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武器威力如何?会不会飞机刚起飞,一枚东风41导弹的威力刚发射就被天基武器一道光速打下来了? 飞机一枚东风41导弹的威力以后会失去作

美军天基武器构想:发射金属大棒打击地面目标|上帝之杖|天基武器|美军新概念武器_新浪军事
美军天基武器构想:发射金属大棒打击地面目标
“上帝之杖”假想图
  在某个静谧的夜晚,当你和朋友在户外欣赏满天繁星时,忽然,一道闪亮的火光划破天空,请不要欢呼雀跃,也不要对着它许愿,因为那很可能不是传说中既美丽又能带来幸运的流星……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军目前已开始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该项目计划依托太空平台搭载大量直径30厘米、长6.1米、重100公斤的钨、钛或铀制成的金属棒,这些高密度的金属大棒可在卫星制导下,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和自由落体产生的巨大动能,可在任何时间对地球上任何地区的高价值战略目标实施快速、精确打击。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上帝之杖”从太空发射后,不依靠任何弹药,完全依赖动能撞击来对目标产生破坏力,但攻击效果却堪比核武器,能毫不费力地摧毁大型建筑群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而且还不会产生辐射。美军希望把“上帝之杖”打造成为未来空间对地作战的“杀手锏”,进而取代令人闻之色变的核武器,成为军事领域新的战略级威慑力量。
  剑走偏锋天上悬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军就有了研制“上帝之杖”的初步构想。据称,美军的这一灵感主要来源于传说中的两起意外事故:一起是说曾有一名妇女被飞机卫生间掉下的冻结的尿柱砸死;另一起是说曾有人在帝国大厦无意抛下一枚硬币,该硬币却像子弹一样击穿了行人的脑袋。
  当然,美军突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研制这种新概念战略武器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核武器并非为美国一家独有,以核武器为中心的传统战略武器的威慑力大受限制。此外,国际反核浪潮也是高潮迭起,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还有就是保持核威慑的开支巨大,据美国官方透露,其核武器维护总费用每年在亿美元,一枚核武器年需8000万至1.6亿美元,这对日益紧缩的军费开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与此同时,其他常规武器往往又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对于越来越深、越来越坚固的地下工事,常规武器往往束手无策。以美军的GBU-28型“掩体粉碎机”钻地炸弹为例,其仅能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或30米的坚硬地层,对地下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根本毫无办法。
  上述多重因素促使美军试图在其他非核武器上寻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战略制高点,以“上帝之杖”为代表的天基动能武器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系统设计很简单
  据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主要由位于低轨道的两颗卫星平台组成,一颗负责通讯和锁定目标,另一颗则搭载有大量被称为“上帝之杖”的金属长杆形动能“炮弹”。弹体主要由动能弹头、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热控系统与通信系统5部分组成。弹头主要由高密度的钨、钛或铀等金属铸造,前方略尖,可减小空气阻力,降低到达地面时的动能损耗。推进系统主要是小型火箭助推器,可在外太空为“炮弹”提供较为精确、容易控制的推力。制导系统主要是不断调整火箭助推器和空气动力学舵面,改变飞行方向,确保精确命中目标。热控系统主要是依靠外部特制的热防护涂层来防止弹体过热。
  “上帝之杖”打击目标时通常采取垂直攻击的方式,就像陨石撞击地球一样,因此它获得的动能巨大,打击地面时所产生的破坏力也相当大,其威力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并能轻而易举地刺入地下几百公里深的目标内部,只此一条即可让任何钻地炸弹黯然失色。据五角大楼宣称,他们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上帝之杖”的部署。
  预想效果不一般
  一提起“上帝之杖”,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陨石作比较,进而联想到恐龙灭绝事件。6500万年前,或许正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向地球,导致了一个统治地球的强大物种就此灭绝。那么,“上帝之杖”是否也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呢?据美军设想,“上帝之杖”能以11公里/秒的初始速度进入大气层,即使在大气下层飞行时速度会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每小时1.12万公里的攻击速度。公斤级质量的“上帝之杖”与吨级TNT当量产生的破坏能量基本相当。长度约为1米、质量约120公斤钨制弹头对钢制材料进行打击时,可造成深1.5米、直径1米的弹坑。虽然其毁伤能力与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相差甚远,但对于打击敌地面重要目标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却是小菜一碟。
  与其他常规武器相比,“上帝之杖”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打击范围广。其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任何一个地区,打击对象包括指挥中心、导弹发射塔、地下掩体等所有非移动类目标。二是反应时间短。由于其搭载平台通常部署在低轨道,所以对地攻击准备时间短、反应速度快,从离轨到对地面实施打击仅需11分钟,打击时间不及洲际弹道导弹的三分之一。三是突防能力强。由于速度极高,可有效突破敌多层防御体系,即使敌具备多层防御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预警。四是生存能力强。搭载“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通常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上,远在一般飞机和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外。五是环境污染小。“上帝之杖”主要是通过碰撞攻击目标,不依靠弹药,更没有核辐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六是占据道义主动。相比核武器而言,该武器系统在道义上占有更多的主动权。
  剑悬太空路漫漫
  为争夺太空霸权,美国先后曾提出“天基激光武器”计划、“智能卵石”计划、“魔镜”天基激光武器计划等,但终因在关键技术上难有新突破而进展缓慢,有的甚至中途夭折。随着航空航天、热材料及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上帝之杖”从研制至今,某些问题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有不少瓶颈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如何发射到位的问题。发射携带大量高质量“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必然需要足够的动力。二是高温损耗问题。进入大气层之后,必然因空气磨擦而出现弹体过热问题,弹体过热将直接导致内部精密电子元件受损、弹体磨损或解体。三是精确制导问题。由于其采用末制导,通常在进入大气层前通过控制姿态角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然而在进入大气层后弹体必然受到空气流动、密度差异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速度过快,没有尾翼修正,难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除此之外,“上帝之杖”的打击效果也是未知。由于从来没有进行模拟实验,美军所描述的攻击效果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有专家预测,由于其速度过快,在对大型建筑群等目标的打击上很可能起不到致命的效果,顶多就像高速飞行的子弹撞击玻璃一样,在目标上穿个直径为30厘米的“小洞”,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贻笑大方了。然而,对“上帝之杖”计划来说,目前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高研制成本。据称,建造“上帝之杖”所需的卫星平台及将其送入轨道的费用至少为10亿美元;如果使用今天的航天运输系统将高质量的金属棒送入轨道,其成本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就有专家认为,美军的“上帝之杖”,貌似神器,实同鸡肋。就目前进展缓慢的情况看,美军可能陷入“研”之无“费”,弃之可惜的境地。它最终是迈入实战、大展雄风,还是像“巴黎大炮”那样被残酷的战争法则淘汰,抑或只是停留在想象的虚拟世界中,我们且拭目以待。
更多关于&&&&的新闻
  04:14
  07:11
  11:11
  11:32
  14:08
  14:33lt.cjdby.net - Database Error
Discuz! Database Error
已经将此出错信息详细记录, 由此给您带来的访问不便我们深感歉意.热点:&&&&
美不再发展导弹防御天基拦截手段 准备削减投入
图-1 重要太空国家的天基打击能力支持技术一览。
图-2 先进天基打击能力支持技术一览。
  本文将讨论一些趋势,它与天基打击系统支持能力的研究、发展、测试和部署相关。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天基打击系统将有能力破坏或摧毁地球上的目标(包括陆地、海洋和空中目标)和从地球上飞到太空中的目标(例如,弹道导弹),其手段是通过投射质量或能量。“地对天”和“天对天”的打击能力常常指反卫星武器,即将天基系统摧毁的能力。为地面打击能力提供支持的天基系统(例如,侦察卫星),将为地球上的军事行动提供天基支持。
  投射质量的打击系统将与目标发生碰撞,通过结合武器的质量影响和速度影响摧毁它,以及使用惰性装置或爆炸装置摧毁它。用质量攻击目标的一个概念是美国的导弹防御天基拦截武器,其设计目的是用于加速和撞击处于助推段飞行之中的弹道导弹。另一个用质量攻击目标的概念是超高速圆钢捆式攻击武器——一种轨道上的以铀或钨为材质的武器,它们可以在脱离轨道的过程中慢慢减速,随后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并攻击地面目标。
  用能量攻击目标的系统,通常被称为定向能武器,它将能量转换为一种可以产生足够热量的光束,从而能够致残或摧毁目标。其中一个例子是美国用于导弹防御的天基激光武器概念。天基激光武器是使用卫星向处于发射阶段的导弹释放强烈的激光束,使导弹的温度达到爆炸温度。天基激光武器卫星需要产生激光的能量资源,拥有产生激光的光学系统和高度控制系统,能够在相对持续的一段时间内使激光束精确地照射目标。2000年,美国导弹防御局终止了天基激光武器项目,因此它预计将于2012年停止系统的测试,但也有一些报道指出,关于这个概念的秘密工作将继续下去。虽然至今已经没有天基打击武器处于测试状态或进入了部署状态,但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发展这些武器。美国仍在导弹防御项目的框架之内继续研究支持技术,而且一些直言不讳的少数人也继续提倡部署这类武器系统。除了评估这些专门的天基打击项目外,本文还将评估航天人发展天基打击能力所需关键技术的努力,不过它们有可能不是出于发展天基打击系统的努力。一般认为,只有最先进的航天国家才能在可预见的将来克服部署天基打击系统的障碍,但这类系统的实际作用却仍不清楚。
  对太空安全的影响
  天基打击系统可以在几个方面对太空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用天基打击能力的行为体(例如,天基拦截武器),能够使用这样一个系统阻止或限制另一个行为体使用太空的能力,其方式是攻击它的航天发射工具。而且,因为一些天基打击系统也具备攻击卫星的能力,所以它们也能够被用于限制或阻止敌方使用太空设施。此外,这类攻击还可以产生其他的太空残骸或电磁干扰。
  部署天基打击系统可以使一个行为体威胁和甚至攻击地球上的目标,几乎不留给对方预警时间,这可能与当前利用太空的军事实践存在着差异。这种情况将产生“和平利用外太空”(《外空条约》的序言提到了这一概念)的含义问题,该问题至今仍是外太空条约的争论焦点。由于各方将无法再置身于天基威胁之外,所以它还会直接威胁到太空安全。
  由于各方想消灭天基威胁,所以天基打击系统的部署最有可能鼓励它们发展反卫星武器,并将针对太空设施的自卫性攻击合法化,因此会侵害特定的常规限制和禁止此类攻击的条款。为了确保作出快速的反应,打击系统不得不被部署在低地球轨道上,这又使它们容易遭到攻击。而且,为了对天基打击能力的发展作出反应,一些国家会测试和部署反卫星武器,这有可能会产生太空垃圾,进一步使所有行为体对太空的可持续使用遭到侵害。
  有人曾指出,天基打击能力可能是使太空系统免遭攻击的必要能力。保护卫星和利用天基打击系统进行导弹防御的可能性是最常见的两个论据。这些系统可以用于确保太空设施免遭攻击,而攻击有可能造成太空环境遭到长期的和巨大的破坏,所以被攻击方无法使用太空。
  美国不再发展导弹防御天基拦截手段,准备削减投入
  至今仍然没有综合性的天基打击系统已进入测试或部署状态。冷战时期最先进的天基打击系统的研制努力主要集中于发展用质量攻击目标这一领域。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展的低轨道轰炸系统能够在135~150千米的低轨道上投射核武器。在飞行一小段时间后,它可以脱离轨道,并摧毁地面上的目标。低轨道轰炸系统不是天基打击系统,但它可以用于发展轨道轰炸系统。年,为了发展和测试低轨道轰炸系统,苏联总共进行了24次太空发射,其中17次获得了成功。为了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保持一致,低轨道轰炸系统被废止了。在低轨道轰炸系统的努力方面,外界没有人知道它是否能够搭载核武器从轨道上发动攻击。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均希望发展用能量攻击目标的天基打击系统,但这些系统今天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取消了。根据战略防御构想,为了发展天基激光武器,美国进行了直接核抽运X射线激光器的试验,但这个努力后来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所以也被放弃了。1987年,苏联的重型运输火箭发射了一个名为“极地”的一个100吨的系统。一些报道称,这个系统里有中性粒子炮和激光武器。鉴于高度控制系统的故障,这个系统没有进入地球轨道。据说,苏联的中性粒子炮试验在1985年被停止了。
  2000年,美国取消了天基激光武器项目,天基激光武器的项目办公室也于2002年被关闭。虽然美国导弹防御局仍在进行该项技术的间接研究和发展,但天基激光武器技术已不复存在。2007财年,国防部定向能技术和高功率激光武器研究项目总共获得了约5000万美元预算情况,但国会削减了发展激光天基技术所需的资金。其他更大的保密预算项目可能与美国继续发展天基定向能技术有关。
  天基激光武器概念是为导弹防御服务的,它将提供在太空拦截导弹的能力。美国机载激光武器技术的初期关键试验之一是1994年的1个试验,其目的是测试轻型航天飞机。美国的近场红外试验会测试天基激光武器所需的许多重要能力,其中包括合适的传感器、推进系统和导航系统。但是,国会否定了用近场红外试验系统发射独立的“杀伤载具”来拦截导弹的能力。美国还完成了小型微型推进系统试验一个阶段的研究,试验将测试两个拥有两级发动机的反导系统的推进单元,而这是天基激光武器能力的关键要求之一。
  近年来,美国发展天基机载激光武器的长期计划被一再拖延,其资金也常常遭到削减。试验平台的部署一般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发展,它将成为首个天基打击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其实际应用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弹道导弹防御拦截工具计划,它在2004财年第一次出现在预算请求中,而天基测试平台计划的资金则被减少了,其研发周期也被延长。2004财年的预算请求是1400万美元,初期测试的时间被推迟到了2008年。2005财年,初期试验被推迟到了年。国防部为这个项目申请的资金急剧减少,从财年的15亿美元减少到财年的2.9亿美元。2007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禁止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交详细的项目报告后90天之前将资金用于“天基拦截武器的测试或发展”,尤其是,“拥有外交政策含义和国家安全含义的天基拦截武器项目,其中包括对美国的对手和盟友作出反应的项目”。最近,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于2010财年决定不为天基拦截武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任何资金,下文将对它的近况进行详细的阐述。
  综合天基打击载具的发展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获得发展,而非未来几十年内。不过,建造一个能够覆盖全球的具备军事用途的打击系统仍将面临重大的技术挑战。真正的全球系统需要数百个或数千个位于轨道中的载具,因此它需要的发射能力将是美国当前发射能力的5~10倍。美国物理学会对将此类系统用于导弹防御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它估计一个能够覆盖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的系统所需的发射费用为440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能够覆盖全球的一个系统的总费用,且在更长的发射时间内只拥有液体燃料导弹拦截能力的一个系统的费用为270亿~400亿美元。这样的一个系统意味着杀伤载具的部件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没有这些发展,要获得这样的覆盖率需要560亿~780亿美元。
  总之,至今仍没有天基打击系统已经进入了测试或部署状态,不过冷战时期的项目为关键技术的大量发展和测试提供了支持。而且,我们无法判定这个趋势是否是长期的,但从当前来看,美国似乎会暂停发展天基激光武器系统。
  美国的天基导弹拦截工具技术面临资金削减。在美国2008年削减天基测试平台的费用之后,2009年,其他天基武器项目的资金也在继续减少。在4月公布了国防预算建议声明中,美国国防部宣布,第二架机载激光武器原型机将被取消,这款飞机是用于研制在导弹发射阶段对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一种空中武器平台。首架机载激光武器飞机被保留了下来,但将被用于技术验证项目。而且,多弹头杀伤载具的合同已于2009年11月给了雷神公司,该武器平台原计划于2011年完成,但由于出现了“重大的技术问题”,它被中止了。10月,这些决策被纳入了2010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动能拦截弹项目的目标是研制一款能够在助推段对导弹实施拦截的导弹,它也被停止了。总体上,导弹防御局的项目资金减少了14亿美元。最后,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在2010财年预算评估报告的第502节中指出,“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不应该进入部署状态,而且美国不应该向天基拦截武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资金”。
  美国重申不积极发展太空武器的政策。2009年年初,五角大楼重申了美国当前不发展太空武器的政策,即便是它发展这种武器,它也无法承担这个费用。上任后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承诺寻求在全世界范围内禁止太空武器,并指出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要求签署禁止太空武器的条约的立场至今认为改变。
  太空跟踪监视系统得到了发展,而相关的天基太空监视项目却被一再延后。天基拦截武器项目一再被拖延,且于2009年被取消。与此同时,美国的太空跟踪监视系统获得了发展,这意味着它从外太空探测敌方洲际导弹的能力获得了重大的发展。5月,美国发射了太空跟踪监视系统风险削减卫星。其目标是推动一个项目的发展,将测试新的天基传感器及其跟踪导弹的能力。9月,美国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另外两枚太空跟踪监视系统的试验用卫星。这两枚卫星将被用于验证我方传感器在各个阶段跟踪弹道导弹的能力,这是当前美国的太空技术不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近期,美国将对用于探测导弹发射活动的卫星进行验证。国会同意为太空跟踪监视系统的实用型号提供资金,如果验证卫星的性能得到了证明,那么军方可能在2011年以后获得资金。
  同时,相关的天基太空监视项目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这个项目最初是在2001年提出来的,其目标是从太空跟踪目标,为美军提供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天基太空监视项目的首枚卫星原计划于2008年年底发射,随后被推迟到2009年,然后又被推迟到2009年10月,由于美国对“牛头人”-4型火箭的担忧,现在这个发射活动又被无限期推迟。
  2009年美国政策对太空安全的影响。能够发挥作用的天基打击系统的缺失对我们的太空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美国似乎愿意避开天基拦截武器技术,并削减这些项目的技术验证资金。五角大楼重申它不会积极发展太空武器的政策也对太空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拥有最先进的太空能力的国家没有选择积极追求太空武器,从而使其他航天大国发展的太空武器不具有合法性。虽然太空跟踪监视系统在2009年仍然取得了进展,但这个技术并非必将被用于天基打击系统。这个系统对太空安全产生的总体影响将取决于其发展方向。
  继续发展可用于天基打击能力的先进技术
  鉴于天基打击系统对太空安全动态的重大影响,所以对能够为天基打击能力提供支持的技术研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担忧全部是技术性的,而非行为者的动机。下文讨论的技术是多用途的。没有一个技术是专门用于天基打击系统的,这些技术也可用于民用、商用或军用太空项目。但是,这些技术的确让行为者朝天基打击能力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下图中列出的先进技术是天基打击能力所需的技术,它们与基本的太空进入和使用能力存在着差异,且比后者更先进。基本的太空进入和使用能力包括:轨道发射能力、卫星制造能力、卫星遥感勘测、跟踪与控制、任务管理和地球摄像。这些分析的基础是,公开文献中阐述的此类武器的特征。
  精确定位移动目标的能力,即一个物体可以移动到一个特定的位置,且它定位目标的误差不超过10米的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种能力。美国和俄罗斯的许多太空设施都需要这种能力。为了给自己的自动转移飞行器提供支持,欧洲航天局完成了这种能力的发展,且这种飞行器于2008年和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
  美国已经开始发展高冲击负载推进器,这种推进器可以为天基拦截武器系统的最后几级发动机提供所需的加速度,它是应该最终得到发展的一项技术。同样,大型的“德尔塔”-V火箭发动机也能够改变速度,为了接近目标,它将拥有进入轨道或脱离轨道的能力,这是天基打击能力所需的基本能力。后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能力,航天国家已经用火箭技术验证了这种能力。
  下图为重要航天国家已经拥有或正在发展的一些天基打击能力。这些国家中包括一些已经拥有进入轨道能力的国家,而进入轨道是所有天基打击系统的先决条件。
  所有天基打击概念都需要精确的全球定位能力,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已经具备这种能力。其他航天大国(国际组织)也在研制导航系统,例如,欧盟正在研制“伽利略”导航系统,日本正在发展“三星”卫星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行为体可以使用美国和俄罗斯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
  在跟踪导弹阶段,导弹目标跟踪传感器提供实时的方向信息是天基拦截武器系统的要求,也是最先进的军事强国所拥有的常见能力,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它们已经为自己的陆基导弹防御能力发展出了这种系统。
  天基拦截武器和天基激光武器也需要相对较多的全球导弹预警和导弹跟踪能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已经发展出了这种能力。美国的国防支援卫星和俄罗斯的“眼睛”和“预报”卫星都能够为导弹初期预警提供这种能力。当前,两个国家都在寻求升级或替换这些系统。美国的天基红外系统和太空跟踪监视系统可能会精确得多。太空跟踪监视系统被用于在所有阶段跟踪飞行的导弹,该系统已于2009年9月被发射到太空。首枚天基红外系统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时间已经被拖延至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最后,2009年2月,法国“螺旋”初期预警系统的首批卫星(两枚)已经被发射至预定轨道。
  处于战备状态且能够在一周之内发射升空的发射工具提供了必要的“需要即发射”能力,可以维持天基打击系统的有效运转。传统上看,俄罗斯的平均发射周期是最短的,但没有任何国家拥有“需要即发射”的能力。通过“猎鹰”计划,美国正在发展一种可以作出实时反应的能力。一些商业机构(特别是“太空”-X)致力于提供像“猎鹰”-9火箭那样能够进行实时发射且成本更低的太空火箭。
  小型卫星的研发可以使天基拦截武器的重量提高和反应速度增加,它也是天基拦截武器的一个重要支持能力。欧洲宇航局、法国、以色列、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均已经研制出了小型卫星。
  高功率激光系统也是用于天基激光武器的,美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美国最初通过发展天基激光武器发获取这种能力,后来又通过机载激光武器、高功率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武器、联合高能固态激光武器和“海星”项目获取这种能力。
  用于太空活动的大功率发电系统也是天基激光武器概念和用于物理打击能力的高速推进器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和前苏联已经发展出了这种系统,主要是依靠核能。用于“辅助核动力任务“-10A的美国系统于1965年发射,该系统拥有一个45千瓦的热核反应堆。在”普罗米修斯”计划之下,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几个核计划。年,苏联为雷达海洋侦察卫星发射了31个低功率反应堆。其他国家没有发展这种太空能力,不过所有国家都拥有核动力火箭项目。
  可以进入部署状态的大型光学和精确高度控制系统。天基拦截武器需要这种系统,该系统又可被用于天基打击概念。欧洲宇航局、法国、日本和美国都在发展这种系统,并将它们用于军用侦察或民用天文望远镜。
  精密的再入大气层技术。为了防止太空设施在再入大气层时被烧毁或偏离方向,我们需要这种技术,它可被用于天对地打击概念。下列国家已经拥有了这种能力:俄罗斯和美国。另外,日本太空发展署也拥有一些试验性的再入大气层载具项目。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能已经发展出精密的再入大气层技术,这种技术是用于核弹头再入大气层载具的,而从太空实施快速打击所需的能力将更复杂,因为太空武器在再入大气层时的速度会更高。
  在为美国空军服务时,波音公司对机载激光武器进行了成功的试验。6月,美国先进战术激光武器载机在空中发射了一束高功率激光。此次测试的成功证明,机载系统可以在空中发射高功率激光,且能够向地面目标发射高功率激光束。8月,先进战术激光武器载机实现了新的跨越,它摧毁了一个地面目标,证明了利用高功率激光对战术目标实施空对地打击的可行性。在那次测试之后,该系统于10月又在测试中首次攻击了一个移动的地面目标。虽然这些测试并不意味着高功率激光可被用于太空武器,但它是形成从太空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的能力的必要技术步骤。在一些相关的进展中,美国和波音公司宣布它们今年已经准备好测试X-37B飞机,它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军用航天飞机,试验将在2010年年初举行。许多人认为,这种飞机可以被用做天基武器平台。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所长称,X-37B飞机可以被视为全球打击平台,竞争者有可能将其视为反卫星武器,这种飞机有可能导致太空军备竞赛。
  天基能力支持技术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在美国国防部2007年号召建立全球快速打击能力项目之后,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凯文&克林顿将军于2009年宣称,在未来5~6年内部署首件全球快速打击武器是“合理的”目标,他希望这种武器在2005年露面。而且,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受另一个因素的推动。6月,五角大楼修改了一个防务合同,由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猎鹰”高超音速测试平台可以被用于全球快速打击能力项目,使全球快速打击平台在未来可拥有高超音速打击能力。
  然而,由于2009年的资金削减,空军负责的一个全球打击能力测试项目(常规打击导弹)却被推迟到了2012年。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和2009年取得的其他进展包括,成功测试空对地激光武器,使X-37B军用航天飞机向前迈了一大步(可以被用做太空中的全球快速打击平台)。虽然X-37B航天飞机并非一定会用于天基打击项目,但这的确使美国在发展天基打击能力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
  美国2009年的政策对太空安全的影响。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天基武器将要求先进技术获得突飞猛进,当前,似乎很少有航天大国愿意将精力投入到这种武器之中。虽然没有证据明确显示,有的国家正在发展上述可用于天基打击系统的技术,但国际社会仍将面临天基打击系统的挑战。例如,波音公司机载激光武器背后的技术将对太空安全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武器极有可能发展成天基武器。同样,全球快速打击项目在2015年付诸实施也可能对太空安全产生负面影响,这个项目也可被视为发展天基打击能力的一个步骤,不过当前的计划似乎拥有其他目标。然而,限制采用这类技术的研究已在进行之中。继续限制此类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太空安全。
  作者:凯撒&哈拉米约和拉姆&贾库(Cesar Jaramillo and Dr. Ram Jakhu)
  编译:知远/陈春帝(责任编辑:UM040)
11-04-02·
11-03-18·
11-03-16·
11-03-09·
11-03-07·
11-02-23·
08-10-30·
08-06-25·
09-09-19·
09-03-20·
3名辍学少年为筹钱上网,持刀连抢2名学生的单车,被警方抓获,涉嫌多宗抢学生单车案。
这场的空中乘务员的招聘看起来多少有点像选秀活动……
新闻·大视野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基武器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