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累计税项亏损亏损上千亿,为什么还可以冲击港

如何评价「为什么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但还是可以冲击全球」?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0被浏览24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 & 小米冲击的是港股最大的IPO,不是全球最大的IPO!还有,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沙特阿美会在我国香港上市,那冲击的才是全球最大的IPO,大财主!
& & 为什么小米累计亏损上千亿?
& & 这个问题要从港交所的归类来说了,他们是把融资ABCDEFG轮的资金看做了对于股东的负债。也就是你创业的时候,不断有投资者投资你的公司,不断股东的加入,而股东是带着钱来到你的公司的,而你没有什么东西给股东,只有权力。而港交所把这种行为看做了公司对于股东之间的负债,而当公司上市后这种关系就直接赋予到了股票上,先投资的投资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股东拥有股份,有股份就有了可兑现权力,而这种负债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 & 其实就是每个地方的财务报表不同而已,港股就是把之前的股东计为了对于股东的借款、负债,而当上市的时候通过股份的融资,这种关系也就没有了。所以没必要过分解读这样的关系,因为仅仅只是地方不同,会计计入归类的项目类目表不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亏损,反之,现在小米的发展积极向上,2017年度的增长更是高达300%以上,十分亮眼,所以在港股融资的时候也是参考了其的成长性,给出了更高的估值。
& & 冲击全球最大IPO?
& & 题主想多了,现阶段还不算能够冲击全球最大的IPO,只能说是冲击了港股最大的IPO企业。当然,这个港股最大IPO的美誉,可能会被后期来融资的沙特阿美给打破。不管怎么样,能够上市融得更多的资金为小米迷们设计、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小米迷们还是兴奋的。从融资的额度来讲,小米融资100亿美元,接近现在港交所一天的交易量,对于港交所来讲是兴奋的,因为如此&大单&生意,为港股通、深股通等互联互通,以及来自全世界的基金组织又添一笔光辉。
相关文章推荐5月3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提交了,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活动之一。前些天小米提交时,有两点很是引人注目,一点是小米上市消息确定,国内外都给出估值,天价估值不仅是对小米的肯定更是对国内,甚至是硬件和物联网市场的肯定;另外一点则是在招股申请书上小米的亏损,而且亏的还不是笔小数目,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122.16亿元,但年度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这一数据在2015年为76亿元,仅在2016年实现利润4.916亿元,截至日,小米的净负债达1272亿元,累计亏损1290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亏损中是个大头,由于优先股在上市后将转换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计算规则会出现公允价值损失,那如果除掉这部分呢?根据统计,若扣除这部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无形资产摊销这些因素的影响,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3.62亿元。如此一来,小米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巨额估值并不只根据这些账面上的数字,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小米的价值,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小米在2016年营收中有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虽然来自于硬件的收入占总营收很大一部分,但雷布斯的一句我们将硬件利润控制在5%以内足以将我们视线转向利润率方面,数据显示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利润率超过40%。这么看来,小米整个生态链条使得其可借助手机这个平台发展小米IoT,并以此作为主要获利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IoT平台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因此小米的价值远不是那些负债和亏损可以掩盖的。可以说,手机只是小米的引玉石,引出的价值帝国足以让其冲击全球最大。最新评论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知名青年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相关新闻网贷多了会影响征信吗_百度知道
网贷多了会影响征信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当然会的
只要你不逾期就没事,不过银行不喜欢网贷客户。需要找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小米再传5月赴港上市 千亿美元估值遐想、真成AB股第一单? _ 东方财富网
小米再传5月赴港上市 千亿美元估值遐想、真成AB股第一单?
证券时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传闻一轮又一轮:千亿美元估值猜想,国际投行入场,证监会高层约谈,赴港IPO+CDR双向选择,把小米推到了上市的浪尖。
  传闻一轮又一轮:千亿美元估值猜想,国际投行入场,证监会高层约谈,赴港IPO+CDR双向选择,把小米推到了上市的浪尖。  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向时报君透露,小米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权上市企业八九不离十,VC圈子也正在对小米的股份进行疯狂“扫货”,还拿不到额度。  4月25日小米6X发布会上,雷军放言未来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雷布斯这是唱的哪出戏?  小米又双叒叕传5月赴港上市  这些年,小米经历了“成长-衰退-逆转”的逆袭之路。从专注于智能手机到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硬件生态链建设,小米用了8年时间,从创业公司向科技独角兽的转变,小米的每一次传言上市,市场都赋予了极大的关注。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小米可能在下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估值介乎650亿美元~700亿美元之间。但这个说法,时报君在采访过程中并未得到小米方的正式回应。  小米赴港上市的背景则是,4月24日港交所宣布,决定大致落实《上市规则修订咨询文件》的建议,将于下周一(4月30日)起接受上市申请。  港交所还规定,欲采纳AB股(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时,相关拟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预期市值不得少于400亿港元,如果预期市值低于400亿港元,申请人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必须录得10亿港元的收益。此外,不同投票权只可以给予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或者上市后的董事,且不同投票权不可超过普通股投票权的10倍,接下来的悬念是,谁是第一家?  香港一位投行人士向时报君透露,小米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权上市企业八九不离十,VC圈子此时正在对小米的股份疯狂“扫货”,还拿不到额度。外资投行方面,和牵头主承,估值还在调整中,但应该在千亿美元以下。  近年来,小米打造的生态帝国渐渐显露,各项指标均符合港交所关于同股不同权上市的规定。2010年创立,小米在8年内迅速成长,2017年手机销量超9240万台,增长74%,年收入超1000亿元。除手机外,小米将业务不断延伸,形成生态链。在生态链硬件上,2017年小米生态链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在软件与互联网服务上,小米应用商店在国内 Android 应用商店中已经跃居第四;在新零售上,相继成立了线上小米商城,线下“小米之家”等。  自成立以来,小米估值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10年的2.5亿美元,到2014年的E轮融资时450亿美元,上涨了180倍。  小米上市预期增强的另一推断来自于雷军的系列言论。早在2016年,雷军还对外提及“五年内不上市”。然而,时至2017年,雷军被再次问及上市时间表之际,以“会在业务比较舒服的时候IPO。”   小米手机目前的强势复苏态势,也符合业内“恰处于稳中向好的上升预期通道中,可以给资本市场打开想象力‘窗户’”的认知。   而在小米体系之外,雷军在“批量”辞去其他职务,疑似为IPO铺路。在去年6月及今年3月,雷军分别卸任、董事长席位,去年12月董事长则从邹胜龙变更为主管电视业务的高级副总裁王川。至此,雷军不再是其他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法人的身份。  对此,有分析认为,雷军密集辞职,或因交易所在审核小米IPO申请时,需盘点雷军的资产和关联资产,雷军辞去多职,有利于IPO的进度,省去很多中间程序。  “对于小米这样成长型科技公司,港交所也极力争取其在港上市,一方面是同股不同权的改革需要重要公司作好领头羊,另一方面能够与腾讯共同壮大港股科技股的声势。”郑宏达表示。  雷军 “5%的决定”,是上市前的一场秀?  4月25日,小米6X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小米刚刚通过了董事会决议:小米硬件税后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雷军自称这个决议是在为小米定下未来八年甚至八十年后的道路。“小米要做成伟大的公司,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许几年后我不做CEO了,小米也成了全球第一,但我们仍然会坚持这条道路。”雷军说。  小米为何会提出这一硬件的利润率指标?  小米目前硬件的净利润率是多少?此前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份Pre—IPO的融资推介材料,里面有一项关键数据:小米2015年亏损9.8亿元,2016年盈利9.13亿元,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相比之下,小米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2017年盈利75.82亿元,小米硬件的净利润率为6.5%。  请注意,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确说的是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并不是产品毛利润率,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会计师向时报君分析,企业所谓净利润率,就是用企业营收减去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等后,得到的一个最终财务数据。意味着剔除与硬件产品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而“综合”二字则显现了成本和费用不仅仅指硬件产品本身的物料和生产成本,还包括研发、营销、管理等在内。  那么5%的综合净利润率,对于国产手机行业来说很低吗?  我们将小米的这个数据与华为进行比较。华为是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的领头羊,营收和利润都表现不错。2017年华为营收6036亿元,净利润475亿元,净利润率为7.87%。众所周知,除手机业务外华为的业务包括通信设备、企业业务,后两者的利润较高,华为手机业务的净利润率其实不到7.8%,而小米以智能手机为主业,它如能达到雷军所说的5%净利润率,那么将有望和华为手机业务的净利润率相当。  不难看出,雷军设定的5%纯利润率,虽然听起来很低,但绝不是国产厂商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需要企业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实现。  所以,你以为雷军就会卖卖手机,唱唱《Are you OK ?》人家好歹也是拒绝过马云,能把写程序升华为写诗,中国最早一批教父级程序员的呢,没准5%的决定,是为其IPO后的市值增加创造了噱头?  其声明低利润率或者说将利润让与用户,从营销的角度很容易获得小米手机以用户利益为第一的形象和认同,进而促进其手机的销售,同时再次掩饰了其在高端市场品牌认知度与友商的差距。  他在消费者心目中强化低价格、高性价比形象的同时,还巧妙地为小米留下了足够的硬件利润空间。雷军给小米划了一个外界看来很低但实际较高的5%净利润率标准线,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一次成功的营销。
(责任编辑:DF30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累计亏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