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市场家具买来半年的用Core 2 Extreme QX9770 CPU的主板坏了,好多P45、G41的主板不稳定,怎么办?

对文章打分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770:一款快得不能使用的CPU?
阅读 (86232) 评论 (2)
阅读 (58590) 评论 (15)
阅读 (28018) 评论 (11)
阅读 (86408) 评论 (2)
阅读 (61536) 评论 (3)
阅读 (58688) 评论 (15)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联想G41主板,最好的CPU。775针_百度知道
联想G41主板,最好的CPU。775针
我是G41主板,想上最好的CPU,现在也不贵。主要是我不知道能上什么U。请教各位。电源已经换过,现在的CPU用的是E7500。
我有更好的答案
775针最高性能的CPU就是Core 2 Extreme QX9770了。但是目前这个U没有性价比了,淘宝二手价还要1000多块,它的实际性能也才和现在最新的I3 4130这种CPU差不多。你的G41主板也不支持超频的,买这个U没有意义。
好吧,最终选了q9650
采纳率:6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主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ntel Core(TM)2 Quad Q9650 (12M Cache, 3.00 GHz, 1333 MHz FSB)
SuperPI 1M
SuperPI 32M
wPrime 32M
wPrime 1024M
Cinebench R10 32 单
Cinebench R10 32 多
Cinebench R115
3D Mark06 CPU
Fritz Chess
Windows 7 CPU
Windows 8 CPU
兼容主板 (部分)
芯片组代号
芯片组工艺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Eaglelake (Eagle Lake)
注意: 个人电脑主板搭配一般可参考同插槽CPU或芯片组,但需确认。
步进和订购信息
规格代码订购代码步进RCP
SLB8WBXE0$339.00
SLB8WAT8NE0N/A
用途台式机
代号Yorkfield
状态End of Life发布日期Q3'08型号Q9650核数4主频3 GHzL2缓存12 MB前端总线速度1333 MHz前端总线奇偶否指令集64-bit提供嵌入式方案否工艺45 nm最大散热设计功耗(TDP)95 WVID电压范围0.5V建议的客户价格BOX : $339.00TCASE温度71.4°C封装大小37.5mm x 37.5mm处理芯片大小214 mm2处理芯片晶体管数820 million支持的插槽LGA775低卤素选项可用参见 MDDS英特尔(R) 睿频加速技术否英特尔(R) 超线程技术否英特尔(R) 虚拟化技术是英特尔(R) 定向 I/O 虚拟化技术是英特尔 64是空闲状态是增强型 Intel SpeedStep(R) 动态节能技术是英特尔(R) 按需配电技术否温度监视技术是AES 新指令否可信执行技术是执行禁用位是
CPU 性能排名
评分 & 参数
小米(MI)极简都市双肩包
一包走天下,凯乐石30L旅行背包
同系列CPU评分
Passmark(多核)&
Superpi1M(单核)
Superpi32M(单核)
wPrime32M(多核)
wPrime1024M(多核)
CinebenchR10 32(单核)
CinebenchR10 32(多核)
CinebenchR115&
3DMark06CPU&
Fritz国际象棋(多核)&
Win7CPU指数
Win8CPU指数
热设计功耗
老酷睿2至尊
老酷睿2至尊
P35, X38,...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老酷睿2四核
老酷睿2四核
3210, G35...
老酷睿2四核
Kentsfield
G965, P96...
老酷睿2四核移动
GM45, PM45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Kentsfield
G965, P96...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移动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至尊移动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3210, G31...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至尊移动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至尊
Kentsfield
P965, 975...
老酷睿2至尊
945P, P96...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至尊移动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至尊移动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45, PM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S45, 5100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LGA775, P...
老酷睿2双核Mobile
BGA479, P...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E7520,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LGA775, P...
945G, 9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3100, E7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E7520,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3100, GS45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965, GM...
老酷睿双核
E7520,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965, GM...
老酷睿2双核Mobile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Mobile
3100, GM9...
老酷睿2双核Mobile
GM965, GM...
老酷睿双核
老酷睿双核
老酷睿solo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 Solo
老酷睿2 Solo
老酷睿2 Solo
老酷睿solo
945GM, 94...
老酷睿solo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solo
945GM, 94...
老酷睿2 Solo
945GM, 94...
老酷睿2 Solo
945GM, 94...
老酷睿solo
945GM, 94...
老酷睿2四核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G35, G33,...
老酷睿2四核
3210, G35...
老酷睿2至尊
<td title="
老酷睿2双核Mobile
老酷睿2至尊移动
GM45, PM45
老酷睿2至尊
Kentsfield
P35, X38,...
老酷睿2至尊
Kentsfield
P965, 975...
老酷睿solo
945GM, 94...
老酷睿solo
945GM, 94...
老酷睿双核
PBGA479, ...
945GM, 94...
老酷睿2双核Desktop
G31, G35,...
(C) 版权所有
YouCPU.comcore2 duo I3 I5 I7什么意思
1.Core 2 Duo改变了以Pentium命名处理器的传统,以后再也没有奔腾5、6的了。
2.Intel第一次在所有平台上使用了统一的构架:无论是Conroe(桌面),Merom(笔记本)还是Woodcrest(服务器),都采用了core构架,拥有64位处理能力,而且它们都是双核的。
3.conroe、Merom、Woodcrest等命称并不是源于速度或者性能,其实这些代表了开发部门所在地的名称,conroe位于德克萨斯,Woodcrest位于加利福尼亚,而Merom则是以色列一个古老的湖泊的名字。
4.你看Duo和Solo的英文意思,我想你就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Core Duo (Duo:二重唱) Core Solo(Solo:独唱)
5.迅驰(Centrino)是:Centre(中心)与Neutrino(中微子)两个单词的缩写。
6.酷睿是CORE的中文音译,就是CORE。
7.CORE DUO是酷睿一代的双核版本,单核的叫CORE SOLO
8.CORE 2 DUO是酷睿二代的双核版本,单核的叫CORE 2 SOLO
9.Conroe扣肉 Merom猫肉
10.intel centrino duo类似
  Clarkdale(32nm)
  ※CPU支持: 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EIST, Intel 64, XD bit, Intel VT-x, Hyper-Threading,Smart Cache
型号步进主频GPU频率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总线速度TDP插槽Core i3-530C2/K02.93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3-540C2/K03.06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3-550K03.2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3-560K03.33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
  Arrandale(32nm)
  ※CPU支持: 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EIST, Intel 64, XD bit, Intel VT-x, Hyper-Threading,Smart Cache 
型号步进主频GPU频率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总线速度TDP插槽Core i3-330MC2/K02.13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35W1156Core i3-330EC2/K02.13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3-350MC2/K02.26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3-370MK02.4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3-380MK02.53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3-330UMK01.2GHz500/667MHz256KBX23MB2.5GT/s18W1288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GPU(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2]
 整合CPU与GPU,这样的计划无论是Intel还是AMD均很早便提出了,他们都认为整合平台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而Intel无疑是走在前面的,集成GPU的CPU已在2010年推出,俗称“酷睿i系”,仍为酷睿系列。   在规格上,Core i3的CPU部分采用双核心设计,通过超线程技术可支持四个线程,三级缓存由8MB削减到4MB,而内存控制器、双通道、智能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等技术还会保留。同样采用LGA 1156接口,相对应的主板将会是H55/H57[4]。   i3的cpu虽属于中高端cpu,但价钱可以被普通家庭接受。
 面对着价格昂贵的Core i7,新架构很难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不过近日曝光了又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其依旧采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Core i5酷睿I5。Core i5 采用的是成熟的(Direct Media Interface),相当于内部集成所有北桥的功能,采用DMI用于准南桥通信,并且只支持双通道的。结构上它用的是LGA1160(后改为LGA1156)接口,Core i7用的是LGA1366。   将Lynnfield定位于200美元以下的主流市场。 但Lynnfield不全等于酷睿I5   09年六月,英特尔公关部主任BILL CALDER详细描述了英特尔消费级处理器的品牌体系,并且公布了CORE I5 CORE I3两个子品牌。   Lynnfield的确会与CORE I5有一定关联,但是不会一刀切,支持HT的Lynnfield和移动版Lynnfield将归于酷睿I7系列。而不支持HT的Lynnfield,会被归于酷睿I5系列。   据悉,首批上市的,会有2.93G 2.8G 2.66G三个版本,其中前两种会支持HT,可能归于酷睿I7系列。   I5应该是最终取代老迈的四核的产品。
  台式机   Clarkdale(32nm)   ※CPU支持:MMX, SSE, SSE2, SSE3, SSSE3, , , EIST, Intel 64, XD bit , TXT, Intel VT-x, Intel VT-d, , Turbo Boost, Smart Cache, AES-NI    型号步进主频加速频率GPU频率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总线速度TDP插槽Core i5-650C2/K03.2GHz3.46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5-655KK03.2GHz3.46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5-660C2/K03.33GHz3.6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5-661C23.33GHz3.6GHz900MHz256KBX24MB2.5GT/s87W1156Core i5-670C23.46GHz3.73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Core i5-680K03.6GHz3.86GHz733MHz256KBX24MB2.5GT/s73W1156  Lynnfield(45nm)   ※CPU支持: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EIST, Intel 64,XD bit, Intel VT-x, Turbo Boost, Smart Cache    型号步进主频加速频率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总线速度TDP插槽Core i5-740B12.53GHz3.06GHz256KBX28MB2.5GT/s95W1156Core i5-750B12.66GHz3.2GHz256KBX28MB2.5GT/s95W1156Core i5-750SB12.4GHz3.2GHz256KBX28MB2.5GT/s82W1156Core i5-760B12.8GHz3.33GHz256KBX28MB2.5GT/s95W1156     Arrandale(32nm)   ※CPU支持: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EIST, Intel 64,XD bit, Intel VT-x, Turbo Boost, Smart Cache    型号步进主频加速频率GPU频率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总线速度TDP插槽Core i5-430MC2/K02.26GHz2.53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450MK02.4GHz2.66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460MK02.53GHz2.8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520MC2/K02.4GHz2.93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520EC2/K02.4GHz2.93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540MC2/K02.53GHz3.06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560MK02.66GHz3.2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580MK02.66GHz3.33GHz500/766MHz256KBX23MB2.5GT/s35W1288Core i5-430UMK01.2GHz1.73GHz166/500MHz256KBX23MB2.5GT/s18W1288Core i5-520UMC2/K01.06GHz1.86GHz166/500MHz256KBX23MB2.5GT/s18W1288Core i5-540UMK01.2GHz2GHz166/500MHz256KBX23MB2.5GT/s18W1288Core i5-560UMK01.33GHz2.13GHz166/500MHz256KBX23MB2.5GT/s18W1288IntelCore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i7比Core2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酷睿i5-主频3.33Ghz,自动启用Turbo Boost技术后,可以达到3.6Ghz的主频;功耗仅73W。CPU部分采用32nm的制作工艺,GPU部分采用45nm制作工艺,架构仍是沿用Intel的GMA整合显示核心架构,在G45自带的GMA X4500上进行了加强优化,使其拥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图形核心可以支持MPEG2、VC-1及H.264(AVC)的1080P高清解码,同时还增加了Dual Stream双流硬件解码能力,可以同时支持两组1080P高清播放。
IntelCore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i7比Core2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Intel官方正式确认,基于全新Nehalem架构的新一代桌面处理器将沿用“Core”(酷睿)名称,命名为“Intel Core i7”系列,至尊版的名称是“Intel Core i7 Extreme”系列。而同架构服务器处理器将继续延用“Xeon”名称。至于为什么是“i7”,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Core 3”,Intel方面还没给出详细的解释,估计意思是Intel的第七代处理器,但2000年推出NetBrust架构的Pentium 4处理器应该是属于第七代产品的,真正解释还是等Intel的回答吧。
Intel Core 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 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 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英特尔首先会发布三款Intel Core i7处理器,频率分别为3.2GHz、2.93GHz和2.66GHz,主频为3.2GHz的属于Intel Core i7 Extreme,处理器售价为999美元,当然这款顶级处理器面向的是发烧级用户。而频率较低的2.66GHz的定价为284美元,约合1940元人民币,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Intel于日发布了三款Core i7处理器,分别为Core i7 920、Core i7 940和Core i7 965。
酷睿i7而从英特尔技术峰会2008(IDF2008)上英特尔展示的情况来看,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GHz)的三倍左右。IDF上,intel工作人员使用一颗core i7 3.2GHz处理器演示了CineBench R10多线程渲染,结果很惊人。渲染开始后,四颗核心的八个线程同时开始工作,仅仅19秒钟后完整的画面就呈现在了屏幕上,得分超过45800。相比之下,core2 extreme qxGHz只能得到12000分左右,超频到4.0GHz才勉强超过15000分,不到core i7的3分之一。core i7的超强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1. 基于Nehalem微架构
2. 2-8颗核心。
3. 内置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
4. 每颗核心独享256KB二级缓存。
5. 8 MB共享三级缓存。
6. SSE 4.2指令集(七条新指令)。
7. 超线程技术。
8. Turbo mode(自动超频)。
9. 微架构优化(支持64-bit模式的宏融合,提高环形数据流监测器性能,六个数据发射端口等等)
10. 提升预判单元性能,增加第二组分支照准缓存。
11. 第二组512路的TLB。
12. 对于非整的SSE指令提升性能。
13. 提升虚拟机性能(根据Intel官方数据显示,Nehalem相对65nm Core 2在双程虚拟潜伏上有60%的提升,而相对45nm Core 2产品提升了20%)
14. 新的QPI总线。
15. 新的能源管理单元。
16. 45nm制程,32nm制程产品随后上线,代号Westmere。
17. 新的1366针脚接口。
酷睿i7Nehalem相当于65nm产品有着如下几个最重要的新增功能。
1. SSE4.1指令集(47个新SSE指令)。
2. 深层休眠技术(C6级休眠,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3. 加强型Intel动态加速技术(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4. 快速Radix-16分频器和Super Shuffle engine,加强FPU性能
5. 加强型虚拟技术,虚拟机之间交互性能提升25%-75%。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当前位置 &
16:37:42&&&&
作者:大伟
编辑:大伟[])
[P45驾临 LGA 775平台将何去何从?]
从步入酷睿2时代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Intel将自家的芯片组进行了三次更新换代。从当时号称酷睿2绝配的P965到接班人P35(X38)的出现,人们都在为P965的短命而唏嘘,可是人们没有想到,P35的寿命更是短暂的如同昙花,市场刚刚打开并接受之后,P45(X48)就接踵而至,P35反而成为了Intel寿命最短的芯片组。X48的传言已经闹了半年有余,Intel之后X48产品上市之际,还在对X48的传闻进行不断的辟谣,随后紧接而来的是Intel P45的高调发布,在P35寿终正寝和Intel马上就要推出Nehalem进行平台大轮换的时候,P45的推出让很多人都不知所谓,可Intel官方人士公开钦定P45将成为Intel历史上最长寿的芯片组的时候,这一切看上去都好像一场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闹剧,但当我们深入思考的时候,也许你才会发现真相原来是那么的简单。
市场争论:P45注定短命?
P45在很多人看来必将成为续P35之后的又一位酷睿2平台上的匆匆过客,这并不是没有根据。因为今年Intel肯定会推出Nehalem处理器,在接口转为LGA 1366和内部集成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的特性下,P45将无所适从。很多人认为大可像以前将处理器接口从Socket478换成LGA 775的865P一样,也把P45的处理器接口从LGA 775换成LGA 1366就可以了,但处理器内部架构的大幅度改变,与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的集成却断绝了P45从现在的LGA 775转型为LGA 1366的希望。就此看来,Nehalem处理器的到来的确会让P45很快消亡。
&发飙&谁也挡不住&&Intel强行推广Nehalem加速LGA775的灭亡?
最高的也是消亡最快的?&
Nehalem处理器作为续酷睿2之后Intel的又一个划时代产品,自然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关照。Intel对于市场的把控历来就是强势加强势,只有他不做的,没有他不敢做的。如果Intel觉得可以,或者突然为广大用户能够使用上性能更强、功耗更低的处理器着想,就是要让市场尽快接受Nehalem,那么凭借他的影响力与财力也不无可能。笔者认为,Intel最快在2009年上半年就可以让Nehalem进入主流市场,这里面除了Intel本身之外,还要看内存厂商的情况。三星半导体(Samsung Semiconductor)、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美光(Micron)、奇梦达(Qimonda)都已经加大了DDR3内存的生产投入,计划在2009年中期将DDR3的售价降到目前DDR2内存的水平,再加上Intel的积极推广,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在2009年中期,内存价格和处理器、主板价格都下降到一个合理区间的话,那么Nehalem将一跃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借古看今&&P45乃长寿之物?
P45的发布可能让人们感到有些与以往不同的感觉,从各个一线主板厂商抢先在台北发布会到Computex大展上的强势宣传,都让人们感觉P45将不会成为续前辈P35之后的又一个短命鬼。可Intel Nehalem处理器协同X58芯片组已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又让P45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也让很多人对P45抱有&短命鬼&的偏见。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P45将是Intel在LGA775平台上的绝唱。我们细数以前Intel平台转换之际,几乎每款产品都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从支持Slot 1、Socket370的440BX到支持Socket478和LGA775的865P,他们都具有很长的寿命。而照这个趋势来看,LGA775平台的P45(X48)也将成为他们的继任者。
现有酷睿2处理器无可匹敌&&P45将长时间主导市场主流。
目前酷睿2处理器的性能依旧无人能敌,早期的Q6600稍加超频,一样可以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的顶级超频,而E8xxx系列和Q9xxx系列的酷睿2处理器在工艺制程和性能上进步,更是巩固了Intel现阶段在处理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借此看来,现在酷睿2处理器的性能已经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恐怕认为现在酷睿2在自己的电脑中成为使用瓶颈的用户少之又少。价格与性能都能满足的情况下,LGA 775平台上的酷睿2处理器将继续扮演Intel处理器市场中流砥柱的角色,除非Intel强行缩短它的寿命,可Nehalem处理器平台与DDR3内存的价格不容忽视,短期内都不可能进入市场的理性消费区。所以笔者在此认为,只要Intel不强行对LGA 775的处理器停产,那么在2010年之前,LGA 775平台凭借优秀的性能与合理成熟的价格区间,还将是市场的主流。如此一来,近几年P45主板无疑将是LGA 775的绝对&核心&。
P45到底何去何从?
虽然前面列举了一些Nehalem和目前P45的情况,每种说法和看法都不无道理,但也都有欠妥之处。
前面笔者已经简单的列举了原因。比如用Intel 440BX和865P等主板芯片组与P45对照,借此来得到P45不会短命之说。其实以前Intel处理器接口的简单变更与这次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比如Slot 1接口的PII、PIII在接口转换为Socket 370时,处理器虽然也有一些改进,但内部整体架构并没有改变,Socket 478与LGA 775之间的转变也是如此。当时要想支持新的处理器,通过简单的处理器供电规范变更或者更新BIOS就可以实现,可以说在对新处理器的支持上,主板芯片组没有任何问题。但本次的情况与以往不同,Nehalem处理器的内核架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光内部集成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和第二代超线程技术就不是轻易通过更新BIOS就可以让P45支持的。同时接口的变化、处理器供电规范的变化这些硬指标也牵扯其中,所以单纯的看865P等产品的市场寿命来断定P45是不科学的。
其次,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Intel推出阉割版本的Nehalem用在以往的LGA 775平台上,这也不存在可行性,如果将第二代超线程和内存控制器拿下,那么在主要技术指标上和现在的酷睿2能有多大差距呢?并且目前酷睿2处理器和奔腾E、酷睿架构的单核、双核赛扬处理器产品线已经非常完整。依托现在酷睿2处理器的性能,就算是奔腾E和酷睿赛扬处理器的后续产品就足够Intel继续挖掘几年的,因此P45芯片组能否长寿,更主要的是看LGA 775平台上的处理器产品能够走到什么时候,在LGA 775平台芯片组无法对Nehalem进行支持的情况下,目前Intel处理器市场的走势将左右P45等一干主板产品的寿命。
所以再次笔者奉劝各位读者朋友,自己认为够用就行,切忌不可被一些媒体的言论所左右。要等Nehalem的就等,认为现在酷睿2价格再降降就可以出手,并且对目前酷睿2性能也满意的消费者就直接出手,P45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现在已经使用上了酷睿2平台,那么更没有必要为P45的寿命而费心。
还是那句话:理性消费,够用就好。&
[LGA 775的巅峰之作& 华硕P45玩家国度主板]
华硕的玩家国度系列主板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其凭借不惜成本的用料、顶级的做工和处处为DIY玩家考虑周到的设计,都使其成为了玩家心目中的王者。无论是什么芯片组产品,只要有玩家国度产品出现,那么就无人能出其右。Maximus、Striker、Crosshair这些代表不同芯片组和平台的称呼,至今仍被广大玩家奉为神作。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P45今后的种种可能,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P45的确将是LGA 775平台上最后的中坚,因此在P45上,华硕也同样倾注了极大的心血,MaximusII作为一个LGA 775平台上无法超越的高峰就此耸立。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在用料方面奢华如昔,同时为了提高超频之后的稳定性,无论是在MOSFET还是主板的南北桥芯片,都采用热管+散热片的方式散热,且散热片的面积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散热效果更上一层楼。
[强大的供电设计]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的16相供电设计与其他厂商的某些高端主板不同,其他高端主板虽然看似16相或者12相供电,都是通过四相四组(16相)和三相四组(12相)等方式来实现的,但只不过是文字游戏,在效能上却还不如一些设计优秀的8相供电产品。
而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虽然在供电部分依旧沿用真8相供电设计,但在供电部分加入了16片双直开关,每两片开关与一相供电开关相链接,借此通过PMW来分别轮流控制每相中的两颗MOSFET,进而将供电部分的效能提高到了接近16相供电的水平。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内存部分采用了两相供电设计,每相辅以双MOSFET和全封闭1R2电感。
在北桥方面,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更是采用了三相供电。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芯片介绍]
VIA的VT6308P IEEE 1394控制芯片。该芯片是一颗IEEE 1394A的PHY芯片,支持两个400M接口。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上集成有Marvell 88E8056千兆以太网络控制芯片,基于PCI-Express总线。
双BIOS及IROG控制芯片。用户还可以通过跳线来直接选择使用哪个BIOS来进行启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方便玩家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进行设定,更保证了如更新BIOS中出现意外之后对BIOS的恢复操作。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集成了Silicon Image的第二代Sil573控制芯片来提供对额外SATA、PATA和eSATA的支持,控制芯片基于PCI Express总线,有效的提高了传输速度。相比第一代产品,封装封装技术由第一代的BGA 364变为现在的BGA 88,尺寸从441mm变为100mm,体积变得更小。支持RAID0\1模式,支持eSATA连接。
[音效部分&&支持X-Fi与EAX4.0]
主板集成的声卡历来就被很多高级玩家和发烧友所诟病,华硕在很早之前就对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将音效芯片单独放置在独立的PCB上之后,很好的消除了因为主板上电流等因素对音质的干扰。本次华硕更是将准独立声卡的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那显著的X-Fi字样和全面支持EAX4.0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次的音效芯片采用了由Analog Device开发的AD2008BX音效芯片。
同轴光纤接口一应俱全。
以往只有在高端和专业声卡领域所采用的镀金接口这次也被华硕所采用,音频信号的纯净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主板扩展介绍]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提供了四条DDR2内存插槽,支持DDR2 667、800、内存,支持内存双通道和Intel所独有的快速内存访问技术,容量最大可扩充到 8GB。
主板除了ICH10R南桥本身提供的六组SATA2接口之外,通过主板上另外集成的JMB磁盘控制芯片,还额外提供了一组PATA接口支持。同时支持RAID 0、1、0+1、5和10、Matrix Storage等多种磁盘阵列格式。
主板板载了两条PCI Express X16全速显卡插槽,支持PCI Express 2.0标准。三条PCI Express X1和两条PCI插槽。其中靠近北桥的黑色PCI Express X1插槽是专门用来安装声卡。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支持CorssFire技术,但与大多数主板集成有两条PCI Express X16显卡插槽(实际为16+4模式)的P35主板不同,&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作为P45芯片组主板,可以提供双PCI Express X8支持,而非P35主板上那16+4的组合模式,能够全面发挥CorssFire之后的显卡性能。以前华硕也曾经推出过双PCI Express X8的P35等主板,但实现的方式是通过在主板上集成PCI Express通道分离控制器来实现的,在成本和兼容性方面自然不比P45芯片组的原生双PCI Express X8。
在测试的时候笔者发现,南桥芯片上方的PCI Express插槽为使用单显卡时所用,为PCI Express X16,而南桥下方的PCI Express插槽虽然在颜色上与上方的相同,但是使用单显卡的时候,仅能以PCI Express X8的速度运行。但华硕此次却没有对两个PCI Express插槽进行颜色区分,希望华硕对此能够改进,也敬请玩家注意。(注:双显卡组建CorssFire的时候互不影响)。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的I/O接口部分,提供了一个PS/2键盘接口,IEEE1394、双千兆网卡接口、6个USB2.0以及一个eSATA接口。除此之外,玩家国度上特有的CMOS清楚按钮依旧被保留。虽然CMOS清除按键的设计的确很方便和人性化,但是笔者认为华硕应该考虑将这个CMOS清除按键换个地方了,为什么?因为笔者以及身边很多使用玩家国度主板的朋友都曾经出现过在用手对机箱后面的接口设备进行插拔时误按CMOS清除按钮的经历。
开机与重新快捷按钮。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BIOS参数介绍]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主板的BIOS调节方面足以满足所有玩家的需要。宽泛的调节设定足以满足超频玩家及发烧友的需要,当然这也是华硕玩家国度系列主板的一贯优势。
[测试平台及说明]
在测试中,我们首先会进入BIOS中对处理器、内存频率、时序等方面进行手动设定。并且将主板中的各种智能加速技术关闭。并且将酷睿2的SpeedStep和C1E功能关闭以保证处理器始终在全速主频下运行。&
由于软件版本问题,所以将PNY D9颗粒的DDR2 800内存识别为DDR3,但是对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测试一]
QX9770与华硕Maximus II Formula玩家国度组合堪称完美,QX9770的强大性能在P45的辅助下得到了全面发挥,尤其是内存性能方面,相比P35有了小幅度的提高。
[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测试二]
EVEREST的内存测试中,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性能,写入速度达到8472MB的成绩足以笑傲天下。
3DMark06的测试中,凭借QX9770和Geforce 9800GTX的组合,拿到了将近15000的高分,其中处理器得分达到了5305。
虽然P45产品相对P35的改进并不多,但PCI Express 2.0和PCI Express X8这些特性也足以让人兴奋。在性能上P45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水准。总体而言,P45完全有能力取代X38的地位,成为目前仅次于X48的高端产品。
华硕的高端主板历来是其展现自己多年主板业界老大地位的代表之作,这些年来依然无人能超越。作为新一代的代表,华硕Maximus II Formula主板毫无疑问是目前最大强的P45主板,在LGA 775的末代,它将成为P45乃至LGA 775主板最后的巅峰。华硕的中低端主板历来被一些玩家所诟病,的确,面对Maximus II Formula这个级别的主板,不要说华硕自家的中低端产品,就是其他主板厂商的高端主板也很难望其项背。
其他亮点:
EPU:目前最优秀的节电技术。
华硕的EPU推行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中间掺杂了无数的质疑声,但是抛开厂商给出的资料不谈,专看国内外媒体的对比测试,我们就可以了解,华硕EPU主板在节电方面依然是最优秀的,在这里我们不考虑所谓的技术优势,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更好更节能才是硬道理,扯别的毫无意义。
QX9770在桌面状态下,功耗为13.38W,效果非凡。
LCD实时监控:让你对电脑的状态时刻了如指掌。
LCD Poster能够全程监控主板及上面各个配件的情况。不光处理器、内存,就算是显卡的外接供电没有连接等,也可以在LCD Poster上进行提示。如果系统正常启动,那么LCD Poster则会根据在BIOS中的设定轮流显示电压等各种参数,让用户对自己电脑的各项情况实时掌控。
内存检测失败。
由于华硕此款玩家国度主板表现优异,我们授予其最佳性能奖称号。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市场可用变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