改造,头棚遗址只留下三个地堡,其名尚存。& 六 棚& 六棚,在长芦汉沽盐场区域内,小神堂养殖场扬水站的南面.(具体位置在已废的马路河南,西连四棚,东南连九棚).旧属长芦盐场芦台场税警大队.始建于1913年.时长芦缉私步兵营所辖五个队,每个队下设九个棚(似小队),每棚十人,其六棚警兵于此设卡而得其名.其卡口置有一间房,其后,于此设芦台场公署场务所.日伪时期,为保护此地附近开设的盐滩和原盐,始置营房和碉堡.1946年六棚已是建有砖木结构的较大营房,其正房四间,对面厢房各三间,西北,东南,西南三面各筑有地堡一个,驻盐警两个小队20余人.汉沽解放前夕,盐警弃此棚地集结在头棚.建国后,棚所已无必要,全部拆除.迄今,经盐滩改造,六棚遗地址只留下两个地堡,其名废。& 九 棚& 九棚,在长芦汉沽盐场区域内,汉南路与芦堂路交会处,小神堂村扬水站的西侧和南侧.(具体位置在已废的马路河西,西北连六棚).旧属长芦盐场芦台场税警大队.始建于1913年,时长芦缉私步兵营所辖五个队,每个队下设九个棚(似小队),每棚十人,其九棚警兵于此设卡而得其名.其卡口置有一间房.日伪时期,为保护此附近开设的盐滩和原盐,始置营房和碉堡.1946年九棚已是建有砖木结构的高大营房,并以营房代替围墙.院内东南角筑有一座坚固的高型碉堡,西北和东北两角各筑有一个地堡.院中亦有三排美式活动营房,驻守盐警一个中队.1948年7月,中共丰南县盐务支队(即盐民支队)第三次攻打九棚.在战斗中,碉堡,营房被炸毁,于硝烟大火中变成一片废墟,至此棚废.1948年12月汉沽盐区解放,中共盐民支队五连一排驻此,担任盐区缉私任务.迄今,经盐滩改造,九棚遗地尚有地堡,其名尚存。&& &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海盐盐场&& & 五代十国,出现了中国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在群雄争霸,疆域分割,people惨遭战争涂炭的混乱时期,出现了"芦台场",这就是长芦汉沽盐场的前身.在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赵德钧为芦台镇守使建场,算起来距今已有1082年的历史,这是中国有史记载的历史最悠久的海盐盐场。&& & 其实早在汉代芦台就是产盐的滨海灶地.那时管制灶户生产都在台南的汉沽一带.在海辛庄附近原有毛家灶,尹家灶等古老的煎盐地,到清初只有煎盐的锅痕可辨.一条运盐的小河,从双桥村西北的张家码头,经汉沽庄北,漕运原盐直达蓟运河.因此,汉沽的别名也称"小盐河".在后唐五代这个混乱时期,北方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country严格管理和控制的盐业生产也不例外.在这个乱世断绝盐业生产是正常的,但people的生活是离不开盐的,断产以后,只有芦台建于五代后期的盐母庙碑记可以证实当时的情况。&& & 《芦台盐母庙碑记》最早期的文字资料已不可查考,现载入《宁河县志》的碑文,只有元朝的平州路廉访使赵铸《重修芦台兴宝圣母庙记》,元朝翰林院直学士高鸣《兴宝圣母庙记》和明朝青州分司同知陈九功《复修兴宝神祠记》,其中赵铸的碑记作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这个时期,正是芦台场经过辽金两朝的鼎盛发展期,元朝g-o-v非常重视盐业生产,从上到下,管理盐的官员的品秩都是三品至五品.赵铸的碑记有"盐母兴宝"的神话传说,说明了盐母庙的来历。&& & 所谓"圣母"显灵点化,台南十里,海水经日晒结盐的自然现象,就是明清以来的滩晒.清朝初年,汉沽庄崔周田大面积首开双桥滩,这是有史记载的.随着朝代更迭,古滩田遗留下来的很少.从史料考查,清朝初年保存到现在的滩田还能找到,那就是长芦汉沽盐场的112号滩,原名叫东小滩,这里原来有一个村叫"东小村",1976年震废.这副滩田二千三百四十公亩,几经转手滩主.雍正八年(1730年),由滩主李壁之卖给李懋田.(据《汉沽盐场滩名录》)后唐赵德钧所建的芦台场,大部分时间是在契丹,辽,金国的管辖下.在此之前,契丹人经常犯界抢掠食盐和粮食,盐业生产失于管理.后唐芦台场的管理制度沿用汉代延续下来的盐法制度.从北魏设置长芦都转运使司开始,一般都是朝中三品官员司理盐运.芦台场初建时的仓储在蓟运河上游新仓镇(今宝坻县城),可以说芦台场是宝坻置县的摇篮.&唐代的制盐方法,都是历史沿袭下来灶户煎煮法.多数是用芦苇草,大锅熬制.芦苇是蓟运下游沿岸的特产,每到秋冬,灶民都樵采芦苇备用煮盐.灶户之名从汉代就有.历代盐法对灶民管理极为严苛.后唐乱世,盐法更严厉."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定盐法:'刮盐煎盐,不及斤两并处极刑','三斤以上至五斤买卖人各徒二年.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杖二十,处死'."(据《长芦盐志》)&& & "周广顺元年(951年)九月,诏改盐法,凡犯五斤以上者处死,煎咸盐犯一斤以上者处死."周广顺二年(952年)九月又颁布新的盐法,"所犯一斤以下至一两,杖八十,配役;五斤以下一斤以上,徒三年,配役;五斤以上,并决杖一顿,处死."(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这里斤两限制,系指私自制盐,盗运和买卖交易等.随着滩晒的发展,到清朝末期,就基本废弃锅煮制盐.后唐芦台场的位置在芦台镇南部是肯定的,但其范围无法考证.芦台场始于五代而盛于辽金,场公署一直在芦台镇.有史料记载:"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后,制盐地南移汉沽.1913年盐署由宁河县芦台镇移驻汉沽."(《长芦盐志》)在清朝末年,芦台场的范围有了明确的标注."芦台场东南滨海,东到斗沽(今汉沽农场),西南迄军粮城,面积约二百二十平方里,有滩地二百二十三副,运盐沟三道.场公署原设在宁河县芦台镇,民国二年(1913年)移至宁河县盐坨附近的寨上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二十六辑)&& & 后唐五代乱世,是分裂的时代.由于长期剧烈的争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也不是没有光明的地方,随着剧烈的兴废过程,总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在战乱中诞生的芦台场,在北方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后唐,契丹还是辽,金,北宋,在统一的过程中谁都重视垄断和发展盐斤之利.赵德钧为芦台军镇使期间,因建芦台场和设置榷盐院的功德,people为他立祠,以昭后人.德钧庙其实在清朝末期就已湮废.盐为国之大宝,利益巨大,历朝历代都重视它.创办盐场的赵德钧庙被后人冷落了,香火断绝,而一个神话传说的盐母庙,却香火鼎盛,这说明神话传说在民间的影响.设想,如果赵德钧不是以投降契丹而结束他的生涯,也不会在这么短的历史过程中就被世人所冷落.其实,古人早就质疑不该把他列入县志名宦首位,认为是编撰《宁河县志》考核不详造成的."德钧胡为者,跋扈陆且梁.奉王既失节,虐民犹多殃.县志首名宦,考核太弗祥."(据《宁河县志》题咏)可见他投敌变节的行为,早已遭到后人痛齿。&&&& &“小盐河”——汉沽的发祥地&& & 天津市首次地名普查验收阶段,有关专门工作者和专家曾对汉沽地名的来历,含义进行过认真的考证,认为它与营城,寨上等同属于有史记载的传说地名,确认它是以朝代和水为名的古地名,这是按照传说地名的历史规律确认的科学含义.其主要依据是:&& & ——《宁河县志》记载:"小盐河,即汉沽也.自潮河(今蓟运河)汉沽庄北,东达尹家灶,毛家灶,张家码头诸古煎盐处,上梁赤色,锅痕犹存.星相家往往误指为有生气.父老云,潮河即曹孟德凿潞水通泉州渠,以入海者也.汉时,官给盐船自潮河运入,而盐自小河运出,汉无漕运,即潮河亦利运盐耳."这里记载的是父老们的传说,反映了公元206年曹操征讨辽西乌桓的战争期间,开渠运盐的历史事件.汉沽的前身名叫"小盐河"这是无疑了.为什么改成汉沽因为古代的小河习惯称为沽,大河称为水.传说中汉代开挖的小河,就成为以朝代和水为名地名——"汉沽",其含义就是由朝代和水而得名的地名.在全国的地名中,因民间传说而得名的甚多,这类地名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地名产生时期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 ——《宁河县志》记载了一首署名前人的记事诗:《储粮城》,也记述了曹孟德征讨乌桓之役,在宁河镇储存粮饷和开凿平虏渠,泉州渠的史事."今者宁河县,古之储粮城.储粮自何代魏武纪分明,桓桓曹孟德,塌顿将组征.二渠启开凿,汛海来香粳.南以沂滹沱,军粮犹留名.其北达泉州,储此给厥兵."这是歌颂曹操统一北方,征讨塌顿(乌桓贵族首领)武功的记事诗.平虏,泉州二渠开凿主要是运送南方来的粳米,存储在宁河镇,古代叫梁城,军粮城.与天津市东郊区军粮城,属异地同名,《畿辅通志》将其混淆为一,曾以讹传讹。&& & ——通过正史考证,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袁绍利用辽西乌桓作乱边疆,"公将征之,凿渠,自滹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据《三国志选注》有关地名解释,其泉州就是古代的武清,汉沽,宁河,宝坻当时均属泉州所辖.泉州渠上称潞河,即今天津市区一带的海河.汉,唐时期蓟运河名为鲍丘水.下游仍然是古鲍丘水的入海故道.平虏渠的呼沲,泒水,就是今天的滹沱河和沙河,通入清河,也在天津入海.正史与方志记载是一致的,证明民间父老的传说并非虚构。&& & ——通过考古印证.汉沽北距芦台镇直线距离十余华里,后唐时期形成规模的芦台盐场,就在台南十里的汉沽,芦台附近及宁河县境内出土的大量秦,汉及战国时期文物古迹,证明汉沽在汉代已经成陆。&& & 综上所述,从传说,野史,正史,考古等不同角度对汉沽地名的含义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考证.结论可以说,小盐河——汉沽,这是伴随着盐业发展史而形成的古地名,它记载了汉代开凿小河(古称沽)的史事,是以朝代和水为名的地名.另外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杨平同志曾撰写《七十二沽考》,他以《畿辅通志》为基础,错将汉沽写成韩沽,后来,杨平同志复信认为《畿辅通志》有以讹传讹的地方,地名应该以县志为准.所以,在确认汉沽名称含义时,已注意排除讹化名称的干扰.从上述这些考证工作可以看出,汉代的"小盐河"就是汉沽的别称。附:《日下旧闻考》审校收录的三则盐母庙记&& &元平州路廉访赵铸重修芦台兴宝圣母庙记&& & 渔阳东南三百里有芦台焉,面海背山,左踞旷野,右跨大河,地僻而卑,民勤而野,男薪女汲,聚土而煮之而成鹾而后已.舟车水陆,运之于民,令富贵贱贫旄倪大小均食之.日获万缗以输公府.向者大安末,河朔不逞之徒,啸聚山谷,后天下革,人获小康.岁次庚寅,国朝设十路征收所,选通古今练钱榖,明儒术,娴吏事者以补之.前学士陈公秀玉为举首,充燕路长,前太学正赵德辉副之.明年,辟铸行提领关防盐使司事.于是集场中遗民五七人,俾诛茅剪棘,拾瓦砾,平陷阱,屋而居之.一日沿水而西,见有庙巍然,榜曰圣母.询诸由来,佥曰不知.独一老能道之.昔五代时南北各据,限以疆界,幽燕之地盐绝者岁余,百姓病之.忽有姥语人曰:"此地可煮土成盐."遂教以煮之之法,不数日,俄失所在,居人神之,圣母之号实自此始.由是公私饶足,祈祠下者皆如所请.铸因祷之,黎明有告者曰:"台南十里,皎白如春雪者十数顷,其厚寸余,迫而视之,则盐也."尽驱土人挟箕筥收之,力未竟,复婴而为水,乃做瑞盐歌以颂之.学士陈公亦留诗庙壁.后二载聂赫公来长盐政,谒圣母祠,仆者起之,阙者补之,颠者扶之,坏者成之,天龙置之于左,雷师风伯安之于右.庙貌一新焉.属铸书之刻于石,丁未年二月望日也。&【注解】:聂赫,满洲语鸭也,旧作粘合.今译改。&& &翰林直学士高鸣兴宝圣母庙记&& & 至元二年,大中大夫礼部侍郎倪德政为中都转运使,提领税使司丹珠尔丹同知使事,宝坻县盐使曹严臣副之.三人共政,动无遗虑,而又谘议石庆祥,经历王荣诸掾使交修参赞,尽怯宿弊,人诵其德不辍.候闻之,曰:"方今朝廷清明,法度修举,吾属第行之惟谨,何德之有若考其所自,神之锡汝,不既大矣乎今圣母遗庙虽存,风日陨圮,苟能完覆,其庶几矣."阖场耆旧闻其言,庀徒蒇事,不逾岁,殿堂门庑焕然一新.岁在戊辰;副使崔鹗,盐判张仲智,李士珍,李昭,管勾,李伯俊,刘甫等谋刻石以识本末,介祥议张君孝纯来请.予惟世之人有片能铢效辄自负,惟恐人之不我与.今候裕俗之能,理财之效,著人耳目,顾乃温恭恪逊,与人言则归美朝廷,归德于神之所自,可谓贤也矣。&【注解】:丹珠尔,蒙古语续藏经名也.丹,有也,旧做答术丁.今译改。&& &(清)盐场大使金承诏重修寨上盐母三官庙碑记&& & 芦台地滨海,厥产惟盐.粤稽五代时,盐绝岁余,忽有老妪,教人为盐之法,随机化去,人皆神之,因建祠曰盐母庙,盖报本反始也.其在镇之西者,载于志乘.当时岁时享祀,迭加修理,迄今完固.若夫在寨上者,缘嘉庆戊辰年,村人李斗宾等举义捐资,创建于三官庙之左.为时既久,倾圮频仍.适余承乏斯土,每因公务往来,憩息于兹.瞻仰彷徨则见栋折榱崩,风雨侵蚀,断垣破牖,触目惊心.随复周视于外,实以地居洼下,潮湿浸渍,致柱木易就腐烂,亟思所以新之.计功程需费甚巨,余试捐廉首倡,幸庄中绅民,翕然慷慨助捐,又兼四方乐善君子,亦争先施舍.所以乐输姓名,俱于事成刻石.其经之,营之也,先引土增高基址,乃规仿旧制,次第兴筑.左侧盐母庙也,右侧三官庙也,后则观音殿也.而前之抱厦,后之配房,以及后殿之右,有斋房,左右禅室,皆昔所本无.庙之南,旧有一小溪,直递南村,其中间有埠,所以津河也,今已废无遗迹,亦并修起,以便往来,因命曰太平桥.噫!是役也,虽曰重修,实不啻创始矣,又赖老成持重者数人,不惮勤劳,为之鸠工庀材,人力均齐,用能不数月而功竣.琳宫整洁,法象庄严,自兹以往,神之嘉惠斯民者,讵有艾欤!至随时修葺,俾永臻于勿坏,则有厚望于后之同心好善者,是为记。&& &曹操在汉沽留下的印迹&& &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丞相,受封魏王.他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论述专著,并有20余首诗词和40余篇散文为后世传诵.他在东汉末年平定统一北方,征讨乌桓的重大历史进程中,有赫赫战功,在汉沽及周边留下许多魏王的印迹和为历代民间称颂的传说。&& & 《宁河县志》(光绪本)把汉沽地名列为汉代遗留的古迹,编入《古迹》篇,称:"小盐河,即汉沽也.自潮河(蓟运河)经汉沽庄北,东达尹家灶,毛家灶,张家码头诸古煎盐处,土缁赤色,锅痕犹存.星相家往往误指为有生气.父老云,潮河(今蓟运河),即曹孟德凿潞水通泉州渠以入海者也.汉时,官给盐船自潮河运入,而盐自小河运出,汉无漕运,即潮河亦利运盐耳."这段经典记载给民间留下"魏武挥鞭"征讨北方乌桓的足迹。&& && &征讨乌桓与小盐河&& &&& 乌桓是战国时期的东胡族之后,聚居在今内蒙赤峰以北地区.西汉初年,东胡被匈奴冒顿所击破,残余部落退守在内蒙的乌桓山,因此得乌桓之名.乌桓人游牧生活,善骑猎,靠劫掠逐渐恢复元气.特别是汉武帝击溃匈奴以后,jie-fang了乌桓,使其很快恢复了元气,并不断南侵,除劫掠粮盐,牲畜和财物外,还掠汉人充当奴隶,有时掠汉人达十万之众.乌桓的存在已使汉王朝岁无宁日,防不胜防,特别是到了汉灵帝初年(168),乌桓的四郡部落已达一万六千多.除了劫掠侵扰之外,还参加了北方袁绍集团的内乱.曹操采纳谋士之策,认为,"且四方之寇莫大于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尤其是在征讨袁绍的过程中,袁绍投靠了乌桓,更增强了乌桓的实力.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此人有武略,他先后统一了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乌桓部落,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曹操决定以武力平定乌桓,解除汉室江山的北方威胁。&& & 强国兴兵,关键在于盐,粮.在盐斤管理处于混乱的状态时,卫觊向曹操进言,"夫盐,国之大宝也",如此散乱无序,容易使贪官及专卖的盐商有机可乘.应当管理起来,供给people,鼓励people"勤耕积粟",此乃country"强本弱敌之利也".曹操在开凿平虏渠,泉州渠之前,为加强滨海灶地的生产管理和原盐运输,约在公元204左右就开凿了小盐河,连结盐灶生产地,把盐运出,通过蓟运河,船运到宝坻境内的盐关口,再分发各地。&小盐河遗迹尚存&& & 征讨乌桓,漕运粮盐的水路通道是关键.常言道,兵马不动,粮草先行.谋士向曹操进言:"居者无食,行者无粮,可谓亡矣."为了送运军饷,曹操开了三条有名的人工河,即平虏渠,泉州渠,新河.这三条人工河首尾三连,穿过鲍丘水(今蓟运河),沟通了大封水(陡河),濡水(滦河),使蓟运河成为南北与东西贯通的水运大动脉.汉沽北部20公里处的宁河镇,是汉代的储粮城,其东北部的新军屯,是曹操招募新军,屯耕种粮之地.历史上的三条人工河都早已湮废,痕迹全无,惟有小盐河的原型遗迹尚存.现将历史上小盐河的演变情况介绍如下:&& & 小盐河与蓟运河相通连的河口,是今汉沽早市场的排水站.通过汉沽庄北到白庄(古称百甲庄),东南折,过海辛庄以西,这一带就是所谓的古代盐灶地毛家灶,尹家灶,终点到古盐坨张家码头.这条小河是专为运盐而开凿,所以称小盐河.全长约15华里.其河道开凿时的尺寸无史料记载,但从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型为"宽五丈五尺(约10米),深一丈(约3米多),到白庄的长度为6华里多.其宽度和深度为全县沟渠之最.这条人工河所以经历一千八百余年,遗迹尚存,因为它从汉代到清朝末年,一直肩负着驳运原盐的任务,在使用中每年清淤不断.随着当代城市发展,小盐河城区段,原名"二道沟",已变成排水地下主干管道.只有临近张家码头的一段河道尚存,那就是张家码头桥下的那条驳运沟,往北通向海辛庄的方向,遗迹可寻。&& &田畴引路消灭乌桓&& &&&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兴兵征讨乌桓.他善用人才,常说"为国失贤则亡".战争开始秘而不宣,他利用在徐无山隐居的汉室先贤田畴为向导,因为他居住在蓟县,玉田一带,通往辽东,辽西的道路十分熟悉.大军出卢龙塞(今潘家口水库),经过内蒙宁城县,直指辽宁省柳城,这时敌人才察觉曹军已到,但已经晚了,不能调集散居部落,在白狼山一仗,就将乌桓首领蹋顿斩首,俘获降者二十余万口,把他们押送中原,保留其部落组织,以他们的妻子为人质,而那些善战的将士都被曹操收编."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成为曹操军中的精锐部队,从此除掉了北方忧患。& &唐王遗迹——贞观地名&& & 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动了一场征讨辽东的军事战争,李世民以幽州为大本营,率幽营两地大军御驾亲征.从古鲍丘水(蓟运河)到濡水(滦河)之间,从燕山脚下到渤海之滨,大军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唐王李世民的传说,留下了许多行军地名,我们把这类地名称为贞观地名.汉沽是贞观地名最集中的地区,而且大多数都有典籍记载,这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征辽中军驻地——营城&& & 营城,位于汉沽城区东南部,东邻寨上,西北靠蓟运河,原有城池基址,清末旧城遗址犹存.据《宁河县志》记载:"营城去县邑(今宁河县宁河镇)五十余里,唐太宗有高丽之役,因筑土城驻中军,其前军,后军则更屯他村,所谓前后寨上者是也."这就是营城地名的来历。&明代文人题咏《营城》,署名前人,载于《宁河县志》:&天策神威镇八方, 垂衣犹欲指扶桑。&楼船选将弓悬月, 城堡屯兵剑拂霜。&谁识垣墙犹历历, 祗看烟水正茫茫。&行人休问初唐事, 古垒荒丘半夕阳。&【注释】&1.天策:星名,引申为帝王的谋略。&2.垂衣:《易系词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后来成为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套语。&3.弓悬月:半月形象弓.《乐府诗集》:"弓月晓逾明。"&4.剑拂霜:宝剑的寒气犹如寒霜。&& &&& &明永乐初年,邵益谦任海防千户武职,移住营城,娶妻孟氏,遂繁衍定居,使邵姓成为营城大族.明清以来,这里就是海防重镇.清初设营城营,后改为汛,清g-o-v置北塘,新河,营城为海口三镇.清咸丰九年(1859),清g-o-v在营城南部的蓟运西岸崔家圈和东岸邵家圈修建炮台4座,北塘河口的浮桥和码头,也移至营城和茶淀之间,成为应援大沽炮台和堵防海口的重要军事阵地,北塘防兵和炮位全部撤防到营城,最高驻马步兵达3100名,民国和日伪时期,置营城乡,辖沿海12保,共20个自然村.营城已成为一个区域性地名,现营城镇驻地已南迁到"五七"村北,原营城旧城址的地方已成为化学工业区。&& && &尉迟恭统兵扎寨处——寨上&& &&& &寨上是驻扎前军和后军的地方,史书上说"前军后军则更屯他村",当时是几个灶户聚居的小村落.唐军扎寨后,就留下了前,后寨上之名,后来就统称寨上.后人想了解当时情况,可以从前人的一首《前后寨上》诗中窥见一斑:&连结营城东有村,犹言鄂国旧军屯.&停车漫欲寻陈迹,插棘编篱野老门.& 这首署名前人的诗,在清代乾隆年间编写《宁河县志》时没有落实作者,可能创作年代先于清代.这首诗说的比较具体,说明在此屯驻的唐军统帅是唐初大将尉迟恭,敬德.因为尉迟恭初封吴国公,后封鄂国公.此处的"鄂国"即指尉迟恭.随着明初移民,寨上各村的人口逐年增加.到清雍正年间,在版图上由铁狮坨,李兴庄和寨上三个行政村组合成寨上庄.当时寨上的滩灶户就有70多家,是滨海古老的盐灶地之一.现在寨上是汉沽城区的中心。&&& &司制盔甲之所——司甲坨(思家坨)&& &&& &寨上东部的司甲坨,是唐王征东在此设置司制管理盔甲之所.后因同音字演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思家坨,使地名的含义全变.《宁河县志》"古迹"篇记载:"其北则有司甲坨,为制甲之所".对此类地名过去老百姓有传说:"西有司甲坨,东有送甲营".送甲营是相邻丰南县的宋家营,位于司甲坨东部,原名确实叫送甲营,也是唐代贞观地名.在明初因宋姓大族势大,而改为宋家营.下面是载于《宁河县志》署名前人的题咏《司甲坨》: "country武备重修明,况在艰难业始成. 万里师行犹制甲,可知英主不销兵."& & 司甲坨,原为高出地平面五米左右的高大的土坨,建国初期尚有人耕种.但随着历年建设取土等破坏因素,其原来风貌已不复存在.现在是汉沽盐场第三化工厂驻地,并且是思家坨居委会辖区.由于该地处在大丰路的东侧,是汉南公路的起点,交通畅达,可开发潜力很大。&& &炫耀军功之地——亮甲坨&& &&& &汉沽滨海地区的亮甲坨和玉田县的亮甲店,都是贞观地名.就其含义而言,是凯旋炫耀将士的武功,还是晾晒盔甲,说法不一。 亮甲坨,位于司甲坨的北面,原是4个高大的土坨.原汉沽庄崔氏家族的坟墓地就选在这里.因族中出过有功名的人,坟地立有双杆挂斗,也称双杆子坟.在其附近,有个地名,也是自然村名.叫苏家坟,这是为崔氏家族看坟的苏姓居民逐代繁衍而留下的地名.据《宁河县志》记载:"司家坨又北则有亮家坨.尚有数坨突起似古冢,故老传谓唐时于此亮甲云."有一首署名前人的诗《亮甲坨》,可以从中悟出亮甲坨的含义:&& 数堆矗立土为坡,尽说唐人亮甲坨.&& 想是罢征齐脱胄,军中高唱凯旋歌.&& & 这里说明是凯旋炫耀军士武功,和民间传说,把有功将士的盔甲高高亮起,树为榜样是一致的。&& &马跑泉(马蹄井)&& &&& &唐王征东留下的马跑泉,也叫马蹄井,位于汉沽滨海蛏头沽村西北.这是东征行军在滨海寻找甜水而留下的地名,在滨海地带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河县志》在"古迹篇"对马跑泉进行了详细记述,为方便读者阅读,现将记载译文如下:"马跑泉,在县南蛏头沽.唐太宗远征高丽时,曾从此地经过,海水咸不能饮用,忽然马跑踏地出了泉水,饮之甚甜,兵士们都到此取水,随后就凿为井.别看这水虽然只有一担,但提取后仍然如旧而无穷尽,虽遇大旱之年,河水的浅处尽皆干涸,而此泉依然如故,此地的百姓得以享受其利。"&& & 马跑泉的遗址,蛏头沽的村民有的还可以指认这个地方.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古井,随着历史沧桑的演变,不可能永不湮废.但是最为珍贵的是历史记载,可以让历史wen-hwa遗存永在.下面有两位清代乾隆年间的地方官员,为马蹄井留下了墨迹,一位是广州府南海县恩科举人冯城;另一位是四川梁山县知县邵兰谱.他们的诗赋,妙笔渲染,使马蹄井的故事流传的更为久远。& & 跑 马 泉 --冯城&& 刺刀飞山泉, 卓锡成井渫。&& 造物无尽藏, 精灵互宣泄。&& 坎水本隐伏, 乃忽出自穴。&& 霜蹄一亍阜, 快若积溜决。&& 天浆漱寒甘, 神瀵涌清洌。&& 沈沈碧琉璃, 冰华澹澄澈。&& 垂瓶可用汲, 洞酌仍不竭。&& 阙土惟斥卤, 奚翅淄渑别。&& 譬彼萧艾丛, 芝兰擢芳洁。&& 酒泉如沆瀣, 得此蔗堪埒。&& 冷然作醍醐, 为洒盐灶热。&【注释】&1.刺刀:击刺所用的刀,引申用刀刺入地表涌出泉水.&2.卓锡:锡杖是僧人的用具;卓:直立的意思.井渫:井经浚治洁净清澈.&3.坎水:地面低下为坎,坎下伏水.&4.霜蹄:指马的白色蹄子.亍阜:亍(音处)马慢行在高地上.&5.积溜决:积存很多水溜决出来.&6.天浆:甘美的汁液.&7.神瀵:地底下涌出的泉水.&8.洞酌:取水叫酌,洞酌就是挖成很深的洞穴取水.&9.奚翅:何啻,只有.&10.坑瀣:北方夜半之气.&11.埒:比的意思.&12.醍醐:乳酪最上等为醍醐,味甘美.&13.盐灶热:把这跑马泉的清凉水洒向熬盐的灶民们散去灼热。&& & &马 跑 泉 --邵兰谱&& 萧萧万马赴东征, 海水苍茫驻甲兵。&& 斥卤未堪供饮具, 潺谖忽讶涌泉声。&& 蓬门今日提瓶挈, 羽卫当年按辔行。&& 从古有源长不竭, 经过但听轱辘鸣。&【注释】"车辚辚,马萧萧"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兵车行》中的名句.邵兰谱用"萧萧万马"形容当年唐太宗东征的威武之师;"潺谖",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楚辞.湘夫人》中的名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谖."可见作者之知识渊博,更说明马蹄井在明清时代,确实是吸引文人墨客追寻盛唐贞观之治的一大景观.古代文人为"马跑泉"留下的诗赋影响深远,使唐东征的足迹至今没有湮没,这就是历史wen-hwa源远流传的功绩。&& &&& &洒 金 坨&& & 同是唐代贞观地名,洒金坨就不太幸运,因为在古代典籍上没有记载.虽然它毗邻丰南的南堡,和近在咫尺的曹妃甸都是那场东征战事留下的地名,但它毕竟不如曹妃征途病殁处影响深远.可是,洒金坨靠其含金量很高,靓丽而吉祥的名字而流传至今.下面选刊的文章就是在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 & 古时候,在今汉沽区东部与丰南县相邻的地方有一个大土坨子(即洒金坨村和柳地,东大坨三处高地),高出地面三尺余,方圆十里许,周围是洼塘,苇地,没有人家在此落居.但是,此坨子是通往丰润县和越支场的要冲。&& & 唐代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督师东征高丽.在他凯旋归来的时候,曾沿着汉沽地区的海边行军.三军人马,前拥后随,亦免不了安营扎寨.一天中午,前军中的一员大将想登高辽望一下后军的情况,准备找一块开阔地扎寨停宿.在他四处观望中,发现了前面这个大土坨子.这位将军立刻跃马扬鞭直奔坨地.不料在上坨时马失前蹄,没有提防的这位将军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同时身上和马背上所带的金,银洒在坨上.在阳光下,金银耀眼闪光.此情此景,这位将军转怒为喜,随机应变就叫此坨丽金坨.于是传令下去:前军在丽金坨(指这个坨子)以西扎营;后军在丽金坨以东扎营;中军就在丽金坨中扎营.并且,命随军工役刻碑立于坨上,以示唐王所经之地。&& & 不知过了多少年,坨子上住了一些人家,他们以种植和张网捕捉昂贵的雕鸟为业.因该坨子是唐王经过的地方,曾洒过金银,就以丽金坨为村名.明初时,丽金坨中又从山东省东迁来了赵氏家族和郑氏家族等.村子的声望渐渐地大了起来.&清初,雕鸟更为贵重,因雕鸟的十二枝雕尾可以做上等扇和箭翎,特别是带有芝麻花的更为上品.丽金坨是雕鸟的"行道",所以因谋生而定居下来的人家更多起来.清代中叶后,文人墨客认为将"丽"字改为"洒"字更佳,即变为迄今的洒金坨了。&& & 现洒金坨村已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行政村,仍然是雕鸟行经过之路.关于唐王跨海东征,于此洒落金银之事,当地老少妇孺人人皆知。&&&& &毗 连 坨&& & && &今天的汉沽盐场一分场场部所在地,名叫毗连坨,然而过去并不这么叫,而叫皮脸坨,为啥叫这个古怪名字,这里有个传说。&& & 唐朝大将薜仁贵东征高丽,顺哪条路走的呢据说先到了现在东郊区的军粮城,在那里补充了粮草.后又到了现在宁河县的造甲城,在那里造了一些盔甲.又走了一天到了现在汉沽区的寨上,在那里扎了寨.经过了几天修整,还得往东走呀,士兵刚走出二,三里到了一块高地上,就不想走了,经过几天的休整想家了,后来人们就把那块高地叫思家坨.想家也不行呀,还得往东走.头上的日头照得人睁不开眼,海滩没有一棵遮荫的树,只长着一片片的黄蓿草和海葚儿.士兵们渴坏了,嚼一下海葚,又酸又涩,嚼一下黄蓿,又咸又苦.日头快落山时,士兵们好不容易走到一块约摸二十亩大的高地上,高地上长着些低矮的苇子,薛仁贵见这地方不错,就下令埋锅做饭.可是,士兵们挖井,咋也挖不出水来,都愁坏了.薛仁贵不信,他提着银枪对士兵们说:"井没有水不要紧,我这银枪连扎它三下,准会有清泉涌出来."薛仁贵见士兵们都瞅着他,使足力气用银枪狠扎了三下井底,井底还是一滴水也没有,气得薛仁贵哇哇大叫,后来他长叹一口气说:"好一个皮脸坨!"薛仁贵一点辙也没有了,只好带着人马向洒金坨走去.打这以后,这块地就叫皮脸坨了,后来人们嫌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改叫毗连坨了。& & 永济桥与小盐河&& & 芦台在公元前33年已成为规模相当的乡邑(西汉十里为亭,十亭为乡).汉沽是位于"台南十里"的盐灶之地,见诸史志记载的历史是东汉末期,那就是汉沽的别称"小盐河".是一条西入蓟运河,东通白庄,海辛庄,张家码头等古代煎盐灶地的专用运盐河道,传说是曹操东征乌桓时,为漕运海盐而开凿,这就是当代人称之的"二道沟".在古汉沽庄的东头,有一座桥架在小盐河上,这是芦台古镇通往汉沽,营城,北塘的唯一陆路通道,桥的历史可能与河相伴而生,但始设年代无考.在乾隆年间重修定名为"永济桥".汉沽人刘灼所作《永济桥记》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史料,可以让后人了解这座古桥的历史。&& & 桥记云:"汉沽村东口,旧有板桥,屡修屡缺,旋至朽坏,行人车马过此者,惴惴焉惧有失坠.于是群谋易之以石.而崔翁鹤庚,冯公时亨,肖翁国扶,鼓舞其事,余亦赞议于旁,诸亲友之有力者,无不乐捐资以助.于乾隆三十五年孟春(1770年)鸠工创始,至夏初而落成.其梁高一丈五尺,阔如之,长则四丈有半,制取完固久远而已,无繁饰也.构造之日,余以事他往,崔翁骤得病未起,而肖翁又以务冗,未暇兼理.此三月中,督视匠工,筑篱舍,日两餐皆馈食,蚤作暮归,不辞况瘁者,实惟冯翁一人是任.桥既成,众人不敢忘其劳也,爰命余为记,而名是桥曰永济云."(载《宁河县志》光绪本)&& & 乾隆年间改木桥为石桥时,原桥始建年代已无法查考.其桥下的小盐河,是汉沽的别名.古代习惯把大河称为水,小河称为沽,汉沽的含义就是汉代开凿的小河,专供运出东南部盐灶地生产的原盐而开凿.试想当时汉沽庄南早聚落,其桥应伴随河而生,不然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镇芦台,通往台南灶地的交通将会断绝.经实测,桥宽一丈五尺,可通行车马.据清初标准小盐河的宽度为五丈五尺,河深一丈五尺,较之建桥时桥长"四丈有半",宽了一丈,想必是图省材,两岸填土而缩短了距离.汉沽庄的中心街,在1976年地震清理废墟后,钻探资料在3-5米以下发现古代民居建筑土质层,挖化粪池并发现民宅土炕.这说明在明代以前曾有聚落存在,后因灾害而迁徙.当时永济桥建在临河的村东口,其后形成的东横街,就是沿南北通衢大道而形成的商业街.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永济桥已移地河西公园,昔日的小盐河故渎,已成地下排水干线。& & 中国独树一帜的八卦滩&& & 八卦滩,位于天津市汉沽区东南滨海,居土桥子与蛏头沽村中间,中心位置东经117°48',北纬39°10'.原为长芦汉沽盐场四分场的一个工区.日在地震中震毁,成了汉沽盐场四分场的一个蓄水汪子,八卦滩深藏水底,面临湮废.但是,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特别是随着基辅号航母选址定位在八卦滩,这个神奇的地名,也将会大放异彩。&& & 八卦滩,始建于1939年,投产于1941年.滩田面积7363.1亩.它是j-p军国主义侵华掠夺中国盐化资源,为侵华服务的产物,是奴役压榨中国劳工的人间地狱.这个奇怪的滩名,在全国盐田史上独树一帜,它在浸透着中国盐民的血泪之外,也凝聚了中国劳动people的智慧。&& && &长芦汉沽盐场,是长芦盐区历史最悠久的盐场.&&& &日本军国主义用武力强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即通过华北驻屯军大量搜集长芦盐区的经济情报,想利用汉沽沿海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立为侵华服务的盐化基地,这在日军情报《冀东综览》中多有表述.日,日驻屯军参谋长下令成立专门的调查机构,调查华北的资源,对资源的开发要求迅速实现,以补充战时资源的不足.盐业,铁矿,棉花和"军谷",都是掠夺的重点,因为这是制造军火和补充给养的基础物资.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便把魔爪伸向汉沽.从1938年开始筹建东洋化学厂(天津化工厂前身),并着手开发盐田.日本人花重金收买了汉奸邵裕卿,邵是营城人,曾在天津日本人高桥宏商店当职员,高桥宏是日驻汉沽领事馆的头目之一.邵裕卿被日本人收买之后,当上了日本兴中公司的盐务科长,为满足日本的军需,邵裕卿向日方提出新开一百二十五副滩田的计划.这个计划一经实施,首先于1938年在今汉沽盐场五分厂地域开发了兴芦,盐丰,长生,元亨,发兴,获成等一百多副盐滩.随后因滩田不足,又在营城南部选址.邵裕卿久居营城,地理环境十分熟悉,最后选中位于南临大海,东靠土桥子,西接蛏头沽,北靠土桥路的一片空旷荒咸地,聘请寨上人李玉墀,设计了圆形的滩田,形如八卦,便取名"八卦滩".1939年日军抓中国劳工修建滩田,到1941年投产,其生产的原盐大部供东洋化学厂生产溴素钾盐,毒瓦斯等军火产品.这是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计划的一部分。& &八卦滩是座迷宫&& &&& & 古代people在认识和解释自然物质现象时,把构成世界的物质,归结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物质现象,这就是八卦.根据滩田实际情况,吸取传统上的八卦,九宫,八门等学说,把八卦滩设计成一个圆形的场区,周围用纳潮沟围圈,在道路出口的选择上,依据奇门遁术中的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只在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留有两个出口,这是开门和生门,除此以外没有出口。&& & 进了八卦滩,就像进了迷宫一样,有许多人到里边没有向导就会迷失方向,和"鬼打墙"一样.在建国后五十年代初,有一位新华书店的经理给基层工区送书,在八卦滩迷失方向,到天黑经过呼喊才由场里的人领了出来.为什么会迷失方向因为场区里的滩田,沟池,埝道纵横交错,沟壕,埝埂大多呈弧形和三角形,人站在一个空旷的圆形天地里,就是晴天丽日也很难辨别方向,更不用说是黄昏或云天蔽日了.这座独具匠心的迷宫式的滩田,不幸在日震毁,成了一个蓄存海水的汪子.在1982年地名普查期间,有遥感测绘者发现水下有不明地形,出现了清晰的八卦图形,感到惊奇.经地方熟知情况的人介绍,方知是浸于水下的八卦滩。&& &八卦滩的设计&& &寨上李家是滩晒大户,清初就大面积开滩晒盐,在滩田设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日本人搞八卦滩设计者是李玉墀,他本是"东小滩"的滩灶主.盐滩设计,大多是矩形形状.八卦滩滩田南靠大海,有一座纳潮扬水站,引入的海水顺着纳潮沟绕场区形成一个圆形,是护场的屏障.紧邻纳潮沟的是若干个储水蒸发池,调节倒卤池,里圈为晒盐结晶区.场的中心是集坨储存和管理区.这地形原是一块三角形的荒咸地,这样设计是巧用地形,集生产,封闭管理为一体,用"八卦阵"的形式,把原盐和工人封闭其中,在防盗,防逃等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同时对制卤,结晶等又做了合理的配制.& 古代晒盐,是用人工提水,包括人工或骡马车水,只是到清朝同治年间,塘沽生员井煦到南方做生意发现,农民种水稻车水,用风帆带动水车提水,不劳人工和骡马,于是将此项技术引进到滨海盐业,挂起风帆八面,园形上下撑架,中间置铁轴碗,由铁柱支撑,随风而转动,这是盐业史上一次重大革新.第二次纳潮提水的革新是从八卦滩开始的,当时日本侵略者在汉沽地区总共开发了135副盐滩,八卦滩仅占10副,但它在盐业历史上是第一个机械化扬水纳潮的.1940年从日本引进的两台60马力柴油机,安装在八卦滩扬水站,从而代替了风车和人畜扬水。&& & 建国后,八卦滩是一个生产盐的工区,同时也是一个行政村.据1953年统计资料记载,当时有33户,134口居民,并有复式班小学一所.1976年遭地震破坏后,经country计委派员勘察批准报废.如今的八卦滩,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country总体发展规划,正在建成以军事为主题的游览胜地,八卦滩的名字,也会随之光大。& &&& &古灶户煎盐灶地——海辛庄&& & 海辛庄位于双桥子村北约4公里,北依汉南铁路,明代成村时叫瓢新庄,以地形和新立而得名,与东尹村北部的新庄为对称地名,后又以方位称南新庄,在流传中演化成今名.它位于古汉沽庄东部偏南,东汉曹操开凿的小盐河从这里通过,一直到张家码头.从百甲庄(白庄)到海辛庄沿小盐河两岸,都是古代煮盐的灶户散居之地,如尹家灶,毛家灶等.在清代滩晒已普及的情况下,这一带仍有灶户为宫廷烧制贡品白盐砖,清光绪六年(1880)编修《宁河县志》称这里"锅痕犹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滩和修筑汉南铁路施工中,曾在这一带挖掘出煮盐的锅灶和盐砖.& &1981年天津市首次地名普查调查小组,曾两次深入海辛庄找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座谈,其中有祖辈给滩灶户管滩的老人.其介绍说:"这条驳运沟(指古小盐河),原来有煮盐的锅灶,熬进贡的盐砖都出在这一带."据介绍,熬盐砖工艺很复杂,从锅里捞出,放在有一定规格的模子里,底下铺席子淋卤,上面盖马粪,点燃后烘烤,然后用刀刮污黑之处,成为洁白的盐砖.日与82岁的老人王云成座谈说,他给寨上桐裕城管"大辛滩"和"公心店",年轻时接触过盐砖的烧制,是把成盐再粉碎成末,再熬制,用马粪烧,马粪燃烧慢,热量保持时间长,但对外得说是用白炭烧成的。&& & 海辛庄在古小盐河之东岸,古代灶地和运销的引岸均在西岸.这个村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波及,全村震毁重建.当时统计,占地33282平方米,周围尽是滩田和蒸发池.1983年建居委会,属汉沽盐场。&& && &雅俗有趣的滩名&& & 汉沽盐场有二百五十多副古滩田,其名称有的文雅,有的粗俗,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历史文化.在天津市首次地名普查时,把滩名也列为普查范围,认为这是古代盐业文化的重要遗产.有些滩名历史久远,大多数查不到始建年代,从古滩田的契照上只能看到中间传承和转卖的年代,像"东小"滩转变年代为最早者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有些是很随意的滩名,如"王八眼"这个粗俗的滩名,原来的摊主叫王保燕,后来转给李家,滩名也变了.还有阎王殿,老虎洞,卤虾店,洋铁壶,茶叶铺,螃蟹篓,道僧帽,剃头柜子等有趣的滩名.有些滩名是祈盼财源的,如刮金板,金马驹,大银碗,小银碗等等.现辑选几篇有趣滩名趣事供欣赏。& &姐妹滩—金马驹和灵芝草&& & 清初,汉沽盐区利用日光晒盐法已初具规模,煎盐法已经大大的减退,只是在朝贡盐砖时采用该法.随着日光晒盐和允许个体经营,一些殷实的人家或绅士官宦等也争先购置荒地,开滩制盐.当时所开的每副滩都有一个名称,而每个滩名又是一个地名.彼时由芦台迁来的张氏家族定居在寨上后,他们在张家河子两岸开置了很多盐滩。 清代道光年间,一户张姓于张家河子东,今大柳沽村南准备开盐滩两副.在开滩中,张滩主雇了几辆马车,为盐滩拉土及运料。 在马车运土的过程中,一匹母马在所开的新滩上生下了一匹小马驹,这匹生下来的小马驹全身毛儿金黄,滚瓜溜圆,欢蹦乱跳,十分可爱,大伙见此情景,都说这可能是一匹金马驹.张滩主听了,心中格外高兴.心想:"在我的滩上生了个金马驹,一定是个好兆头".高兴之余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他告诉大家:这副滩的名字就叫"金马驹"滩,藉此吉利,希望年年高产海盐,财源茂盛.大家都拍手叫好。&& &金马驹滩和它相对的滩都完工了,分别占地20亩和21亩.可是没有起名的滩该叫什么名字呢?张滩主拿不定主意,这时开滩的帐房先生出了主意,对摊主说:"金马驹需要天天吃草,他吃些什么草,当然是灵芝草,这副滩就取名灵芝草吧".摊主听了点点头,说声:"对!就叫灵芝草滩"。&& & 金马驹和灵芝草两副滩在第二年开始产盐了,产的盐还真不少.相继滩工们纷纷议论,有人说在夜间果真看见有一匹金马驹跑到灵芝摊上去吃草了,这个消息很快地在乡民们中传开了. 清光绪年间,两副滩分别归张廷佐和张济仙二人所有.民国年间,两副滩分别扩大到179亩和195亩.建国后,金马驹和灵芝草两副滩尚在,属汉沽盐场四分场滩地.1976年地震后,在滩田规划重建中,已大部分改成蓄水汪子了。&&&& &牤牛桥滩和道僧帽滩的传说&& & 清代嘉庆年间,汉沽沿海李家河子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他家的西北面是一片大水塘和荒地.这块地方长满了芦苇,每年当地村民都用这里的芦苇织席编篓,收入很可观.通往这片苇地的路上有一座木板桥,原称横道桥,可是在早年间常有人在夜间看见一头大牤牛过桥到苇地中吃草.凡是牤牛到过的地方芦苇就长不好,甚至枯黄,收割的芦苇只能用做烧柴,再也不能织席编篓,这件事情传开后,慢慢地人们把这座桥称作"忙牛桥"。 李家选中了牤牛桥西面的这块苇地,开了盐滩,面积230余亩.这副滩还没有正式起名时,大家都称作"牤牛桥滩".李滩主听了很不愉快,总觉得不是滋味,认为它会冲走自己的财富气,可是也无法去制止人们对它的称呼。&& & 李滩主为了取个"吉利",狠下了心,花钱找和尚"说破",以求消灾解难.他找到了一位和尚,可是和尚说:"我的佛法有限,无济于事,还是找道士去吧".滩主又求道士,道士说:"不行,我道行还得修炼,还是找和尚去吧".推来推去,事情没有办成,滩主反而得了一场大病。&& & 一天恰巧滩主与和尚,老道碰在一起,病好的滩主拉住他们愤愤地说:"你们这些修行的人只有虚名,连个牤牛都降伏不了,还做什么和尚,老道,不如回家种地去",和尚与老道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忽然,和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我与道长虽然法力薄,只要我们僧道合一,那头牤牛还可以制服的."于是三人来到牤牛桥滩查看。 看完后,和尚,道士商量一下对滩主说:"我们二人的法力仍然有限,降服这头牤牛非常困难,只能抵挡一下.你将牤牛桥东面的那副盐滩改个名字,取名"道僧帽",就是用我们头顶上的帽子罩住你的盐滩,牤牛见到后,一定会感到惊慌可怕,它就再也不敢添乱了".滩主马上照办,从此他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他和村民滩工们也都感到牤牛再也不敢来了.& 后来,牤牛桥滩卖给了王硕朋,道僧帽滩卖给了王得华。 建国后,两副滩尚在,属汉沽盐场二分厂滩地。& && &大滩王的传说&& & 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后大坨人李芳元,人称李老大,家境贫寒.这年春夏季,他和弟弟芳甫去北京贩卖鱼虾,找到了在亲王府当差的一个远门的表弟,让他给想个办法,给以照应。 李芳元来到了亲王府,正恰表弟与亲王的儿子小贝勒打牌.在互相认识后,他硬着头皮凑了牌手.在这次偶然的机会后,李芳元深得小贝勒的喜欢.以后又经过几次玩耍,小贝勒了解了李芳元的来意,给了他一张大红名帖,以示纪念。 李芳元有了这张名帖,如获至宝,转天来到了天津盐运使衙门.在运使衙门里,他靠这张名帖借了两千两银子,准备在汉沽沿海开置盐滩。 回家后,他买了房子,又买了地,吃的是白米饭,穿的是绸缎,开始阔气起来.为了找开滩的靠山,他又亲自到芦台茂源商行与王掌柜攀亲拉交情.王掌柜看到他的名帖和阔气的情况,满口应允用多少钱多少料到柜上来取,李芳元非常感激. 李芳元开滩准备就绪,大展宏图.第二年,在后大坨北荒碱地上,占地750余亩,开了副比其他滩大4至5倍的大滩,起名就叫"大滩王".转年,大滩王产盐23000余担,是其他滩产盐量的7倍.李芳元发财了,相继又开了几副滩,家址也迁到寨上.&& &消息传到芦台王掌柜耳朵里,王掌柜坐着轿子到寨上,一是贺喜,二是讨债,不料,李芳元翻脸不认帐.以借钱无凭证和无中介人为由而否认此事,把王掌柜气得昏死过去。 对此,王掌柜告状到宁河县,可是,李芳元买通了官府上下人,又以王掌柜借钱无证据为借口,此案未能受理,事后,王掌柜死于气愤之中。&& & 过了几年,在一个秋天的晚上,李芳元酒足饭饱斜躺在椅子上,朦胧中看见王掌柜推门进来,背着钱褡子找他要钱,就在同一刹间,家人闯到屋里,大喊嫂子生了一胖小子.李芳元猛然一愣,信口说了句"要账"的来了.其后,他虽然靠盐滩赚了很多的钱,但是小儿子的挥霍使他家道中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迫使他卖掉了东大坨,北大坨,东二港,中西二港等几副盐滩.他死后,大滩王也归李芳树所有。&& & 1916年汉沽灶首张文洲与董士恩,刘彭寿合组建立了"汉沽三兴公司",伙租了李芳树以大滩王为首的五副滩.当时,大滩王年产盐2000多吨,名气颇高.1926年张文洲又用一万元(旧币)把大滩王买到手中.汉沽解放前夕,汉沽盐区二百七十八副盐滩,大滩王仍然以产量高,运距短等优势,为全盐场之冠.建国后,大滩王归汉沽盐场二分场滩地。&&&& & 解放前汉沽的十等灶户&& & 长芦汉沽盐场场区自开滩晒盐迄解放前夕,共有民滩三百五十八副,分属于大小一百三十家灶户所有.同是灶户,滩地的多寡,滩质的优劣却相差悬殊,各自经营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一九一九年,穷灶户,前清秀才萧欣山编写了一首《十等灶户》的歌谣,反映出各等灶户的不同面目.歌词内容如下:&& &一等灶户当灶首,甘为盐商当走狗,全为自己有。&& &二等灶户富家翁,不等盐款就上工,常年乐融融。&& &三等灶户卖"久大",不等年终就发价,新老盐剩不下。&& &四等灶户当军师,见了盐款任意支,帮喝又帮吃。&& &五等灶户跳了槽,自晒自卖自逍遥,盐商管不着。&& &六等灶户逞英豪,找着灶首就不饶,好似老鼠见狸猫。&& &七等灶户真松蛋,找灶首不见面,趟趟白蹲店。&& &八等灶户怕惹祸,守着盐坨干挨饿,脚步不敢错。&& &九等灶户晚驳盐,天寒水浅难雇船,充公在眼前。&& &十等灶户卖盐滩,有几副一盘端,新老债还不完。&&&& &古代芦台玉砂 现代白色"金字塔"&& & 历史悠久的汉沽盐坨自日彻底搬迁裁废,坨址已成为汉沽城区的中心地带.自此,盐坨迁移到临汉沽—南堡铁路支线附近的白庄,傅庄,称为白庄坨,傅庄坨.白庄坨分南北2坨,都是1986年相继建成的.北坨有6个台码,面积50908平方米,储存能力12万吨;南坨10个台码,面积54810平方米,储存能力20万吨.傅庄坨位于村南1.5公里处,坨区面积459000平方米,共有8条坨基,38个台码,储盐能达60万吨,汉沽东南盐田生产的原盐,大部都集中在这两个坨区,高大的银白色的盐坨,高耸入云,如银山叠起,远远望去,银山与天际相连,十分壮美,游人誉称"白色金字塔",成为现代旅游观光的一大时尚景观。&& &"芦台玉砂"探源&& &&& &解放前,汉沽盐场称芦台场,五代至民国场署设在芦台,汉沽盐因而被称作"芦台玉砂"。 探其源,玉砂之誉始于明代.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庄铎任宝坻知县.庄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是个诗人.当时宁,汉属宝坻.庄铎到过芦台,曾作一诗:& & "芦台极目际平沙,& & &利博谁怜害亦赊.& & &土面刮来淋玉液,& & &鳌头沸尽结银花.& & &十年预借偿逋负,& & &尺地堪耕属势家,& & &安得调羹知此味,& & &免教流孽到天涯."& 译成白话:在芦台放眼看,广阔平坦的盐碱地如白沙,制盐的利益巨大及其盐灶的疾苦也很久了.刮土淋卤,在锅里熬成盐.还不是为了偿还拖欠很久的债务,只要是可耕的地都被有势力的人家侵占了.若吃盐的时候知道如此光景,即使要饭也不要到这地方来.& 在史料记载中,庄是为芦台场作诗的第一人,诗描绘了芦台场景及灶户痛楚.稍后,顺天府通判范兆祥过芦台,也作了一首较通俗的诗:& & "海涯炊子几家存,& & &盐法年来亦病民,& & &作俑人归何处去,& & &玉砂犹自荡江滨."& 两首诗皆刊明嘉靖本《宝坻县志》。 清康熙初年修《宝坻县志》,当时梁城(今宁河镇)人大学士杜立德主张纳芦台玉砂为宝坻八景.他为《宝坻县志》写了芦台玉砂诗:& &"煮海从来鹾(盐)法彰,& & 今凭海水作盐良.& & 区盈流泄银星涌,& & 卤结春曦玉屑光.& & 当世调羹周万应,& & 何年专利据豪商,& & 膏腴去后争如灶,& & 润下咸成赖地长."& 其意思是:盐法历来苛刻,今海水晒出好盐,卤流如银涌,盐洁如玉屑.当今灶户吃饭百般应付,是哪年把专利让盐商把持了呢盐商走后,在这肥沃地方还得争着干,只好长期依赖这地方了.& 雍正九年(1731年),宁河设县.《宁河县志》把芦台玉砂列为八景之一,共刊《芦台玉砂》诗19首,唯缺庄诗和杜诗.1932年左谦修《河北盐务志》,"元之盐的河间著,明则银花玉液驰誉长芦."左谦自注"银花玉液"即指庄铎诗.今探芦台玉砂源于庄诗,已达490年之久.汉沽盐自明至今仍属上品,在国内外享受盛誉。&& &附:关于海盐文化的诗赋题咏选& &芦 台 玉 砂&& 新仓旧在后唐米,煮海熬波也筑台,匝岸浑成如积雪,方池击破讶冰开。&& 储时人似披云玄,远处帆疑带月回,一望梁河饶美丽,江干长自拥晴堆。&& &芦 台 玉 砂&& 汉沽原上灶烟吹,漉水霜华遍野篱。&& 一曲神弦降灵姥,江村齐唱瑞盐词。&& &芦 台 玉 砂&& 海涯炊子几家存,盐法年来亦病民。&& 作俑人归何处去,玉砂犹自荡江滨。&& &芦 台 玉 砂&& 茫茫巨壑荡平沙,飞挽谁经帑计赊。&& 破垒烧残炊灶火,荒池漉尽水晶花。&& 敢辞土赋供军国,无奈商鹾散各家。&& 怅望明光谁草奏,长安咫尺即天涯。&芦 台 玉 砂&何须勾漏觅丹砂,府海由来利自奢。&调鼎味堪资黍稷,持筹用不减桑麻。&风裁琼岛三山叶,日缀瑶京万树花。&富国济民皆本计,宁将珠玉斗纷华。&芦 台 玉 砂&芦台绕海错,天产一何赊。&日丽银为屑,风吹玉作砂。&用堪调鼎鼐,利可敌桑麻。&国计民生系,时劳睿虑加。&芦 台 玉 砂&盐产芦台盛,持筹左度支。&法原前汉备,利自后唐贻。&零落德钧庙,馨香圣姥祠。&玉砂今尚存,足国总堪师。&芦 台 玉 砂&斥卤晴堆也自妍,牢盆璀璨雪花前。&移来烈日碱潮处,积向荒原古垒前。&谁道滨海开美利,翻同景物斗澄鲜。&银鱼莫更矝奇馔,暑而风霜并可怜!&&&芦 台 玉 砂&傍海盐为业,霜华积小山。&晶莹涵月魄,重叠軃瑶鬟。&地擅生成德,人同稼穑艰。&秋场劳抚戢,利薮恐藏奸。&芦 台 玉 砂&王政富编甿。盐泽乃国宝。&芦台积卤煎,千里流膏浩。&地产贵虎形,嘉实同登稻.。&素色映朝曦,皎洁明如缟。&千畦若雪积,万灶成砂埽。&仿佛玉山行,晶光纷杲杲。&信是府海珍,不羡京坻好。&沃饶近帝畿,斯民自熙皞。&悯盐丁&煎盐苦,煎盐苦,濒海风霾恒弗雨。&赤卤茫茫草尽枯,灶底无柴空积卤。&借贷无从生计疏,十家村落逃亡五。&晒盐苦,晒盐苦,水涨潮翻滩没股。&雪花点散不成珠,池面平铺尽泥土。&商执支牒吏敲门,私负公输竟何补。&儿女呜咽夜不饮,翁妪憔悴衣褴褛。&古来水旱伤三农,谁知盐丁同此楚。&& & 芦台圣母庙神弦辞&& &我击鼓兮,潭如神来之兮,&& &七十二沽我牲牢兮。&& &即荐神之去兮,&& &九十九淀煮水兮。&& &海堧纷万灶兮,&& &青烟鱼龙安宅兮。&& &风雾毋作,诏我民兮,&& &报祀有恪。& & 有关描写汉沽的诗、赋 —— 古代文人墨客所留题咏诗赋很多,博采取其精,现选录如下,供读者品味。&& & &观 海 赋 ——邵兰谱&【原文】&& & 繄1来游此土兮,每探胜於芳时;览沧海茫茫兮2,极宇宙之神奇3.不知其几千万里兮,势浩荡而迷离4;百川奔腾以来归兮,咸翕受而靡遗5.其安奠於地脉兮7,实联络夫天池;忽雪浪之翻飞兮,助威厉于封姨8.于时,岛屿若摇,怪灵毕出.溟溟兮云雨来9,蒙蒙兮烟雾密10.鳌驾山兮蜃为楼11,龙之宫兮鲛之室12.鲲鹏变化而无方兮13,鼋鼍为梁而迅疾;波臣泳游而自在兮14,天吴峥嵘而莫匹15.目顾盼其如眯兮16,意惝恍以若失17;思彼乘槎以往来兮18,何履险而不惊穷日出於扶桑兮19,听织女之机鸣20.随波兮上下,历时兮阴晴.采珊瑚兮璀璨21,寻隋珠兮光明22;紫石砌兮仙阙,弱水阻兮蓬瀛23.信踪迹其可到兮,恐身非弱羽之轻。徒慨想夫昔事兮,偶触目而寄情。&& & 若乃,旦则浴夫日华,暮则滔夫星斗24.滉太虚而一气兮25,得包罗夫众有26;环八极而无外兮27,纳江河於户牖.广无畔岸之可画兮,深袛蛟鲸之所守28.笑拘墟之蠡测兮29,宁咤叱而石走30.谁造管而浩渺兮31,缅思苏陆之手.尔其秋色清华兮32,来爽气以袭人;策款假於海滨兮33,涤胸次之嚣尘34.或云鲁连之所逃兮35,轻意肆志而食贫36;或云子春之所居兮,坐抚孤桐而移神37.有负石之徐衍兮,意恳恳其欲伸;有煮石之鲍靓兮38,节凛栗以崚峋39.此皆志士之所为兮,而无关於休臻40.仰维圣人有道兮41,波宁静而不扬.万国其来同兮,宁独献雉於越裳42.小共大共兮43,鳞集舟航.稽拜於阙庭兮44,群瞻云日之光.统海外而遵路兮45,六宇协其平康.圣治之所升兮,咸五帝而登三皇46。&& 【注解】&&1.繄:语气词;《左传·隐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2. 茫茫:模糊不清;《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3. 神奇:神妙奇特,多指事物变化莫测.《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恶腐."&4. 浩荡:水势汹涌壮阔的样子,《文选·潘志诗》:"洪流何浩荡."&迷离:模糊;《乐府·木兰诗》:"雌兔眼迷离."&5. 翕:当合讲;《方言》翕,聚也。&6. 地脉:地下的脉络,地下水,水流象人身血脉故曰地脉。&7. 天池:寓言中所说的海;《庄子·逍遥篇》:"南溟者,天池也。"&8. 封姨:古代传说中的又一风神.唐郑怀古《博物志》:崔玄微春夜遇诸女共饮,座上有封十八姨。&9. 溟溟:潮润的样子;《全唐诗于鹄诗》:"桂花湿溟溟."&10. 蒙蒙:密布的样子;《诗·豳风·东山》:"零雨其蒙."&11. 鳌山:传说是海中的大龟能在海上架山;《楚辞·屈原·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注:抃:动的样子.蜃楼:古说是蜃气;海滨地区因折光所形成的城市楼阁幻影.唐白居易《长庆集诗》:"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12.鲛:又名海鲨,通蛟。&13. 鲲鹏:鱼,鸟名.比喻最大的东西.《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14.波臣:古人设想江海中水族也有君臣,被统治的称波臣.《庄子·外务》:"……子何为者也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15. 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唐李贺《诗歌篇浩歌》:"帝遣天吴移海水."峥嵘:高峻的样子;&16. 眯:双目微合;细看的样子。&17. 惝恍:音,不顺心的意思;《屈原楚辞·远游》:"惝恍而乖怀."&18. 槎:竹木筏;晋张华《博物志》:"有去来浮槎不失期."&19. 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处。&20. 织女:星名,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星相对。&21. 珊瑚:热带海中的腔肠动物骨骼相连形如树枝.璀璨:玉光,引申为色彩鲜明华丽;《文选·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璨兮."&22. 隋珠:传说中天下第一的宝珠,据传说汉东之国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敷之.后来蛇衔大珠以报,因称隋侯之珠。&23. 蓬瀛:传说仙人所居的山名;《史记·秦始皇记》:"齐人徐市(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弱水:意谓水力不胜鸿毛,不能载舟。&24. 星斗:上空的星光北斗;引申为天空。&25. 滉太虚:滉,深广的样子;太虚引申为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26. 包罗:包容网罗,汉赵岐《孟子题辞》:"著书七篇,包罗天地."&27.环八极:环,圆形叫环;引申围绕的意思.《荀子·解蔽》:"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引申八极就是八方极远的地方。&28. 袛:安定的意思。&29. 拘墟:拘,限制的意思;墟,所住的地方.《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海,拘于墟也."后以拘墟笑人见闻不广.蠡测:用瓢测量海水,比喻浅薄.30. 咤叱石走:魏晋时传说的故事:皇初平牧羊,随道士入金华山.他哥哥来寻,只见白石,不见群羊.初平叱了一声,周围的石头,都起为羊。&31. 造管:以管窥天,比喻见地狭小。&32. 清华:清美华丽。&33. 策款:用马鞭轻打迟缓行马的样子.《后汉书·马援传》:"乘下泽车,御款假马."&34. 嚣尘:喧闹多尘埃。&35. 鲁仲连:清高不仕,喜为人排难解纷.齐王欲给爵位,鲁仲连逃往海上。&36. 肆志:纵情快意。&37. 孤桐:特生的梧桐;《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引申为琴。&38. 鲍靓:靓,传说晋人鲍靓曾煮石填南海。&39. 凛栗峻峋:凛栗,严寒的意思;峻峋,山峰高耸.引申为严肃高傲不随流俗。&40. 休臻:休,完善;臻,达到。&41. 维:助词,无意义;《易解》:"君子维有解."&42. 越裳:古南海国名.相传周公辅成王,定礼制乐,越裳氏以三象重译献白雉。&43. 大共小共:country,天下统一.&44. 阙庭:过去皇帝居住的地方。&45. 遵路:沿顺着道路。&46.五帝三皇:五帝:相传古代的五个帝王.其说不一,一般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三皇传说远古部落酋长,其名称不一,一般说天皇,地皇,人皇。&&【译文】&& & 咦!各地的人们到此地游赏啊,往往都是在最好的季节来访寻胜景;看那大海天水相连望不到边际啊,极尽天地四方和古往今来的神妙奇特.不知这大海的面积有几千万里啊,只见它水势汹涌壮阔而且模糊不清;千百条河流奔腾而来归向这里啊,都为大海所接受而没有遗漏.这大海的底层与地下水相通啊,它的表面又与天池相连;忽然似雪的浪花在海中翻飞啊,它的严厉威势借助於大风之神.这时海中各个岛屿,好像被风吹得动摇,海中的各种灵怪动物借风都在水面出现.海面上细雨蒙蒙啊,被乌云裹挟而来,大海上空水云滚滚啊,被烟水雾气所弥漫.海中的大龟在海里架山啊,蜃气折光形成缥缈的楼阁.海底是水族灵长龙的宫殿啊,又是蛟的住室.鲲鱼变化为鹏鸟不知它们飞到几千里,以致不知其方位啊;大鳖和鼍龟在海中游动迅速,远看像是桥梁.海中小的水族动物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啊,水伯天吴掌握了水族权威高高在上无与伦比.我左顾右盼然后两眼微合啊,忽然心中感到不痛快好像失掉什么东西;想到那些过去乘坐竹筏在海上往来的仙人啊,怎么经历海浪的惊险而不害怕呢他们穷源溯流到了日出的地方扶桑啊,以至上到银河西边听织女织布的机声.随着水波啊忽上忽下,悠游的时日啊历尽阴晴.他们在海中采摘珊瑚啊,色彩鲜明;寻找天下第一隋侯的宝珠啊,珠光透亮.用紫色的玉石砌筑啊,是神仙的宫阙.不能载舟的弱水相阻啊,到达不了仙人所居的蓬莱方丈瀛洲.我也相信这些地方是可以到达啊,但是恐怕我这身体不像羽毛那么轻盈.只能感怀过去传说故事啊,因偶然看见海的景色而寄托个人的感情.&& & 像这大海呀!早晨就淋浴在太阳的光华里,晚上洪波弥漫就像天空的星斗.这海深广无边和太空上下一气啊,包容网罗了天地的所有;这海围绕八方极远的地方没有任何东西在它以外,容纳各处江河流水就像流入它们的门窗一样.这大海广阔看不到边岸划不出界限啊,它的深处有大的蛟龙和海鲸看守.可笑那见闻不宽的人用瓢来测量海水啊,这还不如咤叱一声,那石头会起来变化为羊.是谁造管来窥看浩渺的大海啊,怀想出于苏陆之手.这个地方秋天的景色清美华丽啊,吹来凉爽的空气触及着人面;我鞭策着缓步的马在海边游赏啊,一洗胸中尘事的烦忧.有人说:好为人排难解纷的鲁仲连逃隐到海上啊,看轻世事任性肆意的过着清贫的生活;有人说:子春逃离富贵到海滨居住啊,闲坐着弹奏孤桐制作的古琴转移了自己的心神.还有背石头的徐衍啊,意念恳切想伸展自己的心愿;晋人鲍靓煮石填南海啊,他的节操严肃高傲不随流俗.这些都是有志之士所做的事情啊,但是都不能达到美善的境界.只有仰望"圣人"(指当时的皇帝)有治理country的方法啊,使河清海晏而不掀扬大波.让世界上数以万计的country都来和我国共同友好啊,岂只是贡献白雉的越裳氏一个country呢他们对我国供奉啊,就像鱼鳞般密集的船只航运而来.各国使者稽首朝拜"皇帝"的宫庭啊,众人仰望如同见着云天太阳的光辉.一统海外地区,都顺着水路而来啊,整个天下都已协和平安康乐.我们圣朝治理country所达到的境界啊,都与五帝相合并且追步三皇.& &海天东胜 ——杜立德&& 浩渺层烟上, 盱衡百谷从。&& 地天一气接, 遐尔共朝宗。&& 万仞银山涌, 千霞晓日冲。&& 神京左辅壮, 清晏庆提封。&& &观 海 ——前人&& 乾坤一气浩漫漫, 凭眺苍茫眼界宽。&& 水激三千摇彼岸, 风搏几万足遐观。&& 驾空楼阁犹缥缈, 吹浪鱼龙自屈蟠。&& 莫向中流夸砥柱, 清时久已庆安澜。&& 【注释】&1. 屈蟠:盘旋曲绕.唐杜甫《草堂诗笺》:"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2. 安澜:即水波不兴.比喻境况安定。&& &海天东胜 ——徐堂&& 寥廓真惊地阙东,圣朝清宴佑鸿蒙。&& 无边波形徘徊合,不尽天光上下同。&& 日出扶桑辉紫极,月临方仗拥彤宫。&& 望洋莫叹源难测,须识观澜自可通。&【注释】&1. 鸿蒙:指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引申天地广大。&2. 紫极:古时帝王的宫殿叫紫极。&3. 彤宫:汉皇宫多以朱色漆宫墙,所以称帝王的宫庭为彤宫。&海天东胜&余炳&揽胜知天险,提封表海雄。&朝宗归有极,控驭及无穷。&地拱神京北,圻分畿辅东。&不扬波已久,清宴庆攸同。&【注释】&1. & &揽胜:收揽天下胜境。&2. 提封:管辖的疆域。&3. 朝宗:百川流归大海.《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4. 圻:(音其)都城周围千里以内之地叫圻。&5. 清宴:指河清海宴而言。&海天东胜&前人&浩渺无边阔,苍茫泽国东。&双青天倒海,一碧水浮空。&云接波涛紫,霞连岛屿红。&朝来闲眺望,初日早晴烘。&【注释】&1. 晴烘:天气晴朗无云,日出暖烘烘的。&观海行&孙世恩&数月栖迟在海乡, 故人相导来望洋。&久思此举旋不果, 恐惊波浪鬓为霜。&平生壮观奚逮此, 交臂而失心惭惶。&飘然直向涛头立, 天吴比我究孰狂。&果然观海难为水, 呀呷澎濞穷形似。&鼓怒远荡地维空, 扬浮高逼风云起。&洄洑若睹蛟蜃蟠, 奔骇疑有鬼神使。&茫茫惊波无始终, 人心竦怖鱼龙喜。&白日惨淡歊湿烟, 水天中为相缔连。&海贾造舟逾十丈, 一叶掀簸渺冥边。&望中岛屿形齿齿, 须臾吞没微露巅。&浩荡岂随天地灭, 吁嗟谰语变桑田。&沙汭纵眺兴磅礴, 顿时胸怀为展拓。&袛余海市未得观, 兹游已坚后游约。&我才我望逊髯苏, 何敢灵异乞海若。&或可重来遇无心, 飘渺空中出楼阁。&【注释】&1. & &栖迟:游息&2. 鬓:鬓角.宋范成大《石湖集》诗:"……京华双鬓各凋年。"&3. 奚逮:什么能赶上。&4. 交臂:两人以臂相交.《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今多指当面错过机会。&5. 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唐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6. 呀呷:吞水吐水的样子.晋木华《文选·海赋》:"……犹尚呀呷,余波独涌。"&7. 地维:古代以为地是四方的有四个角,以大绳维系之,故叫地维。&8. 洄洑:水流盘旋的样子.蟠:盘伏屈曲。&9. 竦怖:竦恐惧而害怕。&10. 歊:水气上升貌.汉班固《宝鼎诗》:"……吐金景兮歊浮云。"&11. 缔连:结合相连。&12. 谰语:谰狂言,诬妄之语。&13. 沙汭:海边沙岸.晋木华《文选·海赋》:"若乃云锦文于沙汭之际"。&14. 髯苏:宋苏轼(东坡)有苏大胡子之称,所以叫髯苏。&登镇海台观海&前人&涛头一线翻空来, 鲸鲵波浪苍烟开。&东风卷水吹海立, 浊流滚滚波成堆。&掀山拍岸声如鼓, 转瞬汪洋没沙浦。&遥看巨壑渺无边, 高耸直凌天尺五。&海口催来下水船, 飞行急似箭离弦。&气吞岛屿游鱼避, 声吼乾坤飞鸟还。&须臾天半阴云变, 纷腾恍惚蛟龙战。&雄壮直恐晶宫摧, 昏暗偏教银海眩。&枚乘昔称广陵潮, 潮高数丈冲云霄。&坡公更有看潮泳, 万人空巷争喧嚣。&岂知此间潮亦猛, 月分强弱人咸警。&更愁风雨势相兼, 粮艘往来惊击打。&万里逢瀛东复东, 烟涛相接来无穷。&搴衣拂袖陡然起, 愿效宗悫乘长风。&乘风思欲飘然去, 身非列子谁能御。&虽云濯足万里流, 不识逢瀛在何处。&自顾原非浮海人, 身居此地爱渊沧。&几见洪澜回紫气, 还将勺水洗红尘。&海天弥望孤舟夕, 旷观宇宙中情适。&等闲风定浪花平7,长啸一声空水碧。&【注释】&1. & & &苍烟:浅青色的烟气。&2. 沙浦:沙岸上的浅水。&3. 天尺五:极言与天接近。&4. 枚乘:汉,淮阴人,曾任弘农都尉,曾称道广陵潮潮高的景色。&5. 万人空巷:形容群众参加某项活动,各小巷都空了,全聚到活动场所.宋苏东坡《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6. 中情适:心中特别快活。&7. 等闲:寻常,随便。&海天东胜&关廷牧&溟海东渐接混茫,青天一发是扶桑。&三韩岛屿浮烟外,九泽鱼龙积水旁。&高浪驾空长渺渺,远云流形郁苍苍。&由来管蠡难窥测,河伯惟应愧大方。&【注释】&1. 扶桑:指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因其方位相当j-p国,后来也成为对j-p的代称。&2. 三韩:指汉代朝鲜南部分为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3. 九泽:九条大水。&4. 管蠡:管窥蠡测的省略语.喻见识狭小浅薄。&5. 大方:见识广博为方家.本句引申河对海而言,应感到不如。&潮河银练&西园&潮罢还潮潮信真,河因近海往来频。&随风荡漾轻舒练,作雪奔腾直泻银。&高涌寒光摇浦溆,平铺素形漾星辰。&何年织女曾遗紵,流向人间古渡津。&【注释】&①潮信:指潮期。&②舒练:展开白色的布匹。&③遗紵:丢下织成的布匹。&潮河银练&洪肇茂&维潮有信岂空谈,夕去朝来肯二三。&匹练卷舒随阖辟,百川盈缩在喷含。&回环沙港开晴树,往复帆樯染暮岚。&细雨蒙蒙风景好,望中依约认江南。&潮河银练&杨德瑞&海潮应候长还消,百里萦纡练影遥。&烟散素光拖半幅,风来纹诌卷千条。&鲛人底事矜奇巧,河伯无心任荡摇。&好向澄江分净色,吴儿白伫谩相骄。&潮河银练&前人&涛光容与细风和,灌溉青青万顷多。&源自卢儿峰底出,浪从麦子陌头过。&千层绮缬浑如拭,一片晶莹岂待磨。&谁道天孙能巧织,人间亦自有银河。&【注释】&①容与:起伏的样子。&②卢儿峰:即迁安芦儿岭,蓟运河发源地。&③麦子陌:指蓟运河宁河镇南的麦穗沽。&④绮缬:染有素花的丝织品.引申水波荡漾如锦绣的花纹。&⑤天孙:星名,即织女星。&潮河银练&前人&长河飞匹练,远水带归潮。&云汉垂天下,冯夷驾海遥。&澜回萦雾縠,汐涌叠冰绡。&千载金堤固, 安澜奠圣朝。&【注释】&①匹练:一匹白绫。&②云汉:指天河而言,形容河水连天际。&③冯夷:水神。&④萦雾縠:旋回攀绕薄如雾气的轻纱。&⑤叠冰绡:层层重叠像冰那样白的薄绢。&渔父词&前人&& & 川有鲤,港有鲨,银魛紫蟹网龙拖.风挂席,雨披蓑,相与泊乎芦之坡.东船小儿唤鸭鹅,西船老翁白头科,有酒有肴胡不乐邀邻船人醉且歌.南有烽火不可去,粮船不见见兵戈;何不北到芦台河,芦台河上船舶多,海泊估客新发富,愿东收麦西无禾.只图黄金量满斗,那管大洋浪起如山峨,虾须竖桅鲎鼓扇,若有风吸口张鼍;须臾巨鳌横亘不见日,阴风凄惨夜刈杂怪魔!大舶如叶人入豆,能禁鳏鱼牙齿一错磨.今年扬帆去,来年不见他,妻孥欢笑挽绮罗,几日又作号寒哥!噫嘻吁嗟!如此风波可奈何,纵然得宝那敢过.不如一家渔船驼,年年修补安乐窝。&& 【注释】&1.拖:牵引的意思。&2.泊:停船靠岸.《三国志,管宁博》:"时夜风雨晦冥,船人尽惑,莫之所泊。"&3.白头科:白头即白发,结发不戴冠叫科头."白头科"就是白头发的老头把白发挽个髻儿不戴帽子。&4.估客:贩卖货物的行商."估"同"贾"。&5.山峨:高山峻岭。&6.鲎鼓扇:鲎,宋·叶廷珪·《海事碎录》:"鲎彀上有物如角,常偃高七八寸,每遇风即举扇风而行;一般呼之为鲎帆。"&7.鼍:又名猪婆龙,或称扬子鳄,体长六尺至丈余,力猛,能坏堤埝。&8.须臾:片刻的意思.鳌:传说海中的大龟。&9.鳏:鱼名,就是草鱼,以齿食.又大鱼.《孔丛子·抗志》:"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10.号寒哥:因寒冷而哭号.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11.渔船驼:说渔船像骆驼那样稳当。& 渡蓟运河--于方舟东流蓟运河,滔滔涌素波。回环尽终古,不以世消磨。& 注:于方舟:()原名于兰渚,宁河表口村人.中国c-c-p天津市p-a-r-t-y组织创建人之一.1924年任中央冀东特委书记.同年牺牲于玉田.著名的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战士。& && & 漕运古道——蓟运河& & &蓟运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河流.清初怡贤亲王在《京东水利疏》中称白河,蓟运河,浭水,滦河为京东四大名河.蓟运河从芦台镇到北塘河口段,就是古代鲍丘水的入海故道.它以湾叉之多,河套繁多而神秘,真似天工巧琢.它有15个以上的名字见诸各类典籍.北方有名的平虏渠,泉州渠,通惠河(大都运粮河)和新开河等人工河流,其生命力短暂,都早已湮废.唯有蓟运河弯回曲屈,河深水阔,还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这条通往古蓟州的水路大动脉,可以让人们从这里寻绎漕运古道的风采。& & &蓟运河,现为country一级河道.它的上源主要有州河,泃河,发源于承德地区兴隆县罗文关或青灰岭,在蓟县九王庄汇合称蓟运河,在今汉沽区和塘沽区之间的北塘口入海,全长301公里.它因漕运直达蓟州而得名,初见于清代,是从明代"蓟州运粮河"简化而来,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蓟运河.在1915年出版,1937年修订本《辞源》"蓟运河"条注称:"蓟运河,俗名潮河,运粮河,又名白龙港.……流至蓟县以下始称蓟运河,为古鲍丘水入海故道。"& & &蓟运河的名称很多,见诸各类史书记载的有十几个.汉代称鲍丘水,因发源于塞外的鲍丘山而得名;隋代称沽水,因其上源与发源于沽源县的沽水相通而得名.到了唐代复称鲍丘水,又在流经潞县东(今通州)与原河道合流,这就是至今在宝坻境内尚存的鲍丘河.唐末五代时期,改称泃河,是以上源的泃水相通而冠名.到了宋代改称潮河,其含义是"潮夕往来",但确切的含义是承上源潮河之水而得名,在这个时期,潮河也从蓟运河下游泄海.古代的巨渠水也从蓟运河泄海.史书上常见的"梁河",是刘仁恭占据梁城(今宁河镇)称号"大梁"而得名.《明史》记载的"梁河","粮河","运粮河",都是今天的蓟运河.明代开凿直沽新开运河转运粮饷,主要是避开海上运输风险.原来往蓟州及辽东运输粮饷,主要是从大直沽转运出海,由北塘海口进入蓟运河.《明世宗实录》记载:"先是海口淤塞,漕舟从天津出海,复折入梁河而达蓟州,道远水湍,舟数败.议者谓:直沽东有二道,一曰新开,一曰水套,北接梁河,径四十里,可以疏浚成河,改由北道,无涉海之虑,谓之新河."此处出现的"梁河",就是蓟运河.潮河的名称经历明清两代.《宝坻县志》和清乾隆年间的《宁河县志》收录的八景之一"潮河银练",就是描绘蓟运河漕运张帆行舟和潮汐波浪素光如练.在宋辽战乱期间,蓟运河为辽所辖,西部的海河曾是界河.在《辽史》对蓟运河有芦水之称,主要以闻名的芦台而冠于水名.元朝定都北京,粮运任务很大,把往通州粮仓运粮的通惠河和连通的潮河,统称为大都运粮河,北京当时是元大都.蓟州防兵军粮,主要来自南方到直沽寨(天津)的转运仓储,先是出海复折蓟运河,后是通过新开河转运蓟运河,直达蓟州.以后《明史》记载出现的"粮运河","粮河","运粮河",皆出自元代.除此之外,蓟运河还有众多的俗名见诸于典籍.如"东路河","白龙巷","沽水","泻肚河","窝头河","北塘河","芦台河"等.潮河称白龙港的典故不仅记载于《方舆纪要》,在明代的《天府广记》也有记载:"潮河在宝坻县东二十里,一名白龙港,源自梨河,泃河,鲍丘河至县界三叉口合流为粮运河,入于海."所谓"白龙港".传说潮河上游有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潭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昌平山水记》顾炎武著)想"白龙港"之名源于此传说.在蓟运河流径玉田境内也有长沿河和柳沽河之称.所说的北塘河,芦台河这都出自近代,外国侵略者以主地名给河流命的名.特别是j-p驻屯军在二十世纪初,窥集经济情报所写《冀东综览》和《天津志》都是称蓟运河为"北塘河","芦台河".日本撰写的资料称:"北塘河的发源地之一,是万里长城罗文关附近的乾河.经遵化州,在果河沿同果河相汇合,由蓟州至白龙港.另一发源地是发源于将军关附近的涧河,在平谷县与朱龙河相汇合,称为潞河,蓟运河.其流域甚为辽阔,所到之处有舟楫之便."民国年间,乘潮火轮船可上行至宝坻,蓟县.当时据日军探测,蓟运河下游河段,平均河阔为二百米左右,水深三十到五十英尺.这就是从汉代到近代,蓟运河的基本变化。& & 蓟运河漕运古道自然风貌犹存& & &清代《京东水利疏》中的四条京东名河即白河,蓟运河,浭水,滦河.目前仅有蓟运河下游段仍然是河深水阔,两岸芦苇植被完整,湾道沽叉纷呈,还保留着漕运古道的原始风貌。& & &有的名河,由于土壤和植被遭到破坏的缘故,有的河道变窄,有的淤湮,有的称为季节性河流,只有蓟运河"昔无浚治",呈现的那些数不清的河湾,真似天工巧琢一般,非一般河流可比.蓟运河究竟有多少湾儿古人有调查过的,当代也有热心人调查过,但都说不清楚,所以史书上也没有留下具体的数字,像九道湾,九十九道湾等,这都是形容湾道多的形象数字.在天津市地名普查期间,曾有人专门研究过蓟运河湾道为何有数不清的湾儿发现蓟运河不仅湾道多,而且河套,大小河叉相通连,有时竟找不到哪个是主河道.如旧宁河县城四面被蓟运河环绕,人们觉得十分神奇.但更为神奇的是旧宁河县城北的田庄坨(汉代古遗址保护地)西北,由蓟运河环绕的北岳庄和青泥庄,真象天然的玉带把村庄围在其中,加之芦苇丛生,就是乘船顺河考察,也会分不清哪是蓟运河的主河道.据清泥庄的老人介绍,当年日本鬼子搞清乡扫荡,就是不敢进这个村,这里就是一个由河道组成的迷魂阵。& & &据民间传说,在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编修《宁河县志》时,为了标绘县图,县令把蓟运河都视为全县的龙脉,也就是风水之源,让师儒搞清蓟运河究竟有多少湾.在没有测绘技术的情况下,也真难坏了师爷,指派好些人下去也搞不清.从岸上走,遇有河套又转圈了,从水路舟行,入了河叉又找不到原河道了.所以两朝县志尽管把蓟运河标绘得似盘龙一样,但离实际还相差很远.所以古县志只能用"湾回屈曲"来表述,说不清它有多少湾.像这条历史悠久的漕运古道,肯定会给当代游人留下神秘遐想。& & 神秘的蓟运河口& & &蓟运河口,历史上因泄众川之水,吞潮纳海,水势浩大,河道变迁造成的河套,河叉繁多,水流变化无常,渔民的渔船经常在此遇险.河口附近有两个小村,叫前、后避风嘴.蓟运河口在营城水库一带的古河道圈叉称大嘴。& & &一提起旧蓟运河"大嘴"河段,老汉沽人对它都有一种神秘感.它有种种传说。 & & 从汉沽留庄到旧蓟运河口,呈饭勺形.留庄到营城庄东头是饭勺把,从营城庄东头到入海口就是饭勺子上口,饭勺的上口到饭勺的底肚是一片容水处,就叫大嘴.这一段距离,旱路三十,水陆约五十华里.在"大嘴"的底肚还有九道弯。& & &第一道弯从营城东庄头到茶淀西庄头约五里水陆,顺风顺水。& & &第二道弯叫铁笼,在旧蓟运河南北炮台中间(南炮台在北塘前庄附近的南河边,北炮台在靠营城一侧的原tanghsiao旁).水底沉有用胳膊般粗的钢丝缆,铁棍缠绕成各种形态的套圈,尖,钩等障碍长笼一条,成功地阻止了1860年第二次大沽口海战时,英法联军企图顺蓟水北上的阴谋.往南约二里路,有一小弯叫雀头,河面直,水流平稳,是大嘴的嘴尖,是粘网,捞罾,冬天打冰流子,穿凌网的好地方。& & &第三道弯在炮台西南约三里路的地方,叫妖洼.顾名思义,迷信传说较多,不赘述。& & &第四道弯叫南窝,也叫乱蛤坨,离妖洼有一里地,此地乱蛤甚多,毁坏网具严重。& & &第五道弯离乱蛤坨东约二里路,六十年代此处修了防潮闸,现已废,遗址尚存.此地河面宽,深,河道复杂,多支岔交汇,海水与奔流而下的蓟运河水相交相逆,造成漩流。& & &第六道弯叫凹里,也叫"大嘴",是旧蓟运河最神秘的地方,有汉沽百慕大之称.由于受到第五道弯的影响,涨,落潮的海水都翻卷,滚动着,形成漩涡状,逆潮流涌进,流出蓟运河.东堤岸陡帮陡楞,土坨高凸起,直矗河道.且河道又呈肘形,弯度硬,涨潮落潮都被浪头冲撞,河底也越淘越深,两丈多长的罾杆子投不到底.东堤岸的泥土被浪头冲下,被急漩涡卷到西岸边变成淤泥,越积越多,形成"一河两制".船行到此处非常危险,是过往船只的"鬼门关",在此倾覆船只不足为奇.在此打渔人都救过倾船落水者,都打捞过倾船的粮食。& & 第七道弯叫大窝,是第六道弯的延续,同样也是"一 河两 制".靠河南边是大浅滩,打渔人叫它"肋",约五,六丈方圆,落潮时水深不盈尺,非常适宜梭鱼生长.如果是无风的晴朗天气,站在船头望,五,六丈远就能看到此处梭鱼嬉耍,抢滩游弋.鱼多得很,大梭鱼和鲤鱼等脊背都露出水面,形成"烟波",打渔人给此地起名"烟穿肋".在此处捕鱼用泼网最有效果,一人握网站浅滩一头,另一人拉网从深水中泅过,围绕滩收网,每次收获颇丰。& &其余还有花子营弯 ,后港弯,直到北塘前庄的炮台弯.由于河面坦宽直,比较平静,均无险情。&&& 众水交汇的蓟运河& & &蓟运河的上游主要交汇的河流有两条,就是前面提到的泃河及州河.州河因途径遵化州而得名,泃 河 因经汉代临泃县而得名,除此之外,蓟运河还与九十多条河流相通.每逢雨季,众川之水,奔流而下,常有河床漫溢,夺堤而泻,改道而齐汇蓟运河的情况。& & &每逢水患,人们常说就怕北边"牛栏山的口子开了."这是蓟运河受上游潮河,白河之水的关口,潮白二河在此会合."牛栏山在顺义县北二十里,……相传山有中峰洞,洞内金牛时常出现,故名."(《天府广记》下)牛栏山河口十分险要,宽处有一,二里,窄处有二,三丈."白河源出边外,经密云县雾灵山,为潮河川,而富河,罾口河,七渡河,桑干河,三里河,具与此会,名白河."这些河流都经过蓟运河泻海.每当雨季众山川之水汇流牛栏山河口,咆哮奔腾,飞流直下蓟运河,常使中游段的宝坻遭受水患.如黄庄洼,南大洼,北大洼,大钟洼,李自沽大洼等等,一旦成灾,就是一片泽国汪洋,而蓟运河下游一般都安然无恙.& &据记载,1900年李遂镇决口,潮白河改道,洪水窜夺箭杆河故道直泄蓟运河,加上西北一带长城内外的水势全部注入,使宝坻大部分被淹,成为直隶著名灾区."老高寨以下,连年溃决为患,宝坻北部地洼釜底,常年新水陈水相接,旧灾新灾相连."自从兴修了潮白新河引水分洪工程之后,才减轻了蓟运河泄水压力,宝坻水患也得以解决。& &蓟运河,海河,滦河三大水系,是北方的三大河流,都担当着受上游众川之水向渤海宣泄的功能.但蓟运河下游不同于其他两条河流的是,两岸土质粘紧,芦苇植被茂密,河床不易冲刷,所以经历沧桑,始成弯转曲折的盘龙形状,形成无数个曲回河套,有时似河水倒流,回转一个圈之后再向大海奔流.如倒流窝村就是因弯回倒流而得名,这在平川的河流实属少见.& &蓟运河与七里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七里海古代巨泽是一个天然水库,蓟运河是它排泄的入海口,西北部众川之水通过七里海,再转入蓟运河宣泄入海.& &七里海又名七里淀,古九十九淀之一.古代七里海是由众多洼淀组成的滨海沼泽区,面积广阔,汛期水势浩大,一片汪洋泽国.《明世宗实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辞源》"七里海"条释:"一名七里淀,古九十九淀之一.受北运河及天津各河之水,南流合蓟运河,由北塘入海."由此可见,北运河分流也通过七里海转入蓟运河.据《水经注》记载,七里海受西北部山川之水的途径是笥泃."沽水又东至雍奴县西入笥泃." 笥泃之名已湮废,《大清一统志》认为笥泃就是武清县南八十里的三角淀,面积"东南五六里,南北十余里.又东为四汊港,四汛可四五里,又东为西沽三十里,合运河(指北运河)达天津七里海,在宝坻县南一百三十里.通志(指《畿辅通志》):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藉以宣泄也."(《日下旧闻考》三)从史书记载看,号称容纳众川之水的笥泃,其面积根本无法与七里海相比.三角淀在乾隆七年(1742年)就已淤成田野,变成粮田了.古代笥泃是七里海受水的缓冲洼淀.七里海洼淀坑塘星罗棋布,沟渠河汊纵横交错,汛期水流横溢,碧波连天,七里海所以堪称"天然水库",就是它旱能纳水,涝能宣泄,从不为害,这也完全取决于纳潮通海的蓟运河。& 在古人眼里,流径全县的蓟运河及西南滨海的七里海巨泽,这是全县的"风水"所在.蓟运河宣泄七里海之水,主要靠罾口河,宁车沽东,南引河.蓟运河流域交汇的如鲍丘河,箭杆河,还乡河,泥河,煤河等二,三级河道约有九十多条。& && &明代银鱼码头——下坞& && &明代,汉沽地区属宝坻县所辖.蓟运河的"三宗宝"之一的银鱼,产自河口的蛤山下,随着蓟运河潮汐回流,蓟运流域中下游都产银鱼,但银鱼最盛产之河段就是下坞和西李自沽这个河湾。明永乐初年,将银鱼列为进贡珍品,后又列为庙祀供品,"宝坻银鱼"一时享誉天下.朝廷在宝坻县城设立银鱼厂,在蓟运河设立监收银鱼的码头,由宫中太监坐镇催收.下坞的银鱼因而出了名.下坞在明代的史书记载中称"夏雾庄",后因流传中图书写方便而演化成现名.因而史书上所记载的"夏雾银鲜",就是从下坞码头征收的银鱼贡品,当时繁华热闹的鱼码头,成宝坻一大胜景.中国北方有县志是从明代开始,明代编撰的第一部《宝坻县志》就把"夏雾银鲜"列为八大胜景之一.只是到了清康熙年间续修《宝坻县志》时才做了调整,以"海天东胜"而代之。& &明代征收银鱼的码头在何处,从地名普查的相关资料推断,确切的地点应是李自沽与下坞庄之间的摆渡口,在下坞村西的蓟运河边。& & 中国第一座铁路大桥& & &唐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商运铁路,汉沽蓟运河铁路大桥,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 & &铁路桥位于汉沽城区北部,横跨蓟运河,南距区中心4公里.始建于1887年,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在这百余年间它饱经沧桑,屡遭磨难,拆毁重建历经四代,始有今日之面貌。& & &光绪三年(1877)清王朝修建二十里路线的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供运煤,于光绪七年(1881)竣工.随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延至芦台.清王朝出于军事目的,于光绪十四年(1888)3月展线至塘沽,8月又延至天津,随即通车,称"津唐铁路",亦称"津沽铁路","北洋铁路"。& & &光绪十三年(1887)始建汉沽铁路桥,翌年竣工.铁桥使用的钢材为英国制造.桥梁由直径30英尺的铁梁5连,60英尺旋开桥一座和直径50英尺的铁梁10连构成,全长共720英尺.桥基和桥墩之中,除几个桥墩因工程速成的需要,采用木制的以外,其余的全系石造结构.筑桥的工程师,据老铁路工人所传是比利时人.该桥的桥身之一段可以旋开,这是因为当时蓟运河河运繁忙,过往船只甚多而决定的。& & &此桥即第一代桥,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毁于抗击八国联军之战,致使中断了火车运行。& & &同年九月,八国联军占领了汉沽,此桥主要由德军掌管.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德国工兵架设了临时木桥,桥长仍为720英尺.此即第二代桥,桥架成后,虽然解决了急需的铁路运输问题,但桥中行间极为狭窄,而且高出水面仅8英尺上下,每逢河水涨满,特别是在冬季流冰时,直接威胁木桥的安全,危险性极大。& & &光绪三十年(1904)重新架高新铁桥,于翌年7月竣工.此即第三代桥.此桥的行间由200英尺的两连,100英尺的一连和50英尺的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双桥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