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滚英雄联盟五杀摇滚乐队到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魔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电影推荐】看过这些电影,才敢说自己是真正的摇滚青年!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精&【电影推荐】看过这些电影,才敢说自己是真正的摇滚青年!
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励志篇
《摇滚巨星》:草根逆袭金属上帝
《摇滚巨星》由马克&沃尔伯格、詹妮弗&安妮斯顿主演,故事讲述Steel Dragon(钢龙)乐队的狂热迷弟克里斯组建了一支翻唱乐队,在当地的livehouse里天天演唱Steel Dragon的歌曲,但因为克里斯太过狂热和执拗的性格,导致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甚至连乐队其他成员也受不了,克里斯惨遭乐队开除。谁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恰好Steel Dragon的主唱离队,鬼使神差之下,克里斯居然成为了他们的新任主唱,开始了自己的摇滚巨星之路&&
如此励志甚至鸡汤的故事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假?但影片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故事的原型人物叫做Tim Owens,如果你对摇滚、金属乐足够了解的话,肯定听过他的大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重金属乐队Judas Priest(犹大圣徒)的前主唱。其貌不扬的他在1996年顶替了离队的传奇主唱Rob Halford,成为乐队历史上第三任主唱。
Tim的声音条件出色,丝毫不逊于前任,无奈Rob Halford有着金属上帝的美誉,纯草根出身的他资历与之无相差甚远,但他用一首一首歌,一场一场演出慢慢征服了挑剔的观众。不过,电影中的故事非常励志,现实却并不完美,在这部影片推出的2001年,Tim还与乐队一起进行世界巡演,风头一时无二,但2003年Rob Halford表示想要回归Judas Priest时,乐队毫不犹豫的开除了Tim Owens,一段童话般的故事也划上了句号。
故事原型Tim Owens
作为一部制作较大的摇滚电影,影片的OST堪称全明星阵容,你在影片中可以听到的老牌硬摇滚乐队包括M&tley Cr&e、Kiss、Bon Jovi、Ted Nugent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几首不错的原创金属歌曲为影片增色不少,要知道片中出演Steel Dragon的乐手都是真正的摇滚明星!吉他手是前Ozzy乐队的Zakk Wylde,贝斯手是Dio和Dokken的Jeff Pilson,而鼓手则是Led Zeppelin(齐柏林飞艇)传奇鼓手John Bonham的儿子Jason Bonham,影片中演出的段落是&乐队&在现场进行演绎而非播放录音!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校园》:懵懂少年摇滚梦
曾拍摄过《爱在黎明破晓前》、《少年时代》的独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也是一位死忠摇滚乐迷,作为导演的他自然也拍摄过关于音乐的电影,《摇滚校园》或许就是这些电影中影响力最大的那部。
杰克&布莱克饰演的杜威&费恩是一个没有工作的摇滚青年,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一所学校教书,迂腐的教学环境让他无所适从,在偶然间发现了学生们身上的音乐天赋后,他把孩子们带入了摇滚乐的世界&&叛逆的故事加上孩子们的纯真让影片显得格外可爱,杰克&布莱克的搞笑功夫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除了这些像冰激凌一样甜腻的外,林克莱特还借角色之口表达了对商业音乐的不满,是一份写给纯粹摇滚乐的情书。
相信这部影片的不少成本都花在音乐版权上了,因为片中可以听到的乐队都非常大牌,Black Sabbath、AC/DC、Deep Purple、Led Zeppelin、Cream、The Who、The Doors&&当然,杰克&布莱克还为影片创作了多首不错的歌曲,让影片自始至终处于摇滚乐的包围之中,如果你不了解摇滚乐,如果你想要去了解她,这部影片是个不错的选择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顽强的D:终极大师之作》:摇滚乐遭遇屎尿屁
或许是杰克&布莱克在《摇滚校园》里还没玩够,他随后又主演了一部更加恶趣味电影《顽强的D:终极大师之作》。影片区别于《摇滚校园》中的励志温情路线,《顽强的D:终极大师之作》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屎尿屁喜剧,片中随处可见对摇滚乐的疯狂崇拜。比如启发杰克走向好莱坞之路的情节里,前Black Sabbath主唱Dio从海报中走出,为他的前路指引方向,而影片中的情节点是找到传说中的Van Halen使用过的恶魔拨片。
Tenacious D登上Rock am Ring音乐节舞台
片中两位主演杰克&布莱克、凯尔&加斯组成的乐队Tenacious D(顽强的D)是真实存在的,乐队成立于1997年,两人的这支搞笑摇滚乐队已经发行过三张专辑,所以在片中你听到的大部分音乐都是这支乐队的原创歌曲。电影在2006年推出后,乐队人气暴涨,甚至登上了世界最大音乐节之一Rock am Ring的舞台。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中二篇
《神秘列车》:猫王粉丝电影
影片由发生在猫王的故乡孟菲斯的三段独立又互有交叉的故事组成。其中一则讲述一对日本情侣来到这个有些落魄的摇滚圣地膜拜,他们喜欢猫王、Carl Perkins,沉迷于音乐的世界中,参观那些别人眼中毫无意义的景点,在孟菲斯破败的小旅馆里,随着音乐轻解罗裳,享受世界上最孤独的浪漫&&
影片中充满了摇滚乐独立、不羁的气质,又用外来者的眼光对这座破败的城市进行空间化的展示。猫王是串联起三个独立故事的关键线索,甚至以灵魂的方式降临到他们居住的这座廉价旅馆里。《神秘列车》由著名导演、摇滚乐迷吉姆&贾木许执导,在结构上启发了昆汀&塔伦蒂诺的名作《低俗小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独立佳作,曾经入围戛纳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大奖,在评论界也广受好评。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音乐救赎者》:摇滚对抗中年危机
这部公路喜剧对摇滚乐的分支金属乐进行了结构性的善意嘲讽。故事讲述法国黑金属乐队Dead MaKab&s必须去参加欧洲大陆的一系列音乐节,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吊丝四人发动破车,开启了一段搞笑的音乐之旅&&片中对金属乐中一些中二的外在表现进行了解构,诸如在阁楼里举行地下宗教仪式时被妈妈敲门,颇有反差萌的效果,但内核是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达成和解,观众一边嘲笑他们真的好傻,一边会有泪珠在眼前划过。
《音乐救赎者》中音乐节里的场景是在法国著名金属音乐节Hellfest实景拍摄的,片中很多音乐梗只有真的了解这些音乐才能体会更深,也有不少乐迷表示影片(自)黑的太过分而让人无法接受,最后与现实生活妥协的结局也多少有些泄气。此外,片中还有多处致敬The Beatles的地方,无论你喜欢摇滚还是金属,在这部影片中都能找到有共鸣的地方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早死早投胎之地狱摇滚篇》:中二少年升天记
当摇滚乐的中二遭遇漫画式中二的设定,这部《早死早投胎之地狱摇滚篇》堪称中二值MAX。毕业旅行的客车遭遇车祸,全班同学都上了天堂,唯独神木隆之介饰演的大助下了地狱,这让他非常不甘心。为了能够上天堂(听起来怪怪的),他必须在摇滚乐对决中战胜地狱摇滚乐队的恶鬼,才有机会在六道轮回中进入天堂道,而此前从未有人做到过&&
影片的布景十分亮眼,用漫画式的美学渲染出地狱里的恐怖情景。影片虽然有着奇观化的外表与摇滚乐的格调,故事内核其实是日式的亲情与励志,最终的故事发展也难免套路,不过在地狱里开演唱会的大脑洞场景还是值得一看。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混乱篇
《天鹅绒金矿》:念念不忘未有回响
或许是史上最华丽最堕落的摇滚电影,嗑药般的视觉营造和暧昧的故事再现了最疯狂的20世纪70年代摇滚圈,你很容易就可以将片中的角色与Lou Reed、Iggy Pop、David Bowie等等这些摇滚巨星一一对应起来。当然影片在故事层面也没有完全照搬Iggy Pop与David Bowie的现实羁绊,更多从戏剧角度出发对故事进行再加工,让影片故事更加打动人心,但无论如何,对于喜欢艺术摇滚的朋友这部影片是必修课。
影片的两位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与伊万&麦克格雷格在片中有一段激情缠绵戏,在拍摄这段戏份时两人十分投入,以至于没有听到导演喊停,继续在众目睽睽之下干柴烈火,当发现事情不太对劲停下来后,看到全剧组一言不发的盯着两人,气氛有些微妙&&据说后来克里斯蒂安&贝尔再也没有理过伊万,也许是两人入戏太深吧。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给我庇护》:激情与骚乱
当伟大的乐队遇到伟大的导演,再加上一点点偶然,促成了一部伟大的摇滚电影&&《给我庇护》。美国直接电影的代表导演梅索斯兄弟原本只是简简单单的纪录下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的壮举&&在加州奥特蒙特的高速公路附近举办一场完全免费的演出。镜头跟随导演的脚步,深入到了乐队、乐迷、主办方三者之间,从一开始就纪录下了这场摇滚史上最疯狂的演出背后埋下的隐患。
到场的观众超过30万人,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不得不雇佣著名的飞车党帮派地狱天使党(Hells Angels)现场维持秩序,但他们与乐迷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位黑人青年在骚乱中被他们刺死,梅索斯兄弟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在影片中,米克&贾格尔与其他乐队成员一起看到这个画面,茫然、不知所措占据米克&贾格尔的眼神,导演纪录下了这个珍贵的瞬间,爱、和平、摇滚的表面被剥离,现实像一阵冷风渗入胶片。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梅索斯兄弟的镜头不仅纪录下了这次骚乱,还有那个年代里摇滚乐迷的神态,他们举止奔放,神情迷醉,16mm的摄影机用镜头纪录下了他们最真实的状态,而不是后来电影中的再演绎。影片的音乐部分十分出彩,你可以听到最棒的Rolling Stones现场,Jumpin&Jack Flash、Street Fighting Man、Love in Vain、Gimme Shelter等等名曲肯定会满足你的摇滚胃口。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席德与南茜》:致命的浪漫
如果你不了解朋克音乐,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了解Sex Pistols(性手枪)乐队的话,可能很难理解席德与南茜的作死意味着什么。《席德与南茜》讲述了传奇朋克乐队Sex Pistols的贝斯手席德与女友南茜从相识、相知,再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他们沉溺与毒品与性爱,质疑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用暴力而非理性对待问题,彻头彻尾的无政府主义,以及无可救药的浪漫与自毁,席德与南希的死亡成为朋克文化意识形态的标本,成为每个向往绝对自由的青年的精神图腾,影片再现了他们肉体的死亡与精神的复活。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影片用非常现实的视角讲述了他们的传奇故事,加里&奥德曼演绎生涯中首次挑大梁,饰演了席德,稍显青涩的演技与席德的气质还有几分契合。在音乐方面,也许是因为版权问题,乐队并未大范围使用Sex Pistols乐队的歌曲,不过你依然可以听到许多英国味十足的摇滚歌曲,I wanna Be Your Dog、My Way、Love Kills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还未与Nirvana主唱柯特&科本结婚的Courtney Love在影片中也饰演了一个女朋克。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毁灭篇
《大门》:摇滚诗人之死
The Doors是美国迷幻摇滚杰出的代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忧郁的诗人气质、反主流文化的姿态,让他成为最早被人崇敬的摇滚英雄,这部乐队同名影片就为我们展现了The Doors从组建到主唱莫里森的自杀。左派导演奥利弗&斯通丝毫不避讳用镜头展示莫里森对毒品和酒精的痴迷,拒绝对他的形象进行美化,自始至终暗示他的生活与死亡之间的联系,因此这也是一部让歌迷心碎的影片。
影片筹备多年,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约翰&特拉沃尔塔、李察&基尔等曾传出将出演吉姆&莫里森,最后由著名影星方&基默出演了这位传奇主唱,导演把他在片中的表演与The Doors乐队的原始录音混合在一起,再加上逼真的化妆效果,真的会让人误以为是吉姆&莫里森亲自出演了这部电影。歌单方面,The Doors的歌曲自然必不可少:Break on Through、The End、Ghost Song、When the Music&s Over、Light My Fire等经典名曲都在片中出现。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最后的日子》:靠近濒死之心
片如其名,讲述的一位疲惫的摇滚音乐人生命中最后的日子,不用怀疑,这位音乐人的原型正是Nirvana乐队的传奇主唱柯特&科本。柯特&科本的自杀原因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影片中他成为物欲横飞的商业社会的牺牲品,人们只需要作为镁光灯下的摇滚巨星,无人知晓他内心的挣扎和孤独,个体的情感无处存放,只有以极端的方式最后一次证明自我的存在,虽然导演没有明确展示他的自杀,但每个观众心中都已知道这个答案。
上图为柯特&科本,下图为迈克尔&皮特饰演的他
虽然有些观众觉得本片空乏的剧情让人难以忍受,但你不可忽视导演格斯&范&桑特利用出色的剪辑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声画空间,让观众从情感上靠近并体味这颗濒死的绝望之心。Nirvana创造的音乐神话至今影响着世界,不久前国内某部影片还恶搞了《Nevermind》的专辑封面来营销。影片中有两首音乐人迈克尔&皮特的原创歌曲,Death to Birth、That Day,以影片主题紧密扣合。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控制》:摇滚式死亡
太多摇滚音乐人迷惘在时代的洪流中,选择用自毁寻求某种出路,《控制》讲述的就是另一位走上这条毁灭之路的天才歌手伊恩&柯蒂斯,著名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欢乐分裂)的主唱。影片遵循了传记片的技法,表现他如何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如何在摇滚乐中释放自我,如何成为一代摇滚巨星。在影片的最后,他与不久前去世的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一样,选择用自缢的方式离开了这个该死的世界,年仅23岁。
安东&寇班毫无疑问是最适合这部影片的导演,他以摄影师的身份为Joy Division工作多年,而影片的剧本来自伊恩&柯蒂斯的遗孀德博拉&柯蒂斯,她也是这部影片的制片人之一,Joy Division对于影片的支持体现在音乐方面,Dead Souls、Love Will Tear Us Apart、Atmosphere这样的名曲都可以在片中听到,其他乐队的歌曲包括David Bowie的Drive-In Saturday、Iggy Pop的Sister Midnight、Supersister的She Was Naked等等。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音乐剧篇
《飞越美人谷》:糜烂摇滚圈
这部极具邪典气质的摇滚音乐片近来常被人提起,影片导演是擅长拍摄情色电影的罗斯&梅尔,而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这是&大拇指&首次以编剧身份投入到影片的创作环节,而故事的尺度让人瞠目结舌:三位丰乳肥臀的美女想要成为摇滚明星,她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步步牺牲掉了原本自己拥有的一切,在她们获得成功之时,厄运也随之降临&&
影片中将摇滚圈描绘成酒池肉林,堕落之极的世界,在这里你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拍摄情色片出身的罗斯&梅尔用快节奏的剪辑、铺天盖地的叠印、剥削般的肢体展示来表现纸醉金迷的摇滚圈,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亲自用画外音对影片故事进行补充和总结。影片兼容了情色电影的肢体展示、艺术电影的视听手法,以及摇滚音乐剧的动听音乐,音乐人Stu Phillips为这部疯狂的电影创作了多首精彩的原创歌曲。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不过那个年代的观众似乎还没准备好观看这样的电影,影片一开始的口碑并不好,但随着时间流逝,渐渐俘获了一大批狂热的粉丝,不少榜单在提及70年代的摇滚电影时,它都是一部绕不开的片子,甚至有现实中的摇滚乐队创作关于本片的歌曲。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迷墙》:最完美摇滚音乐剧
《迷墙》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电影,不仅仅因为导演艾伦&帕克将影像与音乐结合的如此完美,更因为伟大的摇滚乐队Pink Floyd!影片将他们的专辑《Wall》完完整整的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故事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史,破碎的家庭,填鸭的教育,不圆满的爱情,欲望的沟壑,反战的情绪,整部影片是对70年代西方世界年轻人的抽象化总结,即使现在看来,每个人都能从这堵迷墙里找到到属于自己的角落,落脚之后再次起飞寻求自我的解脱。
与其是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这是一部超长版MV,Pink Floyd的同名专辑时长81分钟,而这部95分钟的影片将整张专辑囊括其中。在视觉层面,导演也完全以音乐的故事与主题为主导,取代了传统电影中的线性叙事,用象征性的视觉元素配合音乐中的唱词,将原专辑中存在主义的时代命题完美呈现。事实上,在录制这张专辑之前,Pink Floyd已经有了将专辑拍成电影的打算,而当导演艾伦&帕克找到他们时双方不谋而合。实际开始工作后,两种艺术的碰撞使得乐队与导演之间摩擦不断,但最终,这部伟大杰作顺利问世。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魅影天堂》:邪典摇滚歌剧
这是一部真正的邪典摇滚电影,影片根据《歌剧魅影》改编,用摇滚乐取代了歌剧舞台。著名音乐人保罗&威廉姆斯在片中饰演了邪恶的音乐制作人,他不仅剽窃了男主角原创的音乐,还将他毁容,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的男主角展开了自己的疯狂的复仇。
影片的导演是&希区柯克的门徒&布莱恩&德&帕尔玛,在叙事上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惊悚电影,在视觉上将摇滚元素与暖色的大色块结合,视听语言上又融入了帕尔玛独特的个人风格,最终他把影片打磨成了一部好看又好听的摇滚歌剧。高潮戏在一场类似Daft Punk视觉风格的演出中上演,激烈的摇滚,迷幻的视觉冲击,扣人心弦的复仇故事同时刺激着观众的各个感官。影片在上映初始并不被大众认可,但随着评论家们对影片艺术价值的坚持,影片逐渐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摇滚电影&金属篇
《重金属之旅》:金属百科全书
或许是最出名的一部关于金属乐的纪录片,镜头跟随导演山姆&邓恩的步伐走遍世界各地,探寻金属乐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恶之花。人类学出身的导演几乎探访到了地球上最重要的金属音乐人,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Slipknot或Rob Zombie对着镜头讲述自己成长的环境如何影响了音乐的品味,听Motorhead的Lemmy为你讲述自己巡演路上的趣事,Bruce Dickinson告诉你为何他是最伟大的重金属主唱,Alice Cooper和Black Sabbath会争夺谁是第一支金属乐队,在影片末尾导演还会来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探访北欧黑金属怎样利用谋杀、纵火等事件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纪录片,导演纪录下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共采访了36位各个年代、各个国家、各个金属风格的音乐人,涉及的层面包括金属音乐的产生、社会影响、与传统宗教的关系、金属文化、意识形态、舞台风格等等,是一部了解金属音乐较为详实的百科全书。片中的配乐也全部来自著名的金属乐队,包括Accept、Metallica、Arch Enemy、Enslaved、Emperor、Iron Maiden、Cannibal Corpse、Motorhead、Slayer等等。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导演(右)有Iron Maiden主唱Bruce
影片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导演也顺其自然拍摄了续集《环球重金属之旅》,摄制组也来到中国,纪录下了国内摇滚、金属乐的现状和发展。
楼主安泰宇的妈
宝宝4岁6个月LV.24
《直到光芒把我们带走》:揭开神秘主义的面纱
上文中提到北欧的黑金属音乐借着一系列臭名昭著的事件壮大了其声势,《直到光芒把我们带走》就更加细致的向你展示挪威黑金属音乐的前前后后。这些乐手们在镜头前并不想谈论音乐创作的话题,而是向你表达对文化霸权、消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本民族古老文化的崇拜,对音乐丝毫不妥协的态度,当然,他们还不可回避的提到了黑金属历史那些杀人纵火的案件,甚至有些被访人的采访是在狱中完成的。但是我们都得面对现实生活不是吗?镜头也纪录下了这些神秘乐手们在现实中的身影。
略微有点讽刺的是,尽管乐手们在银幕上痛斥对音乐商业化的不满,但这部影片在北美上映时,单银幕均票房达到7246美元,成为当时首映电影中的票房第二高的影片。正如著名电影杂志《The Village Voice》所言,影片制作者臣服在影片主题之下。这是一部拍给亚文化的粉丝电影,无论他们在银幕上说什么,都会得到受众的顶礼膜拜。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热门搜索:
魔岩三杰 黄秋生从摇滚英雄到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魔岩三杰?
我的图书馆
从摇滚英雄到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魔岩三杰?
上帝保佑 - 窦唯 来自杜绍斐
今天是10月14号,无意中发现竟然是窦唯的生日,不知不觉中,这个不爱说话的音乐怪才今年已经46岁了:说到窦唯,很多经历过90年代中国摇滚乐黄金时代的人,或者接受过一定摇滚乐熏陶的年轻人,都能回忆起非常多关于他起落浮沉的故事:就在前不久,窦唯又发行了一张新专辑「天真君公」,封面还是朴素至极:8月29日的东海音乐节上,窦唯登台演唱了自己的新作,可是如今再也没有曾经潮水一般的掌声和呐喊,取而代之的是全场嘘声不断,「窦唯下台!」的声音听起来无比刺耳,而窦唯也只好在演唱完毕后,鞠躬,退场:今天的窦唯已经不再是那时候帅的没边儿的小伙,单看外表几乎可以用「落魄」来形容他:20年前一度站在国内摇滚神坛顶端的他,现在却只能受到这种「礼遇」,当天轰他下台的粉丝们的理由倒也是简单明了,「完全听不懂,关键是根本嗨不起来」: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有些人,见到多好的事情也是敢于上去踩两脚的」。今天的年轻人,听陈粒、宋冬野、好妹妹,但魔岩三杰唐朝黑豹只是「貌似在哪听过」的名字。稍微躁动一点的年轻人,嘴里喊着「摇滚万岁」在各种音乐节上比划个金属礼,不是唱着「我爱你」就是喊着「太躁了」,然后摇头嘶吼,Pogo跳水:你们说窦唯不能让你们嗨,那给你们看点能嗨到直接后空翻的。预备:起飞:落地,摇滚永远不死,永远热泪盈眶:想起了前些天,朋友偶然问到的一个问题:「现在的中国让你觉得最酷的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你的回答是什么,但是我只记得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不妨一起来看看,中国摇滚最初的模样,是有多么酷。李宗盛在「和自己赛跑的人」中有这么一句,「亲爱的Landy,我的弟弟,你很少赢过别人但是这一次你超越自己」,这个被李宗盛称为弟弟的人,是台湾的音乐制作人张培仁:1990年,当张培仁第一次看到崔健蒙着双眼唱「一块红布」时,他失声痛哭,就在他本以为这个民族会深陷在软弱无力中时,突然发现了在风声鹤唳的北京竟然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做着这样的摇滚音乐:之后,他又发现了另外三个年轻人,窦唯,何勇,张楚,接着一手把他们签入滚石旗下的魔岩厂牌,并打造成了中国摇滚史上最值得书写的符号:「魔岩三杰」。先来说说窦唯。在北京城土生土长的窦唯,从5岁起跟随父亲窦绍儒学习传统笛子,中学时接触到西方音乐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也从那时候开始自己摸索着学习吉他:90年代初,窦唯是黑豹乐队的主唱,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起他本人的名字,黑豹乐队这个时期的作品更为人们所熟知,那时候摇滚乐绝对是「酷」的代名词:窦唯手上戴着三宅一生设计的手表:苏阳说:「初中的时候,他穿一身特别紧身的牛仔服,那时候这样穿衣服的人特少。社会上流行霹雳舞,窦唯很擅长」。这件充满复古雅痞风格的毛衣,完全衬托出了窦唯脸上的灵气:窦唯在黑豹乐队时创作的「Don't Break My Heart」至今仍然名列KTV点歌排行榜前列,在MV中里窦唯是内地第一个穿Boy London的人,领先你们整整三十年:99年在前妻王菲的日本演唱会上,窦唯打鼓,王菲演唱了这首歌,台下观众喊着「窦唯」的名字:王菲和窦唯两人与黑豹乐队的合影:1994年,离开黑豹之后的窦唯,成为了魔岩三杰的一员,并且创作发行了一张充满黑色迷幻色彩,堪称中国摇滚乐里程碑式的专辑「黑梦」:那个时候的窦唯有着超越时代的音乐思考,他的氛围音乐,实验音乐和后摇滚,很多人无法理解,更不要说欣赏:再来说说何勇。何勇可以说是中国朋克最早的标杆。与窦唯相似的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也是他的父亲。借用一个流行的句式:「真正的朋克,是敢于在课堂上打老师的」,所以极度厌学的何勇,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上过一天学:何勇从15岁开始作为吉他手演出,组建了「五月天」乐队,当然,这跟现在唱着「温柔」的五月天没有一点关系。「垃圾场」是何勇在魔岩三杰时期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张专辑,这也是他的唯一一张专辑:其中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叫做「钟鼓楼」,歌中充满了老北京的气息,歌词不断重复一句「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他最早给这张专辑起名「麒麟日记」,因为他说自己的音乐风格就是四不像。他把生活在音乐里变成了一面镜子,而镜子里就是每个人最真实的自己:最后是张楚,原名张红兵,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受到特殊时代背景的影响。张楚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开始了自己的摇滚征程:说到张楚,很多人就会立刻想到「姐姐」这首歌,确实这也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还有一张专辑名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虽然没有了「姐姐」的伤感,但却多了更多对于生活的思考:有人说,张楚的歌词完全可以当作现代诗来读:如果说当时用一块红布蒙着眼睛的崔健,开创了一个时代,那么「魔岩三杰」则一鼓作气把中国摇滚推向了辉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缅怀那个夜晚。号晚上8点,魔岩三杰香港红磡「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嘉宾是当时同样令人躁动的唐朝乐队:红磡馆内历来只允许观众坐着看演出,这次上万名观众却破天荒地站着看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全程狂热状态,可以说这是当年香港最为火爆的一场演出,堪称90年代国内摇滚的缩影,中国摇滚乐黄金时代的旗帜:第一次来到香港开演唱会的魔岩三杰,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一身黑衣的窦唯一如既往的冷静,重复不断地问着幸福在哪里:张楚紧张到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所以只好在台上坐着唱歌:何勇显然兴奋异常,和唐朝乐队的吉他手讴歌互相往头上浇矿泉水,互飙琴技:在这场演唱会中,当时的香港四大天王均以观众身份到场观看演出:说到四大天王,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演出前几天的一次采访中何勇说道:「香港只有娱乐,没有音乐,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还算是个唱歌的,其他都是小丑,不服气的话,大家可以出来比试比试」,这番话使得香港乐坛炸开了锅,连演唱会的海报都被四大天王的歌迷给撕的粉碎。演唱会一开场,魔岩三杰对于音乐超前的理解,就迅速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香港歌迷,以前他们看流行音乐演出都是坐着看。但是这场演出让大部分观众都站了起来,而且很多人都兴奋得大喊大叫:在演唱会上,何勇除了继续调侃四大天王,还穿一件海魂衫系了红领巾,这也成为了标志性的服饰搭配,直到现在在音乐节上都可以看到很多穿海魂衫的文艺青年:这场演唱会的观众不只有四大天王,还有黄秋生。据说黄秋生在何勇演唱「垃圾场」的时候,兴奋到在场内一边狂奔一边撕衣服:多年以后在接受访问时,黄秋生说自己:「最喜欢崔健和魔岩三杰。」据张培仁回忆:第二天演出结束了,所有的报纸都大篇幅地报道,我印象最深刻的题目大概是「中国摇滚震撼香江」。还有文章说,香港乐队在他们面前,就如「跳梁小丑」: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中国摇滚乐将从此一飞冲天时,魔岩唱片由于经营不善撤出内地,三个人也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1996年,何勇在工体参加「北京流行音乐20年」演唱会,却因为主办方拒绝崔健参演,一怒之下在演唱「姑娘漂亮」时喊出一句:「李素丽,你漂亮吗?」以嘲讽当局,从此被彻底封杀:李素丽是当时政府树立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可是何勇认为崔健才是真正白手起家的劳模。2002年,何勇把自己家房子给点了,后来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后也持续着药物治疗,当年的摇滚战士变成了精神病人。如今的何勇体重多了几十斤,眼神却再也不像当初那么犀利:窦唯,从那以后改变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开始创作不被大众所理解的不发声音乐,逐渐走出了大众的视野:2006年,窦唯因为不满「新京报」多次虚假报道,用汽油把一位编辑的车给点了,然后自己报警自首,被警方治安拘留。之前有人在地铁上拍到了这样的窦唯,不过他也只是淡淡地回应说「清浊自甚,神灵明鉴」,并不在乎:张楚,从1997年发行「造飞机的工厂」之后就自闭长达8年,这几年才渐渐恢复:借用2004年何勇在一次采访中说的:「我们是魔岩三病人,张楚死了,我疯了,窦唯成仙了。这十年来,当初的乐迷现在都过得比我们好」亲眼看着英雄的逝去,总让人感到唏嘘不已:2008年,「树生长的声音」演唱会在上海大舞台举行,魔岩三杰再次聚首,作为嘉宾的姜昕唱到:「你有很多话要说,所以你才会沉默」,这可能就是对于魔岩三杰这些年来最好的概括,也是对中国摇滚乐失去的岁月最好的概括:过去的总会过去,可是该来的还没到来。金钱和欲望左右了太多的事情,整个华语流行文化中从此没有了「酷」,虽然也有许多乐队走在摇滚道路上,但是现在这个年代搞摇滚,更多的是为了赚钱和搞姑娘,而并非追求理想和呐喊。「摇滚未脱贫的年代,才能做出真正的摇滚乐」,我们也许从未真正拥有过魔岩三杰。而像窦唯这样,明明可以靠着名气和才华出来发大财,却选择粗茶淡饭做音乐的人,也许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精神灵魂。1994年死了,而他不甘心死去,翻身想要重返人间。点击收看94年摇滚中国乐势力香港红磡演唱会,相信你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摇滚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