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手操作和游戏中怎么让孩子喜欢数学领悟数学是不是更有效果?

Sina.cn(京ICP-08 03:29幼儿智能数学是什么?_百度宝宝知道用游戏让学生爱上数学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近几年的学科教学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给人一种极度难教,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有时候,孩子们脸上总会呈现出一种沉重之感。明明教学过程中,老师努力地去准备教学,可是学生总是学得不够理想。于是,老师在教学中为何学生不愿意学中苦苦思索,孩子们在分数老是提不高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而这种恶性循环成了数学教师与孩子的宿命。
在2017年,我们学校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快乐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渠道,快乐教育的课堂是愉快合作的课堂,围绕课堂,改进课堂,践行”以乐施教“理念。让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师生脸上,把班级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和乐园。
每次走进校园,我们都会看到,不管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孩子们总是三一个一群,两个一伙,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尽管他们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都丝毫没有感觉到疲倦。有时有时候玩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连家都忘记回了。从这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都喜欢玩,既然如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为什么抓住儿童喜欢做游戏这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游戏让学生爱上数学呢?
而这种用玩的教学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在游戏的设计中增添各种元素,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的沉闷局面。结合教学中一些事例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把现实性、趣味性生活游戏带进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候会遇到的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题目或新授课、活动课。而如果让老师在讲台上填鸭式地去讲授,学生会失去兴趣,完全到不到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失去兴趣,而此时通过游戏的活动方式,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喜欢的方式呈现进入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直观轻松地领悟解题思路,会更加容易突破重点和难点。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的活动课——《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字计算,来总结出规律,得出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的话,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摊贩上的抽奖特别感兴趣,所有,我将抽奖这样的生活游戏放进了这节活动课,课程一开始导入,就引入让孩子们抽奖——现金大奖(并且实物展示,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出来,早已经按捺不住,个个都争着想来获得这个大奖),中奖概率50%.1.现金500元
2.谢谢 3.现金300元4.谢谢 5.现金100元 6.谢谢7.现金100元 8.谢谢 9.现金300元10.谢谢
11.现金1000元 12.谢谢13.现金100元 14.谢谢 15.现金400元16.谢谢 17.现金50元 18.谢谢
接着把介绍抽奖规则,抽奖箱中抽取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的和是几哪一格的奖金就归你。师:明白规则了吗?谁愿意试一试。学生举手回答。找三四个学生试过后都没有得到,而没有上来的孩子跃跃欲试,这时候老师实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奖金就摆在这个,可是我们就是得不到呢,这样引起学生们的思考,每个学生这时候都低下头在想。
这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奖金”都在奇数的位置上,“谢谢”都在偶数的位置上,学生随意说出的数加两次结果都是个偶数,所以只能得到“谢谢”,而得不到奖金。于是我们就很容易总结出: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的规律。这时候在让学生分组通过手动举例找几组不同数位的数字继续计算,举证检验,最终发现规律
此时继续发挥游戏的作用,要让学生得到一定的甜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想办法,如何才让自己能够得奖。并根据自己的办法到老师这儿再次抽奖。通过这样合作的游戏形式,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再一次得出结论:要想获奖,就是要让和是奇数,要让和是奇数,就要想办法让加数成为奇数加偶数的形式。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规律。
最后,在让学生自己当老板,积的奇偶性的规律,设计出一套抽奖规则出来,并且进行抽奖游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出规律。
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数学游戏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还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自由的心理状态。由此还能将德育放进数学课的教学中。
二、合理插入竞赛游戏
竞赛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自信心,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愉快地学。例如,可以设置大组之间的比赛、小组之间的比赛、、男女之间的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等形式。比如我们语文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开火车”这种小游戏,可以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来个比赛记一下九九乘法表。用“排地雷”的小游戏记记奇数偶数,2、3、5的倍数,遇到2的倍数必须用“轰”的一声表示,而其他数字直接数出来。在课堂中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还能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场游戏式的教学。在游戏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三、游戏要有具体目标指向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都动起来。
在课程改革中提出: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设计游戏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学生是否感兴趣,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游戏环节中,老师不要过度干预和提出过多的严格要求,要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多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成为课堂教学舞台的主角,尽情地展示自己。让学生感觉到游戏的有趣,更利于学生去理解抽象而复杂的数学学科,从而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要让游戏成为知识学习的载体,而不能光为了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的教学。这就需要作为教师,要把握整个游戏的设计流程。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已知认识和知识储备,并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不但是对已有知识的再巩固,也是为新知识的过渡提供条件。如果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同样也不能成为成功的数学活动。
总之,小学数学如果多多引入游戏式教学,就会象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课堂形成良好的气象,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难题的能力。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儿童学数学
如何教?教儿童学数学,不像在学校,受场地及人数限制,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的游戏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那么家长该怎么选择呢?下面推荐的几种游戏,对于宝宝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
1、倒述数字
倒述数字要求儿童将大人口授的一串数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来,如口授123时倒述为321。在倒述数字时不容许看写出来的数字,或自己用毛将口授的数字用笔写下来。这要求儿童十分注意听,马上将数字记忆,同时要用心去想即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数字的次序倒着背出来。1987年调查中发现有8.5%的4岁儿童和72.5%的5岁儿童中能倒述2位数;有7.4%的5岁儿童,有74.5%的70个月儿童,有98.5%的76个月时能倒述3位数。1995年发现4岁时有82%人能倒述2位数,有25%人能倒述3位数,还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数。比内L-M量表要求7岁倒述3位,9岁倒述4位,12岁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数。韦氏1950年指出,复述和倒述数字是一种测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会复述5位数和倒述3位数,有90%的可能性诊断为智力低下和记忆缺陷,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来完成任何艰苦的工作。
倒数数就是从大到小倒着数数,如54321。学过用儿歌倒数的儿童从3岁半就能倒数10-1。儿歌押韵,顺口:123,321,54321。先学会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数的关键在10-9上,如重点练习100-99,90-89,70-69……,经过练习的儿童都能从自己背数的最大数倒数到1。1987年普查未经训练的儿童,在44个月时有7.4%的儿童,在54个月时有75.6%的儿童能倒数5-1。在46个月时有10.5的儿童,64个月时有76.4%的儿童能倒数10-1。在48个月时有7.2%的儿童,74个月时有25.6%的儿童、80个月时有95.6%的儿童能倒数20-1。4岁儿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数30-1,76个月时则有72.3%的孩子能倒数30-1。66个月时有8.2%的人会倒数50-1,其中有4.8的人会从100倒数到1。比内1916年量表将20倒数到1安排到8岁,国外许多专家认为7岁之前不可能从20倒数到1。
比内L-M1972年量表将此项取消,作者认为中国儿童之所以能倒数数因为中文数字是单音,易于学习和背诵。尤其从11-20没有规则的变化,所以较容易学会倒数数
我国儿童学会分清左右是因为早拿,几乎所有会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个别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从26个月就认识自己的右手了。家长经常同孩子在镜前做游戏,孩子就会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夹肢窝,左肘等部位。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个月,多数是33个月,仅有个别独立能力被剥夺者才拖到52个月。国外无论比内量表或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儿童应在6岁时才能分清左右,连1978年麦卡锡的儿童游戏量表也规定5岁才作分左右的游戏测试。
分左右是认识空间方位的感知觉。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墙的城市,孩子比较容易分清东南西北,几乎4岁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许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空间方位的认知受地域的影响。
4、知道自己几岁
从10个月起,如果大人问“你几岁?”时,宝宝会竖起食回答,到15个月时就会自己说“1岁”。说话较迟的宝宝到28个月时就会自己说“两岁”。但是比内量表和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应当5岁才能正确回答自己折年龄。
5、画正方形
3岁左右的儿童画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直角。我国儿童从30个月就可以学会画下方形,较迟的也在44个月学会了。因为许多汉字是正方形的,孩子们从阅读中看惯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长也让两岁半前后的宝宝学写汉字,所以画正方形对我国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学画正方形的年龄比内量表规定为5岁,格塞尔规定为4岁半,平时筛查用的DSST量表(旨兰克伯格1967)定为4-5岁。
6、认识硬币和找钱
在50个月时有74.6%的儿童会认3种硬币,到53个月时有76.8%的儿童会用1和2分凑成5分,或1角,5角凑成1元。有78.2%的5-6岁儿童学会用硬币做买卖的游戏。
比内规定6岁时能认4种硬币,美国有1分,5分,1角,25分四种。比内L-M量表规定在9岁时学会找钱,即从35分之内找钱。我国钱币10进制,可能较容易,不过提前3-4年也很可观了。
数学是一项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从小培养。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学年前,并以数学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敏捷。
1、数学的概念
(1)数概念
唱数、数数、认写数字、一一对应、集合、分解合成、加减运算、进位、序数
(2)量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
推理、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前后顺序、因果、几率
2、孩子不讨厌的数学学习法
(1)唱数字
如,:“两只老虎”“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等。
有关的儿歌
(2)随兴计数
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时一起数“一共5个,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 。
水喝一点少一点,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来,类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与少的概念。
(4)排队走路
散步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让孩子理解远近、快慢的概念。
(5)量长度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长度,客厅到卧室要走几步,宝宝的衣服如果用妈妈的手来量有几个手掌那么长,用宝宝的手来量呢?
玩积木不仅可以通过数数学得基本的数字概念,还可以通过堆放积木感知尺寸、形状、重量、体积、对称、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7)区别粗细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说明太粗),还可以按小棒粗细来排列顺序。也可以让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细。
(8)看日历
准备一本日历,妈妈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观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几个月?数一数一月份有几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周有几天?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有些家长简单地认为儿童学习数学靠的是“记性”。但事实并非如此。曾有一位三岁孩子的家长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数数时总是乱数,他教了很多次也没有用;还有一位四岁孩子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记性那么差?我给他讲过很多遍,他还是记不住这些加减题?”那么,是否靠记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数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数学吧: 首先,数是什么?自然数的序列1、2、3、4、5……看似一组需要幼儿记住的顺序,实质蕴涵了很多逻辑的关系。如前后数之间存在着递增的序列关系,每个数都比前面的数大又比后面的数小,而且这种序列关系是可以传递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相邻的数我们也可以根据其在数序中的位置判断其大小关系。再如,数序中也蕴涵着包含关系,每个数都包含了它前面的数,同时也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5包含了1、2、3、4,6又包含了5……对幼儿来说,他们认识的1,2,3,4……绝不是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也不是这些具体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即使是最简单的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1”,它可以表示1个人、1条狗、1辆汽车、1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1”的物体。又如5只,它是对一堆桔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和这些桔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们都是5个。因此,幼儿对数的认识就不像对大小、颜色的认识那样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获得,而要通过一个抽象的过程。5个桔子中的每一个桔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桔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头数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看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理解,并不是完全靠记忆力的。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自闭症的核心表现是交往障碍,患儿很难与人正常地沟通。患儿还小时就可以发现他与人没有目光的对视,家长跟他互动的时候,他也不会想其他婴儿一样发出”哦哦啊啊“的音,叫他的时候好像没有听到一样,长大后也不能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去。
自闭症患儿在语言的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智力也受损,这其中可分为高功能、和低功能,受损的情况有轻有重。重症患儿的智力和语言的影响都非常严重,甚至终生都没有语言出来。有些轻症患儿可能会有语言,甚至有些说起来还会滔滔不绝,但实际上患儿针对主题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说的常常是一些不相关的事情,思维比较跳跃,没有逻辑和实质的内容。有些高功能的自闭症,比如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儿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自闭症患儿会出现一些刻板的行为,或者喜欢重复某一项动作。比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旋转的东西,如电风扇,喜欢一直玩开关,翻钱包,不停地重复,超过了同龄小孩能够专注的时间,总在一个事情上特别地着迷。
自闭症的患儿常常不能听懂指令,不能遵从社会的规则,生活很难自理。
也不是说秋季
什么时候都要注意的,平时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生蒜,羊肉,鱼虾等海产品,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桔子,橙子,柚子,猕猴桃,西红柿,山楂,杨梅等也要少吃,可以多吃花生,黑芝麻,黑豆,核桃,豆制品及动物肝脏等对病情有好处。要养成孩子不挑食的习惯
充分的摄取营养啊
一级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多锻炼身体
DMD儿童正常饮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暴饮暴食。因为DMD最关键的临床表现就是进行性的肌无力加重,如果儿童没有控制好体重的话,一方面肌肉会越来越没有力气,另一方面体重又在增加,就会导致站立、步行能力,以及其他的功能更快地丧失。
自闭症患儿在语言的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智力也受损,这其中可分为高功能、和低功能,受损的情况有轻有重。重症患儿的智力和语言的影响都非常严重,甚至终生都没有语言出来。有些轻症患儿可能会有语言,甚至有些说起来还会滔滔不绝,但实际上患儿针对主题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说的常常是一些不相关的事情,思维比较跳跃,没有逻辑和实质的内容。有些高功能的自闭症,比如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儿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包括以下方法:
1. 通过询问、观察了解儿童的动作、行为、生活信息。
2.采用问卷调查。
3. 选择适合的心理测试量表(如智力测验、个性测验、人格测验等)。
4. 综合以上信息就可以评估儿童心理发展情况。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1
联系编辑:丁笑
联系邮箱:dingxiao#pcbaby.com.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6让孩子爱上数学的18个亲子小游戏
我的图书馆
让孩子爱上数学的18个亲子小游戏
孩子不爱学数学?你肯定没用对方法!史上最接地气的让孩子轻松爱上数学的亲子游戏教程来啦!快快学习起来吧!以下内容由“妈妈玩去吧”社群的思源妈妈倾情分享,转载请联系“妈妈玩去吧”获得授权。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在平时的生活里,用带领孩子游戏的方式感受数学。1.数学不是一门需要背诵的学科,孩子从小通过动手操作,在摆拼的过程中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数和量的变化和意义。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理解数学,爱上数学,用游戏的方法,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2.用游戏的方法寻找到学习数学的捷径准确地计算、数数;让孩子学会数数,懂得自己思考,做到真正理解;让孩子理解数,数独数和拆分数和数的组合是运算的基础,只有弄清晰了,才是真正的理解。这一部分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反复来玩和讲解。游戏1数数字 画格子 用棋子积木数数 数字比大小数数字可以用飞行棋来开始,投掷出来6,一部飞机出发,投到几走几步。画格子制作一张格子图,将格子连接起来,将1到10写下来,再进行抽签,制作骰子,有前、后、停一次三个面的骰子,投掷。在格子间行走的游戏。前等于加,后等于减,停等于原地踏步,也可以是运算游戏噢!游戏2知道序数:第一第二第三可以用各种积木或家庭用品数,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从右往左数是第几。学校里面孩子都会排队,问孩子你排在第几个,你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一起来回忆一下记录后,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数。游戏3&知道1到9的补数,学会凑十学会了凑十法会对减法也得心应手。找朋友:制作&和2个5的数字卡,再用彩纸做底座。然后我们开始配对吧!1和9是朋友,坐在一起玩,他们变成了10。2和8,3和7,4和6,5和5,打乱后,反复多次让孩子配对找朋友。用积木来演示更适合小宝宝。妈妈把10块积木拿出来,让宝宝来数一下。一共10块,拿走2块还有几块。反复演示,数一数,在过程中掌握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互相是补数,可以凑成10。游戏4知道个位和十位的不同利用积木或者小木棍让孩子数出10个来,十个十个为一组。这10个为一组,又可以认为是1堆或者一捆。1堆积木(10块)加1块是11块积木。2堆积木就是2个10块积木,就是20,加1块积木是21块。通过妈妈反复地搭和数,孩子对进位也会有清晰的概念。十在十位上,个数在个位上,让孩子报出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游戏5用百数表知道1到100个数字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百数表,每往右一格,就会大1,往左一格,就会小1。每往下一格就会大10。可以用投骰子来游戏,在比赛中认识数字。看谁先到达100。游戏6知道凑五法,用积木反复练习虽然已经了解了凑十法,凑五也要练一练。游戏7用积木学会进位,一位数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法,孩子们熟练后,可以开始设计进位加。先将某数的补数得到10。例子:妈妈要求孩子算7+8。让孩子用积木来组合。首先让孩子找出7块积木和8块积木,问孩子7的补数是多少?孩子回答3。把3个积木从8个积木中先拿出来,3和7已经凑成10。原先的8块积木变成了5块,马上可以得出结论是15。游戏8用积木了解退位减法同样用积木来演示。如:12-9=10-9+2=3游戏9制作时钟,认识钟面先把时钟及钟摆制作完成。把分钟指向数字12,只转动时针表示1到12点,进行整点游戏。转到哪里读到哪里,还可以用嘴巴发出“当当当”,让孩子指到几点就发出几次“当”。把分钟固定在6。只转动时针,让孩子知道半的概念,转到几点半,就发出滴滴声,只转动时针。一边转动一边提示孩子,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钟面兜好后,让孩子把日程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特别是表示6点半的时候,时针位于6和7之间。游戏10制作一天的时间表可以让孩子以图画形式自己创意制作时间表,看看自己一天是怎么度过的,自己做了多少事情。游戏11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一天等于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分针转一圈就是一小时。1小时是分针走过1分钟、2分钟……10分钟直到走过60分钟的时间。所以1小时等于60分钟。让孩子报出指到的时间,并且分清楚上午和下午的概念。游戏12知道几点几刻,知道几点几刻前是几点继续利用钟面,和孩子演示。时刻+时间=时刻我们从下午1点开始午睡,睡一个小时是多久呢?是下午2点。时刻-时间=时刻现在是中午11点,一个小时前是几点呢?&是上午10点。时间+时间=时间一小时加一小时等于几小时呢?2小时。学会时间的累计和倒退,都是用钟面来演示的。游戏13测量多种物体的长度学会测量,用最短的物品测量长的物品。利用家里的东西来演示。游戏14用身体测量长度一个手接一个手,一步一步来测量长度,反复多次就能让孩子说出自己测量的长度是多少。游戏15认识尺上的刻度可以让孩子找到一把尺进行测量。尺也有不同的长短,认识1cm,知道尺是用厘米作为计算单位的。自己模仿制作一把尺,试试看。游戏16制作我们自己生活圈的小地图看一看,我们离哪里最近,离哪里最远。让孩子画一画,比一比。游戏17学会平分&平均分披萨,有几个人就分几块。假设8块积木为1,那它的一半是多少。再分举例和孩子说明。让孩子给我们出题,就有趣多了。游戏18学会统计表&用图表来统计数量和做天气预报表格好了,大孩子可以开始统计天气了,从今天开始吧~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人领悟人生的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